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资源划分方法及发送上行导频的方法、装置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56052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资源划分方法及发送上行导频的方法、装置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上行导频传输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划分上行导频(UpPTS)时 隙、这一上行特珠时隙所在时频资源的方法以及发送上行信道探测(CS, channel sounding)导频的方法、装置和基站侧/终端侧设备。
背景技术
在3G无线接口技术的长期演进(LTE, 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中引入 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后,正交子载波成为一种基本资源单元。OFDM 技术主要用于为不同的用户设备(l正)分配不同的子载波,并进行动态频率调 整的调度。
另外,为了便于对上行时频信道进行信道质量估计,在LTE系统中还设计 了两种上行导频。第一种上行导频为与3G系统中上行导频对应的、用于信道 质量估计和相关解调的上行数据解调(DM, Data Demodulation)导频。第二种 上行导频为专用于上行信道质量估计的上行CS导频。 一般来说,上行CS导频 的持续时间为 一个OFDM符号长度。
其中,针对上行CS导频而言,由于UE的工作频带一般小于LTE系统的 带宽,因此,在当前工作频带信道条件恶化或频率资源不够用的情况下,基站 Node B需要把UE调整到其他合理的频带上工作。调整的过程具体为选择 UE工作频带之外的其他频带,UE在该其他频带上先将上行CS导频发送给 NodeB。然后,NodeB根据上行CS导频进行相应的上行信道质量估计,并根
据上行信道质量估计的结果判断该频带的信道环境好坏。当判定该频带为可用 作UE工作的合理频带后,则将UE调整到该频带上工作。
进而,釆用时分双工(TDD, Time Division Duplex)方式的LTE系统中,
由于TDD方式的一个特点是上下行信道占用同样的频率,因此具有上下行信道 的互惠性、对称性。那么,利用上下行信道的对称性,根据上行信道质量估计 的结果还可以用于天线调整的目的,即为根据上行信道质量估计的结果推测出 下行信道的质量,从而对下行发射机制或参数进行一些调整,比如,发射模式、 赋形参数、天线系数等等。
目前,在釆用TDD方式的LTE系统中,将上行CS导频信号的发送放在常 规上行时隙中。如图l所示,图1为釆用TDD方式LTE系统的帧结构的组成 示意图。其中, 一个10ms长的无线帧分为两个5ms的半帧,每个半帧称为一 个子帧。每个子帧除了包括七个常规时隙之外,还包括三个特殊时隙。而且, 一般将七个常规时隙分别用TSO ~ TS6表示。
这里,图l所示帧结构中,TSO、 TS4、 TS5和TS6为常规下行时隙;TS1、 TS2和TS3为常规上行时隙。并且,该帧结构中的TS0与TS1之间存在三个特 殊时隙,用于传输上下行前导序列。其中,下行导频(DwPTS)时隙以左斜线 填充来表示;上行导频(UpPTS)时隙以右斜线填充来表示;DwPTS与UpPTS 之间为保护间隔(GP),以横线填充来表示。TS0 TS6可以通过上下行切换点 的位置配置上下行传输比例。图1中所示的第一个切换点位置在TSO与TS1之 间,并且为下上行切换点,即TSO用于传输下行帧,TS1用于传输上行帧。第 二个切换点位置在TS3与TS4之间,并且为上下行切换点,即TS3用于传输上 行帧,TS4用于传输下行帧。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为在釆用TDD方式的LTE系统中,由于上 行CS导频放在常规上行时隙中发送,并且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频资源,比如 OFDM符号中的几个子载波。因此,釆用现有技术导致常规时隙中业务数据传 输速率的下降。另外,由于UpPTS时隙这一特殊时隙不用于传输业务数据,其 唯一用途是被UE用来在非同步随机接入过程中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完成 UE的非同步随机接入过程。因此,当非同步随机接入过程的负荷很低时,UpPTS 时隙的资源利用率将会很低,从而,导致无线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资源划分方法,不仅提高了常 规时隙中业务数据传输的速率,而且提高了 UpPTS时隙、这一上行特殊时隙的 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的另 一 目的提供 一种发送上行信道探测导频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常 规时隙中业务数据传输的速率,而且提高了UpPTS时隙、这一上行特殊时隙的 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送上行信道探测导频的装置,不仅提高
了常规时隙中业务数据传输的速率,而且提高了 UpPTS时隙、这一上行特殊时
隙的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送上行信道探测导频的基站侧/终端侧
设备,不仅提高了常规时隙中业务数据传输的速率,而且提高了UpPTS、这一 上行特殊时隙的资源利用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资源划分方法,该方法基于存在上行特殊时隙UpPTS时隙的传输帧, 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 基站NodeB在UpPTS时隙中,划分出用户设备UE用于发送上行信道 探测CS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以及用于发送其他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 源;
B、 NodeB将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分别进行封装后,在覆盖范围内广 播发送。
其中,所述其他信号包括随机接入过程中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序列。 其中,步骤B进一步包括对所述时频资源的划分进行重新调整后,将调
整后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分别进行封装,并在覆盖范围内广播发送。
其中,步骤A中,NodeB进行划分的方式包括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或频
分复用和时分复用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所述UE用于发送上行CS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在整个小区带 宽范围内均句分布。
一种发送上行信道探测导频的方法,Node B在UpPTS时隙中划分出UE 用于发送上行C S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 Node B将包括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信号格式的信息封装到上行CS 导频控制命令中,发送给UE;
B、 所述UE收到所述控制命令后,在UpPTS时隙中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 发送上行CS导频信号。
其中,步骤B后还包括
C、 所述NodeB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进行相应的上行信 道质量估计。
其中,步骤A中,所述控制命令中还封装有在上行常规时隙中,划分的 l正用于发送上行CS导频信号所占用时频资源位置的信息;
相应的,步骤B还包括在所述上行常规时隙中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发送 上行CS导频信号。
其中,步骤C后还包括
D、 所述NodeB根据所述上行信道质量估计的结果,进行频域调度或者调 整下行发射机制/参数。
其中,步骤A中,所述NodeB将所述控制命令发送给UE具体为以层 一/层二的控制命令、层二的控制命令或层三的控制命令中的任一种传输方式进 行发送。
其中,步骤B中,所述UE以上行同步的方式将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 所述NodeB。
其中,步骤B中,所述UE收到所述控制命令后,根据所述控制命令的指 示,所述UE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以单次发送模式发送给所述Node B;或 者,
