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互联网接入方法

文档序号:795177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互联网接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互联网接入方法,属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各种新业务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要求接入互联网,随时随地与互联网中的其它通信终端进行通信,获取信息与服务。这对传统的互联网提出了移动性支持要求。互联网的移动性是指一个基于IP的设备移动到不同的网络仍然可以保持现在正在进行的通信,它不包括这个设备只是在一个单一的网络内移动的情况。另外,人们也不再满足于使用固定终端或单个移动终端连接到网络,而是希望能将某个属性范围内的终端有机组合起来,以一个相对稳定的集合接入互联网,在互联网上动态地获取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运动主体的组成方式主要包括单机、因地理区域限定而组成的主机集合、因网络前缀范围限定而组成的主机集合等,网络的移动方式主要包括单机进入某个运动中的主机集合、某个主机集合进入另一个运动的主机集合以及由此衍生的嵌套方式等。
由于传统的TCP/IP协议最初设计是用于固定节点之间的通信的,互联网的移动性支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在传统的TCP/IP协议栈中,IP地址既作为主机的身份标识也作为主机的位置标识。这种IP地址既作为主机的身份标识又作为主机的位置标识的方式不利于支持主机的移动性,IP地址的变化会导致原来建立的传输连接中断,需要重新建立连接。
目前互联网移动性的解决方案主要有支持单机移动的移动IP(MobileIP,MIP)、支持子网移动的网络移动(NEtwork MObility,NEMO)以及单独组网的自组织网络(Ad hoc)等。MIP和NEMO都是基于家乡代理和隧道的方式进行通信的,它们都存在延时大、路由效率低等问题。Ad hoc网络是一个自组织网络,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支持Ad hoc接入互联网的方案。因此,有必要设计一个互联网接入方案,使得移动主机、移动网络以及自组织网络等可以以一种同一的方式接入互联网。
移动IP(Mobile IP,MIP)定义了一个家乡网络,在这一网络中移动节点(Mobile Node,MN)被分配给一个永久的IP地址称为家乡地址,并用它来识别MN,MIP同时还定义了MN访问的外地网络。MIP引入了两个新的实体,即家乡代理(Home Agent,HA)和外地代理(Foreign Agent,FA),使用这两个实体来传输MN与通信对端(Correspond Node,CN)之间的报文。在MIP中,当MN在家乡网络时其行为就像普通固定节点一样和CN进行通信;当MN离开家乡网络进入外地网络时就会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获得一个转交地址,并通过向HA发送注册请求消息向HA通知它的新的地址,HA接收到这一注册请求消息后发送一个注册响应消息来响应MN。当CN给MN发送报文时,HA截获这一报文,然后利用隧道技术把该报文转发到MN的转交地址,FA再把该报文发给MN,而MN则直接把报文发送给CN。MIP使得移动节点能够继续使用原有的IP地址和CN进行通信。MIP对于传输层和应用层如TCP的连接和维护以及UDP的端口绑定等来说是透明的。但是,在MIP中,CN发送给MN的所有报文都要经过HA,这样增加了额外的路由开销,同时HA也是一个潜在的故障点。
网络移动(NEtwork MObility,NEMO)是指一个可以任意移动并且接入到互联网的子网。NEMO中的移动节点既可以在网内互相通信,也可以通过移动路由器(Mobile Router,MR)接入到互联网,和互联网中的通信节点进行通信。NEMO由MR负责移动性管理,NEMO中的移动节点只能通过负责管理其移动性的MR来访问互联网。为了使得移动节点可以不改变现有的IP地址而保证上层应用的连续性,NEMO使用类似于移动MIP的工作方式,采用家乡代理(Home Agent,HA)和双向隧道的方式进行通信,每一个MR都有一个自己的HA,并且由HA对MR进行位置管理;在MR和其HA之间建立一个双向隧道进行通信。这种基于HA和双向隧道的通信方式使得路由开销增大。NEMO支持嵌套的移动(Nested Mobility),即一个MR允许另外一个MR连接到其移动网络上并且可以有任意层的嵌套移动。由于NEMO采用基于HA和双向隧道的通信方式,因此在有嵌套移动的移动子网中路由开销增大。
