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装置的显示方法

文档序号:7956762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传输装置的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数字方式、模拟方式等多个传输模式的传输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各传输模式中的调制解调方式等的传输参数的显示。
背景技术
利用图16说明作为过去一个例子的单一模式的传输装置。图16是表示作为过去一个例子的单一模式的传输装置的结构。发送侧装置包括发送控制部1601和发送高频部1602,接收侧装置包括接收高频部1603和接收控制部1604。发送控制部1601用规定的调制模式(例如64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方式)调制作为输入信号的图像信号、声音信号,频率变换成IF(Intermediate Frequency中频)频带。发送高频部1602将IF信号(频率变换成IF频带的信号)频率变换到RF(Radio Frequency无线频率)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后发送。接收高频部1603接收RF信号后,进行低噪声放大、接收电平控制,通过进行频率变换,变换为IF信号。然后,接收控制部1604输出通过利用规定的解调模式(例如64QAM方式)对IF信号进行解调而得到的图像信号、声音信号。然后,在发送控制部1601的显示部显示例如传输比特率、调制方法、使用的频道,在接收控制部1604的显示部显示例如传输比特率、解调方式、使用的频道。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15787号公报非专利文献1“テレビジヨン放送番組素材伝送用可搬形OFDM方式デジタル無線伝送システムの規格ARIB STD-B33”(电视播放节目素材传输用可移动型OFDM方式数字无线传输系统的规格ARIB STD-B33)非专利文献2“テレビジヨン放送番組素材伝送用可搬形マイクロ波帯デジタル無線伝送システムの規格ARIB STD-B11”(电视播放节目素材传输用可移动型微波带数字无线传输系统的规格ARIBSTD-B11)在上述的过去的传输装置中,在发送侧装置显示传输比特率、调制模式、使用的频道,在接收侧装置显示传输比特率、解调模式、使用的频道,但其他的传输参数,则由于显示部的显示空间的限制而未显示,因此,在从发送侧装置向接收侧装置无线传输发送素材之前设定调制解调模式等传输参数时,不显示传输比特率、调制模式、使用的频道以外的传输参数,因此具有不容易进行传数参数的设定的缺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消除上述的不良状况而提供一种传输装置,即使显示部的显示空间受到限制,也可以显示传输比特率、调制模式、使用的频道以外的传输参数。
本发明为达成上述目的,提供一种传输装置的显示方法,该传输装置具有多个传输模式,切换该传输模式,从发送侧向接收侧进行信号传输,在上述发送侧或上述接收侧,在显示画面(不仅是CRT显示画面,还包括LED显示画面)上显示与上述传输模式一起设定的多个传输参数时,有选择地切换显示与设定的上述传输模式相对应的传输参数。
进一步,提供一种显示方法,是从发送侧向接收侧进行信号传输的传输装置的显示方法,在上述发送侧或上述接收侧,在显示画面上显示多个传输参数时,对应规定的显示画面切换操作,来切换显示规定的传输参数的显示画面和显示该规定的传输参数以外的传输参数的显示画面。
进一步,在上述发送侧或上述接收侧,对应规定的显示画面切换操作,在上述显示画面上显示发生的规定错误(通信不良)或规定警告(发送侧或接收侧的各单元的不良)中的至少一个内容(显示发生了什么样的通信不良、或者在发送侧及接收侧单元发生了什么样的不良的至少一方)。
根据本发明,通过显示与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参数,可以容易地进行各传输模式下的传输参数的设定。
进一步,通过对应规定的显示画面切换操作,来切换显示规定的传输参数的显示画面和显示该规定的传输参数以外的传输参数的显示画面,即使显示画面的显示空间受到限制,也可以显示传输比特率、调制模式、使用的频道以外的传输参数。
进一步,通过根据规定的显示切换机构的操作,在显示画面上显示发生的规定错误或规定警告中的至少一个内容,即使显示空间受到限制,也可以显示错误内容、警告内容。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送侧传输装置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接收侧传输装置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侧传输装置的单QAM方式处理部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侧传输装置的OFDM方式处理部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接收侧传输装置的单QAM方式处理部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接收侧传输装置的OFDM方式处理部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7是表示用标准规格ARIB STD-B11规定的传输装置的传输比特率和填充数据(虚拟数据)的有无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发送侧传输装置的操作盘的外观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接收侧传输装置的操作盘的外观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传输装置中的显示部的显示内容的图。
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传输装置中,在初始状态显示画面设定时的显示部的显示项目及显示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传输装置中,用单QAM方式在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设定时的显示部的显示项目及显示例的图。
图13是表示用标准规格ARIB STD-B11规定的TMCC信号的信息位排列的图。
