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基站控制装置以及无线局域网基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4789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基站控制装置以及无线局域网基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LAN)基站控制装置以及无线局域网(LAN)基站装置,特别涉及有关无线LAN的通信系统、构成该通信系统的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以及无线LAN基站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无线LAN(IEEE802.11标准)的普及,在公共网络和企业网络中,大规模的无线LAN网络系统正被构筑起来。由此,接入点(AP),比如从对无线LAN基站装置个别设定来设置的方法,过渡到通过与多个无线LAN基站装置连接的AP控制装置,该AP控制装置,比如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对无线LAN基站装置的自动设定、障碍管理、统计信息的收集等统一进行的方法正在被探讨研究。该探讨研究由国际标准化团体的IETF(Internet EngineeringTask Force)和IEEE802.11工作组等进行,开展着标准化的制定。
于是,不通过无线LAN基站装置来进行无线LAN帧(802.11标准)和以太网(Ethernet,注册商标)帧之间的网桥处理,而在主机的AP控制装置进行,以及认证端口的开闭部分也从无线LAN基站装置转移到AP控制装置的结构被探讨研究。涉及这样的结构,在IETF的CAPWAP工作组中,作为管理AP的协议之一,提出了LWAPP(light weight access protocol)。在该LWAPP中,AP控制装置对无线LAN基站装置进行设定信息的自动设定、障碍管理、统计信息收集、加密密钥信息的设定等的控制。
在此提出的通信系统,为了进行那些控制,定义了在AP控制装置与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的使用以太网(注册商标)通道的通信(参照非专利文献1)。该以太网(注册商标)通道由发送源的MAC地址与目的地的MAC地址的组来决定。该LWAPP记载着在以太网(注册商标)通道的发送源MAC地址上设定发送源接口的MAC地址,并且在目的地的MAC地址上设定发送目的地的接口的MAC地址。另外,当发送源的接口被赋予有多个MAC地址时,其依赖于哪个MAC地址被设定的方案。
但是,在以往的通信系统中,AP控制装置和无线LAN基站装置等具有的接口上,一个接口上设定一个MAC地址,并通过该接口的MAC地址进行通信。因此,在AP控制装置与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进行通信时,通过一个数据通道(比如,以太网(注册商标)通道)进行通信。
因此,在AP控制装置与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交换的控制帧和该控制帧以外的数据帧由同一个数据通道来处理。
IETF草案draft-ohara-capwap-lwapp-00.txt「Light WeightAccess Point Protocol」但是,在以往的通信系统中,因为控制帧与该控制帧以外的数据帧由同一个数据通道来处理,所以在AP控制装置与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的网络上,施加将在一个数据通道内进行的路径控制和QoS(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变得困难。
而且,在以往的通信系统中,控制帧与数据帧以同等的优先度进行通信,当数据帧的业务量增加,也就是通信拥塞时,从AP控制装置向无线LAN基站装置发送的控制帧不能被传送到AP控制装置,并且AP控制装置对无线LAN基站装置的管理不能成功进行,所以会发生通信系统的通信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通信系统、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以及无线LAN基站装置,能够提高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与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控制的可靠性,并改善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的第一特征在于,在通信系统中包括无线LAN基站装置;以及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具备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在与所述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形成多个数据通道;以及控制单元,根据发送数据的种类而使用不同的所述数据通道来发送。
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在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中包括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其形成多个数据通道;以及控制单元,其根据发送数据的种类而使用不同的所述数据通道来发送数据。
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于,在无线LAN基站装置中包括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其形成多个数据通道;以及控制单元,其根据发送数据的种类而使用不同的所述数据通道来发送数据。
发明的有益效果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系统、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以及无线LAN基站装置,通过形成多个数据通道以及根据帧的种类使用不同的数据通道,能够提高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与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控制的可靠性,并且改善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图2是用来说明图1的AP控制装置与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形成的数据通道的图;图3是表示图1的AP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图4是用来说明图3的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所保有的表格的图;图5是用来说明图3的通道生成管理单元的动作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图1的无线LAN基站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图7是用来说明图6的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所保有的表格的图;图8是用来说明图6的通道生成管理单元的动作的流程图;图9是说明图1的通信系统所进行的通道生成的顺序图;图10是用来说明图9的顺序图的步骤的详情的流程图;图11是用来说明图9的顺序图的步骤的详情的流程图;图12是用来说明图9的顺序图的步骤的详情的流程图;图13是用来说明图9的顺序图的步骤的详情的流程图;图14是用来说明图9的顺序图的步骤的详情的流程图;图15是用来说明用于AP控制帧以及数据帧的结构的图;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图17是用来说明图16的AP控制装置与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形成的数据通道的图;图18是图16的AP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图19是用来说明图18的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所保有的表格的图;
图20是用来说明AP控制帧以及数据帧的结构的图;图21是表示图16的无线LAN基站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图22是用来说明图21的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所保有的表格的图;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3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整体的方框图;图24是用来说明图23的AP控制装置与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形成的数据通道的图;图25是图23的AP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图26是用来说明图25的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所保有的表格的图;图27是用来说明图25的切换单元的动作的流程图;图28是用来说明图25的通道生成管理单元的动作的流程图;图29是表示图23的无线LAN基站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图30是用来说明图29的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所保有的表格的图;图31是用来说明图29的通道生成管理单元的动作的流程图;图32是表示实施方式4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整体的方框图;图33是用来说明图32的AP控制装置与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形成的数据通道的图;图34是图32的AP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图35是用来说明图34的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所保有的表格的图;图36是表示图32的无线LAN基站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图37是用来说明图36的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所保有的表格的图;以及图38是用来说明图36的通道生成管理单元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对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编号,并省略对其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1)首先参照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通信系统的结构。
实施方式1涉及的通信系统10如图1所示,包括无线LAN基站装置200;AP控制装置100,作为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形成由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基站MAC地址和自己控制站MAC地址来确定、也就是定义的数据通道,并利用这些数据通道进行通信;通信终端装置300,访问无线LAN基站装置200来进行通信;以及网络系统400。而且,AP控制装置100连接于核心网络系统20。
AP控制装置100的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端的接口被赋予的MAC地址为S。另外,无线LAN基站装置200A的AP控制装置100端的接口被赋予的MAC地址为X。另外,AP控制装置1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A之间,经由MAC地址X与MAC地址S所定义的数据通道来进行通信。另外,AP控制装置1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B之间,经由MAC地址Y与MAC地址S所定义的数据通道来进行通信。
