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基站系统及其组网方法和基带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63781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体式基站系统及其组网方法和基带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站技术,尤指一种分体式基站系统及其组网方法和组成分 布式基站的基带单元。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是移动通信网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连接于用 户终端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用于收发无线信号,使用户终端接入无线网络, 同时完成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信息交互。图1是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从图l可以看出,该基站主要包括基站与基站控制器接口,用于完成基站与基站控制器(BSC)之间的接 口功能,也可称为传输单元;主控及时钟同步单元, 一方面完成基站的控制 功能以及基站内各单元间信令、业务数据^j交换控制,另一方面用于为基站内 其它单元提供时钟信号;上下行基带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完成对物理层符号级 和码片级数字信号的处理,并与中射频信号处理单元之间交互数字基带信号; 中射频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完成数字基带信号与中射频信号之间的转换;功 放单元和双工器,用于对来自中射频信号处理单元或天线的中射频信号进行 放大处理。其中,将基站与基站控制器接H单元、主控及时钟同步单元和上下行基 带信号处理单元合称为基带部分;将中射频信号处理单元、功放单元和双工 器合称为射频部分,实现数字基带信号与中射频信号之间的转换,并发送处理 后的射频信号。图1中各组成部分均放置在一个机拒中,组成一个完整的基 站。在传统的基站系统中,应用较多的两种基站是宏基站和小基站。宏基站通常有较大的容量,可以支持3扇区、6扇区等的配置,且分室内室外两种 形态;而小基站通常容量较小,仅可以支持l-3扇区的配置,小基站一般要 求能支持室外的应用,是对宏基站组网的一种有力补充。由于宏基站支持大容量,所有单板和模块集中放置在一个机拒中,因此, 宏基站体积和重量均较大,这就要求有专门的安装机房或者室外安装底座; 而小基站支持容量较小,因此体积也相对较小,通常支持抱杆或挂墙等安装 方式,安装比较方便,不需要专门的机房或占地面积。下面对目前常用的宏 基站和小基站的组成分别进行介绍(1) 宏基站是将组成基带部分的传输单元、主控及时钟同步单元和上 下行基带信号处理单元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功能单板上,各单板间通过背板连 接,根据不同的扩容要求新增不同种类的单板或模块;将组成射频部分的双 工器、功放单元、中射频信号处理单元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功能单板上,各单 板间通过外部配线连接,并将上述组成单元放置在一个室内或室外型机拒 中,室外型机拒还包括温控设备、电源、环境监控、传输设备等功能单元, 各个部件体积都比较大,导致机拒体积和重量偏大,搬运、安装成本高,安装地点选取受限,影响网络建设速度。这样的结构占用空间大、功耗和成本 较高,在有备份要求下,需要通过增加某些种类单板或模块的数量来实现备 份,备份成本高,而且实现复杂。(2) 小基站是将图1中所有单元都放在一个结构紧凑的结构件模块中, 体积小,安装方便。 一般小基站支持1~3扇区的配置,在单个机拒支持单 扇区的情况下,当需要支持更多扇区或容量配置时,需要使用多个小基站进 行组网,增加了组网和系统管理的复杂度。小基站虽然体积较小,安装方便,但却存在容量小、扩容不方便、组网 不灵活的缺点。当需要扩容时,需要通过多个小基站并拒来实现,而多个小 基站并拒后不利于配线操作和防护。因此,小基站不适合预期容量较大的应 用场合;而且,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采用一体化设计方式,不利于基带部分 和射频部分的扩容升级。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基站系统,能减小基 站系统的占地面积,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提高基站系统工作的可靠性。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基站的组网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 简便灵活地实现基带单元与射频单元之间的多种组网方式。本发明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基站的基带单元,通过该基带单 元,能够灵活地采用多种方式实现基站的扩容,能减小基站系统的占地面积, 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提高基站工作的可靠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分体式基站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基带单元BBU,该BBU包括主控及时钟同步单元、基带信号 处理单元、传输单元;至少 一个射频单元RFU,该RFU上i殳有至少 一个第二基带射频接口 ; 该BBU还包括接口单元,用于提供与外部进行数据信息交互的接口 ,并 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之间交互数字基带信号,与主控单元之间交互主控信息; 所述接口单元进一步包括 一个或多个第一基带射频接口;且所述接口单元与主控及时钟同步单元、基带信号处理单元、传输单元集成于一体;所述BBU通过其第一基带射频接口与RFU上的第二基带射频接口相连, 并通过这个相连的基带射频接口与RFU之间传输上行/下行基带数据和主控状 态信息。所述第 一基带射频接口与第二基带射频均为高速数字接口 。 所述BBU为多个,BBU之间通过线缆连接;所述BBU的接口单元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扩容接口,用于在BBU之间传输时钟同步信号、基带信息、传输信息和主控信息,实现BBU间互连及数据共享。所述第一扩容接口包括至少一个提供主备倒换控制信号的第一扩容接口。 所述接口单元还包括用于标识基站站型和自身位置的识别接口。
