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17847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码相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码相机,这种数码相机能够根据结合人的特征点进行识别的识别结果把拍摄的图像数据存储到文件夹上,并且检查与识别结果对应的对焦状态。
背景技术
概括地,从通过检查一个人是否与事先登记的特征点例如指纹或虹膜等对应来识别一个人开始,迄今为止已经公知了一些根据图像数据识别一个人的技术。日本待决专利申请H9-251534详细描述了识别身份的一种识别方法,即通过提取并且存储作为特征点的眼睛、鼻子和嘴然后比较存储的特征点与从输入图像数据提取的特征点来实现识别,日本待决专利申请H10-232934披露了一种在存储这种提取的特征点时增强图像数据库词典精度的方法。下面将给出其中把这些技术应用到照相机上的一些例子。
日本待决专利申请2001-309225披露了一种照相机,其中脸部识别算法所识别出来的如脸部坐标、脸部尺寸、眼睛的位置和头部的方向等数据和图像数据一起存储到图像存储器上。日本待决专利申请2002-232761还披露了一种图像存储设备,它通过把拍摄的图像和事先已经读取的被拍体识别相关的信息联系在一起来存储拍摄的图像。日本待决专利申请2002-333652披露了一种图像设备,它比较事先存储的轮廓信息和拍摄的脸部信息并且产生存储信号。该轮廓信息和优先次序一起存储。
另外,也已经披露了通过除了显示常规的屏幕外还显示拍摄的屏幕能够检查所拍摄屏幕的对焦状态的数码相机技术。日本待决专利申请H11-341331披露了一种电子成像设备,它利用在整个屏幕上手动对焦处的光标把手动选择的被拍体显示为放大的运动图像。这时同时显示用来调节视角的一个小屏幕。日本待决专利申请2003-189136披露了一种照相机,它利用眼睛和在手动对焦处指示方向的信号通过在一个特殊位置处进行放大来显示该特殊位置的输入。在日本待决专利申请20003-241073中披露了一种照相机,其中已经事先存储了在中心位置处的被拍体数据,在对焦时它探测并且把焦点集中在与中心位置处的被拍体数据类似的部分上。通过放大把该焦点处的被拍体显示在整个屏幕上。另外,在拍摄后还使用它来检查对焦状态。
另外,在已经披露的一些数码相机技术中,通过在存储时把图像数据分组到预定的组中来存储拍摄的图像数据,使得在回放时能够很容易地搜索。日本待决专利申请20002-211049披露了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它通过根据拍摄时间对图像数据分组来一起管理彼此相关的所拍摄的图像数据。日本待决专利申请20003-162709披露了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其响应于用户对成像设备的操作所引起的状态变化而创建新文件夹。日本待决专利申请20003-189215披露了一种存储设备,它能够把拍摄存储模式和管理拍摄图像的文件夹联系起来。日本待决专利申请20003-338999披露了一种图像归档设备,它通过加入与图像数据的联系相关的信息来分组图像数据。

发明内容
各种把识别被拍体的技术应用到照相机上的发明使得应用在大型计算机上的技术在单独一个照相机上也能够使用。但是另一方面,当用使用了识别被拍体的技术的照相机实际拍摄照片时,数码相机就需要一个前所未有的动作序列。另外,并没有技术披露在实际的数码相机中把识别被拍体的技术用于检查对焦状态,并且也没有技术披露把识别被拍体的技术和创建用于存储拍摄的图像数据的文件夹的方法联系起来。
通过采用用于识别被拍体和创建文件夹的一个全新的动作序列,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码相机,它能够很容易地检查主要被拍体的对焦状态并且通过把所拍摄的图像数据存储到与主要被拍体相关的文件夹上来实现在回放时容易使用搜索。
为了解决前述的问题,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本发明包括一个显示装置,它显示图像数据;一个提取装置,它从图像数据中提取被拍体的特征部分;和一个控制器,它进行控制从而裁剪出预定范围的屏幕并且在显示装置的预定位置中显示屏幕,其中该预定范围包括至少一部分与提取装置从图像数据中提取的特征部分对应的被拍体。也就是说,在一部分显示屏幕上以较小的屏幕尺寸分开显示所提取被拍体周围的区域。可以只在拍摄前和拍摄后显示它并且它也可以是再生图像。在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成像装置,它拍摄被拍体图像,其中控制器进行控制从而把具有预定范围的屏幕叠置在从成像装置输出的具有完全视角的屏幕上,并且在显示装置上显示叠置的屏幕。因此,这部分全屏叠置在图像数据的全屏上并且显示叠置的屏幕。
在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AF装置,它计算离预定AF区域内被拍体的距离;和一个设置装置,它把预定范围设定为AF区域,该预定范围包括至少一部分与提取装置提取的特征部分对应的被拍体。这样就能够检查那部分屏幕的对焦状态。在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选择装置,它从提取装置提取的特征部分中选择预定的特征部分,其中控制器进行控制从而显示一个具有预定范围的屏幕,该预定范围包括与选择装置选择的特征部分对应的被拍体。这样就能够通过用户的操作从多个提取出来的特征点中进行手动选择或者根据预定的标准从多个提取出来的特征点中进行自动选择。在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放大装置,它放大与选择装置所选择的特征部分对应的被拍体。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码相机包括一个成像装置,它拍摄被拍体图像;一个显示装置,它显示图像数据;一个提取装置,它从图像数据中提取被拍体的特征部分;一个拍摄指示装置,它指示成像装置开始拍摄以便把被拍体图像的数据存储在存储介质上;和一个控制器,它进行控制从而把具有预定范围的屏幕裁剪出来并且在显示装置的预定位置中显示裁剪出来的屏幕,该预定范围包括至少一部分与提取装置从图像数据中提取的特征部分相对应的被拍体,该图像数据是成像装置响应拍摄指示装置的拍摄指示所拍摄的。也就是说,在拍摄完被拍体后,在一部分显示屏上用较小的屏幕显示所提取被拍体周围的区域。