图1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传输装置中,用OFDM方式在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设定时的显示部的显示项目及显示例的图。
图1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传输装置中,在显示错误/警告内容的画面设定时的显示部的显示项目及显示例的图。
图16是表示过去一个例子的传输装置结构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利用图1、2说明本实施例的传输装置的概要结构及工作。在本实施例的传输装置中,对于发送侧装置来说,首先,通过操作者操作操作盘101,设定的传输模式(在发送侧装置中是调制方式)、传输参数被存储在CPU102。然后,CPU102控制各开关、各信息处理部,以便用存储的传输模式、传输参数进行无线传输,。例如,在本实施例的发送侧装置中具有单QAM方式、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方式、模拟调制方式的传输模式,由此,根据传输模式,控制模拟/数字选择开关103、104、单QAM/OFDM选择开关105、106,从而切换信号路径,以进行对应传输模式的信号处理。通过信号路径的切换,向单QAM方式处理部107、OFDM方式处理部108输入在MPEG编码器109生成的TS(Transport Stream)形式的数字信号D,向模拟方式处理部110输入标准电视图像信号(以下称为NTSC图像信号)和模拟声音信号。并且,通过用MPEG-2编码方式对SDI(Serial Digital Interface)信号(数字图像信号)和用音频A/D变换器111进行了A/D变换的声音信号进行编码并多路复用,由此生成TS形式的数字信号D。然后,来自单QAM方式处理部107、OFDM方式处理部108的输出信号由D/A变换器112进行D/A变换后,与本机振荡器113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混合,例如变换为频率130MHz的IF信号,经选择开关104输出到发送高频部114。另一方面,从模拟方式处理部110的输出信号,经选择开关104输出到发送高频部114。并且,从模拟方式处理部110的输出信号,也是例如频率130MHz的IF信号。在发送高频部114将IF信号频率变换为RF信号后发送。
进一步,根据在操作盘101设定的传输参数,CPU102控制单QAM方式处理部107、OFDM方式处理部108、模拟方式处理部110,并且,监视单QAM方式处理部107、OFDM方式处理部108、MPEG编码器109、模拟方式处理部110、电源电路115的工作状态。通过该监视,每当发生TS信号的生成不良状态(以下称为错误)、各信号处理部(单QAM方式处理部107、OFDM方式处理部108、模拟方式处理部110)内的单元的不良状态(以下称为警告)时,CPU102存储发生了什么样的错误、警告。然后,在操作者操作了操作盘101时,在操作盘101上显示错误内容、警告内容。
与接收侧装置的情况相同,操作者通过操作操作盘201,设定的传输模式(在接收侧装置是解调方式)、传输参数被存储在CPU202。然后,CPU202控制模拟/数字选择开关203、204、单QAM/OFDM选择开关205、206、单QAM方式处理部207、OFDM方式处理部208、模拟方式处理部209,以便按存储的传输模式、传输参数进行信号处理。接收的RF信号在接收高频部210例如被变换为130MHz的IF信号。进行数字处理时,从接收高频部210输出的IF信号,与本机振荡器211输出的本机振荡信号混合后,由A/D变换器212进行A/D变换,输入到单QAM方式处理部207或OFDM方式处理部208。在单QAM方式处理部207或OFDM方式处理部208,用规定的解调方式进行解调处理,从而输出TS形式的数字信号D。并且,来自单QAM方式处理部207或OFDM方式处理部208的TS形式的数字信号D,由MPEG解码器213进行与MPEG编码器109相反的处理,从而输出SDI信号(数字图像信号)和数字声音信号。数字声音信号由音频D/A变换器214变换为模拟声音信号。再者,在进行模拟处理时,上述的130MHz的IF信号(接收高频部210的输出信号)输入到模拟方式处理部209,被施加模拟解调处理,由此,从模拟方式处理部209输出NTSC图像信号和模拟声音信号。
进一步,根据用操作盘201设定的传输参数,CPU202控制单QAM方式处理部207、OFDM方式处理部208、模拟方式处理部209,并且,监视单QAM方式处理部207、OFDM方式处理部208、模拟方式处理部209、MPEG解码器213、电源电路215的工作状态。通过该监视,每当发生错误、警告时,CPU202存储错误内容、警告内容。然后,在操作者操作了操作盘201时,在操作盘201上显示错误内容、警告内容。
下面,利用图3~6说明根据设定的传输参数工作的发送侧装置、接收侧装置的各信号处理部(单QAM方式处理部107、207、OFDM方式处理部108、208、模拟方式处理部110、209)的结构和工作。首先,说明发送侧装置。单QAM方式处理部107包括输入端子307、能量扩散部301、编码部302、交织部303、填充插入部304、QAM映射部305、正交调制部306、输出端子308。从MPEG编码器109输出的TS形式的数字信号D,从输入端子307输入后,在能量扩散部301例如用模拟随机系列加法进行能量扩散,输出到编码部302。在操作盘101设定为进行纠错码附加处理时,通过CPU102的控制,编码部302附加纠错码后输出到交织部303。例如,通过RS(Read-Solomon)编码,对每个188字节的1T数据包附加16字节的纠错码后,输出到交织部303。相反,当在操作盘101设定为不进行纠错码附加处理时,通过CPU102的控制,不附加纠错码就输出到交织部303。当在操作盘101设定为进行交织处理时,通过CPU102的控制,交织部303进行交织处理后,输出到填充插入部304。即,进行来自编码部302的输出信号的数据重新排列后,输出到填充插入部304。相反,在操作盘101设定为不进行交织处理时,通过CPU102的控制,不进行来自编码部302的输出信号的数据重新排列就输出到填充插入部304。填充插入部304根据非专利文献2(“テレビジヨン放送番組素材伝送用可搬形マイクロ波帯デジタル無線伝送システムの規格ARIB STD-B11”),如图7所示地,根据由操作盘设定的传输比特率来决定是否插入假数据,因此,当是需要插入假数据的传输比特率时,通过CPU102的控制,附加假数据后输出到QAM映射部305。相反,当是不需要插入假数据的传输比特率时,通过CPU102的控制,不附加假数据就输出到QAM映射部305。通过CPU102的控制,QAM映射部305根据在操作盘101设定的调制模式进行映射处理。例如,调制模式为64QAM时,在用同相成分的信号I和正交成分的信号Q表示的I-Q坐标轴上进行64点的映射。进行映射后,在正交调制部306变换为例如频率130MHz的IF信号后输出到输出端子308。输出到输出端子308的IF信号被输出到发送高频部114。
