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系统及投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74696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投影系统及投影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系统及投影机。
背景技术
现有,已知的投影机,具备有光源装置,相应于图像信息对从光源装置所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而形成光学像的光调制装置,和对光学像进行放大投影的投影光学装置。
在如此的投影机中,因长时间进行使用,由于来自光源装置的光束的照射,在光调制元件等的内部的光学组件中产生劣化,而有在以投影光学装置所放大投影了的投影图像中产生色不匀的问题。
于是,作为对由于历时变化而在投影图像中产生的色不匀进行防止的方法,提出了以下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在记载于专利文献1中的技术中,为了对相应于液晶面板的历时变化而产生的色不匀进行校正,预先存储好对应于历时变化而具有分别不同的数据值的色不匀校正数据(色不匀校正参数)。然后,相应于液晶面板的使用时间,读取相应于历时变化的色不匀校正数据,并利用该色不匀校正数据而对液晶面板的驱动波形的电平进行校正。
并且,在记载于专利文献2中的技术中,将校准图像放大投影到屏幕上,并通过拍摄部对屏幕上的校准(calibration)图像进行拍摄。基于通过拍摄部所拍摄了的图像,来计算用于对产生于投影图像中的色不匀进行校正的校正量。然后,基于校正量而对输入输出特性数据(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校正,并基于校正过的输入输出特性数据,对图像的色不匀进行校正。
专利文献1特开2005-248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4-228948号公报但是,在记载于专利文献1中的技术中,因为投影机的每个个体由于历时变化而产生的色不匀的出现方式各不相同,所以难以预测其色不匀。因此,存在下述问题即使利用对应于历时变化而预先具有分别不同的数据值的色不匀校正数据来实施色不匀校正,也不能合适地实施色不匀校正。
并且,在记载于专利文献2中的技术中,在计算用于对色不匀进行校正的校正量时,需要在屏幕上形成投影图像,即,需要由利用者来设置屏幕、投影机。因此,谋求不了便利性的提高。另外,在该方法中,因为还很依赖于投影环境,所以为了合适地计算校正量,还需要暗室等的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不用在屏幕上投影图像而适当地校正用于对产生于投影图像中的色不匀进行校正的色不匀校正参数的投影系统及投影机。
本发明的投影系统,其具备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的信息处理装置;具有光源装置,基于以前述信息处理装置所处理过的图像信息对从前述光源装置所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而形成光学像的光调制元件,以及,对前述光学像进行放大投影而形成投影图像的投影光学装置的投影机;和可以发送接收信息地对前述信息处理装置及前述投影机间进行连接的信息传送单元;其特征在于,前述投影机,具备光束检测部,该光束检测部,配设于前述光调制元件的光路后级侧,对从前述光调制元件所射出的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检测而输出检测信息;前述信息处理装置,具备校正模式转换部,其向校正模式进行转换,该校正模式,使前述光调制元件形成预定的光学像并使前述光束检测部对前述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检测而对用于对产生于前述投影图像中的色不匀进行校正的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校正;和参数校正部,其在前述校正模式时,通过前述信息传送单元而取得从前述光束检测部所输出的检测信息,并基于前述检测信息对前述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校正。
在此,所谓色不匀,指的是除了在对每色光的各光学像进行合成时由于前述各光学像的明亮度的比例与设计上的比例不相同而产生的所谓色不匀之外,还包括由于光学像的预定的像素的明亮度与设计上的明亮度不相同而产生的所谓辉度不匀。
并且,作为参数校正部,既可以为生成新的色不匀校正参数的构成,也可以为生成用于对现有的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校正的校正信息的构成。
进而,作为光束检测部,例如,能够采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及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等的拍摄元件、光电二极管等的感光元件。并且,作为光束检测部,只要配设于光调制元件的光路后级侧而可以对从光调制元件所射出的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检测,则可以配设于任意的位置。进而,作为光束检测部,除了内置于投影机的构成之外,还可以自如装卸于投影机地构成,例如,为在校正模式时设置于投影机的构成。
并且,基于色不匀校正参数对于图像信息实施色不匀校正处理的色不匀校正处理部,也可以设置于投影机及信息处理装置的任一个中。
在本发明中,信息处理装置的校正模式转换部,例如,通过利用者操作操作部,输入表示转换到对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校正的校正模式的内容的模式转换信息,从在屏幕上对投影图像进行投影的通常的投影模式转换到校正模式。然后,转换到了校正模式之后,投影机的光束检测部,对以光调制元件所形成而射出的预定的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检测。并且,信息处理装置的参数校正部,取得从光束检测部所输出的检测信息,并基于检测信息来对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校正。由此,因为在投影机中设置光束检测部,所以不用将从光调制元件所射出的光学像投影到屏幕上,而能够直接以光束检测部进行检测。因此,在校正模式时,不必让利用者设置屏幕、投影机,可谋求便利性的提高。并且,通过如上述地对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校正,能够不依赖于投影机所设置的环境而适当地校正色不匀校正参数。
从而,能够不用在屏幕上投影图像而适当地校正用于对产生于投影图像中的色不匀进行校正的色不匀校正参数,可以采用该色不匀校正参数来良好地校正由于历时变化而产生于投影图像中的色不匀。
在本发明的投影系统中,优选前述投影机,具备存储前述色不匀校正参数的校正参数存储部;和色不匀校正处理部,其基于存储于前述校正参数存储部中的前述色不匀校正参数,对于以前述信息处理装置所处理过的图像信息,实施对产生于前述投影图像中的色不匀进行校正的色不匀校正处理;前述参数校正部,将存储于前述校正参数存储部中的前述色不匀校正参数,更新为校正过的前述色不匀校正参数。
在此,在参数校正部为生成新的色不匀校正参数的构成的情况下,参数校正部,将存储于校正参数存储部中的色不匀校正参数,更新为生成了的新的色不匀校正参数。并且,在参数校正部为生成用于对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校正的校正信息的构成的情况下,参数校正部,基于生成了的校正信息,使存储于校正参数存储部中的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更新。
此外,对于图像信息的色不匀校正处理,在各种的校正处理(例如,分辨率变换处理,轮廓增强处理,黑白拉伸处理,色变换处理,灰度系数校正处理,VT-灰度系数校正处理,重像(ghost)校正处理,串扰校正处理,色不匀校正处理等)之中,最后实施时最有效。
依照本发明,投影机,具备校正参数存储部及色不匀校正处理部,在投影机侧实施色不匀校正处理。由此,例如,与在信息处理装置侧实施色不匀校正处理的构成相比较,可以在投影机侧最后实施色不匀校正处理,能够最迅速地实施图像校正处理。
在本发明的投影系统中,优选前述投影机,具备校正用光源装置,该校正用光源装置,在前述校正模式时,对于前述光调制元件而射出用于对前述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校正的校正用光束。
在此,作为校正用光源装置,除了内置于投影机的构成之外,还可以自如装卸于投影机地构成,例如,为在校正模式时设置于投影机的构成。
依照本发明,因为投影机,与光源装置不同地,具备在校正模式时对于光调制元件而射出校正用光束的校正用光源装置,所以能够采用在校正模式时射出相应于光束检测部的检测灵敏度的光量的光束的光源,能够通过信息处理装置而基于从光束检测部所输出的检测信息来适当地校正色不匀校正参数。并且,作为校正用光源装置,若以低照度、低功耗的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固体发光元件来构成,则可谋求在校正模式时的低功耗化。
在本发明的投影系统中,优选前述投影机,具备光源驱动控制部,该光源驱动控制部,在前述校正模式时,对前述光源装置进行驱动控制,变更从前述光源装置所射出的光量、使之对于前述光调制元件射出。
依照本发明,因为投影机,具备光源驱动控制部,所以能够在校正模式时使从光源装置所射出的光量减少地对于前述光调制元件射出。因此,能够在校正模式时使相应于光束检测部的检测灵敏度的光量的光束从光源装置射出,能够通过信息处理装置而基于从光束检测部所输出的检测信息来适当地校正色不匀校正参数。并且,可谋求在校正模式时的低功耗化。进而,不必另外设置校正用光源装置,可以使投影机低成本化。
在本发明的投影系统中,优选前述信息传送单元,具有可以将来自前述信息处理装置的处理装置电源部的电力供给到前述投影机的电力传输线路;前述投影机,具备电源生成部,该电源生成部,基于通过前述电力传输线路所供给的电力,而向该投影机内部的、在前述校正模式时进行工作的构成组件供给驱动电压。
在本发明中,投影机的电源生成部,基于通过了信息传送单元的来自信息处理装置的电力,而向在该投影机内部的、在校正模式时进行工作的构成组件(例如,光束检测部等)供给驱动电压。由此,在校正模式时,投影机,基于通过了信息传送单元的来自信息处理装置的电力而进行驱动,不必将投影机通过例如AC电缆等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因此,通过仅以信息传送单元对投影机及信息处理装置间进行连接,就能够实施校正模式时的色不匀校正参数的校正,可进一步谋求便利性的提高。
在本发明的投影系统中,优选前述光束检测部,以感光元件所构成,该感光元件,对从前述光调制元件所射出的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感光,并输出相应于所感光的光量的感光信号。
依照本发明,因为以感光元件来构成光束检测部,所以与例如以拍摄元件来构成光束检测部的情况相比较,可谋求投影机的低成本化。
本发明的投影机,其具备光源装置,基于图像信息对从前述光源装置所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而形成光学像的光调制元件,和对前述光学像进行放大投影而形成投影图像的投影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光束检测部,其配设于前述光调制元件的光路后级侧,对从前述光调制元件所射出的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检测而输出检测信息;校正参数存储部,其存储用于对产生于前述投影图像中的色不匀进行校正的色不匀校正参数;和色不匀校正处理部,其基于存储于前述校正参数存储部中的前述色不匀校正参数,对于以前述信息处理装置所处理过的图像信息,实施对产生于前述投影图像中的色不匀进行校正的色不匀校正处理;前述校正参数存储部,在使前述光调制元件形成预定的光学像并使前述光束检测部对前述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检测而对前述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校正的校正模式时,将所存储的前述色不匀校正参数,更新为基于从前述光束检测部所输出的检测信息所校正过的色不匀校正参数。
