相容于传统方式用于广播/多播服务指标信号扩增方法

文档序号:7600092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相容于传统方式用于广播/多播服务指标信号扩增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无线通讯系统,特别是关于无线通讯系统中增进资料传输效率的信号与协定。
背景技术
本发明所讨论的内容通常是应用于无线通讯系统,然而,本发明主要是应用于蜂巢式(cellular)无线通讯系统,此种蜂巢式无线通讯系统可提供高速连结,并可应用于单点对单点间与单点对多点间的资料及语音传输。第一代模拟式与第二代数字式蜂巢式无线通讯系统的主要应用是透过移动式蜂巢电话进行语音通讯,因而此类系统专注于维持语音通讯的接取性及传输效率。当网际网路普及化后,工业界便提出能比第一代与第二代系统更高速同时传输资料及语音的第三代宽频多媒体蜂巢式无线通讯系统。
工业界组织一个名为第三代伙伴第二计画(Thi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 2,3GPP2)的机构以便为第三代码分多重存取型无线通讯系统定义出一套通常被称为码分多重存取2000(CDMA2000)的规范,其中,此规范的一版本称为「码分多重存取2000第一代第D版」(码分多重存取2000 1x Revision D,或被称为码分多重存取2000 Release D,IS-2000-D,IS-2000-Rel.D)。上述自第三代伙伴第二计画取得的「码分多重存取2000第一代第D版」可于此作为本发明的第三代无线通讯系统通讯协定的参考。
最近,第三代伙伴第二计画收到许多应用于「码分多重存取2000第一代第D版」的通讯协定提案,上述的通讯协定提案同时包含自一基地台(BS,base station)传送至一行动台(MS,mobile station)的前向(forward)连结传输,以及自一行动台反送至一基地台的反向(reverse)连结传输。其中,一亟须的较新特征牵涉自一基地台于同时多播(multicasting)信号至一群行动台。欲达成上述目的,则须及时通知或叫醒(wake up)于睡眠状态的行动台以便接收多播信号。上述的近来所收到的提案中将使用于一快速呼叫频道(QPCH,quick paging channel)内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广播/多播服务指标(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indication)。上述码分多重存取系统的较早版本中业已存在此种快速呼叫频道。
请参考图1所示,其为描绘出上述快速呼叫频道的数个显着特征的一示意图。例如于一码分多重存取系统中,一快速呼叫频道可被一组长度为64的特定正交码(orthogonal code)所定义。一快速呼叫频道框架(frame)102长度为40微秒(ms),并且通常与两个长度为20微秒的语音框架对齐。上述的快速呼叫频道框架102通常被分割为192个不同时槽(timeslot),每一个时槽皆与上述20微秒长度的系统时脉维持一种已知的关系,并且上述系统时脉亦与所使用的基地台导引信号(pilot signal)维持一种已知关系。假设上述快速呼叫频道框架102具有192个时槽,且192个行动台中的每一个行动台皆与上述每一个时槽拥有一独特的连结关系,则可令一个快速呼叫频道框架102同时服务192个不同使用者。然而,透过杂凑(hashing)协定,特定的时槽可能同时连结至复数个不同行动台,据此,此时槽可视为呼叫指标。上述杂凑协定是为公知,缘其简化之故,在此不加详述。综上所述,于本说明书中,上述呼叫频道框架的每一个时槽是可唯一连结至一特定的行动台,并且上述的连结关系可能以杂凑协定之类的程序加以扩增。
此快速呼叫频道框架102的特定时槽连结许多行动台。每一行动台至少须分析一个位于此快速呼叫频道框架102的适当相关时槽内的信号以解析此快速呼叫频道框架102的讯息。对传统的(legacy)行动台而言,上述信号仅为开启(on)或关闭(off)两种状态。于此快速呼叫频道框架102的适当相关时槽内的信号提供一呼叫指标(PI,page indication),于接收上述呼叫指标后,一传统(legacy)接收器将接着对稍后讯息进行解码以便了解关于此次呼叫的相关细节。若于上述的适当相关时槽内找不到上述信号,则代表此信号为关闭,据此,直至下次呼叫来临前,此一传统接收器将维持不动。如图1所示,于每一个框架中,共有十五个不同时槽位于开启状态,亦即于上述时槽内主动地传送信号。上述时槽是以十五个小垂直方块104(于快速呼叫频道框架102中)与108(于快速呼叫频道框架106中)所表示。