所述UE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以包括周期发送在内的多次发送模式发送
给所述NodeB。
其中,步骤B中,在所述UpPTS时隙中, 一个以上UE在相同的时频资源 位置上,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Node B;并且,不同UE发送的 上行CS导频信号之间通过不同的码字进行区分;
相应的,步骤C进一步为所述NodeB获取一个以上UE发送的上行CS 导频信号后,先通过每个UE自身的码字,区分出不同UE发送的上行CS导频 信号,再进行相应的上行信道质量估计。
其中,步骤B中,在所述UpPTS时隙中,所述UE使用全部或部分所述时 频资源,并在相应的全部或部分时频资源的位置上,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 发送给所述NodeB。
一种发送上行信道探测导频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基站侧时频资源划分单 元,基站侧封装单元,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基站侧信道质量估计单元、终端 侧发送/接收单元;其中, 、
基站侧时频资源划分单元,在UpPTS时隙中,用于划分出UE用于发送上 行CS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并将所述时频资源位置的信息发送给所述 基站侧封装单元;
基站侧封装单元,用于将包括在所述UpPTS时隙中、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 以及信号格式的信息封装到上行CS导频控制命令中,并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 送/接收单元;
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命令,并发送给所述终端侧发送
/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发送的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并发 送给所述基站侧信道质量估计单元;
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命令,并根据获取的所述控制命
令的指示,在UpPTS时隙中所述的时频资源的位置,将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
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基站侧信道质量估计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后,进行相应 的上行信道质量估计。
其中,所述基站侧封装单元,进一步用于将在上行常规时隙中,划分的UE
用于发送上行cs导频信号所占用时频资源位置的信息封装到上行cs导频控制
命令中,并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在所述上行常规时隙中、
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将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其中,该装置还包括基站侧频域调度单元,用于从所述基站侧信道质量估 计单元获取所述上行信道质量估计的结果后,根据所述上行信道质量估计的结 果,进行频域调度。
其中,该装置还包括下行发射机制/参数调整单元,用于从所述基站侧信道 质量估计单元获取所述上行信道质量估计的结果后,根据所述上行信道质量估 计的结果,调整下行发射机制/参数。
其中,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层一/层二的控制命令、 层二的控制命令或层三的控制命令中的任一种传输方式将所述上行CS导频控 制命令发送给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
其中,该装置还包括终端侧控制单元,用于从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获 取所述控制命令后,控制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基于不同发送机制发送所述 上行CS导频信号;
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不同发送机制, 将在所述UpPTS时隙中、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 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其中,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将上行同步的发送机制,发送给 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
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以上行同步的方式将所述 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其中,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将不同发送次数的发送机制,发
送给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
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以单次发送模式、或者包
括周期发送在内的多次发送模式,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 发送/接收单元。
其中,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将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位置上发送
的发送机制,发送给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
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送准收单元,进一步用于以在所述UpPTS时隙中, 一个以上UE在相同的时频资源的位置上,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
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其中,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将所述UE使用全部或部分所述
时频资源的发送机制,发送给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
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在所述UpPTS时隙中, 所述UE使用全部或部分所述时频资源,并在相应的全部或部分时频资源的位 置上,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一种发送上行信道探测导频的基站侧设备,该设备包括基站侧时频资源 划分单元,基站侧封装单元,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基站侧信道质量估计单元; 其巾,
基站侧时频资源划分单元,在UpPTS时隙中,用于划分出UE用于发送上 行CS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并将所述时频资源位置的信息发送给所述 基站侧封装单元;
基站侧封装单元,用于将包括在所述UpPTS时隙中、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 以及信号格式的信息封装到上行CS导频控制命令中,并发送给所述基站恻发
送/接收单元;
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命令,并发送给终端侧发送/接收
单元;接收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发送的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并发送给 所述基站侧信道质量估计单元;
基站侧信道质量估计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后,进行相应 的上行信道质量估计。
其中,所述基站侧封装单元,进一步用于将在上行常规时隙中,划分的UE