依照本发明,因为投影机,具备光束检测部、校正参数存储部、及色不匀校正处理部,所以能够达到与上述的投影系统同样的作用、效果。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其特征在于,具备校正模式转换部,其向校正模式进行转换,该校正模式,使前述光调制元件形成预定的光学像并使前述光束检测部对前述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检测而对前述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校正;和参数校正部,其在前述校正模式时,基于从前述光束检测部所输出的检测信息,而对前述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校正,使存储于前述校正参数存储部中的前述色不匀校正参数更新。
依照本发明,因为投影机,具备感光部、校正参数存储部、色不匀校正处理部、校正模式转换部、及参数校正部,所以能够达到与上述的投影系统同样的作用、效果。
并且,因为在投影机侧就能够校正色不匀校正参数,所以在校正模式时,即使不以信息传送单元对投影机及信息处理装置间进行连接,也能够校正色不匀校正参数,可谋求便利性的提高。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优选具备校正用光源装置,该校正用光源装置,在前述校正模式时,对于前述光调制元件而射出用于对前述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校正的校正用光束。
依照本发明,因为投影机,具备校正用光源装置,所以能够达到与上述的投影系统同样的作用、效果。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优选具备光源驱动控制部,该光源驱动控制部,在前述校正模式时,对前述光源装置进行驱动控制,变更从前述光源装置所射出的光量、使之对于前述光调制元件射出。
依照本发明,因为投影机,具备光源驱动控制部,所以能够达到与上述的投影系统同样的作用、效果。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优选前述信息传送单元,具有可以将来自前述信息处理装置的处理装置电源部的电力供给到前述投影机的电力传输线路;该投影机具备电源生成部,该电源生成部,基于通过前述电力传输线路所供给的电力而向该投影机内部的、在前述校正模式时进行工作的构成组件供给驱动电压。
依照本发明,因为投影机,具备电源生成部,所以能够达到与上述的投影系统同样的作用、效果。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优选前述光束检测部,以感光元件所构成,该感光元件,对从前述光调制元件所射出的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感光,并输出相应于所感光的光量的感光信号。
依照本发明,因为以感光元件来构成光束检测部,所以能够达到与上述的投影系统同样的作用、效果。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优选具备外装壳体,该外装壳体,将前述光源装置、前述光调制元件及前述投影光学装置收置配置于内部;在前述外装壳体,具有可以通过从前述投影光学装置所放大投影的光束的开口部;在前述开口部,装卸自如地设置可以闭塞该开口部的盖构件;前述光束检测部,安装于前述盖构件,对从前述光调制元件所射出并通过了前述投影光学装置的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检测而输出检测信息。
依照本发明,因为光束检测部安装于盖构件,所以不必设置在到达光源装置、光调制元件及投影光学装置的光束的光路中配设光束检测部的结构,可谋求投影机的结构的简单化。并且,因为相对于开口装卸自如地构成盖构件,所以只要在通常的投影模式时从开口部取下盖构件,而在校正模式时将盖构件安装于开口部,就能够以光束检测部对从光调制元件所射出并通过了投影光学装置的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检测。因此,能够相应于投影机的使用模式来配设光束检测部,可谋求便利性的提高。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优选前述光调制元件,以多个所构成;该投影机具备色合成光学装置,其对以前述多个光调制元件所形成了的各光学像进行合成而射出;和外装壳体,其将前述光源装置、前述多个光调制元件、前述色合成光学装置及前述投影光学装置收置配置于内部;在前述色合成光学装置及前述投影光学装置的各构件间,设置插拔自如的插拔构件;前述光束检测部,安装于前述插拔构件,对从前述光调制元件所射出并通过了前述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检测而输出检测信息。
依照本发明,因为光束检测部安装于插拔构件,所以只要在通常的投影模式时将插拔构件从色合成光学装置及投影光学装置的各构件间取下,而在校正模式时将插拔构件配设于色合成光学装置及投影光学装置的各构件间,就能够以光束检测部对从光调制元件所射出并通过了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检测。因此,能够相应于投影机的使用模式来配设光束检测部,可谋求便利性的提高。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优选前述光调制元件,以多个所构成;该投影机具备色合成光学装置,其对以前述多个光调制元件所形成了的各光学像进行合成而射出;和外装壳体,其将前述光源装置、前述多个光调制元件、前述色合成光学装置及前述投影光学装置收置配置于内部;在前述多个光调制元件及前述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各构件间,分别设置插拔自如的多个插拔构件;前述光束检测部,分别安装于前述多个插拔构件,对从前述光调制元件所射出的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检测而输出检测信息。
依照本发明,因为光束检测部分别安装于多个插拔构件,所以只要在通常的投影模式时将各插拔构件从各光调制元件及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各构件间分别取下,而在校正模式时将各插拔构件分别配设于各光调制元件及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各构件间,就能够以光束检测部对从光调制元件所射出的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检测。因此,能够相应于投影机的使用模式来配设光束检测部,可谋求便利性的提高。
另外,因为以不同的光束检测部来对从各光调制元件所射出的各光学像进行检测,所以与例如以同一个光束检测部而对从各光调制元件所射出的各光学像进行检测的构成相比较,不必按顺序对各光调制元件进行驱动,能够以各光束检测部一起对从各光调制元件所射出的各光学像进行检测而输出各检测信息。因此,能够迅速地实施校正模式时的色不匀校正参数的生成及更新。


图1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投影系统的外观图。
图2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中的PC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3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中的色不匀校正参数生成部生成的色不匀校正参数的生成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中的显示于显示部的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5是模式性地表示前述实施方式中的投影机的光学系统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前述实施方式中的投影机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7是对前述实施方式中的投影系统的工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8是模式性地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投影机的光学系统的平面图。
图9是模式性地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投影机的光学系统的平面图。
图10是模式性地表示第4实施方式中的投影机的光学系统的平面图。
图11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中的投影机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12是对前述实施方式中的投影机的工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前述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
图14是表示前述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
符号说明1…投影系统,2…PC(信息处理装置),3、3A、3B、3C、3D…投影机,4…USB电缆(信息传送单元),32…电源生成部,311…外装壳体,312…透镜盖(盖构件),313…感光元件(光束检测部),313A、313B…插拔构件,315、316…校正用光源装置,2355、3336…色不匀校正参数生成部(参数校正部),2361、3334…模式转换部,3111…开口,3141A…光源装置,3144…液晶光阀(光调制元件),3145…十字分色棱镜(色合成光学装置),3146…投影透镜(投影光学装置),3322…内部处理用校正参数存储部,3333B…图像校正运算处理部(色不匀校正处理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1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投影系统的构成”图1,是投影系统1的外观图。
投影系统1,如示于图1中地,具备在对图像源的图像进行了预定的图像处理的基础上对图像数据信号进行输出的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的个人计算机2(以下,记作PC2),基于来自PC2的图像数据信号而生成当前图像帧、将其朝向屏幕Sc进行投影的投影机3,和可以发送接收数据地对PC2及投影机3间进行连接的作为信息传送单元的USB(Universal 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电缆4。
“PC的构成”图2,是表示PC2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PC2,如示于图2中地,以操作部21、显示部22、和控制装置23所大致构成。
操作部21,例如,具有以键盘及鼠标等进行输入操作的各种操作按键。通过实施该操作按键的输入操作,使控制装置23适当工作,并例如,对于显示于显示部22的信息,实施控制装置23的工作内容的设定等。而且,通过由利用者实施的、对操作部21的输入操作,将适当预定的操作信号从操作部21输出到控制装置23。
还有,作为该操作部21,并不限于操作按键的输入操作,例如,也能够为通过对触摸面板实施的输入操作、通过声音进行的输入操作等,对各种条件进行设定输入的构成。
显示部22,被控制装置23所控制,对预定的信息进行显示。例如,进行以控制装置23所处理过的信息的显示,或者,在通过操作部21的输入操作,对存储于控制装置23的后述的存储器的信息进行设定输入或进行更新时,使从控制装置23所输出的存储器内的数据适当地显示。该显示部22,例如,可采用液晶、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PDP(Plasma Display Panel,等离子体显示面板),CRT(Cathode-Ray Tube,阴极射线管)等。
控制装置23,相应于来自操作部21的操作信号的输入,执行预定的程序,对PC2整体进行控制。该控制装置23,如示于图2中地,具备USB控制器231,主存储器232,辅助存储器233,图像校正参数存储部234,图像处理部235,控制部主体236,和校准图像存储部237等。这些各构成组件231~237,通过未图示出的总线所连接,可以传送必要的信息地构成。
USB控制器231,是通过USB电缆4与投影机3电连接、并与投影机3以USB规格而实施数据的输入输出的部分。
在此,USB(USB电缆4),虽然具体的图示进行省略,但是以D+/D-的信号线,和作为电力传输线路的电源线的VCC(+5V)及GND的4种线所构成。而且,通过USB(USB电缆4),可以在其与投影机3之间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并可以从PC2内部的未图示出的电源部(处理装置电源部)通过电源线对投影机3供给电力。
主存储器232,存储各种数据。作为各种数据,例如,有从操作部21所输出的操作信号,通过USB控制器231输入进来的数据,用于以图像处理部235及控制部主体236等进行处理的数据等。
作为辅助存储器233可利用图像源的媒介物(media),例如,能够例示作为数字数据则记录了图像和声音的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通用盘)等。