另外,无线LAN基站装置200A与通信终端装置300A之间,将BSSID(基本服务组IDBasic Service Set ID)A作为标识符号来进行通信。另外,无线LAN基站装置200B与通信终端装置300B之间,将BSSID(基本服务组IDBasic Service Set ID)B作为标识符号来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LAN基站装置200A与AP控制装置100之间还能形成n个数据通道。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将用来在无线LAN基站装置200A与通信终端装置300A-1~n之间进行通信而准备的BSSID的A-1~n(图2中,n=3,此后以n=3来说明),作为用来识别无线LAN基站装置200A的基站识别信息,并通过将作为该基站识别信息的BSSID的A-1~3提供给无线LAN基站装置200A的AP控制装置100端的接口,从而形成无线LAN基站装置200A与AP控制装置100之间的另外的3个数据通道(数据帧通道#A1~A3)。另外,有关无线LAN基站装置200B,通过将作为基站识别信息的BSSID的B-1~3提供给无线LAN基站装置200B的AP控制装置100端的接口,从而形成无线LAN基站装置200B与AP控制装置100之间的另外的3个数据通道(数据帧通道#1~B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AP控制装置1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之间交换的控制帧与控制帧以外的数据帧,利用不同的数据通道进行通信。
具体而言,AP控制装置1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A之间,经由MAC地址X与MAC地址S所确定的、也就是定义的数据通道来进行控制帧的通信。另外,经由根据BSSID的A-1~3与MAC地址的S而定义的3个数据通道(数据帧通道#A1~A3)来进行控制帧以外的数据帧的通信。另外,有关用于通过AP控制装置100来控制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控制帧(以下称为“AP控制帧”)以及AP控制装置1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之间交换的数据帧的结构将后述。
如上所述,在通信系统10中,AP控制装置1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之间能够形成多个数据通道,而且能够根据帧的种类(控制帧、控制帧以外的数据帧等)来使用不同的数据通道。
由此,当数据帧的业务量增加,也就是可能发生通信拥塞时,以下的问题能够解除,即从AP控制装置100向无线LAN基站装置200发送的AP控制帧不能传送到AP控制装置100,从而通过AP控制装置100的、对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管理不能进行的问题。另外,AP控制帧和数据帧通过不同的数据通道进行通信,所以能够将QoS或路径选择等适用于不同的帧。
如图3所示,AP控制装置100包括网络端输入输出单元101;切换单元102;AP管理单元103;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其作为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形成第一数据通道(传递控制帧)以及第二数据通道(传递控制帧以外的数据帧),并且进行管理,作为控制单元,当发送数据为控制数据时,通过第一数据通道发送该控制数据,并且当发送数据为控制数据以外的数据时,通过第二数据通道进行发送;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105,作为将基站的MAC地址、基站识别信息和控制站的MAC地址相关联地存储的存储单元;以及终端端输入输出单元106。
网络端输入输出单元101对网络端,也就是核心网络系统20端的帧进行输入输出。具体而言,将从核心网络系统20端输入的帧送出到切换单元102,另外,将从切换单元102输入的帧送出到核心网络系统20。
切换单元102对输入的帧进行切换到网络端和终端端的任何一个端的处理。具体而言,切换单元102将输入的帧送出到网络端输入输出单元101或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
AP管理单元103进行为了对无线LAN基站装置200进行管理的处理。具体而言,生成用来控制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AP控制帧,并送出到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
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进行数据通道的生成以及对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105的管理等。另外,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将输入的帧分配给不同的数据通道。有关该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的动作的详情将后述。
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105如图4所示,具备AP控制通道表格、数据帧通道表格、以及数据帧对应表格。
AP控制通道表格中,如图4A所示,记录着用于控制帧通信的数据通道的条目(entries),每个数据通道由目的地MAC地址与发送源MAC地址的组来定义(规定)。比如,图4A的AP控制通道表格的通道ID1定义着如图2所示的AP控制装置1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A之间形成的AP控制通道。
数据帧通道表格中,如图4B所示,记录着用于数据帧通信的数据通道的条目,每个数据通道由目的地MAC地址与发送源MAC地址的组来定义(规定)。比如,图4B的数据帧通道表格的通道ID1定义着如图2所示的AP控制装置1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A之间形成的数据帧通道#A1。另外,在此,BSSID作为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MAC地址被利用。
像这样,通过将在通信终端装置3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之间的通信中所使用的BSSID,直接作为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AP控制装置100端的MAC地址来使用,当分配给通信终端装置300的BSSID确定下来的话,该通信终端装置300接收发送的数据帧所经由的数据通道就被唯一地确定。也就是,从通信终端装置300经由无线LAN基站装置200到AP控制装置100的数据通道被形成。因此,只要数据通道被定义(规定)一次的话,居间的无线LAN基站装置200就无需进行用来转送数据帧的繁重处理,由此减轻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处理量。另外,即使是容纳于相同的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通信终端装置300,当被分配的BSSID不同时,将要使用的数据通道就也不同,所以数据帧能够对每个接收发送的通信终端装置300进行QoS和路径控制的适用。
数据帧对应表格中,如图4C所示,对每个数据帧定义(规定)使用哪个数据通道。比如,如果通信终端装置300A的终端标识符号为T1,当通信终端装置300A与AP控制装置100之间进行数据帧交换时,该表格定义(规定)为使用数据帧通道表格的通道ID1的数据通道。也就是,有关数据帧通道的使用,因为使用由分配给每个经由AP控制装置100和无线LAN基站装置200进行通信的通信终端装置300的BSSID唯一地确定下来的数据通道,所以通信终端装置300的标识符号(比如通信终端装置300的MAC地址)与数据帧通道表格的一个条目相关联。
接下来参照图5说明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的动作。
首先在步骤ST2001接收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作出从何处接收到该帧的判断(步骤ST2002)。
在步骤ST2002,当判断为从切换单元102或AP管理单元103接收到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作出该帧为数据帧还是AP控制帧的判断(步骤ST2003)。
在步骤ST2003,当判断帧为数据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将包含于该帧的通信终端装置300的目的地MAC地址(终端标识符号)作为关键词,检索数据帧对应表格,取出对应的通道ID(步骤ST2004)。
另外,在步骤ST2005,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将在步骤ST2004取出的通道ID作为关键词,检索数据帧通道表格,取出对应的通道标识符号,也就是目的地MAC地址以及发送源MAC地址。
在步骤ST2006,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基于在步骤ST2005或后述的步骤ST2007取出的通道标识符号,生成通道报头,并作为报头包含于数据帧,也就是封装(encapsulate),并送出到终端端输入输出单元106。
在步骤ST2003,当判断帧为AP控制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将包含于该AP控制帧的和是控制对象的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MAC地址作为关键词,检索AP控制通道表格,取出通道标识符号(步骤ST2007)。
在步骤ST2002,当判断从终端端输入输出单元106接收到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对接收到的帧的通道报头进行检查(步骤ST2008),剥离通道报头,也就是解封装(decapsulate)(步骤ST2009)。
继而在步骤ST2010,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判断解封装后的帧为数据帧还是控制帧。
根据步骤ST2010的判断结果,当判断帧为数据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将包含于该数据帧的发送源MAC地址(在此为通信终端装置300的MAC地址)作为关键词,从数据帧通道表格中检索对应的通道ID,并将该通道ID与终端标识符号(通信终端装置300的MAC地址)相关联地存储于数据帧对应表格(步骤ST2011)。
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将该数据帧送出到切换单元102(步骤ST2012)。
根据步骤ST2010的判断结果,当判断帧为来自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控制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将该控制帧送出到AP管理单元103(步骤ST2013)。
继而,终端端输入输出单元106将从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接收的帧送出到无线LAN基站装置200,并且将来自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帧送出到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
接下来,如图6所示,无线LAN基站装置200包括网络端输入输出单元201;通道生成管理单元202,作为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形成和管理第一数据通道(传递控制帧)以及第二数据通道(传递控制帧以外的数据帧),并且作为控制单元,当发送数据为控制数据时,通过第一数据通道发送该控制数据,以及当发送数据为控制数据以外的数据时,通过第二数据通道进行发送;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203,作为将基站MAC地址与基站识别信息与控制站的MAC地址相关联地存储的存储单元;帧转送单元204;终端端输入输出单元205;以及AP管理单元206。
网络端输入输出单元201对网络端,也就是AP控制装置100端的帧进行输入输出。具体而言,将从AP控制装置100端输入的帧送出到通道生成管理单元202,另外,将从通道生成管理单元202输入的帧送出到AP控制装置100。