自组织网络(Ad hoc)是指由一组自主的节点或终端相互合作而形成、独立于固定的基础设施并且采用分布式管理的网络,是一种自组织和自管理网络。与传统有基础结构的网络相比,Ad hoc网络可以没有固定的基础结构;所有节点分布式运行,并且每个节点都具有路由器的功能,负责发现和维护到其它节点的路由;节点常常在网络中任意地移动,自由加入和退出网络,使网络拓扑结构频繁变化。这种网络既可以单独运行,又可以通过网关接入到有线骨干网络(如互连网)。随着个人通信和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Ad hoc网络接入互联网的问题也开始日益关注,目前使Ad hoc网络接入互联网的基本思路是在Ad hoc网络中设置一个代理网关,Ad hoc网络中的各个节点通过这个代理网关连接到互联网。Ad hoc网络中的节点使用内部地址,当和外部进行通信时,由代理网关把内部地址转换成外部合法地址;或者和MIP相结合,利用MIP中的外地代理充当Ad hoc网络的代理网关,以解决协议转换和地址转换的问题。代理网关往往需要对Ad hoc网络的地址进行管理;响应Ad hoc节点的代理发现请求;处理Ad hoc节点的注册请求;进行协议转换和地址转换;转发Ad hoc节点与外部互联网通信的数据等。这些方案尽管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Ad hoc网络接入互联网的问题,但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由于Ad hoc网络中的节点使用内部地址进行通信,因此,当Ad hoc网络中的节点和互联网中的节点进行通信时,代理网关需要对Ad hoc网络中的节点进行地址转换,代理网关的地址转换开销大;若考虑Ad hoc网络和MIP相结合,接入节点个数受转交地址数的限制,且会造成巨大的路由开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之缺点,提供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互联网接入方法,使得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随时随地与互联网中的其它通信终端进行通信,获取信息与服务。传统的TCP/IP协议最初设计是用于固定节点之间的通信的,它不适合于支持互联网的移动性。在传统的基于TCP/IP协议栈的互联网体系结构中,IP地址既作为主机的身份标识也作为主机的位置标识。这种IP地址既作为主机的身份标识又作为主机的位置标识的方式不利于支持主机的移动性,IP地址的变化会导致原来建立的传输连接中断,需要重新建立连接。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互联网接入方法,把传统IP地址的双重功能进行分离,IP地址只作为主机的位置标识;同时引入一个新的名字空间——端主机标识符,使用端主机标识符作为主机的身份标识并使用端主机标识符作为传输协议的终端标识符。使用该技术可以使得移动主机、移动网络、自组织网络等以一种统一的方式接入互联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互联网接入方法;把IP地址既作为主机的身份标识、又作为主机的位置标识的双重功能进行分离,IP地址只作为主机的位置标识。同时引入一个新的名字空间——端主机标识符(EndhostIdentity,EID),使用EID作为主机的身份标识,并且使用EID作为TCP、UDP等传输协议的终端标识符。每个主机具有一个全球唯一的EID。
为了解析EID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引入一个新的设备——身份解析器(Identity Resolution Server,IRS)。IRS负责解析EID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且动态的更新EID和IP地址之间的绑定。
把IP地址的双重功能分离并且引入EID后,应用层和EID绑定,EID和IP地址绑定,因此有必要在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中增加一种资源记录格式,使得DNS能够记录域名和EID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且DNS还必须记录有IRS的IP地址。
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互联网接入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骤步骤一所有节点在DNS服务器中注册自己的EID,在IRS中注册自己的EID和当前的IP地址;步骤二通信源端查找DNS服务器获得通信对端的EID并对该EID进行解析,从而获得通信对端的IP地址;步骤三通信源端和通信对端同时使用EID和IP地址建立通信连接;步骤四当通信节点在通信过程中发生移动,成为移动节点时,移动节点获得新的IP地址(通过有状态或状态配置方式获得IP地址,具体依据rfc2462、rfc3315、rfc3736)并使用新的IP地址与通信对端进行通信,而移动节点的EID保持不变。