在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存储装置,它存储提取装置在拍摄指示装置指示拍摄前一刻所提取的特征部分的位置或其尺寸中的至少一项;和一个确定装置,它根据存储在存储装置上的特征部分的位置或其尺寸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预定范围。也就是说,根据在拍摄前一刻提取的和特征点相关的信息确定拍摄后显示小屏幕的范围。在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存储装置,它存储提取装置在拍摄指示装置指示拍摄前一刻所提取的特征部分的位置或其尺寸中的至少一项;和一个确定装置,它根据存储在存储装置上的特征部分的位置或其尺寸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利用提取装置进行提取的提取范围,其中控制器进行控制从而从图像数据中只提取确定装置所确定的提取范围,该图像数据是成像装置响应拍摄指示装置的拍摄指示所拍摄的。也就是说,通过在拍摄后只提取预定的范围而不提取整个屏幕,能够立刻提取特征点。
在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计时装置,它对拍摄指示装置指示进行拍摄后所经过的时间进行计时;和一个存储装置,当计时装置计时了预定时间时,存储装置把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介质上。也就是说,除非有来自用户的指示,否则所拍摄的图像数据在经过预定时间后自动存储到存储卡上。在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接收装置,它接收来自用户的存储指示;和一个存储装置,当接收装置接收到来自用户的存储指示时,存储装置把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介质上。也就是说,根据用户的指示把所拍摄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存储卡上。在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接收装置,它接收来自用户的删除指示;和一个控制器,它进行控制从而当接收装置接收到来自用户的删除指示时,就不把图像数据存储到存储介质上。也就是说,利用删除指示,控制图像数据使之不存储到卡上。这样,判断为没有用处的图像就不存储到存储卡上。
在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数码相机包括一个成像装置,它拍摄被拍体图像;一个提取装置,它从图像数据中提取被拍体的特征部分;一个选择装置,它至少选择提取装置提取的特征部分中的预定部分或与预定特征部分对应的被拍体中的一个;和一个控制器,它进行控制从而把成像装置拍摄的图像数据和与选择装置从图像数据中选择的预定特征部分相关的数据联系起来,并且把与所述数据联系起来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存储介质上。也就是说,只和图像数据一起存储与从多个提取的特征点中所选择的特征点相关的信息。在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数码相机中,和预定特征点相关的数据至少是和特征部分相关的位置信息、和特征部分相关的尺寸信息或把与特征部分对应的被拍体与其它被拍体区别开来的识别信息之一。
在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AF装置,它计算离预定AF区域内被拍体的距离;和一个设置装置,它把预定区域设定为AF区域,该预定区域包括至少一部分由选择装置选择的特征部分。把与所选择的特征点对应的被拍体设定为AF区域。
在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显示装置,它显示图像数据;一个指示装置,它指示回放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图像数据;和一个回放装置,它响应指示装置的指示把具有预定范围的屏幕裁剪出来并且在显示装置的预定位置中回放该屏幕,该预定范围包括至少一部分由与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预定特征部分相关的数据规定的被拍体。也就是说,当回放存储在存储卡上的图像数据时,能够在屏幕上和图像数据一起显示与存储在存储卡上的特征点对应的被拍体周围的区域。在权利要求16中所述的数码相机中,回放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放大装置,它放大该预定范围。
在权利要求17中所述的数码相机包括一个成像装置,它拍摄被拍体图像;一个AF装置,它计算离预定AF区域内被拍体的距离;和一个控制器,它进行控制从而把成像装置拍摄的图像数据和与AF区域相关的数据联系起来,并且把与所述数据联系起来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存储介质上。也就是说,把与AF区域相关的信息和图像数据一起存储起来。在权利要求18中所述的数码相机中,和AF区域相关的数据至少是和图像数据内AF区域相关的位置信息或与之相关的尺寸信息之一。在权利要求19中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显示装置,它显示图像数据;一个指示装置,它指示回放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图像数据;和一个回放装置,它响应指示装置的指示把具有预定范围的屏幕裁剪出来并且在显示装置的预定位置中回放该屏幕,该预定范围包括至少一部分由与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预定特征部分相关的数据规定的被拍体。这样就能够很容易检查再生的图像内围绕AF区域的对焦状态。
在权利要求20中所述的数码相机包括一个提取装置,它从图像数据中提取被拍体的特征部分;一个分类装置,它把图像数据分类到与提取装置提取的特征部分对应的预定组中;和一个存储装置,它根据分类装置分类的结果把图像数据存储到存储介质上。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对图像数据进行分组来存储提取的特征点,这样在回放时搜索就变得容易使用。
在权利要求21中所述的数码相机中,存储装置把图像数据存储到一个区域中,该区域是在存储介质上共同容纳属于同一组的多个图像数据的区域,并且该区域与分类装置进行了分类的一个组对应。
在权利要求22中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创建装置,它在存储介质上创建一个区域来共同容纳经过分类装置分类过的图像数据。也就是说,能够在存储卡上自动创建与所提取出来并且进行了分类的特征点对应的文件夹。在权利要求23中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探测装置,它探测存储介质是否具有一个区域来容纳由分类装置进行了分类的图像数据,其中当探测装置探测到存储介质不具有容纳分类装置进行了分类的组的图像数据的区域时,创建装置在存储介质上创建一个区域来容纳分类装置进行了分类的组的图像数据。
