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频数据流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5547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视频数据流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流的传输方法,尤其是指一种视频数据流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广播多媒体和点播多媒体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出现了视频点播、准视频点播、时移电视点播以及视频即时通信等各种服务。为了保证服务的实时性和连贯性,这些服务通常都需要比较大的网络带宽来传输大量的图像与视频数据。因此,为了节约有限的带宽,人们通常使用编码技术将原始图像和视频数据在传输前进行有效压缩。
在视频数据流的传输过程中,被传输的数据流可以被压缩成各种格式,最常见的为联合图像专家组(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格式和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格式。其中,JPEG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联合成立的一个专家组织,该组织所制定的国际上通用的适用于彩色和单色多灰度连续色调静态图像的数据压缩编码标准被称为JPEG标准。利用JPEG标准进行压缩可以获得较高的压缩比,并保持较好的信噪比,从而大大节省图像存储空间,降低通信带宽,因此是一个适用范围很广的图像数据压缩标准,其应用并不局限于静止图像,也可应用于对视频数据流帧内数据的处理。以下将以JPEG标准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对视频数据流的处理方法。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对视频数据流进行处理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利用JPEG标准处理视频数据流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01,输入所需传输的YUV(亮度和色度,也称之为YCrCb)数据流。
所述YUV数据流为视频数据流中的一种,其中,YUV是欧洲电视系统采用的一种颜色编码方法,用于优化彩色视频信号的传输,其优点在于只需占用极少的带宽,且可解决彩色电视机与黑白电视机的兼容问题。YUV数据流中的“Y”表示亮度(Luminance或Luma)信号;而“U”和“V”表示色度(Chrominance或Chroma)信号,用于描述影像色彩及饱和度,指定像素的颜色。
步骤102,对上述YUV数据流进行离散余弦变换(DCT,Discrete CosineTransform)。
在JPEG标准中,可将视频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帧都看成是一张独立的图像。而对上述YUV数据流进行DCT变换的目的是为了将YUV数据流中的每一帧图像从空间域转换到频域中,即将图像的像素点数据用不同的频率系数来进行表示,从而得知图像的像素点数据在频域中的频率分布情况。具体的DCT变换过程为从YUV数据流中读入一帧图像,将该帧图像作为原始图像并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对其像素点进行扫描编码,将其分割成一系列具有8×8个像素点的子块后逐块进行处理。所述的处理为读取上述子块中每个像素点的像素值并形成一个8×8的像素数据矩阵,然后对该矩阵使用DCT函数进行运算,输出一个8×8的频率系数矩阵。该频率系数矩阵的左上角是低频分量的频率系数值,右下角为高频分量的频率系数值。由于原始图像子块中像素点的像素值的变化一般都比较平缓,从频域上看,经过DCT变换后的原始图像的频率系数主要集中在低频部分,因此上述的频率系数矩阵左上角的数值较大,而右下角的数值较小,趋近于零值。经过DCT变换后的图像数据的信息量和变换前的信息量相等,并未减少,所以DCT变换为无失真的变换。
步骤103,对DCT变换后得到的系数矩阵进行量化。
由于人类的眼晴对图像数据低频部分的信息(例如亮度信息)比对高频部分的信息(例如色差信息)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因此可以根据上述的人类视觉特性,尽可能地保持图像中的有用或重要的信息,而同时又尽量丢弃那些冗余的或不重要的信息,从而实现对图像数据的压缩。
为了达到压缩图像数据的目的,可使用量化表对上述经过DCT变换的频率系数矩阵进行量化。所述的量化表是根据人类视觉系统特性和压缩图像类型的特点预先定义并优化的量化系数矩阵;所述的量化,就是将上述频率系数矩阵中的各个元素除以上述量化系数矩阵中相应位置的元素,并舍去小数部分。通过上述的量化处理,可在保证一定质量的前提下,将原始图像中一部分对视觉效果影响不大的频率信息(例如亮度信息)所对应的频率系数的值变成连续的相同的0值。此时,在后续的数据传输中就可不用再逐位传输连续的多个0值,而只需传输多个0值的“个数”信息,待解码时再按该信息恢复为多个0值。例如可将“00000”用“50”表示,而在解码时再根据“50”将数据恢复为“00000”。因此,通过上述的量化可大幅压缩上述的频率系数矩阵。由上可知,上述的量化处理是不可逆的有损压缩,这也是造成JPEG压缩信息损失的主要原因。
步骤104,对量化后得到的矩阵系数进行编码并输出。
为了便于传输、存储和解码器进行解码,需要将编码后的图像数据组装成一帧一帧的数据进行传输,这样的数据通常被称为编码数据流。
图2为现有技术中对视频数据流进行处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对视频数据流进行处理的装置一般包括DCT单元201、量化单元202、编码单元203。其中,DCT单元201对接收到的YUV数据流进行DCT变换,并将经过DCT变换后的数据流输入量化单元202;量化单元202对接收到的数据流进行量化处理,并将量化处理后的数据流输入编码单元203;编码单元203对接收到的数据流进行编码,输出编码数据流。