用于发送上行CS导频信号所占用时频资源位置的信息封装到上行CS导频控制 命令中,并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其中,该设备还包括基站侧频域调度单元,用于从所述基站侧信道质量
估计单元获取所述上行信道质量估计的结果后,根据所述上行信道质量估计的 结果,进行频域调度。
其中,该设备还包括下行发射机制/参数调整单元,用于从所述基站侧信
道质量估计单元获取所述上行信道质量估计的结果后,根据所述上行信道质量 估计的结果,调整下行发射机制/参数。
其中,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层一/层二的控制命令、
层二的控制命令或层三的控制命令中的任一种传输方式将所述上行CS导频控 制命令发送给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
一种发送上行信道探测导频的终端侧设备,该设备包括终端侧发送/接收单 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命令,并根据获取的所述控制命令的指示,在所述UpPTS 时隙中、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将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基站侧发送/接收单 元。
其中,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在所述上行常规时隙中、所
述时频资源的位置,将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其中,该设备还包括终端侧控制单元,用于从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获 取所述控制命令后,控制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基于不同发送机制发送所述
上行CS导频信号;
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选定的发送机制,将 在所述UpPTS时隙中、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 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其中,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将上行同步的发送机制,发送给 所述终端恻发送/接收单元;
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以上行同步的方式将所述 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其中,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将不同发送次数的发送机制,发 送给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
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以单次发送模式、或者包 括周期发送在内的多次发送模式,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 发送/接收单元。
其中,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将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位置上发送
的发送机制,发送给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
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以在所述UpPTS时隙中, 一个以上UE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位置上,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
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其中,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将所述UE使用全部或部分所述
时频资源的发送机制,发送给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
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在所述UpPTS时隙中, 所述UE使用全部或部分所述时频资源,并在相应的全部或部分时频资源的位 置上,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一、 釆用本发明划分的时频资源,由于UE利用UpPTS时隙、这一上行特 殊时隙将上行CS导频发送给NodeB,而常规时隙仅用于发送业务数据。因此, 对常规时隙业务数据的传输速率没有影响,相较于釆用现有技术而言,提高了 常规时隙中业务数据传输的速率。
二、 采用本发明划分的时频资源,由于增加了 UpPTS时隙、这一上行特殊 时隙的用途,因此,相较于釆用现有技术而言,提高了 UpPTS时隙的资源利用 率。
三、 本发明的上行CS导频的发送方式,可以与现有技术中的上行CS导频 的发送方式相互配合,有助于提高上行资源分配的精度。


图1为现有技术采用TDD方式LTE系统的帧结构的组成示意图2为本发明资源划分方法的原理的实现流程示意图3为本发明以频分复用方式划分UpPTS时频资源的帧结构的组成示意
图4为本发明以时分复用方式划分UpPTS时频资源的帧结构的组成示意
图5为本发明以频分和时分复用相结合的方式划分UpPTS时频资源的帧 结构的组成示意图6为本发明发送上行CS导频方法原理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UE利用UpPTS时隙、这一上行特殊时隙向NodeB 发送上行CS导频信号。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实施例并参照 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 一种资源划分方法,该方法基于存在UpPTS时隙、这上行特 殊时隙的传输帧,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OI、 NodeB在UpPTS时隙中,划分出UE用于发送上行CS导频信 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以及用于发送其他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这里,UE用于发送上行CS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可以在整个小区带 宽范围内均匀分布。从而,NodeB能够获得整个小区所用带宽范围内的、上行 信道质量估计的结果,并根据该上行信道质量估计的结果,进行资源调度过程。 充分利用了频率分集所带来的增益。
这里,其他信号可以是随机接入过程中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用 于完成UE的随机接入过程,实现UE与NodeB之间的上行同步。并且,经过 划分UpPTS时隙,使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和上行CS导频信号能分别在各自划
分的时频资源位置上发送,避免了在随机接入前导序列、与上行CS导频信号 之间产生相互干扰。
这里,NodeB进行划分时频资源的方式包括频分复用的方式、时分复用 的方式或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相结合的方式。图3、图4和图5分别给出了这 些划分方式各自一个实例的帧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为以频分复用方式划分时频资源的帧结构的组成示意图,图3中有一 个子帧。该子帧中,以稀疏左斜线填充的部分表示TS0-TS6这些常规时隙。 对于位于TSO与TS1之间的三个特殊时隙,以稠密左斜线填充的部分表示 DwPTS时隙,以横线填充的部分表示GP时隙,剩下的表示UpPTS时隙。如 果当前将UpPTS时隙划分成两部分时频资源, 一部分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 列,另一部分用于发送上行CS导频信号,则从图3中可直观获知,釆用频分 复用方式划分UpPTS时隙的时频资源。其中,以稀疏点填充的部分表示用于发 送上行CS导频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以稠密点填充的部分表示用于发送随机 接入前导序列所占的时频资源。
