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短消息前转的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54661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实现短消息前转的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现短消息前转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都针对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语音通话提供了呼叫前转功能,而没有针对短消息提供这一功能。
短消息业务基于存储转发模式,根据这一点,短消息业务中心将短消息保存起来,在用户可以接收时把存储的短消息再下发到用户的终端上。如果用户在设置的最大消息保留期内还没有接收短消息,则短消息业务中心会丢弃这条短消息。这样,如果用户在短消息保留有效期内不开机,就会导致用户的短消息因为没有被及时接收而丢失。
现有的短消息系统一般不支持用户对短消息设置前转,无法满足用户希望把呼叫和短消息同时转移到另一号码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的、实现短消息前转的方法和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对短消息进行前转的方法,短消息的接收方归属一短消息业务中心,该方法包括a.将短消息提供给短消息业务中心;b.确定短消息的当前接收方是否设置有前转目的号码,若设置有前转目的号码,基于前转目的号码,确定最终接收方;以及c.将短消息发送给最终接收方。
优选地,步骤b包括i.确定短消息的当前接收方是否设置有前转目的号码,若设置有前转目的号码,将前转目的号码作为当前接收方,确定当前接收方是否归属短消息业务中心所属的网络;和ii.若确定当前接收方归属短消息业务中心所属的网络,重复步骤i,直至确定当前接收方未设置前转目的号码或不归属短消息业务中心所属的网络,确定该当前接收方为最终接收方;否则,确定该当前接收方为最终接收方。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短消息前转系统,该系统包括短消息业务中心;用于提供短消息给短消息业务中心的装置,其中短消息的接收方归属短消息业务中心;和,短消息前转业务装置,其中,短消息业务中心用于向短消息前转业务装置查询短消息的当前接收方是否设置有前转目的号码,在查询到当前接收方设置有前转目的号码的情况下,基于前转目的号码,确定最终接收方;以及,将短消息发送给最终接收方。
优选地,短消息前转系统的短消息业务中心用于对设置了前转目的号码的当前接收方,通过将其前转目的号码作为当前接收方来更新当前接收方;基于归属短消息业务中心所属的网络的当前接收方是否设置有前转目的号码来确定是否进行所述更新当前接收方的过程;将未设置前转目的号码或不归属短消息业务中心所属的网络的当前接收方确定为最终接收方;以及,将短消息发送给最终接收方。


仅以举例的方式,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实现短消息前转的系统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短消息前转的信令流程;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通过短消息互联网关将本网短消息业务中心与他网短消息业务中心互联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通过七号信令将本网短消息业务中心与他网短消息业务中心互联的示意图;和图5示出了针对图4所示情形的、将由他网用户发送给本网用户的短消息拦截到本网短消息业务中心的信令流程。
具体实施例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实现短消息前转的系统,如图1所示。为实现短消息前转,该系统主要对现有技术的短消息业务中心(SMSC,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er)进行了改造,增加了短消息前转业务部件(SMFS,Short Message Forward Service)来实现短消息前转的逻辑。实现过程是把所有下行短消息(MT,Mobile Terminated SMS)提供给接收方归属的SMSC,由该SMSC判断接收方是否开通了短消息前转业务,如果接收方用户开通了该业务,则向SMFS发出请求,要求查询前转目的号码,然后根据查询结果,把该短消息发送给前转目的号码,或者在用户未设置前转目的号码的情况下按照现有技术处理短消息。SMFS作为本系统的一个主要逻辑处理单元,可以被实现为SMSC的一部分,也可以独立部件的方式存在。
