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真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

文档序号:7611758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传真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真业务实现技术,特别涉及基于软交换的移动通信网络中传真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移动终端发传真是一项应用比较广泛的电路型数据业务(CSD)。在传统电路交换系统中,传真业务数据的传输遵循国际电信联盟制定的T.30传真协议。通常系统中还要设置传真网关用于进行传真业务的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相互转换。比如码分多址(CDMA)系统中,传真网关可以挂接在基站控制器(BSC)或移动交换中心(MSC)。这里,所述传真网关通常由数据互通单元(IWF)实现,本文所述IWF均指传真网关。
但是,在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核心网的数据传输实现IP化,因此,如果软交换系统要实现传真业务,传真业务数据在核心网由IP链路承载。但是,传真业务在IP承载段如果继续沿用原有的T.30协议,将由于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差异,出现传真效果差、失败率高等问题,因此相应的应该采用适合IP传输的T.38传真协议。其中,宽带码分多址(WCDMA)软交换系统已经定义了一套传真业务实现规范。根据此规范,将分别在移动终端侧和网络侧设置传真网关,由传真网关对传真信号进行数据转换,使其能够在软交换的IP链路上传输。但是,由于终端侧的传真网关设置在移动终端和传真机之间,用户需要更换原有的移动终端或传真机、或者增加独立的传真网关设备,这样用户无法使用原有的通讯设备发送传真,即传真业务的实现无法兼容原有用户设备。并且,网络侧传真网关与各终端厂家出产的移动终端侧传真网关之间也很难全部实现兼容。
另外,对于CDMA/CDMA 2000/CDMA 1X软交换系统来说,目前还未对传真业务的数据传输过程进行规定,包括IWF所设置的位置、在IWF上传真业务数据传输的协议栈等等。虽然,WCDMA对传真业务规范已经有了完整定义,但WCDMA与CDMA系列系统的实现机制不同,系统中各实体的协议栈组成结构大相径庭。因此,如果不考虑WCDMA软交换系统实现传真业务时设备的不兼容性,CDMA/CDMA 2000/CDMA 1X软交换系统即使采用WCDMA软交换的处理机制也无法实现传真业务。
综上所述,现有基于IP技术的CDMA/CDMA 2000/CDMA 1X软交换系统还没有一个合理的机制来传输传真业务数据,目前仍无法实现传真业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真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能够实现传真业务数据在CDMA/CDMA 2000/CDMA 1X软交换系统中的传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真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在软交换系统的IP链路两端分别设置源传真网关和目的传真网关;该方法包括A.发送端传真机发送电路型传真信号至源传真网关,源传真网关将接收到的电路型传真信号转换成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并通过软交换系统的IP链路将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发送至目的传真网关;B.所述目的传真网关将接收到的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转换成电路型传真信号,并将电路型传真信号发送至接收端传真机。
其中,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传真机分别连接MS和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终端;所述挂接源传真网关的实体为该MS接入所述IP链路时最先连接的实体,该实体为该MS所属的BSC或媒体网关(MGW);所述挂接目的传真网关的实体为该PSTN终端接入所述IP链路时最先连接的MGW;步骤A中,所述源传真网关接收到的电路型传真信号为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步骤B中,所述目的传真网关转换成的电路型传真信号为电路型传真的模拟信号。
步骤B中,所述目的传真网关将接收到的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转换成电路型传真的模拟信号的方法包括B11.目的传真网关从自身挂接的MGW上传的因特网传真协议(IFP)数据包中分解得到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B12.将步骤B11所述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转换成T.30/T.4协议层可识别的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再按T.30/T.4协议将该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处理成电路型传真模拟信号,得到该MGW的模拟信号传输信道准备处理的电路型传真模拟信号。
其中,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传真机分别连接PSTN终端和MS;所述挂接源传真网关的实体为该PSTN终端接入所述IP链路时最先连接的MGW;所述挂接目的传真网关的实体为该MS接入所述IP链路时最先连接的实体,该实体为所述MS所属的BSC或MGW;步骤A中,所述源传真网关接收到的电路型传真信号为电路型传真的模拟信号;步骤B中,所述目的传真网关转换成的电路型传真信号为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
步骤A中,所述源传真网关将接收到的电路型传真的模拟信号转换成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的方法包括A11.源传真网关按T.30/T.4协议,将自身挂接的MGW上传的电路型传真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将该数字信号处理为IFP层可识别的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A12.按IFP协议将步骤A11所述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封装成IFP数据包,得到该MGW的IP层准备处理的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