图4为以时分复用方式划分时频资源的帧结构的组成示意图,图4中,包
括序号为奇数和序号为偶数的两个子帧。两个子帧中,皆以稀疏左斜线填充的 部分表示TSO ~ TS6这些常规时隙。对于位于TSO与TS1之间的三个特殊时隙, 皆以稠密左斜线填充的部分表示DwPTS时隙,以横线填充的部分表示GP时隙, 剩下的表示UpPTS时隙。如果当前将UpPTS时隙划分成两部分时频资源,一 部分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另一部分用于发送上行CS导频信号,则从 图4中可直观获知,采用时分复用方式划分UpPTS时隙的时频资源。其中,将 序号为奇数子帧中的UpPTS时隙以稠密点进行填充,表示UpPTS时隙的全部 时频资源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将序号为偶数子帧中的UpPTS时隙以稀 疏点进行填充,表示UpPTS时隙的全部时频资源用于发送上行CS导频信号。
图5为以频分和时分复用相结合的方式划分时频资源的帧结构的组成示 意图,图5中,包括序号为奇数和序号为偶数的两个子帧。两个子帧中,皆以 稀疏左斜线填充的部分表示TS0 TS6这些常规时隙。对于位于TSO与TS1之
间的三个特殊时隙,皆以稠密左斜线填充的部分表示DwPTS时隙,以横线填
充的部分表示GP时隙,剩下的表示UpPTS时隙。如果当前将UpPTS时隙划 分成两部分时频资源, 一部分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另一部分用于发送 上行CS导频信号,则从图5中可直观获知,釆用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相结合 的方式,划分UpPTS时隙的时频资源。其中,在每个子帧中,皆以稀疏点填充 的部分表示用于发送上行CS导频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以稠密点填充的部分 表示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所占的时频资源。
步骤102、 NodeB先将划分后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分别进行封装,并封装
到系统消息中,然后,在覆盖范围内广播发送。
这里,所谓系统消息指基站周期性向UE发送的一类广播消息,其中包 括 一 些关于传输的基本设置信息。该消息的名字就叫系统消息或系统广播消息, 定期广播。
比如,如图4所示,Node B先划分UpPTS时隙,划分后的时频资源具体 为序号为偶数的子帧中,UpPTS时隙的全部时频资源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 序列;序号为奇数的子帧中,UpPTS时隙的全部时频资源用于发送上行CS导 频信号。然后,NodeB将划分后的时频资源封装到系统消息中进行广播。那么, 进行随机接入的UE通过读取该系统消息,能获知为其划分时频资源的位置, 之后,仅使用序号为偶数子帧中、UpPTS时隙的全部时频资源进行随机接入。
其中,步骤102进一步为针对系统应用环境的变化,相应于当前系统需 要,对所述时频资源的划分进行重新调整后,将调整后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分 别进行封装,并在覆盖范围内广播发送。
这里,系统应用环境的变化为UE当前随机接入的负荷发生了变化,那么, 当前系统需要可以是增加或减少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时频资源。如 果针对负荷由小变大而言,则当前需要为需要增加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 列的时频资源;则步骤102进一步为NodeB确定当前时频资源在所述时隙中 所占的份额,并确定所述调整信息。也就是说,在所述时隙中,将用于发送随 机接入前导序列的时频资源所占的份额调大,以保证完成UE的随机接入过程。如图6所示, 一种发送上行信道探测导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 、 Node B在UpPTS时隙中划分出UE用于发送上行CS导频信号 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步骤202、 NodeB将包括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信号格式的信息封装到上 行CS导频控制命令中,发送给UE。
这里,所述控制命令,用于指定UE在UpPTS时隙中,发送上行CS导频 信号的时频位置、信号格式比如码字等信息。
其中,NodeB将所述控制命令发送给UE具体为以层一/层二的控制命令、 层二的控制命令或层三的控制命令中任一种传输方式进行发送。
这里,所谓层一/层二的控制命令指封装为资源分配的控制命令,在层一 /层二控制信道上传输。所谓层二的控制命令指封装为媒体介入控制(MAC) 层的控制命令。所谓层三的控制命令指封装为无线资源控制(RRC)层的专 用测量的控制命令。
上述三种传输方式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控制命令传输的可靠程度和传输时 延大小,按照可靠程度从高到底依次是层三的控制命令、层二的控制命令、 层一/层二的控制命令;按照传输时延从小到大依次是层一/层二的控制命令、 层二的控制命令、层三的控制命令。
步骤203、 UE收到所述控制命令后,在相应于UpPTS时隙中所述时频资 源的位置,将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NodeB。
这里,如果所述控制命令中封装的、发送上行CS导频信号时频资源位置 的信息包括两类。其中, 一类为在UpPTS时隙、这一特殊时隙中,划分的 UE用于发送上行CS导频信号所占用时频资源位置的信息;另一类为在上行 常规时隙,比如TS1或TS2中,划分的UE用于发送上行CS导频信号所占用 时频资源位置的信息。
则步骤203进一步为UE收到所述控制命令后,在相应于UpPTS时隙中 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将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NodeB;同时,在相应于上 行常规时隙中、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UE将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NodeB。
也就是说,上行CS导频信号的发送位置既可以在UpPTS时隙中,也可以在其 他上行常规时隙中。并且,这两种上行CS导频信号的发送方式可以结合使用。
步骤204、 Node B根据接收到的上行CS导频信号,进行相应的上行信道 质量估计。
步骤205、 NodeB根据上行信道质量估计的结果,进行频域调度或者调整 下行发射机制/参数。
针对上述步骤203具体的处理过程还包括以下情况.-
第一种情况、步骤203中,l正以上行同步的方式将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 给所述NodeB。
具体来说,现有技术中,在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小区中,由于各个UE的 位置是随机分散在网络中的,如果这些UE发送的信号到达位于网络侧的Node B时刻不同,则信号之间就会产生强烈干扰,系统性能也会明显下降,因此, 在通常的上行信道中,UE发送的信号需要满足上行同步这一条件。而且,这里 所提到的上行同步的建立是通过随机接入过程来完成的。但是,在随机接入过 程自身中,在UpPTS时隙中,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发送过程无法满足上行同步 这一条件。然而,本发明上行同步已经建立,并且上行CS导频信号的发送釆 用上行同步方式发送,其优点是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中,可以设计更多的码字用 于不同用户,从而提高了上行CS导频信号的设计容量。
第二种情况、步骤203中,l正收到所述控制命令后,根据所述控制命令的 指示,UE将上行CS导频信号以单次发送模式发送给NodeB;或者,UE将上 行CS导频信号以包括周期发送在内的多次发送模式发送给Node B。
第三种情况、步骤203中,在相应于UpPTS时隙中,多个UE在相同的时 频资源位置上,将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Node B,并且,不同UE发送的上 行CS导频信号之间通过不同的码字进行区分。
相应的,步骤204进一步为Node B获取多个UE发送的上行CS导频信 号后,先通过每个UE自身的码字,区分出不同UE发送的上行CS导频信号, 再进行相应的上行信道质量估计。
这里,多个UE发送的上行CS导频信号可以使用相同的、相应于UpPTS 时隙中的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那么,在各个UE发送的上行CS导频信号之间, 需通过NodeB使用各个UE、不同的码字进行区分。
