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批量业务进行处理的方法

文档序号:7627524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对批量业务进行处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对批量业务进行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种批量业务处理需求越来越多地出现。如手机的在线升级,当手机内安装的某个软件存在漏洞而需要升级时,电信运营商可以直接通过移动交换中心(MSC)通知用户在一定的时间内下载该软件的补丁,对软件进行在线升级,或者是直接下载安装新版的软件,以克服旧软件的缺陷。这种业务一般有如下特征从服务中心发起、需要对大量的用户、在规定时间内能够以合理的周期反复通知用户、要求用户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执行完业务或者给出某种响应。
现有技术的一种方案是,逐个用户通知并执行业务,每个用户只有在前一个用户执行完业务或者达到某种退出条件后才能执行。这种串行化方式,在业务执行效率较低、资源利用率不足。
另一种方案是,一次性无间隔地通知所有的用户,然后在规定时间内等待用户执行业务或者给出某种响应。这种方式充分利用了服务中心的处理能力,但是由于大量用户同时收到业务通知,在相近的时间内执行业务,将带来许多问题,如服务中心处理能力不足导致大量用户执行失败、大量业务执行请求涌入带来的服务中心处理故障、总体业务执行效率低下、许多用户因为多次执行失败而放弃使用等,如图1所示。而这些问题所引发的延伸影响面和影响程度则更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调节业务用户使用流量、提高总体业务执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对批量业务进行处理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实现本发明需要以下步骤(1)服务中心接受批量业务处理任务;(2)分批执行所述批量业务处理任务;(3)用户状态更新;(4)判断是否还有未执行的用户,如果有未执行的用户,则返回步骤(2);如果没有未执行的用户,则流程结束。
其中,所述步骤(4)中的返回步骤(2)前先进行业务有效期的判断,如果达到业务有效期,则业务终止,如果未达到业务有效期,则返回步骤(2)。
其中,所述步骤(2)进一步包括(2a)服务中心配置业务策略;(2b)根据所述业务策略对用户清单进行分批;(2c)通知第一批用户执行业务处理任务;(2d)判断当前所执行的用户是否是最后一批,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如果不是,则通知下一批用户执行业务处理任务;(2e)返回步骤(2d)。
其中,所述步骤(3)的用户状态更新为将不需要继续通知执行业务的用户从业务用户清单中去除。
其中,所述步骤(3)进一步包括在用户状态更新前等待一段时间的步骤。
其中,所述步骤(2d)进一步包括在通知下一批用户执行业务处理任务前等待一段时间的步骤。


图1是现有技术的负荷曲线示意图;
图2是业务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轮处理流程图;图4是本发明的批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服务中心100是业务的发起者,是逻辑上的实体。它可以是一台服务器,也可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业务模块;信息通道200是交互信息的传递者,同时保障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及时性,是逻辑上的实体。它可以是具体的无线、有线通道,也可以是某种消息机制;用户300是业务的使用者,是逻辑上的实体。它可以是使用某个移动终端的人类用户,也可以是某个具备自动处理逻辑的程序模块。
当前述的批量业务处理需求作为任务传达到服务中心100后,将启动如图3所示的轮处理流程(1)配置业务策略S10,步骤的要点在于需要配置批量大小、批间间隔、业务有效期、轮间间隔等几个关键策略。其中批量大小指对用户进行分批时每批所包含的用户数量,需要综合考虑系统处理能力和业务复杂程度;批间间隔指对每批用户进行业务通知和业务处理之间的间隔时间;业务有效期指对业务从发起到结束的有效区间,有多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如最大轮次、有效时间段等;轮间间隔指各轮业务通知和执行之间的间隔时间。对这些策略数值进行妥善调节,就能够在充分利用系统处理能力的情况下,让用户得到快捷、可靠的业务服务。
(2)设定用户范围S20,即获得业务所涉及的用户或者用户群组清单,本发明称为业务用户清单。
(3)启动第一轮的执行S30。
(4)轮间等待及用户状态更新S50,根据前述S10所配置的轮间间隔数据进行等待,为用户提供执行业务的时间。
(5)判断是否还有未执行的用户S60,如果没有未执行的用户,就表明业务执行完成,流程结束;如果还存在未执行的用户,就进行下一步骤S70。
(6)判断是否到达业务有效期S70,如果达到业务有效期,则业务终止;如果未到达业务有效期,则进行下一步骤。
(7)启动下一轮的执行S80,具体操作与步骤(3)相同。
(8)返回步骤(4)。