在权利要求24中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判断装置,它事先判断赋予提取装置所提取的特征部分的优先次序,其中当提取装置从相同的图像数据中提取出多个不同的特征部分时,分类装置把图像数据分类到与判断装置判断为高优先级的特征部分对应的组中。也就是说,当探测到多个特征点时,把图像数据分类到具有高优先级的被拍体组中。
在权利要求25中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探测装置,它探测存储介质是否具有容纳分类装置进行了分类的组的图像数据的区域;和一个创建装置,当探测装置探测到存储介质不具有用于容纳分类装置进行了分类的组的图像数据的区域时,创建装置在存储介质上创建一个区域来共同容纳由分类装置进行了分类的图像数据。也就是说,当存储卡不具有和具有高优先级的被拍体对应的文件夹时,就创建一个新文件夹。
在权利要求26中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探测装置,它探测存储介质是否具有容纳分类装置进行了分类的组的图像数据的区域,其中当探测装置探测到存储介质不具有用于容纳该组图像数据的区域时,存储装置把图像数据存储到与具有次优先级的特征部分的组对应的区域上。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与具有高优先级的被拍体对应的文件夹,就把图像数据存储到具有次高优先级的文件夹上。
在权利要求27中所述的数码相机中,其中存储装置在多个存储介质中与分类装置的分类结果对应的存储介质上进行存储。
在权利要求28中所述的数码相机包括一个提取装置,它从图像数据中提取被拍体的特征部分;一个分类装置,它把图像数据分类到与提取装置提取的特征部分对应的预定组中;和一个创建装置,它在存储介质上创建一个区域来共同容纳由分类装置进行了分类的图像数据。也就是说,在存储卡上创建与所提取出来并且进行了分类的特征点对应的文件夹。
在权利要求29中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存储装置,它把分类装置进行了分类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存储介质上由创建装置所创建的区域上。


图1的结构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数码相机的结构。
图2的流程图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数码相机的动作序列。
图3的流程图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数码相机的动作序列。
图4的流程图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数码相机的检查对焦状态的动作。
图5的流程图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数码相机的一个存储动作。
图6的流程图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数码相机的另一个存储动作。
图7的流程图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数码相机在回放时的一个动作序列。
图8的流程图描述了和特征点相关的信息,这些特征点要存储到根据本发明的数码相机的一个存储部分上。
图9的视图描述了要装载到本发明的数码相机中的存储卡内的文件夹和数据文件的存储状态。
图10的视图描述了要装载到本发明的数码相机中的存储卡内的数据文件的结构。
图11的视图描述了在本发明的显示部分上一个放大屏幕显示的例子。
图12是一个显示视图,该视图在本发明的数码相机的显示部分上叠置了用来确认存储的消息。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的结构图解释了关于本发明的数码相机的主要功能。图像捕获透镜101包括变焦透镜和聚焦透镜,变焦透镜连续改变它的焦距,聚焦透镜调节焦点。驱动器113驱动这些透镜。这里驱动器113具有变焦驱动器单元和其用于变焦驱动器的驱动电路,以及聚焦驱动器单元和其用于聚焦驱动器的驱动电路,并且CPU112控制这些单元和电路。图像捕获透镜101在成像元件103的成像表面上形成被拍体图像。成像元件103是光电成像元件,它输出与形成在成像表面上的被拍体图像的光强对应的电信号,并且使用CCD型或MOS型固态成像元件。驱动器115驱动成像元件103,驱动器115控制提取信号的定时。
光圈102布置在图像捕获透镜101和成像元件103之间。驱动器114驱动光圈102,驱动器114包括光圈单元和其用于光圈单元的驱动电路。来自固态成像元件103的图像信号输入到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4中,在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4中进行相关复式取样(CDS)等操作。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4处理的图像信号利用A/D转换器135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在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6中对A/D转换后的信号执行各种图像处理,如轮廓增强、γ校正、白平衡校正等。缓冲存储器105是帧存储器,它能够存储通过成像元件103得到的多帧图像的数据,并且经过A/D转换的信号暂时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05中。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6读取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05中的数据并且实施前述的每种处理,然后把经过处理的数据再次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05中。