图像校正参数存储部234,对相应于投影机3的特性的用于图像校正的校正参数进行存储。
在此,作为图像校正处理,有如使各像素的色彩、辉度、分辨率一致于投影机3的显示特性而进行变换处理等地以像素为单位来完成的校正处理;和如对受其他的像素的影响而产生的色不匀进行校正的重像校正、串扰校正地跨相邻的多个像素所进行的校正处理。
以PC2进行的图像处理,主要是以图像中的像素为单位来完成的处理,主要是对像素的色彩、辉度、分辨率进行变换的校正处理。
即,作为存储于图像校正参数存储部234中的校正参数,例如,能够例示用于进行分辨率变换、轮廓增强、黑白拉伸、色变换、灰度系数校正、VT-灰度系数校正等的各种校正参数。
在这些校正处理中,各像素的数据仅接受预定的变换,即使对在校正处理前的原图像的阶段取图像帧间的差分数据的情况,和在校正处理后的图像帧间取差分数据的情况进行比较,差分数据的大小也不会有多大变化。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不会使差分数据有多大,所以形状校正也为以PC2进行的校正处理,形状校正的校正参数也存储于图像校正参数存储部234中。
还有,也可以将记录了这些校正参数的存储器卡、CD-ROM插入到PC2中,在图像校正参数存储部234中安装(install)校正参数。
或者,也可以在以USB电缆4连接了PC2和投影机3时,PC2从投影机3读取预定的校正参数而将其存储于图像校正参数存储部234中。
校准图像存储部237,在后述的校正模式时,存储多个关于在投影机3侧显示的校准图像的校准图像信息(校准图像数据)。
作为校准图像数据,是关于预定的像素或以多个像素所构成的预定的像素区域变成预定的灰度等级(除了0灰度等级的灰度等级)、而其他的像素或其他的像素区域变成0灰度等级(黑)的图像的图像信息。而且,校准图像存储部237存储有按每个像素或每个像素区域地遍及于全部的像素区域,并且使前述预定的像素或前述预定的像素区域变成多级灰度等级的多个校准图像数据。
图像处理部235,例如,包括GPU(Graphics Processor Unit,图形处理单元)等所构成,实施上述的校正处理,并对在投影机3侧实施的色不匀校正处理用的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校正。该图像处理部235,如示于图2中地,具备图像生成部2351,图像校正运算处理部2352,差分数据生成部2353,编码器2354,作为参数校正部的色不匀校正参数生成部2355,和色不匀值计算部2356。
图像生成部2351,如示于图2中地,具备译码器2351A及IP变换部2351B,对于来自辅助存储器233的图像源进行相应于记录方式的解码而按每帧地对图像数据(图像信息)进行译码。然后,图像生成部2351,将译码了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校正运算处理部2352。
图像校正运算处理部2352,相应于投影机3的特性对通过图像生成部2351所译码了的图像数据进行校正。然后,图像校正运算处理部2352,将校正处理了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差分数据生成部2353。作为校正处理,能够例示分辨率变换处理、轮廓增强处理、黑白拉伸处理、色变换处理、灰度系数校正处理、VT-灰度系数校正处理、形状校正处理。
差分数据生成部2353,对于以图像校正运算处理部2352所校正了的图像数据,将最新的图像数据和前一个图像数据进行对比,将根据前一个图像数据来看最新的图像数据而发生了变化的量作为差分数据进行检测。即,差分数据,包括相对于前一个图像数据而言最新的图像数据具有的空间性变化量和色调性变化量。然后,差分数据生成部2353,将差分数据输出到编码器2354。
编码器2354,对以差分数据生成部2353所生成的差分数据进行编码。然后,以编码器2354所编码了的差分数据,通过USB控制器231及USB电缆4传送到投影机3。
色不匀校正参数生成部2355,在后述的校正模式时,基于通过USB电缆4从投影机3侧所传送的感光信息,生成用于在投影机3侧实施色不匀校正处理时的色不匀校正参数。然后,色不匀校正参数生成部2355,通过USB控制器231及USB电缆4将生成了的色不匀校正参数传送到投影机3侧,使色不匀校正参数更新。
在此,所谓色不匀校正参数,例如,是表示关于输入信号的明亮度的明亮度信息(例如,灰度等级值等),和关于输出信号的明亮度的明亮度信息的关系的数据。
具体地,图3,是表示色不匀校正参数生成部2355生成的色不匀校正参数的生成方法的一例的图。具体地,图3(A),是表示全部的像素区域(一画面)的图。图3(B),是表示在图3(A)中的预定的一条水平线L上的、基于通过了后述的G色光用的液晶光阀的光束(G色光)的感光信息的明亮度(例如,辉度值等)的分布的图。图3(C),是表示在图3(A)中的预定的一条水平线L上的、基于通过了后述的G色光用的液晶光阀的光束(G色光)及通过了其他的液晶光阀的光束(R色光、B色光)的感光信息的明亮度的分布的图。
例如,色不匀校正参数生成部2355,如示于图3(B)中地,对基于从投影机3侧所传送的感光信息的、在一条水平线L上的G色光的明亮度的分布D1进行识别,并按每像素或每像素区域,使得明亮度的分布D1,例如相对于存储于主存储器232等中的、在一条水平线L上的设计上的G色光的明亮度的分布D0,成为识别后的G色光的明亮度和设计上的G色光的明亮度变成预定的比例的明亮度的分布D1’地,生成用于对明亮度的分布D1进行校正的色不匀校正参数。然后,色不匀校正参数生成部2355,关于别的水平线L,与上述同样地顺序生成色不匀校正参数,并遍及整个像素区域而按每像素或每像素区域地,生成用于后述的G色光用的液晶光阀的色不匀校正参数。
还有,在为基于灰度等级值是最高值的上述的校准图像的感光信息的情况下,因为不能将灰度等级值,在高灰度等级侧校正为此值以上,所以色不匀校正参数生成部2355,通过在低灰度等级侧对相当于明亮度的分布D1中的明亮的部分的灰度等级值进行校正,使得相对于明亮度的分布D0而成为分布形状相类似的明亮度的分布D1’地,生成用于进行校正的色不匀校正参数。
另一方面,在为基于灰度等级值不是最高值的上述的校准图像的感光信息的情况下,因为可以在高灰度等级侧对灰度等级值进行校正,所以色不匀校正参数生成部2355,通过在高灰度等级侧对灰度等级值进行校正而使得成为相对于明亮度的分布D0相适合、或者分布形状相类似的明亮度的分布D1’地,生成用于进行校正的色不匀校正参数。
并且,例如,色不匀校正参数生成部2355,如示于图3(C)中地,对基于从投影机3侧所传送的感光信息的在一条水平线L上的R色光、B色光的明亮度的分布D2进行识别,并生成用于对该明亮度的分布D2进行校正的色不匀校正参数,使得相对于设计上的G色光的明亮度的分布D0,成为R色光、B色光的明亮度和G色光的明亮度变成预定的比例的明亮度的分布D2’。然后,色不匀校正参数生成部2355,关于别的水平线L,与上述同样地顺序生成色不匀校正参数,并遍及整个像素区域而按每像素或每像素区域地,生成用于后述的R色光用、B色光用的各液晶光阀的色不匀校正参数。
还有,在为基于灰度等级值是最高值的上述的校准图像的感光信息的情况下,因为不能将灰度等级值,在高灰度等级侧校正为此值以上,所以色不匀校正参数生成部2355,通过在低灰度等级侧对相当于明亮度的分布D2中的明亮的部分的灰度等级值进行校正,使得相对于明亮度的分布D0而成为分布形状相类似的明亮度的分布D2’地,生成用于进行校正的色不匀校正参数。
另一方面,在为基于灰度等级值不是最高值的上述的校准图像的感光信息的情况下,因为可以在高灰度等级侧对灰度等级值进行校正,所以色不匀校正参数生成部2355,通过在高灰度等级侧对灰度等级值进行校正,而使得成为相对于明亮度的分布D0相适合、或者分布形状相类似的明亮度的分布D2’地,生成用于进行校正的色不匀校正参数。
色不匀值计算部2356,在后述的校正模式时,基于通过USB电缆4从投影机3侧所传送的感光信息,例如,如示于图3(B)中地,按每像素或每像素区域地,获取G色光的明亮度的分布D1相对于设计上的G色光的明亮度的分布D0的差分,对该差分进行计算而作为辉度不匀值P;并且例如,如示于图3(C)中地,按每像素或每像素区域地,获取R色光、B色光的明亮度的分布D2相对于G色光的明亮度的分布D0的差分,对该差分进行计算而作为色不匀值S。
控制部主体236,例如,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所构成,是按照存储于主存储器232等中的预定的程序,对PC2整体进行控制的部分。该控制部主体236,如示于图2中地,具备模式转换部2361,色不匀值判定部2362,和显示控制部2363等。
显示控制部2363,对显示部22进行驱动控制,并使显示部22显示预定的信息。通过由显示控制部2363进行的对显示部22的驱动控制,作为显示于显示部22的信息,例如,有以下的信息。
图4,是表示显示于显示部22上的信息的一例的图。
例如,在主存储器232等中,预先存储好关于用于实施投影机3的模式(投影模式及校正模式)的选择、校正参数的设定的菜单显示栏的菜单信息。还有,作为用于实施校正参数的设定的菜单信息,例如,有色调整,明亮度调整等。并且,作为校正参数,例如,能够例示分辨率变换、轮廓增强、黑白拉伸、色变换、灰度系数校正、VT-灰度系数校正、形状变换、重像校正、串扰校正、色不匀校正等的校正参数。
然后,显示控制部2363,基于从操作部21所输出的预定的操作信号,如示于图4中地,使显示部22显示基于前述菜单信息的菜单显示栏22A。然后,通过利用者对该菜单显示栏22A通过操作部21进行操作,实施投影机3的模式选择、校正参数的设定等。
并且,例如,显示控制部2363,在通过计时器等对投影机3的驱动时间(后述的液晶光阀的驱动时间)进行计测、并且该计测时间经过了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使显示部22显示表示对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更新的内容的信息,促使使用者向校正模式的转换。
模式转换部2361,向投影模式或校正模式进行转换。
例如,模式转换部2361,在通过操作部21操作菜单显示栏22A、设定输入了表示转换到投影模式的内容及表示转换到校正模式的内容的模式转换信息的情况下,被输入从操作部21所输出的作为模式转换信息的操作信号。模式转换部2361,基于前述模式转换信息,转换到投影模式或校正模式。
在此,所谓投影模式,是通过USB电缆4将图像数据(上述的差分数据)从PC2侧传送到投影机3侧,投影机3对相应于图像数据的光学像进行放大投影的模式。
具体地,模式转换部2361,在向投影模式进行转换的情况下,通过USB电缆4将预定的控制指令传送到投影机3侧。
在此,所谓在向投影模式进行转换的情况下通过USB电缆4传送到投影机3侧的前述预定的控制指令,是以下的控制指令。
即,有表示将供给到构成投影机3的后述的控制装置及光源装置的驱动电压,设定成基于通过AC电缆5(参照图6)从外部电源所供给的电力的驱动电压的内容的控制指令等。
并且,所谓校正模式,是对用于在投影机3侧对于图像数据实施色不匀校正时的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校正的模式。
具体地,模式转换部2361,在向校正模式进行转换的情况下,通过USB电缆4将存储于校准图像存储部237中的校准图像数据与预定的控制指令一起传送到投影机3侧。
在此,所谓在向校正模式进行转换的情况下通过USB电缆4传送到投影机3侧的前述预定的控制指令,是以下的控制指令。
即,有表示将供给到构成投影机3的后述的控制装置、校正用光源装置、及感光元件的驱动电压,设定成基于通过USB电缆4所供给的电力的驱动电压的内容的控制指令;表示驱动前述校正用光源装置的内容的控制指令;表示形成基于校准图像数据的光学像的内容的控制指令;及表示使前述感光元件对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感光而生成感光信息的内容的控制指令等。
并且,模式转换部2361,在向校正模式进行转换的情况下,将预定的控制指令输出到图像处理部235而使色不匀校正参数生成部2355及色不匀值计算部2356执行处理。
色不匀值判定部2362,在校正模式时,对以色不匀值计算部2356所计算出来的辉度不匀值P、色不匀值S进行识别,对该辉度不匀值P、色不匀值S,和例如存储于主存储器232等中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并对辉度不匀值P、色不匀值S是否在基准值的范围外进行判定。即,色不匀值判定部2362,通过对辉度不匀值P、色不匀值S是否在基准值的范围外进行判定,而对是否在投影图像中产生辉度不匀、色不匀进行判定。
“投影机的构成”图5,是模式性地表示投影机3的光学系统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投影机3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投影机3,如示于图5或图6中地,以投影机主体31,电源生成部32(图6),和控制装置33(图6)所大致构成。
投影机主体31,在控制装置33的控制之下,形成光学像而放大投影到屏幕Sc上。该投影机主体31,如示于图5中地,具备外装壳体311,作为盖构件的透镜盖312,作为光束检测部的多个感光元件313,光学单元314,和校正用光源装置315。
