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突发纠错码的meggitt解码器的改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42606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对突发纠错码的meggitt解码器的改进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通信信号的解码。
背景技术
一个通信信道,无论它是光纤信道、同轴信道、有线信道、无线信道 或传输大量数据的系统中的总线连接位置,都可能给正在该信道上传输的 信息带来噪声和差错。为了校正由通信信道带来的差错,可以以码字的形 式发送信息,其中每个码字包含相同数量的总位数,并且其中一些位是信 息(消息)位, 一些位用于纠错。n位长度的码字包括用于码消息长度的k 个位和rw-k个冗余位。这r个位用于校正,并且这r个位可以是r个奇 偶校验位。奇偶校验矩阵H包含一组根据如下关系定义码字的奇偶校验方 程
HCT=0,
其中C是码字位的n维矢量。在接收机那里,如果不满足该关系,那么所 接收的码字就是无效的,并且必须对所接收的码字进行校正或重新发送。
存在各种各样的用于对通过通信信道传播的码字进行解码的方案。这 些方案包括对通过系统背板传输的数据进行纠错。 一些方案可以提供精确 性,而其他方案可以提供快速解码。在高速数据通信中,需要的是准确而 快速的解码方案,但同时又能够在没有大量复杂性的情况下实现该方案。


图l示出了传统Meggitt解码器的图示;
图2示出了 Meggitt解码器的实施例,其具有对长度大于预定码的码 纠错能力的差错突发进行校正的电路;
图3示出了码(2112,2080)的传统Meggitt解码器和实施例的Meggitt 解码器对长度大于该码(2112, 2080)的码纠错能力的差错突发进行校正的仿真结果;以及
图4示出了具有解码器的系统实施例,该解码器用于对长度大于码纠 错能力的突发差错进行校正。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了附图,附图以举例的方式示出了实施本发 明的具体细节和实施例。充分详细地描述了这些实施例以便本领域技术人 员能够实施本发明。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 的前提下进行结构、逻辑和电气方面的改变。本文披露的各种实施例未必 是互相排斥的,原因在于可以将一些实施例与一个或多个其他实施例进行 组合来形成新的实施例。因此,不应以限制性认识来看待下面的具体实施 方式。
通常,通信信道中的差错往往是以突发方式发生的。在一些通过数据 传输信道接收信息的应用中,差错突发是连续的符号序列,其中第一个和 最后一个符号是有差错的,没有正确接收符号的连续子序列。数据传输信 道可以是具有多个接口设备的系统的背板,所述多个接口设备可以彼此通 信或经由网络传输介质与另一系统上的设备进行通信。被称为法尔码的码 可以对长度为N或更小的所有突发差错进行校正,其中N是由法尔码的生 成多项式定义的法尔码的严格参数。法尔码是在域GF (q)上的循环突发校 正码,具有生成多项式g (x),其中GF (q)是具有q个元的有限域,g (x) 由下式给出
g(x)二 (x2N—l)p(x), 方程(1)
其中p (x)是GF (q)上的素多项式,它的次数m不小于N,而p (x)不 能除尽x對-l。
传统上,利用能够校正多达N个差错突发的Meggitt解码器来对法尔 码进行解码。如果差错突发长度小于或等于N,那么这种传统解码器将会做 出正确的判决,如果差错突发长度大于N,那么这种传统解码器一般会出错。 在实施例中,可以执行法尔码解码的概率法。这种概率法包括具有如下特 征的方法如果差错突发大于码纠错能力N, 一直到某个阈值,那么通过使 用选择准则从多个差错矢量中选择差错矢量可以以不会比1.0小很多的某个概率来校正差错突发。在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用最小汉明权重原理选择
差错矢量来以不会比1.0小很多的某个概率校正差错突发。对于在阈值内
的差错突发而言,平均结果可能比传统解码结果更好,其中所述阈值在大
小上被限制到某个数,该数比码纠错能力N稍大一些。
当前,突发纠错码(2112, 2080)是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 工作组在2006年4月28日或28日前后发布的标准草案,即关于背板以太 网的IEEE 802. 3ap/草案2.4的一部分。可以将该码用作10吉位(10G)背 板以太网的前向纠错方案。突发纠错码(2112, 2080)是縮短的线性循环 码。该码对2080位的净荷(即信息)进行编码并添加32个开销位作为奇 偶校验位。该码是系统化的,这意味着在编码器中不会扰乱信息位,并且 在2080个信息位块末尾独立添加奇偶校验位。码字的系统化形式允许直接 提取码字的前2080个信息位。(2112, 2080)码是通过縮短循环码(42987, 42955)所构建的,并且(2112, 2080)码保证能校正每个块多达11位的 差错突发。作为系统码,它适于校正背板信道中的典型突发差错。(2112, 2080)奇偶校验位的生成多项式g (x)可以由下式给出