所述接口单元还包括用于扩展基站输入干结点功能的干结点输入接口 。 所述多个BBU包括一个工作于主用状态的主BBU。 所述多个BBU包括至少一个工作于备用状态的备BBU。 所述RFU至少与主BBU或备BBU其中之一相连。 所述多个BBU包括至少一个工作于从属状态的从BBU。 所述分体式基站系统还包括一交换BB盒,该交换BB盒上设有多个第二扩容接口 ,每个BBU通过各自的第一扩容接口与交换BB盒的一个第二扩容接口相连。所述RFU为射频拉远单元RRU。 所述RRU与BBU之间通过传输々某质相连。 所述RFU为近端RFU。所述BBU放置于高度大于等于IU的标准机拒的空闲空间中。一种分体式基站系统的组网方法,将基站系统分离为离散放置的基带单元 BBU和射频单元RFU,其中,所述BBU为将基带信号处理单元、传输单元、 主控及时钟同步单元和接口单元集成于一体的BBU,该BBU的接口单元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基带射频接口 ,所述RFU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基带射频接口 ;该方法还包括通过连接BBU的第一基带射频接口和RFU的第二基带射 频接口实现BBU与RFU的相连。所述BBU为多个BBU,该BBU的接口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一扩容接口,该 方法进一步包括设置BBU的工作状态;并将各BBU通过各自所述接口单元 中的第一扩容接口相连。所述RFU为多个RFU,该RFU上的基带射频接口为多个,该方法进一步 包括将多个RFU通过各自的第二基带射频接口相连。所述BBU为两个BBU,所述设置BBU的工作状态为-没置其中一个BBU 为工作于主用状态的主BBU,且设置另 一个BBU为工作于备用状态的备BBU;所述各BBU通过第一扩容接口相连为将主BBU与备BBU通过提供主 备倒换控制信号的第 一扩容接口相连。
所述设置BBU的工作状态为设置多个BBU中的任意一个BBU为工作 于主用状态的主BBU,且设置其余的BBU为工作于从属状态的从BBU;所述各BBU通过第一扩容接口相连为将主BBU与各从BBU通过一个 或多个不提供主备倒换控制信号的第 一扩容接口相连。所述设置BBU的工作状态为设置多个BBU中的任意一个BBU为工作 于主用状态的主BBU,且设置其余的BBU为工作于从属状态的从BBU;所述各BBU通过扩容接口相连为将主BBU与各从BBU通过一个或多 个提供主备倒换控制信号的第一扩容接口相连;同时主BBU中的主控单元屏蔽 主备倒换控制信号。所述各BBU通过扩容接口相连进一步包括将主BBU与每个从BBU通 过一个或多个提供主备倒换控制信号的第一扩容接口相连;同时主BBU中的主 控单元屏蔽主备倒换控制信号。所述设置BBU的工作状态为设置多个BBU中的任意一个BBU为工作 于主用状态的主BBU,且"&置多个BBU中的任意一个BBU为工作于备用状态 的备BBU,且设置其余的BBU为工作于从属状态的从BBU,其中,所述主BBU 与备BBU不是同 一个BBU;所述各BBU通过第一扩容接口相连为将主BBU和备BBU通过提供主 备倒换控制信号的第一扩容接口相连,将备BBU与各从BBU通过一个或多个 不提供主备倒换控制信号的第 一扩容接口相连。所述设置BBU的工作状态为设置多个BBU中的任意一个BBU为工作 于主用状态的主BBU,且设置多个BBU中的任意一个BBU为工作于备用状态 的备BBU,且设置其余的BBU为工作于从属状态的从BBU,其中,所述主BBU 与备BBU不是同 一个BBU;所述各BBU通过第一扩容接口相连为将主BBU与备BBU通过提供主 备倒换控制信号的第一扩容接口相连,将备BBU与各从BBU通过一个或多个 提供主备倒换控制信号的第一扩容接口相连;同时备BBU中的主控单元屏蔽主 备倒换控制信号。
所述各BBU通过第一扩容接口相连进一步包括将备BBU与每个从BBU 通过一个或多个提供主备倒换控制信号的第一扩容接口相连;同时备BBU中的 主控单元屏蔽主备倒换控制信号。存在多个从BBU,所述多个BBU通过第一扩容接口相连,进一步包括 将从BBU之间通过不提供主备倒换控制信号的第 一扩容接口相连;或者,将从BBU之间通过提供主备倒换控制信号的第一扩容接口相连,且 由互连的两个从BBU中至少一个从BBU的主控单元屏蔽主备倒换控制信号。该方法还包括在BBU之间设置提供多个第二扩容接口的交换BB盒;将 多个BBU通过各自的第一扩容接口与交换BB盒的第二扩容接口相连,实现 BBU间的互联。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交换BB盒根据所设置的每个BBU的工作状态, 在主BBU与备BBU的主备倒换控制信号之间建立电连接。所述的RFU为射频拉远单元RRU,所述BBU和RRU通过传输媒质连接。所述传输媒质为光纤或电缆。所述的RFU为近端RFU。所述BBU之间通过传输^f某质连接。所述传输媒质为光纤或电缆。一种基带单元BBU,至少包括主控及时钟同步单元,用于完成基站的控制功能、基站内各单元间信令及 业务数据的交换,并提供时钟信号;基带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完成对物理层符号级和码片级数字信号的处理; 传输单元,与基站控制器连接,完成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信息交互;该BBU还包4舌接口单元,用于提供与外部进行数据信息交互的不同类型的接口,并与基 带信号处理单元之间交互数字基带信号,与主控单元之间交互主控信息;且所述主控及时钟同步单元、基带信号处理单元、传输单元和接口单元集
成于一体;其中,所述接口单元进一步包括用于连接RFU,并与RFU之间传输上 行/下行基带数据和主控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基带射频接口 ;用于外接电 源的电源接口;用于对基站进行管理和维护的调试接口。所述第 一基带射频接口为高速数字接口 。所述调试接口是串口和/或网口 。所述识别接口为拨码开关、和/或线缆ID识别接口 。所述电源接口进一步包括用于连接具有RS485接口的设备的告警总线接c 。所述接口单元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扩容接口,用于在BBU之间传输时钟 同步信号、基带信息、传输信息和主控信息,实现BBU间互连及数据共享。 所述接口单元进一步包括用于复位基站的复位接口; 和/或用于标识基站站型和自身位置的识别接口 ; 和/或用于控制自身通断电的电源开关; 和/或用于外接测试设备的测试接口 ; 和/或用于接收外部时钟信号的信号输入接口 ; 和/或用于扩展基站的输入干结点功能的干结点输入接口 ; 和/或静电护腕端子; 和/或保护地接线端子。所述扩容接口包括 一个或多个提供主备倒换控制信号的扩容接口。 所述信号输入接口包括用于接收GPS同步时钟信号的信号输入接口、或用于接收2M同步时钟信号的信号输入接口、或两者的组合。所述测试接口包括用于输出IOM测试同步时钟的IOM测试接口、或用于输出TTI信号的TTI测试接口、或两者的组合。所述基带单元放置于高度大于等于1U的标准机拒的空闲空间中。 所述主控及时钟同步单元、基带信号处理单元、传输单元和接口单元集成于一单板上。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所提供的分体式基站系统,将基带部分与射频部分分离,由基带部分组成的基带单元(BBU)与由射频部分组成的射 频单元(RFU)之间通过基带射频接口连接,基带单元之间可以通过扩容接 口灵活地采用多种方式实现基站的扩容,这样的分体式基站系统能减小基站 系统的占地面积,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提高基站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对于本发明提供的基带单元,本发明在将基带单元和射频单元分开放置 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分布式基站的基带单元按照容量配置为具有基本容量的 基带单元,可称为基带容量单元,各个基本的基带容量单元也可以分开放置, 使得每个基带容量单元可以支持基站容量的最小配置,并且多个基带容量单 元组合在一起又可以支持宏基站的容量。本发明将BBU中包括传输单元、 主控及时钟同步单元、基带信号处理单元和接口单元在内的所有单元集成于 一体,比如集成于一块单板上,其高度可以达到1U甚至1U以下,并将该 单板设置于独立的BBU盒中,减小了 BBU的体积和重量。因此,本发明的 BBU在设备安装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安装在具有19英寸宽、大于等 于1U高空间的标准机拒、宏基站传输仓以及其它非标的安装空间中,且多 个BBU之间可通过线缆连接实现BBU的离散安装。也就是说,在任何标准 机拒中,只要存在1U高的空间就能够放置本发明的BBU,灵活性、实用性 更高,安装与维护成本更低,有效地解决了新建站点的站址获取困难,站址 租金昂贵等问题。另夕卜,在本发明BBU的接口单元中设置有连接RFU的基带射频接口和 实现BBU自身级联的扩容接口,通过基带射频接口能完成BBU与RFU之 间的数据交互,并实现基站的多种组网方式,如环型、星型、链型,组网 更灵活方便;通过扩容接口 ,能支持多个BBU之间的级联以及BBU的备份, 如此,不仅解决了小型BBU容量小的问题,保证能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随 时增加BBU的容量,而且,增强了 BBU扩容以及扩展新业务特性的灵活性, 降低了成本,同时主备用BBU的设置还提高了基站工作的可靠性。