其中,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传真机分别连接MS;所述挂接源传真网关的实体为发送端传真机连接的MS接入所述IP链路时最先连接的实体,该实体为该MS所属的BSC或MGW;所述挂接目的传真网关的实体为接收端传真机连接的MS接入所述IP链路时最先连接的实体,该实体为该MS所属的BSC或MGW;步骤A中,所述源传真网关接收到的电路型传真信号为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步骤B中,所述目的传真网关转换成的电路型传真信号为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
其中,所述挂接源传真网关的实体为MS所属的BSC时;步骤A中,所述源传真网关将接收到的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转换成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的方法包括A21.源传真网关对自身挂接的BSC上传的无线链路协议(RLP)层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依次进行链路层、IP层的解数据净荷处理,得到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A22.将步骤A21所述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转换成T.30/T.4协议层可识别的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再将该T.30/T.4协议层可识别的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转换成IFP层可识别的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A23.按IFP协议将步骤A22所述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封装成IFP数据包,得到该BSC的IP层准备处理的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
其中,所述挂接源传真网关的实体为MS所属的MGW时;步骤A中,所述源传真网关将接收到的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转换成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的方法包括A31.源传真网关将自身挂接的MGW上传的IP层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转换为T.30/T.4协议层可识别的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再将该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转换成IFP层可识别的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A32.按IFP协议将步骤A31所述因特网数字传真数字信号封装成IFP数据包,得到该MGW的IP层准备处理的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
其中,所述挂接目的传真网关的实体为MS所属的BSC时;步骤B中,所述目的传真网关将接收到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转换成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的方法包括B21.目的传真网关从自身挂接的BSC的IP层上传的IFP数据包中分解得到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
B22.将步骤B21所述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转换为T.30/T.4协议层可识别的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再将该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处理成IP层可识别的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B23.对该IP层可识别的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依次进行IP层、链路层的封装处理,得到该BSC的RLP层准备处理的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
其中,所述挂接目的传真网关的实体为MS所属的MGW时;步骤B中,所述目的传真网关将接收到的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转换成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的方法包括B31.目的传真网关从自身挂接的MGW的IP层上传的IFP数据包中分解得到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B32.将步骤B31所述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转换为T.30/T.4协议层可识别的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再将该电路型传真信号处理成IP层可识别的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得到该MGW的IP层准备处理的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
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关键在于在软交换系统中的IP链路两端设置传真网关,用于进行电路型传真信号和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的相互转换,将来自传真机的电路型传真信号封装成因特网数字传真的IFP数据包在IP链路上传输,将IP链路上接收到的IFP数据包转换为电路型传真信号发送给传真机。
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传真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能够实现传真业务数据在CDMA系列的软交换系统中的传输,为传真业务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支持。并且,由于传真网关设置在网络侧,因此不会存在WCDMA软交换系统中出现的设备不兼容问题,在实现传真业务时用户无需更换或增加设备,并更容易实现传真网关之间的兼容,这样对于运营商来说传真业务更易于推广且运营成本较低。