关于图1的其他部件,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BusinessOperation Support System)和无线智能网(WIN,WirelessIntelligent Network)分别连接到移动数据业务平台(MDSP,MobileData Service Platform),移动数据业务平台连接到短消息业务中心和短消息前转业务部件,短消息业务网关(SMS GW,Short MessageService Gateway)和短消息互联网关(I/O GW,Short MessageInput/Output Gateway)分别连接到短消息业务中心。概括来说,它们的功能分别如下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主要完成后付费用户的管理和计费功能;无线智能网主要完成预付费用户的管理和计费功能;移动数据业务平台,作为数据业务的统一的业务管理点,协助WIN/BOSS完成数据业务的计费和管理功能;短消息业务网关,主要作为业务提供者(SP,Service Provider)接入短消息系统的接入设备,集中接入短消息相关的SP;短消息互联网关,主要作为他网SMSC(包括国际SMSC)与本网SMSC互联的接入设备,是IP承载方式的互联接入节点。此外,SMFS与MDSP间的接口主要在业务受理时使用,进行业务受理时,BOSS通知MDSP,MDSP通知到SMFS。关于业务受理将在后面描述。
关于上面提到的“本网SMSC”、“他网SMSC”和“国际SMSC”,“本网SMSC”和“他网SMSC”在这里指一种商业上的区分,如广东移动与中国其它省市的移动公司以及联通等是分开经营的,如果说广东省内移动的SMSC为本网SMSC,则其它SMSC都属于他网SMSC,或者简单来说,如果一个网络属于谁,称该网为本网,则其它网络相对该网络而言都可称为他网。容易理解的是,国际SMSC就是非本国内的SMSC,如相对于中国的SMSC而言,日本的SMSC就是一个国际SMSC。在本文件中,国际SMSC也是一种他网SMSC。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下文中,如果称一个SMSC为本网SMSC,则与该SMSC属于同一网络的其他SMSC也称为本网SMSC,归属本网SMSC所属的网络的用户为本网用户,其他用户为他网用户。可类似地理解在下文中出现的其他“本网…”和“他网…”。
下面通过一个实际场景,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现短消息前转的方法。图2示出了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短消息前转的信令流程。该信令流程可通过图1的系统实现。假设移动用户(MS,MobileStation)A、B和C都归属图2所示的SMSC,并称该SMSC为本网SMSC。例如,一种典型场景是A发送短消息给B,B订购了短消息前转业务并设置前转目的号码为C。结合该场景,对图2中信令流程的说明如下a.本网用户A发送短消息给本网用户B,A的MO请求提交到SMSC;b.SMSC对用户A和B进行鉴权,如果鉴权失败,则发送失败,返回MO_RSP给用户A,生成MO话单,结束流程;c.如果鉴权通过,则由SMSC提交计费请求到MDSP;d.MDSP返回计费结果,如果计费失败则发送失败,返回MO_RSP给用户A,生成MO话单,结束流程;e.如果计费成功,返回MO_RSP给用户A;f.SMSC生成MO话单;g.SMSC检查用户B是否订购了短消息前转业务;如果B没有订购短消息前转业务,则按正常的短消息流程处理;h.如果用户B订购了短消息前转业务,则SMSC发送请求到SMFS,要求查询用户是否设置了前转目的号码;i.SMFS查询数据库,返回查询结果;如果用户目前没有设置前转目标用户,即设置为空,则按正常短消息流程处理;j.如果B设置将短消息前转到号码C,则发送状态报告到A,表示A到B的短消息发送成功;k.SMSC对用户A和C进行鉴权,如果鉴权失败,则发送失败,结束流程;l.如果鉴权通过,则由SMSC提交前转的计费请求到MDSP;
m.MDSP返回计费结果,如果计费失败,则发送失败,结束流程;n.如果计费成功,则SMSC生成前转的话单;o.SMSC检查用户C是否订购了短消息前转业务;如果C订购了短消息前转业务,则重复步骤h-n;p.如果用户C没有订购短消息前转业务或没有设置前转目的号码,则SMSC下发短消息到号码C;q.如果发送失败,SMSC按正常的MT短消息重试机制重试下发;r.若发送成功,用户C返回结果给SMSC,SMSC生成MT话单。
