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64950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手机,在编辑手机中文本或其他文字信息的时候,普遍 具有向前删除的功能,即常见的一行文字中向左删除,并且在手机上都具有相
应的硬件结构,例如,该硬件结构可为手机键盘上的c键1 (如图1所示),表
示退回,在编辑器编辑短信时,表示向前删除,在其他的手机中,也可以用左
右软键或弧形符号键来实现此功能,如NOKIA手机和SonyErricsson手机。如 图l所示,当按下图中的C键1时,会删除掉"太平洋"的"平"字,继续按 下,会删除掉"太"字,但是,当编辑光标4落在文字中间时,比如落在"平" 字之后"洋"字之前,则无法直接向后删除掉"洋"字,给用户带来了使用上 的不便,况且现在大多数的用户都习惯了在计算机上使用Word时,可以通过 Backspace向前删除,而通过Delete键向后删除,所以对手机上只有单一的 向前删除功能较不适应,更加强了使用手机时不方便的感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使手机在短信或其他
文字文本编辑时能够在前后两个方向上删除文字,方便用户的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包括设置
在手机键盘上的一向前删除键和一软键,其中,在手机键盘上还设有一向后删
除键,该向后删除键具有向后删除编辑文字的功能。
上述的具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其中,该向后删除键为一独立设置的按键。 上述的具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其中,该向后删除键设于手机键盘的侧面。 上述的具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其中,该向后删除键与该向前删除键组合
为一个组合按键,按下该组合按键的向后删除端向后删除文字,按下向前删除端则向前删除文字。
上述的具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其中,该组合按键上向前删除端标示有左
方向箭头,该向后删除端标示有右方向箭头,或者类似的其它对称符号来区分
向前删除和向后删除。
上述的具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其中,该组合按键设于手机键盘的侧面。 上述的具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其中,该向后删除键与该软键整合为一整
合按键,在文字编辑时,该整合按键具有向后删除编辑文字的功能。
上述的具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其中,该整合按键设于手机键盘的侧面。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具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确实可适应用户的使用习惯,
改进手机键盘,从而使用户在手机的短信编辑或其他文字编辑中可以在前后两
个方向上删除文字,提高短信编辑的效率,节省编辑的时间。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l为公知手机示意图2为本发明具有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有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的第一实施例另一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有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有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的功能实现流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手机
1向前删除键(c衝
2显示屏
3向后删除键(D键)
4光标
5左箭头键
6右箭头键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2,为本发明具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 所示,本发明的具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10的大部分结构与现有的手机类似, 公知的,现有手机普遍都设有一个C(Clear)键,该C键的功能可包括在编辑 文字信息时向前删除以及返回、退出等等。 一般来说,从现有的手机来看,该 C键在手机处于文字编辑的状态时的功能多数为向前删除的功能,而在手机处 于其他工作状态时可能具有另外的功能,如返回、退出等等,根据手机的研制 生产厂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本发明中,与本发明的主题相配合的,主要以 该C键的文字编辑状态时的向前删除功能为论述重点。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 在手机10键盘的现有位置上增加一个D(Delete)键3,该D键3为格外增加的 键,在编辑文字的时候,按下C键1表示向前删除(Clear),按下D键3表示 向后删除(Delete),举例来说,如图2所示,手机10处于文字编辑状态且其 显示屏2上显示有一行文字"太平洋是人类最大海洋",编辑光标4落在"类" 字与"最"字之间,若此时按下C键1,则光标4向前删除"类"字;若按下 D键3,则光标4向后删除"最"字;若连续或交换的按下C键1禾P D键3, 则光标4相应的连续向左、向右删除或者交换的向左向右进行删除。如图3 所示,当光标4位于待编辑文本的末尾时,按下C键1,光标4正常向前删除 文字;按下D键3,由于后面已经没有文字可以删除,所以此时没有响应,或 者由手机设定的发出特定声音来表示按键操作无响应。同样的,当光标4位于 待编辑文本的开端时,按下C键1,由于前面已经没有文字可以删除,所以此 时没有响应,或者由手机设定的发出特定声音来表示按键操作无响应;按下D 键3,光标4正常向后删除文字。另外,该D键3的设置位置并不限定于如图 2所示的紧邻于C键1,其可根据手机10的结构设计安排在手机10键盘布局 的任何位置,也可以设计在键盘侧面等其它位置。在此实施例中,D键为独立 设置的按键。