图1为应用本发明方法CDMA全IP软交换系统中MS与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终端之间的网络逻辑关系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MS与PSTN终端传输传真业务数据时业务链路中各实体协议栈组成结构示意图;图3为应用本发明方法CDMA全IP软交换系统中MS与MS之间的网络逻辑关系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MS之间传输传真业务数据时业务链路中各实体协议栈组成结构示意图;图5为应用本发明方法非全IP的CDMA软交换系统中MS与MS之间的网络逻辑关系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MS之间传输传真业务数据时业务链路中各实体协议栈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真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该方法在软交换系统的IP链路两端分别设置源传真网关和目的传真网关;该方法的主要处理思想为在发送传真时,源传真网关将来自发送端传真机的电路型传真信号转换成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并通过软交换系统的IP链路将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发送至目的传真网关;目的传真网关再将接收到的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转换成电路型传真信号,并发送电路型传真信号给接收端传真机。下面以CDMA系统为例对本发明方法加以详细说明。
在基于软交换技术的CDMA系统构架中,呼叫控制与媒体交换/承载实现分离,传统电路交换系统中的MSC被分为软交换服务器(MSCe)和媒体网关(MGW),由MSCe负责呼叫控制,由MGW负责媒体流传输,MGW之间使用IP连接传输媒体流,并且在基于全IP软交换的系统中,BSC与MGW之间实现IP链路承载。由于,在不同呼叫类型的业务链路中,IP承载段的分布是不同的,因此,IWF所设置的位置和协议栈组成结构也会有些差异,本文以四个有代表性的呼叫类型为例对本发明传真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加以描述,其他呼叫类型的业务数据传输方法与此类似,本文不再描述。这里,所述呼叫类型包括全IP软交换系统中MS与PSTN终端之间的呼叫,全IP软交换系统中MS之间的呼叫,非全IP的软交换系统中MS之间的呼叫、非全IP的软交换系统中MS与PSTN终端之间的呼叫。
图1为应用本发明方法CDMA全IP软交换系统中MS与PSTN终端之间的网络逻辑关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中的虚线表示实体之间的信令交互关系,实线表示实体之间的媒体流交互关系。其中,所述MS通过点对点连接协议(PPP)与自身所属的BSC进行通信,该BSC通过A接口协议5.0版本(IOS5.0)链路与该MS所属的MSCe1进行信令交互,通过IP链路与该MSCe1控制的MGW1交互媒体流。所述PSTN终端通过二线模拟电路信号(2W)与自身所属的PSTN交换机进行通信,该PSTN终端还通过该PSTN交换机接入软交换系统的IP链路,其中PSTN终端接入软交换系统的IP链路时首先连接的实体为图中所示的MGW2。所述PSTN交换机通过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信令与控制MGW2的MSCe2进行信令交互,通过时分多路复用(TDM)链路与MGW2交互媒体流。MSCe1和MSCe2通过H.248协议信令分别控制MGW1和MGW2。其中,MSCe1与MSCe2可以为同一或不同的实体,如果为不同实体,则MSCe1与MSCe2之间通过基于初始会话协议的软交换局间(SIP-T)信令进行交互,MGW1与MGW2之间则通过IP链路交互媒体流。这里所示为网络逻辑关系示意图,在物理连接关系上,MSCe与外部实体之间的信息交互均通过自身控制的MGW透传。
图1中,MS挂接有FAX1,PSTN终端/FAX2表示具备传真功能的PSTN终端,因此MS与PSTN终端可以建立传真业务通道、交互传真业务数据。由图1可见,在MS与PSTN终端之间的传真业务链路中,IP承载段为BSC至MGW2。因此,如果MS挂接的FAX1为发送端传真机,则BSC为该MS接入该IP链路时最先连接的实体,从而源传真网关IWF挂接在该BSC上;并且MGW2为该PSTN终端接入该IP链路时最先连接的实体,从而目的传真网关IWF挂接在MGW2上。
下面结合图2对图1所示呼叫类型的传真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加以详细说明。图2为图1所示MS与PSTN终端传输传真业务数据时业务链路中各实体协议栈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中,下半部所示为传真业务链路中各实体的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传真业务链路上的实体从左向右依次为FAX1、MS、BSC、MGW1、MGW2、PSTN交换机和PSTN终端/FAX2。其中,FAX1与MS之间为2W连接,MS与BSC之间建立PPP链路,BSC、MGW1、MGW2之间为IP链路承载,MGW2与PSTN交换机之间为TDM承载、PSTN交换机与PSTN终端之间为2W连接。BSC和MGW2上分别挂接传真网关IWF。
图2中,上半部所示为图中下半部各实体对应的协议栈组成结构,其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实体中挂接的IWF的协议栈组成。这里,设定FAX1为发送端传真机,此时,BSC上的IWF为源传真网关,MGW2上的IWF为目的传真网关。
其中,所述源传真网关IWF首先对来自BSC无线链路协议(RLP)层的电路型传真信号依次进行链路层(Link Layer)如PPP层、IP层的解数据净荷处理,得到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然后将该来自IP层的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转换成T.30/T.4协议层可识别的传真数字信号,再将该T.30/T.4的传真数字信号转换成IFP层可识别的传真数字信号;最后按因特网传真协议(IFP)协议将该数字信号封装成IFP数据包,得到该BSC的IP层准备处理的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所述目的传真网关IWF首先按IFP协议从MGW2上传的IFP数据包中分解得到IFP的传真数字信号;然后将该IFP的传真数字信号转换成T.30/T.4的传真数字信号,再按T.30/T.4协议将该T.30/T.4的数字信号转换成MGW2的2W传输信道准备处理的电路型传真模拟信号。这里,所述T.30/T.4协议层与IFP层可识别的传真数字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IFP数据包在IP链路上传输的过程、以及IFP数据包的封装和分解过程,属T.38协议所规定的因特网数字传真实现过程,因此该过程内部的具体处理遵循T.38协议规定,本文不作详述。本文所述IFP的传真数字信号属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所述T.30/T.4的传真数字信号属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