通道生成管理单元202进行数据通道的生成以及对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203的管理等。另外,通道生成管理单元202将输入的帧分配给不同的数据通道。有关该通道生成管理单元202的动作的详情将后述。
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203如图7所示,具备AP控制通道表格和数据帧通道表格。
AP控制通道表格中,如图7A所示,记录着用于控制帧通信的数据通道的条目,数据通道由目的地的MAC地址与发送源的MAC地址的组来定义。另外,通常来讲,1个无线LAN基站装置200形成一个AP控制通道,通过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203管理的AP控制通道表格中有一组条目。
数据帧通道表格中,如图7B所示,记录着用于数据帧通信的数据通道,每个数据通道由目的地的MAC地址与发送源的MAC地址的组来定义。比如,图7B的数据帧通道表格的通道ID1定义着如图2所示的AP控制装置1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A之间形成的数据帧通道#A1。另外,在此,BSSID也作为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MAC地址被利用。
帧转送单元204对从通道生成管理单元202接收的帧进行适当的协议处理,并将协议处理后的帧送出到终端端输入输出单元205。另外,帧转送单元204对从终端端输入输出单元205接收的帧进行适当的协议处理,并将协议处理后的帧送出到通道生成管理单元202。
终端端输入输出单元205将来自通信终端装置300的帧送出到帧转送单元204,以及将来自帧转送单元204的帧送出到通信终端装置300。
AP管理单元206进行为了对本装置,也即无线LAN基站装置200进行管理的处理。具体而言,接收来自AP控制装置100的、用来控制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控制帧(以下称为AP控制帧),管理本装置,生成用来响应AP控制帧而送出到AP控制装置100的控制帧,以及送出到通道生成管理单元202。
接下来参照图8说明通道生成管理单元202的动作。
首先在步骤ST2101接收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202作出从何处接收到该帧的判断(ST2102)。
在步骤ST2102,当判断为从帧转送单元204或AP管理单元206接收到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202作出该帧为数据帧还是控制帧的判断(步骤ST2103)。
在步骤ST2103,当判断帧为数据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202获取包含于该帧的BSSID(步骤ST2104)。另外,BSSID存储于802.11报头的Add1中。
另外,在步骤ST2105,通道生成管理单元202将在步骤ST2104取出的BSSID作为关键词,检索数据帧通道表格,取出存储与该BSSID相对应的发送源的MAC地址的通道标识符号,也就是目的地的MAC地址以及发送源的MAC地址。
在步骤ST2106,通道生成管理单元202基于在步骤ST2105或后述的步骤ST2107取出的通道标识符号,生成通道报头,并将其作为报头包含于帧,也就是封装,并送出到网络端输入输出单元201。
在步骤ST2103,当判断帧为控制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202将包含于该控制帧的和是传送对象的AP控制装置100的MAC地址作为关键词,检索AP控制通道表格,取出通道标识符号(步骤ST2107)。
在步骤ST2102,当判断从网络端输入输出单元201接收到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202对接收到的帧的通道报头进行检查(步骤ST2108),剥离通道报头,也就是解封装(步骤ST2109)。
继而在步骤ST2110,通道生成管理单元202判断解封装后的帧为数据帧还是AP控制帧。
根据步骤ST2110的判断结果,当判断帧为数据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202将该数据帧送出到帧转送单元204(步骤ST2111)。
根据步骤ST2110的判断结果,当判断帧为来自AP控制装置100的AP控制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202将该AP控制帧送出到AP管理单元206(步骤ST2112)。
接下来,参照图9说明通信系统10中进行的通道生成的顺序。
在步骤ST2201,无线LAN基站装置200首先为了使AP控制装置100检测出本装置,对AP控制装置100送出包含本装置的基站的MAC地址(具体为AP链接端口的MAC地址)的AP检测请求。
在步骤ST2202,AP控制装置100基于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接收的AP检测请求,对AP控制通道表格进行条目的追加处理。详情如图10所示,在AP控制装置100,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从经由终端端输入输出单元106接收的AP检测请求,获取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实际的MAC地址以及链接的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端口号码(步骤ST2301)。继而,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基于在步骤ST2301获取的信息,生成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105的AP控制通道表格(步骤ST2302)。具体而言,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实际的MAC地址被输入作为AP控制通道表格中的通道标识符号的目的地的MAC地址和本装置即AP控制装置100的AP链接端口的MAC地址被输入作为通道标识符号的发送源的MAC地址。
在步骤ST2203中,AP控制装置100将包含本装置的控制站的MAC地址的AP检测响应对无线LAN基站装置200送出。
在步骤ST2204,无线LAN基站装置200基于从AP控制装置100接收的AP检测响应,生成AP控制通道表格。详情如图11所示,在无线LAN基站装置200中,通道生成管理单元202从经由网络端输入输出单元201接收的AP检测响应中获取AP控制装置100的MAC地址(步骤ST2401)。继而,通道生成管理单元202基于在步骤ST2401获取的信息,生成AP控制通道表格(步骤ST2402)。具体而言,AP控制装置100的MAC地址被输入作为AP控制通道表格中的通道标识符号的目的地的MAC地址和本装置即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MAC地址被输入作为通道标识符号的发送源的MAC地址。此时,AP控制装置1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之间建立起AP控制通道。
在步骤ST2205,AP控制装置100进行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设定。具体而言,进行用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与通信终端装置300之间的通信的BSSID的设定等。
继而,在AP控制装置100以及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数据帧通道表格中,追加在步骤ST2205中设定的与BSSID相同的条目数目。
也就是,在步骤ST2206中,AP控制装置100追加数据帧通道表格的条目。详情如图12所示,AP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T2205对无线LAN基站装置200进行设定,并基于该设定信息来生成数据帧通道表格(步骤ST2311)。具体而言,包含于设定信息中的BSSID被输入作为数据帧通道表格中的通道标识符号的目的地的MAC地址,以及AP控制装置100的AP链接端口的MAC地址被输入作为通道标识符号的发送源的MAC地址。另外,追加与将要设定的BSSID相同的条目数目。
而且,在步骤ST2207中,无线LAN基站装置200追加数据帧通道表格的条目。详情如图13所示,对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在步骤ST2205,AP控制装置100进行设定,并基于该设定信息来生成数据帧通道表格(步骤ST2411)。具体而言,已经附加于设定信息中的AP控制装置100的MAC地址被输入作为数据帧通道表格中的通道标识符号的目的地的MAC地址以及包含于设定信息中的BSSID被输入作为通道标识符号的发送源的MAC地址。此时,AP控制装置1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之间建立起数据帧通道。
当通信终端装置300对无线LAN基站装置200送出链接请求时,无线LAN基站装置200对该通信终端装置300分配一个BSSID,并在来自通信终端装置300的链接请求中包含该通信终端装置300的MAC地址和分配给该通信终端装置300的BSSID,送出到AP控制装置100(步骤ST2208)。
在步骤ST2209,AP控制装置100基于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接收的通信终端装置300的链接请求,生成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203的数据帧通道表格。详情如图14所示,AP控制装置100检测出链接请求,并获取包含于该链接请求中的通信终端装置300的MAC地址和BSSID(步骤ST2321)。而且,AP控制装置100的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将在步骤ST2321获取的BSSID作为关键词,检索数据帧通道表格,获取与该BSSID具有同一个目的地MAC地址的记录的通道ID。而且,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将获取的通道ID和在步骤ST2321获取的MAC地址作为条目,追加于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105的数据帧通道表格(步骤ST2322)。
接下来,参照图15说明有关用于通过AP控制装置100来控制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AP控制帧以及AP控制装置1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之间交换的数据帧的结构。
如图15A所示,数据帧包括通道报头2501(在此为Ether报头)、AP管理协议报头2502、以及802.11帧2503。通道报头2501由发送目的地的MAC地址、发送源的MAC地址和Ether类型构成。另外,AP管理协议报头2502保存有表示帧是数据帧还是控制帧的标记。802.11帧2503由帧控制有效期(duration)ID、存储BSSID的地址1区域(Add1)、存储通信终端装置300的MAC地址的地址2区域(Add2)、存储目的地的MAC地址的地址3区域(Add3)、顺序控制区域以及数据区域构成。另外,存储于上述地址1~3的信息为说明从通信终端装置300向AP控制装置100的方向发送时的信息。
如图15B所示,AP控制帧包括通道报头2521(在此为Ether报头)、AP管理协议报头2522、以及AP管理协议有效负载(payload)2523。通道报头2521由发送目的地的MAC地址、发送源的MAC地址和Ether类型组成。AP管理协议报头2522保存有表示帧是数据帧还是控制帧的标记。