为增加可靠度,上述整个快速呼叫频道框架102将被重复传送第二次而成一快速呼叫频道重复框架106。此快速呼叫频道重复框架106主动传送的十五个时槽108的相对位置相同于上述第一个框架102的十五个时槽104。缘其方便与习惯,故维持相同的相对位置。
于上述提案中,关于在快速呼叫频道内加入广播/多播服务(BCMCS,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指标的方式通常包括于每一框架内保留少数时槽以为某些行动台提供多播指标。每一个指标可由位于同一多播群组(group)的行动台所共享,可供运用的时槽将分配至连结此快速呼叫频道框架的行动台以提供上述行动台所有的广播/多播服务指标。例如,一特定行动台可能同时连结至一特定位置110所代表的一快速呼叫讯息、与其他行动台共享的另一特定位置112所代表的一多播时槽,以及与所有连结至快速呼叫频道框架的所有行动台共享的另一特定位置114所代表的一广播时槽。
上述提案较容易实作于落伍的传统行动台上,系统控制器或基地台仅需避免将传统行动台连结至那些保留给广播/多播服务指标的时槽。然而,上述提案将对闲置装置的待机时间造成不良影响。业已显示共享的广播/多播服务指标极有可能显着地减少一接收器的待机时间。例如,请参考本发明创作者钱锋(Feng Qian)等人提交给第三代伙伴第二计画的提案「广播/多播服务指标」,提案编号为C30-20031208-xxxx,其整体内容将可作为本发明的参考。首先,大多数行动台仅需2.5微秒即可醒来(wakeup)、检查信号,接着再进入休眠状态。然而,若要在同一快速呼叫频道框架内检查两个不同时槽,例如上述的时槽110与112,则行动台须醒来的次数将增为两倍。于行动台主动监控一被分配的快速呼叫频的时槽时,因无线电部分的电路约消耗50%至75%的电力,据此,将行动台主动监控的时间减至最少是有助于增进待机时间。
再者,因系统仅能提供少数几个多播时槽位置,据此,分属不同多播群组的行动台必须共享上述几个多播时槽位置,进而造成许多行动台接收到其不欲接收的广播/多播服务指标,导致上述行动台被唤醒并且进行额外的讯息解码动作。被唤醒的行动台仅能于对额外讯息进行解码后,始能得知上述指标是非欲传送至此行动台,上述不必要的清醒与接收时间皆将减少行动台的待机能量。
上述于快速呼叫频道内保留时槽供作广播/多播服务指标的提案,反映出需要一种扩增容量的信号供新式行动台使用,并且能同时保留传统台(无论是行动台或基地台)的相容性。以上所述已说明亟需此一方法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容于传统方式用于广播/多播服务指标信号扩增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揭露于一无线通讯系统中,于较新的传接台间扩增信号容量的方法,此方法可同时维持缺乏上述信号容量能力的传统传接台的相容性。为提供于一码分多重存取系统中特定行动台的广播/多播服务指标,于一快速呼叫频道内的讯息须自传统的二元「开启」/「关闭」资讯状态,经二重相位偏移法调变后扩增至「+」/「关闭」/「-」三种资讯状态。上述方法的各种改良可应用于实质地(substantially)扩增新式传接台间的信号容量,亦同时维持与传统传接台间许多不同信号的相容性。
上述由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包含选择被传统传接台视为两种或三种资讯状态之一的一个传统信号单元,并将其分割为次单元,接着以上述两个反相的相位调变值「+」/「-」的一对各个次单元进行调变,以针对上述的次单元定义多重相位调变的组合。接着,上述方法继续找出复数个不同的调变组合,传统传接台的传统处理法将无法分辨此复数个调变组合的差异,然而已赋能传接台却可分辨出此复数个调变组合的差异。最后,此方法利用此复数个调变组合传送讯息,以将不同的资讯状态传送至已赋能传接台。上述方法的一种版本将特别适用于接收台,而另一种版本则特别适用于传送台。
