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隙控制方法、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39381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时隙控制方法、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时隙控制方法、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背景当在移动体通信系统中调制信号时,有一种从多种调制方式中选择一 种来进行调制的方法。动态进行该选择的方法是被称作自适应调制方式的 方法,在采用了自适应调制方式的移动体通信系统中,各通信装置根据对 从通信对方接收的信号的接收环境进行表示的作为接收环境信息之一的 接收电力,来决定该通信装置下一次要发送的信号的调制方式(例如专利 文献1)。其原因在于,用于根据调制方式迸行接收而必须的接收电力(需 要的接收电力)是不同的。通常,该自适应调制以时隙单位来进行。该时隙按顺序包括含有控制用比特串的头部分、和含有通信内容的有效负载(pay—load)部分而构 成。在自适应调制方式中,头部分以预先决定的调制方式进行收发,在头 部分含有的控制用比特串中包括对该时隙的调制方式进行表示的信息。接 收装置使用由该信息表示的调制方式,来进行该时隙的有效负载部分的解 调。专利文献l:特开2004—297127号公报申请人对在上述移动体通信系统中,使用将控制用比特串统一的时隙 组(下面称作连接时隙)的时隙连接传输方式的导入进行了研究。该时隙 连接传输方式是通过由一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来代表连续的多个时隙 的上述控制用比特串的至少一部分,从而将头部分縮短、将有效负载部分 加长,来提高通过速率(throughrate)的方式。然而,在该时隙连接传输方式中,当由一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来代表 构成连接时隙的各时隙的上述控制用比特串中,用于向通信对方传递调制 方式的控制用比特串时,在上述的自适应调制方式中,针对构成连接时隙的各时隙无法成为相同的调制方式。即,如果使用时隙连接传输方式,则 与不使用该方式的情况相比,调制方式的控制变得粗略,存在着无法得到 适当接收环境的问题。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的课题之一在于,提供在使用时隙连接传输方式的通信 系统中,能够得到适当接收环境的时隙控制方法、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及 存储介质。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时隙控制方法是在含有第一通信装置和 第二通信装置的通信系统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对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 的时隙的控制方法,包括发送步骤,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二通 信装置依次发送含有通信信号的时隙;接收环境信息取得步骤,取得所述 被发送的各时隙的表示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中的接收环境的接收环境信息; 判断步骤,根据所述取得的接收环境信息所表示的接收环境的变动量,判 断是否由一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来代表连续的多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 串的至少一部分;和时隙控制步骤,根据所述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在所 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所述发送步骤中发送时隙之际,由一个时隙的控制用比 特串来代表连续的多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的至少一部分。由此,由于能够根据接收环境的变动量来决定是否使用时隙连接传输 方式,所以,在使用时隙连接传输方式的通信系统中,可得到恰当的接收 环境。而且,上述时隙控制方法中,当在所述判断步骤中,所述取得的接收 环境信息所表示的接收环境的变动量大于规定阈值时,判断为不通过一个 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来代表连续的多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的至少一部 分。进而,在这些时隙控制方法中,还包括根据所述取得的接收环境信息 所表示的接收环境,来决定在所述发送步骤中发送时隙时的调制方式的调 制方式决定步骤,在所述发送步骤中,以所述被决定的调制方式对所述第 一通信装置在该发送步骤中所发送的时隙进行调制。进而,在上述各时隙控制方法中,所述接收环境信息取得步骤可取得所述被发送的各时隙的表示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接收电力的信息,作为所 述接收环境信息。另外,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所述第 一通信装置包括依次发送时隙的发送单元,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包括接收 环境信息取得单元,其取得表示所述被发送的各时隙的接收环境的接收环 境信息;判断单元,其根据所述取得的接收环境信息所表示的接收环境的 变动量,判断是否由一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来代表连续的多个时隙的控 制用比特串的至少一部分;和时隙控制单元,其根据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 结果,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通过所述发送单元发送时隙之际,由一个时隙 的控制用比特串来代表连续的多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的至少一部分。