下面结合图2上半部所示的协议栈组成结构,对当前传真业务链路中数据的传输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当FAX1为发送端传真机时,数据传输过程可以分为三段一、FAX1到BSC挂接的IWF,二、BSC挂接的IWF至MGW2挂接的IWF,三、MGW2挂接的IWF至PSTN终端/FAX2,则逐段描述数据传输过程如下一、FAX1到BSC挂接的IWFFAX1按T.30/T.4协议将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该模拟的传真信号通过2W/RS-232的模拟信号传输信道发送至MS。MS的2W/RS-232信道接收2W/RS-232模拟传真信号,上层的应用程序接口(APP.Int)将接收到的2W/RS-232模拟传真信号转换成IP链路可处理的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包括将该模拟信号调制成数字信号、数据压缩等处理,再由IP/传输控制协议(TCP)层将该数字信号封装成IP数据包。然后,封装成IP数据包的数字传真信号依次经过PPP层、RLP层的封装处理,再通过基于IS-95/2000标准的空口发送至BSC。BSC从IS-95/2000空口接收信号,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RLP帧的处理,再将处理得到的RLP帧的数据净荷上传至自身挂接的IWF。本文所述FAX为组3电传设备(G3FE),G3FE为具备T.30或T.4电路型传真协议通信接口的实体,因此所述FAX1发送的为T.30或T.4协议的传真信号,本文将电路型传真协议表示为T.30/T.4协议。
二、BSC挂接的IWF至MGW2挂接的IWF所述IWF从BSC的RLP层接收数据,依次对该数据进行PPP层、IP/TCP层的解数据净荷处理,并将从IP层分解出的IP数据净荷即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发送至APP.Int层;APP.Int层将该来自IP层的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转换为T.30/T.4的传真数字信号,包括数据解压缩等处理;然后T.30/T.4协议层将接收到的传真数字信号转换为IFP层可识别的传真数字信号并输出至IFP/因特网传真传输协议(IFT)层;IFP/IFT层将接收到的传真数字信号封装成IFP数据包并发送至BSC。该BSC的IP/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层将接收到的IFP数据包进一步封装为IP数据包,然后下传至BSC的链路层和物理层(Link&Physical Layer),并通过该Link&Physical Layer将传真业务数据发送至MGW1。数据从MGW1的Link&Physical Layer上传至IP/TCP/UDP层,再由IP/TCP/UDP层下发至Link&Physical Layer,然后被送达MGW2。数据在MGW2中经过Link&Physical Layer、IP/TCP/UDP层的处理被最终发送至MGW2挂接的IWF。这里,所述Link&Physical Layer包括链路层如PPP层、RLP层和物理层,由于此三层的处理属公知技术,为简化本发明协议栈描述,因此用Link&Physical Layer来表示。
三、MGW2挂接的IWF至PSTN终端/FAX2所述IWF从MGW2的IP/TCP/UDP层接收IP数据包净荷,即IFP数据包,对该IFP数据包进行IFP/IFT层处理,从IFP数据包中分解得到传真数字信号,并将该IFP的传真数字信号转换为T.30/T.4的传真数字信号;然后由T.30/T.4协议层将该T.30/T.4的传真数字信号转换为电路型传真的模拟信号发送至MGW2的2W传输信道。MGW2通过与PSTN交换机之间的2W传输信道发送该电路型传真的模拟信号至PSTN终端/FAX2。PSTN终端/FAX2从自身的2W传输信道接收电路型传真的模拟信号并上传至T.30/T.4协议层进行处理,得到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从而FAX2可以将该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转化为文字、图像等输出。
上述过程主要针对传真业务的业务面数据处理。其中,所述TCP、UDP为控制面协议层,用于对IP数据包的传输进行控制;所述T.30/T.4协议层也涉及控制面的处理,主要包括对电路型传真信号的传输进行监控,对接收到的部分T.30/T.4传真信令进行本地处理、或转换为IFP传真信号在IWF之间发送等等。由于这些控制面的处理不属本发明重点,因此本文不作详述。
当FAX2为发送端传真机时,与上述FAX1作为发送端传真机时的处理恰好相反。因此,BSC挂接的IWF为目的传真网关,MGW2挂接的IWF为源传真网关;数据传输过程也分为三段一、PSTN终端/FAX2到MGW2挂接的IWF,二、MGW2挂接的IWF至BSC挂接的IWF,三、BSC挂接的IWF至FAX1,则逐段描述的数据传输过程也与上述传输过程相反,具体处理方法如下一、PSTN终端/FAX2到MGW2挂接的IWFPSTN终端/FAX2按T.30/T.4协议将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通过2W模拟信号传输信道将该模拟的传真信号发送至PSTN交换机;然后通过该PSTN交换机的2W信道将该电路型传真的模拟信号发送至MGW2。MGW2从自身的2W传输信道接收2W模拟传真信号,并上传至MGW2挂接的IWF;该IWF的T.30/T.4协议层接收该模拟传真信号,按T.30/T.4协议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该T.30/T.4的传真数字信号转换成IFP的传真数字信号,再由IFP/IFT层将该IFP的传真数字信号封装成IFP数据包并发送至MGW2。
二、MGW2挂接的IWF至BSC挂接的IWF所述MGW2的IP/TCP/UDP层从自身挂接的IWF接收IFP数据包,并进一步将其封装成IP数据包通过Link&Physical Layer将数据发送至MGW1;该数据在MGW1依次经过Link&Physical Layer、IP/TCP/UDP层的解数据净荷处理,再依次经过IP/TCP/UDP层、Link&Physical Layer的封装处理,然后被发送至BSC。数据在BSC依次经过Link&Physical Layer、IP/TCP/UDP层的解数据净荷处理得到IFP数据包,该IFP数据包随后被发往BSC所挂接的IWF。该IWF的IFP/IFT层从接收到的IFP数据包中分解得到IFP的传真数字信号,然后由T.30/T.4协议层将该IFP的传真数字信号转换成T.30/T.4协议的传真数字信号并发送至IWF的APP.Int层,APP.Int层再将接收到的T.30/T.4的传真数字信号处理成IP链路可处理的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再由下层的IP/TCP层、PPP层依次对该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进行封装处理发送至BSC。
三、BSC挂接的IWF到FAX1数据在所述BSC经过RLP层的封装之后,通过IS-95/2000空口发送至MS。MS从IS-95/2000空口接收传真业务数据,对该数据依次进行RLP层、PPP层、IP/TCP层的解数据净荷处理,得到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再由上层的APP.Int层将来自IP层的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处理为模拟信号,包括数据解压缩、将数字信号解调成模拟信号等等,然后该电路型传真的模拟信号再通过MS与FAX1之间的2W/RS-232传输信道发送至FAX1。FAX1从2W/RS-232的传输信道接收电路型传真的模拟信号,按T.30/T.4协议将该模拟信号转换为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从而FAX1可以将该数字信号转化为文字、图像输出。