上述由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还包含于一传统传接台中识别一资讯状态,此资讯状态为于一事先决定的时间点上接收不到传统信号单元所代表的资讯状态。上述方法可还包含利用不同次单元的调变组合与一零振幅组合,于一已赋能接收台中识别出三种条件性(conditionally)不同的资讯状态,而此三种不同的资讯状态于一传统接收台中仅被视为一种资讯状态。上述信号单元可能是一快速呼叫频道中的快速呼叫讯息。于此系统中,上述由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还包含将传送至一特定行动台的一第一传统快速呼叫讯息进行分时(time dividing)成为两个次单元,并且将此快速呼叫讯息的一前半讯息次单元进行实质相位调变,令其相位与此快速呼叫讯息的一后半讯息次单元的相位相反,据此组成条件性不同的调变组合。接着,此方法可还包含对此快速呼叫频道的下一快速呼叫框架中的一第二传统快速呼叫讯息进行差异性(differentially)调变,并且将其传送至上述特定的行动台,以建立至少一额外的条件性资讯状态使得已赋能接收器可辨识出此额外资讯状态,然而传统接收器将无视于此额外资讯状态。无论如何,至少有一个额外的条件性资讯状态可提供一广播/多播服务指标传送至一已赋能接收器,而上述额外的条件性资讯状态传送至一传统接收器时将不提供指标。


图1为于一对快速呼叫频道框架中,代表传统快速呼叫讯息的一时脉示意图;图2为于两快速呼叫频道框架中,欲传送至某一特定传统行动台的快速呼叫讯息的一信号方块示意图;图3描绘图2示出的快速呼叫讯息的修改处,以相容于传统行动台的方式,携带新讯息至已赋能行动台;图4为一示出不同的调变模式于传统接收器与已赋能接收器的侦测机率的关系表;图5为一图4所示的子集合的关系表,其示出三态调变模式;图6为一图4所示的子集合的关系表,其示出四态调变模式;图7为一图4所示的子集合的关系表,其示出五态调变模式;以及图8为一图4所示的子集合的关系表,其示出五态调变模式的某部分与图7示出的某调变模式互斥,互斥调变模式中的「重复」框架内的符号次序为相反。
具体实施例方式
概论某些通讯系统,如光纤或微波中继等,当需改良升级时,须置于单一个体(entity)的控制下。据此,上述系统的所有元件可能同时更动,此种升级方式提供了巨大的改良弹性以便改善其性能。于许多其他系统中,如蜂巢式通讯系统,系统元件的拥有者可能分散至一些个体,或者因系统已安装完毕而不方便同时升级所有元件。
因此,要一次同时对所有存在的系统元件加以升级或改良通常不太方便;此外,人们希望于新元件加入系统时能增进其性能。若以上述方式于新系统元件中加入新特征时,此新系统元件能维持反向相容(backwardcompatible)是非常有帮助地。考虑于蜂巢式通讯系统中的传接台(如行动台与基地台),亟须于已加入新特征的已赋能(enabled)行动台可对同样支援此新特征的基地台进行通讯。一已赋能传接台是为一被设定用以使用新信号的传接台。上述已赋能传送台包含可适当地产生与传送新信号的模组,并且此已赋能传接台可侦测、分辨新信号,以及对应新信号以执行适当动作的模组。与传统传接台通讯时,则希冀上述已赋能行动台的表现与传统行动台相同,同样地,亦希冀已赋能基地台的表现同于传统基地台。
于一通讯系统中启用新特征通常牵涉到传接台之间的新信号讯息。然而,可供通讯的频段或频宽是属有限,若仅加入新信号以消耗额外频宽较不洽当。获得新信号讯息能力的另一方式是修改已有的讯息。由不显着增加频宽用量的观点看来,上述方式具有相当吸引力,但维持反向相容能力却变得更为复杂。
用于广播/多播服务指标的快速呼叫频道的扩增传统的码分多重存取传接台均支援快速呼叫频道。传送至多个不同行动台(大约一百九十个)的快速呼叫讯息可能分布于两个成对的历时40微秒的快速呼叫频道框架内。上述的快速呼叫讯息不须大量耗用系统频宽(亦即频谱使用率)即可改良以携带更多讯息的一种传统信号。一种通用可行的方法是令已赋能传接台将上述传统信号的修改版本用于两个已赋能传接台之间以提供扩增的信号能力,而于传统传接台之间仍能维持原有功能。于已赋能传接台之间的快速呼叫频道信号能力的扩增可利用上述的通用做法或利用一种三态(tri-state)扩增方法,亦或是两者并用。