外装壳体311,如示于图5中地,是将光学单元314及校正用光源装置315收置配置于内部的壳体。还有,虽然在图5中省略图示,但是在外装壳体311内,在光学单元314及校正用光源装置315以外的空间,配置着电源生成部32及控制装置33等。
在该外装壳体311中,在前面侧,如示于图5中地,形成使构成光学单元314的后述的投影透镜的前端部分露出来的开口3111。而且,通过该开口3111而向着屏幕Sc放大投影光学像。
透镜盖312,如示于图5中地,是自如装卸于外装壳体311的开口3111周缘部分地所构成的盖构件。即,在用投影机3对光学像进行放大投影的情况下(投影模式时)将透镜盖312从外装壳体311取下来;而在不用投影机3对光学像进行放大投影的情况下(例如,校正模式时)将透镜盖312安装到外装壳体311。
多个感光元件313,如示于图5中地,安装于透镜盖312的里面侧(在相对于外装壳体311安装了透镜盖312时对向于开口3111的一侧),在相对于外装壳体311安装了透镜盖312时与控制装置33电连接。而且,多个感光元件313,在控制装置33的控制之下,对通过开口3111所射出的光学像进行感光。然后,感光元件313,将相应于感光了的光量(明亮度)的作为检测信息的感光信号输出到控制装置33。作为该感光元件313,例如,能够采用光电二极管等。
还有,感光元件313相对于透镜盖312的配设位置及个数,只要可以对通过了开口3111的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感光即可,并不特别限定。
例如,也可以为在透镜盖312的里面侧,遍及于通过了开口3111的光学像的照射区域相对于各像素非遍布地配设多个的构成。
并且,例如,也可以为在透镜盖312的里面侧,在前述照射区域隔开预定的间隔而配设多个的构成。
进而,例如,也可以为在透镜盖312的里面侧,在构成光学单元314的为光学组件的后述的液晶光阀等的容易发生热劣化的区域,例如,在前述照射区域的大致中央部分配设多个的构成。
再进一步,除了如上述地配设多个感光元件313的构成之外,还可以采用仅配设1个感光元件313的构成,此时,例如,若在感光元件313的光束入射侧配设扩散板等,因为光学像通过前述扩散板而对前述照射区域照射照度均匀的光,则即使以1个感光元件313也能够对光学像进行感光。
光学单元314,如示于图4中地,具备照明光学系统3141,色分离光学系统3142,中继光学系统3143,作为光调制元件的3块液晶光阀3144,作为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十字分色棱镜3145,和作为投影光学装置的投影透镜3146。
照明光学系统3141,是用于对液晶光阀3144的图像形成区域大致均匀地进行照明的光学系统。该照明光学系统3141,如示于图5中地,具备光源装置3141A,第1透镜阵列3141B,第2透镜阵列3141C,和偏振变换元件3141D等。
光源装置3141A,在控制装置33的控制之下,射出光束。该光源装置3141A,虽然具体的图示进行省略,但是具备光源灯,和灯驱动器。
光源灯,以超高压水银灯所构成。还有,并不限于超高压水银灯,也可以采用金属卤化物灯、氙灯等的其他的放电发光型的光源灯。进而,并不限于放电发光型的光源灯,也可以采用发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有机EL元件,硅发光元件等的各种固体发光元件。
灯驱动器,在控制装置33的控制之下,以预定的驱动电压对光源灯进行驱动。
第1透镜阵列3141B,具有从光轴方向上看具有大致矩形状的轮廓的小透镜排列成矩阵状的构成。各小透镜,将从光源装置3141A所射出的光束,分割成多束部分光束。
第2透镜阵列3141C,具有与第1透镜阵列3141B大致同样的构成,具有矩阵状地排列了小透镜的构成。该第2透镜阵列3141C,具有使第1透镜阵列3141B的各小透镜的像成像到液晶光阀3144的图像形成区域的功能。
偏振变换元件3141D,将来自第2透镜阵列3141C的光变换成大致1种的偏振光。
色分离光学系统3142,如示于图5中地,具备2片分色镜3142A、3142B,和反射镜3142C;具有通过分色镜3142A、3142B将从照明光学系统3141所射出的多束部分光束分离成红、绿、蓝的3色的色光的功能。
中继光学系统3143,具备入射侧透镜3143A,中继透镜3143B,及反射镜3143C、3143D;具有将以色分离光学系统3142所分离的色光一直引导到蓝色光用的液晶光阀的功能。
此时,在色分离光学系统3142的分色镜3142A中,从照明光学系统3141所射出的光束的红色光分量进行透射,并且绿色光分量和蓝色光分量进行反射。通过分色镜3142A进行了透射的红色光,以反射镜3142C进行反射,到达红色光用的液晶光阀3144R。并且,在以分色镜3142A进行了反射的绿色光和蓝色光之中,绿色光以分色镜3142B进行反射,到达绿色光用的液晶光阀3144G。另一方面,蓝色光则对分色镜3142B进行透射而通过中继光学系统3143,到达蓝色光用的液晶光阀3144B。还有,在蓝色光中采用中继光学系统3143,是因为蓝色光的光路的长度比其他的色光的光路的长度要长,所以要防止因光的扩散等引起的光的利用效率的降低的缘故。即,是为了将入射到了入射侧透镜3143A的部分光束原封不动地传到蓝色光用的液晶光阀3144B。还有,在中继光学系统3143中,虽然为使3色的色光之中的蓝色光通过的构成,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为使红色光通过的构成。
3块液晶光阀3144(设红色光用的液晶光阀为3144R,设绿色光用的液晶光阀为3144G,设蓝色光用的液晶光阀为3144B),为透射型的液晶面板,基于来自控制装置33的驱动信号,使封入到液晶单元(图示略)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发生变化,通过对从光源装置3141A所射出的光束,进行透射或者进行遮断而射出相应于以PC2所处理过的图像数据的光学像。
十字分色棱镜3145,是配置于各液晶光阀3144的光路后级、对从各液晶光阀3144所射出的按每色光所调制过的光学像进行合成而形成彩色图像的光学元件。该十字分色棱镜3145,呈使4个直角棱镜贴合起来的平面看正方形状,在使彼此的直角棱镜之间贴合起来的界面,形成2个电介质多层膜。这些电介质多层膜,对从液晶光阀3144R、3144B所射出的各色光进行反射,而使从液晶光阀3144G所射出的色光进行透射。如此地,合成以各液晶光阀3144所调制过的各色光而形成彩色图像。
投影透镜3146,将以十字分色棱镜3145所合成了的彩色图像放大投影到屏幕Sc上。
校正用光源装置315,在外装壳体311内部的光学单元314的光路中自如装卸地构成,在设置于外装壳体311内部时,与控制装置33电连接。而且,校正用光源装置315,在后述的校正模式时,在控制装置33的控制之下,点亮,将用于对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校正的校正用光束射出到各液晶光阀3144。在本实施方式中,校正用光源装置315,如示于图5中地,可以配置于偏振变换元件3141D及分色镜3142A之间地构成。该校正用光源装置315,包括射出R色光的R色光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模块315R,射出G色光的G色光用LED模块315G,射出B色光的B色光用LED模块315B,和对这些各LED模块315R、315G、315B进行支持并对外装壳体311内部自如装卸的支持基板315A所构成。
这些LED模块315R、315G、315B,为大致同样的构成,具体的图示进行省略,在Si基板上排列形成了为固体发光元件的多个LED元件。还有,构成LED模块315R、315G、315B的LED元件,形成得使结晶的种类及添加物等不相同,分别发出R色光、G色光、B色光。
还有,该校正用光源装置315,并不限于上述的LED模块,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构成,例如,激光二极管、有机EL元件、硅发光元件等各种固体发光元件。
电源生成部32,是将通过与外部电源相连接的AC电缆5(图6)从外部所供给的电力、及通过USB电缆4从PC2侧所供给的电力,供给到投影机3内的各构成组件的部分。即,电源生成部32,包括对通过AC电缆5从外部所供给的交流电力进行AC/DC变换而使之成为稳定到预定的电平的驱动电压的电源变换电路,和对通过USB电缆4从PC2侧所供给的VCC电压进行DC/DC变换而生成驱动电压的电源变换电路等所构成。
而且,电源生成部32,在控制装置33的控制之下,如示于以下地,进行工作。
例如,在转换到投影模式的情况下,电源生成部32,对通过AC电缆5从外部电源所供给的交流电力进行AC/DC变换而生成稳定到预定的电平的驱动电压,并将该驱动电压,分别供给到光源装置3141A及控制装置33。
并且,例如,在转换到校正模式的情况下,电源生成部32,对通过USB电缆4从PC2侧所供给的VCC电压进行DC/DC变换而生成驱动电压,并将该驱动电压,分别供给到感光元件313、校正用光源装置315、及控制装置33。即,在校正模式时,光源装置3141A熄灯。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源生成部32,在从插座或投影机3拔下AC电缆5的状态、并且以USB电缆4连接投影机3及PC2的状态下,对通过USB电缆4从PC2侧所供给的VCC电压进行DC/DC变换而生成驱动电压,并将该驱动电压至少供给到控制装置33地进行工作。
控制装置33,按照来自PC2侧的控制指令,对投影机3整体进行控制。该控制装置33,如示于图6中地,具备USB控制器331,图像校正参数存储部332,和控制部主体333等。这些各构成组件331~333,通过未图示的总线相连接,可以传送需要的信息地构成。
USB控制器331,与PC2的USB控制器331相同,是在以USB电缆4连接了PC2的USB连接器C1(图2)及投影机3的USB连接器C2(图6)时通过USB电缆4与PC2电连接,与PC2以USB规格实施数据的输入输出的部分。
图像校正参数存储部332,如示于图6中地,具备发送用校正参数存储部3321,和内部处理用校正参数存储部3322。
发送用校正参数存储部3321,存储用于以PC2进行图像校正的校正参数。
作为存储于发送用校正参数存储部3321中的校正参数,有用于分辨率变换、轮廓增强、黑白拉伸、色变换、灰度系数校正、VT-灰度系数校正、形状变换的校正参数。
在以USB电缆4连接了PC2和投影机3时,PC2读取存储于发送用校正参数存储部3321中的校正参数的信息而存储到图像校正参数存储部234中。
内部处理用校正参数存储部3322,存储用于以投影机3进行图像处理的校正参数。
作为存储于内部处理用校正参数存储部3322中的校正参数,有用于重像校正、串扰校正、色不匀校正的校正参数。它们之中,色不匀校正参数,在校正模式时,在PC2侧生成色不匀校正参数而通过USB电缆4按每次传送而更新。
在此,所谓串扰,是由于相对于相邻的像素的信号的泄漏电流驱动像素而引起的图像的不匀;而所谓重像,则是指图像偏移而看起来重叠。
在此,在投影机3侧进行重像校正、串扰校正,是因为若在PC2侧进行重像校正及串扰校正,则因为差分数据变大,所以用USB电缆4的传送速率来不及进行数据传送。
并且,在投影机3侧进行色不匀校正,是因为优选色不匀校正在最后进行,所以在投影机3中进行了重像校正及串扰校正之后,接着进行色不匀校正。
控制部主体333,例如,包括CPU等所构成,是按照来自PC2侧的控制指令等,对投影机3整体进行控制的部分。该控制部主体333,如示于图6中地,具备电源控制部3331,感光信息生成部3332,和液晶面板驱动控制部3333等。
液晶面板驱动控制部3333,如示于图6中地,具备图像生成部3333A,和作为色不匀校正处理部的图像校正运算处理部3333B。
图像生成部3333A,如示于图6中地,具备译码器3333A1,和当前图像生成部3333A2。
译码器3333A1,对从PC2所传送来的图像数据进行解调。即,来自PC2的图像数据,当以编码器2354所编码化,则通过以译码器3333A1进行解调可得到差分数据。
当前图像生成部3333A2,相对于当前正在投影的图像数据将所解调了的差分数据进行合成,生成新的当前图像数据。
图像校正运算处理部3333B,对于以当前图像生成部3333A2所生成的当前图像数据,采用存储于内部处理用校正参数存储部3322中的各种校正参数,进行重像校正处理、串扰校正处理、色不匀校正处理等的各校正处理。然后,将基于以图像校正运算处理部3333B实施了各校正处理的当前图像数据的驱动信号输出到液晶光阀3144,以液晶光阀3144形成基于当前图像数据的光学像。
并且,液晶面板驱动控制部3333,在校正模式时,对于从PC2所传送来的校准图像数据也实施上述同样的校正处理,使液晶光阀3144形成基于校准图像数据的光学像(校准图像)。
电源控制部3331,按照来自PC2侧的控制指令、存储于未图示的存储器中的程序,对电源生成部32进行驱动控制。
例如,电源控制部3331,按照从PC2侧所传送来的表示转换到投影模式的内容的控制指令,对电源生成部32进行驱动控制,并基于通过AC电缆5所供给的电力而生成驱动电压,使该驱动电压分别供给到光源装置3141A及控制装置33。
并且,例如,电源控制部3331,按照从PC2侧所传送来的表示转换为校正模式的内容的控制指令,对电源生成部32进行驱动控制,并基于通过USB电缆4从PC2侧所供给的电力而生成驱动电压,使该驱动电压分别供给到感光元件313、校正用光源装置315、及控制装置33。