如上所述,在发送侧装置,单QAM方式时,在操作盘101设定纠错码的附加与否、交织处理的有无、传输比特率、调制模式,单QAM方式处理部107根据此设定的传输参数进行工作。并且,利用操作盘101的预置调整旋钮来同时设定纠错码的附加与否、交织处理的有无、传输比特率、调制模式,并表示在操作盘101的显示部上(关于预置调整旋钮、显示部,在后面叙述)。
OFDM方式处理部包括输入端子410、扰码处理部401、能量扩散部402、编码部403、交织部404、映射部405、帧生成部406、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部407、保护附加部408、正交调制部409、输出端子411。由MPEG编码器109输出的TS形式的数字信号D,从输入端子410输入后,输入到扰码处理部401。当在操作盘101设定为进行扰码处理(搅拌处理)时,通过CPU102的控制,扰码处理部401进行扰码处理,然后输出到能量扩散部402。相反,当在操作盘101设定为不进行扰码处理时,通过CPU102的控制,不进行扰码处理就输出到能量扩散部402。能量扩散部402用例如模拟随机系列加法进行能量扩散,输出到编码部403。通过CPU102的控制,编码部403按在操作盘101设定的编码率进行卷积编码后,输出到交织部404。交织部404通过CPU102的控制进行交织处理,即按照由操作盘设定的交织时间进行交织处理,然后输出到映射部405。即,按照在操作盘101设定的交织时间进行来自编码部403的输出信号的数据重新排列后,输出到映射部405。通过CPU102的控制,映射部405按照在操作盘101设定的载波调制模式进行映射。例如,载波调制模式为64QAM时,通过指定分配给各载波的6比特的数据,在用同相成分的信号I和正交成分的信号Q表示的I-Q坐标轴上进行64点映射。进行映射后,在帧生成部406生成OFDM帧。当由操作盘设定为附加AC(Auxiliary Channel)载波、CP(Continual Pilot)载波时,帧生成部406在生成OFDM帧时通过CPU102的控制附加AC载波、CP载波。相反,当在操作盘101设定为不附加AC载波、CP载波时,通过CPU102的控制不附加AC载波、CP载波。并且,OFDM帧除了具有传输映射部405输出的数据的载波、即Data载波以外,有时具有AC载波、CP载波,如非专利文献1(“テレビジヨン放送番組素材伝送用可搬形OFDM方式デジタル無線伝送システムの規格ARIB STD-B33”)中的记载,AC载波是用于传输附加信息的载波,CP载波是用于传输每隔8个载波设置的导频信号的载波(在接收侧装置,具有与从发送侧装置传输的导频信号相同的信号,基于比较此信号与从发送侧装置传输的导频信号而得到的信号劣化所引起的映射点的偏差,进行由Data载波传输的数据的修正)。因此,在传输附加信息的情况下,在操作盘101设定为附加AC载波,在进行由Data载波传输的数据的修正时,在操作盘101设定为附加CP载波。生成的OFDM帧在IFFT部407通过进行逆高速傅立叶变换而变换为时间轴波形后,输出到保护附加部408。保护附加部408在时间轴波形的各有效符号的开头附加保护间隔(包含各有效符号的末尾的规定期间的时间轴波形),从而生成OFDM信号。并且,在附加保护间隔时,通过CPU102的控制,根据在操作盘101设定的保护间隔比附加保护间隔。在保护附加部408生成的OFDM信号,在正交调制部409变换为例如频率130MHz的IF信号后,输出到输出端子411。输出到输出端子411的IF信号被输出到发送高频部114。
如上所述,在发送侧装置中,OFDM方式的情况下,在操作盘101设定扰码处理的有无、编码率、交织时间、调制模式、AC载波或CP载波的有无、保护间隔比,OFDM方式处理部108根据该设定的传输参数进行工作。并且,利用操作盘101的预置调整旋钮统一设定扰码处理的有无、编码率、交织时间、调制模式、AC载波或CP载波的有无、保护间隔比,并表示在操作盘101的显示部(关于预置调整旋钮、显示部,在后面叙述)。
模拟方式处理部110由模拟FM调制部构成,模拟FM调制部通过对NTSC图像信号和模拟声音信号进行FM调制,变换为例如频率130MHz的IF信号后输出。并且,模拟方式处理部的情况下,在操作盘101设定频道、发送输出等传输参数的同时进行显示,但是不存在如单QAM方式、OFDM方式那样的利用操作盘101的预置调整旋钮统一设定的传输参数(关于预置调整旋钮,在后面叙述)。
接着,说明接收侧装置中的各信号处理部(单QAM方式处理部207、OFDM方式处理部208、模拟方式处理部209)的结构和工作。单QAM方式处理部207包括输入端子507、正交解调部501、波形均衡部502、填充除去部503、解交织部504、解码部505、能量逆扩散部506、输出端子508。从A/D变换器212输出的IF信号,从输入端子507输入后,输出到正交解调部501。正交解调部501通过CPU202的控制并根据用操作盘201设定的解调模式,将由正交调制部306进行了正交调制的信号解调为同相成分的I信号和正交成分的Q信号后,输出到波形均衡部502。例如,解调模式是64QAM时,向波形均衡部502输出用64QAM解调得到的同相成分的I信号和正交成分的Q信号。当包含QAM调制方式等振幅调制方式时,因传输路径的特性或衰减,传输的信号波形产生变形,所以波形均衡部502进行消除此变形的波形均衡。波形均衡部502由通常的数字滤波器构成。通过进行波形均衡后输入到填充除去部503,在插入了假数据的情况下,假数据被除去。并且,由于根据用操作盘201设定的传输比特率来确定是否插入有假数据,因此,当设定为插入了假数据时的传输比特率时,通过CPU202的控制,除去在发送侧装置的填充插入部附加的假数据,输出到解交织部504。相反,设定为没插入假数据时的传输比特率时,通过CPU202的控制,因没有假数据,不进行除去处理就输出到解交织部504。用操作盘201设定为进行解交织处理时,通过CPU202的控制,解交织部504进行解交织处理,从而恢复到在发送侧装置的交织部303进行交织处理之前的信号排列,输出到编码部505。相反,在用操作盘201设定为不进行解交织处理时,通过0 CPU202的控制不进行解交织处理就输出到编码部505。在操作盘201设定为进行纠错处理时,通过CPU202的控制,编码部505使用在发送侧装置的编码部302附加的纠错码进行纠错处理,并输出到能量逆扩散部506。相反,在操作盘201设定为不进行纠错处理时,通过CPU202的控制,不进行纠错处理就输出到能量逆扩散部506。在能量逆扩散部506,通过进行能量逆扩散而恢复到原来的TS形式的数字信号,并输出到输出端子508。输出到输出端子508的TS形式的数字信号D被输出到MPEG解码器213。