g(x) = x32 + x23 + x21 + x"+ x2+ 1 方程(2)
如果将信息位的多项式表达表示为m(x),那么可以用如下的系统形式 来计算被表示为c (x)的码字
p(x) = X32m(x) mod g(x) 方程(3)
c(x) = p(x) + x32m(x) 方程(4) ,的乘法可以通过使用移位来完成。
传统上,使用Meggitt解码器来在能够确定码可校正的最大突发差错 长度的装置或系统的接收端处进行码纠错。最大突发差错长度基于码的生 成多项式或奇偶校验矩阵。在此,使用术语"最大突发差错长度"来定义 用于确保对码进行码校正的严格参数,也可以将该严格参数表达为码纠错 能力。基于它的生成多项式或它的奇偶校验矩阵,(2112, 2080)码的最大 突发差错长度或码纠错能力是11。
用C二(c。……cvj表示码字,其中n是码长度。利用多项式表达方式, 还可以将该码字表示为C二C (x) =c。+clX+……+"—^4。如果g (x)是码生 成多项式或H是码奇偶校验矩阵,那么S (x) 二C (x) mod g (x)或S《H1是码字的校验子。对于码字而言,校验子始终等于零。当校验子非零时, 那么被作为码字(例如从诸如背板信道之类的信道接收的码字)提供的不 是该码字,而可能是附带有差错的码字。非零的校验子取决于差错模式。
对于作为码字C和一些差错E之和的任何矢量A (A=C+E),校验子是 AHT= (C+E)HT=EHT。如果两个不同的差错产生不同的校验子,则该码能够校 正这两个不同的差错。将通过向同一码字C上增加不同的差错矢量Ei获得 的矢量集合(AJ称为矢量C的陪集,{AiH{C+Ei}。陪集具有以下性质
每个陪集由2k个矢量(对应于码G中码字的数量)构成。
存在h、 b2、 、 br、,使得GU {b+G} U {b2+G} U U{b2n—k—
包括矢量空间中所有2-个矢量。
两个陪集或者相等或者无交集(部分重叠是不可能的)。
陪集中的所有矢量具有相同的校验子。 显然,bi—定是G中的元,以便产生G的所有陪集(排除b0)。如果biEG, 那么所有矢量都在G中。
使用陪集对接收的矢量解码可以以如下方式进行。对陪集排序,使得 权重最小的矢量排在第一列中。例如,矢量的汉明权重是矢量中非零坐标 的数量。如果一个陪集内的两个或更多个矢量具有相同的权重,那么可以 随机确定它们的表示顺序。将陪集首定义为陪集中的第一个矢量。对接收 到的矢量A《+E解码的步骤包括找到包含矢量A的陪集。该集合的陪集 首对应于具有最小权重(和最大概率)的差错,可以将该差错加到码字上 以给出所接收的差错矢量。这种解码方法被称为标准阵列解码,显然这是 最大似然(ML)解码方法。在实际上,将标准阵列解码用于短码。
作为标准阵列的范例,假设具有四个码字(0000)、 (0011)、 (1100)、 (1111)的给定(4, 2)码。该标准阵列由四个陪集构成
b =(0000):{(0000),(0011),(1100),(1111)}
b =(1000):{(1000),(1011),(0100),(0111)}
b =(0010):{(0010),(0001),(1110),(1101)}
b =(1001):K匪),(1010),(0101),(0110)}。
用于产生该范例中的陪集的最小权重的陪集首不是唯一的。预计原因在于
该码的最小距离是2 (无纠错)。两个矢量之间的距离是这两个矢量不同的坐标数。码的最小距离是码的不同码字之间的最小距离。如果将b: (0100) 加到G上,则获得陪集{ (0100) (0111) (1000) (1011) }。这样产生的陪 集与对应于矢量b二 (1000)的陪集相同。为了校正差错,解码器应当在由 其校验子定义的陪集中找到差错矢量。
如果可以将它的标准阵列中的陪集首描述为突发,则该码可以校正突 发差错。如果最大达到给定长度b的所有可能的差错突发都是陪集首,那 么该码可以校正长度最大为b的突发。参数b被称为最大突发长度。
码(2112, 2080)的传统Meggitt解码器对长度最大为11的差错突发 进行校正。这意味着所有长度为11的差错突发都是陪集首,并且在同一陪 集中没有两个长度为ll的突发。因此,解码器可以通过它的校验子唯一地 定义陪集的首。如上所述,值11可以通过法尔原理由码生成多项式来定义。 例如,参见R. Blahut的"Theory and Practice of Error Control Codes,,, Addison-Wesley, 1984年。
对于长度大于最大突发长度的差错突发,例如对码(2112, 2080)而 言长度为12的差错突发,可能在同一陪集中具有突发长度为12且因此具 有相同校验子的多个差错矢量。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标准阵列方法通常 不起作用。