通过图2所示的流程,旨在说明本发明的原则和实质,因而为简化起见,只示出了与实现短消息前转相关的信令,而省略了一些现有技术中公知的过程及它们涉及到的有关部件,如在步骤p中,在下发短消息到号码C之前,SMSC到C归属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HomeLocation Register)获取C的被访移动业务交换中心(VMSC,VisitedMobile Services Switching Centre)地址等。
对于SP发送给用户的短消息,以及将短消息前转到SP应用的情形,处理方式和流程与上述典型流程相同,只不过SP的号码通常是一个特殊的号码,如中国移动的07551860,清华声讯的2000等。
根据上述典型流程,可进行多次前转,那么在前转过程中可能出现A->B->C->D->A、A->B->C->D->B、A->B->A等死循环的情况。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检测死循环的方法。如果将接收方所归属的SMSC以及与该SMSC属于同一网络的其他SMSC称为本网SMSC,则短消息的发送方及其接收方的前转目的号码可能都归属本网SMSC,也可能其中一个或者两者都归属他网SMSC。上述实际场景属于前者。
根据接收方的前转目的号码归属本网SMSC还是他网SMSC,死循环的检测方法是不同的。
对于接收方的前转目的号码归属本网SMSC的情形,可通过在用户设置前转目的号码时进行检查来避免死循环。一般而言,对本网SMSC所属的网络来说,他网用户的相关数据是未知的。因此,下面即将进行详细描述的设置过程是针对归属本网SMSC的号码而言的。即,在下面的设置过程中,当针对某个号码进行相关操作时,隐含地表明了该号码归属本网SMSC。容易理解的是,在下面的设置过程中,一旦发现需要针对其进行有关操作的号码不归属本网SMSC,即可通过直接将待设置的前转目的号码设置为当前号码的前转目的号码来结束设置。
在上述前提下,设置过程可这样进行。
将待设置前转号码的当前号码和待设置的前转目的号码顺序放到一个列表中,检查列表中是否存在相同的号码若存在,说明存在死循环,放弃将该待设置的前转目的号码设置为当前号码的前转目的号码,结束设置;若不存在,进行下面的操作。
对于待设置的前转目的号码(归属本网SMSC),检查其是否设置有前转目的号码,若没有,将其设置为当前号码的前转目的号码,结束设置;否则,将其前转目的号码加入到列表中,针对最新加入到列表中的号码,进行以下操作。
对于最新加入到列表中的号码,检查列表中是否存在相同的号码,若存在,说明存在死循环,放弃将该待设置的前转目的号码设置为当前号码的前转目的号码,结束设置;若不存在,检查其是否设置有前转目的号码,以及(i)若没有,将该待设置的前转目的号码设置为当前号码的前转目的号码,结束设置,或者(ii)若有,将其前转目的号码加入到列表中。
在(ii)的情况下,重复以上针对最新加入到列表中的号码的操作,直至结束设置。
就“结束设置”而言,存在两种可能性一、检查到列表中存在相同的号码,放弃将待设置的前转目的号码设置为当前号码的前转目的号码,结束设置;二、检查到一个未设置前转目的号码的号码,将待设置的前转目的号码设置为当前号码的前转目的号码,结束设置。
对于接收方的前转目的号码归属他网SMSC(即为他网用户)的情形,由于不知道该他网用户的相关数据,只能简单地认为该他网用户没有设置前转目的号码,直接把短消息下发到该他网用户。顺便说一句,如果他网也支持短消息前转业务,则他网SMSC可对接收到的短消息进行类似的处理。在这种情形下,不能在用户设置前转目的号码时检查该设置是否会导致死循环,只能通过在短消息发送过程中进行检查来避免死循环。具体检查方法是对于所有被前转到网外的短消息,将发送方、接收方、短信内容存放在内存中的一个列表中,保留时间可以设置,例如保留30分钟。这样,当一条他网的SMSC发送的短消息送到本网SMSC时,本网SMSC检查到这条短消息需要前转到网外时,就到前面提到的列表中查找,检查其中是否存在发送方、接收方和内容分别与该待前转短消息的发送方、接收方和内容相同的短消息,若存在,则认为此短消息为重复短消息,直接丢弃。
现在说明短消息的发送方归属他网SMSC的情形,有必要说明本网SMSC与他网SMSC之间的互联方式,稍后将会意识到这一点。本网SMSC与他网SMSC之间可以通过I/O GW进行互联,也可以通过信令互联。
图3示出了本网SMSC与他网SMSC之间通过I/O GW互联的情形,可用短消息点对点协议(SMPP,Short Message Peer to Peer Protocol)作为接口协议。SMS GW与SMSC之间也可采用SMPP协议,其它部件间的接口可采用内部协议。根据现有技术,在这种情形下,所有从网外发送给本网用户的短消息都会被发送到本网SMSC,由本网SMSC下发到接收用户。因此,可以与上述典型流程类似的过程实现前转。顺便说一句,网内用户发出短消息到网外用户时,SMSC进行鉴权生成话单到BOSS扣费,然后短消息被发到I/O GW,由I/O GW判断是发到哪个目标运营商的,再发到相应的运营商。
