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检索和形成装置、方法及程序、以及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27277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检索和形成装置、方法及程序、以及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索图像信息的图像检索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检索方法、图像检索程序和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中,该图像信息对应于图像读取装置所读取的读取图像信息。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复印机等的复印装置中,从光源对载置于原稿载置台上的原稿图像进行光照射,借助于光传感器将来自上述原稿图像的反射光转换为读取图像信息,对该读取图像信息进行各种图像修正并输出。但是,由于照射到原稿图像的光存在反射不均的情况,因此,难以获得与该原稿图像完全相同的读取图像信息。另外,用于读取原稿图像的分辨率是有限的,例如,有时字符小字符等在模糊的状态下被读取。
载置于原稿载置台上的原稿图像,大多通过打印机等对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原稿图像信息进行输出。因此,当存在原稿图像信息时,如果直接输出上述原稿图像信息本身,则较之于由复印装置对原稿图像进行光学读取并输出的情形,能够获得清晰的输出。
例如,在文献1至3中,揭示了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即,读取原稿图像,如果存在对应于该原稿图像的图像信息,则根据该图像信息进行输出的图像形成装置。
具体而言,在文献1中,提出了这样的技术方案,即,对读取图像信息的特征量进行检测,从存储装置中检出与该特征量对应的图像信息,并对所检出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形成。在文献2中,提出了这样的技术方案,即,对表示从输入图像抽取的特征量的描述符(descriptor)和被保存于数据库中的具有相同描述符的文档文件进行投票,并计数该投票,由此进行匹配。在文献3中,提出了下述技术方案,即,由用户输入关键词,由此,在对文档文件进行拣选后,进一步实施检索。另外,在文献3中,需要由用户输入用于进行拣选的关键词(词组),基于关键词的指定,存在不能顺利地拣选文档文件的可能性。
但是,在文献1和文献2中,当特征量或描述符的数量较少时,精度会存在问题,而当特征量或描述符的数量较多时,则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进行检索。
另外,上述特征量或描述符用于表示原稿图像的特征,其并非原稿图像本身。所以,例如,当存在较多数量的具有类似特征量或描述符的图像信息时,如果根据上述结构,有时就不能检索想要的图像信息。
例如,还存在下述问题,即,在利用原稿图像本身检索了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后,原稿图像的量越大,则花费的时间就越多。
总之,上述现有的结构不能同时满足图像信息的检索精度的提高和检索时间的缩减这两方面的要求。
日本特开2001-16379号公报(
公开日2001年1月19日)[文献2]日本特开平7-282088号公报(
公开日1995年10月27日)[文献3]日本特开平9-237282号公报(
公开日1997年9月9日)发明内容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较之于现有技术能够兼顾检索精度及处理速度的提高的图像检索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图像检索装置的特征为,具有特征点生成部,接收图像读取部所得到的读取图像信息,而且,抽取用于特定该读取图像信息的特征点,其中,该图像读取部对基于原稿图像信息而在记录材料上进行图像形成的原稿图像进行光学读取;取得部,根据上述特征点,从存储有多个图像信息的存储部取得用于特定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的成为候补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比较部,以像素单位来比较上述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和上述读取图像信息;以及确定部,根据上述比较部的比较结果,确定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首先,根据图像信息的特征点,从存储于存储部的多个图像信息中取得原稿候补图像信息,然后,以像素单位来比较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和上述读取图像信息,从而确定用来生成原稿图像的原始信息(original information)的原稿图像信息。
基于此,由于是以像素单位来比较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和读取图像信息,所以,例如,较之于象过去那样仅以读取图像信息的特征点来确定原稿图像信息的结构,能够更准确地确定原稿图像信息。另外,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例如,较之于以像素单位对存储于存储部的多个图像信息中的所有图像信息和上述读取图像信息进行比较的结构,能够迅速地确定原稿图像信息。
因此,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与过去相比,能够迅速而准确地确定用于生成原稿图像的原始信息的原稿图像信息。
此外,关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例如,可以取得从图像读取部发送的读取图像信息,也可以经由服务器等的外部装置来取得图像读取部所读取的读取图像信息。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为,具有上述图像检索装置;以及图像形成部,对上述读取图像信息或由上述图像检索装置确定的原稿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形成。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对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和由该图像检索装置确定的原稿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形成,所以,当存在原稿图像信息时,能够根据该原稿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形成。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图像检索方法的特征为,包括下述步骤,即特征点生成步骤,从图像读取装置所得到的读取图像信息中抽取用于特定该读取图像信息的特征点,其中,该图像读取装置对基于原稿图像信息而在记录材料上进行图像形成的原稿图像进行光学读取;取得步骤,根据上述特征点,从存储有多个图像信息的存储装置中取得用于确定与成为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的候补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比较步骤,以像素单位来比较上述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和上述读取图像信息;以及确定步骤,根据上述比较步骤中的比较结果,确定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首先,根据读取图像信息的特征点,从存储于存储装置的多个图像信息中取得原稿候补图像信息,然后,以像素单位来比较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和上述读取图像信息,从而确定成为生成原稿图像的原始信息的原稿图像信息。
因此,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与过去相比,能够迅速而准确地确定成为生成原稿图像的原始信息的原稿图像信息。
另外,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和上述图像检索装置可借助于计算机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使计算机作为上述各部进行动作,从而借助于计算机使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及上述图像检索装置得以实现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检索装置的图像形成程序、图像检索程序以及记录了该程序的可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在以下的描述中会变得十分清楚。此外,以下参照附图来明确本发明的好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特征点生成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特征点比较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原稿图像信息确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上述修正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8是说明特征点生成处理的其他示例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原稿图像信息确定处理的其他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检索装置2的结构为下述,即,检测通过由原稿读取装置对原稿图像进行光学读取所得到的读取图像信息的特征点(特征量),根据该特征点从存储装置抽取多个成为候补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利用该多个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和读取图像信息进行详细的匹配处理,即分阶段的匹配处理,由此,准确而快速地确定与原稿图像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
以下,对具有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检索装置2的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说明。另外,在下述说明中,图像形成装置1是具有图像读取部3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上述图像检索装置2和图像形成部8的结构即可。
另外,在下述说明中,“原稿图像”是记录了原稿图像信息的原稿图像,具体地说,是在纸等的记录材料上记录了原稿图像信息的原稿图像。“读取图像信息”是由图像读取装置对上述原稿图像进行光学读取所得到的读取图像信息。因此,上述原稿图像信息和读取图像信息的内容虽然相同,但是,由于读取图像信息是通过对原稿图像进行光学读取所得到的信息,所以,两者的信息存在若干不同。另外,“图像信息”是包括上述原稿图像信息、读取图像信息及后述的存储于存储部6的存储图像信息的关于图像的信息或者图像本身。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概略结构的框图。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图像读取部3、图像检索装置2、仲裁部(arbitrationsection)7、图像形成部8、存储部6、图像数据特征点生成部5和通信部4。