图3为应用本发明方法CDMA全IP软交换系统中MS与MS之间的网络逻辑关系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中的虚线表示实体之间的信令交互关系,实线表示实体之间的媒体流交互关系。其中,MS1和MS2通过PPP连接分别与各自所属的BSC1和BSC2进行通信,BSC1和BSC2通过IOS5.0链路分别与各MS所属的MSCe1和MSCe2进行信令交互,通过IP链路分别与MSCe1和MSCe2控制的MGW1和MGW2交互媒体流。MSCe1和MSCe2分别通过H.248协议信令控制MGW1和MGW2。其中,MSCe1和MSCe2可以为同一或不同的实体,如果为不同实体,则MSCe1与MSCe2之间通过SIP-T信令进行交互,MGW1和MGW2之间则通过IP链路交互媒体流。
图3中,MS1和MS2分别挂接有FAX1和FAX2,因此MS1与MS2之间可以建立传真业务通道、交互传真业务数据。由图3可见,在MS1与MS2之间的传真业务链路中,IP承载段为BSC1与BSC2之间的链路。因此BSC1和BSC2分别为MS1和MS2接入该IP链路时最先连接的实体,从而,如果FAX1作为发送端传真机,则源传真网关IWF和目的传真网关IWF分别挂接在BSC1和BSC2上。
下面结合图4对图3所示呼叫类型的传真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加以详细说明。图4为图3所示MS之间传输传真业务数据时业务链路中各实体协议栈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中,下半部为图3所示传真业务链路中各实体的分布情况,传真业务链路上的实体从左向右依次为FAX1、MS1、BSC1、MGW1、MGW2、BSC2、MS2和FAX2。FAX1与MS1之间、FAX2与MS2之间均为2W连接,MS1与BSC1之间、以及MS2与BSC2之间均建立了PPP链路,BSC1、MGW1、MGW2、BSC2之间为IP链路承载,BSC1和BSC2分别挂接有传真网关IWF。
图4中,上半部所示为图中下半部各实体对应的协议栈组成结构,其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实体中挂接的IWF的协议栈组成。这里,设定FAX1为发送端传真机,此时,BSC1上的IWF为源传真网关,BSC2上的IWF为目的传真网关。
其中,所述源传真网关IWF首先对来自BSC1中RLP层的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依次进行PPP层、IP层的解数据净荷处理,得到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然后将该来自IP层的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转换成T.30/T.4层可识别的传真数字信号,再将该T.30/T.4的传真数字转换成IFP层可识别的传真数字信号;最后按IFP协议将该IFP层可识别的数字信号封装成IFP数据包,得到BSC1的IP层准备处理的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所述目的传真网关IWF首先按IFP协议从BSC2上传的IFP数据包中分解得到IFP的传真数字信号;然后将该IFP的传真数字信号转换成T.30/T.4的传真数字信号,再将该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转换成IP链路可处理的传真数字信号;最后对该数字信号依次进行IP层、PPP层的封装处理,得到BSC2的RLP层准备处理的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
下面结合图4上半部所示的协议栈组成结构,对当前传真业务链路中数据的传输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与图2所述类似,当FAX1为发送端传真机时,数据传输过程也可以分为三段一、FAX1到BSC1挂接的IWF,二、BSC1挂接的IWF至BSC2挂接的IWF,三、BSC2挂接的IWF至FAX2,则逐段描述数据传输过程如下一、FAX1到BSC1挂接的IWF与图2所述FAX1到BSC挂接的IWF的处理相同。FAX1发送的电路型传真信号经过T.30/T.4协议层被处理成为模拟信号,并通过2W/RS-232的模拟信道发送至MS1。MS1的2W/RS-232信道接收模拟传真信号,该模拟传真信号在MS1依次经过APP.Int层、IP/TCP层、PPP层、RLP层的处理,再通过IS-95/2000空口发送至BSC1。BSC1从IS-95/2000空口接收信号,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RLP帧的处理,再将处理得到的RLP帧的数据净荷上传至自身挂接的IWF。该IWF从BSC1的RLP层接收数据,依次对该数据进行PPP层、IP/TCP层的解数据净荷处理,再由APP.Int层将数据转换为T.30/T.4层可识别的传真数字信号;然后该T.30/T.4的传真数字信号依次经过T.30/T.4协议层、IFP/IFT层处理,得到IFP数据包并发送至BSC1。
二、BSC1挂接的IWF至BSC2挂接的IWFBSC1对自身挂接的IWF发来的数据依次进行IP/TCP/UDP层Link&Physical Layer的封装处理,并通过该Link&Physical Layer将传真业务数据发送至MGW1,再由MGW1通过MGW2将数据发送至BSC2。BSC2对数据依次进行Link&Physical Layer、IP/TCP/UDP层的解数据净荷处理,然后将得到的IFP数据包发送至BSC2挂接的IWF。其中,数据在MGW1和MGW2中的处理相同,均依次经过Link&Physical Layer、IP/TCP/UDP层的解数据净荷处理,再依次经过IP/TCP/UDP层、Link&Physical Layer的封装处理。
三、BSC2挂接的IWF至FAX2数据在BSC2挂接的IWF的处理与上述BSC1挂接的IWF的处理恰好相反。BSC2挂接的IWF的IFP/IFT层从接收到的IFP数据包中分解得到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然后将该IFP的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转换为T.30/T.4协议层可识别的传真数字信号并发送至IWF的APP.Int层,APP.Int层将接收到的T.30/T.4传真数字信号转换成IP链路可处理的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包括数据压缩等处理;再由下层的IP/TCP层、PPP层依次对该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进行封装处理发送至BSC2。数据在BSC2经过RLP层的封装之后,通过IS-95/2000空口发送至MS2。MS2从IS-95/2000空口接收传真业务数据,对该数据依次进行RLP层、PPP层、IP/TCP层的解数据净荷处理,得到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再由上层的APP.Int层将来自IP层的传真数据传换成模拟传真信号,包括对数据进行解压缩、将数字信号解调为模拟信号等等,然后该电路型传真的模拟信号再通过MS2与FAX2之间的2W/RS-232传输信道发送至FAX2。FAX2从2W/RS-232的传输信道接收电路型传真的模拟信号,按T.30/T.4协议将该模拟信号转换为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从而FAX2可以将该数字信号转化为文字、图像输出。
