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折叠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12037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折叠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折叠手机,特别涉及能将显示屏与主机旋转成横向平行排放的旋转折叠手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折叠手机,显示屏部分与主机上的键盘都是横短竖长,打开后显示屏部分与主机都是纵向排列,因为键盘在主机的表面上,所以键盘也是纵向放置,也有显示屏部分可以以垂直与屏幕表面的轴为旋转轴,将显示屏部分旋转成横向放置的折叠手机,但只是屏幕可旋转,而主机并不能旋转,所以主机表面的键盘依然是纵向放置,在玩手机游戏时,有些游戏须双手握键盘操作,由于主机上的键盘打开后是纵向放置,且横短竖长,不宜双手持握操作,显示屏部分为纵向放置时,不利于显示视频信息(视频画面多是横长竖短),发明内容为了克服在使用现有的折叠手机玩游戏时不宜双手持握操作和不利于显示视频信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折叠手机,它是在折叠手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成,该手机在由折叠状态打开后,不仅能将显示屏部分以垂直于屏幕平面的轴为旋转轴,旋转为横向放置,而且也能将主机和主机上的键盘以垂直于键盘表面的轴为旋转轴,旋转为横向放置,这样即便于用双手持握键盘玩游戏,又利于显示视频信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旋转折叠手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显示屏部分、折叠结构、主机,折叠结构与现有的折叠手机的折叠部分的结构方式相同(折叠结构可参考以公布的专利01104250.8),显示屏部分与主机通过折叠结构连接,折叠结构如同合叶型,它分为上叶片和下叶片,叶片都是圆形,它们通过铰链连接,上叶片通过垂直于显示屏部分和上叶片表面的轴连接显示屏部分,显示屏部分可以以此轴为旋转轴旋转,下叶片通过垂直于键盘表面和下叶片表面的轴连接主机,主机可以以此轴为旋转轴旋转,最终将显示屏部分与主机旋转成横向平行排放,即将显示屏部分与键盘旋转成横向平行排放,将手机从折叠方式打开后,将显示屏部分顺时针旋转90度,将主机逆时针旋转90度,或者将显示屏部分逆时针旋转90度,将主机顺时针旋转90度,都可以使显示屏部分和主机旋转成横向平行排放状态,即将显示屏部分和键盘旋转成横向平行排放状态。
所述旋转折叠手机有两种实施例,第一种是,上叶片通过垂直于显示屏部分和上叶片表面的轴连接显示屏部分,显示屏部分可以以此轴为旋转轴旋转,下叶片通过垂直于键盘表面和下叶片表面的轴连接主机外壳的上表面,主机可以以此轴为旋转轴旋转,下叶片所连接的轴的下端的侧面有齿,呈齿轮状,数字按键安装在一个圆柱体的表面,圆柱体的下面固定有一个轴,圆柱体和此轴的轴心在一条直线上,此轴固定在主机的数字按键区的外壳中,并可饶其轴心转动,此轴的轴心线与下叶片所连接的轴的轴心线平行,并且此轴的下端的侧面有齿,呈齿轮状,并且此齿轮的直径与前面所述的下叶片所连接的轴的下端的齿轮相等,主机外壳中还安装有一个传动齿轮,这个齿轮的轴心线与下叶片所连接的轴的轴心线平行,并可饶轴心转动,此传动齿轮与所述圆柱体的下面固定的轴的下端的齿相咬合,此传动齿轮又与下叶片所连接的轴的下端的齿相咬合,当用户旋转主机部分,使主机部分与下叶片的夹角发生改变时,所述下叶片下面连接的轴下端的齿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又带动数字键所在的圆柱体所连接的轴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数字键所在的圆柱体进行旋转,使数字横向放置,将主机逆时针旋转90度后,由于传动齿轮的传动作用,使主机表面的数字按键区顺时针旋转90度,从而使数字横向放置,将主机顺时针旋转90度后,由于传动齿轮的传动作用,使主机表面的数字按键区逆时针旋转90度,从而使数字键横向放置,这样即将可将显示屏与主机旋转为横向平行排放状态,也将其上面的数字键旋转为横向放置状态;第二种是,上叶片通过垂直于显示屏部分和上叶片表面的轴连接显示屏部分,显示屏部分可以以此轴为旋转轴旋转,下叶片通过垂直于键盘表面和下叶片表面的轴连接主机外壳的底面,主机可以以此轴为旋转轴旋转,这样就可将显示屏与主机旋转为横向平行排放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手机不仅能将显示屏部分以垂直于屏幕的轴为旋转轴,旋转为横向放置,而且也能将主机以垂直于键盘表面的轴为旋转轴,旋转为横向放置,这样就将显示屏与主机旋转成横向平行排放状态,即便于用双手持握键盘玩游戏,又利于显示视频信息。


