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荡·回波消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3442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振荡·回波消除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荡·回波消除系统,该振荡·回波消除系统用于以无线电话或者PHS等移动通信设备为首的一般的电话机、整体耳机话筒、翻译机、聋哑者和声带损伤者用扩音器、旅游业者的导游用通信机、广播用通信机、电车的乘务员用通信机、操作员用头戴受话机等各种的通信设备,在防止这些通信设备的振荡·回波的方面具有效果。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通信设备公知例如无线电话或者PHS等的移动通信所使用的有线和无限的子机,提出了这样的通信系统从该子机通过包括母机还有NTT ドコモ等电话用无线电波中转部的传送系统,和对方侧的通信设备进行双向通信。
特许文献1日本特开2002-300074号公报一方的通信设备由包括用于传送声音等信号的话筒、放大电路的送话部,和包括接收声音等信号的扬声器或者耳机、放大电路的受话部构成,另一方的通信设备由同样的包括话筒、放大电路的送话部,和包括扬声器或者耳机、放大电路的受话部构成,该两个通信设备通过传送系统连接从而可以进行双向通信。
但是,在上述双向通信的情况下,形成了包括在两通信设备的送话部的空间传播的声波并电气结合的环路,从而会产生振荡现象和回波现象。此时振荡现象在电气结合的环路增益为1以上时产生,而回波现象在电气结合的环路增益为1以下时产生,所以现状是不仅不能实现送话部和受话部的一体化或共同设置,就连接近也不可以,所以成为了在有线、无线中,推进通信设备的噪音对策、小型化、轻量化、制造成本降低等方面上的大问题。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点,在和外部收发器进行双向通信时不仅不产生振荡现象也不产生回波现象,可以进行稳定的双向通信的振荡·回波消除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振荡·回波消除系统,具有中空状的本体并且该本体有带有形成为适合于耳孔大小的开口的插入部,在该本体内有1个收取经过插入部的开口并作为空气振动而传播的声音信号的话筒,和1个除了一个传音孔以外形成为密闭状的、将从外部收发器接收的声音信号扩音的扬声器,通过将上述插入部插入耳孔从而可装卸(插拔)地安装于耳朵,从而可以和外部收发器进行双向通信,其特征在于,上述扬声器,传音孔以朝向插入部的开口的方式设置,并且设置2个或2个以上的偶数倍的、从该传音孔朝向开口并且相同长度相同内径的传音道,上述话筒,设置于比上述扬声器的传音孔更远离插入部的开口的位置,并且从开口集音的集音道设置为由不能从扬声器的传音道直接集音的材料形成。
根据本发明,由于由上述那样的构造形成,所以可以提供一种在和外部收发器进行双向通信时不仅不产生振荡现象也不产生回波现象,从而可以时常地和外部收发器进行稳定的双向通信的振荡·回波消除系统。另外,在以往的情况下需要在通信设备内设置高价的振荡·回波防止电路,但仍然不能完全去除,然而本发明没有此必要,是极其有用的划时代的发明。


〔图1〕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来表示的振荡·回波消除系统的省略了一部分的纵剖正面图。
〔图2〕从左侧看图1的要件侧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1是振荡·回波消除系统,作为其主要构造部件具有耳机话筒2。耳机话筒2具有中空状的本体5,该本体5具有被形成为适合耳孔大小的带有开口3的插入部4。本体5为合成树脂,呈从侧面看为圆形的大致圆柱形状,除在插入部4具有开口3以外再无开口部,内部为密闭状的中空部。插入部4设置为从本体5的侧面中央部突出状,其前端通过配合安装有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的、不论怎样大小的耳孔(外耳道)都可以紧密接触的耳塞6。本体5,耳塞6侧的半部5a和相反侧的半部5b配合,并且在半部5b的外周介设有环状部件7,并且通过配合安装有后述的收纳电气配线等的管体8的一端的扩开部,从而一体化。如上所述耳机话筒2通过将插入部4插入耳孔从而可插拔地安装于耳朵。
在本体5内设置1个话筒10和1个扬声器11,该话筒10收取经过插入部4的开口3并作为空气振动来传播的声音信号,该扬声器11除了1个传音孔以外形成为密闭状并且扩音从无图示的外部收发器接收的声音信号。扬声器11,以朝向插入部4的开口3的方式设置有无图示的上述传音孔,并且以从传音孔分岔成两股的方式设置2个从该传音孔朝向开口3并且相同长度相同内径的传音道12。该传音道12由和本体成为一体的合成树脂13形成其周围。合成树脂13以外周呈圆形并且从本体5的插入部4向开口3的相反侧延伸的形状设置。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令传音道为2个,但是也可以为4个......,只要是2个的偶数倍就不必有个数的限制。
