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运营p2p网络应用路由系统及其路由实现方法

文档序号:765928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运营p2p网络应用路由系统及其路由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P2P数字媒体业务的新型应用路由系统及 其路由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在P2P网络中,终端与内容源或其他用户终端建立连接之前, 必须获取相关的应用路由信息。针对某一内容片段,应用路由信息至 少包括对端节点(Peer)的地址和端口号。
终端是内容交换和通讯服务的主体,而应用路由的效率、合理性 和准确性将关系到P2P网络的稳定运行和应用的服务质量,因此应用 路由机制是P2P网络设计的关键。现有P2P网络的应用路由机制多 采用中心随机选取、分布式随机扩散等方式。由于P2P网络中终端众 多,不同用户终端节点的服务能力差异也很大,节点的状态变化比较 快,因此随机选取方式容易使终端得到处理性能低、网络连通状态差 的应用路由,进而影响最终业务的服务质量,难以满足运营商网络高 稳定性、业务高质量的组网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P2P网络的服务质量,本发明提出了一种P2P应用路 由系统及其路由实现方法,其中通过对P2P接收端节点获取的路由信 息进行筛选,使终端获取性能最佳的应用路由,避免选择那些处理性 能低、网络连通状态差的目标对象,从而保证内容传输的速度和效率, 提高P2P业务的服务质量,满足了运营商大规模组网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所述P2P应用路由系统包括了三级路
由选路结构,即该系统包括资源管理器(RM)、指定资源管理器(DM) 和普通节点(NN),由不同级别的节点负责不同的路由管理、计算 及选路功能。
RM是第一级路由管理中心,负责存储各个域的路由统计信息; 接收DM的路由请求,并返回域外路由查询信息;以及实现全局负载 均衡。
DR是第二级自治域路由管理中心,负责存储与本域有关的路由 信息,向RM汇报本域的路由统计信息;根据节点的特征对资源数据 进行初步筛选,并定时向节点推送路由;响应并应答域内节点的路由 请求,代表用户终端向RM请求新的域外路由;以及实现域内负载均 衡。
NN是指级别最低的普通用户终端,其在路由处理中与DR交互 更新状态信息,并根据DR推送的路由信息完成最终路由计算。
本发明还提供了在上述P2P应用系统中实现路由的方法,其中 根据不同业务类型和节点的处理能力选择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使用户终端获得路由信息即由路由管理中心(DR/RM)主动推送路 由、用户终端自主请求路由、以及在对等终端节点(peer)之间交换 路由信息。
在第一种路由实现方式下,DR根据用户终端的服务类型和网络 负载均衡的需要,分阶段、周期性地向用户终端推送路由信息。其中 DR向终端选择并推送路由的基本原则是地域优先原则,即根据节点 所处的地域,优先选择在同一地域的内容节点之间提供服务,以提高 内容的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优化网络流量和流向。
由于不同类型的业务需求各不相同,针对不同类型的业务,DR 将采用不同的路由推送策略,包括
1.针对非实时业务,如内容下栽型业务,其对时延并不敏感, 并且内容片段的获取顺序无关紧要,因此在路由推送时主要釆用以下 原则
l)终端片段差异原则,即向域内用户终端推送不同内容的片段
路由,尽可能使用不同用户下栽的不同片段,以促进域内用户之间的 内容共享。
2)稀有片段优先原则,即DR统计域内各终端已有的内容片段, 并促使该域内缺少的稀有片段优先下栽,从而使域内保持尽可能多的 内容片段,域内各终端之间可实现内容共享,减少跨域之间的流量。
2.针对实时业务,如点播业务等,片段的准确、及时推送是首 要考虑的因素,因此DR在路由推送时主要采用预估法,其原理如下
每隔一定周期,终端将根据自身的緩存空间和播放进度计算未来 一段时间内(例如5分钟内)所需播放的片段,然后定时向DR发起 请求,DR将向终端推送相应的路由更新。考虑到MTN终端的动态 变化,对于同一内容片段,DR将为用户终端推送多条(例如3-4条) 路由,以实现备份,从而确保终端的服务质量。