比如,网络侧的NodeB控制UE弁l和UE弁2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位置上,发 送上行CS导频信号。并且,UEW发送的上行CS导频信号使用码字1,而UE存2 发送的上行CS导频信号使用码字2。那么,网络侧的NodeB收到的是两个UE 发送上行CS导频信号的合成信号,NodeB通过使用码字1进行匹配滤波,将 UE#1的上行CS导频信号进行分离和处理,从而针对UE#1进行上行信道质量 估计;相应地,同理可知UE弁2的信号处理方式。
第四种情况、所述控制命令中指定的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的时频资源位 置可以为在UpPTS时隙中,划分出来用于发送上行CS导频信号所占用时频 资源的全部或部分。如果将用于发送上行CS导频信号所占用时频资源理解为 集合,则所述控制命令中指定的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的时频资源位置可以理 解为该集合的子集。
相应的,步骤203中,在相应于UpPTS时隙中,UE使用全部或部分所述 时频资源,并在相应的全部或部分时频资源的位置上,将上行CS导频信号发 送给NodeB。
一种发送上行信道探测导频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基站侧时频资源划分单 元,基站侧封装单元,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基站侧信道质量估计单元、终端 侧发送/接收单元。
其中,基站侧时频资源划分单元,在UpPTS时隙中,用于划分出UE用于 发送上行CS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并将所述时频资源位置的信息发送 给所述基站侧封装单元。基站侧封装单元,用于将包括在相应于所述UpPTS时 隙中、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以及信号格式的信息封装到上行CS导频控制命 令中,并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命令,并发送给所述终端侧发送 /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发送的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并发 送给所述基站侧信道质量估计单元。基站侧信道质量估计单元,用于获取所述 上行CS导频信号后,进行相应的上行信道质量估计。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命令,并根据获取的所述控制命令的指示,在相应于所述 UpPTS时隙中、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将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 发送/接收单元。
这里,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层一/层二的控制命令、
层二的控制命令或层三的控制命令中的任一种传输方式将所述上行cs导频控
制命令发送给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
这里,所述基站侧封装单元,进一步用于将在上行常规时隙中,划分的UE 用于发送上行CS导频信号所占用时频资源位置的信息封装到上行CS导频控制 命令中,并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 元,进一步用于在相应于所述上行常规时隙中、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将上行 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一种发送上行信道探测导频的装置,该装置还包括基站侧频域调度单元。 基站侧频域调度单元,用于从所述基站侧信道质量估计单元获取所述上行信道 质量估计的结果后,根据所述上行信道质量估计的结果,进行频域调度。
一种发送上行信道探测导频的装置,该装置还包括下行发射机制/参数调整 单元。下行发射机制/参数调整单元,用于从所述基站侧信道质量估计单元获取 所述上行信道质量估计的结果后,根据所述上行信道质量估计的结果,调整下 行发射机制/参数。
一种发送上行信道探测导频的装置,该装置还包括终端侧控制单元。终端 侧控制单元,用于从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获取所述控制命令后,控制所述 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基于不同发送机制发送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相应的, 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选定的发送机制,将在相应于所述 UpPTS时隙中、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 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这里,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的功能,根据获取的所述控制命令中的不同发
送机制有所不同。而且,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基 于不同发送机制发送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从而导致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 元的功能也不同。那么,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的具 体功能包括以下情况。
第一种情况、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将上行同步的发送机制, 发送给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 用于以上行同步的方式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 元。
第二种情况、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将不同发送次数的发送机 制,发送给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 一步用于以单次发送模式、或者包括周期发送在内的多次发送模式,将所述上
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第三种情况、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将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位置 上发送的发送机制,发送给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
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以在相应于所述UpPTS时隙中, 一个以上UE在相同 的时频资源位置上,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第四种情况、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将所述UE使用全部或部 分所述时频资源的发送机制,发送给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相应的,所述 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在相应于所述UpPTS时隙中,所述UE使用 全部或部分所述时频资源,并在相应的全部或部分时频资源的位置上,将所述 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一种发送上行信道探测导频的基站侧设备,该设备包括基站侧时频资源 划分单元,基站侧封装单元,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基站侧信道质量估计单元。
其中,基站侧时频资源划分单元,在UpPTS时隙中,用于划分出UE用于 发送上行CS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并将所述时频资源位置的信息发送 给所述基站侧封装单元。基站侧封装单元,用于将包括在相应于所述UpPTS时