像这样,实施方式1涉及的通信系统10在AP控制装置1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之间形成多个数据通道,而且根据帧的种类(控制数据帧、数据帧等)使用不同的数据通道,由此来提高AP控制帧向无线LAN基站装置200传送的可靠性,结果能够提高AP控制装置1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之间控制的可靠性,以及由此改善通信系统10的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另外,在实施方式1涉及的通信系统10中,通过将在通信终端装置3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之间的通信中所使用的BSSID,直接作为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AP控制装置100端的基站识别信息(比如MAC地址)来使用,一旦当分配给通信终端装置300的BSSID确定下来的话,该通信终端装置300接收发送的数据帧所经由的数据通道就被唯一地确定。也就是,从通信终端装置300经由无线LAN基站装置200到AP控制装置100的数据通道被形成。因此,只要数据通道被定义一次的话,居间的无线LAN基站装置200就无需进行用来转送数据帧的繁重处理,由此减轻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处理量。另外,即使在是容纳于相同的无线LAN基站装置200中的通信终端装置300的情况下,如果被分配的BSSID不同,则将要使用的数据通道就也不同,所以有可能对接收发送数据帧的每个通信终端装置300施加QoS和路径控制。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1,在AP控制装置100中设置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作为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其形成多个数据通道;以及作为控制单元,其根据发送数据的种类使用不同的所述数据通道来发送数据。
由此,比如,对于控制数据和控制数据以外的数据,通过使用不同的数据通道来增加控制数据到达发送目的地的可靠性,结果增加AP控制装置1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之间控制的可靠性。因此,能够提高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形成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第一数据通道由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基站的MAC地址和本装置的控制站的MAC地址来规定;第二数据通道由基站的MAC地址以外的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基站识别信息与控制站的MAC地址来形成。作为该基站识别信息,比如,利用BSSID。
由此,通过将分配给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终端装置的BSSID,直接作为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AP控制装置100端的基站识别信息(比如MAC地址)来使用,一旦当分配给通信终端装置300的BSSID确定下来的话,该通信终端装置接收发送的数据帧所经由的数据通道就被唯一地确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利用第一数据通道发送控制数据,利用第二数据通道发送除发送数据以外的数据。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1,在无线LAN基站装置200中设置通道生成管理单元202,作为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形成多个数据通道;以及作为控制单元,根据发送数据的种类使用不同的数据通道来发送数据。
由此,比如,对于控制数据和控制数据以外的数据,通过使用不同的数据通道来提高控制数据到达目的地的可靠性,结果提高AP控制装置1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之间控制的可靠性。因此,能够提高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道生成管理单元202,形成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第一数据通道由本装置的基站的MAC地址和AP控制装置100的控制站的MAC地址来规定;第二数据通道由基站的MAC地址以外的本装置的基站识别信息与控制站的MAC地址来形成。作为该基站识别信息,比如,利用BSSID。
由此,通过将分配给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终端装置的BSSID,直接作为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AP控制装置100端的基站识别信息(比如MAC地址)来使用,一旦当分配给通信终端装置300的BSSID确定下来的话,该通信终端装置接收发送的数据帧所经由的数据通道就被唯一地确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道生成管理单元202利用第一数据通道发送控制数据,利用第二数据通道发送除发送数据以外的数据。
综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1,能够构筑一种通信系统10,增加在AP控制装置1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之间控制的可靠性,并且提高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2涉及的通信系统10A如图16所示,包括无线LAN基站装置600;AP控制装置500,作为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其形成由无线LAN基站装置600的基站的MAC地址和自己的控制站的MAC地址来确定、也就是定义的数据通道,并且利用该数据通道来进行通信;通信终端装置300,其访问无线LAN基站装置600来进行通信;以及网络系统700。而且,AP控制装置500连接于核心网络系统20。
如图17所示,通信系统10A中,与先前说明的通信系统10的AP控制装置100以及无线LAN基站装置200同样,在AP控制装置5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600之间,形成传递控制帧的数据通道和传递控制帧以外的数据帧的数据通道。而且,在通信系统10A中,与通信系统10同样,AP控制装置5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600之间能够形成多个数据通道,而且能够根据帧的种类(控制帧、控制帧以外的数据帧等)来使用不同的数据通道。
由此,与实施方式1同样,当数据帧的业务量增加,也就是可能发生通信拥塞时,以下的问题能够解除,即从AP控制装置500向无线LAN基站装置600发送的AP控制帧不能传送到无线LAN基站装置600,或者通过AP控制装置500对无线LAN基站装置600不能成功地进行管理。另外,AP控制帧和数据帧通过不同的数据通道进行通信,所以能够逐帧地施用QoS和路径选择等。
但是,在实施方式1涉及的通信系统10中,通过将在通信终端装置3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之间的通信中所使用的BSSID直接作为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AP控制装置100端的基站识别信息(比如MAC地址)来使用而形成数据通道,与此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方式2的通信系统10A中,通过重新导入VLAN标签(tag)ID和对多个数据通道赋予不同的VLAN标签ID来形成多个数据通道。
如图18所示,AP控制装置500包括通道生成管理单元501以及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502。
通道生成管理单元501进行数据通道的生成以及对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502的管理等。另外,通道生成管理单元501将输入的帧分配给不同的数据通道。
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502如图19所示,具备AP控制通道表格、数据帧通道表格、以及数据帧对应表格。
AP控制通道表格中,如图19A所示,记录着用于控制帧通信的数据通道的条目,每个数据通道由目的地的MAC地址与发送源的MAC地址、另外还有VLAN标签ID的组来定义(规定)。比如,图19A的AP控制通道表格的通道ID1定义着如图17所示的AP控制装置5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600A之间形成的AP控制通道。
数据帧通道表格中,如图19B所示,记录着用于数据帧通信的数据通道的条目,每个数据通道由目的地的MAC地址与发送源的MAC地址、另外还有VLAN标签ID的组来定义(规定)。比如,图19B的数据帧通道表格的通道ID1定义着如图17所示的AP控制装置5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600A之间形成的数据帧通道#1。
而且,在数据帧通道表格有由目的地的MAC地址、发送源的MAC地址和VLAN标签ID的组构成的通道标识符号,并与BSSID相关联。由此,通过确定被分配给由AP控制装置500接收到的数据帧所应该发送到的通信终端装置300的BSSID,就能够确定将该数据帧应该送出到哪个数据通道。另外,如图19B所示,数据帧通道表格的通道ID1以及通道ID6中,使用相同的VLAN标签ID#100。但是,这些数据通道是在两个不同的无线LAN基站装置600之间形成的数据通道,它们的目的地的MAC地址不同,因此,通过通道标识符号能够唯一地确定下来数据通道。
数据帧对应表格中,如图19C所示,对每个数据帧定义(规定)使用哪个数据通道。比如,如果通信终端装置300A的终端标识符号为T1,当通信终端装置300A与AP控制装置500之间进行数据帧交换时,该表格定义(规定)使用数据帧通道表格的通道ID1的数据通道。
另外,通道生成管理单元501的动作基本上与图5所示的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04的动作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但是,不同点在于,通道生成管理单元501处理的通道标识符号为目的地的MAC地址与发送源的MAC地址、另外还有VLAN标签ID的组。因此,为了通过AP控制装置500对无线LAN基站装置600进行控制的AP控制帧以及在AP控制装置5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600之间交换的数据帧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相比,不同在于,在数据帧的通道报头2501新设置着用来包含VLAN标签ID的区域的VLAN标签2504,在AP控制帧的通道报头2521也设置着VLAN标签2524(参照图20A、图20B)。
如图21所示,无线LAN基站装置600包括通道生成管理单元601以及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602。
通道生成管理单元601进行数据通道的生成以及对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602的管理等。另外,通道生成管理单元601将输入的帧分配给不同的数据通道。
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602如图22所示,具备AP控制通道表格以及数据帧通道表格。
AP控制通道表格中,如图22A所示,记录着用于控制帧通信的数据通道的条目,数据通道由目的地的MAC地址与发送源的MAC地址、另外还有VLAN标签ID的组来定义。
数据帧通道表格中,如图22B所示,记录着用于数据帧通信的数据通道的条目,每个数据通道通过目的地的MAC地址与发送源的MAC地址、另外还有VLAN标签ID的组的通道标识符号来定义。比如,图22B的数据帧通道表格的通道ID1定义着如图17所示的AP控制装置5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600A之间形成的数据帧通道#1。
而且,在数据帧通道表格有由目的地的MAC地址、发送源的MAC地址和VLAN标签ID的组构成的通道标识符号,并与BSSID相关联。由此,通过确定被分配给由无线LAN基站装置600接收到的数据帧所应该发送到的通信终端装置300的BSSID,就能够确定该数据帧应该送出到哪个数据通道。
另外,通道生成管理单元601的动作基本上与图8所示的通道生成管理单元202的动作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但是,不同在于,通道生成管理单元601处理的通道标识符号为目的地的MAC地址与发送源的MAC地址、另外还有VLAN标签ID的组。
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2,在AP控制装置500中设置通道生成管理单元501,作为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形成多个数据通道;以及作为控制单元,根据发送数据的种类使用不同的所述数据通道来发送数据。该通道生成管理单元501形成根据数据通道识别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VLAN标签ID)的多个数据通道。