虽然所需传输的YUV数据流经过上述处理后变成了可直接传输的编码数据流,但仍然需要较大的带宽来传输上述的编码数据流,而且上述的传输过程还需要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以保证所传输的图像质量,从而对网络带宽的可用性和可用的带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图像质量,需要尽可能地利用网络的传输带宽传输尽可能多的视频数据流。而在实际情况中,由于网络用户数、传输数据量的涨落、网络的处理能力以及其它的因素,网络的可用带宽在不断发生变化。在此情况下,如果发送过多的视频数据流,使得所发送的视频数据流超过了网络的可用带宽,则会造成视频数据的丢失,出现丢帧的现象,从而严重影响接收端所接收的视频数据流的动态效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发送端在发送视频数据流时通常都尽量调整所发送的数据量,留出一定的带宽余量以避免出现丢帧的现象。但在数据编码剧烈变化的时候,发送端即使使用上述的这种带宽控制方法,也很难对所发送的数据量做到有效控制,因此非常容易出现所发送的数据量超出带宽的现象,从而造成丢帧、错帧,严重影响视频数据流的动态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频数据流的传输方法及装置,从而在数据编码流剧烈变化时也不会出现丢帧等严重影响动态效果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视频数据流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至少包括A、对经过离散余弦变换后的视频数据流进行低码率量化后编码,并发送该编码后的第一数据流;B、根据所述低码率量化后的视频数据流重构图像信息,根据所述重构的图像信息以及所述视频数据流的原始图像信息,求取残差图像信息;C、对所述残差图像信息进行离散余弦变换,根据离散余弦变换后的视频数据流进行高码率量化后编码,并发送该编码后的第二数据流。
一种视频数据流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至少包括A1、对所接收到的编码后的第一数据流或第二数据流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第一数据流或解码后的第二数据流;B1、根据解码后的第一数据流合成视频数据流;或者,根据解码后的第一数据流和与第一数据流相对应的第二数据流合成视频数据流。
一种视频数据流的发送装置,该装置包括离散余弦变换单元,低码率量化单元,高码率量化单元,编码单元,重构单元和残差求取单元;所述离散余弦变换单元,用于接收视频数据流或所述残差求取单元发送的残差图像信息,将接收到的视频数据流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后,发送给所述低码率量化单元,将接收到的残差图像信息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后,发送给所述高码率量化单元;所述低码率量化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经过离散余弦变换的数据流进行低码率量化后,分别发送给所述编码单元和所述重构单元;所述高码率量化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经过离散余弦变换的数据流进行高码率量化后,发送给所述编码单元;所述编码单元,用于对接收的经过低码率量化或高码率量化后的数据流进行编码,发送相应的编码数据流;所述重构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经过低码率量化的数据流进行重构,将重构后的图像信息发送给残差求取单元;所述残差求取单元,用于接收视频数据流和所述重构单元发送的重构后的图像信息,根据视频数据流中的原始图像信息和所接收的重构后的图像信息求残差,将残差图像信息发送给所述离散余弦变换单元。
一种视频数据流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解码单元和合成单元;所述解码单元,将接收到的编码后的数据流进行解码得到解码数据流,发送给所述合成单元;所述合成单元,将接收到的解码数据流合成为视频数据流,输出视频数据流。
综上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视频数据流的传输方法及装置,使得即使在数据编码流剧烈变化的时候也能保证基本图像信息的传输,从而不会造成丢帧等严重影响动态效果的问题;同时,在网络带宽及数据编码都正常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图像的精度和细腻质感。


图1为现有技术中对视频数据流进行处理的流程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对视频数据流进行处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视频数据流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视频数据流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视频数据流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表达得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视频数据流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其主要思想是在传输视频数据流之前,预先将所需传输的视频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帧都分成基本层和高码率层;然后在视频数据流的传输过程中先利用小带宽完成当前帧的基本层的传输,实现当前帧的基本图像信息的传输;接着再利用剩余的带宽完成高码率层的传输,实现当前帧的图像高精度信息的传输,从而使得在上述视频数据流的传输过程中不会造成丢帧等严重影响动态效果的问题。