因无线电部分的电路约消耗50%至75%的电力,据此,将行动台主动监控被分配的呼叫时槽的时间减至最少是相当重要。一般行动台监控快速呼叫频道的作业包含下列步骤(i)计算事先分配的呼叫指标于上述20微秒长的框架内代表符号的相对位置;(ii)于上述计算得来的呼叫指标位置前的适当时刻醒来,以便设定无线电相位锁定回路(PLL,Phase LockLoop)与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iii)修正时脉误差等。执行上述步骤(i)至步骤(iii)须时一到两微秒。接着,上述的行动台将进行(iv)对上述呼叫指标讯息或符号进行解展频(de-spread)与解码,其耗时不超过一微秒;然后(v)关闭所有无线电与接收电路,执行相关决策,并且于背景执行其他需要的内务整理动作(housekeeping),诸如计算下次唤醒时刻等。据此,于历时四十微秒的快速呼叫频道框架内,行动台主动监控快速呼叫频道的平均时间为四微秒。
参考图2所示,其为图1示出的成对快速呼叫讯息116与118的细部放大示意图。上述两讯息皆欲传送至一特定行动台(为方便说明,此特定行动台为一第一行动台)。作为参考用的一时间点202是上述第一快速呼叫频道框架102的起始时刻,以t0表示,同样地,另一以t0表示的参考时间点204是上述第二快速呼叫频道框架106的起始时刻。上述每个快速呼叫讯息116与118的时槽内皆具有2N个时屑(chip),例如N可能为64。据此,此快速呼叫频道可以一组长度为64的正交码所定义,而每一个快速呼叫讯息则可包含两个正交码的长度。上述的快速呼叫讯息116与118是以时间差先后分布于此二快速呼叫频道框架102与106,以确保能有效地被行动台侦测到,并且形成一快速呼叫讯息对(pair)。上述的快速呼叫讯息116开始于此t0202后的tA,且上述的快速呼叫讯息118开始于此t0204后的tB。如前所述,为方便起见,通常均假设tA=tB,故欲接收此快速呼叫讯息的行动台仅须维护一时间参考值,然而接收讯息的行动台仅须知道大略位置,tA与tB之间并不须维持如此高的精度。无论如何于传统系统中,上述两个成对的快速呼叫讯息为重复备援,提供相同资讯至同一行动台以加强传输效果,而非提供新资讯。
特定的快速呼叫讯息可传送至一个以上的行动台,当需要呼叫服务的行动台数量超过可用快速呼叫频道处理的数量时,上述行动台可根据杂凑法分配至特定的快速呼叫讯息时槽。已有许多公知技术提供更多行动台的定址,与上述的绝对定址方法相较,其优劣处已有定见。然而,为于此处方便讨论行动台与快速呼叫频道,上述两者的关系将被视为一对一。事实上,一讯息被一个或少数几个行动台接收实际上并无差别,因为此一讯息依然可被传送至「一特定行动台」。其他接收同一讯息的行动台可能于解码后才得知接收到的讯息并非指定给此行动台。
至少于某些传统行动台中,出现于快速呼叫频道的一信号,其开始于距t0202的tA206处且延伸2N时屑(例如128个时屑)长度,此信号将会被解读为一给予某特定行动台的快速呼叫讯息,上述的快速呼叫讯息亦位于t0202的tA206处。若于上述快速呼叫频道的精确时刻未接收信号,上述同一行动台将视为一「关闭」状态的信号。据此,对上述同一行动台而言,有两种信号状态,亦即「收到」与「未收到」以代表此快速呼叫讯息的两种状态「开启」与「关闭」。
请参考图3所示,其描绘出上述快速呼叫讯息116分为一次单元A302与另一次单元B304,以及上述快速呼叫讯息118分为一次单元C306与另一次单元D308的细部示意图。上述的每个次单元的长度皆为N时屑。为确保信号的侦测,传统传接台将对于上述次单元A302时间内所侦测到的信号与上述次单元B304时间内所侦测到的信号加以平均,进而获得一较佳的快速呼叫讯息116估计值。同样地,上述次单元306与308亦被平均以获得关于上述快速呼叫讯息118的一较佳估计值。同理,某些传统行动台进而将上述整个快速呼叫讯息116估计值与关于快速呼叫讯息118的估计值加以平均。
