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视电源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44492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视电源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領賊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电视机用保护电路,尤其是一种电视电源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技术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公开的97214321. l号 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视机电源保护器,这种电源保护器可防止电视机 电路发生短路时引起电视机烧毁和火灾的发生。对于液晶电视机用电源的欠 压和过压保护电路至今尚没有发现,由于液晶电视电源没有欠压和过压保护, 当输入电压降低时要保证输出功率就要加大工作电流,这就极易烧毁电路前 端的器件,而且,在交流断电时,电源管理芯片在一定时间内仍在工作,导 致液晶屏供电电压反弹,使液晶屏出现屏闪现象。当反馈电路出现问题时, 会使反馈的输出电压超过其设定值,则可导致后端部分无法工作或损坏,这 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幽容豕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视电源保 护电路技术方案,该方案对电源输入欠压的保护是采用电源输入电压Vac经 整流后,进入输入检测控制电路,输入检测控制电路对电源输入电压检测后, 去控制电源控制芯片即电源芯片Nl,当输入检测控制电路检测电源输入电压 高于设定值,输入检测控制电路控制电源芯片正常工作,并控制输入检测控 制电路输出电源供电电压Vcc;当输入检测控制电路检测电源输入电压低于设 定值,输入检测控制电路控制电源芯片立即关闭停止工作,并控制输入检测 控制电路不输出电源供电电压Vcc,这就可避免烧毁电路前端的器件,而且, 电源管理芯片不再工作,液晶屏供电电压不会反弹,从而消除了液晶屏出现屏闪现象。该方案的电源输出过压保护是采用稳定反馈电压Vpfc来实现的,反馈电压Vpfc通过反馈检测电路去控制生成反馈电压的电源芯片N2,当反馈 电压高于设定值时,反馈检测电路工作,并输给芯片N2信号使芯片N2实现过 流保护,防止反馈电压继续升高,达到过压保护的目的。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包括有电源输入电压Vac输给第 -二极管Dl经整流后由滤波电容Cl滤波,以及电源第一芯片Nl和电源第二芯 片N2,本方案的特点是在第一二极管Dl的负端和电源第-芯片Nl之间串接有 输入检测控制电路l,所述的输入检测控制电路l与电源第一芯片Nl有共同的 供电电压Vin,同时输入检测控制电路1在电源第一芯片N1的控制下,输出电 源供电电压Vcc,供电电压Vcc又给电源第二芯片N2供电,电源第二芯片N2 通过控制电源电路输出反馈电压Vpfc,电源第二芯片N2又连接反馈检测电路 2,反馈检测电路2又连接输入检测控制电路l和反馈电压Vpfc。本方案具体的 特点还有,所述的输入检测控制电路l是,在第一二极管D1的负端接串联反向 的第一稳压二极管ZD1和第一电阻Rl接电源第一芯片Nl的8脚,在第 -稳压二 极管ZD1正端和第一电阻Rl的接点有串联的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八 电阻R8接地,在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的接点处连接有串联的反向第二二 极管D2和第四电阻R4接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经第五 电阻R5接供电电压Vin,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也接供电电压Vin,供电电 压Vin同时接电源第一芯片Nl的6脚,在第三电阻R3和第八电阻R8的接点处 连接有串联的反向第三二极管D3、第七电阻R7和第十三电阻R13接第三三极 管Q3的基极,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又经第十四电阻R14接供电电压Vin,第 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经第十五电阻R15也接供电电压Vin,第三三极管Q3的 发射极则输出电源供电电压Vcc,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又经反向第三稳压二 极管ZD3接地,同时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又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二 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则接第七电阻R7和第十三电阻R13的接点。所述的反馈检测电路2是,在输入检测控制电路1的第八电阻R8、 第三电阻R3和第三二极管D3负端的接点处接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第四三 极管Q4的发射极经第九电阻R9接第二电源芯片N2的4脚,第四三极管Q4的发 射极同时经第十电阻R10接自身的基极,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又经串联的正 向第二稳压二极管ZD2和第十一电阻Rll接反馈电压Vpfc,第二稳压二极管 ZD2负端和第十一电阻Rll的接点又经第十二电阻R12接地。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二极 管Dl的负端和电源芯片Nl之间串接有输入检测控制电路,所述的输入检测控 制电路与电源芯片Nl有共同的供电电压Vin,同时输入检测控制电路在电源 芯片N1的控制下,输出电源供电电压Vcc,供电电压Vcc又给电源芯片N2供 电,电源芯片N2通过控制电源电路输出反馈电压Vpfc,电源芯片N2又连接反 馈检测电路,反馈检测电路又连接输入检测控制电路和反馈电压Vpfc。