如上所述,在接收侧装置中,单QAM方式的情况下,用操作盘设定解调模式、传输比特率、解交织处理的有无、纠错处理的有无,单QAM方式处理部207根据此设定的传输参数工作。并且,利用操作盘201的预置调整旋钮统一设定解调模式、传输比特率、解交织处理的有无、纠错处理的有无,并显示在操作盘201的显示部(关于预置调整旋钮、显示部,在后面叙述)。通过该显示,在设定传输参数时,操作者将显示在显示部的传输参数设定成与在发送侧装置设定的传输参数一致。
而且,如前面说明的那样,正交解调部利用由操作盘201设定的解调模式将进行了正交调制的信号解调成同相成分的I信号和正交成分的Q信号,但也可以是,在专利文献2(“テレビジヨン放送番組素材伝送用可搬形マイクロ波帯デジタル無線伝送システムの規格ARIB STD-B11”)中,规定成将具有发送侧装置的调制模式等信息的TMCC信号(Transmission and Multiplexing Configuration Control)包含在TS形式的数字信号(以下称为TS信号)中发送,从而,按照从TS信号中识别TMCC信号而得到的调制模式(接收侧装置的解调模式与发送侧装置的调制模式相同),解调为同相成分的I信号和正交成分的Q信号。再者,除调制模式以外,此TMCC信号还重叠传输比特率、交织处理的有无、是否附加纠错码的信息,所以通过向CPU202传输TMCC信号,也可以根据在TMCC信号重叠的信号进行控制,以使单QAM方式处理部207工作,并且,在操作盘201的显示部显示解调模式信息、传输比特率信息、解交织处理的有无信息、纠错处理的有无信息(关于显示部,在后面叙述)。
OFDM方式处理部208包括输入端子609、正交解调部601、保护间隔检测部602、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部603、波形均衡部604、解交织部605、解码部606、能量逆扩散部607、解扰码处理部608、输出端子610。由A/D变换器212输出的IF信号从输入端子609输入后,输入到正交解调部601。通过CPU202的控制,正交解调部601按照用操作盘201设定的载波解调模式,将由正交调制部409进行了正交调制的信号解调为同相成分的I信号和正交成分的Q信号后,输出到保护间隔检测部602。例如,载波解调模式为64QAM的情况下,将用64QAM解调而得到的同相成分的I信号和正交成分的Q信号输出到保护间隔检测部602。保护间隔检测部602按照用操作盘201设定的保护间隔比,通过CPU202的控制进行保护相关处理,检测出时间轴波形的各有效符号的开头,输出到FFT部603。例如,保护间隔比为1/8时,基于I信号和将I信号延迟有效符号(保护间隔长度的8倍)的信号之间的相关值,或者基于Q信号和将Q信号延迟有效信号(保护间隔长度的8倍)的信号之间的相关值,检测出时间轴波形的各有效符号的开头,输出到FFT部603。并且,基于相关值的有效符号的开头的检测,例如,由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15787号公报)中的记载而属于公知技术。FFT部603对每个有效符号进行高速傅立叶变换,波形均衡部604进行用于除去传输信号的波形变形的波形均衡,传输信号的波形变形因从发送侧装置向接收侧装置的传输路径的特性或衰减而产生。该波形均衡部604通常由数字滤波器构成。进行波形均衡后,在由操作盘201设定为进行解交织处理时,通过CPU202的控制,解交织部605进行解交织处理,从而恢复到在发送侧装置的交织部404进行交织之前的信号排列,并输出到解码部606。相反,用操作盘201设定为不进行解交织处理时,通过CPU202的控制,不进行解交织处理就输出到解码部606。通过CPU202的控制,解码部606按照在操作盘201设定的编码率、并使用由发送侧装置的编码部403附加的卷积码进行纠错后,输出到能量扩散部607。能量扩散部607进行能量扩散,并输出到解扰码处理部608。在操作盘201设定为进行解扰码处理时,解扰码处理部608通过CPU202的控制进行解扰码解除,从而恢复到原来的TS信号,输出到输出端子610。相反,在操作盘201设定为不进行解扰码处理时,通过CPU202的控制不进行解扰码处理,就输出到输出端子610。在不进行解扰码处理就输出的情况下,在前级的能量逆扩散部607恢复为原来的TS信号。输出到输出端子610的TS信号,被输出到MPEG解码器213。
如上所述,在接收侧装置中,OFDM方式的情况下,用操作盘设定解调模式、保护间隔比、解交织处理的有无、编码率、解扰码处理的有无,OFDM方式处理部208按照此设定的传输参数工作。并且,利用操作盘201的预置调整旋钮统一设定解调模式、保护间隔比、解交织处理的有无、编码率、扰码处理的有无,并显示在操作盘201的显示部(关于预置调整旋钮、显示部,在后面叙述)。通过此显示,在设定传输参数时,操作者将显示在显示部的传输参数设定成与在发送侧装置设定的传输参数一致。
模拟方式处理部209由模拟FM解调部构成,模拟FM解调部对例如频率130MHz的IF信号进行FM解调,变换成NTSC图像信号和模拟声音信号输出。并且,模拟方式处理部209的情况下,在操作盘201设定并显示频道等传输参数,但是,不存在如单QAM方式、OFDM方式那样利用操作盘201的预置调整旋钮统一设定的传输参数(关于预置调整旋钮,在后面叙述)。
通过前述的发送侧装置、接收侧装置的各信号处理部(单QAM方式处理部107、207,OFDM方式处理部108、208,模拟方式处理部110、209)的结构和工作说明可知,单QAM方式、OFDM方式的情况下,用各操作盘的预置调整旋钮统一设定的传输参数显示在各操作盘的显示部,因此,操作者看着显示部进行传输参数的设定。但是,由于显示部的显示空间有限,在单QAM方式、OFDM方式中的某一个的情况下,也不能一次全部显示用预置调整旋钮设定的传输参数,通过操作切换表示的传输参数的开关,仅表示被选择的传输参数。下面,说明在操作盘上显示传输参数的显示方法。
首先,说明发送侧装置的场合。发送侧装置的操作盘如图8所示,具有显示部801、切换显示部801的显示项的UP开关802以及DOWN开关803、预置调整旋钮804等多个调整旋钮。在设定传输参数时,通过在显示部801显示传输参数,操作者一边看着显示部801一边操作预置调整旋钮804等调整旋钮,进行传输参数的设定。并且,由于显示部801的显示空间有限,有不能显示的传输参数的情况下,在对UP开关802、DOWN开关803进行了规定操作时显示,由此,一边切换显示部801的显示内容一边进行传输参数的设定。接收侧装置的操作盘也相同,如图9所示,具有显示部901、切换显示部901的显示内容的UP开关902及DOWN开关903、预置调整旋钮904等多个调整旋钮。在设定传输参数时,通过在显示部901显示传输参数,操作者一边看着显示部901一边操作预置调整旋钮904等调整旋钮,进行传输参数的设定。并且,由于显示部901的显示空间有限,有不能显示的传输参数时,在对UP开关902、DOWN开关903进行了规定操作时显示,从而,一边切换显示部901的显示内容一边进行传输参数的设定。