CPU112连接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6和驱动器113到115,并且当照相机工作时控制次序。CPU112的AE计算部分1121根据来自成像元件的图像信号计算曝光时间,CPU112的AWB计算部分1122通过计算设定白平衡的参数。CPU112的特征点提取计算单元1123根据预定的算法从图像数据中提取拍摄被拍体的形状、位置和尺寸等特征点。CPU112的存储部分1125存储所需的提取结果以及特征点提取计算单元1123所提取的关于特征点的各种信息。后面将给出关于该信息的解释。用户可以从存储部分1125中增加、修改或删除特征点及其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数码相机的AF系统使用了对比度方法。这里给出关于这种对比度方法的解释。形成在成像元件103上的图像焦点失调程度与它的对比度之间存在关联,从而利用当图像最为清晰时图像对比度变得最大这一事实得到焦点。可以通过图像信号的高频成分的大小来计算对比度的大小。也就是说,AF计算部分1124利用未示出的带通滤波器(BPS)提取图像信号的高频成分,并且把通过对这种高频成分的绝对值进行积分得到的值定义为对焦计算值,然后根据对焦计算值执行AF计算。CPU112使用AF计算部分1124的计算结果调节图像捕获透镜101的聚焦透镜位置,并且实现聚焦透镜的对焦。
在连接CPU112的操作件116中,设有打开或关闭相机电源的电源开关1161、与释放按钮连在一起的半按下开关1162和全按下开关1163、在获取图像时选择和设定显示器109上显示的多个菜单中任一个菜单的设置按钮1164,以及更新重现图像等的上行/下行(下面称为U/D)按钮1165。为了给提取的特征点一个名字,利用设置按钮1164,还使用U/D按钮1165选择和设置各种字符,如字母、中文字符(日本汉字)和日文字符。另外,还使用U/D按钮1165从多个提取的人中选择一个想要的人,以及在拍摄时向摄远侧或广角侧手动驱动变焦透镜。
当被拍体亮度较低时,闪光灯117点亮。这种闪光灯设有预闪光功能,即为了在闪光灯发光时避免把人的瞳孔拍摄成红色或减弱所谓的红眼现象,在拍摄前先使得一个辅助的闪光灯发光。在亮度较暗时,事先使用该预闪光功能测量被拍体的亮度。除了前述的特征点信息外,和计算值的峰值有关的信息以及与峰值等对应的聚焦透镜的位置有关的信息等存储在存储部分1125中,其中计算值从AE计算的结果得到。经过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6用各种方式处理过的图像数据在暂时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05中后经过记录和再生信号处理电路110存储到存储卡等外部存储介质111中。当把图像数据存储到存储介质111上时,通常把数据压缩为预定的格式,如JPEG格式。记录和再生信号处理电路110进行数据压缩以便把图像数据存储到外部存储介质111上,还对从外部存储介质111再生的压缩图像数据进行解压缩处理。
显示器109是液晶显示装置(LCD),它在拍摄或回放时显示所拍摄的被拍体图像和各种设置菜单。这里该显示器也用来回放存储在外部存储介质111上的图像数据。当在显示器109上显示图像时,读取存储在VRAM107中的图像数据并且利用D/A转换器108把数字图像数据转换为模拟照片图像信号,其中VRAM107是缓冲存储器105的一部分。然后使用该模拟照片图像信号在显示器109上显示图像。
下面描述在提取特征点时缓冲存储器105和VRAM107之间的关系。当在显示器109上回放用来显示的图像数据时,图像数据以特定的周期(如每秒30帧)从成像元件中连续输出,其中图像数据由静止图像的图像数据被减少为用来显示的图像数据。对这种图像数据执行预定的处理,经过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连续地存储到VRAM107上,从而进一步稀疏数据使得图像数据的像素数目与显示器109的竖向/横向像素数目对应。存储在VRAM107上的数据经过D/A转换器108作为显示图像显示在显示器109上。这种存储在VRAM107上的图像数据也用作提取特征点的数据。当提取特征点时,首先以预定的定时把存储在VRAM107上的图像数据再次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05上。这里只是把围绕存储在VRAM107上的图像数据的中心部分的预定范围(如竖向/横向的80%)的数据存储到缓冲存储器105上。
与此类似,把图像数据从VRAM107再次存储到缓冲存储器105上,理由如下。如果CPU112的处理能力很高的话,能够以每秒30帧的速率来提取特征点,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市场上的典型数码相机中使用的CPU的处理能力实际上没有这么高。因此,通过把图像数据从VRAM107中再次存储到缓冲存储器105上,提取特征点的速率能够和与CPU112的处理能力相对应的特征点提取计算相匹配。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依然确保以正常的速率从VRAM107输出用来在显示器109上显示的图像数据,从而显示的更新速率不会变慢。不管怎样,AE和AF计算时使用的图像数据是从成像元件103输出的图像数据并且还没有为了存储到VRAM107上而被减少。
因此,利用具有这种特征点提取功能的该数码相机,通过使用这种特征点提取功能在拍摄前和拍摄后能够有效地检查被拍体的对焦状态。采用图2到图7示出的流程对此进行描述。
首先,图2和3的流程图解释了怎样检查和拍摄动作相关的对焦状态。在步骤S101,当探测出打开了数码相机的电源时,在步骤S102判断是否设定为提取特征点的提取模式。例如,作为设定这种提取模式的一种方法,通过利用设置按钮1164从显示在LCD显示器109上的多种拍摄模式中选择该模式来设定提取模式(未示出)。在步骤S102中,如果没有设定提取模式,流程前进到步骤S108。
在步骤S102中,当判断出拍摄模式设定为提取模式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103,在该步骤中,以预定的定时从成像元件103的输出中提取被拍体的特征点并且把利用所提取的特征点识别出来的被拍体和“全景”图像(或只是为了观察而不存储的、从成像元件输出的运动图像)一起显示在LCD显示器109上。在图11中示出了识别显示的一个例子。在图11中心处用围绕一个人脸部的实线所显示出来的正方形代表提取此人的脸部。图11虚线的内部是对此人脸部附近的放大显示,后面将给出其细节。
在步骤S104,把所提取的特征点和包括所提取的特征点的预定区域设定为AF区域。当放大人物的脸部时,进一步将其瞳孔设定为AF区域。另外,当提取出显示屏内的多个特征点时,把区域尺寸最大的特征点设定为AF区域。或者如果事先已经把与所提取的特征点一样的特征点存储到存储部分1125上,就根据和特征点相关的信息(如优先次序信息)来设定AF区域。后面将给出特征点信息的细节。
在步骤S105,判断拍摄模式是否设定为检查AF区域内被拍体对焦的模式。与前述的提取模式设定类似,设置这种模式的一种方法是从拍摄模式的设置菜单(未示出)中选择用于检查所提取被拍体对焦的菜单。可以在任何时候执行这种对焦检查和设置前述的提取模式,或将其清除。当不检查对焦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107,当检查对焦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106。