图1是所述旋转折叠手机的结构原理2是旋转折叠手机折叠时的俯视图。
图3是旋转折叠手机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4是图3中上叶片(1)的下表面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轴(2)的侧面示意图。
图6是图3中轴(2)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图3中轴(2)底面的示意图。
图8是图3中显示屏外壳(20)的俯视时的透视图。
图9是图3中显示屏(9)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图3中下叶片(4)的俯视示意图。
图11是图3中下叶片(4)底面的示意图。
图12是图3中键盘(16)的俯视示意图。
图13是图3中轴(5)的俯视示意图。
图14是图3中轴(17)的俯视示意图。
图15是图3中主机外壳(21)俯视示意图。
图16是图3中主机外壳(21)仰视示意图。
图17是图2中主机(19)的俯视示意图。
图18是图3中键盘(16)底面的示意图。
图19是图14的I-I剖视图。
图20是图3中显示屏外壳(20)和轴(2)组合在一起时俯视的透视示意图。
图21是图3中主机外壳(21)、轴(5)、轴(17)组合在一起俯视时的透视示意图。
图22是图15的A-A剖视图。
图23是图15的B-B剖视图。
图24是图8的G-G剖视图。
图25是图3中轴(5)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旋转折叠手机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27是图26中的下叶片(4)的底面示意图。
图28是图26中的下叶片(4)的上表面结构图。
图29是图26中的主机(19)的底面结构图。
图30是图26中的主机(19)的侧面结构图。
图31是图30的C-C剖视图。
图32是图30的D-D剖视图。
图33是图26中的主机外壳(21)的上表面结构图。
图34是图26中的主机外壳(21)的底面结构图。
图35是图26中的主机外壳(21)的侧面示意图。
图36是图33的E-E剖视图。
图37是图33的F-F剖视图。
图3中的轴(2)上的电极与显示屏(9)上的电极也可通过螺旋电缆连接。轴(5)上的电极与主机(19)上的电极也可通过螺旋电缆连接。
图38是图3中的轴(2)上的电极采用螺旋电缆与显示屏(9)上的电极连接时轴(2)与显示屏(9)接触的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9是图3中的轴(2)上的电极采用螺旋电缆与显示屏(9)上的电极连接时显示屏(9)与轴(2)接触的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0是图39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1是图3中的轴(5)上的电极采用螺旋电缆与主机(19)上的电极连接时轴(5)轴(5)与主机(19)接触的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2是图3中的轴(5)上的电极采用螺旋电缆与主机(19)上的电极连接时主机(19)与轴(5)接触的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3是图42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4是图26中的轴(5)上的电极采用螺旋电缆与主机(19)上的电极连接时主机(19)与轴(5)接触的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5是图44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6是图38将螺旋电缆(382)去掉后的M-M剖视图。