上述图像读取部3,例如,利用摄像元件等对载置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的原稿载置台(未图示)上的原稿图像进行光学读取,并获得读取图像信息。作为上述图像读取部3,例如,为扫描器等。
上述通信部4,对经由网络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连接的各种装置收发各种信息。作为通过上述通信部4从外部的装置取得的信息,例如,有图像信息。即,上述通信部4从外部接收图像信息。
图像数据特征点生成部5,从上述通信部4所接收的图像信息中抽取特征点。另外,关于上述图像数据特征点生成部5的特征点的抽取方法,与后述的特征点生成部10相同,在此不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上述存储部6,至少存储图像信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存储于存储部6的图像信息作为存储图像信息进行说明)。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存储部6使存储图像信息和该存储图像信息的特征点对应并进行存储。
上述图像形成部8,对图像读取部3所得到的读取图像信息和后述的由图像检索装置2所确定的原稿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形成。上述图像形成部8具有修正部16。上述修正部16,根据图像形成部8的特性,对要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信息(原稿图像信息和读取图像信息)实施修正。即,在上述图像形成部8,输出对读取图像信息和原稿图像信息进行了阶调修正等的修正的图像信息。另外,关于被发送给图像形成部8的读取图像信息和原稿图像信息,例如,如果已经根据图像形成部8的特性对其进行了修正,则不进行上述修正部16的修正,而直接对其进行图像形成。
上述图像检索装置2,从存储于上述存储部6的存储图像信息中判断是否存在和图像读取部3所读取的读取图像信息内容相同的原稿图像信息,如果存在,则从存储部6取得和上述读取图像信息相同的原稿图像信息。另外,将在后面对上述图像检索装置2进行详细的描述。
上述仲裁部7,仲裁由图像检索装置2所得到的原稿图像信息和读取图像信息的哪一个进行图像形成。具体而言,上述仲裁部7,在由上述图像检索装置2确定了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的情况下,使图像形成部8动作并使其对该原稿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形成。另一方面,上述仲裁部7,在尚未由上述图像检索装置2确定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时,即,不存在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时,使图像形成部8动作并使其对该读取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形成。
在此,说明上述图像检索装置2的结构。
上述图像检索装置2具有特征点生成部10、取得部11和确定部12。
上述特征点生成部10,从图像读取部3所得到的读取图像信息中抽取该读取图像信息的特征点。上述特征点是能够特定上述读取图像信息的信息。作为上述特征点,例如,可举出上述读取图像信息中所包含的图像的种类、上述图像的配置等的区域分离数据。具体而言,上述特征点生成部10,例如,将下述多个信息分类为字符区域、网点区域和照片区域,即,为了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表示的图像例如被分别分割为多个矩形的块(区域)的情况对应而将读取图像信息分割后所得到的多个信息。并且,特征点生成部10将上述被分类的各区域的比率作为特征点。另外,上述特征点仅仅为一个示例,如果能够特定读取图像信息,则其他信息也可,比如,也可以将下述各图像区域(例如,字符区域、网点区域和照片区域)的配置状态等作为特征点,即,对读取图像信息表示的图像整体进行分类所得到的图像区域。如此,特征点生成部10抽取读取图像信息的特征点。另外,在上述图像数据特征点生成部5中,从图像信息中抽取特征点的方法与上述特征点生成部10相同。
取得部11根据上述特征点生成部10所生成的读取图像信息的特征点,从存储于存储部6的存储图像信息中取得与该读取图像信息类似的存储图像信息(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即,上述取得部11根据上述读取图像信息的特征点,从存储有多个图像信息的存储部6中取得用于确定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的成为候补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具体而言,上述取得部11对读取图像信息的特征点和存储于存储部6的存储图像信息的特征点进行比较,将其差小于预定的阈值的图像信息作为原稿候补图像信息。
上述取得部11具有特征点比较部13。特征点比较部13对读取图像信息的特征点和存储图像信息的特征点进行比较。具体而言,例如,在特征点是图像信息(读取图像信息和存储图像信息)中所包含的特定的图像区域(例如,字符区域、网点区域和照片区域)的比率的情况下,上述特征点比较部13对读取图像信息和存储图像信息的特定的图像区域的比率进行相互比较,并求出两者之差。并且,上述特征点比较部13对存储于存储部6的所有的存储图像信息反复进行上述操作。然后,上述取得部11,根据上述特征点比较部13的比较结果,取得关于上述差比预定的阈值小的存储图像信息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即,上述取得部11根据多个存储图像信息来生成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该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记录有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可能性较高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然后,上述取得部11将所生成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发送到确定部12。另外,在此,上述取得部11取得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但也可取得原稿候补图像信息本身。
上述确定部12根据从上述取得部11取得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从存储于存储部6的存储图像信息中取得该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并以像素单位来比较该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和读取图像信息。上述确定部12具有比较部14。并且,上述确定部12以像素单位来比较上述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和读取图像信息。进而,上述确定部12以像素单位来比较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和读取图像信息,并求以像素单位进行比较的比较结果。
然后,上述确定部12根据上述比较结果,(1)判断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的差是否比预定的阈值小,(2)如果存在多个该差比预定的阈值小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则将其中差最小者确定为原稿图像信息。如此,图像检索装置2从存储部6中检索与图像读取部3所读取的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信息。
在此,参照图1,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各功能块之间进行交换的信息。
由上述图像读取部3所读取的读取图像信息被发送到特征点生成部10和仲裁部7。然后,上述特征点生成部10根据从图像读取部3接收的读取图像信息而生成上述特征点。然后,上述特征点生成部10将上述特征点发送到取得部11,将读取图像信息和特征点发送到存储部6,将读取图像信息发送到确定部12。另外,上述特征点生成部10向存储部6发送读取图像信息和特征点的时间为该读取图像信息的图像形成结束的时刻。即,上述取得部11不选择由特征点生成部10本次生成的读取图像信息及其特征点。
接着,上述取得部11比较从特征点生成部10接收的特征点和存储于存储部6的图像信息的特征点,生成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并向确定部12发送该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
上述确定部12根据从上述取得部11取得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将存储于存储部6的图像信息作为原稿候补图像信息而取得。然后,比较部14以像素单位来比较该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和从特征点生成部10接收的读取图像信息。然后,上述确定部12根据上述比较部14的比较结果来判断在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中是否存在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如果存在,则将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作为原稿图像信息发送到仲裁部7。
在上述仲裁部7,当从图像检索装置2接收了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时,将该原稿图像信息发送到图像形成部8,另一方面,当未从上述图像检索装置2发送来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时,就将从图像读取部3接收到的读取图像信息发送到图像形成部8。另外,作为判断是否从图像检索装置2向仲裁部7发送了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的方法,例如,仲裁部7可以根据从图像读取部3接收了读取图像信息的时刻起,是否在预定时间内从图像检索装置2发送来了原稿图像信息来进行判断。另外,例如,如果不存在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则可以从图像检索装置2向仲裁部7发送表示不存在相应的图像信息的信息。
图2是说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形成的处理的流程图。下面,参照附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处理进行说明。