并且,本实施例的传输装置的情况下,传输参数如图10所示地,在例如电源接通时,在显示规定的基本传输参数的显示画面(下面称为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和显示传输参数的详细的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2、1003之间进行切换显示。由于显示部801、901的显示空间有限,仅用初始状态显示画面不能显示全部传输参数,因此,在传输参数群细显示画面1002、1003显示在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没显示的传输参数。而且,通过在发送侧装置进行UP开关802的操作、在接收侧装置进行UP开关902的操作,从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切换到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2、1003。
下面,说明在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2、1003显示的传输参数。首先,说明单QAM方式时的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2中的显示项目。在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中,在发送侧装置的显示部801、接收侧装置的显示部901,如图11(A)、11(B)所示,在用传输模式调整旋钮805(在接收侧装置是传输模式调整旋钮905)设定传输模式为QAM方式时,不仅显示此传输模式,还显示在发送侧装置用操作盘101的预置调整旋钮804设定的、在接收侧装置用操作盘201的预置调整旋钮904统一设定的传输参数中的传输比特率、调制模式(在接收侧装置是解调模式)、纠错码的附加与否(在接收侧装置是纠错处理的有无)、假数据的插入与否(根据前述的单QAM方式处理部的构成及工作说明可知,由传输比特率决定假数据的插入与否)。图11(A)是表示单QAM方式时的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的显示项目的图,图11(B)是表示单QAM方式时的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的显示例的图。并且,在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显示区域分割成三部分,用预置调整旋钮804、904统一设定的传输参数中,传输比特率显示在左侧的显示部1101,调制模式(在接收侧装置是解调模式)、纠错码的附加与否(在接收侧装置是纠错处理的有无)、假数据的插入与否被显示在中央的显示部1102。用预置调整旋钮804、904统一设定的传输参数中的、不在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显示的传输参数、即交织处理的有无(在接收侧装置是解交织处理的有无),显示在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2。并且,关于交织处理的有无(在接收侧装置是解交织处理的有无)的显示,除了显示用预置调整旋钮804、904设定的参数以外,如前述的单QAM方式处理部的结构及工作说明所记载那样,有时显示重叠了传输比特率信息、交织处理的有无信息、纠错码附加与否信息等的TMCC信号的格式,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A)、12(B)所示,显示着TMCC信号的格式。图12(A)是表示单QAM方式时的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2的显示项目的图,图12(B)是表示单QAM方式时的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2的显示例的图。图12(B)表示在显示部显示利用0和1在各比特中表示传输参数的信息、各比特表示的传输参数不同且具有规定数量的比特的数据即TMCC信号的式样的状态。各比特所表示的传输参数如图13所示,在非专利文献2(“テレビジヨン放送番組素材伝送用可搬形マイクロ波帯デジタル無線伝送システムの規格ARIB STD-B11”)已规定,因此,不仅是交织处理的有无(在接收侧装置是解交织处理的有无),还表示传输比特率信息、调制模式信息(在接收侧装置是解调模式信息)、纠错码附加与否信息(在接收侧装置是纠错处理的有无信息)、假数据的插入与否信息(根据传输比特率,决定了假数据的插入与否)。
并且,图11(B)是在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显示了用预置调整旋钮设定的预置值为2时的传输参数,即传输比特率、调制模式(在接收侧装置是解调模式)、纠错码附加与否(在接收侧装置是纠错处理的有无)、假数据的插入与否的显示例。图12(B)是在单QAM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2显示了用预置调整旋钮设定的预置值为2时的传输参数,即传输比特率信息、调制模式信息(在接收侧装置是解调模式信息)、纠错码的附加与否信息(在接收侧装置是纠错处理的有无信息)、假数据的插入与否信息、交织处理的有无信息(在接收侧装置是解交织处理的有无信息)的显示例。
然后,根据预置值决定了传输比特率、调制模式(在接收侧装置是解调模式)、纠错码附加与否(在接收侧装置是纠错处理的有无)、假数据的有无、交织处理的有无(在接收侧装置是解交织处理的有无),并且,在发送侧装置是在CPU102中、在接收侧装置是在CPU202中具有如下关系的数据表预置值和传输比特率的关系,预置值和调制模式(在接收侧装置是解调模式)的关系,预置值和纠错码附加与否(在接收侧装置是纠错处理的有无)的关系,预置值和假数据的有无的关系,预置值和交织处理的有无(在接收侧装置是解交织处理的有无)的关系。通过使用此数据表,在发送侧装置由CPU102进行控制,以便在显示部801显示表示与预置调整旋钮804的设定状态(预置值)对应的传输比特率、调制模式、纠错码的附加与否、假数据的有无、交织处理的有无的数据。在接收侧装置也相同,通过使用前述的数据表,CPU202进行控制,以便在显示部901显示表示与预置调整旋钮904的设定状态(预置值)相对应的传输比特率、调制模式、纠错码的附加与否、假数据的表示、解交织处理的表示的数据。