感光信息生成部3332,在校正模式时,输入从感光元件313所输出的感光信号,并生成将基于该感光信号的光量(明亮度)和感光了的感光元件313的位置(对应于像素的位置、像素区域的位置的位置)关联起来的感光信息。然后,感光信息生成部3332,将生成了的感光信息,通过USB控制器331及USB电缆4传送到PC2侧。
“投影系统的工作”其次,关于上述的投影系统1的工作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图7,是对投影系统1的工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还有,在以下,在投影系统1的工作之中,以校正模式时的工作为主进行说明,而关于投影模式时的工作则对说明进行省略。
并且,取预先如示于以下地进行设置的状态。
即,将校正用光源装置315设置于外装壳体311内部。
并且,将透镜盖312安装于外装壳体311的开口3111周缘部分。
进而,将PC2及投影机3间以USB电缆4连接起来。即,在投影机3中,电源生成部32,将基于通过USB电缆4从PC2侧所供给的电力的驱动电压供给到控制装置33。
构成PC2的显示控制部2363,通过计时器等对投影机3的驱动时间(液晶光阀3144的驱动时间)进行计测,并在计测时间经过了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使显示部22显示表示对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更新的内容的信息,促使利用者向校正模式的转换。
然后,构成PC2的模式转换部2361,一直对是否通过操作部21的操作而操作菜单显示栏22A、设定输入了表示转换到校正模式的内容的模式转换信息进行监视(步骤S10A)。
在步骤S10A中,模式转换部2361,在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即,在判定为设定输入了表示转换到校正模式的内容的模式转换信息的情况下,将校准图像数据与预定的控制指令一起发送到投影机3侧(步骤S10B)。
步骤S10B之后,投影机3的控制装置33,对从PC2所发送来的控制指令及校准图像数据进行接收(步骤S10C)。
步骤S10C之后,电源控制部3331,按照从PC2所发送来的控制指令,对电源生成部32进行驱动控制,并基于通过USB电缆4从PC2侧所供给的电力而生成驱动电压,使该驱动电压分别供给到感光元件313、校正用光源装置315、及控制装置33(步骤S10D)。
步骤S10D之后,控制部主体333,按照从PC2所发送来的控制指令,使校正用光源装置315进行驱动,使G色光从LED模块315G射出(步骤S10E)。
步骤S10E之后,控制部主体333,取得从PC2所发送来的校准图像数据。然后,控制部主体333,向液晶面板驱动控制部3333输出预定的控制指令。液晶面板驱动控制部3333,采用存储于内部处理用校正参数存储部3322中的色不匀校正参数对于校准图像数据实施色不匀校正处理,使G色光用的液晶光阀3144G形成基于校准图像数据的光学像(校准图像)(步骤S10F)。
步骤S10F之后,控制部主体333,对多个感光元件313之中的,配设于相应于具有从PC2所发送来的校准图像数据的预定的灰度等级(不为0灰度等级的灰度等级)的像素或像素区域的位置的感光元件313进行驱动,使前述感光元件313对从校正用光源装置315所射出而通过了G色光用的液晶光阀3144G、十字分色棱镜3145及投影透镜3146的光学像进行感光(步骤S10G)。然后,前述感光元件313,将相应于所感光的光量的感光信号输出到控制装置33。
步骤S10G之后,感光信息生成部3332,生成将基于从前述感光元件313所输出的感光信号的光量(明亮度)、和前述感光元件313的位置(对应于像素的位置或像素区域的位置的位置)关联起来的感光信息(步骤S10H),并发送到PC2侧(步骤S10I)。
步骤S10I之后,PC2的控制部主体236,对从投影机3侧所发送来的感光信息进行接收(步骤S10J)。然后,控制部主体236,使例如主存储器232等存储接收到的感光信息。
步骤S10J之后,控制部主体236,对是否发送了存储于校准图像存储部237中的全部的校准图像数据、接收了对应于全部的校准图像数据的通过了G色光用的液晶光阀3144G的光束(G色光)的全部的感光信息进行判定(步骤S10K)。
在步骤S10K中,控制部主体236,在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即,在判定为尚未接收对应于全部的校准图像数据的G色光的全部的感光信息的情况下,再次,返回到步骤S10B,将其他的校准图像数据发送到投影机3侧而使投影机3实施上述的步骤S10C~S10I的处理,对G色光的其他的感光信息进行接收。即,控制部主体236直到接收对应于全部的校准图像数据的G色光的全部的感光信息为止,反复实施步骤S10B~S10J。
在步骤S10K中,控制部主体236,在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即,在判定为已接收到对应于全部的校准图像数据的G色光的全部的感光信息的情况下,对是否接收到通过了G色光以外的其他的R色光用、B色光用的液晶光阀3144R、3144B的光束(R色光及B色光)的全部的感光信息进行判定(步骤S10L)。
在步骤S10L中,控制部主体236,在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即,在判定为尚未接收对应于全部的校准图像数据的其他的R色光及B色光的全部的感光信息的情况下,再次,返回到步骤S10B。然后,控制部主体236,将表示对LED模块315R进行驱动的内容的控制指令、表示使R色光用的液晶光阀3144R形成校准图像的内容的控制指令等发送出去,与上述同样地,使投影机3侧实施步骤S10C~S101的处理,对R色光的感光信息进行接收。然后,直到接收对应于全部的校准图像数据的R色光的全部的感光信息为止,反复实施步骤S10B~S10J。并且,同样地,直到接收对应于全部的校准图像数据的B色光的全部的感光信息为止,反复实施步骤S10B~S10J。
在步骤S10L中,控制部主体236,在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即,在判定为已接收到对应于全部的校准图像数据的各R、G、B色光的全部的感光信息的情况下,向图像处理部235输出预定的控制指令。然后,色不匀值计算部2356,基于例如存储于主存储器232等中的对应于全部的校准图像数据的各R、G、B色光的全部的感光信息,如示于上述的图3(B)、(C)中地,按每像素或每像素区域而遍及于整个像素区域,对各辉度不匀值P及各色不匀值S进行计算(步骤S10M)。
步骤S10M之后,色不匀值判定部2362,将所计算出来的各辉度不匀值P、各色不匀值S,和例如存储于主存储器232等中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对各辉度不匀值P、各色不匀值S是否为基准值的范围外进行判定(步骤S10N)。
在步骤S10N中,在以色不匀值判定部2362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即,在判定为各辉度不匀值P、各色不匀值S为基准值的范围内而未产生辉度不匀、色不匀的情况下,结束校正模式。此时,也可以为使显示部22显示表示未产生辉度不匀、色不匀的内容的信息而让利用者识别前述信息的构成。
在步骤S10N中,在以色不匀值判定部2362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即,在判定为各辉度不匀值P、各色不匀值S的任一个为基准值的范围外而产生辉度不匀、色不匀的情况下,色不匀校正参数生成部2355,基于存储于例如主存储器232等中的对应于全部的校准图像数据的各R、G、B色光的全部的感光信息,如示于上述的图3(B)、(C)中地,生成用于各液晶光阀3144R、3144G、3144B中的各色不匀校正参数(步骤S10O)。
步骤S10O之后,控制部主体236,将各色不匀校正参数发送到投影机3侧(步骤S10P)。
步骤S10P之后,投影机3的控制装置33,对从PC2所发送来的各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接收(步骤S10Q)。
步骤S10Q之后,控制部主体333,将存储于内部处理用校正参数存储部3322中的色不匀校正参数,更新为接收到的色不匀校正参数(步骤S10R)。
步骤S10R之后,PC2的控制部主体236,对在生成色不匀校正参数而使投影机3侧更新了色不匀校正参数之后,是否实施了新的色不匀校正参数是否为合适的参数的确认进行判定(步骤S10S)。
在步骤S10S中,控制部主体236,在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即,在判定为未实施新的色不匀校正参数是否为合适的参数的确认的情况下,再次,返回到步骤S10B。然后,实施上述的步骤S10B~步骤S10N。此时,在步骤S10F中,采用新的色不匀校正参数对于校准图像数据实施色不匀校正处理,形成基于实施了该色不匀校正处理的校准图像数据的光学像。然后,在步骤S10N中,通过对各辉度不匀值P、各色不匀值S是否为基准值的范围外进行判定,而对新的色不匀校正参数是否为合适的参数进行确认。即,在判定为各辉度不匀值P、各色不匀值S的任一个为基准值的范围外的情况下,因为新的色不匀校正参数不是适当的参数,所以,再次,在步骤S10O中,生成色不匀校正参数,使投影机3侧更新色不匀校正参数。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各辉度不匀值P、各色不匀值S为基准值的范围内的情况下,结束校正模式。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有以下的效果。
在投影机3中,因为在透镜盖312设置多个感光元件313,所以在校正模式时如果将透镜盖312安装于开口3111的周缘部分,则对通过了液晶光阀3144、十字分色棱镜3145、及投影透镜3146的光学像,能够直接以多个感光元件313进行感光。因此,在校正模式时,不必让利用者设置屏幕Sc、投影机,可谋求便利性的提高。并且,PC2的色不匀校正参数生成部2355,因为基于包括相应于以多个感光元件313所感光而输出的光量的感光信号的感光信息而生成色不匀校正参数,所以能够不依赖于设置了投影机3的环境而合适地生成色不匀校正参数。
从而,能够不在屏幕Sc上投影图像而适当地校正用于对产生于投影图像中的色不匀进行校正的色不匀校正参数,采用该色不匀校正参数能够良好地校正由于液晶光阀3144等的光学组件的历时变化而产生于投影图像中的辉度不匀及色不匀。
并且,投影机3,具备内部处理用校正参数存储部3322及图像校正运算处理部3333B,在投影机3侧实施色不匀校正处理。由此,例如,与在PC2侧实施色不匀校正处理的构成相比较,能够在投影机3侧最后实施色不匀校正处理,能够最迅速地实施图像校正处理。
在此,因为投影机3,与光源装置3141A不同地,具备在校正模式时对于液晶光阀3144射出校正用光束的校正用光源装置315,所以在校正模式时能够采用射出相应于多个感光元件313的感光灵敏度的光量的光束的光源,通过PC2基于包括相应于以多个感光元件313所感光而输出的光量的感光信号的感光信息而能够适当地生成色不匀校正参数。并且,校正用光源装置315,因为以低照度、低功耗的LED模块315R、315G、315B所构成,所以可谋求校正模式时的低功耗化。
并且,投影机3中的电源生成部32,在校正模式时,基于通过了USB电缆4的、来自PC2的电力而生成驱动电压,并将该驱动电压分别供给到为在校正模式时进行工作的构成组件的感光元件313、校正用光源装置315、及控制装置33。由此,在校正模式时,投影机3,基于通过了USB电缆4的、来自PC2的电力而进行驱动,不必将投影机3通过AC电缆5与外部电源进行连接。因此,仅通过将投影机3及PC2间以USB电缆4进行连接,就能够实施校正模式时的色不匀校正参数的生成,可进一步谋求便利性的提高。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作为光束检测部采用感光元件313,所以例如,与作为光束检测部采用拍摄元件的构成相比较,可谋求投影机3的低成本化。
并且,因为感光元件313安装于透镜盖312,因此不必设置在到达光源装置3141A、液晶光阀3144、及投影透镜3146的光束的光路中配设感光元件313的结构,可谋求投影机3的结构的简单化。并且,因为透镜盖312相对于开口3111装卸自如地构成,所以若在通常的投影模式时将透镜盖312从开口3111取下来,而在校正模式时将透镜盖312安装到开口3111,则能够对从液晶光阀3144所射出而通过了投影透镜3146的光学像以感光元件313进行检测。因此,能够相应于投影机3的使用模式来配设感光元件313,可谋求便利性的提高。
第2实施方式其次,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还有,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与已经说明过的部分相同的部分,附加同一符号而对其说明进行省略。
图8,是模式性地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投影机3A的光学系统的平面图。
在前述第1实施方式中,多个感光元件313,配设于透镜盖312。即,多个感光元件313,配设于投影透镜3146的光路后级侧。