在第二种路由实现方式下,考虑到MTN终端的频繁退出和加入, DR为终端推送的路由信息并不能保障用户准确地获得实时业务的内 容片段,为此,当用户终端发现自身缺少某些内容片段路由时,还可 以向所属的DR主动发起路由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DR在为终端选择路由时遵循地域优先原则,并 采用了两阶段信息搜索算法
在第一阶段,DR将检查本地是否满足终端的路由请求,如果本 地可以满足用户需求,则直接返回本地搜索结果;如果本地不能满足 用户需求,则将用户请求转发给RM。
在第二阶段,RM查询其存储的各个域的统计信息库,以查找用 户所请求的内容片断所在的域。如果发现没有一个域包含用户所需的 内容片断,则向DR返回内容源路由信息,并由DR向用户返回最终 的查询结果。
如果RM检索到某些域存储有该内容片断,则向所在域的DR发 起路由查询请求,在获取相关路由信息后,向DR返回该路由信息, 并由DR向用户返回最终的查询结果。
当发送端受到自身资源限制而无法满足接收端请求时,可以根据
自身的连接和路由信息,向接收端推荐相应的路由信息。
在第三种路由实现方式下,为了进一步扩大用户终端获取路由信
息的途径,终端(peer)之间还实时交换各自所存储的内容片断信息 和路由信息,从而使接收端peer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系统资源主动 向对端peer请求内容片断,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连接传输更多的片 断,并减少切换时间。
用户终端在获得了路由信息后,将根据预定的规则为各路由信息
计算优先级。在传输内容时,根据所计算出的优先级优先选用优先级 较高的路由。终端设置影响优先级的各个影响因素所占的权重,并根 据下述公式计算各服务节点的优先级(Priority):
其中b为影响因素,a为可根据系统运行经验进行调整的加权因 子,n为影响因素的个数。
在计算优先级时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可包括
(1) 节点服务能力节点的连接速度、服务带宽和现有负载状 况是决定对端服务能力的关键因素。在首次连接时,节点将对端自身 通报的服务能力信息作为判断依据。在建立连接后,MTN终端将采 用轻量的10k消息检测算法,用于测量对端的带宽、时延等参数,动 态评估节点服务能力,优先选择服务能力最强的4个节点作为连接对 象。
(2) 节点信用度对节点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其以往的稳定性因 素,以便在异构网络系统中选择性能稳定、可靠、共享意愿强的客户 端提供服务,减少连接的中断切换,提高整体服务质量、优化响应时 间和效率。
(3) 节点緩存Cache:优先选择内容还在内容緩存的客户端节 点提供服务,即优先选择刚刚收看该节目内容的客户端节点进行调 度,以改善服务响应速度,减少客户端硬盘操作次数。
U)节点类型调度的优先顺序为其它客户端节点的优先级
最高,内容緩存服务器的优先级其次,原始内容服务器的优先级最低。 这样可以提供系统伸缩性,使系统服务能力随用户增加而扩展,同时 保留服务器资源为非热门节目提供服务。
(5)路由获取来源与从peer端获取的路由相比,路由管理中 心DR和RM在推送路由的过程中兼顾了全网的负载均衡,为此,这 类路由被设置为拥有较高的优先级,以减少流量的不可控性。
终端在完成路由计算后,将按照顺序选择优先级高的节点作为目 标下载节点,与之建立连接,以实现内容的共享。
根据本发明,为了避免系统中某些服务能力较强的节点成为内容 请求的热点而负载过重,P2P应用路由系统采用了两级负载均衡机制, 即全局负载均衡和局部负载均衡。
P2P应用路由系统的全局负载均衡主要由RM来实现,包括以下 功能在向各域推送域外路由信息时,根据各域的节点服务统计信息 优先选择负载较轻的节点为其他域的节点服务;根据内容源的存储位 置为各域选择较近的内容源存储节点,向DR推送相关路由信息;以 及在内容下栽业务的情况下,促使不同域的更多终端优先下载稀有片 断,以进一步促进用户之间的内容共享,减少内容源的服务压力。
局部负载均衡主要由各域的DR实现。在向域内的节点推送路由 信息时,对于同一内容片断,DR将根据域内节点通报的负栽信息优 先选择域内负载较轻的节点为其他节点服务。
本发明实现了高扩展的应用路由架构体系。通过采用层次化的路 由体系结构,同时引入两级负栽均衡机制,不仅可以根据节点的动态
变化自动调整和扩展中心控制平台,而且还将资源管理、路由计算、 内容传输压力有效地分布在系统中各控制、管理和终端节点,较好地 解决了平台的扩展性问题。
同时,本发明提高了实时业务服务质量。通过引入集中的资源管 理和内容路由控制平台,为流媒体实时业务的数据传输提供了要求更 为严格的资源管理和控制功能,以及效率更高的内容路由搜索、计算 功能,从而有助于提供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