请参考图4,为本发明具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 图所示,其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并没有额外的设置D键来完 成向后删除的功能,而是通过复用公知技术中的C键的方式来实现,具体地说, 是将公知技术中的C键1一分为二,将其拆分为两个部分,也就是将向前删除 键和向后删除键整合为一个按键,并且还可用特定符号如左右方向的箭头或类似对称符号来标示,以将其区分为左箭头键5和右箭头键6,表示向前删除和
向后删除,其功能及工作关系和上述第一实施例里的C键和D键相同,在此不
再赘述。由于公知技术中对c键的设置位置可为任意,所以本实施例的左右方
向箭头的整合键也可根据结构设计而任意设定。
由上所述,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获知,本发明中的具有向后删除 功能的键可按需要整合在手机键盘上任何合适的键上,例如常见的软键,在手 机处于文字编辑状态的时候,该软键即可具有向后删除的功能。
请参考图5,为本发明具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的其功能实现的流程示意 图,如图所示,首先获取向前删除(Clear)或者向后删除(Delete)信号(S100), 此处的向前删除和向后删除信号是由上述的C键和D键或者左右方向箭头键来 触发;之后手机中的编辑器(Editor)开始处理上述信号(S200);传送当前的光 标(Cursor)位置到输入法软件模块(T9) (S300);该输入法软件模块判断出所触 发的是向前删除信号还是向后删除信号(S400),根据判断结果所按压的是向前 删除键(Clear键)还是向后删除键(Delete键),来执行不同的操作歩骤;当判 断为Clear键,则获取当前文字缓冲区(Buffer;缓冲区在软件程序设计中, 动态显示的内容,如输入的文字、拨打电话的号码等,都需要存储在Buffer 中),删除缓冲区的光标(Cursor)位置之前的一个字,如果Cursor为0,即光 标位于文本的最前端,则结束操作(S410);当判断为Delete键,则获取当前 文字缓冲区,删除缓冲区的光标位置之后的一个字,如果为结束字符,则结束 操作(S420);最后刷新屏幕(S500),将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本发明具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同时具有向前和向后直接删除编辑文字的 功能,其借助在手机键盘任意部位添加向后删除键、与其它键组合向后删除键 或者与软键(Softkey)整合向后删除键,来直接删除光标之前和之后的文字, 改善用户在手机上输入信息和编辑电话本、备忘录等的操作便利性。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 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 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包括设置在手机键盘上的一向前删除键和一软键,该向前删除键具有向前删除编辑文字的功能,其特征在于,在手机键盘上还设有一向后删除键,该向后删除键具有向后删除编辑文字的功能。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该向后 删除键为一独立设置的按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该向后删除键设于手机键盘的侧面。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该向后 删除键与该向前删除键组合为一个组合按键,按下该组合按键的向后删除端向 后删除文字,按下向前删除端则向前删除文字。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该组合按键上向前删除端标示有左方向箭头,该向后删除端标示有右方向箭头,或者 类似的其它对称符号来区分向前删除和向后删除。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该组合 按键设于手机键盘的侧面。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该向后 删除键与该软键整合为一整合按键,在文字编辑时,该整合按键具有向后删除 编辑文字的功能。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该整合 按键设于手机键盘的侧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双向删除功能的手机,手机键盘上设有一向前删除键和一软键,其中,在手机键盘上还设有一向后删除键,该向后删除键具有向后删除编辑文字的功能,并且其可为一独立设置的按键、与该向前删除键组合为一个组合按键或者与该软键整合为一整合按键,且其设置位置可根据需要而定,借此来方便用户使用,使手可以在前后两个方向上删除文字,提高文字编辑的效率,节省编辑的时间。
文档编号H04M1/72GK101426050SQ20071017664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31日
发明者韦建龙 申请人: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