隙中、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以及信号格式的信息封装到上行cs导频控制命
令中,并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
述控制命令,并发送给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发
送的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并发送给所述基站侧信道质量估计单元。基站侧 信道质量估计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后,进行相应的上行信道 质量估计。
这里,所述基站侧封装单元,进一步用于将在上行常规时隙中,划分的UE
用于发送上行cs导频信号所占用时频资源位置的信息封装到上行cs导频控制
命令中,并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这里,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层一/层二的控制命令、
层二的控制命令或层三的控制命令中的任一种传输方式将所述上行cs导频控
制命令发送给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
一种发送上行信道探测导频的基站侧设备,该设备还包括基站侧频域调 度单元。基站侧频域调度单元,从所述基站侧信道质量估计单元获取所述上行 信道质量估计的结果后,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信道质量估计的结果,进行频域调 度。
一种发送上行信道探测导频的基站侧设备,该设备还包括下行发射机制/ 参数调整单元。下行发射机制/参数调整单元,从所述基站侧信道质量估计单元 获取所述上行信道质量估计的结果后,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信道质量估计的结果, 调整下行发射机制/参数。
一种发送上行信道探测导频的终端侧设备,该设备包括终端侧发送/接收单 元。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命令,并根据获取的所述控制命 令的指示,在相应于所述UpPTS时隙中、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将上行CS导 频信号发送给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这里,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在相应于所述上行常规时隙 中、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将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 元。
一种发送上行信道探测导频的终端侧设备,该设备还包括终端侧控制单元。
终端侧控制单元,用于从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获取所述控制命令后,控制 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基于不同发送机制发送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相应 的,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不同发送机制,将在相应 于所述UpPTS时隙中、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 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这里,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的功能,根据获取的所述控制命令中的不同发 送机制有所不同。而且,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基
于不同发送机制发送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从而导致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
元的功能也不同。那么,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的具 体功能包括以下情况。
第一种情况、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将上行同步的发送机制, 发送给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
用于以上行同步的方式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 元。
第二种情况、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将不同发送次数的发送机 制,发送给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 一步用于以单次发送模式、或者包括周期发送在内的多次发送模式,将所述上
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第三种情况、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将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位置 上发送的发送机制,发送给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
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以在相应于所述UpPTS时隙中, 一个以上UE在相同 的时频资源位置上,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第四种情况、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将UE使用全部或部分所 述时频资源的发送机制,发送给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相应的,所述终端 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在相应于所述UpPTS时隙中,所述UE使用全部 或部分所述时频资源,并在相应的全部或部分时频资源的位置上,将所述上行 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资源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存在上行特殊时隙UpPTS时隙的传输帧,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A、基站Node B在UpPTS时隙中,划分出用户设备UE用于发送上行信道探测CS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以及用于发送其他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B、Node B将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分别进行封装后,在覆盖范围内广播发送。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信号包括随机接入 过程中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序列。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进一步包括对所 述时频资源的划分进行重新调整后,将调整后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分别进行封 装,并在覆盖范围内广播发送。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 NodeB进行划分的方式包括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或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相结 合的方式。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用于发送上行CS 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在整个小区带宽范围内均勻分布。