另外,本发明促进了流量的本地化。通过路由策略的调制和制定, 尽可能地使域内成员共享资源,减少跨地域流量,从而减轻了骨干网 的压力。


下面参考附图及对实施例的具体描述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如
图所示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三级路由选路系统。 图2示出了用户终端向DR和RM请求路由的过程,该过程是一 个递归过程。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P2P应用路由系统采用了三级路由 选路结构,即该系统包括资源管理器RM、指定资源管理器DM和普 通节点NN,由不同级别的节点负责不同的路由管理、计算及选路功 能。
其中资源管理器RM作为第一级路由管理中心,负责存储各个 域的路由统计信息;接收指定资源管理器的路由请求,并返回一定数 量的域外路由查询信息;以及全局负载均衡。
指定资源管理器DR作为第二级自治域路由管理中心,负责存储 与本域有关的路由信息,向RM汇报本域的路由统计信息;根据节点 的特征对资源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并定时向节点推送路由;响应并应 答域内节点的路由请求,代表用户向RM请求新的域外路由;以及域 内负载均衡。
普通节点(NN)是指用户终端,其在路由处理中与DR交互更 新状态信息,并根据DR推送的路由信息完成最终路由计算。
在本发明所述系统中,可以通过路由管理中心(DR/RM)主动 推送路由、终端自主请求路由和对等节点(peer)间交换路由信息这 三种方式来向终端提供路由信息。根据业务类型的不同可采取不同的
路由信息传送和计算方法,并且在选路时还考虑到了各节点的处理能 力。
图2示出了用户终端向DR和RM请求路由的过程。首先,用户 终端向本域内的指定资源管理器DR1请求路由,DR1查询本域内存 在的路由信息。如果本域内存在该内容片断,则返回相应的路由信息。
当本域内存储的路由信息无法满足用户终端的路由请求时,DR1 将向资源管理器RM发起路由请求。
RM将查询自己所辖各域的内容资源统计信息,选择相应的DR2 发起路由请求。被请求的DR2查询自身所在域的路由信息,响应RM 的路由请求,将查询结果返回给RM。
随后,RM将查询结果返回给DR1,而DR1将查询结果返回给 发出请求的用户终端。
权利要求
1.一种P2P应用路由系统,其包括三级路由选路结构,即该系统包括资源管理器(RM)、指定资源管理器(DM)和普通节点(NN),由不同级别的节点负责不同的路由管理、计算及选路功能,其中资源管理器(RM)是第一级路由管理中心,负责存储各个域的路由统计信息;接收指定资源管理器(DM)的路由请求,并返回域外路由查询信息;以及实现全局负载均衡;指定资源管理器(DR)是第二级自治域路由管理中心,负责存储与本域有关的路由信息,向资源管理器(RM)汇报本域的路由统计信息;根据节点的特征对资源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并定时向节点推送路由;响应并应答域内节点的路由请求,代表用户终端向资源管理器(RM)请求新的域外路由;以及实现域内负载均衡;普通节点(NN)是指级别最低的普通用户终端,其在路由处理中与指定资源管理器(DR)交互更新状态信息,并根据指定资源管理器(DR)推送的路由信息完成最终路由计算。
2. 在权利要求1所述P2P应用系统中实现路由的方法,其中 根据不同业务类型和节点的处理能力选择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使用户终端获得路由信息即由路由管理中心(DR/RM)主动推送路 由、用户终端自主请求路由、以及在对等终端节点间交换路由信息。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由指定资源管理 器(DR)根据用户终端的服务类型和网络负载均衡的需要,分阶段、 周期性地向用户终端推送路由信息时,根据用户终端节点所处的地 域,优先选择在同一地域的内容节点之间提供服务。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非实时业务, 当指定资源管理器(DR)向本域内的用户终端节点推送路由信息时, 尽可能使不同用户终端下载到不同的内容片断,以促进域内用户之间 的资源共享。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非实时业务,当指定资源管理器(DR)向本域内的用户终端节点推送路由信息时, 指定资源管理器(DR)统计本域内各用户终端已有的内容片断,使 本域内缺少的稀有片断优先下载,从而使本域内保持尽可能多的片断 内容。