图4示出了本网SMSC与他网SMSC之间通过七号信令(SS7,Signaling System7)互联的情形。他网的网络结构可能与本网相同或类似,取决于他网的设备供货商,另外如果他网不支持短消息前转业务,则信令处理系统(SPS,Signaling Process System)是可选的。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Mobile Switching Centre)和用户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是移动网络的核心网(CN,Core Network)部件,HLR保存用户业务开通情况、目前所在位置、手机内存是否已满等与用户相关的信息。SPS在功能上类似于IP网中的路由器,对于没有特定逻辑的信令,直接透传,对其它部件透明,如果需要做信令拦截,就根据配置条件把本来应该发到例如A部件的信令发到例如B部件。SMS GW与SMSC间可采用SMPP协议,SMSC、SMFS、MDSP、WIN、BOSS等部件间的接口可采用内部协议。
根据现有技术,当本网SMSC与他网SMSC之间通过七号信令互联时,对于由他网用户发送给本网用户的短消息,发送过程如下发送方提交短消息(SM,Short Message)到其归属的SMSC(他网SMSC),该他网SMSC根据被叫号码发送SRI_for_SM到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Gateway Mobile Switching Centre),GMSC把信令转到被叫号码所对应的HLR(本网HLR),该HLR返回被叫目前的VMSC地址,通过GMSC转给他网SMSC,他网SMSC根据VMSC地址发送MT_FSM信令,下发SM到对应的VMSC,VMSC把短消息下发到接收方。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发送过程,可知SM是不会经过被叫号码归属的SMSC(本网SMSC)的。
因此,在图4的情形下,对于由他网用户发送给本网用户的短消息,若要实现短消息前转,需要把短消息拦截到本网SMSC,以完成前转逻辑的处理。在图4中,设置了SPS来实现这一拦截。
图5示出了针对图4所示情形的、将由他网用户发送给本网用户的短消息拦截到本网短消息业务中心的信令流程。具体说明如下。下面的本网都是相对接收方而言的,其他网络为他网。
a.他网SMSC发送SRI_for_SM信令,以到本网HLR取被叫用户的路由信息,信令路由到本网的GMSC,GMSC向HLR转发此信令;b.SRI_for_SM信令经过SPS;c.SPS检查发送方SMSC是否为本网SMSC,如果为本网SMSC,则直接把信令下发到本网HLR,不做处理;如果发送方SMSC为他网SMSC,则检查接收方用户是否开通了短消息前转业务,如果没有开通,则直接把信令下发到本网HLR,不做处理,需要说明的是BOSS在进行业务受理时,会把用户是否开通了短消息前转业务的信息同步到SPS;d.若SPS发现发送方SMSC为他网SMSC,并且接收方用户也开通了短消息前转业务,则SPS基于此获取路由号码“RN”,并把SCCPCdPA(待查询路由的号码信息)改为“RN+MSISDN”,需要说明的是“RN”是一个特殊字符串,与本网SMSC的GT地址对应,这种对应关系可以是预先配置的;e.SPS根据SCCP CdPA做SCCP GT翻译,把信令路由到本网SMSC,具体来说,就是根据SCCP CdPA中的RN查找GT码,然后把信令发给那个GT地址;f.本网SMSC在SRI_for_SM_Ack信令中返回一个特殊的VMSC地址,需要说明的是这也是预先配置的,根据SRI_for_SM信令中SCCPCdPA中的RN,可找到一个预先配置好的VMSC GT地址,根据这个特殊的VMSC号码,SPS把目标为这个地址的信令都发到本网SMSC);g.他网SMSC下发MT到对应的VMSC;h.根据上述特殊的VMSC地址,SPS将MT信令路由到本网SMSC;i.本网SMSC收到MT信令;j.本网SMSC从SMFS获取接收方的前转目的号码;k.本网SMSC准备下发MT信令到前转目的号码;l.本网SMSC发送SRI_for_SM到前转目的号码归属的HLR获取路由信息;m.SRI_for_SM信令经过SPS时,SPS发现为本网SMSC下发的信令,不做处理直接下发给前转目的号码归属的HLR;n.最后完成短消息的下发。
通过图5所示的流程,旨在对将短消息拦截到本网SMSC的过程进行说明,因而为简化起见,对将短消息拦截到本网SMSC后的一些过程仅进行了简单描述,这些过程是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或者可参照前面的描述。