这--结构,对电源输入欠压的保护是采用电源输入电压Vac经整流后,进入输入检测控制电路,输入检测控制电路对电源输入电压检测后,去控制电源控制 芯片即龟源芯片Nl,当输入检测控制电路检测电源输入电压高于设定值,输 入检測控制电路控制电源芯片正常工作,并控制输入检测控制电路输出电源 供电电压Vcc;当输入检测控制电路检测电源输入电压低于设定值,输入检测 控制电路控制电源芯片立即关闭停止工作,并控制输入检测控制电路不输出 电源供电电压Vcc,这就可避免烧毁电路前端的器件,而且,电源管理芯片不 再工作,液晶屏供电电压不会反弹,从而消除了液晶屏出现屏闪现象。该方 案的电源输出过压保护是采用稳定反馈电压Vpfc来实现的,反馈电压Vpfc 通过反馈检测电路去控制生成反馈电压的电源芯片N2,当反馈电压Vpfc高于 设定值时,反馈检测电路工作,并输给芯片N2信号使芯片N2实现过流保护, 防止反馈电压继续升高,达到过压保护的目的。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 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國谶菊图l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的电路图。 图中,l为输入检测控制电路,2为反馈检测电路。 具体^ai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个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 其附图
,对本方案进行阐述。通过附1可以看出,本方案的电视电源保护电路,有电源输入电压Vac 输给第一二极管Dl经整流后由滤波电容Cl滤波,以及电源第--芯片Nl和电源 第二芯片N2,本方案是在第一二极管Dl的负端和电源第 一芯片Nl之间串接有 输入检测控制电路l,所述的输入检测控制电路l与电源第一芯片Nl有共同的 供电电压Vin,同时输入检测控制电路1在电源第一芯片N1的控制下,输出电 源供电电压Vcc,供电电压Vcc又给电源第二芯片N2供电,电源第二芯片N2 通过控制电源电路输出反馈电压Vpfc,电源第二芯片N2又连接反馈检测电路 2,反馈检测电路2又连接输入检测控制电路1和反馈电压Vpfc。通过附2可以看出,所述的输入检测控制电路l是,在第一二极管D1 的负端接串联反向的第一稳压二极管ZD1型号为05W33B和第-"电阻Rl接电源 第一芯片Nl型号为NCP1207ADR2G的8脚,在第一稳压二极管ZD1正端和第一 电阻Rl的接点有串联的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八电阻R8接地,在第 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的接点处连接有串联的反向第二二极管D2和第四电阻 R4接第一三极管Ql型号为顧BT2907ALT1G的基极,第 一三极管Ql的基极经第 五电阻R5接供电电压Vin,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也接供电电压Vin,供电 电压Vin同时接电源第一芯片Nl的6脚,在第三电阻R3和第八电阻R8的接点 处连接有串联的反向第三二极管D3、第七电阻R7和第十三电阻R13接第三三极管Q3型号为BCP56-10T1G的基极,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又经第十四电阻R14 接供电电压Vin,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经第十五电阻R15也接供电电压Vin, 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则输出电源供电电压Vcc,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又经 反向第三稳压二极管ZD3型号为固SZ15T1G接地,同时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 又接第二三极管Q2型号为MMBT2907ALT1G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 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则接第七电阻R7和第十三电阻R13的接点。该电 路的工作过程是当电源输入电压Vic高于设定值时,稳压二极管ZD1导通,使 电源芯片N1正常工作,电源芯片N1控制电源电路生成供电电压Vin,同时在 电阻R2与R3的接点处生成一高于供电电压Vin的电位,该电位使二极管D2 和三极管Ql截止,在电阻R3和R8的接点电位使二极管D3和三极管Q2截止, 供电电压Vin经三极管D3输出电源供电电压Vcc;当电源输入电压Vic低于 设定值时,稳压二极管ZD1截止,使电源芯片Nl失去启动电流,同时二极管 D2和三极管Ql导通供电电压Vin控制电源芯片Nl锁死,使电源芯片Nl停止工 作,此时,二极管D3和三极管Q2导通,三极管Q3被截止,电源供电电源Vcc 被断开。所以当输入欠压时,在原边即使还存在电量,也无法输送到次级, 从而实现了欠压保护,也消除了屏闪现象的出现。通过附2可以看出,所述的反馈检测电路2是,在输入检测控制电路l 的第八电阻R8、第三电阻R3和第三二极管D3负端的接点处接第四三极管Q4 型号为MMBT2222ALT1G的集电极,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经第九电阻R9接第 二电源芯片N2型号为NCP1653ADR2G的4脚,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同时经第 十电阻R10接自身的基极,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又经串联的正向第二稳压二 极管ZD2型号为腦SZ15T1G和第十一电阻Rll接反馈电压Vpfc,第二稳压二极 管ZD2负端和第十一电阻Rll的接点又经第十二电阻R12接地。该电路的工作 过程是在反馈电压Vpfc正常时,稳压二极管ZD2和三极管Q4截止,电源芯片 N2正常工作,并控制反馈电压Vpfc超出正常范围,则稳压二极管ZD2和三极管Q4导通,就给电源 芯片N2的CS端提供一个电压,使电源芯片N2产生过流保护而停止工作,这 就控制了反馈电压Vpfc的继续升高,启动过压保护的目的。