首先,在由操作者将原稿图像载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原稿载置台后,当发出图像形成命令时,图像读取部3对原稿图像进行光学读取并生成读取图像信息(S10)。接着,图像读取部3将所生成的读取图像信息发送到特征点生成部10,然后,特征点生成部10进行生成上述读取图像信息的特征点的特征点生成处理(S11)。此后,特征点生成部10将所生成的特征点发送到取得部11,然后,取得部11使特征点比较部13动作,并进行特征点比较处理,即,对所取得的特征点和存储于存储部6的图像信息的特征点进行比较的处理(S12)。根据该特征点比较部13进行比较的结果,生成作为有关上述读取图像信息类似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的信息——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然后,从取得部11将上述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发送到确定部12。接着,接收了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的确定部12根据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从存储部6取得作为原稿候补图像信息的图像信息。然后,上述确定部12使比较部14动作,并对读取图像信息和原稿候补图像信息进行比较,根据其结果进行确定原稿图像信息的原稿图像信息确定处理(S13)。
接着,仲裁部7判断是否从图像检索装置2接收了原稿图像信息(S14)。换言之,上述仲裁部7判断是否存在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然后,当在上述步骤S14中判断为存在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时,仲裁部7将该原稿图像信息发送到图像形成部8,并使该图像形成部8进行图像形成(S15)。另一方面,当在上述步骤S14中判断为不存在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时,仲裁部7将该读取图像信息发送到图像形成部8,并使该图像形成部8进行图像形成(S16)。如此,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图像形成。接着,对上述各处理进行说明。
图3是说明特征点生成处理的流程图。以下,对特征点生成部10的特征点生成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图像读取部3对原稿图像进行光学读取并生成读取图像信息(S21)。然后,特征点生成部10取得上述读取图像信息。
接着,上述特征点生成部10,首先将所取得的读取图像信息(这里,设分辨率为600dpi)分为8×8点的矩形。然后,上述特征点生成部10将所分割的各区域分类为文本区域(字符区域)、背景区域、其他区域(网点区域、照片区域)。此时,各区图(area map)为1bit、75dpi。如此,特征点生成部10根据读取图像信息来生成区图(区域分离数据)(S22)。
接着,特征点生成部10利用所生成的区图,计算出被分类的各区域的面积,并生成区域面积信息(S23)。此时,所生成的各区域面积信息分别为21bit。
然后,特征点生成部10根据所生成的区域面积信息来计算特征点(S24)。具体而言,例如,特征点生成部10将各区域面积信息的相对比(relative ratio)作为特征点。另外,例如,也可以将各区域面积(或者任一区域的区域面积)对读取图像信息所表示的图像整体的比率作为特征点。此时,特征点为63bit。如此,特征点生成部10生成特征点。
图4是说明特征点比较处理的流程图。以下,对取得部11生成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的方法进行说明。
上述取得部11取得由特征点生成部10所生成的读取图像信息的特征点(以下,称之为读取图像特征点)(S31)。另外,上述取得部11还取得存储于存储部6的图像信息的特征点(以下,称之为存储图像特征点)。
接着,特征点比较部13,从读取图像特征点和存储图像特征点中分别取出0-20bit,对两者进行比较(S32)。具体而言,特征点比较部13将读取图像特征点和存储图像特征点作为21bit的数据,判断其是否相同。
然后,特征点比较部13根据在0-20bit间比较读取图像特征点和存储图像特征点的结果,来判断其差是否比预定的阈值小(S33)。
接着,当在上述步骤S33中判断为上述差比预定的阈值小时,上述特征点比较部13从读取图像特征点和存储图像特征点中分别取出21-41bit,对两者进行比较(S34)。
然后,特征点比较部13根据在21-41bit间比较读取图像特征点和存储图像特征点的结果,来判断其差是否比预定的阈值小(S35)。
接着,当在上述步骤S35中判断为上述差比预定的阈值小时,上述特征点比较部13从读取图像特征点和存储图像特征点中分别取出42-62bit,对两者进行比较(S36)。
然后,特征点比较部13根据在42-62bit间比较读取图像特征点和存储图像特征点的结果,来判断其差是否比预定的阈值小(S37)。
当在上述步骤S37中判断为上述差比预定的阈值小时,将上述比较后的图像信息作为原稿候补图像信息追加到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中(S38)。即,当根据上述特征点比较部13的比较结果判断为读取图像特征点和存储图像特征点的差比预定的阈值小时,将该图像信息作为原稿候补图像信息追加到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中。
接着,上述取得部11判断在存储于存储部6的图像信息的特征点中,是否存在尚未与读取图像特征点进行比较的存储图像特征点(或者对应的图像信息)(S39)。即,上述取得部11判断是否存在尚未进行比较的图像信息的特征点。然后,当在上述步骤S39中判断为已经不存在要进行比较的图像信息的特征点(存储图像特征点)时,结束上述特征点比较处理。另一方面,当判断为还存在要进行比较的图像信息的特征点(存储图像特征点)时,处理返回到上述步骤S31。
另外,当在上述步骤S33、S35、S37中判断为上述差比预定的阈值大时,特征点比较部13判断为对应于正在进行比较的存储图像特征点的图像信息处理与读取图像信息不同。然后,处理进入上述步骤S39。
图5是说明原稿图像信息确定处理的流程图。以下,对下述处理进行说明,即,上述确定部12根据存储于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中的信息和读取图像信息,来确定与该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的处理。
首先,上述确定部12取得由上述取得部11生成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另外,上述确定部12从图像读取部3取得读取图像信息。
然后,上述确定部12参照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判断在该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中是否记录有原稿候补图像信息(S41)。
当在上述步骤S41中判断为记录有原稿候补图像信息时,上述确定部12从存储部6取得被记录在该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中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图像信息)(S42)。
接着,比较部14以像素单位来比较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和原稿候补图像信息(S43)。并且,上述比较部14以上述像素单位来比较两者,并求该两者的差。
接着,上述比较部14根据上述步骤S43的比较结果,判断上述差是否比预定的阈值小(S44)。
当判断为上述差比预定的阈值小时,上述比较部14将上述比较后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和在上述步骤S43中求得的差的信息(称之为差信息)追加到原稿图像信息一览中(S45)。
然后,上述确定部12判断在被记载于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中,是否存在尚未与读取图像信息进行比较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S46)。在上述步骤S46中,当判断为在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中不存在尚未与读取图像信息进行比较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时,上述确定部12判断在原稿图像信息一览中是否存在原稿候补图像信息(S47)。
在上述步骤S47中,当判断为在原稿图像信息一览中存在原稿候补图像信息时,上述确定部12参照在原稿图像信息一览中所记载的差信息,将与读取图像信息之差最小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确定为原稿图像信息(S48)。如此,从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中确定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然后,上述确定部12将所确定的原稿图像信息发送到仲裁部7。
另外,在上述步骤S46中,当判断为在被记录于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中存在尚未与读取图像信息进行比较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42。
此外,在上述步骤S41中,当判断为在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中不存在原稿候补图像信息时,以及在上述步骤S47中判断为在原稿图像信息一览中不存在原稿候补图像信息时,上述确定部12判断为不存在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并将表示不存在相应图像信息的信息发送到上述仲裁部7。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图像检索装置2的结构为,具有特征点生成部10,接收由图像读取部3所得到的读取图像信息,而且,抽取用于特定该读取图像信息的特征点,其中,该图像读取部3对基于原稿图像信息而在记录材料上进行图像形成的原稿图像进行光学读取;取得部11,根据上述特征点,从存储有多个图像信息的存储部6取得用于特定与成为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的候补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特征点比较部13,以像素单位对上述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和上述读取图像信息进行比较;以及确定部12,根据上述特征点比较部13的比较结果,确定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首先,根据图像信息的特征点,从存储于存储部6的多个图像信息取得原稿候补图像信息,然后,以像素单位来比较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和上述读取图像信息,确定用于生成原稿图像的原始信息的原稿图像信息。
基于此,由于是以像素单位来比较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和读取图像信息,所以,例如,较之于象过去那样仅以读取图像信息的特征点来确定原稿图像信息的结构,能够更准确地确定原稿图像信息。另外,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例如,较之于以像素单位对存储于存储部6的多个图像信息中的所有图像信息和上述读取图像信息进行比较的结构,能够迅速地确定原稿图像信息。
因此,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与过去相比,能够迅速而准确地确定成为生成原稿图像的原始信息的原稿图像信息。
此外,关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例如,可以取得从图像读取部3发送的读取图像信息,也可以经由服务器等的外部装置取得由图像读取部3所读取的读取图像信息。