其中,步骤(3)进一步可细化为图4所示的批处理流程(3a)刷新业务用户S401,因为轮处理流程发生于不同的轮,在上一轮处理后,用户300会有不同的响应(或者没有响应),在此步骤需要根据用户300的最新状态进行处理,将不需要继续通知的用户从业务用户清单中去除。
(3b)将用户分配到不同的批S402,根据前述S10所配置的批量大小策略对S401刷新后的业务用户清单进行分批处理。
(3c)获取第一批用户S403。
(3d)通知该批用户执行业务S404。
(3e)批间等待及用户状态更新S405,根据前述S10所配置的批间间隔数据进行等待,从而避免并发所通知的业务用户过于集中,合理调节用户高峰。
(3f)判断是否是最后一批S406,如果是,则结束图4所示的流程,如果不是,则执行下一步。
(3g)获取下一批S407。
另外,前文所述的批间或轮间的等待时间的长短依据服务中心的系统处理能力、信道带宽、用户数量、业务量以及业务复杂程度确定。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通过合理调节业务用户使用流量,使服务中心在尽可能发挥处理能力的同时,避免因处理能力不足导致业务执行失败,或者因大量业务执行请求涌入带来的服务中心处理故障,提高总体业务执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让运营商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让用户获得更及时、可靠的业务体验。
权利要求
1.一种对批量业务进行处理的方法,应用于由服务中心、信息通道和用户共同构成的通信系统架构中,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服务中心接受批量业务处理任务;(2)分批执行所述批量业务处理任务;(3)用户状态更新;(4)判断是否还有未执行的用户,如果有未执行的用户,则返回步骤(2);如果没有未执行的用户,则流程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批量业务进行处理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4)中的返回步骤(2)前先进行业务有效期的判断,如果达到业务有效期,则业务终止,如果未达到业务有效期,则返回步骤(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批量业务进行处理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进一步包括(2a)服务中心配置业务策略;(2b)根据所述业务策略对用户清单进行分批;(2c)通知第一批用户执行业务处理任务;(2d)判断当前所执行的用户是否是最后一批,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如果不是,则通知下一批用户执行业务处理任务;(2e)返回步骤(2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批量业务进行处理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的用户状态更新为将不需要继续通知执行业务的用户从业务用户清单中去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批量业务进行处理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进一步包括在用户状态更新前等待一段时间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批量业务进行处理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b)的分批的大小依据服务中心的系统处理能力和业务复杂程度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批量业务进行处理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d)进一步包括在通知下一批用户执行业务处理任务前等待一段时间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对批量业务进行处理的方法,其中所述等待的时间的长短依据服务中心的系统处理能力、信道带宽、用户数量、业务量以及业务复杂程度确定。
全文摘要
一种对批量业务进行处理的方法,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服务中心接受批量业务处理任务;(2)分批执行所述批量业务处理任务;(3)用户状态更新;(4)判断是否还有未执行的用户,如果有未执行的用户,则返回步骤(2),如果没有未执行的用户,则流程结束。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合理调节业务用户使用流量,使服务中心在尽可能发挥处理能力的同时,避免因处理能力不足导致业务执行失败,提高总体业务执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文档编号H04L29/02GK1859355SQ20051012150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8日
发明者汤俊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