图47就是图3所示实施例1将手机从折叠方式打开后,将显示屏和主机旋转成横向平行排放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中包括上叶片(1)、轴(2)、显示屏部分(3)、下叶片(4)、轴(5)、主机部分(6)、铰链(7)、显示屏外壳(20)、显示屏(9)、弹簧片(8)、螺丝(10)、螺丝(11)、弹簧片(12)、螺丝(13)、螺丝(18)、主机(19)、主机外壳(21)、圆柱(14)、齿轮(15)、键盘(16)、轴(17)、螺丝孔(22)、螺丝孔(23)、螺丝孔(24)、电极(42)、棱柱(51)、圆柱(52)、螺丝孔(62)、螺丝孔(63)、螺丝孔(64)、电极(66)、平面(61)、平面(67)、平面(68)、平面(69)、电极(71)、识别电极(72)、识别电极(73)、识别电极(74)、圆心(75)、孔(8 1)、圆(82)、螺丝孔(83)、螺丝孔(84)、螺丝孔(85)螺丝孔(86)、螺丝孔(87)、螺丝孔(88)、固定端(89)、活动端(810)、电极(91)、导电条(92)、螺丝孔(93)、螺丝孔(94)、螺丝孔(95)螺丝孔(96)、螺丝孔(97)、螺丝孔(98)、功能键(101)、电极(111)、螺丝孔(112)、螺丝孔(113)、螺丝孔(114)、电极(131)、螺丝孔(135)、螺丝孔(136)、螺丝孔(137)、棱柱(138)、齿轮(139)、平面(1310)、平面(1311)、平面(1312)、平面(1313)、电极(141)、圆柱(143)、齿轮(148)、螺丝孔(145)、螺丝孔(146)、螺丝孔(147)、圆(151)、面(152)、孔(153)、圆(154)、面(155)、孔(156)、固定端(157)、活动端(158)、弧(161)、弧(162)、弧(163)、弧(164)螺丝孔(1611)、螺丝孔(1612)、螺丝孔(1613)、螺丝孔(1614)螺丝孔(1615)、螺丝孔(1616)、圆(1717)、识别电极(172)、识别电极(173)、电极(174)、识别电极(176)、螺丝孔(1711)、螺丝孔(1712)、螺丝孔(1713)、螺丝孔(1714)螺丝孔(1715)、螺丝孔(1716)、圆(1718)、电极(175)、圆心(177)、圆心(178)、电极(182)、螺丝孔(184)、螺丝孔(185)、螺丝孔(186)、电极(1314)、导电条(1315)、凸起(265)、插入端(267)、电极(281)、凹槽(291)、电极(293)、圆(332)、缺口(333)、凹槽(381)、螺旋电缆(382)、面(383)、按键(384)、按键(385)、圆柱(391)、面(392)、弧形凹槽(393)、凹槽(411)、螺旋电缆(412)、面(413)、弧形凹槽(414)、圆柱(421)、圆柱(422)、面(423)、按键(424)、按键(425)、面(443)、按键(444)、按键(445)、圆柱(441)、屏幕(471)。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图1中,上叶片(1)和下叶片(4)通过铰链(7)连接,组成折叠结构,上叶片(1)通过垂直于显示屏部分(3)和上叶片(1)表面的轴(2)连接显示屏部分(3),在上叶片(1)不动的情况下,显示屏部分(3)可以以轴(2)为旋转轴旋转,下叶片(4)通过垂直于键盘表面和下叶片(4)表面的轴(5)连接主机部分(6),在下叶片(4)不动的情况下,主机部分(6)可以以轴(5)为旋转轴旋转。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上叶片(1)和下叶片(4)通过铰链(7)连接,组成折叠结构,其结构与现有的折叠手机上的折叠部分的结构相同,上叶片(1)通过垂直于显示屏外壳(20)和上叶片(1)表面的轴(2)连接显示屏外壳(20),上叶片(1)通过螺丝连接在轴(2)的顶部,轴(2)安装在显示屏外壳(20)中,显示屏(9)通过螺丝与显示屏外壳(20)连接,显示屏(9)和显示屏外壳(20)可以以轴(2)为旋转轴旋转,在显示屏外壳(20)中有弹簧片(8),它与轴(2)的侧面相接触,它用于使显示(9)和显示屏外壳(20)旋转后固定在一定的角度,下叶片(4)通过垂直于键盘表面和下叶片(4)表面的轴(5)连接主机外壳(21)的上表面,下叶片(4)通过螺丝连接在轴(5)的顶部,轴(5)安装在主机外壳(21)中,主机外壳(21)的中间有一个圆柱(14),齿轮(15)就套在圆柱(14)上,并可饶圆柱(14)转动。键盘(16)上安装有数字键,它通过垂直于键盘表面的轴(17)连接主机外壳(21)的上表面。主机外壳(21)通过螺丝与主机(19)连接。主机外壳(21)和主机(19)可以以轴(5)为旋转轴旋转,在主机外壳(21)中有弹簧片(12),它与轴(5)的侧面相接触,它用于使主机(19)和主机外壳(21)旋转后固定在一定的角度。
图4中的方形电极(42)代表的是图4中所有的方形电极。