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 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电视电源保护电路,包括有电源输入电压Vac输给第一二极管D1经整流后由滤波电容C1滤波,以及电源第一芯片N1和电源第二芯片N2,其特征是在第一二极管D1的负端和电源第一芯片N1之间串接有输入检测控制电路1,所述的输入检测控制电路1与电源第一芯片N1有共同的供电电压Vin,同时输入检测控制电路1在电源第一芯片N1的控制下,输出电源供电电压Vcc,供电电压Vcc又给电源第二芯片N2供电,电源第二芯片N2通过控制电源电路输出反馈电压Vpfc,电源第二芯片N2又连接反馈检测电路2,反馈检测电路2又连接输入检测控制电路1和反馈电压Vpfc。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视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输入检测 控制电路1是,在第一二极管Dl的负端接串联反向的第一稳压二极管ZD1和第 一电阻Rl接电源第一芯片Nl的8脚,在第一稳压二极管ZD1正端和第一电阻 R1的接点有串联的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八电阻R8接地,在第二电阻 R2和第三电阻R3的接点处连接有串联的反向第二二极管D2和第四电阻R4接第 --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经第五电阻R5接供电电压Vin,第 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也接供电电压Vin,供电电压Vin同时接电源第一芯片 Nl的6脚,在第三电阻R3和第八电阻R8的接点处连接有串联的反向第三二极 管D3、第七电阻R7和第十三电阻R13接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第三三极管Q3 的基极又经第十四电阻R14接供电电压Vin,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经第十五 电阻R15也接供电电压Vin,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则输出电源供电电压Vcc, 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又经反向第三稳压二极管ZD3接地,同时第三三极管Q3 的基极又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第二三极 管Q2的基极则接第七电阻R7和第十三电阻R13的接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视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反馈 检测电路2是,在输入检测控制电路1的第八电阻R8、第三电阻R3和第三二极管D3负端的接点处接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经第九 电阻R9接第二电源芯片N2的4脚,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同时经第十电阻R10 接自身的基极,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又经串联的正向第二稳压二极管ZD2和 第十一电阻Rll接反馈电压Vpfc,第二稳压二极管ZD2负端和第十一电阻Rll 的接点又经第十二电阻R12接地。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视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源第一 芯片Nl采用的是型号为NCP1207ADR2G的芯片。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视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三极 管Ql和第二三极管Q2是采用型号为MMBT2907ALT1G的三极管。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视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三三极 管Q3是采用型号为BCP56-10T1G的三极管。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视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稳压 二极管ZD1是采用型号为05W33B的稳压二极管。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视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稳压 二极管ZD2和第三稳压二极管ZD3是采用型号为MMSZ15T1G的稳压二极管。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视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源第二 芯片N2是采用型号为NCP1653ADR2G的芯片。
10.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视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第四三 极管Q4是采用型号为MMBT2222ALT1G的三极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视电源保护电路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电源输入电压Vac输给第一二极管D1经整流后由滤波电容C1滤波,以及电源第一芯片N1和电源第二芯片N2,本方案的特点是在第一二极管D1的负端和电源第一芯片N1之间串接有输入检测控制电路,所述的输入检测控制电路与电源第一芯片N1有共同的供电电压Vin,同时输入检测控制电路在电源第一芯片N1的控制下,输出电源供电电压Vcc,供电电压Vcc又给电源第二芯片N2供电,电源第二芯片N2通过控制电源电路输出反馈电压Vpfc,电源第二芯片N2又连接反馈检测电路,反馈检测电路又连接输入检测控制电路和反馈电压Vpfc。
文档编号H04N5/63GK101232171SQ20071001309
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24日
发明者迟洪波 申请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