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新型RRU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RRU电源连接器是指用于用于RRU到BBU或RF的电源传输的连接设备。该类RRU电源连接器均设置有保险丝,适用于额定电流为17A,且可用于室内和室外的RRU到BBU,或RRU到RF,并支持现场做线。
RRU(Radio Remote Unit)即射频拉远单元,是在远端将基带光信号转成射频信号放大传送出去。直放站就是将基站射频信号接收放大再传送出去。区别就是直放站会将噪声同时放大,而射频拉远则不会。
RRU和BBU(基带处理单元)之间需要用光纤连接。一个BBU可以支持多个RRU。采用BBU+RRU多通道方案,可以很好地解决大型场馆的室内覆盖。
RF(射频)电源是用于镀膜设备中旅,通过该设备中的功放模块产生高频电压、电流,将常规使用的220V电压和频率50/60MHZ转换为可变的13.56MHZ电压电流。
现有问题:一、现有RRU电源连接器成本高,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二、防护级别要求高,否则存在巨大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RRU电源连接部件,其通过结构优化,可靠性可达到IP67等级的互联性能需求,可有效的保护RRU电源,而且可以灵活地进行安装和维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RRU电源连接器,包括线端部件和板端部件,两者可相互配插。
线端部件包括线端电源端子、保险丝、前胶、后胶、锁闩和线端壳体。
线端电源端子包括端子前件和端子后件。
端子前件和端子后件分别插设在前胶和后胶中,其中端子后件可与电源线缆相连接。
锁闩轴固定在线端壳体上,并可进行转动。
线端壳体中可供电源线缆穿过。
板端部件包括板端电源端子和板端壳体,板端电源端子可插设在板端壳体中,并与线端电源端子的端子前件相配插。
在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中,线端部件包括线端防水垫;线端防水垫设置在锁闩和线端壳体之间。
在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中,线端部件包括保险丝护套;保险丝可套装在保险丝护套中,且保险丝可套装在保险丝护套中后可进一步插设在前胶中。
在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中,线端部件包括橡胶衬套和螺母;橡胶衬套套装在线端壳体的后端,同时也套装在电源线缆外,螺母套装在橡胶衬套外。
在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中,锁闩包括扣位,线端壳体包括扣件。
扣位设置在锁闩的两侧,扣件设置在线端壳体的两侧;当锁闩紧贴线端壳体上侧时,扣件与扣位相扣紧。
在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中,包括护套部件;护套部件包括套管、固定板和护套防水垫。
套管套装在线端部件和板端部件的配插处。
固定板设置在套管中部外侧,且固定板的4个角包括固定螺丝。
护套防水垫设置在套管与板端部件之间。
在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中,锁闩包括柱钩,套管包括凸柱,凸柱设置在套管近线端部件的一端的两侧。
当锁闩紧贴线端壳体上侧时,柱钩与凸柱相钩紧。
在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中,护套部件与板端部件连接后,可相互在X轴和Y轴方向上位移1mm。
在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中,线端电源端子包括刀口式两级孔,刀口式两级孔设置在线端电源端子的中部,电源线缆可固定在刀口式两级孔中。
在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中,后胶包括观察孔,观察孔设置在后胶的中部,且与端子后件与电源线缆相连接的部位相对应。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对于已披露的技术方案,本新型RRU电源连接器,经过结构优化,可提高本连接器的可靠性,防护等级可提高到IP67。
优选的,护套部件与板端部件可以在X轴和Y轴上浮动1mm,以降低板端部件的加工精度。
优选的,板端部件与线端部件紧固采用锁闩方式锁扣,两侧扣件和扣位的锁紧结构,特别适合在高空或户外使用,使用者可便利地进行自锁及解锁。
优选的,两侧立式保险丝护套有利于使用者快捷地更换旧保险丝。
优选的,刀口式两级孔(或两级以上)可高效支持现场做线,不需要额外的压接工具。
优选的,后胶采用刀口式两级孔的方式引导电源线缆的导体以及外被,从而确保导体以正确的方式被插入与端子对应的接触位置,从而使接触性能得到保障。
优选的,在端子接触位置对应的后胶上设置有观察孔,即使用者可以目视是否接触到位,亦可以修换线时将工具插入孔内取出线材。
优选的,线端壳体与前胶采用倒扣的方式扣住,且如果需要维修时,只需顶下线端壳体即可以取出前胶。
附图说明
图1是新型RRU电源连接器线端部件爆炸图
图2是新型RRU电源连接器板端部件立体示意图
图3是新型RRU电源连接器护套部件立体示意图
图4是柱钩与凸柱相钩紧示意图
图5是二级孔结构示意图
图6是观察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6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新型RRU电源连接器,包括线端部件1和板端部件2,两者可相互配插。
线端部件1包括线端电源端子11、保险丝12、前胶13、后胶14、锁闩15、线端壳体16和线端防水垫17。
线端电源端子11包括端子前件111和端子后件112。
端子前件111和端子后件112分别插设在前胶13和后胶14中,其中端子后件112可与电源线缆相连接。
锁闩15轴固定在线端壳体16上,并可进行转动。
线端壳体16中可供电源线缆穿过。
板端部件2包括板端电源端子21和板端壳体22,板端电源端子21可插设在板端壳体22中,并与线端电源端子11的端子前件111相配插。
线端防水垫17设置在锁闩15和线端壳体16之间。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附图1所示,线端部件1包括保险丝护套18;保险丝12可套装在保险丝护套18中,且保险丝12可套装在保险丝护套18中后可进一步插设在前胶13中。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附图1所示,线端部件1包括橡胶衬套19和螺母110;橡胶衬套19套装在线端壳体16的后端,同时也套装在电源线缆外,螺母110套装在橡胶衬套19外。
实施例四
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附图4所示,锁闩15包括扣位151,线端壳体16包括扣件161。
扣位151设置在锁闩15的两侧,扣件161设置在线端壳体16的两侧;当锁闩15紧贴线端壳体16上侧时,扣件161与扣位151相扣紧。扣件161与扣位151相扣紧的结构特别适合在高空或户外使用,使用者可便利地进行自锁及解锁。
实施例五
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附图3所示,新型RRU电源连接器包括护套部件3;护套部件3包括套管31、固定板32和护套防水垫33。
套管31套装在线端部件1和板端部件2的配插处。
固定板32设置在套管31中部外侧,且固定板32的4个角包括固定螺丝。
护套防水垫33设置在套管31与板端部件2之间。
在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中,锁闩15包括柱钩152,套管31包括凸柱311,凸柱311设置在套管31近线端部件1的一端的两侧。
当锁闩15紧贴线端壳体16上侧时,柱钩152与凸柱311相钩紧。
在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中,护套部件3与板端部件2连接后,可相互在X轴和Y轴方向上位移1mm,从而可以降低板端部件2的加工精度。
实施例六
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附图5所示,线端电源端子11包括刀口式两级孔115,刀口式两级孔115设置在线端电源端子11的中部,电源线缆可固定在刀口式两级孔115中。引导电源线缆的导体以及外被,从而确保导体以正确的方式被插入与端子对应的接触位置,从而使接触性能得到保障。
实施例六
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附图6所示,后胶14包括观察孔141,观察孔141设置在后胶14的中部,且与端子后件112与电源线缆相连接的部位相对应。使用者可以目视是否接触到位,亦可以修换线时将工具插入孔内取出线材。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