当FAX2为发送端传真机时,与上述FAX1作为发送端传真机时的处理恰好相反。BSC1挂接的IWF为目的传真网关,BSC2挂接的IWF为源传真网关;数据传输过程也分为三段一、FAX2到BSC2挂接的IWF,二、BSC2挂接的IWF至BSC1挂接的IWF,三、BSC1挂接的IWF至FAX1。根据图4所示协议栈,各FAX、各MS、各BSC、以及各MGW协议栈的组成结构相同,并且BSC1和BSC2上挂接的IWF的协议栈对等。可见,FAX2到BSC2挂接的IWF的数据传输,与上述FAX1到BSC1挂接的IWF的处理相同;BSC2挂接的IWF至BSC1挂接的IWF的数据传输,与上述BSC1挂接的IWF至BSC2挂接的IWF的处理相同;BSC1挂接的IWF至FAX1的数据传输过程,与上述BSC2挂接的IWF至FAX2的处理也相同。因此,这里对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不作详细描述。
以上图1至图4所示为本发明方法应用于全IP软交换系统中的处理。在非全IP的软交换系统中,A接口还未IP化,BSC与MGW之间链路为TDM承载。因此,非全IP的软交换系统中传输传真业务数据时,IWF的设置以及数据传输方法与上述全IP软交换系统中的处理略有不同。
图5为应用本发明方法非全IP的CDMA软交换系统中MS与MS之间的网络逻辑关系示意图。如图5所示,图中的虚线表示实体之间的信令交互关系,实线表示实体之间的媒体流交互关系。其中,MS1和MS2通过PPP连接分别与各自所属的BSC1和BSC2进行通信,BSC1和BSC2分别与各MS所属的MSCe1和MSCe2进行信令交互,通过TDM链路分别与MSCe1和MSCe2控制的MGW1和MGW2交互媒体流。MSCe1和MSCe2分别通过H.248协议信令控制MGW1和MGW2。其中,MSCe1和MSCe2可以为同一或不同的实体,如果为不同实体,则MSCe1与MSCe2之间通过SIP-T信令进行交互,MGW1和MGW2之间则通过IP链路交互媒体流。
图5中,MS1和MS2分别挂接有FAX1和FAX2,因此MS1与MS2之间可以建立传真业务通道、交互传真业务数据。由图5可见,在MS1与MS2之间的传真业务链路中,IP承载段为MGW1与MGW2之间的链路。因此MGW1和MGW2分别为MS1和MS2接入该IP链路时最先连接的实体,从而,如果FAX1作为发送端传真机,则源传真网关IWF和目的传真网关IWF分别挂接在MGW1和MGW2上。
下面结合图6对图5所示呼叫类型的传真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加以详细说明。图6为图5所示MS之间传输传真业务数据时业务链路中各实体协议栈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中,下半部为图5所示传真业务链路中各实体的分布情况,传真业务链路上的实体从左向右依次为FAX1、MS1、BSC1、MGW1、MGW2、BSC2、MS2和FAX2。FAX1与MS1之间、FAX2与MS2之间均为2W连接,MS1与BSC1之间、以及MS2与BSC2之间均建立了RLP链路,BSC1与MGW1之间、以及BSC2与MGW2之间为TDM链路承载,MGW1和MGW2之间为IP连接并分别挂接有传真网关IWF。
图6中,上半部所示为图中下半部各实体对应的协议栈组成结构,其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实体中挂接的IWF的协议栈组成。这里,设定FAX1为发送端传真机,此时,MGW1上的IWF为源传真网关,MGW2上的IWF为目的传真网关。
其中,所述源传真网关IWF从MGW1的IP/TCP层接收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将该来自IP层的数字信号转换为T.30/T.4层可识别的传真数字信号,再将该T.30/T.4的传真数字信号转换成IFP层可识别的传真数字信号;最后按IFP协议将该IFP层可识别的传真数字信号封装成IFP数据包,得到MGW1的IP层准备处理的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所述目的传真网关IWF首先按IFP协议从MGW2上传的IFP数据包中分解得到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然后将该IFP的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转换为T.30/T.4层可识别的传真数字信号,再将该T.30/T.4的传真数字信号处理成IP链路可识别的传真数字信号,得到MGW2的IP层准备处理的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
下面结合图6上半部所示的协议栈组成结构,对当前传真业务链路中数据的传输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与前面所述类似,当FAX1为发送端传真机时,数据传输过程也可以分为三段一、FAX1到MGW1挂接的IWF,二、MGW1挂接的IWF至MGW2挂接的IWF,三、MGW2挂接的IWF至FAX2,则逐段描述数据传输过程如下一、FAX1到MGW1挂接的IWF这里所述FAX1到BSC1的处理与图4所述FAX1到BSC1的处理相同。FAX1发送的电路型传真信号经过T.30/T.4协议层被处理成为模拟信号,并通过2W/RS-232的模拟信道发送至MS1。MS1的2W/RS-232信道接收2W/RS-232模拟传真信号,该模拟传真信号在MS1依次经过APP.Int层、IP/TCP层、PPP层、RLP层的处理,再通过IS-95/2000空口发送至BSC1。BSC1从IS-95/2000空口接收信号,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RLP帧的处理,然后将处理得到的RLP帧的数据净荷通过中继层(Relay Layer)上传至MGW1。MGW1对接收到的数据依次进行PPP层、IP/TCP层的解数据净荷处理,得到MGW1挂接的IWF准备处理的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该IWF从MGW1的IP/TCP层接收数据,由APP.Int层将接收到的数据转换为T.30/T.4层可识别的传真数字信号;然后该T.30/T.4的传真数字信号依次经过T.30/T.4协议层、IFP/IFT层处理,得到IFP数据包并发送至MGW1二、BSC1挂接的IWF至BSC2挂接的IWFMGW1对自身挂接的IWF发来的数据依次进行IP/TCP/UDP层、Link&Physical Layer的封装处理,并通过该Link&Physical Layer将传真业务数据发送至MGW2。由MGW2对数据依次进行Link&Physical Layer、IP/TCP/UDP层的解数据净荷处理,得到的IFP数据包并发送至MGW2挂接的IWF。