为了叙述的方便,在以下的实施例中,我们将以所传输的视频数据流为JPEG格式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视频数据流的流程图。在如下的处理过程中,我们将视频数据流(即YUV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帧都当成一张独立的图像进行处理。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视频数据流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301,输入所需传输的YUV数据流。
步骤302,对上述YUV数据流进行DCT变换。即把YUV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帧当成一张独立的图像,顺序地对视频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帧进行DCT变换。为叙述方便,在以下所述的步骤303~308中,以所处理的数据帧为同一个数据帧(可简称为当前帧)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303,对DCT变换后的数据帧进行低码率量化。
所述的低码率量化为设置一个量化表,并根据该量化表对经过上述DCT变换后的频率系数矩阵左上角的低频分量设置较细的量化(即使得频率系数的变化不大),而对其余部分即高频分量设置较粗的量化(即使得频率系数的变化较大),使得经过处理后的频率系数矩阵中的大部分频率系数很小,甚至为零,从而便于在以下的编码步骤中以较高的压缩比(例如30∶1)对视频数据流中的数据帧进行压缩,形成该数据帧的基本层。上述的量化表可以是JPEG标准中标准的低码率量化表,也可以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置的量化表。
步骤304,对低码率量化后的数据帧进行编码并输出基本层。
所述的编码即为对经过上述低码率量化后的数据帧进行压缩,使被压缩后的所需传输的数据量可以减到最小。经过上述编码过程后,可得到当前帧的基本层,该基本层中携带了当前帧的基本图像信息。所述的编码可以分为变长编码、熵编码以及加入帧头信息等三个编码操作,所述的变长编码和熵编码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编码方式,所述的加入帧头信息包括利用当前帧帧头部分的保留字节,在所述保留字节中加入一个标志位,该标志位的作用为标志该基本层为当前帧的基本层。完成上述的编码操作后,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将上述基本层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然后将这些数据包依次输出,形成该基本层的编码数据流,可以称之为第一数据流。
步骤305,根据低码率量化后的数据帧重构基本层的图像信息。即根据步骤303中所述经过低码率量化后的数据帧,通过反量化以及反DCT变换等操作,重构上述基本层的图像信息。
步骤306,根据上述基本层的图像信息以及原始图像信息,求取残差。所述的原始图像信息即上述基本层相对应的数据帧的图像信息。所述的求残差,即用上述的原始图像信息减去上述的基本层的图像信息,得到相应的残差图像的信息。该残差图像的信息中仍然存在数据冗余,因此还可用下述的步骤对残差图像的信息进行压缩。
步骤307,将上述残差图像进行DCT变换后,进行高码率量化。
所述的DCT变换与步骤102和步骤302中的DCT变换相同。所述的高码率量化为设置一个量化表,并根据该量化表对经过上述DCT变换后的频率系数矩阵的低频分量以及高频分量部分均设置较细的量化(即使得频率系数的变化不大),使得经过量化后的频率系数矩阵中的大部分频率系数都不为零,以便于在以下的编码步骤中以较低的压缩比(例如5∶1)对残差图像进行压缩,形成该残差图像所属数据帧的高码率层。上述的量化表可以是JPEG标准中标准的高码率量化表,也可以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置的量化表。
步骤308,对高码率量化后的数据帧进行编码并输出。
所述的编码与步骤304中所述的编码方法类似,也可分为变长编码、熵编码以及加入帧头信息等三个部分。经过上述编码过程后,可得到当前帧的高码率层,该高码率层中携带了当前帧的高精度的图像信息。其中,进行变长编码和熵编码的方法与步骤304中变长编码和熵编码的方法相同;所述的加入帧头信息包括利用当前帧帧头部分的保留字节,在所述保留字节中加入一个标志位,该标志位的作用为标志该高码率层为当前帧的高码率层。完成上述的编码操作后,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将上述高码率层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然后将这些数据包依次输出,形成该高码率层的编码数据流,可以称之为第一数据流。
在上述的步骤304和步骤308中,将所需传输的数据流的当前帧分为上述的基本层和高码率层后,可先利用小带宽完成当前帧的基本层的传输,然后再利用剩余的带宽完成当前帧的高码率层的传输。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的同一个数据帧的基本层和高码率层是连续发送的,即先发送当前帧的基本层,接着发送当前帧的高码率层;然后再顺序发送下一个数据帧的基本层和高码率层,并依此类推直至完成所有数据流的传输。