进而,本发明的图像检索装置2优选下述结构,即,上述确定部12根据上述特征点比较部13的比较结果,在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之差比预定的阈值小的上述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中,将差最小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作为上述原稿图像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由特征点比较部13对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和读取图像信息进行比较的结果,将两者的差比预定的阈值小、并且为最小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作为原稿图像信息。即,当两者的差大于或等于预定的阈值时,则不将其视为原稿图像信息。并且,当存在两者的差比预定的阈值小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时,将其中差为最小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作为原稿图像,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对不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的选择。
进而,本发明的图像检索装置2优选下述结构,即,上述特征点生成部10具有将读取图像信息分割为多个区域并对该分割区域的图像类别进行判断的图像类别判断部;上述取得部11将上述被判断的图像类别对读取图像信息整体的比率和/或读取图像信息中各图像类别的配置作为上述特征点,来取得上述原稿候补图像。
“将读取图像信息分割为多个区域”,是表示将读取图像信息分割为多个以对应于将读取图像信息所表示的图像分割为多个区域。
根据上述结构,将读取图像信息分割为多个区域,根据该分割区域的图像类别取得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上述“将读取图像信息分割为多个区域”是指,例如,将以多个像素读取的区域作为一个整体而形成一个区域。具体而言,将8×8点的矩形作为一个区域,判断该区域的图像类别。
并且,上述取得部11根据上述图像类别对读取图像信息整体的比率和/或读取图像信息中各图像类别的配置,取得上述原稿候补图像。基于此,在以像素单位进行比较之前,能够对存储于存储部6的所有的图像信息进行简单的筛选,所以,不必以像素单位对存储于存储部6的所有的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因此,能更快速地确定原稿图像信息。
进而,本发明的图像检索装置2优选下述结构,即,上述特征点生成部10,具有将读取图像信息分割为多个区域并将该分割区域分离为字符区域、网点区域、照片区域、背景区域中的一个区域的区域分离处理部34;上述取得部11,将所分离的各区域的比率作为上述特征点而取得上述原稿候补图像信息。
“将读取图像信息分割为多个区域”,是表示将读取图像信息分割为多个以对应于将读取图像信息所表示的图像分割为多个区域。
根据上述结构,在分割为多个区域后,进行分离使该区域相当于字符区域、网点区域、照片区域中的一者,根据上述被分离的各区域的比率,取得原稿候补图像。基于此,能够通过简单的处理对存储于存储部6的图像信息进行筛选,所以,可进一步缩短要确定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所需的时间。
进而,本发明的图像检索装置2优选下述结构,即,上述特征点生成部10具有将读取图像信息分割为多个区域并将该分割区域分离为字符区域、网点区域、照片区域、背景区域中的一个区域的区域分离处理部34;上述取得部11将所分离的各区域的任一者对读取图像信息整体的比率作为上述特征点而取得上述原稿候补图像信息,而且,根据各区域的上述比率,令所使用的区域有所不同。
根据上述结构,在分割为多个区域后,进行分离使该区域相当于字符区域、网点区域、照片区域中的一者,根据所分离的各区域的任一者对读取图像信息整体的比率,取得原稿候补图像。基于此,能够通过简单的处理对存储于存储部6的图像信息进行筛选,所以可进一步缩短要确定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所需的时间。并且,根据上述所分离的区域的比率,使得为了取得原稿候补图像信息而使用的区域不同。具体而言,如果为了取得原稿候补图像信息而使用的区域相对整体的比率太小,则会含有较多的误差,而不能取得适当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所以,通过使用对整体的比率较大的区域,能够减少误差。即,根据各区域的比率而使所用的区域不同,由此,能够取得更为适当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
进而,本发明的图像检索装置2优选下述结构,即,上述存储部6具有输入用户信息的输入部,用户信息和图像信息对应地存储于该存储部6;具有限制部20,根据所输入的用户信息来限制上述取得部11可取得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使图像信息和用户信息相互对应,根据被输入到图像检索装置2的用户信息,对可取得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进行限制。基于此,例如,在仅想将原稿图像信息提供给特定的用户的情况下,可由用户实施限制。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检索装置2优选下述结构,即,用户信息和图像信息对应地存储于上述存储部6;特征点生成部10从图像读取部3取得读取图像信息以及与该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具有根据所输入的用户信息对上述取得部11可取得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进行限制的限制部20。
根据上述结构,使图像信息和用户信息相互对应,根据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对可取得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进行限制。基于此,例如,在仅想将原稿图像信息提供给特定的用户的情况下,可由用户实施限制。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检索装置2优选下述结构,即,用户信息和图像信息对应地存储于上述存储部6;特征点生成部10从图像读取部3取得读取图像信息以及与该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上述取得部11根据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取得上述原稿候补图像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利用从图像读取部3接收的用户信息和存储于存储部6的用户信息来取得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具体而言,上述取得部11从上述存储部6取得原稿候补图像信息,该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具有与对应于读取图像信息的用户信息相同的用户信息。然后,确定部12根据所取得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来确定原稿图像信息。基于此,能够更高效地取得原稿候补图像信息。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检索装置2优选下述结构,即,具有对上述原稿图像进行光学读取来获得读取图像信息的图像读取部3;特征点生成部10使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和上述特征点对应并使其存储于上述存储部6。
根据上述结构,在取得读取图像信息时,使上述图像读取部3所读取的读取图像信息和上述特征点对应地存储于存储部6。基于此,使图像读取部读取了原稿图像后所取得的读取图像信息存储于存储部6,所以读取图像信息和特征点相互对应的信息能够被自动地增加到存储部6。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检索装置2优选下述结构,即,具有图像数据特征点生成部5,该图像数据特征点生成部5从存储于上述存储部6的多个图像信息中的各个图像信息中抽取上述特征点。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根据存储于存储部6的图像信息来抽取特征点,所以,上述取得部11通过对两者(读取图像信息和图像信息)进行比较,能取得原稿候补图像信息。此外,例如,即使是在仅从外部发送来了图像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生成该图像信息特征点。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上述图像检索装置2;以及图像形成部8,对上述读取图像信息或由上述图像检索装置2确定的原稿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形成。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对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和由上述图像检索装置2确定的原稿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形成,所以,当存在原稿图像信息时,能够根据该原稿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形成。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优选下述结构,即,具有在对上述读取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形成时,对该读取图像实施修正的修正部16;用于由上述修正部16对读取图像信息实施修正的修正信息和关于由上述区域分离处理部34所分离的区域的信息是相同的。
根据上述结构,在图像形成时,在对读取图像信息实施修正时,利用关于由区域分离处理部所分离的区域的信息来进行修正。换言之,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使在由修正部进行修正时所用的信息和关于由区域分离处理部所分离的区域的信息相同。因此,即使不另外设置区域分离处理部,也能够使用修正部所用的信息,所以,能够取得原稿候补图像信息而无需追加新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检索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即特征点生成步骤,从图像读取部3所得到的读取图像信息中抽取用于特定该读取图像信息的特征点,其中,该图像读取部3对基于原稿图像信息而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原稿图像进行光学读取;取得步骤,根据上述特征点,从存储有多个图像信息的存储部6中取得用于确定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的成为候补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比较步骤,以像素单位对上述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和上述读取图像信息进行比较;以及确定步骤,根据上述比较步骤中的比较结果,确定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首先,根据读取图像信息的特征点,从存储于存储部6的多个图像信息中取得原稿候补图像信息,然后,以像素单位对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和上述读取图像信息进行比较,确定成为生成原稿图像的原始信息的原稿图像信息。