本发明的特点及优势,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互联网接入方法把IP地址的双重功能进行分离,IP地址只作为主机的位置标识,引入一个新的名字空间——端主机标识符(Endhost Identity,EID),使用EID作为主机的身份标识,并且使用EID作为TCP、UDP等传输协议的终端标识符。在通信过程中,通信节点的IP地址可以发生改变,而通信节点的EID则保持不变。使用该技术可以使得固定终端、移动终端、移动网络、自组织网络等以一种统一的方式接入互联网。


图1表示实施例2示意图;图2表示实施例2的流程示意图;图3表示实施例3示意图;图4表示实施例3的流程示意图;图5表示实施例4示意图;图6表示实施例4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互联网接入方法;在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互联网接入方法中,把IP地址既作为主机的身份标识、又作为主机的位置标识的双重功能进行分离,IP地址只作为主机的位置标识。同时引入一个新的名字空间——端主机标识符(EndhostIdentity,EID),使用EID作为主机的身份标识,并且使用EID作为TCP、UDP等传输协议的终端标识符。每个主机具有一个全球唯一的EID。使用EID作为终端标识符的TCP报文格式如表1所示,使用EID作为终端标识符的UDP报文格式如表2所示。031

表1 使用EID作为终端标识符的TCP报文格式031

表2 使用EID作为终端标识符的UDP报文格式为了解析EID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引入一个新的设备——身份解析器(Identity Resolution Server,IRS)。IRS负责解析EID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且动态的更新EID和IP地址之间的绑定。IRS中数据库的存储格式如表3所示,其中序列号表明该存储内容的新旧,校验和表明该存储内容的完整性。
031

表3 IRS中数据库的存储格式把IP地址的双重功能分离并且引入EID后,应用层和EID绑定,EID和IP地址绑定,因此有必要在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中增加一种资源记录格式,使得DNS能够记录域名和EID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且DNS还必须记录有IRS的IP地址。修改后的DNS资源记录格式如表4所示
0 31

表4 修改后的DNS资源记录格式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互联网接入技术包含有以下步骤步骤一所有节点在DNS服务器中注册自己的EID,在IRS中注册自己的EID和当前的IP地址,这个步骤含有以下两个步骤步骤1所有节点在DNS服务器中注册自己的EID,IRS在DNS服务器中注册自己的EID和IP地址;步骤2所有节点在IRS中注册自己的EID和当前的IP地址;步骤二通信源端查找DNS服务器获得通信对端的EID并对该EID进行解析,从而获得通信对端的IP地址,这个步骤含有以下两个步骤步骤1通信源端查找DNS服务器,获得通信对端的EID和IRS的EID及IP地址;步骤2通信源端查找IRS,对通信对端的EID进行解析,从而获得通信对端的IP地址;步骤三通信源端和通信对端同时使用EID和IP地址建立通信连接,这个步骤含有以下四个步骤步骤1通信源端使用通信对端的EID和IP地址分别作为自己发送报文中的目的EID和目的IP地址,给通信对端发送报文;步骤2通信对端接收到通信源端发送过来的报文,检查报文中的目的EID是否为自己的EID,如果是则接收该报文,如果不是,则丢弃该报文;
步骤3通信对端查找DNS服务器,获得通信源端的EID和IRS的EID及IP地址;通信对端查找IRS,对通信源端的EID进行解析,从而获得通信源端的IP地址;步骤4通信对端使用通信源端的EID和IP地址分别作为自己发送报文中的目的EID和目的IP地址,给通信源端发送报文;。
步骤四当通信节点在通信过程中发生移动,成为移动节点时,移动节点获得新的IP地址(通过有状态或状态配置方式获得IP地址rfc2462rfc3315rfc3736)并使用新的IP地址与通信对端进行通信,而移动节点的EID保持不变,这个步骤含有以下五个步骤步骤1当通信节点在通信过程中发生移动,成为移动节点时,移动节点获得新的IP地址;步骤2移动节点给IRS和通信对端发送更新报文,通告自己新的IP地址;步骤3IRS和通信对端给移动节点发送更新确认报文并且IRS更新自己数据库中的相应内容,使得移动节点的EID和新的IP地址相对应;步骤4通信对端使用移动节点的新IP地址作为目的地址和移动节点通信;步骤5移动节点使用新IP地址作为自己的源地址和通信对端通信。
实施例2;如图1所示。图1中所示的是固定主机和单个主机移动时和互联网中的节点进行通信。图1中的通信源端在通信过程中发生了移动,原来通过子网1接入互联网,移动后通过子网2接入互联网。