相对于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多个感光元件313,如示于图8中地,配设于在外装壳体2内部中的光学单元314的光路中装卸自如的插拔构件313A。并且,插拔构件313A,如示于图8中地,在十字分色棱镜3145及投影透镜3146之间插拔自如地构成。而且,多个感光元件313,在将插拔构件313A设置于外装壳体2内部时与控制装置33电连接,并对通过十字分色棱镜3145所射出的光学像进行感光,并将相应于所感光的光量(明亮度)的感光信号输出到控制装置33。
还有,感光元件313相对于插拔构件313A的配设位置及个数,只要可以对通过了十字分色棱镜3145的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感光即可,并不特别限定。
关于将多个感光元件313配设于插拔构件313A之点以外的投影系统1(PC2,投影机3A,及USB电缆4)的构成、投影系统1的工作,与前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对说明进行省略。
在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对多个感光元件313的配设位置进行了变更的情况下,也能够达到与前述第1实施方式大致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3实施方式其次,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还有,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与已经说明过的部分相同的部分,附加同一符号而对其说明进行省略。
图9,是模式性地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投影机3B的光学系统的平面图。
在前述第1实施方式中,多个感光元件313,配设于透镜盖312,对通过了各液晶光阀3144的各光学像以相同的感光元件313进行感光。
相对于此,在第3实施方式中,多个感光元件313,如示于图9中地,分别配设于在外装壳体2内部中的光学单元314的光路中装卸自如的3个插拔构件313B。并且,3个插拔构件313B,如示于图9中地,在十字分色棱镜3145的3个光束入射侧端面和各液晶光阀3144之间装卸自如地构成。而且,分别配设于各插拔构件313B的多个感光元件313,在将各插拔构件313B设置于外装壳体2内部时与控制装置33电连接,并分别对通过各液晶光阀3144所射出的光学像进行感光,并将相应于所感光的光量(明亮度)的感光信号输出到控制装置33。
还有,感光元件313相对于插拔构件313B的配设位置及个数,只要可以对通过了各液晶光阀3144的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感光即可,并不特别限定。
关于将多个感光元件313分别配设于3个插拔构件313B之点以外的投影系统1(PC2,投影机3B,及USB电缆4)的构成、投影系统1的工作,与前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对说明进行省略。
在上述的第3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对多个感光元件313的配设位置进行了变更的情况下,也能够达到与前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并且,因为以不同的感光元件313来对从3个液晶光阀3144所射出的各光学像进行感光,所以如在前述第1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地在校正模式时生成感光信息时,不必对各LED模块315R、315G、315B按顺序进行驱动,即,不必对各液晶光阀3144R、3144G、3144B按顺序进行驱动,能够一并生成各R、G、B色光中的感光信息。因此,能够迅速地实施校正模式时的色不匀校正参数的生成及更新。
第4实施方式其次,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还有,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与已经说明过的部分相同的部分,附加同一符号而对其说明进行省略。
图10,是模式性地表示第4实施方式中的投影机3C的光学系统的平面图。
在前述第1实施方式中,多个感光元件313,配设于透镜盖312。即,多个感光元件313,对于投影机3装卸自如地构成。
相对于此,在第4实施方式中,多个感光元件313,如示于图10中地,配设于固定到外装壳体311内部中的固定构件313C。即,多个感光元件313,内置于投影机3C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如示于图10中地,在十字分色棱镜3145及投影透镜3146之间配设相对于光轴倾斜了大致45°的半透射半反射镜(half mirror)3147。作为该半透射半反射镜3147,例如,若采用透射率比较高的材料(例如,95%左右),则能够与固定构件313C同样地内置于投影机3C中。还有,除了如此地将半透射半反射镜3147内置于投影机3C中的构成之外,也可以对外装壳体2内部自如装卸地构成半透射半反射镜3147。而且,固定构件313C,配设得对向于半透射半反射镜3147的反射面。而且,配设于固定构件313C的多个感光元件313,对通过十字分色棱镜3145所射出而以半透射半反射镜3147所反射了的光学像进行感光,并将相应于所感光的光量(明亮度)的感光信号输出到控制装置33。
还有,感光元件313相对于固定构件313C的配设位置及个数,只要可以对以半透射半反射镜3147所反射了的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感光即可,并不特别限定。
关于将多个感光元件313配设于固定构件313C之点及设置了半透射半反射镜3147之点以外的投影系统1(PC2,投影机3C,及USB电缆4)的构成、投影系统1的工作,与前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对说明进行省略。
在上述的第4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对多个感光元件313的配设位置进行了变更的情况下,也能够达到与前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并且,可以为通过固定构件313C及半透射半反射镜3147而将多个感光元件313内置于投影机3C中的构成,不必如在前述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地在校正模式时实施对配设有多个感光元件313的透镜盖312进行设置的作业,可谋求便利性的提高。
第5实施方式其次,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还有,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与已经说明过的部分相同的部分,附加同一符号而对其说明进行省略。
图11,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中的投影机3D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在前述第1实施方式中,在PC2侧,实施投影模式及校正模式的转换,校准图像数据的存储,辉度不匀值P、色不匀值S的计算及判定,色不匀校正参数的生成。
相对于此,在第5实施方式中,在投影机3D侧,实施投影模式及校正模式的转换,校准图像数据的存储,辉度不匀值P、色不匀值S的计算及判定,色不匀校正参数的生成。而且,投影机3D的控制装置33D,相对于在前述第1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的投影机3的控制装置33,如示于图11中地,具备相当于在前述第1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的校准图像存储部237、模式转换部2361、色不匀值判定部2362、色不匀校正参数生成部2355及色不匀值计算部2356的,校准图像存储部334、模式转换部3334、色不匀值判定部3335、色不匀校正参数生成部3336及色不匀值计算部3337。并且,虽然图示进行省略,但是PC2,省略校准图像存储部237、模式转换部2361、色不匀值判定部2362、色不匀校正参数生成部2355、及色不匀值计算部2356。
在此,模式转换部3334,在操作设置于投影机3D的未图示的操作面板等,而设定输入了表示转换到投影模式的内容及表示转换到校正模式的内容的模式转换信息的情况下,转换到投影模式或校正模式。然后,模式转换部3334,相应于各模式,向各构成组件输出预定的控制指令。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源控制部3331,按照来自模式转换部3334的控制指令,如以下所示地,对电源生成部32进行驱动控制。
例如,电源控制部3331,按照来自模式转换部3334的表示转换到投影模式的内容的控制指令,对电源生成部32进行驱动控制,并基于通过AC电缆5所供给的电力而生成驱动电压,并将该驱动电压分别供给到光源装置3141A及控制装置33D。
并且,例如,电源控制部3331,按照来自模式转换部3334的表示转换到校正模式的内容的控制指令,对电源生成部32进行驱动控制,并基于通过AC电缆5所供给的电力而生成驱动电压,并将该驱动电压分别供给到感光元件313、校正用光源装置315、及控制装置33D。
其次,关于上述的投影机3D的工作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图12,是对第5实施方式中的投影机3D的工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还有,在以下,在投影机3D的工作之中,以校正模式时的工作为主进行说明,而关于投影模式时的工作则对说明进行省略。
并且,如上述地,因为在本实施方式中仅使投影机3D具有PC2侧的一部分的功能之点不同,所以投影机3D的校正模式时的工作,与在前述第1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的投影系统1的校正模式时的工作大致相同。因此,在以下,关于与在前述第1实施方式说明过的投影系统1的校正模式时的工作大致相同的工作,附加同一符号而对说明进行简化。
并且,取预先如示于以下地进行设置的状态。
即,将校正用光源装置315设置于外装壳体311内部。
并且,将透镜盖312安装于外装壳体311的开口3111周缘部分。
进而,以AC电缆5对投影机3及未图示的插座进行连接。即,电源生成部32,将基于通过AC电缆5从外部电源所供给的电力的驱动电压供给到控制装置33D。
并且,PC2及投影机3间,取为未以USB电缆4所连接的状态。
首先,模式转换部3334,一直对是否通过操作面板的操作而设定输入了表示转换到校正模式的内容的模式转换信息进行监视(步骤S10A)。
在步骤S10A中,模式转换部3334,在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即,在判定为设定输入了表示转换到校正模式的内容的模式转换信息的情况下,将预定的控制指令输出到各构成组件。
步骤S10A之后,电源控制部3331,按照来自模式转换部3334的控制指令,对电源生成部32进行驱动控制,基于通过AC电缆5所供给的电力而生成驱动电压,使该驱动电压分别被供给到感光元件313、校正用光源装置315、及控制装置33D(步骤S10D)。
步骤S10D之后,校正用光源装置315的LED模块315G,按照来自模式转换部3334的控制指令,进行驱动、进行点亮(步骤S10E)。
步骤S10E之后,液晶面板驱动控制部3333,按照来自模式转换部3334的控制指令,对于存储于校准图像存储部334中的校准图像数据,采用存储于内部处理用校正参数存储部3322中的色不匀校正参数而实施色不匀校正处理,使液晶光阀3144G形成基于校准图像数据的光学像(校准图像)(步骤S10F)。
步骤S10F之后,多个感光元件313之中的、配设于相应于具有校准图像数据的预定的灰度等级(不为0灰度等级的灰度等级)的像素或像素区域的位置的感光元件313,按照来自模式转换部3334的控制指令,对通过了G色光用的液晶光阀3144G、十字分色棱镜3145及投影透镜3146的光学像进行感光(步骤S10G)。然后,前述感光元件313,将相应于所感光的光量的感光信号输出到控制装置33D。
步骤S10G之后,感光信息生成部3332,对从前述感光元件313所输出的感光信号进行输入,并生成感光信息(步骤S10H)。然后,感光信息生成部3332,使未图示的存储器存储所生成的感光信息。
步骤S10H之后,控制部主体333,对是否生成了对应于全部的校准图像数据的、通过了G色光用的液晶光阀3144G的光束(G色光)的全部的感光信息进行判定(步骤S10K)。
在步骤S10K中,控制部主体333,在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即,在判定为尚未接收对应于全部的校准图像数据的G色光的全部的感光信息的情况下,再次,返回到步骤S10E,使液晶光阀3144形成基于其他的校准图像数据的光学像,使感光元件313对光学像进行感光,生成感光信息。即,直到生成对应于全部的校准图像数据的G色光的全部的感光信息为止,反复实施步骤S10E~S10H。