图6中的方形电极(66)代表的是图6中所有的方形电极。
如图5和图6所示,图3中的轴(2)的是由上下两个粗细不同的柱体构成,上细下粗,下面是圆柱(52),上面的棱柱(51)是在圆柱体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它的侧面有三个平面,分别是平面(68)、平面(67)、平面(61)、平面(69),平面(69)、平面(68)平面(67)、平面(61)的面积相等,距离棱柱(51)的中心的距离也相等,平面(68)和平面(61)平行,平面(67)和平面(69)平行,平面(67)垂直于平面(68)。
如图7所示,图3中的轴(2)的底面上含有用于传递信号的圆形的电极(71),含有用于判断显示屏是否旋转为横行放置的方形识别电极(72)、识别电极(73)、识别电极(74)。电极(71)代表的是图7中所有的圆形滑动电极。图6所示的电极与图7中的电极是相连接的。
图8中,圆(82)是背面的圆形凹槽,其深度与图6中和图5中的圆柱(52)的厚度相同,孔(81)的内壁的高度与图6中和图5中的棱柱(51)的高度相同,弹簧片(8)固定在孔(81)的内壁上,弹簧片(8)的固定端(89)固定在孔(81)的内壁上,弹簧片(8)的活动端插入孔(81)的内壁的孔中。
图3中的轴(2)安装在显示屏外壳(20)中时,图6中所示的圆柱(52)的侧面与图8中的圆(82)的内壁接触,棱柱(51)在孔(81)内,平面(67)与弹簧片(8)接触,用于固定轴(2),结果如图20所示,当手机由折叠状态打开后,顺时针旋转显示屏时,由于弹簧片(8)通过固定端(89)固定在孔(81)的内壁上,所以弹簧片(8)也会随显示屏转动,弹簧片(8)就会与棱柱(51)的平面(67)和平面(61)之间的面接触,由于此面与棱柱(51)的中心的距离比平面(67)与棱柱(51)的中心的距离远,从而使弹簧片(8)向孔(81)的内壁弯曲, 继续顺时针旋转显示屏使显示屏为横向放置后,由于弹簧片(8)的弹性,使其伸直,弹簧片(8)与图6中所示的轴(2)的平面(61)相接触,用于固定轴(2),使其不随意旋转;当手机由折叠状态打开后,逆时针旋转显示屏为横向放置后,弹簧片(8)与图6中所示的轴(2)的平面(68)相接触,用于固定轴(2),使其不随意旋转。
图9中有N条由阴影填充的弧形电极,电极(91)代表的是图9中所有的阴影填充的弧形电极,它们是显示屏的接口,弧形的导电条(92)是用于将图7中的识别电极(72)和识别电极(73)或识别电极(72)和识别电极(74)的电信号导通的。
图3中,上叶片(1)和轴(2)是通过图4所示的螺丝孔(22)、螺丝孔(23)螺丝孔(24)和图6所示的螺丝孔(62)、螺丝孔(63)、螺丝孔(64)通过螺丝连接的,并且图4中的电极(42)和图6中的电极(66)是相接触的,用于传递信号。
图8所示的显示屏外壳(20)和图9所示显示屏(9)的连接是将螺丝孔(83)、螺丝孔(84)、螺丝孔(85)螺丝孔(86)、螺丝孔(87)、螺丝孔(88)与螺丝孔(93)、螺丝孔(94)、螺丝孔(95)螺丝孔(96)、螺丝孔(97)、螺丝孔(98)相对应,并通过螺丝连接,并且图7所示的电极与图9中所示的电极相接触,图9中所示的除导电条(92)以外的电极都是显示屏的电路接口,图7中的圆形电极(71)接触图9中由阴影填充的电极(91),图7中的识别电极(72)接触图9中的导电条(92),图7中的识别电极(73)和识别电极(74)不接触导电条(92),也不接触任何电极,当手机由折叠状态打开后,顺时针旋转显示屏为横向放置后,图7中的识别电极(72)和识别电极(73)就同时与图9中的导电条(92)接触,从而使图7中的识别电极(72)和识别电极(73)导通,使主机得知显示屏已顺时针旋转为横向放置状态,以改变显示信息的方式;当手机由折叠状态打开后,逆时针旋转显示屏为横向放置后,图7中的识别电极(72)和识别电极(74)就同时与图9中的导电条(92)接触,从而使图7中的识别电极(72)和识别电极(74)导通,使主机得知显示屏已逆时针旋转显示屏为横向放置状态,以改变显示信息的方式。因为图9中的显示屏接口电极是弧形的,所以在显示屏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为横向放置状态后,图7中的圆形的电极(71)仍然与图9中由阴影填充的电极(91)接触。
图10中的功能键(101)代表的是图10中的所有的功能键。
图11中的方形电极(111)代表的是图11中所有的方形电极,图11中的方形电极既包括与图4所示的上叶片(1)中所示的方形电极相连接的电极,也包括图10中所示的功能键(101)的接口电极。