在实施例中,对Meggitt解码器进行改进,以校正长度大于最大突发 长度的差错突发。这种改进可以包括为解码器增加额外的规则,即,如果 在具有相同突发长度的陪集中具有多个不同的差错突发,那么解码器应选 择具有最小汉明权重的矢量作为差错并校正它。这种改进适用于最大突发 长度为ll的(2112, 2080)码Meggitt解码器,并且可以以2个码字延迟 进行工作。在实施例中,(2112, 2080)码的改进Meggitt解码器可以校正 长度为13或更小的突发差错。
图1示出了传统Meggitt解码器100的方框图,该解码器100用于对 长度最大等于码突发纠错能力的差错突发进行校正。传统的Meggitt解码 器100可以执行对(2112, 2080)码的长度最大为11的差错突发进行校正。 传统的Meggitt解码器100包括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 110,该线性 反馈移位寄存器110可被(2112, 2080)码的生成多项式除尽。解码器100 执行对所有校验子与预定模式的比较120。比较120将最旧的校验子位与零
10进行比较。将比较120的结果连同来自码字缓冲器130的数据一起提供给 加法器135,以便从加法器135提供解码后的矢量。
图2示出了 Meggitt解码器200的实施例,Meggitt解码器200具有对
长度大于预定码的最大突发长度的差错突发进行校正的电路。改进的 Meggitt解码器200包括校验子计算器210。可以将校验子计算器210实现 为可由码的生成多项式除尽的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比较电路220提供了 所有校验子与预定模式的比较。比较电路220将最旧的校验子位与零进行 比较。可以利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了解的各种形式的逻辑电路来实现比较 电路220。权重确定电路230找到最小的汉明权重模式。对产生长度等于或 小于突发校正长度阈值极限的差错突发的差错位置进行存储。该阈值极限 大于最大突发长度。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和装置来确定最小汉明权重。例如, 在过程开始时,某个最小权重值丽=2113 (码字长度+l),差错突发是 000000……000 (全为零),可以将它们置于诸如寄存器之类的存储单元中。 在找到第一个突发候选者之后,可以将它的汉明权重与所存储的丽进行比 较。如果正被检査的新矢量的汉明权重较小,那么可以利用当前分析的矢 量的最小权重值来更新存储单元,并且也可以更新存储单元来存储相关联 的差错突发。可以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找到所有差错突发为止。可以将权 重确定电路230实现为存储单元和比较器,可以以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了解 的各种形式的逻辑电路来实现权重确定电路230。可以将从权重确定电路 230选择的具有最小汉明权重的差错矢量与来自码字缓冲器240的数据一起 提供给加法器245,以便从加法器245提供解码后的矢量。回顾图1和2可 知,采用改进的Meggitt解码器的实施例可以以2个码字的延迟进行工作。 在使用增加的规则改进Meggitt校正解码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如下 情况较长的差错突发具有较低的汉明权重,使得解码过程不会校正发生 的差错,相反该解码过程会校正它的错误校验子镜像(image)。例如,在 对长度达到13的差错突发进行校正的改进Meggitt解码过程中,对于差错 突发111111111111 (12个错误位),可能会发生如下情况将会有两个具 有相同校验子的差错矢量,其中一个差错矢量是111111111111 (正确解), 另一个差错矢量例如是100000000001,其等价于长度为12的差错突发。基 于利用最小汉明权重校正矢量的规则,这样改进的解码器将确定差错是1000000000001,而且将继续校正错误的矢量,这造成不正确的解码。因此,
对解码器进行改进,使得码的突发纠错长度增大到阈值以上,该阈值大于 该码的最大突发长度,这将会引入新的差错而不是校正真正的差错突发。 在实施例中,实施了额外的规则,其为纠错极限定义了大于给定码的最大
突发长度的阈值,但针对给定的信噪比(SNR)值提供了可接受的误码率 (BER)。在实施例中,可以将阈值准则设置为最大突发差错长度,使得一 定范围的SNR值上的BER等于或好于(小于)在所用码的纠错能力下工作 时同样范围的SNR值上的BER。在各种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准则来确定 这种阈值。在实施例中,可以将码(2112, 2080)的差错突发长度阈值极 限选择为等于13。可以通过用不同的突发长度校正参数进行仿真来确定阈 值13。