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实时业务,每 隔一定周期,用户终端将根据自身的緩存空间和播放进度预估未来一 段时间内所需的播放片断,并定时向指定资源管理器(DR)发起请 求,指定资源管理器(DR)将向该用户终端推送相应的路由更新。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同一内容片断, 指定资源管理器(DR)为用户终端推送多条路由信息,以实现备份。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户终端发现自 身缺少某些内容时,向所属的指定资源管理器(DR1)主动发起路由 请求;当指定资源管理器(DR1)接收到用户终端发起的路由请求后, 首先检查本域是否能满足该用户终端的路由请求,如果本域可以满足 该路由请求,则直接向该用户终端返回本地搜索结果;如果本域不能 满足该路由请求,则将该路由请求转发给资源管理器(RM);随后,资源管理器(RM)查询其自身存储的各个域的统计信息 库,以查找用户终端所请求的内容片断所在的域,如果没有一个域包 含此内容片断,则向指定资源管理器(DR1)返回内容源的路由信息, 并由指定资源管理器(DR1)向用户终端返回最终查询结果;如果资源管理器(RM)检索到某些域存储有该内容片断,则向 所在域的指定资源管理器(DR2)发起路由查询请求,在获得相关的 路由信息后,将该路由信息返回给提出请求的指定资源管理器 (DR1),并由该指定资源管理器(DR1)向用户终端返回最终查询 结果。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发送端受自身资 源限制而无法满足接收端请求时,可以根据自身的连接和路由信息向 接收端推荐相应的路由信息。
10.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各用户终端之间 实时交互各自存储的内容片断和路由信息,从而使接收端节点可以根 据自身的需求和系统资源主动向对端节点请求内容片断,以最大限度 地利用现有连接传输更多的片断,并减少切换时间。
11. 如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 户终端在获得路由信息后,根据以下公式来计算各服务节点的优先 级其中Priority表示优先级,b为影响因素,a为可根据系统运行经验进行调整的加权因子,n为影响因素的个数,在传输内容时,根据所计算出的优先级选择优先级较高的节点作 为目标下载节点。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确定优先级 的所述影响因素为节点服务能力、节点信用度、节点緩存、节点类型、 以及路由获取来源。
1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资源管理器 (RM)实现全局负载均衡,其中资源管理器(RM)在向各域推送域外路由信息时,根据各域的节点服务统计信息优先选择负载较轻的节 点为其他域的节点服务;根据内容源的存储位置为各域选择较近的内 容源存储节点,向DR推送相关路由信息;以及在内容下载业务的情 况下,促使不同域的更多终端优先下载稀有片断。
1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各域的指定资 源管理器(DR)来实现局部负载均衡,其中在向域内的节点推送路 由信息时,对于同一内容片断,指定资源管理器(DR)根据域内节 点所通报的负载信息优先选择域内负载较轻的节点为其他节点服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P2P数字媒体业务的新型应用路由系统及其路由实现方法。所述包括三级路由选路结构,即该系统包括资源管理器(RM)、指定资源管理器(DM)和普通节点(NN),由不同级别的节点负责不同的路由管理、计算及选路功能。通过对P2P接收端节点获取的路由信息进行筛选,使终端获取性能最佳的应用路由,避免选择那些处理性能低、网络连通状态差的目标对象,从而保证内容传输的速度和效率,提高P2P业务的服务质量,满足了运营商大规模组网的需求。
文档编号H04L12/56GK101360042SQ20071013838
公开日2009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日
发明者吕冠中, 宏 唐, 涛 庞, 洁 梁, 娟 武, 珣 陈, 海 黄 申请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