在步骤S10K中,控制部主体333,在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即,在判定为生成了对应于全部的校准图像数据的G色光的全部的感光信息的情况下,对是否生成了通过了G色光以外的其他的R色光用、B色光用的液晶光阀3144R、3144B的光束(R色光及B色光)的全部的感光信息进行判定(步骤S10L)。
在步骤S10L中,控制部主体333,在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即,在判定为尚未生成对应于全部的校准图像数据的其他的R色光及B色光的全部的感光信息的情况下,再次,返回到步骤S10E。然后,控制部主体333,将表示对LED模块315R进行驱动的内容的控制指令、表示使R色光用的液晶光阀3144R形成校准图像的内容的控制指令输出,与上述同样地,实施步骤S10E~S10H的处理,生成R色光的感光信息。然后,直到生成对应于全部的校准图像数据的R色光的全部的感光信息为止,反复实施步骤S10E~S10H。并且,同样地,直到生成对应于全部的校准图像数据的B色光的全部的感光信息为止,反复实施步骤S10E~S10H。
在步骤S10L中,在以控制部主体333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即,在判定为已生成了对应于全部的校准图像数据的各R、G、B色光的全部的感光信息的情况下,色不匀值计算部3337,基于存储于未图示的存储器中的、对应于全部的校准图像数据的各R、G、B色光的全部的感光信息,按每像素或每像素区域而遍及于整个像素区域,对各辉度不匀值P及各色不匀值S进行计算(步骤S10M)。
步骤S10M之后,色不匀值判定部3335,将所计算出来的各辉度不匀值P、各色不匀值S,和存储于未图示的存储器中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对各辉度不匀值P、各色不匀值S是否为基准值的范围外进行判定(步骤S10N)。
在步骤S10N中,在以色不匀值判定部3335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即,在判定为各辉度不匀值P、各色不匀值S为基准值的范围内而未产生辉度不匀、色不匀的情况下,结束校正模式。
在步骤S10N中,在以色不匀值判定部3335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即,在判定为各辉度不匀值P、各色不匀值S的任一个为基准值的范围外而产生辉度不匀、色不匀的情况下,色不匀校正参数生成部3336,基于存储于未图示的存储器中的、对应于全部的校准图像数据的各R、G、B色光的全部的感光信息,生成用于各液晶光阀3144R、3144G、3144B中的各色不匀校正参数(步骤S10O)。
步骤S10O之后,色不匀校正参数生成部3336,将存储于内部处理用校正参数存储部3322中的色不匀校正参数,更新为所生成的各色不匀校正参数(步骤S10R)。
步骤S10R之后,控制部主体333,对是否实施了新的色不匀校正参数是否为合适的参数的确认进行判定(步骤S10S)。
在步骤S10S中,控制部主体333,在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即,在判定为未实施新的色不匀校正参数是否为合适的参数的确认的情况下,再次,返回到步骤S10E。然后,实施上述的步骤S10E~步骤S10H、步骤S10K~步骤S10N。此时,在步骤S10F中,采用新的色不匀校正参数对于校准图像数据实施色不匀校正处理,形成基于实施了该色不匀校正处理的校准图像数据的光学像。然后,在步骤S10N中,通过对各辉度不匀值P、各色不匀值S是否为基准值的范围外进行判定,而对新的色不匀校正参数是否为合适的参数进行确认。即,在判定为各辉度不匀值P、各色不匀值S的任一个为基准值的范围外的情况下,因为新的色不匀校正参数不是适当的参数,所以,再次,在步骤S10O中生成色不匀校正参数,在步骤S10R中对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更新。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各辉度不匀值P、各色不匀值S为基准值的范围内的情况下,结束校正模式。
在上述的第5实施方式中,除了与前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之外,还有以下的效果。
投影机3D,因为具备校准图像存储部334,模式转换部3334,色不匀值判定部3335,色不匀校正参数生成部3336,及色不匀值计算部3337,所以在投影机3D侧能够生成色不匀校正参数。因此,在校正模式时,即使不以USB电缆4对投影机3D及PC2间进行连接,也能够生成色不匀校正参数,可谋求便利性的提高。
还有,本发明并非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在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的变形、改良等包括在本发明中。
在前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参数校正部采用色不匀校正参数生成部2355、3336。即,作为参数校正部,采用生成新的色不匀校正参数的构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作为参数校正部,可以为生成用于对当前的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校正的校正信息的构成,也可以为下述构成基于所生成的校正信息,使存储于内部处理用校正参数存储部3322中的色不匀校正参数更新。
在前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光束检测部采用了以光电二极管等所构成的感光元件313,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CCD及MOS传感器等的拍摄元件。
在前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投影机基于色不匀校正参数而实施了对图像信息进行的色不匀校正处理,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PC来实施色不匀校正处理的构成。即,在前述第1实施方式~前述第4实施方式中,省略投影机3、3A、3B、3C的内部处理用校正参数存储部3322及图像校正运算处理部3333 B,在PC2中追加相当于内部处理用校正参数存储部3322及图像校正运算处理部3333 B的构成。在如此的构成中,在PC2侧对于图像信息实施大致全部的图像处理(分辨率变换处理,轮廓增强处理,黑白拉伸处理,色变换处理,灰度系数校正处理,VT-灰度系数校正处理,形状校正处理,重像校正处理,串扰校正处理,色不匀校正处理等)。
在前述第1实施方式~前述第4实施方式中,虽然为通过PC2侧的操作部21的操作而设定输入模式转换信息的构成,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下述构成通过投影机3、3A、3B、3C的未图示的操作面板的操作而设定输入模式转换信息,PC2的模式转换部2361基于前述设定输入了的模式转换信息,转换到投影模式或校正模式。
在前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图像处理,在PC2侧实施分辨率变换处理、轮廓增强处理、黑白拉伸处理、色变换处理、灰度系数校正处理、VT-灰度系数校正处理、形状校正处理,而在投影机3侧则实施了重像校正处理、串扰校正处理、色不匀校正处理,但是并不限于此。既可以为在PC2侧进行全部的上述的图像处理的构成,或者,也可以为在投影机3侧进行全部的上述的图像处理的构成。
在前述各实施方式中,校正用光源装置315的构成及配设位置,并不限于以前述各实施方式说明过的构成。例如,作为校正用光源装置,也可以采用以下的构成及配设位置。
图13及图14,是表示前述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具体地,图13及图14,是用于对校正用光源装置的其他的构成及配设位置进行说明的图。
例如,如示于图13中地,在偏振变换元件3141D及分色镜3142A之间配设对于光轴大致倾斜了45°的半透射半反射镜3148。作为该半透射半反射镜3148,能够采用与以前述第4实施方式说明过的半透射半反射镜3147同样的镜。并且,作为半透射半反射镜3148,除了内置于投影机3内的构成之外,还可以自如装卸于外装壳体311内部地构成半透射半反射镜3148。而且,将校正用光源装置315,配设得对向于半透射半反射镜3148的反射面。在该情况下也与半透射半反射镜3148同样地,校正用光源装置315,既可以为内置于投影机3内的构成,或者,又可以自如装卸于外装壳体311内部地构成。
还有,以上的构成,虽然以前述第1实施方式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在前述第2实施方式~前述第5实施方式中采用。
并且,例如,如示于图14中地,将校正用光源装置316,以第1LED模块3161、第2LED模块3162、及第3LED模块3163构成,并将各构件3161~3163分别配设于不同的位置。
更具体地,第1LED模块3161,是射出绿色光或蓝色光的LED模块,如示于图14中地,配设于从来自光源装置3141A朝向液晶光阀3144的光束的光轴偏离、对向于分色镜3142A的位置。而且,从第1LED模块3161所射出来的绿色光或蓝色光,在以分色镜3142A进行反射,并以反射镜3142C进一步进行了反射之后,照射到红色光用的液晶光阀3144R。
并且,第2LED模块3162,是射出蓝色光的LED模块,如示于图14中地,配设于从来自光源装置3141A朝向液晶光阀3144的光束的光轴偏离、对向于分色镜3142B的位置。而且,从第2LED模块3162所射出来的蓝色光,对分色镜3142B进行透射,照射到绿色光用的液晶光阀3144G。
进而,第3LED模块3163,是射出红色光或绿色光的LED模块,如示于图14中地,配设于第2LED模块3162附近。而且,从第3LED模块3163所射出来的红色光或绿色光,以分色镜3142B进行反射,并通过中继光学系统3143,照射到蓝色光用的液晶光阀3144B。
如以上地,作为校正用光源装置,也可以为对各液晶光阀3144照射不同的色光(对红色光用的液晶光阀3144R照射红色光以外的绿色光、蓝色光等)的构成。
还有,作为校正用光源装置316,与以前述各实施方式说明过的校正用光源装置315同样地,并不限于上述的LED模块,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各种固体发光元件。并且,作为校正用光源装置316,既可以为内置于投影机3内的构成,或者,又可以自如装卸于外装壳体311内部地构成。
并且,以上的构成,虽然以前述第1实施方式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在前述第2实施方式~前述第5实施方式中采用。
在前述各实施方式及示于图13、图14中的变形例中,虽然为投影机3、3A、3B、3C、3D具备有校正用光源装置315、316的构成,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省略了校正用光源装置315、316的构成。例如,在前述第1实施方式中,在控制部主体333,设置对光源装置3141A进行驱动控制的光源驱动控制部。而且,前述光源驱动控制部,在校正模式时使施加到光源装置3141A的电压值降低,即,使从光源装置3141A所射出的光量减少而对于液晶光阀3144射出。在如此的构成中,不必设置校正用光源装置315、316,投影机3可以低成本化。还有,以上的构成,虽然以前述第1实施方式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在前述第2实施方式~前述第5实施方式中采用。
在前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信息传送单元采用了USB电缆4,但是并不限于此。作为信息传送单元,优选可以传送信息并且可以供给电力,并不限于USB规格,例如,也可以采用IEEE1394规格、PoE(以太网供电(注册商标))规格等。
在前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下述构成投影机3、3A、3B、3C、3D侧来告知表示对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更新的内容的信息,促使利用者向校正模式的转换。作为进行告知的构成,并不特别限定,既可以为通过声音来对前述信息进行告知的构成,也可以为通过LED的点亮等对前述信息进行告知的构成。