此外,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其从其他的通信装置依次 接收时隙;接收环境信息取得单元,其取得表示所述依次接收到的各时隙 的接收环境的接收环境信息;判断单元,其根据所述取得的接收环境信息 所表示的接收环境的变动量,判断是否由一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来代表 连续的多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的至少一部分;和发送单元,其对所述其 他的通信装置发送表示所述判断结果的信息。进而,本发明的存储介质是存储有用于使计算机作为包括下述单元而 发挥功能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接收单元,其从其他的通信装 置依次接收时隙;接收环境信息取得单元,其取得表示所述依次接收到的 各时隙的接收环境的接收环境信息;判断单元,其根据由所述取得的接收 环境信息所表示的接收环境的变动量,判断是否由一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 串来代表连续的多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的至少一部分;和发送单元,其 对所述其他的通信装置发送表示所述判断结果的信息。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体通信系统的系统构成及 功能模块的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时隙控制的说明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时隙控制的说明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时隙控制的说明图。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时隙控制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移动体通信系统1的系统构成及功能模块的图。如该图所示,移动体通信系统1包括基站装置10和移动台装置20。 基站装置10及移动台装置20都是具备CPU和存储器的通信装置。基站 装置10和移动台装置20通过时分多路复用来进行通信。在时分多路复用通信中,连续交替地收发规定时间长度的上行帧和规 定时间长度的下行帧。其中,"上行帧"是从移动台装置20向基站装置 10发送的帧,"下行帧"是从基站装置10向移动台装置20发送的帧。在 上行帧和下行帧中,其时间长度有时不同。上行帧被分割成规定时间长度的多个时隙(这里设为4个时隙)。下 行帧也被分割成规定时间长度的相同数量的时隙。上行帧中含有的第n个 时隙与下行帧中含有的第n个时隙对应(n=l 4),在基站装置10与移 动台装置20的通信中,可使用对应的时隙来进行信号的收发。在某一移动台装置20与基站装置IO进行通信的情况下,通常如上所 述,在上行下行中使用分别对应的时隙来进行通信,但本实施方式中,还 进行使用相同帧内连续的多个时隙的通信。通过这样将多个时隙使用在一 个通信中,与使用l个时隙的情况相比,本实施方式能够提高通信速率。 下面,将用于l个通信而使用的时隙组称作连接时隙。而且,在移动体通信中,发送装置对各时隙发送包括控制用比特串的 比特串。该控制用比特串在接收装置中用于接收含有该控制用比特串的时 隙。作为该控制用比特串的具体实例,例如有表示该信号的调制方式的调 制方式信息、用于取得同步的同步字(word)、确定接收装置的信息等, 因移动体通信系统的方式(PHS、 iBurst (注册商标)、CDMA2000等) 和其版本而不同。另外,该调制方式信息是使用自适应调制方式时所包含的信息。艮口, 通过预先决定的调制方式对含有调制方式信息的时隙的开头部分进行调制,并通过对由自适应调制决定的调制方式进行表示的调制方式信息所表 示的调制方式,对开头以外的部分进行调制。此外,在采用基于来自移动 台装置20的指示使基站装置10要发送的时隙的调制方式变化的自适应调 制方式时,不一定需要含有调制方式信息,也不需要通过预先决定的调制方式对时隙的幵头部分进行调制。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由移动台装置20 指示的调制方式对时隙的整体进行调制。综上所述,控制用比特串通常在各时隙中含有。其原因在于,当控制 用比特串是应该从发送装置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时,各时隙被用于分别 不同的移动台装置20的通信。对于这一点而言,在上述连接时隙中,构 成连接时隙的多个时隙全都从相同的发送装置向相同的接收装置发送。因 此,不需要在构成连接时隙的多个时隙中分别含有控制用比特串,在移动 体通信系统l中,可由一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来代表构成连接时隙的多 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的一部分或全部。即,连接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仅 作为一个时隙量。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台装置20根据从基站装置IO接收的信号的接 收环境,决定是否如上所述由一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来代表基站装置10 要发送的连续的多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的一部分或全部。即,针对下行 帧决定是否使用连接时隙。