图13所示的轴(5)中,棱柱(138)与图6所示的轴(2)上的棱柱(51)形状相同,轴(5)与轴(2)的不同点是,轴(5)的棱柱(138)下面连接的是齿轮(139),图13所示的轴(5)的底面如图25所示,其中的电极(1314)代表的是图25中所有的阴影填充的弧形电极,弧形的导电条(1315)用于将图17中圆(1717)中的识别电极(172)和识别电极(173)或识别电极(172)和识别电极(176)的电信号导通的,轴(5)顶部的电极(131)与底面上的电极(1314)是连接的。
图15中,弹簧片(12)通过固定端(157)固定在孔(153)的内壁上,弹簧片(12)通过活动端(158)插入孔(153)的内壁上的孔中。
图1 6中,弧(161)、弧(162)、弧(163)、弧(164)所围成的区域是凹陷下去的,其深度与图13中的齿轮(139)、图3中的齿轮(15)、图14中的齿轮(148)的厚度相同,图3中的轴(5)安装在主机外壳(21)中时,图13中所示的齿轮(139)安装在图16中的弧(161)中,棱柱(138)安装在图15和图16中的孔(153)中,图15和图16中的孔(153)的内壁的高度与图13中棱柱(138)的高度相同,平面(1310)与弹簧片(12)接触,用于固定轴(5),当手机由折叠状态打开后,逆时针旋转主机部分为横向放置后,由于弹簧片(12)通过固定端(157)固定在孔(153)的内壁上,所以弹簧片(12)也会随主机部分转动,弹簧片(12)就会与棱柱(138)的平面(1310)和平面(1311)之间的面接触,由于此面与棱柱(138)的中心的距离比平面(1310)与棱柱(138)的中心的距离远,从而使弹簧片(12)向孔(153)的内壁弯曲,继续逆时针旋转主机部分使主机部分为横向放置后,由于弹簧片(12)的弹性,使其伸直,弹簧片(12)与图13中所示的轴(5)的平面(1311)相接触,用于固定轴(5),使其不随意旋转;当手机由折叠状态打开后,顺时针旋转主机部分为横向放置后,弹簧片(12)与图13中所示的轴(5)的平面(1312)相接触,用于固定轴(5),使其不随意旋转。图13中的齿轮(139)与图3中的齿轮(14)咬合,结果如图21所示。
图1 5中,弹簧片(12)固定在孔(153)的内壁上,圆(151)和孔(153)之间的环形面(152),是凹陷下去的,其深度与图3中下叶片(4)的厚度相同,图3中的下叶片(4)就安装在圆(151)的圆形区域内,并且图11所示的下叶片(4)通过螺丝孔(112)、螺丝孔(113)、螺丝孔(114)与图13所示轴(5)的螺丝孔(135)、螺丝孔(136)、螺丝孔(137)相对应通过螺丝连接,且图11中的方形电极与图13中的方形电极相接触。
图18中的方形电极(182)代表的是图18中所有的方形电极。
图3中,键盘(16)的表面如图12所示,它的底面如图18所示含有电极和螺丝孔,其电极是键盘(16)表面的按键的接口。图3中的轴(17)如图14所示,它是由一个细的圆柱(143)与一个粗的齿轮(148)组成的,轴(17)的底面与图25基本相同,只是不含有导电条,轴(17)上的电极与轴(17)顶部的电极是连接的。
图3中的轴(17)安装在主机外壳(21)中时,图14中所示的齿轮(148)放置在图16中的弧(164)中,齿轮(148)与齿轮(15)咬合,圆柱(143)放置在图15和图16中的孔(156),图3中的轴(5)安装在主机外壳(21)中时,图13中所示的齿轮(139)放置在图16中的弧(161)中,齿轮(139)与齿轮(15)咬合,如图21所示。
图15中,圆(154)和孔(156)之间的环形面(155)是凹陷下去的,其深度与图3中键盘(16)的厚度相同,键盘(16)就安装在图15所示的圆(154)的圆形区域内,并且图18所示的键盘(16)通过螺丝孔(184)、螺丝孔(185)、螺丝孔(186)与图14中所示的轴(17)上的螺丝孔(145)、螺丝孔(146)、螺丝孔(147)相对应,并通过螺丝连接,且图18中的方形电极与图14中的方形电极相接触。
图17所示的主机(19)中,安装有手机的控制电路,其中圆(1717)中的圆形电极(174)代表的是圆(1717)中所有的圆形电极,是控制显示屏和图10所示的下叶片(4)上的功能键的接口。圆(1718)中的圆形电极(175)代表的是圆(1718)中所有的圆形电极,是控制图12所示的键盘(16)上的按键的接口。