下面给出一个更特定的例子。例如,他网用户A发送短消息给本网用户B,B设置将短消息前转到C。流程如下1.他网SMSC根据目标号码B,把SRI_for_SM发送到B归属的HLR,以获取B的VMSC地址;2.SRI_for_SM信令到达本网的SPS时,SPS根据B号码已经订购了前转业务,把SRI_for_SM信令修改路由到B用户归属的SMSC;3.SMSC返回自已的特殊VMSC地址,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SPS上做一个配置,可使得当SPS发现VMSC地址为这个特殊的地址时,就把相关信令发给本网SMSC;4.他网SMSC根据这个特殊的VMSC地址,下发MT_FSM信令,把短消息下发到本网SMSC;5.本网SMSC与SMFS进行交互,获取B的前转目的号码C;6.本网SMSC下发SRI_for_SM信令到C归属的HLR获取号码C的路由地址,即VMSC地址;7.SPS发现是本网SMSC下发的信令,不做拦截,信令按正常流程处理;8.C归属的HLR返回C的VMSC地址给本网SMSC;9.本网SMSC下发MT_FSM信令给对应的VMSC,把短消息下发到C所在的VMSC;10.VMSC把短消息下发到C。
关于短消息前转业务的受理,短消息前转业务包括订购/取消短消息前转业务、查询短消息前转业务状态、用户查询/设置前转目的号码(设置可为空,表示目前不前转)等,可通过BOSS提供的WSI(WebServices Interface)来实现。其它系统通过调用该接口就可以完成业务的订购、取消以及查询等。该接口可通过短消息业务(SMS,ShortMessage Service)、非结构化补充业务数据(USSD,UnstructuredSupplementary Services Data)、交互式语音应答(IVR,InteractiveVoice Response)、用户门户网站(End-User Portal)等调用,以完成业务受理。举例来说,通过SMS调用,就是用户可以用手机发送指定内容的短消息到指定号码(SP号码),SMSC把相关短消息转到对应的应用程序后,就可以通过调用BOSS提供的接口完成业务受理。IVR,通常是一个自动语音服务台系统,如1860、13800138000等的语音交互系统。
关于计费,图1所示的系统可以支持免费、包月计费、按条计费以及组合计费的方式。应用场景建议如下a)收取用户使用此业务的基本月租费;b)在进行短消息前转时,如果是前转到网内用户,可以不计费,如果前转到他网用户,则按条收取一定费用。
包月计费对于预付费用户,在每个帐期(帐期指一个用户话单结算的周期,如某个用户每月5日到次月5日为一个话费结算周期,并提供用户话单帐单给用户)初,由MDSP发起请求到WIN系统扣取包月的月租费用,并输出话单以供对帐使用;对于后付费用户,在每个帐期结束,由MDSP产生话单,BOSS从MDSP获取话单,并收取后付费用户的相应费用。
按条计费对于预付费用户,由SMSC向MDSP发起计费请求,MDSP根据前转目的号码判断是否需要收费,如果需要计费计算收取费用的金额,MDSP发起请求到WIN系统扣取相应金额费用,并输出话单以供对帐使用;对于后付费用户,由SMSC向MDSP发起计费请求,MDSP根据前转目的号码判断是否需要收费及计算收取费用的金额,MDSP产生话单,BOSS从MDSP获取话单,并收取后付费用户的相应费用。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支持短消息的无条件前转,前转次数不限制,适用于移动通信网络、固定通信网络和PHS(PersonalHandphone System)网络等。
利用本发明,用户可以短信、语音、USSD、Portal等多种方式设置用户的短消息前转业务相关信息,将短消息前转到其他号码或SP应用。当一个用户使用多个号码时,可以只使用其中一个号码接收呼叫和短消息,或者把短消息提交给第三方处理。可以及时接收、处理短消息。
尽管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但通过阅读和掌握本发明的原则和教导,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对这里公开的实施方案进行各种改型。因而,本发明的范围由附在这里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