接收端在接收到包含基本层或高码率层的编码数据流后,可根据所接收的编码数据流中帧头信息的标志位得知所接收的编码数据流是基本层的编码数据流还是高码率层的编码数据流。如果接收端所接收的编码数据流中包含基本层,则接收端可通过相应的解码装置对该编码数据流进行熵解码后再进行变长解码后得到该基本层所属数据帧的基本图像信息;同理,接收端也可以通过相应的解码装置对所接收到的高码率层的编码数据流进行相应解码后得到该高码率层所属数据帧的高精度的图像信息。如果接收端还能正确接收到该基本层所属数据帧的高码率层的信息,则可将所接收到的属于同一个数据帧的基本层和高码率层合并,从而获得该数据帧的完整图像信息;如果接收端由于网络带宽或其他的原因无法正确接收到某个数据帧的高码率层,则因为接收端已经接收到了该数据帧的基本层,所以能保证接收端能够得到该基本层所属数据帧的基本图像信息,因此虽然会影响到接收端所接收的图像信息的精度,但却不会产生丢帧的现象,从而不会对视频数据流的动态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视频数据流发送装置。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视频数据流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视频数据流发送装置包括DCT单元401、低码率量化单元402、高码率量化单元403、编码单元404、重构单元405和残差求取单元406;所述编码单元404包括变长编码单元407、熵编码单元408、帧头信息加入单元409。其中,所述的DCT单元401接收外界输入的YUV数据流或残差求取单元406发送的残差图像信息,将所接收的YUV数据流进行DCT变换后发送给所述低码率量化单元402,将所接收的残差图像信息进行DCT变换后发送给所述高码率量化单元403;低码率量化单元402对所接收到的DCT变换后的数据流进行低码率量化,然后将低码率量化后的数据流分别发送给变长编码单元407和重构单元405;重构单元405对所接收到的低码率量化后的数据流进行重构,从而得到基本层的图像信息,并将基本层的图像信息发送给残差求取单元406;残差求取单元406根据所接收的基本层的图像信息以及该基本层所属的YUV数据流中的数据帧的原始图像信息求残差,并将残差信息发送给DCT单元401;所述高码率量化单元403对所接收到的DCT变换后的数据流进行高码率量化,然后将高码率量化后的数据流发送给变长编码单元407;变长编码单元407对所接收的量化后的数据流进行变长编码,然后将变长编码后的数据流发送给熵编码单元408;熵编码单元408对所接收的变长编码后的数据流进行熵编码,然后将熵编码后的数据流发送给帧头信息加入单元409;帧头信息加入单元409对所接收的熵编码后的数据流进行封装,并将相应的标志位写入帧头信息中,完成数据压缩,获得当前帧的基本层或高码率层并输出相应的编码数据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视频数据流接收装置。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视频数据流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视频数据流接收装置包括;解码单元501和合成单元502。
其中,所述解码单元501还包括帧头信息读取单元503、熵解码单元504和变长解码单元505。帧头信息读取单元503从所接收到的编码后的数据流中读取帧头信息中的标志位,将标志位信息发送给合成单元502,将所接收到的编码后的数据流发送给熵解码单元504;熵解码单元504对接收到的编码后的数据流进行熵解码,然后将熵解码后的数据流发送给变长解码单元505;变长解码单元505对接收到的熵解码后的数据流进行变长解码,然后将变长解码后的数据流发送给合成单元502。所述合成单元502可根据所接收到的标志位信息,得知所接收到的解码后的数据流为基本层还是高码率层。如果合成单元502所接收的解码后的数据流中包含同一个数据帧的基本层和高码率层,则合成单元502将上述同一个数据帧的基本层和高码率层进行合成,得到解码后的数据帧,该解码后的数据帧中包含了原始数据帧中的完整图像信息;如果合成单元502只接收到了某一个数据帧的基本层,而没有接收到该数据帧的高码率层,则合成单元502将上述的基本层合成为该数据帧的解码后的数据帧,该解码后的数据帧中包含了原始数据帧中的基本图像信息,因此虽然该解码后的数据帧并不包含原始数据帧中高精度的图像信息,对视频数据流的图像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却避免了丢帧现象的出现,从而不会对视频数据流的动态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视频数据流的传输方法及装置,使得在视频数据流的传输过程中,在数据码流以及网络带宽正常的时候能够保证接收端所接收到的视频数据流具有很高的精度和细腻质感,且在数据编码流剧烈变化的时候也能保证视频数据流中基本图像信息的传输,因此只会影响到视频数据流中图像的精度而不会出现丢帧等严重影响动态效果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视频数据流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A、对经过离散余弦变换后的视频数据流进行低码率量化后编码,并发送该编码后的第一数据流;B、根据所述低码率量化后的视频数据流重构图像信息,根据所述重构的图像信息以及所述视频数据流的原始图像信息,求取残差图像信息;C、对所述残差图像信息进行离散余弦变换,根据离散余弦变换后的视频数据流进行高码率量化后编码,并发送该编码后的第二数据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和步骤C所述编码包括在被编码的量化后的视频数据流中加入帧头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入帧头信息包括在所述第一数据流中的数据帧的帧头中加入一个标识该数据流为第一数据流的第一标志位;在所述第二数据流中的数据帧的帧头中加入一个标识该数据流为第二数据流的第二标志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入标志位包括在数据帧的帧头部分的保留字节中加入第一标志位或第二标志位。