步骤1所有的节点在DNS服务器中注册自己的端主机标识符,如通信源端注册EID1,通信对端注册EID2,IRS在DNS服务器中注册自己的端主机标识符EIDIRS和地址IPIRS。
步骤2所有的节点在IRS中注册自己的端主机标识符和当前的IP地址,如通信源端注册EID1和IP1,通信对端注册EID2和IP2。
步骤3通信源端查找DNS服务器,获得通信对端的EID2和IRS的EIDIRS及IPIRS。
步骤4通信源端查找IRS,对通信对端的EID2进行解析,从而获得通信对端的地址IP2。
步骤5通信源端分别使用EID2和IP2作为目的EID和目的IP地址,给通信对端发送报文中。
步骤6通信对端接收到通信源端发送过来的报文,检查报文中的目的EID是否为EID2,如果是,则接收该报文,如果不是,则丢弃该报文。
步骤7通信对端查找DNS服务器,获得通信源端的EID1和IRS的EIDIRS及IPIRS。
步骤8通信对端查找IRS,对EID1进行解析,从而获得通信源端的地址IP1。
步骤9通信对端分别使用EID1和IP1作为目的EID和目的IP地址,给通信源端发送报文中。
步骤10通信源端在通信过程中发生移动,成为移动节点时,移动节点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获得新的地址IP3。
步骤11移动节点给IRS和通信对端发送更新报文,通告自己新的地址IP3。
步骤12IRS和通信对端给移动节点发送更新确认报文并且IRS更新自己数据库中的相应内容,使得移动节点的EID和新的IP地址相对应。
步骤13通信对端分别使用EID1和IP3作为目的EID和目的IP地址,给通信源端发送报文。
步骤14移动节点使用IP3作为自己的源地址给通信对端发送报文。
为了对本实施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特画出了本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实施例2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
实施例3;如图3所示。图3中所示的是移动网络中的节点和互联网中的节点进行通信,AR为接入路由器(Access Router),并且MR有足够的地址空间,可以为属于自己网络的每个主机分配一个唯一的地址。为了简便起见,图中只画出了四个移动路由器。
MN和CN的通信步骤如下步骤1所有的节点都在DNS服务器中注册自己的端主机标识符,如MN注册EIDMN、CN注册EIDCN、MR注册EIDMR,IRS在DNS服务器中注册EIDIRS和地址IPIRS。
步骤2所有的节点在IRS中注册自己的端主机标识符和当前的IP地址,如MN注册EIDMN和IPMN、CN注册EIDCN和IPCN、MR注册EIDMR和IPMR。
步骤3MN查询DNS服务器,获得CN的EIDCN、IRS的EIDIRS及地址IPIRS、MR的EIDMR和IPMR。
步骤4MR拷贝IRS中的存储内容,得到一份所有节点的地址和EID之间的映射关系。
步骤5MN查询MR,对EIDCN进行解析,得到CN的地址IPCN。
步骤6MN使用EIDMN和IPMN作为报文的源EID和源地址、使用EIDCN和IPCN作为报文的目的EID和目的地址,给CN发送报文。
步骤7MR接收到MN发送给CN的报文,则MR把该报文转发给AR,由AR负责把该报文发送给CN。
步骤8CN接收到MN发送过来的报文,检查报文中的目的EID是否为EIDCN,如果是,则接收该报文,如果不是,则丢弃该报文。
步骤9CN查找DNS服务器,获得MN的EIDMN和IRS的EIDIRS及地址IPIRS。
步骤10CN查找IRS,对EIDMN进行解析,获得MN的地址IPMN。
步骤11CN使用EIDCN和IPCN作为报文的源EID和源地址、使用EIDMN和IPMN作为报文的目的EID和目的地址,给CN发送报文。
步骤12MR接收到CN发送的报文,查看目的EID是否为自己网络中的节点的EID,如果不是,则丢弃该报文;如果是,则根据报文中的目的地址转发该报文。
步骤13MN接收到数据包,查看目的EID是否为EIDMN,如果是,则接收该报文,如果不是,则丢弃该报文。
步骤14若MN在通信过程中发生移动或有节点加入该移动网络(访问节点,VN),则MN或该访问节点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获得新的地址IPMNN。
步骤15MN或VN给IRS、CN和MR发送更新报文,通告自己新的地址IPMNN。
步骤16IRS、CN和MR给MN或VN发送更新确认报文。
步骤17IRS和MR更新自己数据库中的相应内容,使得MN或VN的EID和新的地址相对应。
步骤18CN使用EIDCN和IPCN作为报文的源EID和源地址、使用EIDMN和IPMNN作为报文的目的EID和目的地址,给CN发送报文。
步骤19MN使用EIDMN和IPMNN作为报文的源EID和源地址、使用EIDCN和IPCN作为报文的目的EID和目的地址,给CN发送报文。