因此,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与过去相比,能够迅速而准确地确定成为生成原稿图像的原始信息的原稿图像信息。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对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存储部6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存储部6也可以存在于其他装置上。具体而言,当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连接于网络时,例如,在服务器上设置上述存储部6,可从多个图像形成装置1对上述存储部6进行存取就可以。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由图像读取部3取得读取图像信息。但是,例如,也可以取得从外部发送来的读取图像信息。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图像数据特征点生成部5从经由通信部4所接收的图像信息中抽取特征点。但是,由于上述图像数据特征点生成部5的特征点抽取方法和特征点生成部10的特征点抽取方法相同,所以,例如,也可以由特征点生成部10从经由通信部4所接收的图像信息中抽取特征点。并且,即使在此情况下,图像信息以及与该图像信息对应的特征点也存储到存储部6。
另外,根据上述结构,图像信息以及与该图像信息对应的特征点组合地存储于存储部6中。但是,也可以仅将图像信息存储于存储部6,例如,如果采用下述结构,即,在由图像检索装置2的取得部11对读取图像信息的特征点和图像信息的特征点进行比较时,从存储于存储部6的图像信息中随机抽取特征点的结构,则未必需要将特征点存储到存储部6中。此外,如果要实现图像检索装置2的检索速度的高速化,当然优选将图像信息以及与该图像信息对应的特征点组合地存储在存储部6中。因此,进一步优选的是,在由上述取得部11对读取图像信息的特征点和图像信息的特征点进行比较之前,抽取预先存储于存储部6的图像信息的特征点。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说明了仲裁部7使图像形成部8对图像读取部3所读取的读取图像信息和原稿图像信息中的任何一个进行图像形成的结构。但是,在采用了下述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仲裁部7。即,将读取图像信息和原稿图像信息中的任意一者从上述确定部12发送到图像形成部8即可。下面,对此予以说明。
在上述说明中,由图像读取部3生成的读取图像信息被发送到仲裁部7。但是,图像读取部3仅将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发送到特征点生成部10。而且,在上述确定部12确定原稿图像信息时,如果上述确定部12判断为不存在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则将读取图像信息本身发送到图像形成部8。基于上述,确定部12在确定了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的情况下输出原稿图像信息,另一方面,在判断为不存在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的情况下输出读取图像信息,由此,可不设置仲裁部7。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为,具有图像读取装置、图像检索装置2和图像形成装置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在由图像形成部8的修正部16对读取图像信息实施阶调修正时进行区域分离的处理,以及在由特征点生成部10生成特征点时进行区域分离的处理,可以采用相同的处理。具体而言,特征点生成部10和修正部16可以相同。下面,对此予以说明。首先,说明修正部16。
图6是说明上述修正部16的结构的框图。如图6所示,修正部16由下述构成,即A/D转换部30;阴影修正部31;原稿类型自动判别部32;输入阶调修正部33;区域分离处理部34;色彩修正部35;扩大缩小处理部36;黑版生成(black generation)底色去除(under color removal)部37;空间滤波器处理部38;输出阶调修正部39和阶调再现处理部40。而且,将读取图像信息从仲裁部7输入上述修正部16,由该修正部16进行阶调修正等的修正,然后,由输出部进行图像形成。
在修正部16内,按照A/D转换部30、阴影修正部31、输入阶调修正部33、区域分离处理部34、色彩修正部35、黑版生成底色去除部37、空间滤波器处理部38、扩大缩小处理部36、输出阶调修正部39、阶调再现处理部40的顺序,来传送通过上述仲裁部7从图像读取部3所输入的模拟信号,并作为CMYK的数字彩色信号发送到图像形成部8所具有的输出部。
A/D(模拟/数字)转换部30将RGB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阴影修正部31对从A/D转换部30发送来的数字的RGB信号实施下述处理,即,用于去除在图像读取部3的照明系统、成像系统、摄像系统中产生的各种失真(distortion)的处理。
在原稿类型自动判别部32,将被阴影修正部31去除了各种失真的RGB信号(RGB的反射率信号)转换为浓度信号等的、修正部16所采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易于进行处理的信号,而且,自动地判别所输入的原稿图像是字符原稿、照片原稿(打印照片、相纸照片)或者是组合了该两者的字符/照片原稿。
输入阶调修正部33,在调整色彩平衡的同时,根据上述原稿类型自动判别部32的判断结果,实施底色浓度的去除和对比度等的像质调整处理。
区域分离处理部34,根据RGB信号,将输入图像中的各像素分离为字符区域、网点区域、背景区域中的任一者。区域分离处理部34,根据分离结果,向黑版生成底色去除部37、空间滤波器处理部38、阶调再现处理部40输出用于表示像素属于哪一区域的区域识别信号,而且,将从输入阶调修正部33所输出的输入信号直接输出到后面的色彩修正部35。
色彩修正部35为了实现忠实的色彩再现而进行下述处理,即,去除基于CMY(C青·M品红·Y黄)色材的分光特性的色浊的处理,其中,该CMY色材包含多余的吸收成分。
黑版生成底色去除部37进行下述处理,即,由色彩修正后的CMY的三色信号生成黑(K)信号(黑版生成),从色彩修正前的CMY信号除去在黑版生成中所得到的K信号并生成新的CMY信号。CMY的三色信号转换为CMYK的四色信号。
作为黑版生成处理的一个示例,有借助于骨架黑版(skeletong black)来进行黑版生成的方法(一般的方法)。
扩大缩小处理部36根据要进行图像形成的倍率,对从色彩修正部35输出的图像数据实施变倍处理。扩大处理是指根据倍率插入预定的像素。缩小处理是指根据倍率来间除预定的像素。
空间滤波器处理部38根据区域识别信号,对从黑版生成底色去除部37输入的CMYK信号的图像数据实施借助于数字滤波器(digital filter)的空间滤波器处理,通过修正空间频率特性来进行处理以防止输出图像模糊和粒状性劣化。阶调再现处理部40与空间滤波器处理部38同样,根据区域识别信号对CMYK信号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定的处理。
例如,关于被区域分离处理部34分离为字符的区域,为了特别提高黑字符或色字符的再现性,通过借助于空间滤波器处理部38的空间滤波器处理中的清晰度(sharpness)强调处理来增大高频率的强调量。在阶调再现处理部40中,选择适于高频的再现的高分辨率的屏幕中的二值化或多值化处理。
另外,关于被区域分离处理部34分离为网点的区域,由空间滤波器处理部38实施用于去除输入网点成分的低通滤波器处理。
然后,输出阶调修正部39进行将浓度信号等的信号转换为作为输出部的特性值的网点面积率的输出阶调修正处理,此后,阶调再现处理部40进行阶调再现处理以使得最终将图像分离为像素并能够再现各自的阶调(生成半色调)。关于被区域分离处理部34分离为照片的区域,进行重视阶调再现性的屏幕中的二值化或多值化处理。
之后,由上述阶调再现处理部40生成的CMYK信号被传送到输出部,进行图像形成。
在上述结构中,在本实施方式,上述特征点生成部10相当于上述修正部16的A/D转换部30、阴影修正部31、输入阶调修正部33、区域分离处理部34。即,上述特征点生成部10和上述修正部16共有上述A/D转换部30、阴影修正部31、输入阶调修正部33、区域分离处理部34。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由修正部16对读取图像信息实施修正的修正信息和由上述特征点生成部10所生成的特征点(关于由区域分离处理部所分离的区域的信息)是相同的。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也可以是下述结构,即,从图像数据存储装置(存储部6)中读出由图像输入装置(图像读取部3)读入的图像数据的原始原稿并进行打印的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特征量生成部,生成为了抽取图像数据存储装置内的原始原稿候补图像信息而使用的特征量;候补图像检索处理部(取得部11),根据所生成的特征量来抽取原始原稿候补图像;图像匹配处理部(确定部12),利用图像数据,从原始原稿候补图像中确定原始原稿;以及打印处理部(图像形成部8),对原始原稿进行打印。即,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实施下述分阶段的图像检索方法根据特征量来抽取原始原稿候补图像,对所抽取的原始原稿候补图像进行匹配处理,从而特定原始原稿。基于此,根据特征量来抽取原始原稿候补图像,仅对所抽取的候补图像实施详细的匹配处理,因此,能够迅速而准确地特定原始原稿。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还可以是下述结构,即,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中,特征点生成部10具有将诸如特征量生成中所使用的区图(area map)那样的信息量比原稿小的数据作为匹配图像的匹配图像生成处理部,利用该区图进行匹配处理。基于此,利用具有某种程度的图像信息的数据来进行匹配处理,由此能够对原始原稿进行拣选,较之于仅使用原始原稿,可快速地进行匹配处理。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还可以是下述结构,即,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中,在匹配处理中所使用的区图是在后面的打印处理部的图像处理中所使用的数据。基于此,作为匹配处理所使用的匹配图像,使用即使是后面的打印处理部也可使用的区图,所以无需在图像数据存储装置内另外准备匹配图像用的区域。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还可以是下述结构,即,将与输入原稿的匹配差比预定的阈值小的原稿选择为原始原稿。基于此,被选择为原始原稿的图像,由于其与输入原稿的匹配差肯定比预定的阈值小,所以,能够降低将错误的原稿作为原始原稿的概率。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还可以是下述结构,即,将区图的面积用作特征量。由此,通过简单的处理,就能够生成用于对输入原稿进行分类的特征量。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还可以是下述结构,即,根据面积来切换作为匹配图像而用于匹配处理的区图。基于此,根据面积来切换所使用的区图,由此,能够使用更易于进行匹配处理的数据。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还可以是下述结构,即,在普通打印处理时也生成特征量和匹配图像,将其与图像数据一起保存到图像数据存储装置中。基于此,由于在普通打印时自动地生成匹配所使用的信息,所以,用户无需进行特别的设定。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还可以是下述结构,即,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中,将用户限制信息(用户信息)也保存到存储部6,由此,在检索打印时,对可打印的原始原稿进行限制。基于此,在进行图像数据存储装置内的原始原稿的检索打印时,能够实现安全性较高的图像打印装置。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还可以是下述结构,即,将用户限制信息用于原始候补图像的抽取。由此,能够利用用户限制信息来实现更为高效的检索。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还可以是下述结构,即,上述存储部6具有输入用户信息的用户信息输入部,用户信息和图像信息对应地存储于该存储部6中;上述取得部11,根据所输入的用户信息来取得上述原稿候补图像信息。根据上述结构,利用从图像读取部3接收的用户信息和所输入的用户信息来取得原稿候补图像信息。由此,能更为高效地取得原稿图像信息。