图16所示的主机外壳(21)和图17所示主机(19)的连接是将螺丝孔(1611)、螺丝孔(1612)、螺丝孔(1613)、螺丝孔(1614)、螺丝孔(1615)、螺丝孔(1616)与螺丝孔(1711)、螺丝孔(1712)、螺丝孔(1713)、螺丝孔(1714)螺丝孔(1715)、螺丝孔(1716)相对应,并用螺丝连接,主机外壳(21)中的轴(5)底面的电极与图17中的圆(1717)中的电极相接触,用于使主机对显示屏和下叶片上的按键进行控制,轴(5)的底面如图25所示,其中由阴影填充的电极(1314)与图17中圆(1717)中的圆形电极(174)接触,图25中的导电条(1315)与图17中的识别电极(172)接触,图17中的识别电极(173)和识别电极(176)不接触任何电极,也不接触导电条(1315),当手机由折叠状态打开后,在下叶片不动的情况下,逆时针旋转主机为横向放置后,图17中的识别电极(172)和识别电极(173)就同时与图25中的导电条(1315)接触,从而使图17中的识别电极(172)和识别电极(173)导通,使主机得知已逆时针旋转为横向放置状态;在下叶片不动的情况下,顺时针旋转主机为横向放置后,图17中的识别电极(172)和识别电极(176)就同时与图25中的导电条(1315)接触,从而使图17中的识别电极(172)和识别电极(176)导通,使主机得知已顺时针旋转为横向放置状态。因为图25中的电极是弧形的,所以在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主机为横向放置后,图17中的圆形的电极(174)仍然与图25中由阴影填充的弧形的电极(1314)接触。使主机始终能对显示屏和下叶片上的功能键进行控制。
图3中,主机外壳(21)中的轴(17)底面的电极与图17中的圆(1718)中的圆形电极(175)相接触,用于使主机对图12所示键盘(16)上的按键进行控制。因为轴(5)和轴(17)安装在主机外壳(21)中时轴(2)下端的齿轮(139)和轴(17)下端的齿轮(148)都与齿轮(15)咬合,所以在旋转主机部分时,轴(5)下端的齿轮(139)通过齿轮(15)带动轴(17)下端的齿轮(148)转动,使轴(17)顶部连接的键盘(16)转动,以改变数字键的排列方向。因为轴(17)底面的电极是弧形的,所以在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主机为横向放置后,图17中的圆形电极(175)仍然与轴(17)底面的由阴影填充的电极接触,使主机始终能对图3中的键盘(16)进行控制。
图46就是图3所示实施例1将手机从折叠方式打开后,将显示屏和主机旋转成横向平行排放状态的示意图。
图26所示的实施例与图3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图26所示的实施例的下叶片连接主机外壳的底面。
图26中,上叶片(1)、轴(2)、与显示屏外壳(20)、显示屏(9)、螺丝(10)、螺丝(11)的零件结构和连接方式都与图3中的相同。图26中的上叶片(1)与下叶片(4)通过铰链(7)连接。
图28中的方形电极(281)代表的是图28中所有的方形电极,图28中的电极与图26中的上叶片(1)底面的电极相连接,是显示屏的接口。
图29中,圆(1717)中的圆形电极(293)代表的是圆(1717)中所有的圆形电极,它们是手机的控制电路控制显示屏的接口。
图33中,弹簧片(12)通过固定端(157)固定在孔(153)的内壁上,弹簧片(12)通过活动端(158)插入孔(153)的内壁上的孔中。
图26中,下叶片(4)通过垂直于主机外壳(21)的底面,同时也垂直与主机键盘和下叶片(4)的轴(5)连接主机外壳(21)的底面。在主机外壳(21)中有弹簧片(12),它与轴(5)的侧面相接触,它用于使主机旋转后固定在一定的角度,主机外壳(21)通过其内侧的凸起(265)与图29和图30所示的主机(19)外侧的凹槽(291)连接,凸起(265)深入到凹槽(291)中。
图26中的轴(5)与图3中的轴(2)结构相同,轴(5)与下叶片(4)的连接与图3中轴(2)与上叶片(1)的连接方式相同,轴(5)与主机外壳(21)的连接,以及与弹簧片(12)的接触,都与图3中轴(2)与显示屏外壳(20)的连接和与弹簧片(8)的连接方式相同,只是轴(5)在安装在主机外壳(21)中时,其含有电极的一面向上与主机(19)上的电极接触,含有方形电极的一面向下。
图34中,圆(151)和孔(153)所构成的环行区域是凹陷下去的,其深度与图26中的下叶片(4)的厚度相同,且圆(151)的大小与下叶片(4)的大小相同,下叶片(4)通过轴(5)连接在圆(151)的圆形区域中,下叶片(4)与轴(5)的连接方式与图3中的轴(2)与上叶片(1)的连接方式相同,通过下叶片(4)上的螺丝孔与轴(5)底面的螺丝对应,并用螺丝连接。