下面,参照图1所示的功能框图及图2 图5, 对用于此的构成及功能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基站装置IO包括发送信息取得部11、时隙生成部12、 发送部13、接收部14、时隙取得部15、接收信息取得部16、请求取得部 17和时隙控制部18。而且,移动台装置20包括接收部21、时隙取得部 22、接收信息取得部23、 S/N比取得部24、 S/N比变动量取得部25、请 求生成部26、发送信息取得部27、时隙生成部28和发送部29。发送信息取得部11取得基站装置10对移动台装置20发送的信息(通 信信号),并输出给时隙生成部12。时隙生成部12通过对后述的时隙控制部18所决定的时隙,分配由发 送信息取得部ll输入的通信信号,而生成时隙。其中,时隙生成部12按 所生成的时隙或所生成的连接时隙而包含控制比特串。时隙生成部12向 发送部13输出如此生成的时隙或连接时隙。发送部13根据由后述的时隙控制部18指定的调制方式,对由时隙生成部12输入的时隙或连接时隙进行调制,并作为无线信号依次发送。 接收部21对由发送部13发送的无线信号进行接收、解调。接收部21将基于解调而得到的信号输出给时隙取得部22。时隙取得部22从由接收部21输入的信号提取出时隙,向接收信息取得部23发送。接收信息取得部23分别提取出被输入的时隙中所含有的控制用比特 串和通信信号,首先判断由时隙取得部22输入的时隙是否连接。在判断 为不连接的情况下,接收信息取得部23向未图示的通信处理部输出通信 信号,并且,针对各时隙进行与控制用比特串对应的处理。作为与控制用 比特串对应的处理的具体例子,可举出对该时隙是否被发送给自身地址 进行判断的处理、和根据调制方式信息来决定接收部21中的解调所使用 的调制方式的处理等(该情况下,接收部21通过预先决定的调制方式对 含有调制方式信息的时隙的开头部分进行解调,通过由接收信息取得部23 决定的调制方式对开头以外的部分进行解调)。另一方面,在判断为连接的情况下,接收信息取得部23向未图示的 通信处理部输出通信信号,并且,针对构成连接时隙的各时隙,进行与各 时隙中的一个所含有的控制用比特串对应的处理。S/N比取得部24用于取得对时隙取得部22所取得的各时隙的接收环 境进行表示的接收环境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该接收环境信息采用 了表示接收电力的信息、即S/N比(Signal to Noise ratio、信噪比),但也 可以使用接收电力自身或错误率等。S/N比变动量取得部25用于取得S/N比取得部24所取得的接收环境 信息的、帧内的变动量。下面,参照图2 图5对该处理进行说明。图2 图5是基站装置10与移动台装置20之间所收发的时隙或连接 时隙的示意图。图2中,基站装置10对移动台装置20发送以32QAM调制后的连接 时隙。移动台装置20接收被发送的连接时隙,此时,S/N比取得部24取 得构成连接时隙的各时隙(表示为时隙R1 R4)的S/N比。于是,可以 取得4个S/N比,S/N比变动量取得部25取得其中最大的S/N比与最小9的S/N比之差a作为变动量。另外,S/N比变动量取得部25也可以取得 最先的时隙R1与最后的时隙R4之差作为变动量。图3与图2同样,但变 动量(3比a大。图4中,基站装置10对移动台装置20发送32QAM不连接的时隙。移 动台装置20接收被发送的各时隙,此时,S/N比取得部24取得各时隙的 S/N比。于是,可以取得4个S/N比,S/N比变动量取得部25取得其中最 大的S/N比与最小的S/N比之差a作为变动量。另外,也可以和图2同样, S/N比变动量取得部25可以取得最先的时隙Rl与最后的时隙R4之差作 为变动量。图5与图4同样,但变动量p比a大。请求生成部26根据如此取得的变动量,判断是否由一个时隙的控制 用比特串来代表连续的多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的至少一部分。即,判断 是否使基站装置10使用连接时隙。更具体而言,请求生成部26在所取得 的变动量大于规定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不通过一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 来代表连续的多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的至少一部分;在所取得的变动量 小于规定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由一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来代表连续的 多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的至少一部分。请求生成部26还根据由S/N比取得部24取得的接收环境信息所表示 的接收环境,来决定基站装置10发送时隙时的调制方式。通信速率因调 制方式而不同,但一般越是通信速率高的调制方式,越能够正常接收时隙, 因此,需要良好的接收环境。鉴于此,请求生成部26按照由S/N比取得 部24取得的接收环境信息所表示的接收环境越好,基站装置10发送时隙 时的调制方式成为越高的通信速率的方式,来决定调制方式。综上所述,判断是否使基站装置10使用连接时隙、来决定通信中所 使用的调制方式的请求生成部26,生成包括对该判断结果及所决定的调制 方式进行表示的信息的请求。具体而言,在使基站装置10使用连接时隙 的情况下,生成时隙连接传输请求(连接请求), 在不使基站装置10使 用连接时隙的情况下,生成单一时隙传输请求(单一请求)。而且,按照 如果所决定的调制方式为32QAM,则生成32QAM请求,如果是I6QAM 则生成16QAM请求的方式,生成对所决定的调制方式进行表示的请求。 下面,再次参照图2 图5,对该处理进行说明。其中,对变动量a比是否使基站装置10使用连接时隙的判断基准的上述规定阈值小、变动量p 大的情况进行说明。图2中,由于变动量为a,所以,请求生成部26判断为使基站装置 IO使用连接时隙。而且,请求生成部26根据各时隙的S/N比,将基站装 置10发送连接时隙时的调制方式决定为32QAM。因此,请求生成部26生 成时隙连接传输请求和32QAM请求。图4中也与图2同样。图3中,由于变动量为p,所以,请求生成部26判断为不使基站装置 10使用连接时隙。而且,请求生成部26根据各时隙(时隙R1 R4)的S/N 比,将基站装置10发送对应的各时隙(下一个下行帧的时隙R1 R4)时 的调制方式,分别决定为32QAM、 16QAM、 8PSK、 QPSK。