1.对短消息进行前转的方法,短消息的接收方归属一短消息业务中心,该方法包括a.将短消息提供给所述短消息业务中心;b.确定短消息的当前接收方是否设置有前转目的号码,若设置有前转目的号码,基于前转目的号码,确定最终接收方;以及c.将短消息发送给最终接收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包括i.确定短消息的当前接收方是否设置有前转目的号码,若设置有前转目的号码,将前转目的号码作为当前接收方,确定当前接收方是否归属所述短消息业务中心所属的网络;和ii.若确定当前接收方归属所述短消息业务中心所属的网络,重复步骤i,直至确定当前接收方未设置前转目的号码或不归属所述短消息业务中心所属的网络,确定该当前接收方为最终接收方;否则,确定该当前接收方为最终接收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发送方和最终接收方不归属所述短消息业务中心所属的网络的短消息,当确定在预定时间内发送的短消息中存在发送方、接收方和内容分别与待发送短消息的发送方、最终接收方和内容相同的短消息时,丢弃该待发送短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定时间内发送的短消息中的每条短消息的发送方、接收方和内容被保存所述预定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归属所述短消息业务中心所属的网络的、设置有前转目的号码的当前接收方,其前转目的号码被设置使得,当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确定最终接收方时,所述重复步骤i的次数是有限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归属所述短消息业务中心所属的网络的、设置有前转目的号码的当前接收方,其前转目的号码是通过以下任一方式设置的短消息业务、非结构化补充业务数据、交互式语音应答和用户门户网站。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消息业务中心通过短消息互联网关与他网短消息业务中心互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消息业务中心通过七号信令与他网短消息业务中心互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发送方不归属所述短消息业务中心所属的网络的短消息,步骤a包括在确定当前接收方订购了短消息前转业务的情况下,将短消息拦截到所述短消息业务中心。
10.一种短消息前转系统,该系统包括短消息业务中心;用于提供短消息给所述短消息业务中心的装置,其中短消息的接收方归属所述短消息业务中心;和,短消息前转业务装置,其中,所述短消息业务中心用于向短消息前转业务装置查询短消息的当前接收方是否设置有前转目的号码,在查询到当前接收方设置有前转目的号码的情况下,基于前转目的号码,确定最终接收方;以及,将短消息发送给最终接收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消息业务中心用于对设置了前转目的号码的当前接收方,通过将其前转目的号码作为当前接收方来更新当前接收方;基于归属所述短消息业务中心所属的网络的当前接收方是否设置有前转目的号码来确定是否进行所述更新当前接收方的过程;将未设置前转目的号码或不归属所述短消息业务中心所属的网络的当前接收方确定为最终接收方;以及,将短消息发送给最终接收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短消息前转业务装置是所述短消息业务中心的一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消息业务中心通过短消息互联网关与他网短消息业务中心互联。
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消息业务中心通过七号信令与他网短消息业务中心互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拦截装置,对于发送方不归属所述短消息业务中心所属的网络的短消息,在确定短消息的当前接收方订购了短消息前转业务的情况下,将短消息拦截到所述短消息业务中心。
全文摘要
提供了对短消息进行前转方法,短消息接收方归属一短消息业务中心,该方法包括a.将短消息提供给短消息业务中心;b.确定最终接收方,其中所述确定包括步骤i.确定短消息的当前接收方是否设置有前转目的号码,若设置有前转目的号码,将前转目的号码作为当前接收方,确定当前接收方是否归属短消息业务中心所属网络;ii.若确定当前接收方归属短消息业务中心所属网络,重复步骤i,直至确定当前接收方未设置前转目的号码或不归属短消息业务中心所属网络,确定该当前接收方为最终接收方;否则,确定该当前接收方为最终接收方;以及c.将短消息发送给最终接收方。还提供了前转死循环检测方法和用于实现上述前转方法的短消息前转系统。
文档编号H04M3/54GK1859619SQ20061003361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0日
发明者汪世乐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