如图11所示,在检查对焦的步骤S106中,放大包括根据所提取的特征点而设定的AF区域在内的预定范围,并且通过把该范围叠置到屏幕上所有数据之上而在LCD显示器109的一个部分上显示该范围。后面在图4中将描述该步骤S106的详细流程。在步骤S107中,判断是否还要把其它特征点选择为AF区域。使用U/D按钮1165来实现这种选择。当不再选择其它的特征点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108,当要选择其它的特征点时,流程返回步骤S104,在步骤S104把所选择的特征点重新设定为AF区域。到此为止可能都没有按下半按下开关1162。
在步骤S108,判断是否按下了半按下开关1162和全按下开关1163。当没有按下全按下开关1163时,流程返回步骤S102,当判断出按下了全按下开关1163时,流程前进到图3的步骤S109。
在步骤S109,根据AE计算部分1121的计算结果以预定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值在成像元件103上对被拍体曝光,并且把从成像元件103输出的图像数据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05上。在步骤S110,判断是否设置为要检查对焦。类似于前述对提取模式的设置,在拍摄前事先使用设置按钮1164选择拍摄后要检查对焦的菜单来实现拍摄后要检查对焦的设置。
在步骤S110,当判断出不要检查对焦状态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115,当判断出设置要检查对焦状态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111。类似于在步骤S106中对对焦状态的检查动作,将在图4给出步骤S111中检查对焦状态的细节。与拍摄前检查对焦状态的显示类似,这时放大显示并且把它显示在图11中所示虚线表示出的正方形内。放大显示的范围是包括AF区域在内的预定范围,在按下全按下开关1163前的一刻把它的位置和尺寸存储在存储部分1125上。
另外,在按下全按下开关1163后并且再次从拍摄的图像数据中提取出特征点时,与所提取的特征点对应的被拍体可能是已经对它进行了放大显示。在这种情况下,特征点不是从所拍摄的整体图像屏上新提取出,而只从在拍摄前所设定的、包括AF区域在内的预定范围中提取。这样缩短提取所需的时间。通过如上所述在拍摄后从图像数据中提取被拍体,可以放大显示主要被拍体的一部分,即使主要被拍体移动了,也仍然能够实现这种放大显示。
在步骤S112,检查是否指示存储。下面参考图12描述相对于检查对焦状态的屏幕指示存储的一种方法的例子。图12示出了在解释检查对焦状态的图11上叠置了存储指示菜单的情况。如图12所示,当按下全按下开关1163时,LCD显示器109显示出在AF区域周围的放大屏幕已经叠置在所拍摄的整体图像屏幕的情况下,在屏幕上进一步叠置了选择存储指示的菜单。拍摄者使用U/D按钮1165从该屏幕选择Yes或No中的一个。当选择了Yes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115,当既没有选择Yes也没有选择No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113。在步骤S113,检查是否选择了No,当选择了No时,流程前进到把存储到缓冲存储器105上的图像数据删除的步骤S116。作为该删除方法的一个例子,存储到缓冲存储器105上的图像数据不存储到存储卡111上,而是可以通过让下次拍摄的图像数据能够覆盖到缓冲存储器105上来实现删除。
如果在步骤S113中没有选择No,流程前进到步骤S114,在S114中判断在拍摄结束后是否已经经过了一定时间。如果还没有经过一定时间,流程返回步骤S112等待存储指示。如果已经经过了一定的时间,流程前进到在存储卡上进行存储的步骤S115。与此类似,所设计的缺省设置是使得选择如图12所示两个方框围绕起来的Yes,并且一旦拍摄图像数据,就一直把图像数据存储到存储卡111中,直到拍摄者指示删除。这里的一定时间可以是一分钟左右,或者可以根据拍摄者的意愿进行改变。
在完成存储处理后,执行白平衡、γ或压缩处理等,在步骤S115中,图像数据存储到存储卡111的预定文件夹中。关于在存储时的文件夹,其细节将采用图5和6给出。当存储或删除结束时,就结束了一系列拍摄动作。
下面参考图4的流程详细解释已经描述过的对焦状态检查。在步骤S201中,放大了AF区域周围预定区域的屏幕在LCD显示器109上叠置到覆盖了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05上的图像数据的完全视角的屏幕上。在图11中示出了这种显示的一个例子。如图11所示,屏幕中心处方框中人的脸部是所提取的被拍体。在这里把所提取的人物脸部设定为AF区域,并且包括AF区域在内的预定区域的放大显示位于屏幕右下角虚线的方框内。至于显示这种叠置的位置,并不限于这样的右下角,而是可以使用设置按钮1164或U/D按钮1165来选择屏幕的右上角、左下角、左上角或中心中的任一个。
放大显示是用电学方法来实现的,初始显示的放大倍率等级设定为4-5倍级作为缺省情况。至于放大操作,使用设置按钮1164或U/D按钮1165。当在LCD显示器109上显示图像数据时,通常要减少成像元件103的图像数据,但是可以把没有经过减少的数据,即成像元件103的图像数据放大到与LCD相同的分辨率。例如,假设LCD显示器109的像素是100K,成像元件103的像素是1M,那么在LCD显示器109上显示的数据通常只有分辨率的十分之一,但是可以最大把它放大到其十倍。
在步骤S202中,判断是否在屏幕中选择了小屏幕的叠置显示位置。当没有选择该位置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204,当选择该位置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203,在S203中把放大了的小屏幕移动到所选择的位置。在步骤S204中,判断是否指示放大。如果没有指示放大,流程前进到步骤S206,而如果指示放大,就把图像电子放大到与所指示放大一样大的最大放大倍率。
在步骤S206中,判断是否设置为要终止叠置显示。可以通过以与步骤S105中设置检查对焦状态相反的方式来设置清除从而实现这种终止。当设置为不要终止叠置显示时,该序列就在一直这样进行叠置显示的状态中结束,当设置为要终止叠置显示时,在步骤S207终止叠置显示并且结束该序列。
参考图5和6,将详细给出关于在图3的步骤S115中存储时选择文件夹的方法的解释。到目前为止,所拍摄的图像数据已经存储到一个文件夹中,该文件夹具有的名字由数码相机根据拍摄日期/时间自动产生,而没有考虑所拍摄图像的内容。但是,在以后回放时有很多用于再生的图像的情况下,如果这些图像只是通过日期/时间进行了分类并且以这种方式来保存,那么以后搜索想要的图像时就很麻烦。特别是当有很多在同一时间附近拍摄肖像的图像数据时,就会很难找出想要的人的图像数据。为了解决该问题,利用本实施例,把每个所拍摄的图像数据设计为使其自动存储到与所拍摄的图像数据中与主要被拍体对应的文件夹中。