为了对本实施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特画出了本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实施例3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
实施例4;如图5所示。图5中所示的是Ad hoc网络中的节点和互联网中的节点进行通信,AR为接入路由器(Access Router),负责把Ad hoc网络中的节点接入到互联网,AR具有合法的IP地址;Ad hoc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只具有身份标识EID,没有IP地址。
Ad hoc网络中的节点MN和互联网中的节点CN的通信步骤如下步骤1AR给Ad hoc网络中的移动节点通告自己的地址IPAR,移动节点使用该地址作为自己的地址。
步骤2所有的节点都在DNS服务器中注册自己的端主机标识符,如MN注册EIDMN、CN注册EIDCN、AR注册EIDAR,IRS在DNS服务器中注册EIDIRS和地址IPIRS。
步骤3所有的节点都在IRS中注册自己的端主机标识符和IP地址,如CN在IRS中注册EIDCN和IPCN、AR在IRS中注册EIDAR和IPAR,Ad hoc网络中的节点MN在IRS中注册EIDMN和IPAR。
步骤4MN查询DNS服务器,获得CN的EIDCN和IRS的EIDIRS及地址IPIRS。
步骤5MN查询IRS,对EIDCN进行解析,得到CN的地址IPCN。
步骤6MN使用EIDMN和IPAR作为报文的源EID和源地址、使用EIDCN和IPCN作为报文的目的EID和目的地址,给CN发送报文。
步骤7AR接收到Ad hoc网络中的节点发送出来的报文,则AR根据报文中的目的IP转发该报文。
步骤8CN接收到MN发送过来的报文,检查报文中的目的EID是否为EIDCN,如果是,则接收该报文,如果不是,则丢弃该报文。
步骤9CN查找DNS服务器,获得MN的EIDMN和IRS的EIDIRS及地址IPIRS。
步骤10CN查找IRS,对EIDMN进行解析,获得MN的地址IPAR。
步骤11CN使用EIDCN和IPCN作为报文的源EID和源地址、使用EIDMN和IPAR作为报文的目的EID和目的地址,给CN发送报文。
步骤12AR接收到互联网中的节点发送过来的报文,检查报文中的目的地址是否为IPAR,如果不是则丢弃该报文;如果是,则转到步骤13。
步骤13AR查看报文中的目的EID,如果MN直接一跳可达,则AR直接把该报文递交给MN;如果MN一跳不可达,则AR把该报文递交给直接一跳可达的节点,由该节点该报文转发给MN。
步骤14MN接收到数据包,查看目的EID是否为EIDMN,如果是,则接收该报文,如果不是,则丢弃该报文。
步骤15若Ad hoc网络在通信过程中改变接入点,由AR2接入互联网,则AR2给Ad hoc网络中的移动节点通告自己的地址IPAR2,移动节点接收到该通告后使用IPAR2作为自己的地址。
步骤16MN给IRS和CN发送更新报文,通告自己的新地址IPAR2。
步骤17CN给MN发送更新确认报文,IRS更新自己数据库中的相应内容并且给MN发送更新确认报文。
步骤18AR2给IRS发送更新报文,通告自己的地址IPAR2。
步骤19IRS更新自己数据库中的相应内容并且给AR2发送更新确认报文。
步骤20CN使用EIDCN和IPCN作为报文的源EID和源地址、使用EIDMN和IPAR2作为报文的目的EID和目的地址,给CN发送报文。
步骤21MN使用EIDMN和IPAR2作为报文的源EID和源地址、使用EIDCN和IPCN作为报文的目的EID和目的地址,给CN发送报文。
为了对本实施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特画出了本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实施例4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互联网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把传统IP地址既作为主机身份标识又作为主机位置标识的双重功能进行分离,IP地址只作为主机的位置标识;同时引入一个新的名字空间——端主机标识符,使用端主机标识符作为主机的身份标识并使用端主机标识符作为传输协议的终端标识符;在通信过程中,通信节点的IP地址可以发生改变,而通信节点的端主机标识符保持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互联网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以下步骤步骤一所有节点在DNS服务器中注册自己的EID,在IRS中注册自己的EID和当前的IP地址;步骤二通信源端查找DNS服务器获得通信对端的EID并对该EID进行解析,从而获得通信对端的IP地址;步骤三通信源端和通信对端同时使用EID和IP地址建立通信连接;步骤四当通信节点在通信过程中发生移动,成为移动节点时,移动节点获得新的IP地址,并使用新的IP地址与通信对端进行通信,而移动节点的EID保持不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