图3针对码(2112, 2080)以BER与SNR之间的曲线图的形式示出了 信道中的操作仿真结果。曲线310提供了在使用具有最大突发长度为11的 传统Meggitt解码器时的结果。曲线320提供了在使用阈值为13的改进 Meggitt解码器的实施例时的结果。曲线330提供了在使用阈值为14的改 进Meggitt解码器的实施例时的结果。曲线340提供了未编码操作的结果。 图3表明与传统Meggitt解码器的曲线310相比,突发差错长度为13的 改迸Meggitt解码器的误码率曲线320显示了 0. 3dB的增益。在各种实施 例中,如本文提供的对Meggitt解码器的改进可以允许对超过码突发纠错 能力,即超过最大突发长度的差错突发进行解码。改进的Meggitt解码器 的实施例能够对传统Meggitt解码器无法解码的差错进行解码。对于(2112, 2080)码,通过使用阈值极限13,可以将最终的性能提高0. 3dB,其中(2112, 2080)码包括在关于背板以太网的草案,即IEEE 802.3即/草案2.4中。
图4示出了具有解码器的系统400的实施例,其中该解码器用于对长 度大于码纠错能力的突发差错进行校正。系统4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信 息处理设备、无线系统、电信系统、光纤系统、电光系统、计算机和网络 存储系统。系统400可以包括许多耦合到背板405并通过背板进行通信的 设备410-1、……、410-N。背板405可以是无源背板、有源背板或无源背 板和有源背板的组合。无源背板一般不提供有源总线驱动电路。有源背板 包括有源总线驱动电路。这种有源总线驱动电路可以包括芯片或芯片组,其将各种信号缓存到背板上的不同位置。芯片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将由芯 片系列的一部分构成的单独半导体器件称为芯片组。可以将芯片组实现为 一组微芯片,将该组微芯片设计成在执行一个或多个相关功能时作为一个 单元来工作并且作为一个单元来销售。
每个设备410-1、 ......、 410-N可以分别包括网络接口 415-1、......、
415-N,每个网络接口分别具有解码器420-1、……、420-N。可以将每个解 码器420-1、 、 420-N配置为位于其相应网络接口 415-1、 、 415-N
的物理层上的前向纠错(FEC)解码器。可以将每个解码器420-1、……、 420-N配置为对长度大于码纠错能力的突发差错进行校正。每个解码器 420-1、……、420-N可以是根据本文所述的各种实施例的改进Meggitt解 码器。可以对网络接口 415-1、……、415-N进行配置,以提供设备 415-1、……、415-N之间的通信,禾tV或提供与耦合到系统400所在的网络 上的系统的通信,或提供经由网关设备或系统与另一网络上的系统之间的 通信。
在各种实施例中, 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 415-1、……、415-N可以代表 适于与IEEE 802. 3系列标准所定义的许多不同的以太网技术一起使用的网 络接口。例如, 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 415-1、……、415-N可以包括根据IEEE 牛示准802.3-2005操作的结构,该标准的标题为"IEEE Standard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 —Local and metropolitan networks— Specific Requirements Part 3: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 Access Method and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s, Amendment: Ethernet Operation over Electrical Backplanes",修正草案P802. 3ap/草案2. 4, 2006 ("Backplane Ethernet Specification")。 IEEE 802. 3-2005标准定义了使用四根五类双绞铜线的 1000兆位/秒(Mbps)操作(1000BASE-T)、使用光缆的10 Gbps操作、以 及使用铜双轴电缆的10 Gbps操作(10GBASE-CX4)(在此总称为"吉位以 太网")。 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 415-1、……、415-N未必限于这些标准定义 的技术,针对给定的实施方式, 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 415-1、……、415-N 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其他技术和标准。