由此,比如,对于控制数据和控制数据以外的数据,通过使用不同的数据通道来提高控制数据到达目的地的的可靠性,结果提高AP控制装置5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600之间控制的可靠性。因此,能够提高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2,在无线LAN基站装置600中设置通道生成管理单元601,作为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形成多个数据通道;以及作为控制单元,根据发送数据的种类使用不同的数据通道来发送数据。
由此,比如,对于控制数据和控制数据以外的数据,通过使用不同的数据通道来提高控制数据到达目的地的的可靠性,结果提高AP控制装置5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600之间控制的可靠性。因此,能够提高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2,能够增加在AP控制装置5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600之间控制的可靠性,以及构筑能够提高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通信系统10A。
(实施方式3)实施方式3涉及的通信系统30如图23所示,包括无线LAN基站装置900;AP控制装置800,作为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形成了由无线LAN基站装置900的基站的MAC地址和自己的控制站的MAC地址来确定、也就是定义的数据通道,并利用这些数据通道进行通信;通信终端装置300,访问无线LAN基站装置900来进行通信;网络系统1000。而且,AP控制装置800与从通信系统30看时处于外侧的多个网络系统(在此为网络系统40~60)相链接。
如图24所示,通信系统30中,与先前说明的通信系统10的AP控制装置100以及无线LAN基站装置200同样,在AP控制装置8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900之间,形成传递控制帧的数据通道和传递控制帧以外的数据帧的数据通道。而且,在通信系统30中,与通信系统10同样,AP控制装置8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900之间能够形成多个数据通道,而且能够根据帧的种类(控制帧、控制帧以外的数据帧等)来使用不同的数据通道。
但是,在通信系统30中,进一步将形成的数据通道进行分组,并通过分组后的数据通道形成虚拟的LAN。具体而言,比如数据帧通道#1以及数据帧通道#6都附加着相同的通道分组标识符号#100,通过这些数据通道构筑着虚拟的LAN。由此,特别是在下行的广播的帧被发送时,无需在AP控制装置800对每个目的地的数据通道生成任何单播帧,能够以通道小组为单位发送广播帧,因此能够减轻AP控制装置800的处理量。
而且,通过使处于AP控制装置800的外侧的网络系统的网络标识符号和通道小组标识符号相关联,AP控制装置800能够根据广播帧发送来的网络系统,确定发送到哪个虚拟的LAN,因此能够减轻处理量。另外,比如利用VLAN标签ID的优先权比特,还能够确定通道小组单位的优先度。
如图25所示,AP控制装置800包括网络端输入输出单元801;切换单元802;AP管理单元803;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805;以及终端端输入输出单元806。
网络端输入输出单元801对网络端,也就是网络系统40~60端的帧进行输入输出。具体而言,将从网络系统40~60端输入的帧送出到切换单元802,另外,将从切换单元802输入的帧送出到应当送出的网络系统40~60。
切换单元802对输入的帧进行切换到网络端和终端端的任何一端的处理。具体而言,切换单元802将输入的帧送出到网络端输入输出单元801或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另外,切换单元802利用接收到的帧的Ether报头等生成802.11帧的报头,并进行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的通道报头生成处理的准备处理。
AP管理单元803进行为了对无线LAN基站装置800进行管理的处理。具体而言,生成用来控制无线LAN基站装置800的AP控制帧,并送出到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
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进行数据通道的生成以及对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805的管理等。另外,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将输入的帧分配给不同的数据通道。而且,输入的帧为广播帧时,将该帧送出到该帧应当送出的虚拟的LAN。另外,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进行通道报头的生成处理。另外,有关该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的动作的详情将后述。
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805如图26所示,具备AP控制通道表格、数据帧通道表格、数据帧对应表格,以及小组对应表格。
AP控制通道表格中,如图26A所示,记录着用于控制帧通信的数据通道的条目,每个数据通道由地址的MAC地址与发送源的MAC地址的组来定义(规定)。另外,各个数据通道与通道小组标识符号相关联。
数据帧通道表格中,如图26B所示,记录着用于数据帧通信的数据通道的条目,每个数据通道由目的地的MAC地址与发送源的MAC地址的组来定义(规定)。另外,在此,BSSID作为无线LAN基站装置900的MAC地址被利用。另外,各个数据通道与通道小组标识符号相关联。而且,比如图26B的数据帧通道表格的通道ID1以及通道ID6都有相同的通道分组标识符号#100,通过通道ID#1以及通道ID#6所确定的数据通道构筑着同一个虚拟的LAN。
数据帧对应表格中,如图29C所示,对每个数据帧定义(规定)使用哪个数据通道。比如,当设通信终端装置300A的终端标识符号为T1时,该表格定义(规定)了当通信终端装置300A与AP控制装置800之间进行数据帧交换时,为使用数据帧通道表格的通道ID1的数据通道。
在小组对应表格中,如图26D所示,网络标识符号与通道小组标识符号相关联。该小组对应表格为特别是下行的广播的帧被发送时所利用的表格,并且与确定应该送出该广播帧的虚拟的LAN的通道小组标识符号相关联,存储了对广播帧被发送来的网络系统的网络标识符号。具体而言,图26D所示的小组对应表格的目录1中,网络标识符号1与通道小组标识符号#100相关联,这是规定从如图24所示的网络系统40发送来的广播帧向通过通道小组标识符号#100确定的虚拟的LAN送出。
接下来参照图27说明切换单元802的动作。另外,在图27中,特别对下行的帧的流动,也就是只对切换单元802将来自网络端输入输出单元801的帧输入时的情形进行了表示。
从网络端输入输出单元801接收帧后,切换单元802首先判断该帧的目的地的MAC地址是否为单播地址(步骤ST2601)。
根据判断的结果,当为单播地址时(步骤ST2601是),因为该单播地址是作为帧的目的地的通信终端装置300的终端标识符号,所以切换单元802将该终端标识符号作为关键词,经由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参照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805的数据帧对应表格以及数据帧通道表格,取出根据该终端标识符号而确定的通信终端装置300被分配的BSSID(步骤ST2602)。具体而言,切换单元802参照数据帧对应表格,将终端标识符号作为关键词以及确定与其对应的通道ID。切换单元802然后参照数据帧通道表格,将确定的通道ID作为关键词,取出通道标识符号的目的地的MAC地址。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将BSSID用作为该通道标识符号的目的地的MAC地址,所以能够通过取出通道标识符号的目的地的MAC地址来获取BSSID。
在步骤ST2603中,切换单元802利用附加于从网络端传输来的帧的Ether报头和在步骤ST2602获取的BSSID,生成802.11帧的报头。具体而言,将Ether报头的目的地的MAC地址加入802.11帧的Add1,将Ether报头的发送源的MAC地址加入802.11帧的Add3,并将在步骤ST2602获取的BSSID加入Add2。
在步骤ST2604中,切换单元802将在步骤ST2603生成的、附加了报头的802.11帧送出到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
另外,当步骤ST2601的判断的结果为帧的目的地的MAC地址不是单播地址时(步骤ST2601否),切换单元802利用附加于从网络端发送来的帧的Ether报头,生成802.11帧的报头(步骤ST2605)。具体而言,将Ether报头的目的地的MAC地址加入802.11帧的Add1,将Ether报头的发送源的MAC地址加入802.11帧的Add3,并将广播地址加入Add2。
在步骤ST2606中,切换单元802将在步骤ST2605生成的、报头被附加了的802.11帧送出到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
接下来参照图28说明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的动作。
首先在步骤ST2701接收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作出从何处接收到该帧的判断(ST2702)。
在步骤ST2702,当判断为从切换单元802或AP管理单元803接收到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作出该帧为数据帧还是AP控制帧的判断(步骤ST2703)。
在步骤ST2703,当判断帧为数据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判断该数据帧的Add1是否为单播地址(步骤ST2704)。
根据判断的结果,当Add1不为单播地址时(步骤ST2704否),将附加于该数据帧的、表示数据帧从哪个网络系统发送来的网络标识符号作为关键词,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参照小组对应表格,取出对应的通道小组标识符号(步骤ST2705)。
在步骤ST2706中,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生成通道报头。具体而言,将广播地址加入通道报头的目的地的MAC地址,将本端口的MAC地址加入发送源的MAC地址,将在步骤ST2705取出的通道小组标识符号加入VLAN标签区域,由此生成通道报头。而且,将生成的通道报头附加于802.11帧,也就是通过生成的通道报头将802.11帧封装并送出到终端端输入输出单元806。
根据步骤ST2704的判断的结果,当Add1为单播地址时(步骤ST2704是),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将作为该Add1的目的地的MAC地址而存储的终端标识符号作为关键词,检索数据帧对应表格,取出对应的通道ID(步骤ST2707)。
在步骤ST2708,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将在步骤ST2707获取的通道ID作为关键词,检索数据帧通道表格,取出对应的通道标识符号以及通道小组标识符号。
在步骤ST2703,当判断帧为AP控制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将包含于该AP控制帧的并且是控制对象的无线LAN基站装置900的MAC地址作为关键词,检索AP控制通道表格,取出通道标识符号以及通道小组标识符号(步骤ST2709)。
在步骤ST2710,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基于在步骤ST2708或步骤ST2709取出的通道标识符号以及通道小组标识符号,生成通道报头,并将附加了该通道报头的帧送出到终端端输入输出单元806。
在步骤ST2702,当判断从终端端输入输出单元806接收到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对接收到的帧的通道报头进行检查(步骤ST2711)。
继而,在步骤ST2712中,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判断接收到的帧的通道报头的目的地的MAC地址、发送源的MAC地址以及通道小组标识符号的组是否记录于数据帧通道表格中。
