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装置和方法、解码装置和方法、以及程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60563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编码装置和方法、解码装置和方法、以及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码装置、编码方法、解码装置、解码方法、以及程序,尤其涉及一种适于使用小波变换有效地进行帧内编码的编码装置、编码方法、解码装置、解码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作为视频压缩系统,使用联合图像专家组(Joint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JPEG)2000标准等的小波变换的编解码器(Codecs)受到了重视。

发明内容
然而,由于在JPEG 2000标准下进行帧内编码,因而与在运动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MPEG)4标准下进行帧内编码的情况下相比,其编码效率较低。
因此,本发明允许使用小波变换有效地进行帧内编码。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编码装置包括生成单元,用于对每n个时间上连续的帧生成合成图像;以及编码单元,用于对该合成图像进行编码。
该编码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关于由该编码单元编码后的该合成图像的数据,其中,除该编码后的数据以外,该存储单元还存储关于该合成图像的结构的信息。
该生成单元可生成包括所述n帧中的一帧和预定帧的对称合成图像,其中,该预定帧具有通过转换所述n帧中的另一帧的第二坐标系而获得的第一坐标系,以使该第一坐标系与所述一帧的第三坐标系对称。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编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每n个时间上连续的帧生成合成图像;以及对该合成图像进行编码。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程序包括以下步骤对每n个时间上连续的帧生成合成图像;以及对该合成图像进行编码。
在上述编码装置、编码方法和第一程序的情况下,对每n个时间上连续的帧生成合成图像,并对所生成的合成图像进行编码。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解码装置包括解码单元,用于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解码;分解单元,用于将通过该解码而获得的合成图像的图像数据,分解成帧;以及输出单元,用于输出由该分解单元分解后的该帧。
通过使用小波变换进行帧内编码,来对包括所述n个时间上连续的帧中的一帧和预定帧的对称合成图像进行编码,获得该编码后的数据,其中,该预定帧具有通过转换所述n帧中的另一帧的第二坐标系而获得的第一坐标系,以使该第一坐标系与所述一帧的第三坐标系对称。此外,该解码装置还包括转换单元,用于将由该分解单元分解后的所述n帧中的每一帧的坐标系恢复到该坐标系的原始状态。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解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解码步骤,用于对数据进行解码;分解步骤,用于将通过该解码而获得的合成图像的图像数据,分解成帧;以及输出步骤,用于输出在该分解步骤中分解后的该帧。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二程序包括以下步骤解码步骤,用于对数据进行解码;分解步骤,用于将通过该解码而获得的该合成图像的图像数据,分解成帧;以及输出步骤,用于输出在该分解步骤中分解后的该帧。
在上述解码装置、解码方法和第二程序的情况下,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解码,将关于通过该解码而获得的合成图像的数据分解成帧,并输出该分解后的帧。
本发明允许使用小波变换有效地进行帧内编码。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编码装置的例子结构的框图;图2是示出编码处理的图;图3是示出编码处理的另一图;图4是示出编码处理的另一图;图5是示出编码处理的另一图;图6是示出编码处理的另一图;图7是示出编码后数据的例子格式的图;图8是示出合成信息的图;图9是示出编码处理的流程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解码装置的例子结构的框图;图11是示出解码处理的流程图;图12是示出编码处理的另一图;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另一编码装置的例子结构的框图;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另一编码装置的例子结构的框图;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另一编码装置的例子结构的框图;图16是示出编码处理的另一图;图17是示出编码处理的另一图;图18是示出编码处理的另一图;