互联网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含有以下两个步骤步骤1所有节点在DNS服务器中注册自己的EID,IRS在DNS服务器中注册自己的EID和IP地址;步骤2所有节点在IRS中注册自己的EID和当前的IP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互联网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含有以下两个步骤步骤1通信源端查找DNS服务器,获得通信对端的EID和IRS的EID及IP地址;步骤2通信源端查找IRS,对通信对端的EID进行解析,从而获得通信对端的IP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互联网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含有以下四个步骤步骤1通信源端使用通信对端的EID和IP地址分别作为自己发送报文中的目的EID和目的IP地址,给通信对端发送报文;步骤2通信对端接收到通信源端发送过来的报文,检查报文中的目的EID是否为自己的EID,如果是则接收该报文,如果不是,则丢弃该报文;步骤3通信对端查找DNS服务器,获得通信源端的EID和IRS的EID及IP地址;通信对端查找IRS,对通信源端的EID进行解析,从而获得通信源端的IP地址;步骤4通信对端使用通信源端的EID和IP地址分别作为自己发送报文中的目的EID和目的IP地址,给通信源端发送报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互联网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含有以下五个步骤步骤1当通信节点在通信过程中发生移动,成为移动节点时,移动节点获得新的IP地址;步骤2移动节点给IRS和通信对端发送更新报文,通告自己新的IP地址;步骤3IRS和通信对端给移动节点发送更新确认报文并且IRS更新自己数据库中的相应内容,使得移动节点的EID和新的IP地址相对应;步骤4通信对端使用移动节点的新IP地址作为目的地址和移动节点通信;步骤5移动节点使用新IP地址作为自己的源地址和通信对端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互联网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端主机标识符作为终端标识符的传输协议TCP和UDP的报文格式中,包含有160位的源EID和160位的目的EID字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互联网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引进身份解析器负责解析EID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且动态的更新EID和IP地址之间的绑定;身份解析器的数据库存储格式中包含有序列号字段、校验和字段、EID字段、IP字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互联网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DNS负责解析域名和EID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且DNS还负责解析IRS的域名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全文摘要
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互联网接入方法,把传统IP地址既作为主机身份标识又作为主机位置标识的双重功能进行分离,IP地址只作为主机的位置标识;同时引入一个新的名字空间一端主机标识符,使用端主机标识符作为主机的身份标识,并使用端主机标识符作为传输协议的终端标识符。引入身份解析器,负责解析端主机标识符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动态更新端主机标识符和IP地址之间的绑定。DNS负责解析域名和端主机标识符之间的映射关系,并记录有身份解析器的IP地址。在通信过程中,通信节点的IP地址可以发生改变,而通信节点的EID则保持不变。可以使得固定终端、移动终端、移动网络、自组织网络等以一种统一的方式接入互联网。
文档编号H04L29/06GK1801764SQ20061000182
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3日
发明者张宏科, 秦雅娟, 周华春, 杨水根, 杨冬, 王博, 董平, 郜帅, 刘颖, 张思东, 张冰怡 申请人:北京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