根据判断的结果,当有记录时(步骤ST2712是),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剥离通道报头,也就是解封装(步骤ST2713)。
在步骤ST2714,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判断解封装后的帧为数据帧还是控制帧。
根据步骤ST2714的判断结果,当判断为数据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将包含于该数据帧的发送源的MAC地址(在此为通信终端装置900的MAC地址)作为关键词,从数据帧通道表格中检索对应的通道ID,并将该通道ID与终端标识符号(通信终端装置900的MAC地址)相关联地存储于数据帧对应表格(步骤ST2715)。
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将该数据帧送出到切换单元802(步骤ST2716)。
在步骤ST2712的判断结果为未被记录时(步骤ST2712否),将该帧废弃(步骤ST2717)。
根据步骤ST2714的判断结果,当判断帧为控制帧时,将该控制帧送出到AP管理单元803(步骤ST2718)。
如图29所示,无线LAN基站装置900包括网络端输入输出单元901;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903;帧转送单元904;终端端输入输出单元905;以及AP管理单元906。
网络端输入输出单元901对网络端,也就是AP控制装置800端,进行帧的输入输出。具体而言,将从AP控制装置800端输入的帧送出到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另外,将从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输入的帧送出到AP控制装置800。
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进行数据通道的生成以及对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903的管理等。另外,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将输入的帧分配给不同的数据通道。有关该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的动作的详情将后述。
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903如图30所示,具备AP控制通道表格以及数据帧通道表格。
AP控制通道表格中,如图30A所示,记录着用于控制帧通信的数据通道的条目,数据通道由目的地的MAC地址与发送源的MAC地址的组来定义。另外,数据通道与通道小组标识符号相关联。
数据帧通道表格中,如图30B所示,记录着用于数据帧通信的数据通道的条目,每个数据通道由目的地的MAC地址与发送源的MAC地址的组来定义(规定)。另外,在此,BSSID作为无线LAN基站装置900的MAC地址被利用。另外,各个数据通道与通道小组标识符号相关联。
帧转送单元904对从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接收的帧进行适当的协议处理,并将协议处理后的帧送出到终端端输入输出单元905。另外,帧转送单元904对从终端端输入输出单元905接收的帧进行适当的协议处理,并将协议处理后的帧送出到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
终端端输入输出单元905将来自通信终端装置300的帧送出到帧转送单元904,和将来自帧转送单元904的帧送出到通信终端装置300。
AP管理单元906进行为了对本装置,也即无线LAN基站装置900进行管理的处理。具体而言,接收来自AP控制装置800的、用来控制无线LAN基站装置900的控制帧(以下称为AP控制帧)和管理本装置,生成用来响应AP控制帧而送出到AP控制装置800的控制帧,并且送出到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
接下来参照图31说明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的动作。
首先在步骤ST2801接收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作出从何处接收到该帧的判断(步骤ST2802)。
在步骤ST2802,当判断为从帧转送单元904或AP管理单元906接收到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作出该帧为数据帧还是控制帧的判断(步骤ST2803)。
在步骤ST2803,当判断帧为数据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获取包含于该帧的BSSID(步骤ST2804)。另外,BSSID存储于802.11报头的Add1中。
在步骤ST2805,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将在步骤ST2804取出的BSSID作为关键词,检索数据帧通道表格,取出其中存储了与该BSSID相对应的发送源的MAC地址的通道标识符号,也就是目的地的MAC地址以及发送源的MAC地址、通道小组标识符号。
在步骤ST2806,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基于在步骤ST2805或后述的步骤ST2807取出的通道标识符号以及通道小组标识符号,生成通道报头,并将其作为报头包含于帧,也就是封装,并送出到网络端输入输出单元901。
在步骤ST2803,当判断帧为控制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将包含于该控制帧的并且是发送对象的AP控制装置800的MAC地址作为关键词,检索AP控制通道表格,取出通道标识符号以及通道小组标识符号(步骤ST2807)。
在步骤ST2802,当判断从网络端输入输出单元901接收到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判断接收到的帧的通道报头的目的地的MAC地址是否为单播地址(步骤ST2808)。
根据判断的结果,当为单播地址时(步骤ST2808是),剥离通道报头,也就是解封装(步骤ST2809)。
继而在步骤ST2810,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判断解封装后的帧为数据帧还是AP控制帧。
根据步骤ST2810的判断结果,当判断解封装后的帧为数据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将该数据帧送出到帧转送单元904(步骤ST2811)。
根据步骤ST2810的判断结果,当判断帧为来自AP控制装置800的AP控制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将该AP控制帧送出到AP管理单元906(步骤ST2812)。
根据步骤ST2808的判断结果,当目的地的MAC地址不为单播地址时(步骤ST2808否),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判断对应于接收到的帧的通道报头的目的地的MAC地址和VLAN标签ID区域的通道小组标识符号的条目是否在数据帧通道表格中(步骤ST2813)。
根据判断的结果,当条目存在时(步骤ST2813是),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剥离通道报头,也就是解封装(步骤ST2814)。
在步骤ST2815,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判断解封装后的帧为数据帧还是AP控制帧。
根据步骤ST2815的判断结果,当判断解封装后的帧为来自AP控制装置800的AP控制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将该AP控制帧送出到AP管理单元906(步骤ST2812)。
根据步骤ST2815的判断结果,当解封装后的帧为数据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将包含于在步骤ST2814剥离的通道报头的VLAN标签ID区域中的通道小组标识符号作为关键词,参照数据帧对应表格,取出作为对应的通道标识符号的发送源的MAC地址的BSSID(步骤ST2816)。
在步骤ST2817,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将802.11帧的Add2(在此存储着广播地址),通过在步骤ST2816取出的BSSID来改写。
在步骤ST2818中,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将在步骤ST2817修改了报头部分的802.11帧送出到帧转送单元904。
在步骤ST2813的判断结果为不存在条目时(步骤ST2813否),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将接收到的帧废弃(步骤ST2819)。
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3,在AP控制装置800中设置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作为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形成多个数据通道;以及作为控制单元,根据发送数据的种类使用不同的所述数据通道来发送数据。该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通过在与不同的无线LAN基站装置900之间形成的数据通道中附加通道小组识别信息并根据该通道小组识别信息形成虚拟LAN。
由此,能够将多个数据通道分组,因此能够以比数据通道大的单位(虚拟LAN)简单地进行控制。
(实施方式4)实施方式4涉及的通信系统70如图32所示,包括无线LAN基站装置1200;AP控制装置1100,其形成由无线LAN基站装置1200的基站的MAC地址和自己的控制站的MAC地址来确定、也就是定义的数据通道,并利用该数据通道作为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进行通信;通信终端装置300,其访问无线LAN基站装置1200来进行通信;网络系统1300。而且,AP控制装置1100与从通信系统70看时处于外侧的多个网络系统(在此为网络系统40~60)相链接。
如图33所示,通信系统70中,与先前说明的通信系统10A的AP控制装置500以及无线LAN基站装置600同样,在AP控制装置11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1200之间,形成传递控制帧的数据通道和传递控制帧以外的数据帧的数据通道。而且,在通信系统70中,与通信系统10A同样,AP控制装置11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1200之间能够形成多个数据通道,而且能够根据帧的种类(控制帧、控制帧以外的数据帧等)来使用不同的数据通道。
但是,在通信系统70中,进一步将形成的数据通道进行分组,并通过分组后的数据通道形成虚拟的LAN。具体来讲,比如,数据帧通道#1以及数据帧通道#6都附加着相同的通道分组标识符号#100,通过这些数据通道构筑着虚拟的LAN。由此,特别是在下行的广播的帧被发送时,无需在AP控制装置1100对每个目的地的数据通道生成任何单播帧,但是能够以通道小组为单位发送广播帧,因此能够减轻AP控制装置1100的处理量。
而且,通过使处于AP控制装置1100的外侧的网络系统的标识符号和通道小组标识符号相关联,AP控制装置1100能够根据广播帧发送来的网络系统,确定发送到哪个虚拟的LAN,因此能够减轻处理量。另外,比如利用VLAN标签的优先权比特,还能够确定通道小组单位的优先度。
如图34所示,AP控制装置1100包括网络端输入输出单元1101;切换单元1102;AP管理单元1103;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104;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1105;以及终端端输入输出单元1106。
网络端输入输出单元1101对网络端,也就是网络系统40~60端的帧进行输入输出。具体而言,将从网络系统40~60端输入的帧送出到切换单元1102,另外,将从切换单元1102输入的帧送出到应当送出的网络系统40~60。
切换单元1102对输入的帧进行切换到网络端和终端端的任何一端的处理。具体而言,切换单元1102将输入的帧送出到网络端输入输出单元1101或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104。另外,切换单元1102利用接收到的帧的Ether报头等生成802.11帧的报头,并进行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104的通道报头生成处理的准备处理。