进一步,如图10所示,不仅是在显示着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的状态下,当在发送侧装置操作了UP开关802,或在接收侧装置操作了UP开关902时,切换到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2,而且,在显示着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2的状态下,在发送侧装置操作了DOWM开关803,或在接收侧装置操作了DOWN开关903时,返回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而且,在显示着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2的状态下,在发送侧装置同时操作UP开关802和DOWM开关803,或在接收侧装置同时操作了UP开关902和DOWN开关903时,也返回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
并且,该显示的切换对应发送侧装置、接收侧装置的各个UP开关802、902、各个DOWM开关803、903的操作,并通过CPU102、202分别控制操作盘101的显示部801、操作盘201的显示部901进行。
然后,说明OFDM方式时的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3中的传输参数的具体显示内容。在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中,在发送侧装置的显示部801、接收侧装置的显示部901,如图11(C)、11(D)所示地,当用传输模式调整旋钮805(在接收侧装置是传输模式调整旋钮905)设定传输模式为OFDM方式时,不仅显示该传输模式,还显示在发送侧装置用操作盘101的预置调整旋钮804、在接收侧装置用操作盘201的预置调整旋钮904统一设定的传输参数中的传输比特率、载波调制模式(在接收侧装置是载波解调模式)、编码率、交织时间。图11(C)是表示OFDM方式时的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的显示项目的图,图11(D)是表示OFDM方式时的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的显示例的图。并且,在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中显示区域分割成三部分,用预置调整旋钮804、904统一设定的传输参数中,传输比特率显示在左侧的显示部1101,载波调制模式(在接收侧装置是载波解调模式)、编码率、交织时间显示在中央的显示部1102。用预置调整旋钮804、904统一设定的传输参数中,在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不能显示的传输参数、即扰码处理的有无(在接收侧装置是解扰码处理的有无)、保护间隔比、AC载波的有无、CP载波的有无,被显示在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3。并且,在显示不能显示在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的传输参数时,由于显示部801、901的显示空间有限,并不是一次全部显示在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不能显示的传输参数,而是通过操作UP开关802、902来切换传输参数的显示项目进行表示。在显示着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的状态下操作UP开关802、902时,如图14(A)、14(B)所示,显示扰码处理的有无、保护间隔比。图14(A)是表示OFDM方式时的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3A的显示项目的图,图14(B)是表示OFDM方式时的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3A的显示例的图。进一步,在操作了UP开关时,如图14(C)、14(D)所示,显示AC载波的有无、CP载波的有无。图14(C)是表示OFDM方式时的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3B的显示项目的图,图14(D)是表示OFDM方式时的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3B的显示例的图。
并且,图11(D)是在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显示了用预置调整旋钮804、904设定的预置值为2时的传输参数,即传输比特率、载波调制模式、编码率、交织时间的显示例。图14(B)是在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3A显示了用预置调整旋钮804、904设定的预置值为2时的传输参数,即扰码处理的有无(在接收侧装置是解扰码处理的有无)、保护间隔比的显示例。图14(D)是在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3B显示了用预置调整旋钮804、904设定的预置值为2时的传输参数,即AC载波的有无、CP载波的有无的显示例。
然后,根据预置值确定传输比特率、载波调制模式(在接收侧装置是载波解调模式)、编码率、交织时间、扰码处理的有无(在接收侧装置是解扰码处理的有无)、保护间隔比、AC载波的有无、CP载波的有无,并且,在发送侧装置是在CPU102中、在接收侧装置是在CPU202中具有如下关系的数据表预置值和传输比特率的关系,预置值和载波调制模式(在接收侧装置是载波解调模式)的关系,预置值和编码率的关系,预置值和交织时间的关系,预置值和扰码处理的有无(在接收侧装置是解扰码处理的有无)的关系,预置值和保护间隔比的关系,预置值和AC载波的有无的关系,预置值和CP载波的有无的关系。通过使用此数据表,在发送侧装置由CPU102进行控制,以便在显示部801显示与预置调整旋钮804的设定状态相对应的传输比特率、载波调制模式、编码率、交织时间、扰码处理的有无、保护间隔比、AC载波的有无、CP载波的有无。在接收侧装置也相同,通过使用前述的数据表,CPU202进行控制,以便在显示部901显示与预置调整旋钮904的设定状态相对应的传输比特率、载波调制模式、编码率、交织时间、扰码处理的有无、保护间隔比、AC载波的有无、CP载波的有无。