于较新赋能的行动台中,上述每一个次单元A、B、C,与D可个别调变(modulated)以供扩增信号容量用,如运用二重相位偏移法(BPSK,binary phase shifting key)对上述每一个次单元进行调变。于一已赋能的行动台对每个接收的次单元进行解调变(demodulated)后,将可得到一「+」相位或一「-」相位。图4进一步示出一采用二重相位偏移法于各个次单元A、B、C,与D资讯状态的表格,此表格于402栏位(column)内示出一传统(1egacy)行动台侦测信号的结果,与于404栏位内示出一已赋能行动台侦测信号的结果。图4为相关可能性的一摘要表,其中包括数组因为某些缘故而互斥的调变模式。上述各个次单元A、B、C,与D的调变状态系分别示于栏位406、408、410,与412中。图4并未示出所有共17种的状态组合,却示出数种最相关的组合,包含那些传统行动台利用传统方式可能无法辨识资讯状态的组合。
于图4中,列414与416示出传统行动台所使用的模式。如此列414所示,若所有四个次单元皆以二重相位偏移法的「+」相位(零度(zero degrees)相位偏移)进行调变,则传统行动台将会辨识出一「开启」的状态。于传统行动台侦测到「开启」状态后,将其视为一呼叫指标,接着采取适当行动以获得此呼叫的细节。一已赋能行动台则可将此种组合视为可能的一第一资讯状态「a」。因此种信号可能由一传统基地台发出,为方便起见,已赋能行动台对此资讯状态「a」的应对方式将与传统行动台一致,亦即将此状态视为一呼叫指标,并且采取适当行动以获得此呼叫的细节。上述于列414示出的二重相位偏移法模式基本上同于一传统基地台传送的一未经调变信号的呼叫讯息。于列416示出的调变0、0、0,与0则被已赋能与传统接收台视为「关闭」。
于图4中,列418示出的所有四个次单元A至D皆以二重相位偏移法的「-」相位进行调变,其为一种扩增快速呼叫频道信号容量的方式。请参考图5所示,被允许接受的状态可能仅限于所有四个次单元A至D皆以同一种相位进行调变时,如列414的「+」、列416的「0」,与列418的「-」。限制上述被允许的调变模式与资讯状态如图5所示将可有效地将传统传接台所适用的信号协定,自两种「开启」与「关闭」状态转换成已赋能传接台以二重相位偏移法调变产生的三种状态(tri-state)+/0/-。将「开启」与「关闭」信号协定扩增至三态信号协定仅让已赋能传接台以损失非常小的信号侦测机率为代价,换取一种新增的信号状态。上述的信号扩增方式系相容于同调(coherent)传统行动台,因传统行动台认为无效的信号模式将被忽略不计。然而于非同调(non-coherent)传统行动台中,上述被认为无效的信号模式反而可能会被认为信号存在,亦即「开启」。于已赋能行动台中,上述的列418的调变模式将被视为一资讯状态[b」,其亦可作为广播/多播服务指标的一种。据此,一已赋能行动台回应列414与416调变模式的方式将与一传统行动台一致,并且,此已赋能行动台回应列418调变模式将其视为一种传统行动台不认识的新增资讯状态。
然而,有时某些新特征的实作需要加入更多种的信号资讯。如快速呼叫讯息的类的信号容量,可以一种同时相容于传统传接台并且自传统传接台认为是零或其他无害的资讯状态中创造出新资讯状态的方式扩增。当传统行动台视列418的调变模式为无效并加以忽略时,由于某些行动台的相位分辨能力不足的缘故,即必须考虑到上述信号可能被误认为一「开启」的资讯状态的风险将会存在。非同调(non-coherent)传统行动台系最有可能将上述以「-」相位调变的信号误认为一代表「开启」的信号。
于判定快速呼叫讯息的内容前,由于信号次单元内的一半的相位相反,如列420、422、424,与426示出的调变模式将于传统行动台对此讯息的第一次单元与第二次单元进行平均后被视为一「关闭」状态。据此,上述所列举的相反相位的调变模式是导因于传统信号处理方式无从分辨上述四种调变模式与另一种(0,0,0,0)调变模式的歧异处。传统行动台既无从分辨亦无从侦测上述的调变模式,则将会视其为一无害的资讯状态(如「关闭」状态)。换言之,于一快速呼叫讯息对中的(0,0,0,0)调变模式将令传统行动台不作任何反应。据此,上述的调变模式具有与传统行动台相容的一特别优点。对一已赋能接收器而言,上述调变模式所代表的资讯状态系已示于列404中,分别是c、d、c′,与d′。于某些较佳实施例中,c与d互斥于c′与d′,本发明书将于稍后图7与图8的说明中详细说明解释此一论点。