话筒10设置于比扬声器11的上述传音孔更远离插入部4的开口3的位置,并且,从开口3集音的集音道15设置为利用不能从扬声器11的传音道12直接集音的材料例如橡胶等弹性体16来形成其周围。弹性体16成为中空圆柱体,其中心孔形成集音道15,并且外周面成为接触于合成树脂13的状态。因为扬声器11的传音道12以及话筒10的集音道15像上述那样利用合成树脂13以及弹性体16形成,所以扬声器11的机械振动被它们抑制从而不直接传到话筒10,从而只能集音从传音道12经过开口3进入集音道15的振动音。17a、17b为一分为二的隔音件,将本体5内填充为密封状。在隔音件17a、17b的正对面,其他的部件13、5,设备10、11的接触面设置无图示的线部件,并且上述两正对面保持用规定的压力按压的状态,由此,防止从外部传入的振动和进入音。
扬声器11的传音道12以及话筒10的集音道15,分别收纳在插入部4的开口3的内径内,并设置为直线状。从扬声器11以及话筒10延伸规定长度的电气配线18、19如上所述收纳在管体8内,并在相反侧连接于插入上述外部收发器的耳机插孔的耳机插头21。在耳机插头21旁边的电气配线18、19,设置作为输出降低装置的输出降低电路22。该输出降低电路22构成为,在电气配线18、19分别设置可变电阻23、24,并且在扬声器11侧的电气配线18设置电容器25,从而通过调整可变电阻23、24,一般地对于在开放空间产生的输出,可以以扬声器11的输出降低到70%以下,话筒10的输出降低到十分之一以下的方式降低输出。电容器25是为了防止声音信号的波动而设置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输出降低电路22设置于电气配线18、19,但是这只是一个例子,另外也可以设置于本体5内的适当的地方,或者也可以设置于上述外部收发器。并且,作为外部收发器有例如内藏于或者外带于无线电话和PHS等移动通信设备、通信用终端机和各种通信机的耳机话筒专用收发器。
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工作。在收发信号时,将安装于振荡·回波消除系统1的耳机话筒2的插入部4的耳塞6插入外耳道并且紧密接触,并且将耳机插头21插入上述外部收发器的耳机插孔。并且,在接收信号时,从外部收发器发出的声音信号通过耳机插头21、电气配线18被耳机话筒2接收,由扬声器11扩音之后像图1的箭头A所示的那样通过传音道12向外方向传播从而作为声音传达到位于外耳道末端的鼓膜。这时,该声音可能从传音道12的周围漏向话筒10的集音道15,但是传播被合成树脂13以及弹性体16抑制,所以几乎没有漏出。
另一方面,在发送时,由声带产生的作为来自于鼓膜方向的外耳道内的空气振动而传播的声音信号,从开口3如图1的箭头B所示那样传播并且被话筒10收取,经过电气配线19、耳机插头21向外部收发器发送,从而被传达。在这样的声音信号的收发时,完全没有发生回波现象和振荡现象。
也就是说,利用以下方法完全除去回波成分(1)话筒10设置于比扬声器11的传音孔更远离插入部4的开口3的位置,该位置不加有扬声器11的直接的声压,成为低压点,(2)被扬声器11扩音的声音只从2个传音道12传播,该被传音的声音的终端是位于外耳道的末端的鼓膜,就这样使该声音衰减,所以抑制了回波成分的产生,成为回波成分的声音难于到达位于该声音相反侧的话筒10,(3)由2个传音道12发出的外耳道内的声音,只要没有由回声引起的放大,那么在混合的过程中产生由于相位的反转而引起的相互抵消,从而除去回波成分,(4)扬声器11从传音孔发出正转音,但是作为扬声器的特性此时一定会产生的反转音,被密闭构造的扬声器内部吸收,并且被那里所具有的衰减孔湮灭。因此,可以保持这样的状况,即作为回波原因的环路增益为1以下并时常衰减产生的回波成分,从而不产生回波现象。
另外利用输出降低电路22,将扬声器11的输出抑制为70%以下,将活筒10的输出降低到十分之一以下,所以作为振荡的原因的环路增益可以保持为1以下,从而也不产生振荡现象。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输出降低电路22为,以将扬声器11的输出降低到70%以下、将话筒10的输出降低到十分之一以下的方式来降低输出的装置中的一例,当然也可以使用图示电路以外的装置。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1.一种振荡·回波消除系统,具有中空状的本体,该中空状的本体具有被形成为适合于耳孔大小的带开口的插入部,在该本体内具有1个收取经过插入部的开口作为空气振动而传播来的声音信号的话筒,和1个除1个传音孔以外形成为密闭状、对从外部收发器接收的声音信号进行扩音的扬声器,通过将上述插入部插入耳孔从而可插拔地装设在耳朵中,从而可以与外部收发器进行双向通信;其特征在于,上述扬声器,传音孔朝向插入部的开口而设置,并且从该传音孔朝向开口设置2个或2个以上的偶数倍的相同长度相同内径的传音道;上述话筒,被设置于比上述扬声器的传音孔更远离插入部的开口的位置,并且从开口集音的集音道被设置为由除了经过开口而被集音的声音以外不能从扬声器的传音道直接集音的材料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回波