图26中,主机外壳(21)与主机(19)的连接方式是,如图33所示主机外壳(21)的右端有缺口(333),主机(19)的插入端(267)从主机外壳(21)的右端的缺口(333)向左伸入到头,并且使主机外壳(21)内侧的凸起(265)卡在主机(19)的外侧的凹槽(291)中,完成主机(19)与主机外壳(21)的连接,轴(5)与主机(19)接触的面上的电极与图29中圆(1717)中的圆形电极(293)接触,使主机能对显示屏进行控制,而图29中的识别电极(172)与图26中的轴(5)上与主机(19)接触的面上的导电条接触,图29中的识别电极(176)和识别电极(173)不与任何电极接触,也不接触导电条,当手机由折叠状态打开后,在下叶片不动的情况下,逆时针旋转主机为横向放置后,图29中的识别电极(172)和识别电极(173)就同时与图26中的轴(5)上与主机(19)接触的面上的的导电条接触,从而使图29中的识别电极(172)和识别电极(173)导通,使主机得知已逆时针旋转为横向放置状态;当手机由折叠状态打开后,在下叶片不动的情况下,顺时针旋转主机为横向放置后,图29中的识别电极(172)和识别电极(172)就同时与图26中的轴(5)上与主机(19)接触的面上的的导电条接触,从而使图29中的识别电极(172)和识别电极(176)导通,使主机得知已顺时针旋转为横向放置状态。因为图26中的轴(5)上与主机(19)接触的面上的电极是弧形的,所以在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主机为横向放置后,图29中的圆形电极(293)仍然与图26中的轴(5)上与主机(19)接触的面上的由阴影填充的电极接触。使主机始终能对显示屏进行控制。
图38中凹槽(381)是圆柱形凹陷区,电极(71)在凹槽(381)的内壁上,螺旋电缆(382)放置在凹槽(381)中,电极(71)连接螺旋电缆(382)的一端。按键(384)和按键(385)安装在面(383)上,并且凸出到面(383)外面。按键(384)和按键(385)下面所触发的电极是与主机相连的。
图39中圆柱(319)是一个圆柱体,它的高度小于图38中的凹槽(381)的深度,如图40所示,电极(91)在圆柱(319)的侧面上。弧形凹槽(393)相对于面(392)是凹陷下去的。
图38所示的轴(2)上的电极(71)与图40所示的显示屏(9)上的电极(91)连接时,面(383)始终与(392)相接触,圆柱(319)深入到凹槽(381)中,圆柱(319)的侧面上的电极(91)连接图38中的螺旋电缆(382)的另一端。按键(384)和按键(385)位于弧形凹槽(393)中,当手机由折叠状态打开后,顺时针旋转显示屏为横向放置后,图38中的按键(385)就从图39中的弧形凹槽(393)中旋转到面(392)上,因为面(392)始终和面(383)相接触,又因为按键(385)凸出到面(383)外面,所以按键(385)被按下,使主机得知显示屏已顺时针旋转为横向放置状态,以改变显示信息的方式;当手机由折叠状态打开后,逆时针旋转显示屏为横向放置后,图38中的按键(384)就从图39中的弧形凹槽(393)中旋转到面(392)上,因为面(392)始终与面(383)相接触,又因为按键(384)凸出到面(383)外面,所以按键(384)被按下,使主机得知显示屏已逆时针旋转显示屏为横向放置状态,以改变显示信息的方式。
图41中凹槽(411)是圆柱形凹陷区,电极(1314)在凹槽(411)的内壁上,螺旋电缆(412)放置在凹槽(411)中,电极(1314)连接螺旋电缆(412)的一端。弧形凹槽(414)相对于面(413)是凹陷下去的。
图3中的轴(17)上的电极采用螺旋电缆与主机(19)上的电极连接时轴(17)上的结构与图41所示的相同,只是不含有导电条(1315)。
图42中圆柱(421)是一个圆柱体,它的高度小于图41中的凹槽(411)的深度,如图43所示,电极(174)在圆柱(421)的侧面上。按键(424)和按键(425)安装在面(423)上,并且凸出到面(423)外面。按键(424)和按键(425)下面所触发的电极是与主机相连的。
图41所示的轴(5)上的电极(1314)与图43所示的主机(19)上的电极(174)连接时,圆柱(421)深入到凹槽(411)中,圆柱(421)的侧面上的电极(174)连接图41中的螺旋电缆(412)的另一端。按键(424)和按键(425)位于弧形凹槽(414)中,当手机由折叠状态打开后,顺时针旋转主机为横向放置后,图42中的按键(425)就从图41中的弧形凹槽(414)中旋转到面(413)上,因为面(413)始终和面(423)相接触,又因为按键(425)凸出到面(423)外面,所以按键(425)被按下,使主机得知已顺时针旋转为横向放置状态;当手机由折叠状态打开后,逆时针旋转显示屏为横向放置后,图42中的按键(424)就从图41中的弧形凹槽(414)中旋转到面(413)上,因为面(413)始终与面(423)相接触,又因为按键(424)凸出到面(423)外面,所以按键(424)被按下,使主机得知已逆时针旋转为横向放置状态。
图3中的轴(17)的电极采用螺旋电缆与主机(19)上的电极连接时,连接方式与图41所示的轴(5)上的电极(1314)与图43所示的主机(19)上的电极(174)的连接方式相同。