传统与已赋能接收台皆可由合并上述位于相邻快速呼叫频道框架内传输的快速呼叫讯息对(如416与418)而增加信号侦测机率。特别系当接收于一信号逐渐衰减的频道中一前一后传送的两个快速呼叫讯息时,可清楚地接收此对讯息的第一个,却无法清楚接收另一个讯息。再者,根据码分多重存取标准的较早期版本中所规定的传统协定,要求于第二个框架中的快速呼叫讯息(如讯息118)应完全同于位于第一个框架的相关快速呼叫讯息(如讯息116)。请参考图6与图7所示,其描绘出可能的调变模式的两种子集合,此二子集合相容于传统标准的要求,亦即第一与第二个讯息皆相同。对已赋能行动台而言,图7示出一组具有五种不同资讯状态的调变模式。相较于一组具有三态的调变模式,可识别图7所示调变模式的已赋能行动台将不能于解码资讯状态前,仅单纯地合并上述的讯息次单元A、B、C,与D。因此,必须放弃某些有效侦测容裕度以换取更大量可用的资讯状态。
图6与图7的差异在于列418的调变模式。若传统行动台将此列418调变模式所产生的无效资讯状态误认为是「开启」资讯状态或信号的风险过高,则应自图7示出的适用于已赋能行动台的调变模式集合中将此列调变模式去除以避免此种误解发生。特别是非同调接收器很可能将列418调变模式解读为一「开启」资讯状态,而非忽略不计。若不使用此列418的调变模式,利用其余次单元的调变模式依旧可扩增信号范围。新增两种调变模式(列420与422)将以减损每位元能量值(energy per bit)为代价,亦即减损已赋能行动台的信号侦测机率以换取数量加倍的可能资讯状态。于解码前,因每个呼叫讯息的二个次单元(符号)的信号合并后会相消的故,传统行动台将会视上述新调变模式为「关闭」资讯状态。于图4至图8示出的表格中,用引号框住「关闭」代表此调变模式于技术上为无效,却由于传统接收器所应用的处理方式而被视为「关闭」资讯状态。除去上述列418调变模式后,传统行动台误判新增资讯状态的情况应大幅减少。虽然就快速呼叫频道与其他频道相较而言,对讯息的误判较其他频道的错误信号侦测造成的损害为轻,但除去此一可能造成模棱两可情况的资讯状态将更具可行性。
图8所示是不相容于传统码分多重存取标准的快速呼叫频道的需求。据此,采用图8所示的调变模式系无法自合并一快速呼叫讯息的第一讯息(如讯息116)与第二讯息(如讯息118)得到利益。再者,若欲维持上述两讯息以分隔一显着时间(譬如四十微秒)出现所提供的时间差优点,图8示出的调变模式组合应与图7示出的组合互斥,亦即系统仅可使用图7或图8示出的组合,而不能同时并用。
综上所述,图8示出的调变模式组合并非扩增快速呼叫频道信号的首选方式。然而,于其它种频道内混用它种信号时,运用调变模式的条件可能大不相同。根据某些既存习惯(convention),一同调接收器所接收的另一种频道与信号包含第一讯息M1与第二讯息M2,每个讯息具有第一与第二部分,此四个部分分别以A、B、C,与D表示。缘其同调之故,上述接收器可能被设定为于解码前直接合并M1与M2,而避免合并位于此二讯息中的次单元,亦即避免合并次单元A与B,以及次单元C与D;据此,上述接收器即可分辨下列两种组合「+-」与「-+」。于上述条件下,套用于上述部份A与B的二重相位偏移法的调变值应与上述部分C与D的调变值相反,使得「AB」=「DC」,而非「AB」=「CD」。此一做法将可令上述假想的接收器合并M1与M2时,即可有效相消其信号。据此,于上述的一传统接收器中,列424与426的新调变模式所得的状态将无异于「关闭」资讯状态。就此调变模式而言,无论传统传接台或先合并第一与第二次单元、或先合并第一与第二讯息,或者同时合并上述次单元与讯息,皆可侦测出「关闭」资讯状态。
图8示出的组合除去列418后可得出一具有四个资讯状态的调变组合。如同已于前述图6示说明的类似理由,于某些情况限制下除去此种调变模式将较为适当。
其他关于扩增信号的注意事项之一为对传统行动台而言,快速呼叫讯息(0,0,0,0)是视为一无害的资讯状态;然而当此方法应用至其他信号时,传统接收台可能无法侦测单纯无调幅(amplitude)的讯息。于上述情况下,就传统传接台而言,此类新调变模式将无异于没有信号。一无调幅的讯息将不会永远等同于一「关闭」指标。例如,除非有足够讯息可事先确切得知信号的预期位置,否则并无法可靠地侦测上述信号确未存在,据此无法推导出任何有用资讯。然而,于大多数情况下可得知上述信号的预期时脉,此资讯将有助于解码前信号的合并。
综上所述,传送至某一特定接收器的每个快速呼叫讯息的信号能力,可于牺牲少许信号侦测能力的前提下,自两种状态扩增至三种状态。若牺牲少数几分贝的信号侦测能力,则可将信号容量扩增至四个或五个状态。再进一步的扩增亦属可能。自两种状态扩增至四种状态的扩增方式减少不相容传统标准的可能性。特别是可能由对一呼叫指标或快速呼叫讯息进行调变以传送一广播/多播服务指标至特定行动台。一具有四种资讯状态的实作可提供信号供呼叫指标、广播/多播服务指标,与(呼叫指标加广播/多播服务指标)利用。