图1是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分体式基站系统网络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WCDMA分体式基站系统中BBU组成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BBU的接口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BBU扩容接口连接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BBU基带射频接口连接示意图;图7 (a)是本发明BBU与RRU星型组网示意图;图7 (b)是本发明BBU与RRU环形组网示意图;图7 (c)是本发明BBU与RRU链型组网示意图;图7 (d)是本发明BBU与RRU混合组网示意图;图8 (a)是本发明中BBU与RRU组网实施例一的组网结构示意图;图8 (b)是本发明中BBU与RRU组网实施例二的组网结构示意图;图8 (c)是本发明中BBU与RRU组网实施例三的组网结构示意图;图8 (d)是本发明中BBU与RRU组网实施例四的组网结构示意图;图8 (e)是本发明中BBU与RRU组网实施例五的组网结构示意图;图8 (f)是本发明中BBU与RRU组网实施例六的组网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中多个BBU实现环连形组网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IO是本发明中多个BBU全互连示意图;* 11是本发明中多个BBU全互连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将基站的基带部分与射频部分分离,形成基带单 元(BBU, baseband Unit)和射频单元(RFU, Radio Frequency Unit),且 RFU上设置有与BBU互连并传输数据信息的基带射频接口 ,从而形成分体 式基站系统。并且,在BBU和RFU分离的基础上,同时进一步将BBU容 量进行划分,将各个单元也分开放置,使得每个基带单元可以支持最小配置,
并且多个基带单元组合在一起又可以支持宏基站的容量。本发明将BBU的 传输单元、主控及时钟同步单元、基带信号处理单元和接口单元等功能高度 集成设计于一体,比如集成于一块单板上,并设置于一个体积^艮小的BBU 盒中,形成一个现场可替换单元;通过BBU接口单元提供的扩容接口和基 带射频接口 ,灵活方便的实现BBU之间,以及BBU与RFU之间的组网及 扩容,且多个BBU可以实现备份功能,提高基站工作的可靠性,降低传统 基站基带单元的备份实现成本。本发明所述的分体式基站系统的BBU以及分体式基站的组网方法适用 于多种移动通信制式中,包括WCDMA、 CDMA2000、 TD - SCDMA、 GSM 等通信系统,也适用于宽带无线接入(BWA)等,下面仅以WCDMA系统 为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现。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 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RFU包括射频信号处理单元、功放单元和 双工器,用于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以及射频信号的发射。该RFU 可以是近端RFU,也可以是通过光纤、电缆等传输媒质与BBU相连的射频 拉远单元(RRU, Radio Remote Unit),近端RFU与RRU上均设有用于与 BBU及其本身互联的基带射频接口 ,该基带射频接口可以是高速数字接口 、 通用公共无线接口 (CPRI, 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或其它标准 或自定义接口。下述实施例中,RFU均采用RRU,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采 用近端RFU,包括近端RFU与RRU的结合形成混合组网方式。图2是本发明分体式基站系统网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了分离的BBU 与RFU之间可以灵活地通过各自提供的接口进行组网,其中RFU还可以是 近端RFU或RRU。图2中未表明BBU的具体扩容互连方式,图2所示的 BBU互联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是BBU之间通过线缆直接连接,组成各种形 式的网络拓朴结构;也可以是多个BBU通过增加设置的交换BB盒互连, 组成各种形式的网络拓朴结构,比如星形、链形、环形等等,组网形式灵 活多样,在后续说明书中将作详细介绍,图2中RFU与BBU之间的组网形 式仅为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其组网形式并不局限于此,将在后续实施方 式中详细说明。图2中,BBU通过射频接口与一个或多个近端RFU或RRU 相连,同样,多个近端RFU或RRU之间可通过自身的互连接口组成各种形 式的网络拓朴结构,图2中未表明,具体组网方式将在后续实施方式中给出。 本发明中,无论BBU还是RFU,多个都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图3是本发明WCDMA系统中BBU组成结构示意图,图3中的主控单 元和时钟单元合称为主控及时钟同步单元,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BBU主 要包括传输单元、主控及时钟同步单元、基带信号处理单元和接口单元,所 有单元集成于一块单板上或其它现场可替换单元中,该单板或其它现场可替 换单元设置于独立的BBU盒中,该BBU盒的高度可为1U,以便在实际应 用中根据需要灵活安装在具有19英寸宽、大于等于1U高的标准机拒、宏 基站传输仓以及其它非标的安装空间中,该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不同灵 活进行改变,且多个BBU之间通过线缆连接实现BBU的离散安装。其中, 1U是一个高度或厚度的计量单位,1U= 1.75英寸=4.45厘米。图3中,传输单元通过Iub接口与RNC连接,完成BBU与RNC之间 的数据信息交互,这里,如果本发明应用于其它移动通信系统,则传输单元 通过所应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标准接口与相应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控制 器(BSC)相连;主控及时钟同步单元用于完成基站的控制功能以及基站内 各单元间信令、业务数据的交换控制,同时为本BBU或根据配置需要为扩 容的BBU提供时钟参考;基带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完成对物理层符号级和码 片级数字信号的处理,并与中射频信号处理单元之间交互数字基带信号;接 口单元用于提供各种接口,支持BBU与外部的数据交互,比如与RRU之 间的连接组网、BBU的扩容、基站调试、基站复位、基站站型和安装槽位 的识别、BBU与RNC之间的数据交互、各种测试及同步时钟输入等功能, 如图4所示,图4是本发明BBU的接口示意图,图4中接口单元具体包括 以下接口