13网络接口 415-1、 ......、 415-N可以包括介质访问控制(MAC)单元
425-1、 、 425-N,其中介质访问控制(MAC)单元425-1、 、 425-N
中的每一个都与物理(PHY)单元一起工作,该物理(PHY)单元包括它的 相关解码器420-1、……、420-N。在各种实施例中,可以将MAC单元 425-1、……、425-N和/或它们关联的物理单元设置成根据以太网架构之一 进行操作,所述架构例如是IEEE 802.3-2005系列标准,包括背板以太网 技术规范。背板以太网将IEEE 802. 3 MAC和MAC控制子层与定义的一系列 物理层组合到一起,从而支持模块化机架背板上的操作。背板以太网支持 以1000 Mbps和/或10 Gbps操作的IEEE 802. 3 MAC。对于1000 Mbps操作 而言,1000BASE-X PHY信号传输系统系列被扩展到包括1000BASE-KX。对 于10 Gbps操作而言,定义了两个PHY信号传输系统。对于四个逻辑平面 上的操作而言,10GBASE-X系列被扩展到包括10GBASE-KX4。对于串行操作 而言,10GBASE-R系列被扩展到包括10GBASE-KR (例如,使用各种串行器 /解串器或"SERDES"技术)。背板以太网还规定了自动协商功能,以使共 享背板链路段的两个设备能够自动选择对两者而言最好的操作模式。
对于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开发的七层开放系统互连(0SI)参考
模型而言,每个MAC单元425-1、 ......、 425-N都可以执行MAC层操作。MAC
层是数据链路层的子层。数据链路层主要涉及将原始的传输设施转变成没 有未被检测到的传输差错的通信线路,以供网络层使用。数据链路层通过 将输入的数据分解成数据帧、顺序发送数据帧并处理确认帧来完成该任务。 MAC子层提供与广播网(例如以太网)的访问控制相关的额外功能。例如, 对于以太网架构而言,MAC子层可以实施CSMA/CD协议。
解码器420-1、 、 420-N在物理层上接收它们的数据,该物理层主
要涉及从物理介质接收原始位和向物理介质发送原始位。物理介质可以连 接到背板405。这种物理介质可以包括各种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纤和双绞 导线。在实施例中,物理介质是遵守5、 6、 7类或类似线缆标准的四对双 绞导线,例如铜。在四根双绞导线的实施例中,物理层将从诸如425-1、……、 425-N等MAC单元接收的数字数据(例如1000BASE-X或10GBASE-X)转换 成模拟符号(例如1000BASE-T或10GBASE-T),以便在物理介质上传输。物 理介质可以在任意数量的带宽上操作,包括100 Mbps、 1 Gbps、 10 Gbps或其他速率。
在实施例中,可以将系统400配置为具有多个节点的通信系统。节点 可以包括用于传送系统400中的信息的任何物理实体或逻辑实体,并且可 以根据给定的设计参数或性能约束条件组合的需要将节点实现为硬件、软 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在各种实施例中,节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处理系统、 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子系统、计算机、工作站、终端、服务器、刀片服务 器、模块化服务器、线卡、交换子系统、桥接器、路由器、个人计算机(PC)、 膝上型计算机、超薄膝上型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手持计算机和个人数 字助理(PDA)。在各种实施例中,可以将节点实现为软件、软件模块、应 用程序、程序、子例程、指令组、计算代码、字、数值、符号或其组合。 可以根据预定的计算机语言、方式或语法来实现节点,以便指示处理器执 行特定功能。
可以将系统400实现为有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或有线系统与无 线系统二者的组合。当被实现为有线系统时,系统4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 个被设置成通过一个或多个有线通信介质传送信息的节点。通信介质可以 是基于铜的或基于光纤的。这种光纤系统可以包括基于SONET的系统。有 线通信介质的范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交换结 构,它们可以耦合到背板上。当被实现为无线系统时,系统400可以包括 一个或多个被设置成通过一种或多种无线通信介质传送信息的无线节点。 无线通信介质的范例可以包括无线频谱的部分,例如射频(RF)频谱。无 线节点可以包括适于通过指定的无线频谱传送信息信号的部件和接口,例 如一个或多个天线、无线收发器、放大器、滤波器、控制逻辑等。可以在 一般意义上使用术语"收发器"以包括发射机、接收机或二者的组合。天 线的范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室内天线、全向天线、单极天线、偶极天线、 端馈天线(end-fed antenna)、圆极化天线、微带天线、分集式天线、双
