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波上移的单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3297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波上移的单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喇叭,特别是指一种可有效调整与控制最低共振频率点,又可以减少材料使用、降低成本、弹波上移的喇叭单体。
背景技术
习用喇叭如台湾专利公告第438183号(下称引证案),其主要构成特征为一支撑座,其底设有的元铁内含磁铁、音圈等,该音圈略高于支撑座,顶端供一振膜覆盖,而支撑座内缘设有一垫圈,于音圈与垫圈间隙则设上、下双悬边相互连结;藉此,使之能做非常垂直切割运动,相互推挽分散及弥补震动时反方不足的拉力,而可增加功率、减少失真,获得更佳音质;而其构成上主要缺点为由于音圈与垫圈的间隙由上、下双悬边相互连结,使其在振动时因受到阻力而不顺畅,并且耗费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弹波上移的喇叭单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波上移的单体,包括一U铁,其U铁内部设置有一磁铁,并于其磁铁上方放置一华司;一胶盆,其胶盆中心有一贯穿孔,其下端周围设置有数扣部,扣部分别与端子及U铁相结合;一音圈,设置于胶盆贯穿孔中,并突出于胶盆,音圈顶端盖有一防尘帽;一弹波,其外缘与胶盆相贴合,其内缘随着音圈高低而贴附一位置;上述组件组合即成为本件弹波上移的单体。
本实用新型的弹波上移的单体,由U铁、磁铁、华司、端子、胶盆、音圈、弹波及防尘帽组合而成;其中该胶盆下端先与端子、华司、磁铁及U铁依序结合,而于其上端开设有一孔洞与音圈结合,该音圈突出胶盆,又于其顶面覆盖一防尘帽,最后将弹波套入音圈,支撑音圈,并贴附于胶盆上端,即完成一喇叭单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将弹波上移做支撑音圈,使该振动比传统结构更无阻力;因弹波波纹结构有比较好的支撑及弹性,使其可做更有效的调整与控制最低共振频率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波上移的单体,省略悬边,使其上下振动更顺畅及减低失真,又可减少材料使用、降低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弹波上移的单体的分解视图;图2为该弹波上移的单体的结合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弹波上移的单体,主要包括有一U铁1,该U铁开设有一凹槽11,于其内部设置有一磁铁12,并于该磁铁12上方放置一华司13,该华司13与磁铁12构成磁气回路;一胶盆2,该胶盆2中心有一贯穿孔21,其下端周围设置有数扣部22,分别会与端子23及U铁1相结合;该端子23作为讯号连接用;一音圈3,呈一中空圆柱状,该音圈3设置于胶盆2贯穿孔21中,并突出于胶盆2,该音圈3顶端盖有一防尘帽31;一弹波4,该弹波4为一环型波浪状,该弹波4外缘41与胶盆2相贴合,其内缘42可随着音圈3高低而任意贴附一位置;待上述组件组合后,即成为本件弹波上移的单体,因将弹波4上做支撑音圈3,并且省略悬边,如此振动比传统结构更无阻力,再则因弹波4波纹结构而有比较好的支撑及弹性,使其上下振动更顺畅及减低失真,而可以做更有效的调整与控制共振频点,又可减少材料使用、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弹波上移的单体,与前述引证案及其它习用技术相互比较时,更具有下列优点1.将弹波上移做支撑音圈,可使该振动比传统结构更无阻力。
2.因弹波波纹结构有比较好的支撑及弹性,可使其可做更有效的调整与控制最低共振频率点。
3.省略悬边,可使其上下振动更顺畅及减低失真,又可减少材料使用、降低成本。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弹波上移的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U铁,其U铁内部设置有一磁铁,并于其磁铁上方放置一华司;一胶盆,其胶盆中心有一贯穿孔,其下端周围设置有数扣部,扣部分别与端子及U铁相结合;一音圈,设置于胶盆贯穿孔中,并突出于胶盆,音圈顶端盖有一防尘帽;一弹波,其外缘与胶盆相贴合,其内缘随着音圈高低而贴附一位置;上述组件组合即成为本件弹波上移的单体。
专利摘要一种弹波上移的单体,由U铁、磁铁、华司、端子、胶盆、音圈、弹波及防尘帽组合而成;其中该胶盆下端先与端子、华司、磁铁及U铁依序结合,而于其上端开设有一孔洞与音圈结合,该音圈呈空心圆柱状,并突出胶盆,且于该胶盆顶面覆盖一防尘帽,最后将弹波套入音圈,该弹波呈波浪状,为支撑音圈,该弹波外缘贴附于胶盆上端,其内缘可依音圈高低而贴附任意位置,即完成一喇叭单体结构。
文档编号H04R7/16GK2854990SQ200520142000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9日
发明者许黄月华 申请人:淇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