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扬声器的传音道以及话筒的集音道分别收纳于插入部的开口的内径内,并且被设置为直线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回波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话筒的集音道由设置于其周围的橡胶等弹性体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回波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扬声器的传音道由设置于其周围的合成树脂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回波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从上述扬声器以及话筒延伸出的电气配线连接于插入在外部收发器的耳机插孔上的耳机插头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回波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使输出降低的装置,使得上述扬声器的输出为70%以下、话筒的输出为十分之一以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荡·回波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出降低装置是设置于电气配线或者本体内的输出降低电路。
权利要求
1.一种振荡·回波消除系统,具有中空状的本体,该中空状的本体具有被形成为适合于耳孔大小的带开口的插入部,在该本体内具有1个收取经过插入部的开口作为空气振动而传播来的声音信号的话筒,和1个除1个传音孔以外形成为密闭状、对从外部收发器接收的声音信号进行扩音的扬声器,通过将上述插入部插入耳孔从而可插拔地装设在耳朵中,从而可以与外部收发器进行双向通信;其特征在于,上述扬声器,传音孔朝向插入部的开口而设置,并且从该传音孔朝向开口设置2个或2个以上的偶数倍的相同长度相同内径的传音道;上述话筒,被设置于比上述扬声器的传音孔更远离插入部的开口的位置,并且从开口集音的集音道被设置为由不能从扬声器的传音道直接集音的材料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回波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扬声器的传音道以及话筒的集音道分别收纳于插入部的开口的内径内,并且被设置为直线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回波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话筒的集音道由设置于其周围的橡胶等弹性体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回波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扬声器的传音道由设置于其周围的合成树脂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回波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从上述扬声器以及话筒延伸出的电气配线连接于插入在外部收发器的耳机插孔上的耳机插头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回波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使输出降低的装置,使得上述扬声器的输出为70%以下、话筒的输出为十分之一以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荡·回波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出降低装置是设置于电气配线或者本体内的输出降低电路。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振荡·回波消除系统(1),具有中空状的本体(5)并且该本体(5)有带有形成为适合于耳孔大小的开口(3)的插入部(4),在该本体内有1个话筒(10)和1个扬声器(11)。上述扬声器,传音孔以朝向插入部的开口的方式设置,并且设置2个或2个以上的偶数倍的从该传音孔朝向开口并且相同长度相同内径的传音道(12)。上述话筒,设置于比上述扬声器的传音孔更远离插入部的开口的位置,并且从开口集音的集音道(15)设置为由不能从扬声器的传音道直接集音的材料形成。
文档编号H04R3/02GK1934896SQ20058000957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5日
发明者濑户信次 申请人:Nap企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