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文档序号:765396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需要同时和多个用户通信,所以多址技术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传统的多址技术包括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FDMA)、时分多址(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TDMA)、和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传统的多址技术比较适合窄带通信,在将来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中,必须使用适合宽带系统的多址技术,其中基于多载波方式的多址技术将是主流,如正交频分复用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OFDMA)和交织频分复用多址(Interleave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IFDMA)等。其中,在OFDMA中,系统将时间和频率两个维度结合起来分配资源,系统在时间上通常以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OFDM)符号为最小分配单位,在频率上以子载波为最小的分配单位,结合起来时域上的一个OFDM符号和频域上的一个子载波组成OFDM系统最小的资源块,通常称为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如图1所示。
移动通信系统通常要求基站和终端能同时进行双向通信,所以双工方式对移动通信系统也非常重要,不同的双工方式将影响到系统的频谱分配和资源分配。移动通信系统的双工方式包括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简称FDD)和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ing,简称TDD)两种方式。FDD上下行采用不同的频段,因此需要成对使用频谱。不同双工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通常有不同的帧结构。
TDD系统的无线帧通常分为下行子帧和上行子帧。在下行子帧中,基站通常需要在固定位置发射同步信号,该同步信号有特殊的结构以方便终端检测,这样终端就会比较容易建立与基站的同步,该同步信号所占用的物理信道资源也称为同步信道(SynchronousChannel,简称SCH)。
在基于多载波方式多址技术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保持系统的灵活性以及降低终端成本,可以允许基站和终端使用不同的带宽,如基站以一个比较大的带宽发射(如10MHz、20MHz),终端用一个相对较小的带宽(如1.25MHz、2.5Mz、和5MHz)接收。为了使各种配置的终端都能正确接收到同步信道,同步信道通常在下行子帧中固定的位置以一个比较小的带宽发射,如1.25MHz,然后这个符号的其它带宽上将不发送任何东西,这样同步信道所在的符号除了同步信号所占用带宽外剩余带宽(下文中简称剩余带宽)就被浪费了。
3GPP LTE系统是一种下行基于OFDM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第二种帧结构(Alternative frame structure)是基于TDD方式的,其无线帧结构如图2所示。10ms的无线帧(Radio Frame)分成两个5ms的半帧(Half Frame,在3GPP LTE系统TDD方式下,该半帧相当于前文所说的无线帧),每个半帧分成7个0.675ms长度的子帧(Subframe,也叫时隙slot)和三个特殊时间段,7个0.675ms长度的子帧用于传输业务数据和信令,三个特殊时间段分别用于下行同步时隙(DwPTS)、主保护间隔(GP)、和上行同步时隙(UpPTS)。其中,子帧#0和DwPTS总是用于下行,子帧#1和UpPTS总是用于上行,GP作为下行到上行的切换点。
主同步信号所在的OFDM符号的频域结构如图3所示。按照3GPP LTE标准,其主同步信号(P-SCH)在下行同步时隙DwPTS的中间1.25MHz的带宽上发射,而当系统带宽大于1.25MHz时,系统在中间1.25MHz的带宽之外不发送任何数据,这显然是对资源的浪费。特别地,系统带宽越大,这种浪费也就越严重,很有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数据传输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402,在下行同步时隙中,在同步信道以外的系统带宽中添加数据;S404,利用同步信道以外的系统带宽,传输所添加的数据。
其中,所添加的数据包括以下数据中的至少一种导频、业务数据、以及控制信令。系统带宽大于1.25MHz。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适用于下行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具体地适用于时分双工移动通信系统,更具体地适用于3GPP长期演进系统。
其中,同步信道位于下行同步时隙的中间1.25MHz的带宽上。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用在3GPP长期演进系统的第二种帧结构中。
通过本发明,可以提高系统带宽的利用率,节省系统资源。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OFDM信号时域频域结构示意图;图2是3GPP LTE系统第二种帧结构方式下的无线帧结构示意图;图3是3GPP LTE系统第二种帧结构方式下DwPTS所在的OFDM符号的频域结构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wPTS所在的OFDM符号的频域结构图;以及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5MHz带宽基站DwPTS所在的OFDM符号的频域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4,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在系统带宽大于1.25MHz时,如图4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402,在下行同步时隙中,在同步信道以外的系统带宽中添加数据;S404,利用同步信道以外的系统带宽,传输所添加的数据。
其中,所添加的数据包括以下数据中的至少一种导频、业务数据、以及控制信令。
当传输的数据为导频时,接收机可以利用该导频进行信道估计,提高时隙0中数据的解调性能;当传输的数据为业务数据或控制信令时,则可以提高下行数据吞吐量;当一部分用于发射业务数据一部分用于发射导频时,系统在提高接收性能和提高下行数据吞吐量之间作了一个折衷。
当系统带宽大于1.25MHz时,系统在中间1.25MHz的带宽之外传输数据,由于这些数据与同步信号数据是按照频分复用的方式传输(或者等价地说,这些发送的数据与同步信号数据是正交的)的,所以这些数据的传输不会影响接收机对同步信号的检测。
其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适用于下行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具体地适用于时分双工移动通信系统,更具体地适用于3GPP长期演进系统。
下面参考图5和图6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假设,3GPP LTE系统使用图2所示的第二种帧结构,基站用5MHz的带宽发射下行信道,其中,主同步信道(P-SCH)占用DwPTS所在OFDM符号的1.25MHz的带宽,不同带宽下DwPTS的频域结构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wPTS所在OFDM符号5MHz的其余带宽将可用于向带宽大于1.25MHz的终端发射导频、业务数据、控制信令或三者混合,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以后,DwPTS的频域结构如图6所示。
根据3GPP TR 22 25.814 V7.1.0标准,在下行使用OFDMA的条件下,1.25MHz、2.5MHz、和5MHz带宽系统的每个OFDM符号系统的可用子载波数分别为76、151、和301。
其中,DwPTS所在OFDM符号的中间76个子载波将用于传输主同步信道(P-SCH)。2.5MHz带宽的剩余151-76=75个子载波可用于给带宽大于等于2.5MHz的终端发射数据,5MHz带宽的剩余301-151=150个子载波可用于给带宽大于等于5MHz的终端发射数据,如图6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402,在下行同步时隙中,在同步信道以外的系统带宽中添加数据;S404,利用所述同步信道以外的所述系统带宽,传输所添加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添加的数据包括以下数据中的至少一种导频、业务数据、以及控制信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带宽大于1.25MHz。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适用于下行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移动通信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适用于时分双工移动通信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适用于3GPP长期演进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信道位于所述下行同步时隙的中间1.25MHz的带宽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适用于所述3GPP长期演进系统的第二种帧结构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402,在下行同步时隙中,在同步信道以外的系统带宽中添加数据;S404,利用同步信道以外的系统带宽,传输所添加的数据。通过本发明,可以提高系统带宽的利用率,节省系统资源。
文档编号H04L27/26GK101052149SQ20071010793
公开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8日
发明者夏树强, 郁光辉, 袁柳清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