电源接口,用于外接直流/交流电源,为基站提供工作电源。 调试接口,提供串口和网口等形式的接口,用于实现外部设备或维护人 员对基站的管理和维护。识别接口,用于标识基站系统的站型和BBU盒所处槽位,根据该接口 输入的信息,主控单元能够识别出基站的站型和BBU盒当前所在槽位。不 同的槽位对应不同的预设槽位标号,不同的预设槽位标号用于标识BBU的 工作状态,如处于主用工作状态的主BBU、处于备用工作状态的备BBU或 处于从属工作状态的从BBU。该识别接口可以采用拨码开关来实现,也可 以通过线缆ID识别接口来区分。基站系统组网中,BBU的分布方式不同对 应不同的站型,比如互连的BBU位于同一基站站址,或互连的BBU位于 不同的基站站址对应不同的站型。作为主BBU的BBU可以通过预设的配置环境对从BBU或备BBU进行 配置,比如指定某个或所有从BBU负责处理传输数据,某个从BBU负责 处理哪些用户信道;或者配置参与组网的某个BBU处理某个RRU的数据等 等。复位接口,用于基站复位,该接口是一个复位按钮/开关。按下复位按 钮/开关时,主控单元接收到复位信号后,重新启动系统。一个或多个基带射频接口,每个基带射频接口连接一个RRU,用于接 收RRU传送的上行基带数据,以及从BBU向RRU发送下行基带数据。该 基带射频接口可以是通用公共无线接口 (CPRI)、或其它标准或自定义接 口。通过该基带射频接口,采用光纤或电缆等传输媒质连接BBU和RRU。 该基带射频接口也可以直接用于连接近端RFU,形成本地射频和拉远射频的 混合组网。传输接口,用于连接RNC,实现在BBU与RNC之间交互基站的数据, 该传输接口支持E1/T1等多种传输接口 ;还支持从多种接口的码流,如E1/T1 码流、E3/T3码流、STM-1码流等中恢复出线路时钟作为BBU的工作时钟; 该传输接口作为ATM接口使用时,能够完成ATM信元到E1/T1多种传输
接口的映射,该接口并不局限于ATM接口 ,也可以是IP等其他协i义接口。 告警总线接口,用于连接提供RS485接口的设备,实现数据采集等功能,比如可与智能电源连接,监测智能电源的工作情况,该接口可内置于电源接口中。告警总线接口可通过现有接口芯片进行扩展,接口扩展属于公知技术,这里不再详述。干结点输入接口,用于扩展基站的输入干结点功能,实现干结点的告警检测,干结点输入接口的扩展属于公知技术,这里不再详述。 电源开关,用于控制BBU的通断电。测试接口,包括IOM测试接口,用于输出10M测试同步时钟,以方 便连接相关测试仪器;TTI测试接口,用于输出TTI信号,以方便进行射频 141十办i义的测试。信号输入接口,包括GPS信号输入接口,用于接收GPS同步时钟信 号;Bits信号输入接口 ,用于接收2M同步时钟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在BBU 上,可以同时存在GPS信号输入接口和Bits信号输入接口 ,也可以才艮据需 要选择其中一种接口。一个或多个扩容接口,该扩容接口包含高速数字接口、时钟同步接口和 主备倒换控制接口,每个扩容接口连接一个BBU,用于BBU之间的扩容互 联,实现互联的BBU之间的时钟同步,并在互联的BBU之间传递基带信息、 传输信息及主控信息等。其中,基带信息包括基带IQ数据、功控数据等, 传输信息是来自于RNC的相关信息,主控信息是来自主控单元的控制信息。用于连接静电护腕的静电护腕端子和用于连接保护地线的保护地接线 端子。除上述接口外,为了显示BBU工作状态,本发明的BBU接口单元还提 供了各种显示BBU工作状态的工作指示灯,用于指示电源是否正常、BBU 接口是否正常等,工作指示灯个数取决于实际工作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上面所述的每种接口都会对应BBU盒面板上的一个接 口端子,所有接口端子在面板上的安装位置可以任意设置。
在上面所述的所有接口中,扩容接口和基带射频接口是实现BBU扩容 和组网的重要接口。图5是本发明BBU扩容接口连接示意图,从图5中可 以看出,当有两个BBU互连时,,定扩容接口所在BBU为BBUl,经该扩 容接口相连接的BBU为BBU2,则BBU1与BBU2之间通过发送处理单元 和接收处理单元共享主控单元的主控信息、传输单元的传输信息、基带处理 单元的基带信息以及主控单元的主控信息,即通过发送处理单元,BBU1 向BBU2方向发送主控信息、或传输信息、或基带信息;并通过接收处理单 元,BBU1接收来自BBU2的主控状态上报信息、或传输信息、或基带信息; 扩容接口与时钟单元相连,实现时钟同步功能;发送/接收处理单元与扩容 接口相连接,主要用于完成信号转换等功能,比如信号协议转换、电信号和 光信号之间的转换等。另外,如果主控单元与扩容接口之间不存在主备倒换控制信号,假设扩 容接口所在的BBU1通过拨码开关被设置为主BBU, BBU2则通过拨码开关 被设置为从BBU,则BBU1与BBU2经扩容接口连接后组成主从方式,BBU1 和BBU2均处于工作状态且通过信息共享工作,这样的连接增加了 BBU的 容量,达到了对BBU扩容的目的。这里,可将这种不具有主备倒换控制信 号的扩容接口称为Eib扩容接口, Eib接口用于传输基带信息、传输信息、 主控信息和时钟信号。实际应用中,Eib接口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如果主控单元与扩容接口之间存在主备倒换控制信号相连,如图5中所 示,假设扩容接口所在的BBU1通过拨码开关被设置为主BBU, BBU2通过 拨码开关被设置为备BBU,则BBU1与BBU2经扩容接口连接后组成主备 方式,正常情况下,BBU1与BBU2处于负荷分担的备份工作方式,且BBU1 与BBU2通过数据共享工作,与主从状态方式工作情况相似,此时BBU2的 工作情况基本与BBU1 —致,只是某些功能,如参考时钟信息由BBU1提供。 当BBU1的主控单元发生故障时,BBU1通过控制主备倒换控制信号自动将 自己降级到备用状态,BBU2检测到主用BBU1降级到备用后,将升级倒换 为主BBU,以提高基站工作的可靠性。同时,因为备BBU处于热备份工作
状态,可同时增加BBU的容量,达到对BBU扩容的目的。这里,可将这种 具有主备倒换控制信号的扩容接口称为Eia扩容接口, Eia接口用于传输基 带信息、传输信息、主控信息、时钟信号和主备倒换控制信号。Eia接口与 Eib接口相比,多了主备倒换控制信号,其它信号类似。实际应用中,Eia 接口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通过扩容接口 ,可以采用光纤或电缆等传输媒质在多个BBU之间建立 连接,方便地完成BBU的扩容。上面提到的通过扩容接口实现多个BBU之间数据共享的方法是在参 与组网的每个BBU中都具有CPU,该CPU与逻辑模块之间通过UTOPIA II 接口连接实现BBU间数据的共享,该逻辑模块位于接口单元中用于实现 ATM信元或其他信元与高速凄t据之间的转换。假定直接从RRU接收上行数 据或直接从RNC接收下行数据的BBU为源BBU,接收源BBU下发的上行 /下行数据的BBU为目的BBU,那么数据共享的具体实现是(1 )对于下行数据,源BBU的CPU从传输单元接收到数据后,根据 数据中携带的目的BBU地址,通过UTOPIA II接口完成ATM交换功能, 将接收到的数据转换为ATM信元,之后将ATM信元交换到逻辑模块上, 逻辑模块将接收到的ATM信元转换成高速数据后经扩容接口发送到目的 BBU上;目的BBU的逻辑模块通过扩容接口接收数据并将接收到的高速数 据转换成ATM信元,然后通过UTOPIA II接口发送给目的BBU的CPU, CPU将接收到的ATM信元组成FP帧后下发给本地DSP模块和ASIC才莫块, 通过相应处理后得到的基带下行数据,最后再通过目的BBU与RRU之间的 基带射频接口发送给RRU。这里,DSP模块和ASIC模块位于基带处理单元, 用于对CPU下发的FP帧进^f亍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送到接口单元,最后发 送给RRU。(2)对于上行数据,RRU经RRU与BBU之间的射频接口将上行基带 数据发送到相应的源BBU,源BBU的逻辑模块接收到数据后根据数据中携 带的目的BBU地址,通过扩容接口内的高速数据接口发送到目的BBU上;