三、MGW2挂接的IWF至FAX2数据在MGW2挂接的IWF中的处理与上述MGW1挂接的IWF对数据的处理恰好相反。MGW2挂接的IWF的IFP/IFT层从接收到的IFP数据包中分解得到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然后将该IFP的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处理为T.30/T.4协议层可识别的传真数字信号并发送至IWF的APP.Int层,APP.Int层将接收到的T.30/T.4传真数字信号转换成IP链路可以处理的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并输出至MGW2。MGW2对数据依次进行IP/TCP层、PPP层的封装处理,再通过Relay Layer将数据发送至BSC2。然后,数据在BSC2经过RLP层的封装之后,通过IS-95/2000空口发送至MS2。MS2从IS-95/2000空口接收传真业务数据,对该数据依次进行RLP层、PPP层、IP/TCP层的解数据净荷处理,得到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再由上层的APP.Int层将来自IP层的传真数字信号转换为电路型传真的模拟信号,然后该电路型传真的模拟信号再通过MS2与FAX2之间的2W/RS-232传输信道发送至FAX2。FAX2从2W/RS-232的传输信道接收电路型传真的模拟信号,按T.30/T.4协议将该模拟信号转换为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从而FAX2可以将该数字信号转化为文字、图像输出。
当FAX2为发送端传真机时,与上述FAX1作为发送端传真机时的处理恰好相反。MGW1挂接的IWF为目的传真网关,MGW2挂接的IWF为源的传真网关;数据传输过程也相应分为三段一、FAX2到MGW2挂接的IWF,二、MGW2挂接的IWF至MGW1挂接的IWF,三、MGW1挂接的IWF至FAX1。根据图4中协议栈所示,各FAX、各MS、各BSC、以及各MGW协议栈的组成结构相同,并且MGW1和MGW2上挂接的IWF的协议栈对等。可见,FAX2到MGW2挂接的IWF的数据传输,与上述FAX1到MGW1挂接的IWF的处理相同;MGW2挂接的IWF至MGW1挂接的IWF的数据传输,与上述MGW1挂接的IWF至MGW2挂接的IWF的处理相同;MGW1挂接的IWF至FAX1的数据传输过程,与上述MGW2挂接的IWF至FAX2的处理也相同。因此,这里对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不作详细描述。
当本发明方法应用于非全IP的CDMA软交换系统中MS与PSTN终端之间的传真业务时,由于,MS所属的BSC和MGW之间为TDM承载,因此,从MS所挂接FAX到PSTN终端/FAX的传真业务链路中,IP承载段从MS所属MGW开始,到PSTN终端接入软交换系统的IP链路时最先连接的MGW为止。这样,MS所属的MGW和PSTN终端接入该IP链路时最先连接的MGW上分别挂接传真网关IWF。
此种情况下,本发明结合了图2和图6所述两种技术方案来构造数据传输的协议栈。在MS侧,FAX、MS、MS所属BSC、MS所属MGW、以及该MGW挂接的IWF的协议栈组成结构与图6所示FAX1、MS1、BSC1、MGW1/IWF相同;在PSTN终端侧,PSTN终端/FAX、PSTN交换机、PSTN终端接入IP链路时最先连接的MGW、以及该MGW挂接的IWF的协议栈组成结构与图2所示PSTN终端/FAX2、PSTN交换机、MGW2/IWF相同。
由于,图6所示的MGW1/IWF协议栈中,MGW1协议栈终止于IP/TCP/UDP层,图2所示的MGW2/IWF协议栈中,MGW2协议栈也终止于IP/TCP/UDP层,因此结合图2和图6所示的两种MGW/IWF协议栈结构,MGW之间能够实现基于IP承载的数据发送。并且,根据前面所述数据传输过程可知,采用图2所述PSTN侧各实体的协议栈结构,MGW/IWF与PSTN终端/FAX之间能够实现传真数据传输;采用图6所述MS侧各实体的协议栈结构,MS挂接的FAX与MGW/IWF之间也能够实现传真数据传输。可见,结合图2和图6所示的两种实施方式能够实现非全IP软交换系统中MS与PSTN终端之间的传真数据传输。由于前面已结合图2和图6所述协议栈组成结构对传真业务数据的传输进行了详细描述,因此,这里不再具体描述数据传输过程。
综上所述,应用本发明方法能够实现CDMA/CDMA 2000/CDMA 1X软交换系统中传真业务数据的传输,从而进一步使软交换系统传真业务的实现成为可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传真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软交换系统的因特网协议IP链路两端分别设置源传真网关和目的传真网关;该方法包括A.发送端传真机发送电路型传真信号至源传真网关,源传真网关将接收到的电路型传真信号转换成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并通过软交换系统的IP链路将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发送至目的传真网关;B.所述目的传真网关将接收到的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转换成电路型传真信号,并将电路型传真信号发送至接收端传真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传真机分别连接移动终端MS和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终端;所述挂接源传真网关的实体为该MS接入所述IP链路时最先连接的实体,该实体为该MS所属的基站控制器BSC或媒体网关MGW;所述挂接目的传真网关的实体为该PSTN终端接入所述IP链路时最先连接的MGW;步骤A中,所述源传真网关接收到的电路型传真信号为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步骤B中,所述目的传真网关转换成的电路型传真信号为电路型传真的模拟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目的传真网关将接收到的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转换成电路型传真的模拟信号的方法包括B11.目的传真网关从自身挂接的MGW上传的因特网传真协议IFP数据包中分解得到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B12.将步骤B11所述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转换成T.30/T.4协议层可识别的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再按T.30/T.4协议将该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处理成电路型传真模拟信号,得到该MGW的模拟信号传输信道准备处理的电路型传真模拟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传真机分别连接PSTN终端和MS;所述挂接源传真网关的实体为该PSTN终端接入所述IP链路时最先连接的MGW;所述挂接目的传真网关的实体为该MS接入所述IP链路时最先连接的实体,该实体为所述MS所属的BSC或MGW;步骤A中,所述源传真网关接收到的电路型传真信号为电路型传真的模拟信号;步骤B中,所述目的传真网关转换成的电路型传真信号为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源传真网关将接收到的电路型传真的模拟信号转换成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的方法包括A11.源传真网关按T.30/T.4协议,将自身挂接的MGW上传的电路型传真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将该数字信号处理为IFP层可识别的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A12.