AP管理单元1103进行为了对无线LAN基站装置1200进行管理的处理。具体而言,生成用来控制无线LAN基站装置1200的AP控制帧,并送出到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104。
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104进行数据通道的生成以及对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1105的管理等。另外,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104将输入的帧分配给不同的数据通道。而且,输入的帧为广播帧时,送出到该帧应当送出的虚拟的LAN。另外,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104进行通道报头的生成处理。
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1105如图35所示,具备AP控制通道表格、数据帧通道表格、数据帧对应表格,以及小组对应表格。
AP控制通道表格中,如图35A所示,记录着用于控制帧通信的数据通道的条目,每个数据通道由目的地的MAC地址与发送源的MAC地址、另外还有VLAN标签ID的组来定义(规定)。
数据帧通道表格中,如图35B所示,记录着用于数据帧通信的数据通道的条目,每个数据通道由目的地的MAC地址与发送源的MAC地址、另外还有VLAN标签ID的组来定义(规定)。
而且,在数据帧通道表格有由目的地的MAC地址、发送源的MAC地址和VLAN标签ID的组构成的通道标识符号,其与通道小组标识符号相关联。而且,比如,图35B的数据帧通道表格的通道ID#1以及通道ID#6都有相同的通道分组标识符号#100,通过通道ID#1以及通道ID#6所确定的数据通道构筑着同一个虚拟的LAN。
数据帧对应表格中,如图35C所示,对每个数据帧定义(规定)使用哪个数据通道。比如,当设通信终端装置300A的终端标识符号为T1时,该表格定义(规定)了当通信终端装置300A与AP控制装置1100之间进行数据帧交换时为使用数据帧通道表格的通道ID1的数据通道。
在小组对应表格中,如图35D所示,网络标识符号与通道小组标识符号相关联。该小组对应表格为特别是下行的广播的帧被发送时所利用的表格,并且与确定应该送出该广播帧的虚拟的LAN的通道小组标识符号相关联,存储对广播帧被发送来的网络系统的网络标识符号。
终端端输入输出单元1106将从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104接收的帧对无线LAN基站装置1200送出,以及将来自无线LAN基站装置1200的帧送出到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104。
另外,切换单元1102以及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104的动作与实施方式3的切换单元802以及通道生成管理单元804的动作(参照图27以及图28)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如图36所示,无线LAN基站装置1200包括网络端输入输出单元1201;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202;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1203;帧转送单元1204;终端端输入输出单元1205;以及AP管理单元1206。
网络端输入输出单元1201对网络端,也就是AP控制装置1100端的帧进行输入输出。具体而言,将从AP控制装置1100端输入的帧送出到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202,另外,将从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202输入的帧送出到AP控制装置1100。
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202进行数据通道的生成以及对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1203的管理等。另外,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202将输入的帧分配给不同的数据通道。
通道管理数据库单元1203如图37所示,具备AP控制通道表格以及数据帧通道表格。
AP控制通道表格中,如图37A所示,记录着用于控制帧通信的数据通道的条目,数据通道由目的地的MAC地址与发送源的MAC地址、另外还有VLAN标签ID的组来定义。另外,数据通道与通道小组标识符号相关联。
数据帧通道表格中,如图37B所示,记录着用于数据帧通信的数据通道的条目,每个数据通道由目的地的MAC地址与发送源的MAC地址、另外还有VLAN标签ID的组来定义(规定)。另外,各个数据通道与通道小组标识符号相关联。
帧转送单元1204对从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202接收的帧进行适当的协议处理,并将协议处理后的帧送出到终端端输入输出单元1205。另外,帧转送单元1204对从终端端输入输出单元1205接收的帧进行适当的协议处理,并将协议处理后的帧送出到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202。
终端端输入输出单元1205将来自通信终端装置300的帧送出到帧转送单元1204,以及将来自帧转送单元1204的帧送出到通信终端装置300。
AP管理单元1206进行为了对本装置,也即无线LAN基站装置1200进行管理的处理。具体而言,接收来自AP控制装置1100的、用来控制无线LAN基站装置1200的控制帧(以下称为AP控制帧)以及管理本装置,并且生成用来响应AP控制帧而送出到AP控制装置1100的控制帧,以及送出到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202。
接下来参照图38说明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202的动作。另外,基本上与图31所示的通道生成管理单元902的动作相同,只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根据步骤ST2815的判断结果,当帧为数据帧时,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202将包含于在步骤ST2814剥离的通道报头的VLAN标签ID区域中的通道小组标识符号作为关键词,参照数据帧对应表格,取出对应的BSSID(步骤ST2901)。
在步骤ST2902,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202将802.11帧的Add2(在此存储着广播地址),通过在步骤ST2901取出的BSSID来改写。
在步骤ST2903中,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202将在步骤ST2902修改了报头部分的802.11帧送出到帧转送单元1204。
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4,在AP控制装置1100中设置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104,作为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形成多个数据通道;以及作为控制单元,根据发送数据的种类使用不同的所述数据通道来发送数据。该通道生成管理单元1104对AP控制装置和不同的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形成的数据通道附加通道小组识别信息,并根据该通道小组识别信息而形成虚拟LAN。
由此,能够将多个数据通道分组,因此能够以比数据通道大的单位(虚拟LAN)简单地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第一方面采用的结构包括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以及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具备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其在与所述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形成多个数据通道;以及控制单元,其根据发送数据的种类使用不同的所述数据通道来发送数据。
根据该结构,比如,对于控制数据和控制数据以外的数据,通过使用不同的数据通道来提高控制数据到达目的地的无线LAN基站装置的可靠性,结果提高AP控制装置与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控制的可靠性。因此,能够提高通信系统的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第二方面采取的结构为所述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形成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第一数据通道由所述无线LAN基站装置的基站的MAC地址和本装置的控制站的MAC地址来规定;第二数据通道由所述基站的MAC地址以外的所述无线LAN基站装置的基站识别信息与所述控制站的MAC地址来形成。
根据该结构,无线LAN基站装置与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之间能够形成逻辑上分离的多个数据通道。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第三方面采取的结构为所述通道形成管理单元使用BSSID来作为所示基站识别信息。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分配给与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终端装置的BSSID,直接作为无线LAN基站装置的基站识别信息(比如MAC地址)来使用,一旦当分配给通信终端装置的BSSID确定下来的话,该通信终端装置接收发送的发送数据所经由的数据通道就被唯一地确定。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第四方面采取的结构为所述控制单元利用所述第一数据通道发送控制数据,利用所述第二数据通道发送所述发送数据以外的数据。
根据该结构,对于控制数据和控制数据以外的数据,通过使用不同的数据通道来提高控制数据到达目的地的的无线LAN基站装置的可靠性,结果提高AP控制装置与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控制的可靠性。因此,能够提高通信系统的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第五方面采取的结构为所述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形成根据数据通道识别信息的所述多个的数据通道。
根据该结构,无线LAN基站装置与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之间能够形成逻辑上分离的多个数据通道。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第六方面采取的结构为具备多个所述无线LAN基站装置,所述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在与不同的所述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形成的数据通道中附加通道小组识别信息,并根据该通道小组识别信息而形成虚拟LAN。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多个数据通道分组,因此能够以比数据通道大的单位(虚拟LAN)简单地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的第一方面采用的结构包括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形成多个数据通道;以及控制单元,根据发送数据的种类使用不同的所述数据通道来发送数据。
根据该结构,比如,对于控制数据和控制数据以外的数据,通过使用不同的数据通道来提高控制数据到达目的地的可靠性,结果提高通信系统的通信的稳定性、安全性。
本发明的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的第二方面采取的结构为所述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形成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第一数据通道由所述无线LAN基站装置的基站的MAC地址和本装置的控制站的MAC地址来规定;第二数据通道由所述基站的MAC地址以外的所述无线LAN基站装置的基站识别信息与所述控制站的MAC地址来形成。