如图5的流程图所示,对于各个主要被拍体,把图像数据存储到各个对应的文件夹中。在图5的步骤S301中,首先读取插入数码相机中的存储卡111中的文件夹名字。在步骤S302,判断存储卡111上是否有文件夹与所选择的特征点相对应。当存储卡111上已经有相应的文件夹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304,当没有相应的文件夹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303。在步骤S303中,在存储卡111上新创建与所选特征点对应的文件夹,然后流程前进到步骤S304。在步骤S304,把各图像数据存储到相应的文件夹上并且结束该步骤。
即使当从图像数据中提取出多个特征点时,如这里所述也只考虑所选取的特征点,当没有与所选择的特征点对应的文件夹时,可以新创建一个文件夹。
图6的流程图描述了另一个实施例,其中从图像数据中提取出多个特征点。这里描述根据赋予特征点的优先次序把图像数据存储到预定文件夹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数码相机的用户已经事先存储了与被拍体对应的特征点信息。图8示出了怎样把特征点和与特征点对应的特征点信息存储到存储部分1125上的一个例子。
在图8中,以事先设定的优先次序记录分别命名为如TARO、HANAKO、JIRO和SABURO的这些特征点。对于TARO的特征点信息,具有用来选择如前所述的AF区域的优先次序,将其设定为第一优先次序。利用这种设置,例如当在拍摄的图像屏幕中同时提取出TARO和JIRO时,把包括TARO的区域设定为比包括JIRO的区域具有优先级的AF区域。也可以使用设置按钮1164和U/D按钮1165事先实现该优先次序的设定。任何时候都能够改变该优先次序。例如SABURO,开始可能没有进行任何设定。
其次,对于TARO的特征点信息,把登记TARO的特征点日期记录为登记日期。这里用(1)表示的登记日期是首次登记TARO的那一天,而在(2)和(3)所表示的日期则另外登记了与(1)的条件不同如偏头、回头、戴眼镜等时拍摄的TARO具有的其它特征点。与此类似,通过根据一个人有没有眼镜或胡须/胡子对作为同一个人的特征点的多个登记,针对所提取的特征点提高对人的识别精度。关于这些特征点,在LCD显示器109上显示它们的登记内容,并且还可以自由地对它们进行添加或删除。除了优先次序和登记日期外,也可以存储简短的注释、在探测到特征点时在存储或回放中起作用的处理(对白平衡、轮廓增强校正等的设置)和离特征点的间隔等。
设定特征点的实际数据时使得要登记的特征点实际数据像TARO(1)、HANAKO(1)这样一个接一个地登记到特征点数据区域中。这里实际数据是把所提取的特征点中眼睛宽度、眼睛与鼻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脸型等规格化为预定大小。
可以把提取出来的实际被拍体尺寸缩小了的图像存储在存储部分1125中而不存储前述的特征点信息和特征点数据。利用这种存储,当在LCD显示器109上观察被拍体时能够增加或删除与被拍体相关的信息。
在图6的步骤S401中,根据存储在存储部分1125中的特征点信息检查与所提取的特征点对应的优先次序的信息。在步骤S402,读取在存储卡111上创建的文件夹。在步骤S403,根据在步骤S401中判断出来的优先次序判断第一优先级。如果存在相应的文件夹,流程前进到步骤S407。如果不存在相应的文件夹,流程前进到步骤S404,在步骤S404判断是否存在与第二优先级的特征点对应的文件夹。如果存在这样的文件夹,流程前进到步骤S407,如果不存在这样的文件夹,流程前进到步骤S405。
在步骤S405中,判断是否结束了对是否存在与所有提取出来的特征点对应的文件夹的判断。当判断还没有结束时,流程返回步骤S404,当判断结束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406。这时在存储卡111上没有与所有提取出来的特征点对应的文件夹,所以在步骤S406中根据提取出来的特征点创建一个文件夹,该文件夹与基本等于第一优先次序的一个特征点对应,并且流程前进到步骤S407。在步骤S407,图像数据写入与所提取出来的特征点对应的文件夹中,然后结束存储步骤。
在图6的描述中,当没有与第一优先次序对应的文件夹时,就寻找与下一个优先次序对应的文件夹,但是如图5所示,也可以立刻创建一个与第一优先次序对应的文件夹。另外,当手动设定AF区域时,由于作为AF区域内的被拍体而选择出来的被拍体不是总是具有第一优先次序的特征点,那么与AF区域内被拍体对应的一个特征点可能是具有第一优先次序的特征点。
当提取出多个特征点时,可以把同样的图像数据分别存储在与所有提取出来的特征点对应的文件夹上。在这种情况下,当没有与存储卡111对应的文件夹时,当然会新建一个文件夹。但是,如果图像数据是合影,随着文件夹的数目大量增加,优选预定文件夹的最大数目。
另一方面,对于像存储卡111这种容量有限的存储介质,并不优选把同样的图像数据分别存储到对应文件夹中的这种方法。下面描述避免这种存储方式的存储方法。首先把图像数据存储在单独一个特定的文件夹中,同时也存储和想要存储该图像数据的其它文件夹的名字相关的信息。另外还把和存储图像数据的该单独一个特定的文件夹的名字相关的信息存储在其它的文件夹中。以这样的方式只存储文件夹的名字就能够防止不必要地减少存储容量。当以这样的方式把图像数据存储到存储卡111上时,如果图像数据从存储卡111移动到另一个具有很大容量的存储器上时,存储在每个文件夹上的和文件夹的名字相关的信息可能就变得没用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当把图像数据从存储卡111移动到另一个具有很大容量的存储器上时,可以根据所存储的和文件夹的名字相关的信息对各个文件夹存储同样的图像数据。
图9用树形结构示出了写入存储卡111的名字和存储在其上的图像数据的文件名。在图9中,名字为01NIKON的文件夹是存储那些没有设置在提取模式下所拍摄的图像数据或者即使是在提取模式下拍摄的图像数据但是没有提取特征点的图像数据的文件夹。另外在该文件夹中也存储了那些只是从中提取特征点的图像数据和所拍摄的那些没有名字的、单独一个被拍体的图像数据。当然,也可以分开建立一个文件夹来只存储那些没有名字的被拍体的图像数据,并且将其图像数据存储在该文件夹中。这时要给它赋予可区别于其它文件夹以及图像数据文件的名字,如文件夹名字为04NANASHI,图像数据的文件名为DSC04001等等。
图9中文件夹02TARO或03HANAKO分别以第一优先次序存储拍摄人TARO或HANAKO的图像数据。