重天线、天线阵和螺旋天线。
系统400可以包括许多耦合到背板405的网络设备410-1、……、410-N。 在各种实施例中, 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 415-1、……、415-N 100和/或一 个或多个网络设备410-1、……、410-N可以包括处理器。可以利用任何处 理器或逻辑设备来实现该处理器,例如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ISC)微处理器、精简指令集计算(RISC)微处理器、超长指令字(VLIW)微处理器、 执行指令集组合的处理器或其他处理器设备。还可以将该处理器实现为专 用处理器,例如控制器、微控制器、内嵌式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网络处理器、媒体处理器、输入/输出(I/O)处理器、介质访问控制(MAC) 处理器、无线电基带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可编程逻辑器 件(PLD)。在实施例中,接口 415-1、……、415-N 100和/或一个或多个 网络设备410-1、……、410-N可以包括连接到处理器的存储器。可以利用 任何能够存储数据的机器可读或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现存储器,包括易失 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例如,该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 (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双数据速 率DRAM(DDRAM)、同步DRAM (SDRAM)、静态RAM (SRAM)、可编程ROM (PROM)、 可擦除可编程ROM (EPROM)、电可擦可编程ROM (EEPROM)和闪速存储器或 任何其他类型的适于存储信息的介质。
尽管已经在此例示和描述了多个具体实施例,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应该意识到,可以用任何适于实现相同目的的布置来替代图示的具体实施 例。应该理解,上述描述旨在进行例示而非进行限制,并且本文所用的措 词或术语是为了描述而不是为了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研究 以上描述的基础上,将上述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进行组合将是显而易见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方法,包括接收数据,所接收的数据是根据码进行编码的;以及使用解码器对所接收的数据中的突发差错进行校正,所述解码器被配置为具有电路的Meggitt解码器,所述电路通过根据指定的准则从具有共同突发长度的多个突发差错矢量中选择突发差错矢量来对长度大于所述码的最大突发长度的突发差错进行校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差错突发进行校正的步骤 包括通过选择汉明权重最低的所述突发差错矢量之一来从具有相同突发长 度的所述多个突发差错矢量中选择所述突发差错矢量,所述多个突发差错 矢量中的每一个都具有汉明权重;以及对所选择的突发差错进行校正。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对于突发纠错码 (2112, 2080)校正长度小于或等于13的差错突发。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从背板接收所述差 错突发。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从背板接收所述差错突发的步骤 包括从以太网背板接收所述差错突发。