图44中圆柱(441)是一个圆柱体,它的高度小于图41中的凹槽(411)的深度,如图45所示,电极(293)在圆柱(441)的侧面上。按键(444)和按键(445)安装在面(443)上,并且凸出到面(443)外面。按键(444)和按键(445)下面所触发的电极是与主机相连的。
图41所示的轴(5)上的电极(1314)与图45所示的主机(19)上的电极(293)连接时,圆柱(441)深入到凹槽(411)中,圆柱(441)的侧面上的电极(293)连接图41中的螺旋电缆(412)的另一端。按键(444)和按键(445)位于弧形凹槽(414)中,当手机由折叠状态打开后,顺时针旋转主机为横向放置后,图44中的按键(445)就从图41中的弧形凹槽(414)中旋转到面(413)上,因为面(413)始终和面(443)相接触,又因为按键(445)凸出到面(443)外面,所以按键(445)被按下,使主机得知已顺时针旋转为横向放置状态;当手机由折叠状态打开后,逆时针旋转显示屏为横向放置后,图44中的按键(444)就从图41中的弧形凹槽(414)中旋转到面(413)上,因为面(413)始终与面(443)相接触,又因为按键(444)凸出到面(443)外面,所以按键(444)被按下,使主机得知已逆时针旋转为横向放置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折叠手机,其特征是所述旋转折叠手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显示屏部分、折叠结构、主机,折叠结构与现有的折叠手机的折叠部分的结构方式相同,显示屏部分与主机通过折叠结构连接,折叠结构如同合叶型,它分为上叶片和下叶片,叶片都是圆形,它们通过铰链连接,上叶片通过垂直于显示屏部分和上叶片表面的轴连接显示屏部分,显示屏部分可以以此轴为旋转轴旋转,下叶片通过垂直于键盘表面和下叶片表面的轴连接主机,主机可以以此轴为旋转轴旋转,最终将显示屏部分与主机旋转成横向平行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折叠手机其特征是下叶片通过垂直于键盘表面和下叶片表面的轴连接主机外壳的上表面,主机可以以此轴为旋转轴旋转,下叶片所连接的轴的下端的侧面有齿,呈齿轮状,数字按键安装在一个圆柱体的表面,圆柱体的下面固定有一个轴,圆柱体和此轴的轴心在一条直线上,此轴固定在主机的数字按键区的外壳中,并可饶其轴心转动,此轴的轴心线与下叶片所连接的轴的轴心线平行,并且此轴的下端的侧面有齿,呈齿轮状,并且此齿轮的直径与前面所述的下叶片所连接的轴的下端的齿轮相等,主机外壳中还安装有一个传动齿轮,这个齿轮的轴心线与下叶片所连接的轴的轴心线平行,并可饶轴心转动,此传动齿轮与所述圆柱体的下面固定的轴的下端的齿相咬合,此传动齿轮又与下叶片所连接的轴的下端的齿相咬合,所述传动齿轮用于在旋转主机时带动数字键所在的圆柱体也进行旋转,使数字键横向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折叠手机其特征是下叶片通过垂直于键盘表面和下叶片表面的轴连接主机外壳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折叠手机其特征是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轴与显示屏部分或主机之间的电信号是通过圆形电极和弧形电极接触传递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折叠手机其特征是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轴与显示屏部分或主机之间的电信号是通过螺旋电缆连接传递的。
全文摘要
一种旋转折叠手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显示屏部分、折叠结构、主机,折叠结构与现有的折叠手机的折叠部分的结构方式相同,显示屏部分与主机通过折叠结构连接,折叠结构如同合叶型,它分为上叶片和下叶片,叶片都是圆形,它们通过铰链连接,上叶片通过垂直于显示屏部分和上叶片表面的轴连接显示屏部分,显示屏部分可以以此轴为旋转轴旋转,下叶片通过垂直于键盘表面和下叶片表面的轴连接主机,主机可以以此轴为旋转轴旋转,最终将显示屏部分与主机旋转成横向平行排放,即将显示屏部分与键盘旋转成横向平行排放。
文档编号H04M1/02GK1684475SQ200510008498
公开日2005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3日
发明者米利恒 申请人:米利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