图10示出了具有名字DSC02002的图像数据的文件结构。图像数据文件由存储从成像元件输出的实际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区域以及存储从图像数据提取出来的特征点的相关信息的特征点信息区域构成。在特征点信息区域中存储关于优先次序、提取位置的坐标、从图像数据中提取出来的TARO和HANAKO的特征点大小、以及在拍摄该图像数据时的AF区域等的信息。对于和特征点大小相关的信息,其中存储了包括提取出来的特征点的长方形在左上角和右下角的坐标。对于和AF区域相关的信息,其中存储了在左上角和右下角的坐标,在该图10中,其中还存储了与具有第一优先次序的TARO的位置坐标和尺寸的相关信息同样的信息。
在图10中,和图像数据一起存储了与所有提取出来的特征点以及提取出来的AF区域相关的信息。通过检查该存储的与特征点相关的信息,就便于从存储在多个文件夹上的每个图像数据中搜索正在拍摄的某一个特定人物的图像数据。当然也可以和图像数据一起只存储具有第一优先次序(在该例子中是TARO)的特征点的信息。类似地,可以和图像数据一起只存储和AF区域相关的信息。当然还可以和图像数据一起存储具有第一优先次序的特征点的信息和AF区域的信息。
到目前为止,已经描述了在数码相机中只装入一块存储卡111的情况。但是近来在市场上有各种类型的存储卡111,它们不仅具有不同的存储容量,而且具有不同的外部形状和驱动方法。因此,有必要给数码相机提供多个用于存储卡111的插入槽,使得能够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存储卡111。如果数码相机设有多个插入槽,可以根据上述图像数据的分类改变存储卡111。当在每个存储卡111上进行存储时,当然根据它的分类创建文件夹。
用图7描述检查再生图像的对焦状态。在步骤S501中,判断数码相机的动作模式是否设定为回放模式。在设定回放模式时,以与进行其它设定同样的方式使用设置按钮1164。当判断出设定了回放模式时,在步骤S502,从存储卡111中读取存储的图像数据。在步骤S503,判断相机动作模式是否设定为检查对焦状态的设置。当模式设定为检查对焦状态的设置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504。在步骤S504的对焦状态检查动作与图2的步骤S106一样。但是在回放时就不必麻烦去从图像数据中提取特征点了,判断在图10中所述与图像数据一起存储的和具有第一优先次序的特征点相关的信息或和AF区域相关的信息,并且能够立刻叠置用于检查对焦状态的小屏幕。另外,还能够利用电子放大实现放大。
在结束对对焦状态的检查后,流程前进到步骤S505,在S505中判断回放模式是否结束了。当判断出回放模式结束时,该序列就结束了,如果判断出回放模式还在进行,那么流程返回步骤S502,在步骤S502中继续进行与拍摄者的指令对应的图像回放。
权利要求
1.一种数码相机,包括一个显示装置,它显示图像数据;一个提取装置,它从图像数据中提取被拍体的特征部分;和一个控制器,它进行控制从而裁剪出预定范围的屏幕并且在显示装置上的预定位置中显示其屏幕,其中该预定范围包括至少一部分与提取装置从图像数据中提取的特征部分对应的被拍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成像装置,它拍摄被拍体图像,其中控制器进行控制从而把具有预定范围的屏幕叠置在从成像装置输出的具有完全视角的屏幕上,并且在显示装置上显示叠置的屏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AF装置,它计算离预定AF区域内被拍体的距离;和一个设置装置,它把预定范围设定为AF区域,该预定范围包括至少一部分与提取装置提取的特征部分对应的被拍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选择装置,它从提取装置提取的特征部分中选择预定的特征部分,其中控制器进行控制从而显示一个具有预定范围的屏幕,该预定范围包括与选择装置选择的特征部分对应的被拍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放大装置,它放大与选择装置所选择的特征部分对应的被拍体。
6.一种数码相机,包括一个成像装置,它拍摄被拍体图像;一个显示装置,它显示图像数据;一个提取装置,它从图像数据中提取被拍体的特征部分;一个拍摄指示装置,它指示成像装置开始拍摄从而把被拍体图像的数据存储在存储介质上;和一个控制器,它进行控制从而把具有预定范围的屏幕裁剪出来并且在显示装置的预定位置中显示裁剪出来的屏幕,该预定范围包括至少一部分与提取装置从图像数据中提取的特征部分相对应的被拍体,该图像数据是成像装置响应拍摄指示装置的拍摄指示所拍摄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存储装置,它存储提取装置在拍摄指示装置指示拍摄前一刻所提取的特征部分的位置或其尺寸中的至少一项;和一个确定装置,它根据存储在存储装置上的特征部分的位置或其尺寸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预定范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存储装置,它存储提取装置在拍摄指示装置指示拍摄前一刻所提取的特征部分的位置或其尺寸中的至少一项;和一个确定装置,它根据存储在存储装置上的特征部分的位置或其尺寸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利用提取装置进行提取的提取范围,其中控制器进行控制从而从图像数据中只提取确定装置所确定的提取范围,该图像数据是成像装置响应拍摄指示装置的拍摄指示所拍摄的。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计时装置,它对拍摄指示装置指示进行拍摄后所经过的时间进行计时;和一个存储装置,当计时装置计时了预定时间时,存储装置把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介质上。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接收装置,它接收来自用户的存储指示;和一个存储装置,当接收装置接收到来自用户的存储指示时,存储装置把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介质上。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接收装置,它接收来自用户的删除指示;和一个控制器,它进行控制从而当接收装置接收到来自用户的删除指示时,就不把图像数据存储到存储介质上。