最后,图像形成装置1和图像检索装置2的各块可以由硬件逻辑(hardware logic)构成,也可以如下述那样利用CPU并通过软件来实现。
即,图像形成装置1和图像检索装置2,具有执行用于实现各功能的控制程序的命令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存储上述程序的ROM(read only memory)、展开上述程序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存储上述程序和各种数据的存储器等的存储装置(记录介质)等。此外,在记录介质中可由计算机读取地记录作为实现上述功能的软件的、图像形成装置1及图像检索装置2的控制程序的程序代码(执行形式程序、中间代码程序、源程序),将该记录了上述程序代码的记录介质供给到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与图像检索装置2,由其计算机(或CPU52、MPU)读出被记录在上述记录介质中的程序代码并执行之,如此,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另外,作为上述记录介质,例如,可使用磁带、盒式磁带等的磁带系统,包括软盘/硬盘等的磁盘、CD-ROM/MO/MD/DVD/CD-R等的光盘的盘系统,IC卡(包括存储器卡)/光卡等的卡系统,或者,掩模型ROM(MASK ROM)/EPROM/EEPROM/闪存ROM(FLASH ROM)等的半导体存储器类等。
另外,可将图像形成装置1和图像检索装置2构成为可与通信网络连接,并经由通信网络供给上述程序代码。作为上述通信网络,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利用互联网(internet)、内联网(intranet)、外联网(extranet)、LAN、ISDN、VAN、CATV通信网、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network)、电话回线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等。另外,作为构成通信网络的传送介质,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利用IEEE1394、USB、电力线、有线电视线路、电话线、ADSL线路等的有线通信,也可以利用诸如IrDA或遥控器等的红外线、Bluetooth(注册商标)、IEEE802.11无线通信网络、HDR、便携式电话网络、卫星回线、地面数字广播网络(terrestrial digital net)等的无线通信。另外,即使是通过电子传送方式而实现了上述程序代码的、载置于载波的计算机数字信号的形态,也可以实现本发明。
如上所述,在本说明书中,上述各部未必一定意指物理装置,还包括借助于软件来实现上述各部的功能的情况。另外,可以由两个以上的物理装置来实现上述各部的一个的功能,也可以由一个物理装置来实现上述各部的两个以上的功能。
下面,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1所示的各构件相同的功能的构件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对下述结构进行说明,即,为了确定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首先,在利用上述特征点拣选了成为候补的图像信息后,进一步利用匹配图像信息对成为候补的图像信息进行拣选,最后,以像素单位将其与读取图像信息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原稿图像信息。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三个阶段的步骤来确定原稿图像信息。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特征点生成处理中生成匹配图像信息,在原稿图像信息确定处理中,利用匹配图像信息来生成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是这样的结构,即,根据由用户信息输入部所输入的用户信息,来限制为确定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而使用的上述图像信息。下面,对其予以说明。
图7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图像读取部3、用户信息输入部、仲裁部7、图像形成部8、图像检索装置2、通信部4、图像数据特征点生成部5。
另外,图像检索装置2具有特征点生成部40、取得部11和确定部12。并且,上述取得部11具有特征点比较部13和限制部20。此外,上述确定部12具有比较部14,上述比较部14具有匹配图像比较部21和像素单位比较部22。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点生成部40,根据从上述图像读取部3接收的读取图像信息,生成上述特征点和匹配图像信息。上述匹配图像信息是表示被分类的各图像区域(例如,字符区域、网点区域、照片区域、背景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的图像区域相对于由读取图像信息所示的图像整体的配置的图像信息。具体而言,例如,匹配图像信息表示相对于由读取图像信息所示的图像整体而言文本区域(字符区域)被配置在什么位置,相当于布局图像(layout image)或预览图像者即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特征点,例如,可以是分别把由读取图像信息所示的图像分割为多个矩形的块(区域),并将其分类为诸如字符区域、网点区域、照片区域、背景区域中的某一个区域,该各区域所占的比率。
上述用户信息输入部从外部输入用户信息。
上述取得部11所具有的限制部20,根据上述用户信息,从存储部6取得特征点。更具体地说,上述取得部11仅从对应于被存储在存储部6的图像信息的特征点中取得对应于和所接收的用户信息相同的用户信息的特征点。另外,上述限制部20从存储于存储部6的多个特征点中仅取得由用户信息所许可的特征点。换言之,上述限制部20对用户信息进行分析,并根据所分析的内容来限制存储部6中所存储的特征点的取得。
上述比较部14具有的匹配图像比较部21,对由上述特征点生成部40所生成的匹配图像信息和对应于存储部6中所存储的图像信息的匹配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另外,匹配图像信息与读取图像信息或图像信息本身相比,其信息量较少。
上述像素单位比较部22以像素单位来比较读取图像信息和作为原稿候补图像信息的图像信息。
上述通信部4从外部接收图像信息和用户信息。另外,上述图像数据特征点生成部5,根据经由通信部4接收的图像信息,来生成该图像信息的特征点和匹配图像信息。此外,上述图像数据特征点生成部5和特征点生成部40以相同的算法(程序)生成特征点和匹配图像信息,两者可以相同。
上述存储部6分别将图像信息、特征点、用户信息和匹配图像信息对应地存储。
在此,参照图7,说明由图像读取部3所生成的原稿图像被形成图像之前的处理。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根据用户信息对存储于存储部6的图像信息中的可用于检索的图像信息(特征点)进行限制的示例。
首先,将图像读取部3生成的读取图像信息发送到图像检索装置2的特征点生成部40和仲裁部7。另外,要进行图像形成的用户利用用户信息输入部来输入用户信息。然后,将所输入的用户信息输入到特征点生成部40。
接收了上述读取图像信息的特征点生成部40,根据该读取图像信息生成特征点和匹配图像信息。然后,上述特征点生成部40将上述特征点和用户信息发送到取得部11。另外,特征点生成部40将所生成的匹配图像信息发送到匹配图像比较部21,而且,将读取图像信息发送到像素单位比较部22。
接收了特征点和用户信息的取得部11使限制部20进行动作,并根据该用户信息的内容,从上述存储部6取得由该用户信息所许可的特征点。然后,上述特征点比较部13,对读取图像信息的特征点和由限制部20所取得的特征点进行比较,并生成匹配图像信息一览,该匹配图像信息一览记录了对应于两者之差比预定阈值小的特征点的图像信息。然后,上述取得部11将由特征点比较部13生成的匹配图像信息一览发送到确定部12。
接收了上述匹配图像信息一览的确定部12参照该匹配图像信息一览,取得被存储于存储部6的匹配图像,并将其发送到比较部14的匹配图像比较部21。
上述比较部14的匹配图像比较部21,比较对应于读取图像信息的匹配图像信息和对应于从存储部6取得的图像信息的匹配图像信息,并生成将对应于两者之差比预定阈值小的匹配图像信息的图像信息作为原稿候补图像而进行记录了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其中,该读取图像信息是从特征点生成部40接收的读取图像信息。然后,匹配图像比较部21将所生成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发送到像素单位比较部22。
上述像素单位比较部22,根据从上述匹配图像比较部21取得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将存储于存储部6的图像信息作为原稿候补图像信息而取得,而且,以像素单位来比较该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和从特征点生成部40接收的读取图像信息。然后,上述确定部12根据像素单位比较部22的比较结果,判断在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中是否存在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者,如果存在,则将对应于读取图像信息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作为原稿图像信息发送到仲裁部7。如此,上述图像检索装置2检索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
图8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特征点生成处理的流程图。下面,对特征点生成部40生成特征点和匹配图像信息的方法进行说明。
在上述步骤S23中计算出各区域的面积后,上述特征点生成部40根据所生成的区域面积信息计算出特征点(S24)。此外,上述特征点生成部40,与上述特征点的生成并行地判断文本区域对读取图像信息所表示的图像整体的比率是否比预定的阈值大(S25)。