根据该结构,无线LAN基站装置与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之间能够形成逻辑上分离的多个数据通道。
本发明的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的第三方面采取的结构为所述通道形成管理单元使用BSSID来作为所述基站识别信息。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分配给与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终端装置的BSSID,直接作为无线LAN基站装置的基站识别信息(比如MAC地址)来使用,一旦当分配给通信终端装置的BSSID确定下来的话,该通信终端装置接收发送的发送数据所经由的数据通道就被唯一地确定。
本发明的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的第四方面采取的结构为所述控制单元利用所述第一数据通道发送控制数据,利用所述第二数据通道发送所述发送数据以外的数据。
根据该结构,对于控制数据和控制数据以外的数据,通过使用不同的数据通道来提高控制数据到达目的地的的无线LAN基站装置的可靠性,结果提高AP控制装置与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控制的可靠性。因此,能够提高通信系统的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的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的第五方面采取的结构为所述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形成根据数据通道识别信息的所述多个数据通道。
根据该结构,能够形成逻辑上分离的多个数据通道。
本发明的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的第六方面采取的结构为所述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在与不同的所述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形成的数据通道中附加通道小组识别信息,并根据该通道小组识别信息而形成虚拟LAN。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多个数据通道分组,因此能够以比数据通道大的单位(虚拟LAN)简单地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无线LAN基站装置的第一方面采用的结构包括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形成多个数据通道;以及控制单元,根据发送数据的种类使用不同的所述数据通道来发送数据。
根据该结构,比如,对于控制数据和控制数据以外的数据,通过使用不同的数据通道来提高控制数据到达目的地的的可靠性,结果提高通信系统的通信的稳定性、安全性。
本发明的无线LAN基站装置的第二方面采取的结构为所述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形成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第一数据通道由本装置的基站的MAC地址和控制站的MAC地址来规定;第二数据通道由所述基站的MAC地址以外的基站识别信息与所述控制站的MAC地址来形成。
根据该结构,无线LAN基站装置与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之间能够形成逻辑上分离的多个数据通道。
本发明的无线LAN基站装置的第三方面采取的结构为所述通道形成管理单元使用BSSID来作为所述基站识别信息。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分配给与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终端装置的BSSID,直接作为无线LAN基站装置的基站识别信息(比如MAC地址)来使用,一旦当分配给通信终端装置的BSSID确定下来的话,该通信终端装置接收发送的发送数据所经由的数据通道就被唯一地确定。
本发明的无线LAN基站装置的第四方面采取的结构为所述控制单元利用所述第一数据通道发送控制数据,利用所述第二数据通道发送所述发送数据以外的数据。
根据该结构,对于控制数据和控制数据以外的数据,通过使用不同的数据通道来提高控制数据到达目的地的的无线LAN基站装置的可靠性,结果提高AP控制装置与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控制的可靠性。因此,能够提高通信系统的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的无线LAN基站装置的第五方面采取的结构为所述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形成根据数据通道识别信息的所述多个数据通道。
根据该结构,能够形成逻辑上分离的多个数据通道。
本说明书根据2004年7月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4-201945号以及2004年10月2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4-308443号。该内容全部包括在此。
工业实用性本发明涉及的通信系统、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以及无线LAN基站装置在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与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形成多个数据通道,并且根据帧的种类使用不同的数据通道,由此具有能够提高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与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控制的可靠性以及提高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效果,对于无线LAN通信系统、构筑该通信系统的接入点控制装置以及接入点有效。
权利要求
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LAN基站装置;以及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具备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在与所述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形成多个数据通道;以及控制单元,根据发送数据的种类使用不同的所述数据通道来发送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形成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第一数据通道由所述无线LAN基站装置的基站的MAC地址和本装置的控制站的MAC地址来规定;第二数据通道由所述基站的MAC地址以外的所述无线LAN基站装置的基站识别信息与所述控制站的MAC地址来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通道形成管理单元使用BSSID来作为所述基站识别信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利用所述第一数据通道发送控制数据,利用所述第二数据通道发送所述发送数据以外的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通道形成管理单元根据数据通道识别信息来形成所述多个数据通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具备多个所述无线LAN基站装置,所述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在与不同的所述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形成的数据通道上附加通道小组识别信息,并根据该通道小组识别信息而形成虚拟LAN。
7.一种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形成多个数据通道;以及控制单元,根据发送数据的种类使用不同的所述数据通道来发送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形成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第一数据通道由无线LAN基站装置的基站的MAC地址和本装置的控制站的MAC地址来规定;第二数据通道由所述基站的MAC地址以外的无线LAN基站装置的基站识别信息与所述控制站的MAC地址来形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通道形成管理单元使用BSSID来作为所述基站识别信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利用所述第一数据通道发送控制数据,利用所述第二数据通道发送所述发送数据以外的数据。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通道形成管理单元根据数据通道识别信息来形成所述多个数据通道。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在与不同的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形成的数据通道上附加通道小组识别信息,并根据该通道小组识别信息而形成虚拟LAN。
13.一种无线LAN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形成多个数据通道;以及控制单元,根据发送数据的种类使用不同的所述数据通道来发送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LAN基站装置,其中,所述通道形成管理单元形成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第一数据通道由本装置的基站的MAC地址和控制站的MAC地址来规定;第二数据通道由所述基站的MAC地址以外的基站识别信息与所述控制站的MAC地址来形成。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LAN基站装置,其中,所述通道形成管理单元使用BSSID来作为所述基站识别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LAN基站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利用所述第一数据通道发送控制数据,利用所述第二数据通道发送所述发送数据以外的数据。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LAN基站装置,其中,所述通道形成管理单元根据数据通道识别信息来形成所述多个数据通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系统、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以及无线LAN基站装置,能够提高无线LAN基站控制装置与无线LAN基站装置之间控制的可靠性和提高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该通信系统(10),AP控制装置(1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之间形成多个数据通道,而且根据帧的种类(控制数据帧、数据帧等)使用数据通道,使得提高AP控制帧到达无线LAN基站装置(200)的可靠性。结果能够提高AP控制装置(100)与无线LAN基站装置(200)之间控制的可靠性和通信系统(10)的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文档编号H04L12/56GK1981485SQ20058002296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8日
发明者饭野聪, 松井裕典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