6、 一种发送上行信道探测导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odeB在UpPTS时 隙中划分出UE用于发送上行C S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该方法还包括以 下步骤A、 Node B将包括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信号格式的信息封装到上行CS 导频控制命令中,发送给UE;B、 所述UE收到所述控制命令后,在UpPTS时隙中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 发送上行CS导频信号。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后还包括C、 所述NodeB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进行相应的上行信 道质量估计。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控制命令 中还封装有在上行常规时隙中,划分的UE用于发送上行CS导频信号所占用 时频资源位置的信息;相应的,步骤B还包括在所述上行常规时隙中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发送 上行CS导频信号。
9、 根据权利要求6、 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后还包括D、 所述NodeB根据所述上行信道质量估计的结果,进行频域调度或者调 整下行发射机制/参数。
10、 根据权利要求6、 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 NodeB将所述控制命令发送给UE具体为以层一/层二的控制命令、层二的控 制命令或层三的控制命令中的任一种传输方式进行发送。
11、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UE 以上行同步的方式将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Node B。
12、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UE 收到所述控制命令后,根据所述控制命令的指示,所述UE将所述上行CS导频 信号以单次发送模式发送给所述NodeB;或者,所述UE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以包括周期发送在内的多次发送模式发送 给所述NodeB。
13、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在所述UpPTS 时隙中, 一个以上UE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位置上,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 给所述NodeB;并且,不同UE发送的上行CS导频信号之间通过不同的码字 进行区分;相应的,步骤C进一步为所述NodeB获取一个以上UE发送的上行CS 导频信号后,先通过每个UE自身的码字,区分出不同UE发送的上行CS导频信号,再进行相应的上行信道质量估计。
14、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在所述UpPTS时隙中,所述UE使用全部或部分所述时频资源,并在相应的全部或部 分时频资源的位置上,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NodeB。
15、 一种发送上行信道探测导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基站 侧时频资源划分单元,基站侧封装单元,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基站侧信道质 量估计单元、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其中,基站侧时频资源划分单元,在UpPTS时隙中,用于划分出UE用于发送上 行CS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并将所述时频资源位置的信息发送给所述 基站侧封装单元;基站侧封装单元,用于将包括在所述UpPTS时隙中、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 以及信号格式的信息封装到上行CS导频控制命令中,并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 送/接收单元;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命令,并发送给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发送的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并发 送给所述基站侧信道质量估计单元;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命令,并根据获取的所述控制命 令的指示,在UpPTS时隙中所述的时频资源的位置,将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 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基站侧信道质量估计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后,进行相应的上行信道质量估计。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侧封装单元,进 一步用于将在上行常规时隙中,划分的UE用于发送上行CS导频信号所占用时 频资源位置的信息封装到上行CS导频控制命令中,并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在所述上行常规时隙中、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将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基站 侧频域调度单元,用于从所述基站侧信道质量估计单元获取所述上行信道质量 估计的结果后,根据所述上行信道质量估计的结果,进行频域调度。
18、 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下行发射机制/参数调整单元,用于从所述基站侧信道质量估计单元获取所述上行信 道质量估计的结果后,根据所述上行信道质量估计的结果,调整下行发射机制/ 参数。
19、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 元,进一步用于根据层一/层二的控制命令、层二的控制命令或层三的控制命令 中的任一种传输方式将所述上行CS导频控制命令发送给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 单元。
20、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终端侧控制 单元,用于从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获取所述控制命令后,控制所述终端侧 发送/接收单元基于不同发送机制发送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不同发送机制, 将在所述UpPTS时隙中、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 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进 一步用于将上行同步的发送机制,发送给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以上行同步的方式将所述 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22、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进 一步用于将不同发送次数的发送机制,发送给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以单次发送模式、或者包 括周期发送在内的多次发送模式,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 发送/接收单元。