图19是示出编码处理的另一图;图20是示出另一编码处理的流程图;图2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另一解码装置的例子结构的框图;图22是示出另一解码处理的流程图;图23是示出编码处理的另一图;以及图24是示出个人计算机的例子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仅示出适于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情况。因此,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编码装置2的例子结构。编码装置2使用小波变换对由摄像机1所拍摄的视频进行帧内编码。然而,编码装置2不对每帧视频进行编码。也就是说,编码装置2将彼此连续的帧(本实施例中为4帧)进行结合,以生成一个大的图像(以下称之为合成图像W),并对该合成图像W进行编码。这里,例如,通过使用图1中所示的合成单元12,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的生成单元。此外,例如,通过分别使用图1中所示的编码单元14和存储单元15,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的编码单元和存储单元。
图2示出用于例如根据经过在JPEG 2000标准下所进行的编码(使用小波变换的编码)和通过使用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cosine transformation,DCT)所进行的编码中的每一个的图像的分辨率(图像大小),获得由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ratio,PSNR)表示的预定图像质量的数据量(位速率)。
PSNR表示图像信号与进入数据中的噪声之比,并按照分贝(dB)标度来表示。PSNR值越低,在数据中存在的噪声越多。
图3示出当进行使用小波变换的编码时,用于获得三个图像的预定图像质量的位速率之间的差异。这三个图像包括704×576大小的第一图像;352×288大小的第二图像,其中,通过将该第一图像分成4部分获得该第二图像;以及176×144大小的第三图像,其中,通过将该第一图像分成16部分获得该第三图像。
图2示出在JPEG 2000标准下进行编码的情况下,图像大小越大,位速率的增加明显越小。此外,在分辨率值超过预定值后,用于在JPEG 2000标准下进行编码的位速率变为小于通过执行基于DCT的编码和线性函数所获得的位速率。此外,图3示出图像大小越大、用于获得相同图像质量的位速率明显越小。因而,当对几乎相同类型的图像进行编码时,图像大小越大,编码效率越高。
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不是以帧为单位进行数据编码。即,通过使用多帧(在图1的情况下为4帧)生成一个大的图像(合成图像W),并对该合成图像W进行编码以提高编码效率。
返回到图1,说明编码装置2的结构。
将关于由摄像机1所拍摄的视频的数据发送给编码装置2的输入单元11。由摄像机1所拍摄的视频的帧频越高,帧间图像之间的相似性越强。因此,可以以更高的编码效率对上述合成图像W进行编码。
输入单元11包括N(在该实施例中N=4)个缓冲器21-1、21-2、21-3和21-4。以下,如果不需要分开识别缓冲器21-1~21-4,则将缓冲器21-1~21-4统称为缓冲器21,这也适用于其它实施例。在需要时,输入单元11依次将生成所发送视频的帧存储在缓冲器21中,并将这些帧发送给合成单元12。
合成单元12读取存储在缓冲器21-1~21-4中的帧,并通过使用所读取的帧生成合成图像W。
例如,合成单元12从缓冲器21-1中读取存储在缓冲器21中的帧的图4A中所示的第一帧(以下称之为帧P1),并如图4B中所示,将帧P1排列在左上部分。此外,合成单元12从缓冲器21-2中读取帧P1随后的帧(以下称之为帧P2),并将帧P2排列在右上部分,从缓冲器21-3中读取帧P2随后的帧(以下称之为帧P3),并将帧P3排列在左下部分,从缓冲器21-4中读取帧P3随后的帧(以下称之为帧P4),并将帧P4排列在右下部分,从而生成合成图像W。
例如,如图5B和6B中所示,图5A和6A中所示的帧P1~P4生成合成图像W。
返回到图1,合成单元12将与所生成的合成图像W和生成方法(稍后进行说明)有关的信息发送给编码单元14。
这里,根据计数器13的值判断生成合成图像W的帧(以下称之为生成帧)的数量。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操作单元(未示出)来设置计数器的值。