因此,请求生成部 26分别生成单一时隙传输请求、32QAM请求、16 Q鹿请求、8PSK请求和 QPSK请求。图5中也与图3同样。综上所述,请求生成部26生成对基站装置10的请求,并输出给发送 信息取得部27。发送信息取得部27取得移动台装置20对基站装置10发送的信息(通 信信号),并发送给时隙生成部28。发送信息取得部27取得对由请求生 成部26输入的各请求进行表示的信息,作为该通信信号的一部分。时隙生成部28生成包括由发送信息取得部11输入的通信信号的时 隙。另外,在请求生成部26生成了单一时隙传输请求的情况下,时隙生 成部28如图3或图5所示,将表示请求生成部26对时隙Rn (n二l 4) 决定的调制方式的请求,包含在对应的时隙Tn (n二l 4)中。时隙生成 部28将如此生成的时隙输出给发送部29。发送部29对由时隙生成部28输入的时隙进行调制,作为无线信号依 次发送。接收部14接收由发送部29发送的无线信号,并进行解调。接收部14 将基于解调而得到的信号输出给时隙取得部15。时隙取得部15从由接收部14输入的信号中提取出时隙,并输出给接 收信息取得部16。接收信息取得部16分别提取出被输入的时隙中所含有的控制用比特 串和通信信号,将通信信号输出给未图示的通信处理部,并且,针对各时隙进行与控制用比特串对应的处理。请求取得部17根据接收信息取得部16对通信处理部输出的通信信号 来取得上述各请求,并输出给时隙控制部18。时隙控制部18根据由请求取得部17输入的各请求,在发送时隙之际,由一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来代表连续的多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的至少一部分。具体而言,当在由请求取得部17输入的请求中含有时隙连接 传输请求时,在发送时隙之际,由一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来代表连续的 多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的至少一部分(使用连接时隙)。另一方面,当 在由请求取得部17输入的请求中含有单一时隙传输请求时,在发送时隙 之际,不通过一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来代表连续的多个时隙的控制用比 特串的至少一部分(不使用连接时隙)。在决定了使用连接时隙的情况下,时隙控制部18控制时隙生成部12, 以便对构成连接时隙的一个时隙的一部分分配控制用比特串,对该时隙的 其余部分和其他的时隙分配通信信号。另一方面,在决定了不使用连接时 隙的情况下,时隙控制部18控制时隙生成部12,以便对各时隙分配控制 用比特串和通信信号。而且,时隙控制部18根据由请求取得部17输入的各请求,对发送部 13指定各时隙的调制方式。作为以上的结果,图2及图4中32QAM的连接时隙、图3及图5中4 个时隙分别通过接下来的下行帧发送。参照移动台装置20的处理流程图,对以上所说明的处理中,决定是 否使用连接时隙的处理再次进行详细说明。图6是表示移动台装置20的处理流程的图。如该图所示,移动台装 置20首先判断接收状态(Sl) 。 g卩,移动台装置20判断是否将所接收的 信号作为连接时隙而进行了接收。在作为连接时隙进行了接收的情况下, 移动台装置20分别对连接时隙中含有的各时隙进行S12及S13的处理 (Sll、 S14、 S15)。其中,这里对将时隙的连接以帧单位来实施的情况 进行说明。不作为连接时隙而接收的情况也同样,移动台装置20对下行帧中含 有的各时隙分别进行S22及S23的处理(S21、 S24、 S25)。在S21的处理中,移动台装置20对连接前的时隙(构成连接时隙的 各时隙)的S/N比进行测定。移动台装置20算出如此测定的S/N比与之 前同样测定的S/N比的变动量(S13)。当在S12中连接时隙中含有的所 有时隙的S/N比的测定结束时,在之后的S13中算出的变动量成为对连接 时隙中含有的所有时隙的S/N比迸行反映的变动量。这里,将该变动量设 为a。当算出变动量a时,移动台装置20对a和预先存储的阈值Y进行比 较(S16)。当a大于y时,移动台装置20决定不使用连接时隙,请求单 —时隙传输(S30)。当a小于y时,移动台装置20决定使用连接时隙, 请求时隙连接传输(S31)。在S22的处理中,移动台装置20对各时隙(下行帧中含有的各时隙) 的S/N比进行测定。移动台装置20算出如此测定的S/N比与之前同样测 定的S/N比的变动量(S23)。当在S22中下行帧中含有的所有时隙的S/N 比的测定结束时,在之后的S23中算出的变动量成为对下行帧中含有的所 有时隙的S/N比迸行反映的变动量。这里,将该变动量设为p。当算出变动量P时,移动台装置20对(3和预先存储的阈值y进行比 较(S26)。当J3大于y时,移动台装置20决定不使用连接时隙,请求单 一时隙传输(S30)。当|3小于y时,移动台装置20决定使用连接时隙, 请求时隙连接传输(S31)。如上所述,由于移动台装置20可根据其接收环境的变动量来决定是 否使用时隙连接传输方式,所以,在使用时隙连接传输方式的移动体通信 系统1中,移动台装置20能够得到恰当的接收环境。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移 动台装置20根据其接收环境的变动量来决定是否使基站装置10使用连接 时隙,但当然也可以是基站装置10根据其接收环境的变动量来决定是否 使移动台装置20使用连接时隙。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一帧中含 有的所有时隙构成了连接时隙,但也可以仅由其一部分构成。