12.一种数码相机,包括一个成像装置,它拍摄被拍体图像;一个提取装置,它从图像数据中提取被拍体的特征部分;一个选择装置,它至少选择提取装置提取的特征部分中的预定部分或与预定特征部分对应的被拍体中的一个;和一个控制器,它进行控制从而把成像装置拍摄的图像数据和与选择装置在图像数据中选择的预定特征部分相关的数据联系起来,并且把与所述数据联系起来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存储介质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码相机,其中和预定特征部分相关的数据至少是和特征部分相关的位置信息、和特征部分相关的尺寸信息或把与特征部分对应的被拍体与其它被拍体区别开来的识别信息之一。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AF装置,它计算离预定AF区域内被拍体的距离;和一个设置装置,它把预定区域设定为AF区域,该预定区域包括至少一部分由选择装置选择的特征部分。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显示装置,它显示图像数据;一个指示装置,它指示回放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图像数据;和一个回放装置,它响应指示装置的指示把具有预定范围的屏幕裁剪出来并且在显示装置的预定位置中回放该屏幕,该预定范围包括至少一部分由与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预定特征部分相关的数据规定的被拍体。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码相机,其中回放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放大装置,它放大该预定范围。
17.一种数码相机,包括一个成像装置,它拍摄被拍体图像;一个AF装置,它计算离预定AF区域内被拍体的距离;和一个控制器,它进行控制从而把成像装置拍摄的图像数据和与AF区域相关的数据联系起来,并且把与所述数据联系起来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存储介质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码相机,其中和AF区域相关的数据至少是和图像数据内AF区域相关的位置信息或与之相关的尺寸信息之一。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显示装置,它显示图像数据;一个指示装置,它指示回放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图像数据;和一个回放装置,它响应指示装置的指示把具有预定范围的屏幕裁剪出来并且在显示装置的预定位置中回放该屏幕,该预定范围包括至少一部分由与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预定特征部分相关的数据规定的被拍体。
20.一种数码相机,包括一个提取装置,它从图像数据中提取被拍体的特征部分;一个分类装置,它把图像数据分类到与提取装置提取的特征部分对应的预定组中;和一个存储装置,它根据分类装置分类的结果把图像数据存储到存储介质上。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数码相机,其中存储装置把图像数据存储到一个区域中,该区域是在存储介质上共同容纳属于同一组的多个图像数据的区域,并且该区域与由分类装置进行了分类的一个组对应。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创建装置,它在存储介质上创建一个区域来共同容纳由分类装置进行了分类的图像数据。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探测装置,它探测存储介质是否具有一个区域来容纳由分类装置进行了分类的图像数据,其中当探测装置探测到存储介质不具有容纳分类装置进行了分类的组的图像数据的区域时,创建装置在存储介质上创建一个区域来容纳分类装置进行了分类的组的图像数据。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判断装置,它事先判断赋予提取装置所提取的特征部分的优先次序,其中当提取装置从同一个图像数据中提取出多个不同的特征部分时,分类装置把图像数据分类到与判断装置判断为高优先级的特征部分对应的组中。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探测装置,它探测存储介质是否具有容纳由分类装置进行了分类的组的图像数据的区域;和一个创建装置,当探测装置探测到存储介质不具有用于容纳分类装置进行了分类的组的图像数据的区域时,创建装置在存储介质上创建一个区域来共同容纳由分类装置进行了分类的图像数据。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探测装置,它探测存储介质是否具有容纳由分类装置进行了分类的组的图像数据的区域,其中当探测装置探测到存储介质不具有用于容纳该组图像数据的区域时,存储装置把图像数据存储到与具有次优先级的特征部分的组对应的区域上。
27.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数码相机,其中存储装置在多个存储介质中与分类装置的分类结果对应的存储介质上进行存储。
28.一种数码相机,包括一个提取装置,它从图像数据中提取被拍体的特征部分;一个分类装置,它把图像数据分类到与提取装置提取的特征部分对应的预定组中;和一个创建装置,它在存储介质上创建一个区域来共同容纳由分类装置进行了分类的图像数据。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数码相机,进一步包括一个存储装置,它把分类装置进行了分类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存储介质上由创建装置所创建的区域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码相机,它通过使用一种新的动作序列能够很容易地检查主要被拍体的对焦状态。本发明包括一个显示装置,它显示图像数据;一个提取装置,它从图像数据中提取被拍体的特征部分;和一个控制器,它进行控制从而裁剪出具有预定范围的屏幕并且在显示装置的预定位置中显示裁剪出的屏幕,其中该预定范围包括至少一部分与提取装置从图像数据中提取的特征部分对应的被拍体,并且在显示屏上的一部分上用较小尺寸的屏幕分开显示所提取被拍体周围的区域。另外可以把该特征部分设定为AF区域,使得检查对焦状态变得容易。
文档编号H04N101/00GK1694508SQ20051006872
公开日2005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7日
发明者野崎弘刚, 元木康之, 日比野秀臣, 太田雅 申请人:株式会社尼康, 株式会社尼康技术工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