每次合成单元12发送合成图像W时,编码单元14使用小波变换对合成图像W进行帧内编码。此外,编码单元14根据图7中所示的格式,将关于编码后的合成图像W的数据作为一个文件存储在存储单元15中。
图7中所示的文件格式包括存储单元D1,其存储关于所记录视频的分辨率(图像大小)的数据项、生成合成图像W的生成帧的数量、以及由生成帧所生成的合成图像W上的起始点坐标。将上述数据项统称为合成数据。
例如,当由分辨率640×480来表示所记录视频的一帧的图像大小,且合成图像W包括4帧时,存储单元D1存储以下信息表示生成帧具有分辨率640×480的信息;表示有4个生成帧的信息;以及表示帧P1的起始点坐标被示出为(0,0)、帧P2的起始点坐标被示出为(640,0)、帧P3的起始点坐标被示出为(0,480)和帧P4的起始点坐标被示出为(640,480)(图8)的信息。
图7中所示的文件格式还包括存储单元D2,该存储单元D2用于存储关于合成图像W的编码后的数据。
接着,参考图9中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编码装置2的操作。
在步骤S1,编码装置2的合成单元12获取计数器13的值,并判断生成合成图像W的生成帧的数量N(在本实施例中N=4)。此外,合成单元12判断所记录视频的分辨率和生成帧的起始点坐标,并将该判断信息发送给编码单元14。
接着,在步骤S2,合成单元12等待,直到将N帧(在本实施例中为4帧)存储在缓冲器21中为止。当将该4帧(连续4帧)存储在缓冲器21中时,流程进入步骤S3。
在步骤S3,合成单元12分别读取存储在缓冲器21中的帧。然后,如图4中所示,合成单元12分别将从缓冲器21-1中读取的帧P1排列在左上部分,将从缓冲器21-2中读取的帧P2排列在右上部分,将从缓冲器21-3中读取的帧P3排列在左下部分,将从缓冲器21-4中读取的帧P4排列在右下部分,从而生成合成图像W。合成单元12将所生成的合成图像W发送给编码单元14。
在步骤S4,编码单元14通过使用小波变换,对从合成单元12所发送的合成图像W进行帧内编码。
在步骤S5,编码单元14将在步骤S4通过进行编码而获得的编码后的数据存储在文件格式的图7中所示的存储单元D2中。这里,当存储关于第一合成图像W的编码后的数据时,编码单元14将从合成单元12所发送的合成信息(步骤S1)存储在存储单元D1中。
在步骤S6,合成单元12判断输入单元11是否完成了输入视频,即,是否完成了记录由摄像机1所拍摄的视频。如果合成单元12判断出未完成该记录,则流程然后返回到步骤S2,以上述方式再次进行从步骤S2开始的处理。
如果在步骤S6判断出完成了视频记录,则终止该编码。
图10示出用于对关于由图1中所示的编码装置2编码后的视频的数据进行解码的解码装置3的例子结构。例如,可以通过使用图10中所示的解码单元52来实现权利要求中的解码单元。此外,例如,可以通过分别使用图10中所示的分解单元53和输出单元54,来实现权利要求中的分解单元和输出单元。
编码装置2将根据图7中所示的文件格式存储的文件数据发送给解码装置3的输入单元51。
输入单元51读取文件数据的存储单元D1中所存储的合成信息,并将其发送给分解单元53。此外,输入单元51将关于合成图像W的编码后的数据发送给解码单元52,该解码后的文件被存储在文件数据的存储单元D2中。
解码单元52对从输入单元51所发送的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解码,以获得关于合成图像W的图像数据,并将该图像数据发送给分解单元53。
分解单元53根据从输入单元51所发送的合成信息,将从解码单元52所发送的图像数据分解成生成帧,并将该分解后的图像数据发送给输出单元54。
输出单元54以帧为单位将从分解单元53发送的图像数据发送给例如显示单元(未示出),使得该显示单元产生该图像数据的图像。
接着,参考图11中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解码装置3的操作。
在步骤S11,解码装置3的输入单元51提取输入文件数据的存储单元D1(图7)中所存储的合成信息,并将其发送给分解单元53。此外,输入单元51提取关于合成图像W的编码后的数据,并将其发送给解码单元52,该解码后的数据被存储在文件数据的存储单元D2中。
在步骤S12,解码单元52对从输入单元51所发送的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解码。解码单元52将通过进行解码而获得的图像数据发送给分解单元53。
在步骤S13,分解单元53根据从输入单元51所发送的合成信息,对从解码单元52发送的图像数据以帧为单位进行分解,并将分解后的图像数据发送给输出单元54。
例如,在接收关于图4B中所示的合成图像W的图像数据,即接收从解码单元52发送的图像数据时,分解单元53根据该合成信息的每一生成帧的起始点坐标和分辨率,将该图像数据分解成P1~P4(图4A),并将帧P1、P2、P3和P4按此顺序发送给输出单元54。
在步骤S14,例如,输出单元54将从分解单元53发送的帧P1~P4按显示的顺序发送给显示单元。
在步骤S15,分解单元53判断是否分解了关于从解码单元52发送的全部合成图像W的图像数据。如果分解单元53判断出仍未分解完关于全部合成图像W的图像数据,则流程返回到步骤S13,以分解关于下一个合成图像W的图像数据。之后,流程进入步骤S14,以上述方式进行从步骤S14开始的处理。