在上述步骤S25中,当判断为文本区域对读取图像信息所表示的图像整体的比率比预定的阈值大时,上述特征点生成部40利用上述文本区域来生成匹配图像信息(S26)。这里,利用文本区域所生成的匹配图像信息为1bit、75dpi。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25中,当判断为文本区域对读取图像信息所表示的图像整体的比率小于或等于预定的阈值时,上述特征点生成部40利用上述其他区域来生成匹配图像信息(S27)。这里,利用其他区域所生成的匹配图像信息为1bit、75dpi。即,在上述步骤S25中,根据对读取图像信息所表示的图像整体的比率更大的区域来生成匹配图像信息,由此,能够生成更接近读取图像信息的特性的匹配图像信息。这样,特征点生成部40生成匹配图像信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在特征点比较处理中生成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而在本实施方式,生成匹配图像信息一览,来取代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关于其详细的处理,由于和实施方式1相同,故此省略其说明。
图9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原稿图像信息确定处理的流程图。以下,对确定部12确定原稿图像信息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上述确定部12从上述特征点生成部40取得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匹配图像信息。然后,从上述取得部11取得匹配图像信息一览。此后,上述确定部12判断在匹配图像信息一览中是否记录有匹配图像信息(S51)。
在上述步骤S51中,当判断为在匹配图像信息一览中记录有匹配图像信息时,上述确定部12从存储部取得被记录于匹配图像信息一览中的匹配图像信息。然后,上述确定部12使比较部14的匹配图像比较部21进行动作,并使其比较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匹配图像信息和从存储部6取得的匹配图像信息。
换言之,上述匹配图像比较部21比较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匹配图像信息和从存储部6取得的匹配图像信息,并求两者的差(S53)。
然后,上述确定部12根据匹配图像比较部21的比较结果,判断上述两者的差是否比预定的阈值小(S54)。
在上述步骤S54中,根据匹配图像比较部21的比较结果,判断为上述两者的差比预定的阈值小时,将对应于匹配图像信息的图像信息作为原稿候补图像而追加到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其中,该匹配图像信息是从上述存储部6取得的匹配图像信息(S55)。
接着,上述确定部12判断在上述匹配图像信息一览中是否存在尚未进行比较的其他的匹配图像信息(S56)。
在上述步骤S56中,当判断为在匹配图像信息一览中不存在尚未进行比较的其他的匹配图像信息时,处理进入步骤S41。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56中,当判断为在匹配图像信息一览中存在尚未进行比较的其他的匹配图像信息时,处理进入步骤S51。
另外,在上述步骤S54中,当判断为上述两者的差大于或等于预定的阈值时,处理进入步骤S56。
此外,当在上述步骤S51中判断为在匹配图像信息一览中未记录匹配图像信息时,上述确定部12判断为在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一览中未记录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处理进入步骤S41。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利用特征点来判断读取图像信息和存储于存储部6的图像信息是否类似,接着,利用匹配图像信息来判断其是否类似,最后,以像素单位对读取图像信息和作为原稿候补图像信息的图像信息进行比较。由此,与过去相比,能够进行更高精度的图像检索,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图像检索。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可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通过适当组合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所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本发明的图像检索装置,例如,适于在对光学读取的原稿图像进行图像形成时,检索与所读取的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用于生成该原稿图像的原稿图像信息。
本发明的图像检索装置的结构为,具有特征点生成部,接收由图像读取部所得到的读取图像信息,而且,抽取用于特定该读取图像信息的特征点,其中,该图像读取部对基于原稿图像信息而在记录材料上进行图像形成的原稿图像进行光学读取;取得部,根据上述特征点,从存储有多个图像信息的存储部取得用于确定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的成为候补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比较部,以像素单位对上述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和上述读取图像信息进行比较;以及确定部,根据上述比较部的比较结果,确定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
基于此,由于是以像素单位来比较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和读取图像信息,所以,例如,较之于象过去那样仅以读取图像信息的特征点来确定原稿图像信息的结构,能够更准确地确定原稿图像信息。另外,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例如,较之于以像素单位对存储于存储部的多个图像信息中的所有图像信息和上述读取图像信息进行比较的结构,能够迅速地确定原稿图像信息。
因此,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与过去相比,能够迅速而准确地确定成为生成原稿图像的基础的原稿图像信息。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检索装置优选下述结构,即,上述确定部根据上述比较部的比较结果,在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之差比预定的阈值小的上述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中,将差最小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作为上述原稿图像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基于比较部对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和读取图像信息进行比较的结果,将两者的差比预定的阈值小、并且为最小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作为原稿图像信息。即,当两者的差大于或等于预定的阈值时,则不将其视为原稿图像信息。并且,当存在两者的差比预定的阈值小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时,将其中差为最小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作为原稿图像,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对与读取图像信息不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的选择。
进而,本发明的图像检索装置优选下述结构,即,上述特征点生成部,将读取图像信息分割为多个区域并对该分割区域的图像类别进行判断,而且,将上述被判断的图像类别对读取图像信息整体的比率和/或读取图像信息中各图像类别的配置作为上述特征点而进行抽取。
“将读取图像信息分割为多个区域”,是表示将读取图像信息分割为多个以对应于将读取图像信息所表示的图像分割为多个区域。具体而言,是指将以多个像素读取的区域作为一个整体而形成一个区域,例如,将8×8点的矩形作为一个区域,判断该区域的图像类别。
根据上述结构,将读取图像信息分割为多个区域并对该分割区域的图像类别进行判断,将上述被判断的图像类别对读取图像信息整体的比率和/或读取图像信息中各图像类别的配置作为上述特征点,来取得原稿候补图像信息。
基于此,在以像素单位进行比较之前,能够对存储于存储部的图像信息进行简单的筛选,所以,不必以像素单位对存储于存储部的所有的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因此,能更为快速地确定原稿图像信息。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检索装置优选下述结构,即,上述特征点生成部,将读取图像信息分割为多个区域并将该分割区域分离为字符区域、网点区域、照片区域中的一个区域,而且,将该分离的各区域的比率作为上述特征点而进行抽取。
“将读取图像信息分割为多个区域”,是表示将读取图像信息分割为多个以对应于将读取图像信息所表示的图像分割为多个区域。
根据上述结构,在分割为多个区域后,进行分离使该区域与字符区域、网点区域、照片区域中的一个区域相当,将上述被分离的各区域的比率作为特征点来取得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基于此,能够通过较之于以像素单位进行比较的情况其处理量较少的处理来筛选被存储于存储部的图像信息(取得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之后,以像素单位来比较所取得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因此,可进一步缩短要确定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所需的时间。
进而,本发明的图像检索装置优选下述结构,即,上述特征点生成部,将读取图像信息分割为多个区域并将该分割区域分离为字符区域、网点区域、照片区域中的一个区域,而且,将所分离的各区域的任一者的比率作为上述特征点来进行抽取,进而,根据上述比率,使得被用作特征点的区域不同。
根据上述结构,在分割为多个区域后,进行分离使该区域与字符区域、网点区域、照片区域中的一个区域相当,根据所分离的各区域的任一者对读取图像信息整体的比率来抽取特征点。基于此,能够通过简单的处理对存储于存储部的图像信息进行筛选,因此,可进一步缩短要确定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所需的时间。另外,根据上述所分离的区域的比率,使得被抽取为特征点的区域不同。具体而言,如果被用作特征点的区域相对整体的比率太小,有时会含有较多的误差,作为特征点并不适当,所以,通过使用对整体的比率较大的区域,能够抽取更为适当的特征点。即,根据各区域的比率而使得被用作特征点的区域不同,由此,能够取得更为适当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
进而,本发明的图像检索装置优选下述结构,即,上述存储部具有输入用户信息的输入部,用户信息和图像信息对应地存储于该存储部;具有限制部,根据所输入的用户信息来限制上述取得部可取得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使图像信息和用户信息相互对应,根据被输入到图像检索装置的用户信息,对可取得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进行限制。基于此,例如,在仅想将原稿图像信息提供给特定的用户的情况下,可由用户实施限制。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检索装置优选下述结构,即,用户信息和图像信息对应地存储于上述存储部;特征点生成部从图像读取部取得读取图像信息以及与该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具有根据所输入的用户信息对上述取得部可取得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进行限制的限制部。