目的BBU的逻辑模块通过扩容接口接收数据并将接收到的高速数据转换成 ATM信元,然后通过UTOPIA II接口发送给目的BBU的CPU, CPU将接 收到的ATM信元进行相应处理后得到传输上行数据,最后再通过目的BBU 与RNC之间的传输接口发送给RNC。需要说明一点,无论源BBU与目的BBU之间是主从关系,还是主备关系, 实现数据共享的原理是一样的,如上所述,唯一不同的是处于主备关系的 BBU之间存在倒换功能,而主从关系的BBU之间没有倒换功能。
图6是本发明BBU基带射频接口连接示意图,与图5所示的扩容接口 连接示意图相比,从图6中可以看出,基带射频接口与经该基带射频接口相 连接的RRU之间传送基带处理单元的基带信息,即通过发送处理单元, BBU向RRU方向发送基带信息;通过接收处理单元,BBU接收来自RRU 的基带信息。发送/接收处理单元与基带射频接口相连接,主要用于完成信 号转换等功能,比如信号协议转换、电信号和光信号之间的格式转换等。通 过基带射频接口,可以采用光纤或电缆等传输媒质在RRU之间建立连接, 方j更地完成BBU与RRU的组网。同样的,该基带射频接口也可以连接近端 RFU,同样可以完成相应的功能,基站系统的组网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同时 具有近端RFU和RRU,形成混合基站系统。
本发明BBU中提供的扩容接口为BBU的扩容以及基站组网带来了很大 方便,降低了成本,同时提高了 BBU的工作可靠性。本发明中, 一个或多 个BBU与一个或多个RRU之间可以组成星型组网、环形组网、链型组网或 混合型组网等等。下述组网中BBU和RRU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可以根据 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规划。
图7 (a)是本发明两个BBU与三个RRU的星型组网示意图,从图7 (a)可以看出,BBU1与BBU2之间可以通过Eia扩容接口连接,^吏BBU1 与BBU2成为主备关系,也可以通过Eib扩容接口连接,使BBU1与BBU2 之间成为主从关系。BBU与RRU之间通过基带射频接口连接,每个BBU 可以对RRU提供多个基带射频接口 ,比如图7 (a)中的BBU1和BBU2
均至少包括三个基带射频接口 ,所以至少可以分别连接三个RRU。图7 (b)是本发明两个BBU与四个RRU的环形组网示意图,同样, 如果BBU1与BBU2之间通过Eib扩容接口相连,则形成主从关系,BBU1 与 一个RRU通过基带射频接口相连接,BBU2与另 一个RRU通过基带射频 接口相连接,各RRU之间依次通过基带射频接口互连,这样就在两个BBU 与四个RRU之间构成环形组网,且此时该组网的容量是两个BBU容量之和; 如果BBU1与BBU2之间通过Eia扩容接口相连,形成主备关系,不但可以 实现通过Eib接口组网时的全部功能和容量,还可以使该组网具有备份功能, 增强了整个基站工作的可靠性。图7 (c)是本发明一个BBU与三个RRU链型组网示意图,BBU的基 带射频接口与某个RRU相连接,各RRU之间依次通过相应接口连接,这样 可在一个BBU与三个RRU之间构成链型组网。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BBU 的Eib扩容接口对BBU进行扩容,也可以通过BBU的Eia扩容接口对BBU 进行备份。图7 ( d)是本发明两个BBU与六个RRU混合组网示意图,如图7 ( d) 中所示,每个扇区中有两个RRU,分别与BBU相连,对于每个扇区而言, 每个扇区内的RRU与BBU组成环网,支持双RRU配置;但对于多个扇区 而言,各扇区间采用星型连接,因此,图7 (d)所示的这种组网方式就是 一种混合组网的实现方式。其中,BBU1和BBU2之间可以是主备关系,也 可以是主从关系。下面以具有两个扩容接口、三个基带射频接口的BBU与RRU采用星型 组网方式为例,具体描述BBU与RRU实现扩容的方案。这里,〗叚定两个扩 容接口中一个是Eia扩容接口 , 一个是Eib扩容接口图8 (a)是本发明中一个BBU与三个RRU组网实施例一的组网结构 示意图,图8 (a)中所示是一个BBU与三个RRU分别通过三个基带射频 接口相连接,每个RRU属于一个扇区,且每个RRU采用单载波的组网配置, 即图8(a)所示组网方式支持3 x 1配置的组网,其中,3指三个扇区,1
指单载波。图8 (b)是本发明中两个BBU与三个RRU组网实施例二的组网结构 示意图,图8(b)中所示,BBU1与BBU2之间通过Eia扩容接口相连形成 主备关系,BBU1与BBU2分别通过三个基带射频接口与三个RRU相连接, 每个RRU属于一个扇区,且每个RRU采用单载波的备份组网配置,即图8 (b)所示组网方式支持3x 1配置的组网,其中,3指三个扇区,1指单载 波。假设BBU1的槽位标号净皮预设为主BBU标识,BBU2的槽位标识被预 设为备BBU标识,那么,图8 (b)所示组网的工作原理为在完成图8(b) 的组网后,正常情况下,BBU1和BBU2均处于独立工作状态,只是BBU2 处于热备份工作状态,由BBU1的主控单元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控制,BBU1 与BBU2之间通过扩容接口实现数据共享,具体如何实现扩容接口、如何实 现数据共享前面已详细描述过,这里不再重述。当BBU1的主控单元出现故 障时,BBU1会自动重启,同时将主备倒换控制信号发送给BBU2,之后BBU2 倒换为主BBU工作,BBU2的主控单元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而BBU1降 为备BBU工作。发生故障后的各BBU的工作状态会上报给RNC,以便工 作人员进行相应处理。需要说明的是,通常只在主控单元发生故障时,实现主备倒换;而如果 是基带信号处理单元,或基带射频接口 ,或扩容接口等其它单元出现问题时, 一般不进行主备倒换的。比如当基带信号处理单元或基带射频接口出现了 故障,已经影响到了当前组网的配置情况,主备倒换没有意义,此时即使将 BBU1降为备BBU,但BBU1与RRU之间的通信已经中断,无法再正常工 作。所以,此种情况下只需BBU向RNC上报故障情况即可。图8 (c)是本发明中两个BBU与三个RRU组网实施例三的组网结构 示意图,图8(c)中所示,BBU1与BBU2之间通过Eib扩容接口相连,形 成主从关系,BBU1分别通过三个基带射频接口与三个RRU相连接,每个 RRU属于一个扇区,且每个RRU采用两载波的组网配置,即图8(c)中所 述组网方式支持3x2配置的组网,其中,3指三个扇区,2指两载波。由于BBU1与BBU2之间形成主从关系,即增加了 BBU上行/下行数据容量,是 单个BBU是的两倍。图8 (c)所示组网的工作原理与图8 (b)的完全一样,只是无论图8 (c)中的BBU1发生什么故障,都只是向RNC上报,而没有备份功能。在上述BBU主备关系扩容和BBU主从关系扩容的基础上,本发明的 BBU还可以实现多种组网形式灵活多样的扩容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列举几 种方式图8 (d)是本发明中四个BBU与六个RRU组网实施例四的组网结构 示意图,图8(d)中所示,BBU1与BBU2之间通过Eia扩容接口相连,形 成主备关系,六个RRU两两分为一组组成主集和分集方式,BBU1分别通 过三个基带射频接口与三个主集RRU相连接,BBU2分别通过三个基带射 频接口与三个分集RRU相连接,每两个RRU属于一个扇区,该组网方式支 持三个扇区,其中每个RRU采用两载波的备份组网配置,,即图8(d)所 示的组网方式支持3x2发分集配置的备份组网,其中,3指三个扇区,2指 两载波。如果BBU1与BBU3之间通过Eib扩容接口相连,形成主从关系,BBU2 与BBU4之间通过Eib扩容接口相连,形成主从关系,则该组网方式支持三 个扇区,其中每个RRU采用两载波的备份组网配置,即支持3x2发分集配 置的备份组网,其中,3指三个扇区,2指两载波。这里,BBU1与BBU3 之间、BBU2与BBU4之间也可以通过Eia扩容接口相连,形成主从关系, 这种情况下,要由BBU1或BBU2的主控单元屏蔽发向BBU3或BBU4的主 备倒换控制信号,所述屏蔽是指主控单元将主备倒换控制信号设为无效。图8 (e)是本发明中三个BBU与六个RRU组网实施例五的组网结构 示意图,图8(e)中所示,BBU1与BBU2之间通过Eia扩容接口相连,形 成主备关系,BBU1与BBU3之间通过Eib扩容接口相连,形成主从关系, BBU2与BBU3之间通过Eib扩容接口相连,形成主从关系;六个RRU两 两分为一组,BBU1分别通过三个基带射频接口与每组中的一个RRU相连