对已赋能行动台而言,上述说明中的所有可能实作(三种、四种,或五种资讯状态)至少较传统传送台多提供一种状态。新资讯状态可作为指定给某一特定行动台的一广播/多播服务指标。与其他利用快速呼叫频道传送广播/多播服务指标的提案相较,已赋能行动台的待机时间将因上述信号的确定性而延长。相较于快速呼叫频道中放置一个或少数几个广播/多播服务指标的作法,基于上述信号的确定性,接收并对不相关讯息进行解码的行动台数目将可减至最少。再者,任何行动台皆不须于每个快速呼叫频道框架中醒来超过一次以检查目前讯息的状态。除了三种状态的外的其余实作,皆可支援呼叫指标、广播/多播服务指标,与同时组合呼叫指标与广播/多播服务指标的信号状态。当然某些实作尚拥有更多的信号能力。据此,此类大幅扩增信号能力的实作将可令个别行动台接触到更多种形态的「中断」呼叫。
与传送共享信号相较,可将特殊信号传送至个别或少数几个行动台具有相当优点。然而,若必须同时通知所有行动台,例如须进行一全广播时,上述信号的专一性将耗损一小部分的频宽使用率。然而于实际系统中,上述耗损是十分有限,因广播/多播服务指标约每十秒钟传送一次,此类传输送所耗用的资源仍只占小部分。
结论前述的说明讲述各种范例实作,与一种于已赋能通讯台间扩增信号资讯状态的方法的新特徵,此方法依旧保有传统台的相容性。本发明已建议数种实作方式,但无法穷举所有适用于本发明的实作,故本发明的适用范围仅应参考申请的专利范围,而非限定于前述说明的特征,除非此特征已于申请的专利范围中加以限定。
前述说明指出本发明的新特征将可适用于不同实施例,公知技术人员将可了解进行各种形式上以及系统与方法上的忽略、替换,与改变,皆不脱离本发明的适用范围。兹举一例,上述通讯系统不必非为如前述实施例中的码分多重存取系统不可。前述说明虽已限定行动台与基地台的功能性,但此功能性仅适用于一典型系统。
显然地,依照上面实施例中的描述,本发明可能有许多的修正与差异。因此需要在其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加以理解,除了上述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广泛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施行。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申请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于一码分多重存取通讯系统中,不须新增频道亦能维持已赋能多播/广播服务指标与非已赋能多播/广播服务指标(传统)传接台相容性的一提供多播/广播服务指标的方法,该提供多播/广播服务指标的方法包含(a)透过事先分配的分时多工时槽装置,以选择传统传接台所使用的一频道,以传送信号讯号至个别接收台;(b)决定于该被选择频道中的一分时多工时槽,以传送讯息至欲接收一多播/广播服务指标的一特定行动台;以及(c)以一传统接收台无法分辨差异的一种不会造成不相容的方式,对被决定的该分时多工时槽内传送的一讯息进行相位调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供多播/广播服务指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a)包含选择一快速呼叫频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供多播/广播服务指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c)包含对该讯息进行二重相位偏移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供多播/广播服务指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将该分时多工时槽分成复数个次单元,并且对各个该复数个次单元进行不同的个别调变。