根据上述结构,使图像信息和用户信息相互对应,根据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对可取得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进行限制。基于此,例如,在只将原稿图像信息提供给特定的用户的情况下,可由用户实施限制。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检索装置优选下述结构,即,用户信息和图像信息对应地存储于上述存储部;特征点生成部从图像读取部取得读取图像信息以及与该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上述取得部取得与用户信息具有关联的上述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其中,该用用户信息是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利用从图像读取部接收的用户信息和存储于存储部的用户信息来取得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具体而言,上述取得部从上述存储部取得原稿候补图像信息,该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具有与对应于读取图像信息的用户信息相同的用户信息。然后,确定部根据所取得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来确定原稿图像信息。基于此,能够更高效地取得原稿图像信息。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检索装置优选下述结构,即,具有对上述原稿图像进行光学读取并获得读取图像信息的图像读取部;上述特征点生成部使得从图像读取部取得的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和由该特征点生成部抽取的上述特征点对应,并使其存储于上述存储部。
根据上述结构,在取得读取图像信息时,使由上述图像读取部读取的读取图像信息和上述特征点对应并使其存储于存储部。基于此,使图像读取部读取了原稿图像后所得到的读取图像信息存储于存储部,所以读取图像信息和特征点相互对应的信息能够被自动地增加到存储部。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检索装置优选下述结构,即,具有图像信息侧特征点生成部,从存储于上述存储部的多个图像信息的各个图像信息中抽取上述特征点。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从存储于存储部的图像信息中抽取特征点,所以,上述取得部通过对两者(读取图像信息和图像信息)的特征点进行比较,能取得原稿候补图像信息。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上述图像检索装置;以及图像形成部,对上述读取图像信息或由上述图像检索装置确定的原稿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形成。
因此,能够对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和由该图像检索装置确定的原稿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形成,所以,当存在原稿图像信息时,能够根据该原稿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形成。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优选下述结构,即,具有在对上述读取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形成时,对该读取图像信息实施修正的修正部;用于由上述修正部对读取图像信息实施修正的修正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和上述特征点生成部抽取的特征点相同。
根据上述结构,使用修正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与特征点生成部抽取的特征点相同的图像读取信息,其中,该修正信息是在对读取图像信息实施基于图像形成部的特性的修正时所使用的修正信息。因此,即使不另行设置特征点生成部,通过使用由修正部所用的修正信息,也能够对特征点进行抽取,所以,能够取得原稿候补图像信息而无需追加新的结构。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或实施例仅仅是揭示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的示例,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具体示例,不应对本发明进行狭义的解释,可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特征点生成部,接收图像读取部所得到的读取图像信息,而且,抽取用于特定该读取图像信息的特征点,其中,该图像读取部对基于原稿图像信息而在记录材料上进行图像形成的原稿图像进行光学读取;取得部,根据上述特征点,从存储有多个图像信息的存储部取得用于特定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的成为候补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比较部,以像素单位来比较上述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和上述读取图像信息;以及确定部,根据上述比较部的比较结果,确定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确定部根据上述比较部的比较结果,在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之差比预定的阈值小的上述原稿候补图像信息中,将差最小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确定为上述原稿图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特征点生成部,将读取图像信息分割为多个区域并对该分割区域的图像类别进行判断,而且,将上述被判断的图像类别对读取图像信息整体的比率和/或读取图像信息中各图像类别的配置作为上述特征点而进行抽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特征点生成部,将读取图像信息分割为多个区域并将该分割区域分离为字符区域、网点区域、照片区域、背景区域中的一个区域,而且,将该分离的各区域的比率作为上述特征点而进行抽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特征点生成部,将读取图像信息分割为多个区域并将该分割区域分离为字符区域、网点区域、照片区域、背景区域中的一个区域,而且,将所分离的各区域的任一者的比率作为上述特征点来进行抽取;进而,根据上述比率,使被用作特征点的区域有所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存储部具有输入用户信息的输入部,用户信息和图像信息对应地存储于该存储部;具有限制部,根据所输入的用户信息来限制上述取得部可取得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用户信息和图像信息对应地存储于上述存储部;上述特征点生成部,从图像读取部取得读取图像信息以及与该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具有限制部,根据所输入的用户信息来限制上述取得部可取得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用户信息和图像信息对应地存储于上述存储部;上述特征点生成部从图像读取部取得读取图像信息以及与该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上述取得部,从存储部取得与用户信息具有关联的上述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其中,该用用户信息是与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用户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图像读取部,对上述原稿图像进行光学读取并获得读取图像信息;上述特征点生成部将从图像读取部取得的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和由该特征点生成部抽取的上述特征点建立对应,并使其存储于上述存储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图像信息侧特征点生成部,分别从存储于上述存储部的多个图像信息中抽取上述特征点。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10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检索装置;以及图像形成部,对读取图像信息或由上述图像检索装置所确定的原稿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修正部,在对上述读取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形成时,对该读取图像信息实施修正;用于由上述修正部对读取图像信息实施修正的修正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和由特征点生成部抽取的特征点相同。
13.一种图像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特征点生成步骤,从图像读取装置所得到的读取图像信息中抽取用于特定该读取图像信息的特征点,其中,该图像读取装置对基于原稿图像信息而在记录材料上进行图像形成的原稿图像进行光学读取;取得步骤,根据上述特征点,从存储有多个图像信息的存储部取得用于确定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的成为候补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比较步骤,以像素单位来比较上述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和上述读取图像信息;以及确定步骤,根据上述比较步骤中的比较结果,确定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既能提高检索精度又能提高处理速度的图像检索装置。该图像检索装置具有特征点生成部(10),接收图像读取部(3)所得到的读取图像信息,而且,抽取用于特定该读取图像信息的特征点,其中,该图像读取部(3)对基于原稿图像信息而在记录材料上进行图像形成的原稿图像进行光学读取;取得部(11),根据上述特征点,从存储有多个图像信息的存储部(6)取得用于确定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的成为候补的原稿候补图像信息;比较部(14),以像素单位对上述原稿候补图像信息和上述读取图像信息进行比较;以及确定部(12),根据上述比较部(14)的比较结果,确定与上述读取图像信息对应的原稿图像信息。
文档编号H04N1/00GK1773501SQ20051012028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9日
发明者小西阳介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