在前述第5实施方式中,虽然在PC2中,对校准图像存储部237、模式转换部2361、色不匀值判定部2362、色不匀校正参数生成部2355、及色不匀值计算部2356进行省略,并在投影机3D中追加了相当于上述各构成的校准图像存储部334、模式转换部3334、色不匀值判定部3335、色不匀校正参数生成部3336、及色不匀值计算部3337,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下述构成投影机自身来实施以投影机对图像进行显示的处理的全部。即,在前述第5实施方式中,在投影机3D中,追加PC2的辅助存储器233及图像处理部235等。依照如此的构成,通过将对图像进行显示的处理功能全部设置于投影机3D中,即使不将投影机3D通过USB电缆4与上述的PC2进行连接,以投影机3D单体也可以进行对辅助存储器233内的图像源进行显示的处理,可谋求便利性的提高。
在前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采用了透射型的液晶面板(液晶光阀3144),但是并不限于此,既可以采用反射型的液晶面板,或者,也可以采用数字微镜器件(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的商标)。
在前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为设置了3块液晶光阀3144的构成,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仅设置1块液晶光阀3144的构成、设置2块液晶光阀3144的构成、设置4块以上液晶光阀3144的构成。
在前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仅举了从观看屏幕的方向进行投影的前投影型的投影机的例,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从与观看屏幕的方向相反侧进行投影的背投影型的投影机中。
进而,虽然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的构成等,已由以上的记述所公开,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即,本发明,虽然主要涉及特定的实施方式而特别所图示,并且,所说明,但是不从本发明的技术性思想及目的的范围进行脱离而对于以上叙述过的实施方式,在形状、材料、数量、其他的详细构成中,技术人员能够加以各种各样的变形。
从而,限定了公开于上述中的形状、材料等的记述,因为是为了使本发明的理解容易的例示性记述,并非要对本发明进行限定,所以在那些形状、材料等的限定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限定之外的构件的名称的记述,包括在本发明中。
本发明,因为能够不在屏幕上投影图像而适当地校正用于对产生于投影图像中的色不匀进行校正的色不匀校正参数,所以在用于展示、家庭影院中的利用了投影机的投影系统中能够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投影系统,其具备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的信息处理装置;投影机,其具有光源装置,基于以前述信息处理装置所处理过的图像信息对从前述光源装置所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而形成光学像的光调制元件,以及对前述光学像进行放大投影而形成投影图像的投影光学装置;和能发送接收信息地对前述信息处理装置及前述投影机间进行连接的信息传送单元;其特征在于,前述投影机,具备光束检测部,该光束检测部,配设于前述光调制元件的光路后级侧,对从前述光调制元件所射出的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检测,输出检测信息;前述信息处理装置,具备校正模式转换部,其向校正模式进行转换,该校正模式,使前述光调制元件形成预定的光学像,并使前述光束检测部对前述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检测而对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校正,该色不匀校正参数用于对产生于前述投影图像中的色不匀进行校正;和参数校正部,其在前述校正模式时,通过前述信息传送单元而取得从前述光束检测部所输出的检测信息,基于前述检测信息对前述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校正。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前述投影机,具备校正参数存储部,其存储前述色不匀校正参数;和色不匀校正处理部,其实施色不匀校正处理,该色不匀校正处理,基于存储于前述校正参数存储部中的前述色不匀校正参数,对于以前述信息处理装置所处理过的图像信息,对产生于前述投影图像中的色不匀进行校正;前述参数校正部,将存储于前述校正参数存储部中的前述色不匀校正参数,更新为校正过的前述色不匀校正参数。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前述投影机,具备校正用光源装置,该校正用光源装置,在前述校正模式时,对于前述光调制元件射出用于对前述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校正的校正用光束。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前述投影机,具备光源驱动控制部,该光源驱动控制部,在前述校正模式时,对前述光源装置进行驱动控制,变更从前述光源装置所射出的光量,使之对于前述光调制元件射出。
5.按照权利要求1~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前述信息传送单元,具有能将来自前述信息处理装置的处理装置电源部的电力供给到前述投影机的电力传输线路;前述投影机,具备电源生成部,该电源生成部,基于通过前述电力传输线路所供给的电力,向该投影机内部的、在前述校正模式时进行工作的构成组件供给驱动电压。
6.按照权利要求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前述光束检测部,以感光元件所构成,该感光元件,对从前述光调制元件所射出的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感光,输出相应于所感光的光量的感光信号。
7.一种投影机,其具备光源装置,基于图像信息对从前述光源装置所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而形成光学像的光调制元件,和对前述光学像进行放大投影而形成投影图像的投影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光束检测部,其配设于前述光调制元件的光路后级侧,对从前述光调制元件所射出的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检测,输出检测信息;校正参数存储部,其存储用于对产生于前述投影图像中的色不匀进行校正的色不匀校正参数;和色不匀校正处理部,其实施色不匀校正处理,该色不匀校正处理,基于存储于前述校正参数存储部中的前述色不匀校正参数,对于以前述信息处理装置所处理过的图像信息,对产生于前述投影图像中的色不匀进行校正;前述校正参数存储部,在校正模式时,将所存储的前述色不匀校正参数,更新为基于从前述光束检测部所输出的检测信息所校正过的色不匀校正参数,该校正模式,使前述光调制元件形成预定的光学像,并使前述光束检测部对前述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检测而对前述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校正。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校正模式转换部,其向校正模式进行转换,该校正模式,使前述光调制元件形成预定的光学像,并使前述光束检测部对前述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检测而对前述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校正;和参数校正部,其在前述校正模式时,基于从前述光束检测部所输出的检测信息,对前述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校正,使存储于前述校正参数存储部中的前述色不匀校正参数更新。
9.按照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校正用光源装置,该校正用光源装置,在前述校正模式时,对于前述光调制元件射出用于对前述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校正的校正用光束。
10.按照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光源驱动控制部,该光源驱动控制部,在前述校正模式时,对前述光源装置进行驱动控制,变更从前述光源装置所射出的光量,使之对于前述光调制元件射出。
11.按照权利要求7~10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前述信息传送单元,具有能将来自前述信息处理装置的处理装置电源部的电力供给到前述投影机的电力传输线路;该投影机具备电源生成部,该电源生成部,基于通过前述电力传输线路所供给的电力,向该投影机内部的、在前述校正模式时进行工作的构成组件供给驱动电压。
12.按照权利要求7~11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前述光束检测部,以感光元件所构成,该感光元件,对从前述光调制元件所射出的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感光,输出相应于所感光的光量的感光信号。
13.按照权利要求7~1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外装壳体,该外装壳体,将前述光源装置、前述光调制元件及前述投影光学装置收置配置于内部;在前述外装壳体,具有能通过从前述投影光学装置所放大投影的光束的开口部;在前述开口部,装卸自如地设置有能闭塞该开口部的盖构件;前述光束检测部,安装于前述盖构件,对从前述光调制元件所射出、通过了前述投影光学装置的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检测,输出检测信息。
14.按照权利要求7~1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前述光调制元件,以多个所构成;该投影机具备色合成光学装置,其对以前述多个光调制元件所形成的各光学像进行合成而射出;和外装壳体,其将前述光源装置、前述多个光调制元件、前述色合成光学装置及前述投影光学装置收置配置于内部;在前述色合成光学装置及前述投影光学装置的各构件间,设置有插拔自如的插拔构件;前述光束检测部,安装于前述插拔构件,对从前述光调制元件所射出、通过了前述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检测,输出检测信息。
15.按照权利要求7~1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前述光调制元件,以多个所构成;该投影机具备色合成光学装置,其对以前述多个光调制元件所形成的各光学像进行合成而射出;和外装壳体,其将前述光源装置、前述多个光调制元件、前述色合成光学装置及前述投影光学装置收置配置于内部;在前述多个光调制元件及前述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各构件间,分别设置有插拔自如的多个插拔构件;前述光束检测部,分别安装于前述多个插拔构件,对从前述光调制元件所射出的光学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检测,输出检测信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系统。该投影系统,具备PC,投影机(3),和可以发送接收信息地对PC及投影机(3)间进行连接的信息传送单元。投影机(3)具备配设于液晶光阀(3144)的光路后级侧、对从液晶光阀(3144)所射出的光学像进行感光的感光元件(313)。PC,具备校正模式转换部,其向使液晶光阀(3144)形成预定的光学像并使感光元件(313)对光学像进行感光而对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校正的校正模式进行转换;和参数校正部,其在校正模式时,通过信息传送单元而取得相应于以感光元件(313)所感光的光量的感光信息,基于感光信息而对色不匀校正参数进行校正。
文档编号H04N9/31GK1983014SQ20061016707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4日
发明者宫泽康永, 稻积满广, 藤森俊树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