5.于已有一些已安装的非已赋能(传统)传接台的一通讯系统中,一加强已赋能传接台间信号的方法,该方法至少包含(a)选择于传统传接台间通讯的一信号单元,在传统接收台于估算该信号单元的一符号内容前,将该信号单元的次单元合并处理;(b)设定一已赋能接收台以于合并前先分辨次单元的资讯内容;(c)于一已赋能接收台中接收被选择的该信号单元的一第一例,该第一例的次单元皆以相同方式调变,以及接收被选择的该信号单元的一第二例,该第二例的次单元皆以不同方式调变;以及(d)于该已赋能接收台侦测该信号单元的该第一例以作为一第一资讯状态,以及侦测该信号单元的该第二例以作为一第二资讯状态;其中上述传统接收台对一信号的处理等效于该信号单元的第二例,令处理结果无异于该信号单元的第一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d)还包含侦测一应用于该次单元的反向相位调变模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以接收的该信号单元的第一例是位于一事先决定的时间与频道中,其实际振幅为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d)还包含于已赋能接收台中侦测,应用于已接收相关的分别框架中的两分别信号单元内的次单元的二重相位偏移法调变模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传统接收台被设定为预期于复数个相关框架中的事先决定的时间参考时槽的被选择信号单元应重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判断该信号单元的该第二例是否于一邻接框架中重复。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判断该信号单元的该第二例的一反向型式是否于一邻接框架中重复。
12.于一码分多重存取通讯系统中,一标示一行动台可利用广播/多播服务的方法,该标示一行动台可利用广播/多播服务的方法包含(a)识别事先分配至一特定行动台的一时槽,该时槽系位于一快速呼叫频道的一框架内;(b)准备位于该时槽的一讯息,该讯息系以二重相位偏移法进行调变;以及(c)传送于该频道的该事先分配时槽中的该讯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标示一行动台可利用广播/多播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于两个邻接的快速呼叫频道框架的相对应时槽中,执行该步骤(a)、步骤(b),与步骤(c)。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标示一行动台可利用广播/多播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b)包含准备位于每个快速呼叫频道框架中的实质相同讯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标示一行动台可利用广播/多播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不同的二重相位偏移法值对该讯息的次单元进行调变。
全文摘要
一种运用于已赋能传接台中,扩增传统(非已赋能)传接台所运用的一种信号内含资讯状态数方法。透过三态调变,额外扩增的资讯状态可用于携带一广播/多播服务指标,上述三态调变包含利用二重相位偏移法与零振幅。择定一信号,如一快速呼叫讯息,因传统接收台于判定此讯息资料内容前先合并上述讯息的次单元。接着对上述次单元进行互补式调变,令传统合并方式视此讯息资讯无异于无害讯息,并且令一传统接收台视其为一种额外独特资讯状态。例如,对上述次单元进行反相二重相位偏移法调变,传统接受器将分辨不出此一新式快速呼叫讯息与零信号的差异。据此,一已赋能传接台可以一种相容于传统传接台的方法,侦测如一广播/多播服务指标的新资讯。
文档编号H04W4/06GK1610445SQ20041009639
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5日
发明者钱锋, 史坦尼斯罗·赛亚 申请人:开曼群岛威睿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