6、 一种装置,包括解码器,其对接收到的数据中的突发差错进行校正,所接收的数据是 根据码进行编码的,所述解码器被配置为具有电路的Meggitt解码器,所 述电路通过根据指定的准则从具有共同突发长度的多个突发差错矢量中选 择突发差错矢量来对长度大于所述码的最大突发长度的突发差错进行校正。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解码器包括-校验子计算器;耦合到所述校验子计算器的比较电路;耦合到所述比较电路的权重确定电路,所述权重确定电路用于确定多 个突发差错矢量的最小汉明权重;以及 码字缓冲器;提供解码后的矢量的输出端,所述输出端对所述权重确定电路和所述 码字缓沖器做出响应。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具有用于将来自背板的 数据提供给所述解码器的输入端。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输入端包括用于将来自以太 网背板的数据提供给所述解码器的输入端。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解码器包括在设备的物理 层上配置的前向纠错解码器。
11、 一种系统,包括 背板;以及解码器,其对从所述背板接收到的数据中的突发差错进行校正,所述 数据是根据码进行编码的,所述解码器被配置为具有电路的Meggitt解码 器,所述电路通过根据指定的准则从具有共同突发长度的多个突发差错矢 量中选择突发差错矢量来对长度大于码纠错能力的突发差错进行校正。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解码器包括用于从多个 具有相同突发长度的多个突发差错矢量中选择汉明权重最低的突发差错矢 量的电路、以及用于对所选择的突发差错进行校正的电路。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码包括突发纠错码(2112, 2080),并且所述解码器对长度等于13或更小的差错突发进行校正。
14、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背板包括以太网背板。
15、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控 制器用于对由所述解码器解码的所述数据进行处理。
16、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解码器包括在网络接口的 物理层上配置的前向纠错解码器。
17、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是网络存储系统。
18、 一种存储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在机器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 令使机器执行以下步骤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操作,所接收的数据是根据码进行编码的;以及 使用Meggitt解码方案来对所接收的数据中的突发差错进行校正,所 述Meggitt解码方案用于通过根据指定的准则从具有共同突发长度的多个 突发差错矢量中选择突发差错矢量来对长度大于所述码的最大突发长度的 突发差错进行校正。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对所述差错突发进行 校正的指令包括在机器执行时使所述机器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通过选择汉明权重最低的所述突发差错矢量之一来从具有相同突发长 度的所述多个突发差错矢量中选择所述突发差错矢量,所述多个突发差错 矢量中的每一个都具有汉明权重;以及对所选择的突发差错进行校正。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对所述差错突发进行校正的指令包括在机器执行时使所述机器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对于突发纠错码(2112, 2080),对长度小于或等于13的差错突发进 行校正。
全文摘要
提供了装置和方法来对通信信道中的突发差错进行校正。实施例可以包括使用解码器来对所接收的数据中的突发差错进行校正,所述解码器被配置为Meggitt解码器,其具有附加的选择准则,以便对长度大于码纠错能力的突发差错进行校正。
文档编号H04L1/00GK101449499SQ200680054771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8日
发明者A·A·奥夫钦尼科夫, A·G·叶菲莫夫, A·V·别洛戈洛维 申请人:英特尔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