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移动体通信系统,只要是使用时分多路复用的 通信系统,就可以应用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时隙控制方法,在含有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的通信系统中,控制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对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的时隙,包括发送步骤,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依次发送含有通信信号的时隙;接收环境信息取得步骤,取得所述被发送的各时隙的表示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中的接收环境的接收环境信息;判断步骤,根据所述取得的接收环境信息所表示的接收环境的变动量,判断是否由一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来代表连续的多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的至少一部分;和时隙控制步骤,根据所述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所述发送步骤中发送时隙之际,由一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来代表连续的多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的至少一部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在所述判断步骤中,由所述取得的接收环境信息所表示的接收环境的变动量大于规定阈值时,判断为不由一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来代表连 续的多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的至少一部分。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时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所述取得的接收环境信息所表示的接收环境,来决定在所 述发送步骤中发送时隙时的调制方式的调制方式决定步骤,在所述发送步骤中,以所述被决定的调制方式对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 该发送步骤中所发送的时隙进行调制。
4、 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时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环境信息取得步骤取得所述被发送的各时隙的表示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接收电力的信息,作为所述接收环境信息。
5、 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包括依次发送时隙的发送单元,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包括接收环境信息取得单元,其取得表示所述被发送的各时隙的接收环境的接收环境信息;判断单元,其根据所述取得的接收环境信息所表示的接收环境的变动 量,判断是否由一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来代表连续的多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的至少一部分;和时隙控制单元,其根据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在所述第一通信装 置通过所述发送单元发送时隙之际,由一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来代表连 续的多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的至少一部分。
6、 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其从其他的通信装置依次接收时隙;接收环境信息取得单元,其取得表示所述依次接收到的各时隙的接收 环境的接收环境信息;判断单元,其根据所述取得的接收环境信息所表示的接收环境的变动量,判断是否由一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来代表连续的多个时隙的控制用 比特串的至少一部分;和发送单元,其对所述其他的通信装置发送表示所述判断结果的信息。
7、 一种存储介质,是存储有用于使计算机作为包括下述单元而发挥 功能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接收单元,其从其他的通信装置依次接收时隙;接收环境信息取得单元,其取得表示所述依次接收到的各时隙的接收 环境的接收环境信息;判断单元,其根据由所述取得的接收环境信息所表示的接收环境的变动量,判断是否由一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来代表连续的多个时隙的控制 用比特串的至少一部分;和发送单元,其对所述其他的通信装置发送表示所述判断结果的信息。
全文摘要
移动体通信系统(1)包括发送部(13),其依次发送含有通信信号的时隙;S/N比取得部(24),其取得被发送的各时隙的表示移动台装置(20)中的接收环境的接收环境信息;请求生成部(26),其根据由取得的接收环境信息所表示的接收环境的变动量,判断是否由一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来代表连续的多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的至少一部分;和时隙控制部(18),其根据判断结果,在基站装置(10)发送时隙之际,通过一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来代表连续的多个时隙的控制用比特串的至少一部分。由此,在使用时隙连接传输方式的通信系统中,可得到恰当的接收环境。
文档编号H04J3/00GK101248598SQ200680031180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9日
发明者千田充治 申请人:京瓷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