按IFP协议将步骤A11所述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封装成IFP数据包,得到该MGW的IP层准备处理的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传真机分别连接MS;所述挂接源传真网关的实体为发送端传真机连接的MS接入所述IP链路时最先连接的实体,该实体为该MS所属的BSC或MGW;所述挂接目的传真网关的实体为接收端传真机连接的MS接入所述IP链路时最先连接的实体,该实体为该MS所属的BSC或MGW;步骤A中,所述源传真网关接收到的电路型传真信号为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步骤B中,所述目的传真网关转换成的电路型传真信号为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2、3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源传真网关的实体为MS所属的BSC时;步骤A中,所述源传真网关将接收到的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转换成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的方法包括A21.源传真网关对自身挂接的BSC上传的无线链路协议RLP层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依次进行链路层、IP层的解数据净荷处理,得到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A22.将步骤A21所述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转换成T.30/T.4协议层可识别的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再将该T.30/T.4协议层可识别的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转换成IFP层可识别的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A23.按IFP协议将步骤A22所述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封装成IFP数据包,得到该BSC的IP层准备处理的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2、3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源传真网关的实体为MS所属的MGW时;步骤A中,所述源传真网关将接收到的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转换成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的方法包括A31.源传真网关将自身挂接的MGW上传的IP层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转换为T.30/T.4协议层可识别的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再将该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转换成IFP层可识别的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A32.按IFP协议将步骤A31所述因特网数字传真数字信号封装成IFP数据包,得到该MGW的IP层准备处理的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目的传真网关的实体为MS所属的BSC时;步骤B中,所述目的传真网关将接收到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转换成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的方法包括B21.目的传真网关从自身挂接的BSC的IP层上传的IFP数据包中分解得到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B22.将步骤B21所述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转换为T.30/T.4协议层可识别的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再将该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处理成IP层可识别的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B23.对该IP层可识别的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依次进行IP层、链路层的封装处理,得到该BSC的RLP层准备处理的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目的传真网关的实体为MS所属的MGW时;步骤B中,所述目的传真网关将接收到的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转换成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的方法包括B31.目的传真网关从自身挂接的MGW的IP层上传的IFP数据包中分解得到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B32.将步骤B31所述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转换为T.30/T.4协议层可识别的电路型传真的数字信号,再将该电路型传真信号处理成IP层可识别的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得到该MGW的IP层准备处理的电路型传真数字信号。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真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在软交换系统的IP链路两端分别设置源传真网关和目的传真网关;该方法包括A.发送端传真机发送电路型传真信号至源传真网关,源传真网关将接收到的电路型传真信号转换成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并通过软交换系统的IP链路将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发送至目的传真网关;B.所述目的传真网关将接收到的因特网数字传真信号转换成电路型传真信号,并将电路型传真信号发送至接收端传真机。应用本发明方法能够实现传真业务数据在软交换系统中的传输。
文档编号H04M11/06GK1801873SQ20051000662
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7日
发明者王备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