再者,如图10所示,在显示着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的状态下操作了UP开关802、902时,切换到图14(B)所示的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3A,在显示着图14(B)所示的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3A的状态下操作了UP开关802、902时,切换到图14(D)所示的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3B。相反,在显示着图14(D)所示的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3B的状态下,在发送侧装置操作了DOWN开关803,或在接收侧装置操作了DOWN开关903时,返回到图14(B)所示的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3A,在显示着图14(B)所示的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3A的状态下,在发送侧装置操作了DOWN开关803,或在接收侧装置操作了DOWN开关903时,返回到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而且,在显示着图14(B)所示的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3A的状态下、或显示着图14(D)所示的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3B的状态下,在发送侧装置同时操作UP开关802和DOWN开关803,或在接收侧装置同时操作UP开关902和DOWN开关903时,也返回到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
并且,该显示的切换与单QAM方式时相同,与发送侧装置、接收侧装置的各个UP开关802、902、各个DOWN开关803、903的操作相对应,各个CPU102、202通过分别控制各个显示部101、201进行。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传输装置中,单QAM方式的情况下,用预置调整旋钮804、904统一设定的传输参数中的、在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显示的传输参数是传输比特率、调制模式(在接收侧装置是解调模式)、纠错码附加与否(在接收侧装置是纠错处理的有无)、假数据的插入与否,在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2显示的数据所表示的传输参数是表示传输比特率、调制模式(在接收侧装置是解调模式)、纠错码附加与否(在接收侧装置是纠错处理的有无)、假数据的插入与否、交织处理的有无(在接收侧装置是解交织处理的有无)的数据。另一方面,OFDM方式的情况下,用预置调整旋钮804、904统一设定的传输参数中的、在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显示的传输参数是传输比特率、载波调制模式(在接收侧装置是载波解调模式)、编码率、交织时间,在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3显示的传输参数是扰码处理的有无(在接收侧装置是解扰码处理的有无)、保护间隔比、AC载波的有无、CP载波的有无。但是,不是一次全部显示扰码处理的有无(在接收侧装置是解扰码处理的有无)、保护间隔比、AC载波的有无、CP载波的有无,而是在通过操作UP开关802、902从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切换到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3A时,显示扰码处理的有无(在接收侧装置是解扰码处理的有无)、保护间隔比,再者,在通过操作UP开关,显示画面切换到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1003B时,显示AC载波的有无、CP载波的有无。
而且,在初始状态显示画面、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显示的传输参数,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无庸多言,在初始状态显示画面、传输参数详细显示画面显示的传输参数与本实施例不同也可以。只要对应UP开关、DOWN开关的操作,切换显示的传输参数即可。
如上所述,虽然在本实施例的传输装置中显示用预置调整旋钮统一设定的传输参数,但除了传输参数以外,还可以显示与发送侧装置和接收侧装置的通信不良状态(下面称为错误)有关的信息、与发送侧装置及接收侧装置内的单元的不良状态(下面称为警告)有关的信息。具体地说,显示表示发生了怎样的错误、警告(下面称为错误内容、警告内容)的数据,和目前为止发生的错误内容、警告内容(下面称为错误履历、警告履历)。下面,说明与错误内容、警告内容有关的显示。
作为与错误、警告有关的信息,如图10所示,在发送侧装置同时操作了UP开关802和DOWN开关803,或在接收侧装置同时操作了UP开关902和DOWN开关903时,在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显示与最新的错误内容、警告内容有关的数据。与错误内容、警告内容有关的数据是指,如图15(B)所示地利用0和1在各比特表示错误、警告的有无,每个比特所表示的错误内容、警告内容不同,并且具有规定数量的比特的数据。在显示了该数据的状态下,当在发送侧装置操作UP开关802,或在接收侧装置操作UP开关902时,如图15(D)所示,显示错误履历、警告履历。
但是,由于发送侧装置、接收侧装置的显示部801、901的显示空间都有限,如果错误、警告的发生次数增多,就不能同时显示错误履历、警告履历。因此,在显示错误履历、警告履历时,如图15(C)所示,如果错误、警告的合计发生次数大于等于4,那么显示错误内容、警告内容中的3个,若错误、警告的合计发生次数小于等于3,那么显示所有错误内容、警告内容。然后,在错误、警告的合计发生次数大于等于4时,通过在在发送侧装置操作UP开关802、或在接收侧装置操作UP开关902,显示在操作UP开关802、902之前没有显示的错误内容、警告内容。并且,如果在显示这些没显示的错误内容、警告内容时其总数大于等于4,那么显示错误内容、警告内容中的3个,相反,如果总数小于等于3,那么显示所有的错误内容、警告内容。然后,当总数大于等于4时,通过在发送侧装置操作UP开关802、或在接收侧装置操作UP开关902,显示没有显示的错误内容、警告内容。