如果在步骤S15判断出分解了关于全部合成图像W的图像数据,则终止该解码。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2B中所示,合成图像W包括4帧。然而,合成图像W可以包括如图12C中所示的16帧或不同的帧数(例如,3、17或18帧)。
在图1的情况下,编码后的数据被存储在存储单元15中。然而,如图13中所示,可以提供通信单元16,以通过网络(未示出)使用通信单元16发送该编码后的数据。
此外,在图1的情况下,对由一个摄像机1所拍摄的视频进行编码。然而,可以提供同时拍摄被摄体图像的多个摄像机(在本实施例中为4个摄像机)1-1、1-2、1-3和1-4(图14)。随后,获得视频并对该视频进行编码。在这种情况下,合成图像W包括从摄像机1-1到1-4发送的并且相互对应的帧(包括同时拍摄的图像的帧)。
图15示出编码装置2的另一例子结构。图15所示的编码装置2包括代替图1所示的编码装置2中提供的合成单元12的合成单元101。
在图1所示的编码装置2中,例如,将发送给其的每4帧(图16A)以它们的原始格式排列在预定的位置,从而生成合成图像W,如图16B所示。然而,如图16C所示,将帧P1排列在与图1的情况相同的左上部分,代替帧P2而排列通过将帧P1转换为使其X坐标与帧P1的X坐标呈线对称的坐标系而获得的帧P′2,代替帧P3而排列通过将帧P1转换为使其Y坐标与帧P1的Y坐标呈线对称的坐标系而获得的帧P′3,代替帧P4而排列通过将帧P1转换为使其坐标(X,Y)与帧P1的坐标(X,Y)呈点对称的坐标系而获得的帧P′4。将帧P1、P′2、P′3和P′4排列在左上部分、右上部分、左下部分和右下部分,从而生成合成图像W。以下,将如图16B中示出的所生成的合成图像W称为简单合成图像W,将如图16C中示出的所生成的合成图像W称为对称合成图像W。
例如,图17B和18B中所示的简单合成图像W包括图17A和18A中所示的帧P1~P4。然而,图17C和18C中所示的对称合成图像W也包括图17A和18A中所示的帧P1~P4。
图19示出当通过使用生成三种类型的视频A、B和C的预定帧来生成简单合成图像W和对称合成图像W、并对该简单合成图像W和该对称合成图像W进行编码、以实现预定的位速率时所获得的PSNR值。
根据图19中所示的编码结果,当对简单合成图像W和对称合成图像W进行编码以获得相同的位速率时,当对对称合成图像W进行编码时所获得的PSNR值(图19中的栏“b”中所示的值)大于当对简单合成图像W进行编码时所获得的PSNR值(图19中的栏“a”中所示的值),这表示当对对称合成图像W进行编码时所生成的图像的质量,高于当对简单合成图像W进行编码时所生成的图像的质量。也就是说,当达到预定的图像质量时,当生成对称合成图像W并对对称合成图像W进行编码时所使用的数据量,少于当生成简单合成图像W并对简单合成图像W进行编码时所使用的数据量。
也就是说,图15中所示的编码装置2通过使用由摄像机1所拍摄的视频来生成对称合成图像W,并对该对称合成图像W进行编码。因而,提高了编码效率。
参考图20中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上述编码装置2的操作。
在步骤S21,编码装置2的合成单元101获取计数器13的值,判断生成合成图像W的生成帧的数量N,判断该生成帧的所记录的视频的分辨率和起始点坐标,并将上述信息发送给编码单元14。
在步骤S22,合成单元101判断等式(1)是否成立。用于生成对称合成图像W的生成帧的数量成为满足等式(1)的N。
N=2^(2^n) …等式(1)如果在步骤S22判断出等式(1)成立,则在步骤S23、S24、S25、S26和S27对该对称合成图像W进行编码。
也就是说,在步骤S23,合成单元101等待,直到例如将4帧存储在缓冲器21中为止。当存储了该4帧时,合成单元101然后进入步骤S24。
在步骤S24,合成单元101读取存储在缓冲器21中的每一帧。然后,如图16C中所示,合成单元101将从缓冲器21-1中读取的帧P1排列在左上部分;将从缓冲器21-2中读取的帧P2转换成帧P′2并将帧P′2排列在右上部分,其中,帧P′2包括坐标系且其X坐标与帧P1的X坐标呈线对称;将从缓冲器21-3中读取的帧P3转换成帧P′3并将帧P′3排列在左下部分,其中,帧P′3包括坐标系且其Y坐标与帧P1的Y坐标呈线对称;将从缓冲器21-4中读取的帧P4转换成帧P′4并将帧P′4排列在右下部分,其中,帧P′4包括坐标系且其坐标(X,Y)与帧P1的坐标(X,Y)呈点对称,从而生成对称合成图像W。合成单元101将所生成的对称合成图像W发送给编码单元14。
在步骤S25,编码单元14通过进行小波变换对从合成单元101发送的对称合成图像W进行编码。
在步骤S26,编码单元14将关于在步骤S25中编码后的对称合成图像W的数据存储在文件格式的存储单元D2(图7)中。当存储关于第一对称合成图像W的编码后的数据时,编码单元14将从合成单元101所发送的合成信息(步骤S21)存储在存储单元D1中。
在步骤S27,合成单元101判断输入单元11是否完成了输入视频。也就是说,合成单元101判断是否完成了记录由摄像机1所拍摄的视频。如果判断出未完成该视频记录,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23,以进行从步骤S23开始的处理。