23、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将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位置上发送的发送机制,发送给所述终端侧发送/ 接收单元;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以在所述UpPTS时隙中,一个以上UE在相同的时频资源的位置上,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 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24、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进 一步用于将所述UE使用全部或部分所述时频资源的发送机制,发送给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在所述UpPTS时隙中, 所述UE使用全部或部分所述时频资源,并在相应的全部或部分时频资源的位 置上,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25、 一种发送上行信道探测导频的基站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基站侧时频资源划分单元,基站侧封装单元,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基站侧信 道质量估计单元;其中,基站侧时频资源划分单元,在UpPTS时隙中,用于划分出UE用于发送上 行CS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并将所述时频资源位置的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封装单元;基站侧封装单元,用于将包括在所述UpPTS时隙中、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 以及信号格式的信息封装到上行cs导频控制命令中,并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 送/接收单元;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命令,并发送给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发送的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并发送给 所述基站侧信道质量估计单元;基站侧信道质量估计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后,进行相应 的上行信道质量估计。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侧封装单元,进 一步用于将在上行常规时隙中,划分的UE用于发送上行CS导频信号所占用时 频资源位置的信息封装到上行cs导频控制命令中,并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27、 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基 站侧频域调度单元,用于从所述基站侧信道质量估计单元获取所述上行信道质 量估计的结果后,根据所述上行信道质量估计的结果,进行频域调度。
28、 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下行发射机制/参数调整单元,用于从所述基站侧信道质量估计单元获取所述上行 信道质量估计的结果后,根据所述上行信道质量估计的结果,调整下行发射机 制/参数。
29、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 元,进一步用于根据层一/层二的控制命令、层二的控制命令或层三的控制命令 中的任一种传输方式将所述上行CS导频控制命令发送给终端侧发送/接收单 元。
30、 一种发送上行信道探测导频的终端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命令,并根据获取的所述控制命令的 指示,在所述UpPTS时隙中、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将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 给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31、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 元,进一步用于在所述上行常规时隙中、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将上行CS导 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32、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终端侧控制 单元,用于从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获取所述控制命令后,控制所述终端侧 发送/接收单元基于不同发送机制发送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选定的发送机制,将 在所述UpPTS时隙中、所述时频资源的位置,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33、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将上行同步的发送机制,发送给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以上行同步的方式将所述 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34、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将不同发送次数的发送机制,发送给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以单次发送模式、或者包括周期发送在内的多次发送模式,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35、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进 一步用于将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位置上发送的发送机制,发送给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以在所述UpPTS时隙中, 一个以上UE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位置上,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36、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侧控制单元,进 一步用于将所述UE使用全部或部分所述时频资源的发送机制,发送给所述终 端侧发送/接收单元;相应的,所述终端侧发送/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在所述UpPTS时隙中, 所述UE使用全部或部分所述时频资源,并在相应的全部或部分时频资源的位 置上,将所述上行CS导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侧发送/接收单元。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资源划分方法,该方法基于存在上行导频(UpPTS)时隙、这一上行特殊时隙的传输帧,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基站在UpPTS时隙中,划分出终端用于发送上行信道探测导频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和用于发送其他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基站将所述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分别进行封装后,在覆盖范围内广播发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发送上行导频的方法、装置、和基站侧/终端侧设备。采用本发明资源划分方法及发送上行导频的方法、装置、和基站侧/终端侧设备,不仅提高了常规时隙中业务数据传输的速率,而且提高了对UpPTS时隙、这一上行特殊时隙的资源利用率。
文档编号H04B7/26GK101383636SQ20071012140
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5日
发明者房家奕, 蒋海林, 炜 鲍 申请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