以上,说明了通过操作UP开关802、902来切换错误内容、警告内容的显示,但是,通过在发送侧装置操作DOWN开关803、或在接收侧装置操作DOWN开关903,也可以切换错误内容、警告内容的显示。但是,与操作UP开关802、902时相反的顺序来切换显示。即,切换方式是操作了UP开关802、902时,切换成显示旧的错误内容、警告内容,操作了DOWN开关803、903时,切换成显示新的错误内容、警告内容。并且,在图15(A)操作了UP开关802、902时,在图15(C)显示的显示内容是最新的显示内容。
而且,如图15(A)所示,如果在显示了与错误内容、警告内容有关的数据的情况下操作UP开关802、902,则如图15(C)所示地显示最新的错误内容、警告内容,但是,如果在显示了最新的错误内容、警告内容的情况下操作DOWN开关803、903,那么如图15(A)所示,返回到显示与错误内容、警告内容有关的数据的状态。进一步,如图15(A)所示,在显示了与错误内容、警告内容有关的数据的状态下,或显示错误内容、警告内容(也可以不是图15(C)所示的最新的错误内容、警告内容)的状态下,当在发送侧装置同时操作了UP开关802和DOWN开关803,或在接收侧装置同时操作了UP902开关河DOWN开关903时,返回到初始状态显示画面1001。
并且,显示的切换和切换前述的传输参数的显示画面的情况相同,对应发送侧装置、接收侧装置的各个UP开关802、902、各个DOWN开关803、903的操作,各个CPU102、202通过控制各个显示部801、901进行。
图15(B)是关于错误内容、警告内容的数据的显示例,此显示例的情况下,表示错误内容、警告内容的各比特值为0时是正常、为1时是异常,由此,表示虽没发生警告、但发生了3种错误。并且,在发送侧装置是在CPU102中、在接收侧装置是在CPU202中具有两个数据(表示错误内容的数据和表示警告内容的数据)的各比特和错误内容、警告内容的关系的数据表。在发送侧装置CPU102进行控制,以便通过使用此数据表,在显示部801显示与检测出的错误、警告相对应的数据(对于错误、警告的检测,在后面叙述)。在接收侧装置也相同,CPU202进行控制,以便通过使用前述的数据表,在显示部901显示与检测出的错误、警告相对应的数据(对于错误、警告的检测,在后面叙述)。
作为主要的错误内容是,在发送侧装置中在MPEG编码器109没有进行从图像信号、声音信号至TS信号的生成时,或在接收侧装置中在MPEG解码器213没有进行从TS信号至图像信号、声音信号的生成时发生的编码/解码错误,在接收侧装置因接收信号的误码率大而在解码部505、606不能进行纠错时发生的数据错误,在接收侧装置未接收到接收信号的未接收错误。通过在发送侧装置由CPU102监视MPEG编码器109的工作,在接收侧装置由CPU202监视MPEG解码器213的工作,从而检测出编码/解码错误。通过在接收侧装置由CPU202监视解码部505、606的工作,从而检测出数据错误。通过在接收侧装置由CPU202监视对正交解调部501、601的输入信号的有无,从而检测出未接收错误。
作为主要的警告内容,在发送侧装置有对发送高频部的电源供给断开,在接收侧装置有对接收高频部的电源供给断开。通过在发送侧装置由CPU102监视电源电路115的工作,在接收侧装置由CPU202监视电源电路215的工作,从而检测出电源供给是否断开。
图15(D)是显示着从第5次到第7次的错误内容、警告内容,在第5次和第7次发生了编码/解码错误而在第6次发生了数据错误时的显示例。如前所述,为了对应UP开关802、902、DOWN开关803、903的操作来切换显示的错误内容、警告内容,其他的错误内容、警告内容在发送侧装置存储在CPU102、在接收侧装置存储在CPU202。然后,每当发生新的错误、警告时,在存储容量范围内尽量存储发生的错误内容、警告内容。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传输装置中,如果在显示初始状态显示画面的状态下同时操作UP开关和DOWN开关,那么显示表示错误内容、警告内容的数据,进一步,当操作了UP开关时,显示错误履历、警告履历。因此,不仅是传输参数,还显示错误内容、警告内容。
并且,在本实施例的传输装置中,显示了错误内容、警告内容的两方,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显示错误内容、警告内容的至少一方。
再者,本实施例的传输装置如图10所示,通过对应UP开关、DOWN开关的操作来切换显示内容,除了传输参数、错误内容、警告内容以外,还显示横像素数、纵像素数等MPEG视频格式信息、无线传输的广播素材的代码信息、广播素材作为TS信号传输时的重叠有图像信号的数据包的代码信息、重叠有声音信号的数据包的代码信息。而且,例如,用LAN连接多个本实施例的传输装置和个人计算机时,还显示各传输装置的LAN ID(IP地址、通道号)。
权利要求
1.一种传输装置的显示方法,该传输装置具有多个传输模式,切换该传输模式,从发送侧向接收侧进行信号传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送侧或上述接收侧,在显示画面上显示与上述传输模式一起设定的多个传输参数时,有选择地切换显示与设定的上述传输模式相对应的传输参数。
2.一种传输装置的显示方法,该传输装置从发送侧向接收侧进行信号传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送侧或上述接收侧,在显示画面上显示多个传输参数时,对应规定的显示画面切换操作,来切换显示规定的传输参数的显示画面和显示该规定的传输参数以外的传输参数的显示画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送侧或上述接收侧,对应规定的显示画面切换操作,在上述显示画面上显示发生的规定错误或规定警告中的至少一个内容。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传输装置,即使显示部(801)的显示空间有限,也能够在显示部(801)显示利用预置调整开关(805)统一设定的频道和调制方式以外的传输参数。CPU进行控制,以便对应UP开关(802)、DOWN开关(803)的操作来切换显示部(801)的显示内容,从而,设定的传输参数中的主要的传输参数在电源接通时显示在显示部(801);电源接通时没显示的传输参数,在操作了UP开关(802)时显示在显示部(801)。然后,操作了DOWN开关(803)时,CPU控制显示部(801),以返回到电源接通时的显示画面。
文档编号H04J11/00GK1832546SQ20061005949
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1日
发明者伊藤信吾, 石山笃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国际电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