如果在步骤S27判断出完成了该视频记录,则完成对该对称合成图像W所进行的编码。
如果在步骤S22判断出等式(1)不成立,则在步骤S28~S32对简单合成图像W进行编码。
在步骤S28~S32,进行与图9中所示的步骤S2~S6所进行的处理相同的处理。因此,不对在步骤S28~S32所进行的处理进行说明。
图21示出用以对通过图15所示的编码装置2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解码的解码装置3的例子结构。解码装置3包括代替在图10所示的解码装置3中所提供的分解单元53的分解单元201。
参考图22中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图21中所示的解码装置3的操作。
在步骤S41,解码装置3的输入单元51提取输入文件数据的存储单元D1(图7)中所存储的合成信息,并将其发送给分解单元201。此外,输入单元51提取关于合成图像W的编码后的数据,并将其发送给解码单元52,该编码后的数据被存储在文件数据的存储单元D2中。
在步骤S42,解码单元52对从输入单元51发送的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解码。解码单元52将通过解码而获得的图像数据发送给分解单元201。
在步骤S43,分解单元201获取包括在从输入单元51发送的合成信息中的生成帧的数量N,并判断等式(1)是否成立。
当在步骤S43判断出等式(1)成立时,该判断结果示出对对称合成图像W进行了编码。然后流程进入步骤S44,使得分解单元201将从解码单元52发送的图像数据(关于对称合成图像W的图像数据)分解成帧。
例如,在接收关于图16C中所示的对称合成图像W的图像数据,即接收从解码单元52发送的图像数据时,分解单元201根据该合成信息的每一生成帧的起始点坐标和分辨率,将关于该对称合成图像W的图像数据分解成帧P1、P′2、P′3和P′4。
接着,在步骤S45,分解单元201将每一帧P′2、P′3和P′4的坐标系恢复到其原始状态,并获得帧P2、P3和P4。然后,分解单元201依次将帧P1~P4发送给输出单元54。
在步骤S46,输出单元54将从分解单元201发送的帧发送给例如显示单元。
在步骤S47,分解单元201判断是否分解了关于从解码单元52发送的全部对称合成图像W的图像数据。如果判断出仍未分解完关于全部对称合成图像W的图像数据,则分解单元201返回到步骤S44,并对关于下一个对称合成图像W的图像数据进行分解。然后分解单元201进入步骤S45,以上述方式进行从步骤S45开始的处理。
如果在步骤S47判断出分解了关于全部对称合成图像W的图像数据,则终止该解码。
当在步骤S43判断出等式(1)不成立时,该判断结果示出对简单合成图像W进行了编码。在步骤S48、S49和S50进行解码。
在步骤S48~S50,进行与图11中所示的步骤S13~S15所进行的处理相同的处理。因此,不对在步骤S48~S50所进行的处理进行说明。
根据上述实施例,对称合成图像W包括4帧。然而,如图23中所示,对称合成图像W可以包括16帧(当等式(1)中n=2时)。在这种情况下,包括16帧中的第一个4帧的对称合成图像W(大帧BP1)被排列在左上部分。此外,包括下一个4帧的对称合成图像W(大帧BP2)被转换成包括坐标系的大帧BP′2,其中,该坐标系的X坐标与大帧BP1的X坐标呈线对称,并将大帧BP′2排列在右上部分。此外,包括再下一个4帧的对称合成图像W(大帧BP3)被转换成包括坐标系的大帧BP′3,其中,该坐标系的Y坐标与大帧BP1的Y坐标呈线对称,并将大帧BP′3排列在左下部分。另外,包括再下一个4帧的对称合成图像W(大帧BP4)被转换成包括坐标系的大帧BP′4,其中,该坐标系与大帧BP1的坐标系呈点对称,并将大帧BP′4排列在右下部分。随后,生成对称合成图像W。
可以通过使用为特定目的创建的硬件或软件,来进行包括编码和解码的上述系列处理过程。例如,当通过使用软件进行该系列处理过程时,可以通过使图24中所示的(个人)计算机执行程序,来实现该系列处理过程。
在图24中,中央处理单元(CPU)511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512中的程序或从硬盘514加载到随机存取存储器(RAM)513中的程序,进行各种处理过程。RAM 513还存储CPU511所使用的数据等,以进行各种处理过程。
CPU 511、ROM 512和RAM 513通过总线515相互连接。输入/输出接口516也被连接到总线515。
输入/输出接口516还被连接到输入单元518,其包括键盘、鼠标、以及输入端等;输出单元517,其包括具有阴极射线管(CRT)的显示器、液晶显示器(LCD)等、输出端、以及扬声器等;以及通信单元519,其包括终端适配器、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调制解调器、和局域网(LAN)卡等。通信单元519通过包括例如因特网的各种类型的网络进行通信。