接,BBU2分别通过三个基带射频接口与每组中的另一个RRU相连接,每 两个RRU属于一个扇区,该组网方式支持三个扇区,其中每组RRU采用三 载波的备份组网配置,即图8 (e)所示的组网方式支持3x3配置的备份组 网,其中,第一个3指三个扇区,第二个3指三栽波。图8 (f)是本发明中四个BBU与六个RRU组网实施例六的组网结构 示意图,图8(f)中所示,BBU1与BBU2之间通过Eia扩容接口相连,形 成主备关系;BBU1与BBU3之间通过Eib扩容接口相连,形成主从关系; BBU2与BBU4之间通过Eib扩容接口相连,形成主从关系;BBU3与BBU4 之间通过Eia扩容接口相连,形成主从关系,需要说明的是,此时BBU3与 BBU4之间通过Eia扩容接口的主备倒换控制接口被屏蔽。六个RRU两两分 为一组组成主集和分集方式,BBIJ1分别通过三个基带射频接口与三个主集 RRU相连接,BBU2分别通过三个基带射频接口与三个分集RRU相连接, 该组网方式支持三个扇区,其中每个RRU采用四载波的备份组网配置,即 图8 (f)所示的组网方式支持3x4发分集配置的备份组网,其中,3指三 个扇区,4指四载波。仅仅针对BBU而言,多个BBU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扩容方式,下面结 合附图——说明。图9是本发明中四个BBU实现环连形组网的连4妻结构示意图,BBU1 与BBU2之间通过Eia扩容接口连接,使BBUl与BBU2之间构成主备关系; BBU1与BBU3之间、BBU2与BBU4之间、BBU3与BBU4之间分别通过 Eia扩容接口连接,使BBU1与BBU3之间构成主从关系、BBU2与BBU4 之间构成主从关系、BBU3与BBU4之间构成从关系。假设图9中每个BBU 的扩容接口是一个Eia扩容接口和一个Eib扩容接口 ,要在BBU3与BBU4 之间构成主从关系,可以通过Eia接口连接来完成,只是此时BBU3的主控 单元屏蔽向连接BBU4扩容接口发送的主备倒换控制信号即可;或者可以在 BBU3和BBU4中通过增加一个Eib接口来实现。在图9中的BBU互连方案中,各BBU之间可以通过电缆或光纤等传输 媒质实现扩容接口之间的连接,基站系统容量随着BBU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这种组环方式,可以使用较少数目的扩容接口来实现BBU间的数据共享, 并提供环网固有的线路保护功能。图IO是本发明中多个BBU全互连示意图,图IO中的各BBU均应分别 至少具备一个Eia接口和多个Eib接口 , BBU1与BBU2之间通过Eia扩容 接口连接,使BBU1与BBU2之间构成主备关系;BBU3和BBU4之间通过 支持主备倒换的扩容接口 Eia连接,但主备倒换功能被屏蔽,只实现BBU3 与BBU4之间的信息共享,不具备主备倒换功能;BBU1与BBU3之间、BBU2 与BBU4之间、BBU1与BBU4之间、BBU2与BBU3之间均通过Eib扩容 接口连接。可以看出图9中的各BBU均应分别至少具备一个Eia接口和两 个或两个以上Eib 4妄口 。在图10中的BBU全互连方案中,各BBU之间可以通过电缆或光纤等 传输媒质实现扩容接口之间的连接,基站系统容量随着BBU数量的增加而 增力口。图11是本发明中四个BBU全互连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示意图,图 11中,在四个BBU之间增加^殳置了一个交换BB盒,各BBU通过该交换 BB盒实现互连,该交换BB盒提供多个与BBU的扩容接口对接的扩容接口 , 交换BB盒根据各BBU的槽位标号区别不同BBU的性质,并在主BBU与 备BBU之间建立主备倒换控制信号的电连接关系;而主BBU与从BBU之 间,备BBU与从BBU之间、从BBU与从BBU之间不需要建立主备倒换控 制信号的电相连,而它们之间的数据交互通过交换BB盒转发,交换BB盒 可根据数据中携带的目的BBU地址将数据转发到相应的BBU上。在图11中四BBU全互连方案中,各BBU之间可以通过电缆或光纤等 传输媒质实现扩容接口之间的连接,基站系统容量随着BBU数量的增加而 增加。交换BB盒负责在各BBU之间进行数据的交换,实现点到点或点到 多点的信息转发。不难看出,在BBU数量增多,组网更加复杂时,通过交 换BB盒,大大减少了 BBU上扩容接口的数目,降低单个BBU的成本。
本发明中的BBU是将基站的基带部分根据容量进行划分,分拆成多个 灵活扩展的小容量基带单元,由于每个基带单元的容量小,可以将体积做得 很小,灵活放置在空间受限的地方,达到"隐身"的目的;同时通过BBU 的扩容接口,也可以实现多个BBU之间的互联,使得系统实现宏基站的容 量。与宏基站相比,本发明的BBU将主控、基带和传输都集成在一起,且 在一个盒式设备上同时出主控、基带和传输接口,减小了体积和重量,扩展 了设备的应用范围;与小基站相比,本发明的BBU除了将主控基带和传输 部分集成在一起外,还提供了互连扩展用的接口,能实现基带部分的扩展和 叠加,实现宏基站的容量,进一步拓展了小基站的应用范围。从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BBU通过小型化设计 可实现分散式安装,只要原有移动通信运营商已经有基站站址,就可以直接 利用其室外宏基站内的剩余空间、或室内宏基站机房的机拒或机架的剩余空 间,安装本发明的BBU,不需要额外的为基站选址,同时,由于设备小型 化分散安装,使得移动通信运营商可以大大缩短建网的时间,实现快速建网。本发明的BBU盒为独立装置,既解决了传统型基站体积大、重量大所 存在的安装复杂,承重要求高,安装成本较高的问题;又规避了小基站/微 基站不利于扩容的弊端,以及基带处理单元和RFU升级换代的问题。本发明中,每个BBU都提供传输接口功能,多个BBU互连时内部各功 能模块形成分布式处理,通过BBU的基带射频接口可以与RRU或近端RFU 实现各种形式的组网,整个系统各部分都具有保护机制,架构简洁,易于实 现备份,而且备份成本低,很好地满足了未来电信设备对基站可靠性的要求。本发明的实现还可以充分利用运营商已经购买的设备和获取的基站地 址,使其进一步发挥效益,减少未来投资。移动通信运营商在原有基站站址 及其基站设备上可以实现多模基站,使得运营商可以充分利用原有投资,对 原有设备空间和电源等进行充分利用,减少重复投资。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