5.一种视频数据流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A1、对所接收到的编码后的第一数据流或第二数据流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第一数据流或解码后的第二数据流;B1、根据解码后的第一数据流合成视频数据流;或者,根据解码后的第一数据流和与第一数据流相对应的第二数据流合成视频数据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所述解码包括从接收到的编码后的第一数据流中读取帧头信息中的第一标志位,从接收到的编码后的第二数据流中读取帧头信息中的第二标志位,对接收到的编码后的第一数据流或第二数据流进行解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1中根据解码后的第一数据流和与第一数据流相对应的第二数据流合成视频数据流包括B11、根据所述的第一标志位和第二标志位,将属于同一个数据帧的解码后的第一数据流和第二数据流合并,合成视频数据流。
8.一种视频数据流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离散余弦变换单元,低码率量化单元,高码率量化单元,编码单元,重构单元和残差求取单元;所述离散余弦变换单元,用于接收视频数据流或所述残差求取单元发送的残差图像信息,将接收到的视频数据流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后,发送给所述低码率量化单元,将接收到的残差图像信息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后,发送给所述高码率量化单元;所述低码率量化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经过离散余弦变换的数据流进行低码率量化后,分别发送给所述编码单元和所述重构单元;所述高码率量化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经过离散余弦变换的数据流进行高码率量化后,发送给所述编码单元;所述编码单元,用于对接收的经过低码率量化或高码率量化后的数据流进行编码,发送相应的编码数据流;所述重构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经过低码率量化的数据流进行重构,将重构后的图像信息发送给残差求取单元;所述残差求取单元,用于接收视频数据流和所述重构单元发送的重构后的图像信息,根据视频数据流中的原始图像信息和所接收的重构后的图像信息求残差,将残差图像信息发送给所述离散余弦变换单元。
9.根据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单元至少还包括变长编码单元,熵编码单元和帧头信息加入单元;所述变长编码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经过低码率量化或高码率量化后的数据流变长编码,将变长编码后的数据流发送给所述熵编码单元;所述熵编码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变长编码后的数据流进行熵编码,将熵编码后的数据流发送给所述帧头信息加入单元;所述帧头信息加入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的熵编码后的数据流的帧头中设置标志位,发送编码后的数据流。
10.一种视频数据流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解码单元和合成单元;所述解码单元,将接收到的编码后的数据流进行解码得到解码数据流,发送给所述合成单元;所述合成单元,将接收到的解码数据流合成为视频数据流,输出视频数据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单元至少还包括帧头信息读取单元、熵解码单元和变长解码单元;所述帧头信息读取单元,用于从接收到的编码后的数据流中读取帧头信息中的标志位,将标志位信息发送给所述合成单元,将接收到的编码后的数据流发送给所述熵解码单元;所述熵解码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编码后的数据流熵解码,将熵解码后的数据流发送给所述变长解码单元;所述变长解码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熵解码后的数据流变长解码,将变长解码后的数据流发送给所述合成单元;所述合成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标志位信息和变长解码后的数据流,合成视频数据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频数据流的传输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对经过离散余弦变换后的视频数据流进行低码率量化后再进行编码,并发送该编码后的第一数据流;根据所述低码率量化后的数据流重构图像信息,并根据所述重构的图像信息以及所述视频数据流的原始图像信息,求取残差图像信息;对所述残差图像信息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后进行高码率量化再进行编码,并发送该编码后的第二数据流。所述装置包括DCT单元,低码率量化单元,高码率量化单元,编码单元,重构单元和残差求取单元。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及装置,可在数据编码流剧烈变化的时候保证基本图像信息的传输,而不会造成丢帧等严重影响动态效果的问题;且在正常的情况下能保证图像的精度。
文档编号H04N7/30GK101094406SQ20071011940
公开日2007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3日
发明者张 浩 申请人: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