驱动器520也与输入/输出接口516连接。在需要时,将磁盘(包括软盘)531、光盘(包括只读CD存储器(CD-ROM)和多功能数字光盘(DVD))532、磁光盘(包括迷你盘(MD))533、以及半导体存储器等的可移动介质(记录介质)534安装在驱动器520上。在需要时,将从上述盘和介质中所读取的计算机程序安装在硬盘514上。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流程图中所写的步骤不仅包括根据写入次序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还包括不需要按时间序列执行的、而可以并行和/或分别执行的处理。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进行各种修正、组合、子组合和改变,只要其在所附权利要求或与其等同的范围内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编码装置,用于通过使用小波变换进行帧内编码来对视频进行编码,该编码装置包括生成单元,用于对每n个时间上连续的帧生成合成图像;以及编码单元,用于对该合成图像进行编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关于由该编码单元编码后的该合成图像的数据,其中,除该编码后的数据以外,该存储单元还存储关于该合成图像的结构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生成单元生成包括所述n帧中的一帧和预定帧的对称合成图像,其中,该预定帧具有通过转换所述n帧中的另一帧的第二坐标系而获得的第一坐标系,该第一坐标系与所述一帧的第三坐标系对称。
4.一种编码方法,适于通过使用小波变换进行帧内编码来对视频进行编码,该编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每n个时间上连续的帧生成合成图像;以及对该合成图像进行编码。
5.一种由控制编码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程序,该编码装置用于通过使用小波变换进行帧内编码来对视频进行编码,该程序包括以下步骤对每n个时间上连续的帧生成合成图像;以及对该合成图像进行编码。
6.一种解码装置,用于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解码,该编码后的数据是通过使用小波变换进行帧内编码来对包括n个时间上连续的帧的合成图像进行编码而获得的,该解码装置包括解码单元,用于对该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解码;分解单元,用于将通过该解码而获得的该合成图像的图像数据,分解成所述n帧;以及输出单元,用于输出由该分解单元分解后的该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换单元,用于将由该分解单元分解后的所述n帧中的每一帧的坐标系恢复到该坐标系的原始状态,其中,通过使用小波变换进行帧内编码,来对包括所述n个时间上连续的帧中的一帧和预定帧的对称合成图像进行编码,获得该编码后的数据,其中,该预定帧具有通过转换所述n帧中的另一帧的第二坐标系而获得的第一坐标系,该第一坐标系与所述一帧的第三坐标系对称。
8.一种适于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解码的解码方法,该编码后的数据是通过使用小波变换进行帧内编码来对包括n个时间上连续的帧的合成图像进行编码而获得的,该解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解码步骤,用于对该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解码;分解步骤,用于将通过该解码而获得的该合成图像的图像数据,分解成所述n帧;以及输出步骤,用于输出在该分解步骤中分解后的该帧。
9.一种由用于控制解码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程序,该解码装置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解码,该编码后的数据是通过使用小波变换进行帧内编码来对包括n个时间上连续的帧的合成图像进行编码而获得的,该程序包括以下步骤解码步骤,用于对该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解码;分解步骤,用于将通过该解码而获得的该合成图像的图像数据,分解成所述n帧;以及输出步骤,用于输出在该分解步骤中分解后的该帧。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编码装置和方法、解码装置和方法、以及程序,该编码装置用于通过使用小波变换进行帧内编码来对视频进行编码。该编码装置包括生成单元,用于对每n个时间上连续的帧生成合成图像;以及编码单元,用于对该合成图像进行编码。
文档编号H04N7/26GK1859572SQ20061007811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6日
发明者山根健治, 板仓英三郎, 福原隆浩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