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分体式基站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基带单元BBU,该BBU包括主控及时钟同步单元、基带信号处理单元、传输单元;至少一个射频单元RFU,该RFU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基带射频接口;其特征在于,该BBU还包括接口单元,用于提供与外部进行数据信息交互的接口,并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之间交互数字基带信号,与主控单元之间交互主控信息;所述接口单元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基带射频接口;且所述接口单元与主控及时钟同步单元、基带信号处理单元、传输单元集成于一体;所述BBU通过其第一基带射频接口与RFU上的第二基带射频接口相连,并通过这个相连的基带射频接口与RFU之间传输上行/下行基带数据和主控状态信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带射 频接口与第二基带射频均为高速数字接口 。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BU为多 个,BBU之间通过线缆连接;所述BBU的接口单元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扩 容接口 ,用于在BBU之间传输时钟同步信号、基带信息、传输信息和主控信息, 实现BBU间互连及数据共享。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容接 口包括至少一个提供主备倒换控制信号的第一扩容接口 。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单元还 包括用于标识基站站型和自身位置的识别接口。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单元还 包括用于扩展基站输入干结点功能的干结点输入接口 。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BBU 包括一个工作于主用状态的主BBU。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BBU 包括至少一个工作于备用状态的备BBU。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体式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U至少 与主BBU或备BBU其中之一相连。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BBU 包括至少一个工作于从属状态的从BBU。
11、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基 站系统还包括一交换BB盒,该交换BB盒上设有多个第二扩容接口 ,每个BBU 通过各自的第一扩容接口与交换BB盒的一个第二扩容接口相连。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U为射 频拉远单元RRU。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体式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RU与 BBU之间通过传输媒质相连。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U为近 端RFU。
15、 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BBU放置于高度大于等于1U的标准机拒的空闲空间中。
16、 一种分体式基站系统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基站系统分离为离 散;^文置的基带单元BBU和射频单元RFU,其中,所述BBU为将基带信号处理 单元、传输单元、主控及时钟同步单元和接口单元集成于一体的BBU,该BBU 的接口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基带射频接口 ,所述RFU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基 带射频接口;该方法还包括通过连接BBU的第一基带射频接口和RFU的第二基带射 频接口实现BBU与RFU的相连。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BU为多个BBU, 该BBU的接口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一扩容接口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i殳置BBU 的工作状态;并将各BBU通过各自所述接口单元中的第一扩容接口相连。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FU为多个RFU, 该RFU上的基带射频接口为多个,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多个RFU通过各自 的第二基带射频接口相连。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BU为两个BBU, 所述设置BBU的工作状态为设置其中一个BBU为工作于主用状态的主BBU, 且设置另 一个BBU为工作于备用状态的备BBU;所述各BBU通过第一扩容接口相连为将主BBU与备BBU通过提供主 备倒换控制信号的第 一扩容接口相连。
20、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BBU的工作状 态为设置多个BBU中的任意一个BBU为工作于主用状态的主BBU,且"&置 其余的BBU为工作于从属状态的从BBU;所述各BBU通过第一扩容接口相连为将主BBU与各从BBU通过一个 或多个不提供主备倒换控制信号的第 一扩容接口相连。
21、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BBU的工作状 态为设置多个BBU中的任意一个BBU为工作于主用状态的主BBU,且:&置 其余的BBU为工作于从属状态的从BBU;所述各BBU通过扩容接口相连为将主BBU与各从BBU通过一个或多 个提供主备倒换控制信号的第一扩容接口相连;同时主BBU中的主控单元屏蔽 主备倒换控制信号。
22、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BBU通过扩容接 口相连进一步包括将主BBU与每个从BBU通过一个或多个提供主备倒换控 制信号的第一扩容接口相连;同时主BBU中的主控单元屏蔽主备倒换控制信,
23、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BBU的工作状 态为设置多个BBU中的任意一个BBU为工作于主用状态的主BBU,且设置 多个BBU中的任意一个BBU为工作于备用状态的备BBU,且设置其佘的BBU 为工作于从属状态的从BBU,其中,所述主BBU与备BBU不是同一个BBU;所述各BBU通过第一扩容接口相连为将主BBU和备BBU通过提供主 备倒换控制信号的第 一扩容接口相连,将备BBU与各从BBU通过一个或多个 不提供主备倒换控制信号的第 一扩容接口相连。
24、 根据权利要求n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BBU的工作状 态为设置多个BBU中的任意一个BBU为工作于主用状态的主BBU,且设置 多个BBU中的任意一个BBU为工作于备用状态的备BBU,且设置其余的BBU 为工作于从属状态的从BBU,其中,所述主BBU与备BBU不是同一个BBU;所述各BBU通过第一扩容接口相连为将主BBU与备BBU通过提供主 备倒换控制信号的第 一扩容接口相连,将备BBU与各从BBU通过一个或多个 提供主备倒换控制信号的第一扩容接口相连;同时备BBU中的主控单元屏蔽主 备倒换控制信号。
25、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BBU通过第一扩 容接口相连进一步包括将备BBU与每个从BBU通过一个或多个提供主备倒 换控制信号的第一扩容接口相连;同时备BBU中的主控单元屏蔽主备倒换控制 信号。
26、 根据权利要求20至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存在多个从 BBU,所述多个BBU通过第一扩容接口相连,进一步包括将从BBU之间通 过不提供主备倒换控制信号的第 一扩容接口相连;或者,将从BBU之间通过提供主备倒换控制信号的第一扩容接口相连,且 由互连的两个从BBU中至少一个从BBU的主控单元屏蔽主备倒换控制信号。
27、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在BBU 之间设置提供多个第二扩容接口的交换BB盒;将多个BBU通过各自的第一扩 容接口与交换BB盒的第二扩容接口相连,实现BBU间的互联。
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 交换BB盒根据所设置的每个BBU的工作状态,在主BBU与备BBU的主备倒 换控制信号之间建立电连接。
29、 根据权利要求16至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FU为射频拉远单元RRU,所述BBU和RRU通过传输媒质连接。
30、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媒质为光纤或电缆。
31、 根据权利要求16至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FU为近端 RFU。
32、 根据权利要求18至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BU之间通过 传输媒质连接。
33、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媒质为光纤或电缆。
34、 一种基带单元BBU,至少包括主控及时钟同步单元,用于完成基站的控制功能、基站内各单元间信令及 业务数据的交换,并提供时钟信号;基带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完成对物理层符号级和码片级数字信号的处理; 传输单元,与基站控制器连接,完成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信息交互;其特征在于,该BBU还包括接口单元,用于提供与外部进行数据信息交互的不同类型的接口,并与基 带信号处理单元之间交互数字基带信号,与主控单元之间交互主控信息;且所述主控及时钟同步单元、基带信号处理单元、传输单元和接口单元集 成于一体;其中,所述接口单元进一步包括用于连接RFU,并与RFU之间传输上 行/下行基带数据和主控状态信息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基带射频接口 ;用于外接电 源的电源接口;用于对基站进行管理和维护的调试接口。
35、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基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带射频接 口为高速数字接口。
36、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基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试接口是串口 和/或网口 。
37、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基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接口为拨码 开关、和/或线缆ID识别接口。
38、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基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接口为按钮、 或开关。
39、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基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接口进一步 包括用于连接具有RS485接口的设备的告警总线接口 。
40、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基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单元进一步 包括至少一个扩容接口,用于在BBU之间传输时钟同步信号、基带信息、传 输信息和主控信息,实现BBU间互连及数据共享。
41、 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基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单元进一步 包括用于复位基站的复位接口;和/或用于标识基站站型和自身位置的识别接口 ;和/或用于控制自身通断电的电源开关;和/或用于外接测试设备的测试接口 ;和/或用于接收外部时钟信亏的信号输入接口 ;和/或用于扩展基站的输入干结点功能的干结点输入接口 ;和/或静电护腕端子;和/或保护地接线端子。
42、 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基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容接口包括 一个或多个提供主备倒换控制信号的扩容接口 。
43、 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基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入接口包 括用于接收GPS同步时钟信号的信号输入接口、或用于接收2M同步时钟信 号的信号输入接口、或两者的组合。
44、 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基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接口包括 用于输出10M测试同步时钟的10M测试接口 、或用于输出TTI信号的TTI测 试接口、或两者的组合。
45、 根据权利要求34至44任一项所述的基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单元放置于高度大于等于1U的标准机拒的空闲空间中。
46、根据权利要求34至44任一项所述的基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 控及时钟同步单元、基带信号处理单元、传输单元和接口单元集成于一单板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基站系统及其组网方法和基带单元,该系统中将基站的基带单元(BBU)与射频单元(RFU)分离,且RFU上设置有与BBU互连并传输数据信息的基带射频接口,从而形成分体式基站系统。且在BBU和RRU分离的基础上,同时进一步将BBU容量进行划分,将各个单元也分开放置;通过BBU接口单元提供的扩容接口和基带射频接口,灵活方便的实现BBU的组网及扩容能减小占地面积,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提高基站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H04W92/20GK101159933SQ200710167729
公开日2008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9日
发明者明 余, 余承东, 鹏 兰, 吴旺军, 军 周, 涛 蒲, 竹 谭, 贺文胜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