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k/nack信息的指示和数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66265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Ack/nack信息的指示和数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ACK/NACK信息的指示 和数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LTE (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 被得到广泛的应用。LTE系统中采用FD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 双工)和TDD (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两种才莫式来实施空中^妻口 方式。在TDD才莫式中,接收和传送是在同一频率信道的不同时隙,根据业务 流量的不同,灵活分配上行与下行的子帧配比。在FDD模式中,在分离的两 个对称频率信道上,系统进行接收和传送,用保证频段来分离接收和传送信 道,在频带上的所有子帧都为上行或下行,不存在相同信道的上下行子帧配 比。
LTE系统在下行子帧的下行控制信道中会承载UL grant (Uplink grant,上 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信息,用来对传达由基站配置的上行子帧资源进行分 配。根据控制信道不同的MCS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编码方 案),ULgrant信息可能会被承载在多个CCE (Control Chanel Element,信道 控制信令单元)上。
LTE系统的PfflCH (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ion Channel,物理混合重 传请求指示信道)中承载着对应于上行传输数据反馈的下行ACK/NACK (Acknowledgement or Non-Acknowledgement,应答或否定应答)信息。在混 合自动重传请求方式中,发送端发出的码不仅能够检错,而且还具有一定的 纠错能力。接收端译码器收到数据后,首先检测错误情况,如果在码的纠错 能力以内,则自动进行纠错,向发送端反馈ACK信号;如果错误很多,超出 了码的纠错能力,但能检测出来,则接收端通过反馈信道给发送端发一个反馈判决信号NACK,要求发送端重发数据。
目前, 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获取对应上行子帧的ACK/NACK,并进行数据
的所占用的物理资源CCE索引号进行隐性映射。当终端接收到下行 ACK/NACK与UL grant后,终端会将下行ACK/NACK索引号与相应的UL grant占用的CCE的索引号相关联。这样,不同的终端会根据其被分配的UL grant找到对应的ACK/NACK信息。当多个CCE承载UL grant时,ACK/NACK 索引号与最小的CCE索引号进行隐性映射。
另一种方式为将下行ACK/NACK索引号与为上行传输的资源RB (Resource Block,资源块)索引号进行隐性映射。当终端接收到下行 ACK/NACK后,终端会将下行ACK/NACK索引号与RB的索引号相关耳关。 这样,终端会根据其被分配的RB找到对应的ACK/NACK信息。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 FDD与TDD在物理层结构的不同,现有技术中两种获取用户对应上行子帧的 ACK/NACK的方式只适合在FDD系统中使用,不适用于TDD系统。因为对于 TDD的帧结构,其上行下行子帧配比存在着多种的可能。例如在帧结构2中 可以有DL: UL=1: 6或DL: UL= 2: 5等情况存在,所以在一个下行子帧中 的一个ULgrant需要指示一个或多个上行子帧的上行资源分配时,可能存在着 一个或多个CCE对应多个ACK/NACK的情况。考虑系统能承载的最大负荷的 情况,在DL: UL=1: 6的情况下,如果一个CCE承载一个UL grant信息,贝'J 该CCE就可能包括6个上行子帧的资源分配。如果釆用现有技术中的两种获取 用户对应上行子帧的ACK/NACK的方式,就需要为每个CCE预留6个相应 ACK/NACK的时频资源,以备ULgrant指示6个上行子帧的资源分配。但在实 际使用的正常情况下,就会产生很大的资源浪费,即在FDD预留的资源的基 础上,在TDD系统中预留其6倍的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ACK/NACK信息的指示和数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使得获取用户对应上行子帧的ACK/NACK时,减少系统 时频资源的浪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数据重传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发送端发送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所述上行传输资源指示 信令中配置有ACK/NACK起始索引域;接收端根据所述ACK/NACK起始索 引域和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中的上行索引,获取相应位置上对应的 ACK/NACK信息;根据所述对应的ACK/NACK信息,进行数据重传。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发送端,包括上行传输资源指 示信令生成单元,用于生成配置有ACK/NACK起始索引域的上行传输资源指 示信令;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发送单元,用于向接收端发送所述上行传输 资源指示信令生成单元生成的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接收端,包括ACK/NACK信息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发送端发送的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中配置的 ACK/NACK起始索引域和所述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中的上行索引,获取相 应位置上对应的ACK/NACK信息;数据重传单元,用于#4居所述ACK/NACK 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对应的ACK/NACK信息,进行数据重传。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 一种ACK/NACK信息的指示方法, 包括在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中配置ACK/NACK起始索引域;根据所述 ACK/NACK起始索引域和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中的上行索引,指示上行子 帧的起始ACK/NACK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配置 有ACK/NACK起始索引域的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获取用户对应上行子 帧的ACK/NACK信息,节省了系统的时频资源。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
种数据重传的方法流程图;
种发送端的结构示意种"t妄收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ACK/NACK信息的指示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以在TDD系统中5MHz带宽情况为例,其有效子载波个凄t为300,且下 行控制信令分布在一个下行子帧的前3个OFDM符号上。假设上行资源分配 在帧结构2中,2/3编码率,QPSK解调,可以假设每个用户的ULgrant占用 一个CCE,每个CCE占36个RE( Resource Element,资源块),PFICH( Physical FormatARQ Indication Channel,物理格式重传请求指示信道)信道占用16个 RE,在单天线的情况下,每个下行子帧的第1个OFDM符号中,每6个子载 波中会有1个导频符号。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重传的方法流程如图1所 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l01,根据有效子载波个数确定最大用户数。
当下行子帧与上行子帧的个数之比为1比6,即DL: UL=1: 6时,可以 根据公式
300x3-16-「((6x;r)/4)x4x3,_(3(%) /
获取系统中可能存在的CCE的数量Y,本实施例中,该CCE的数量Y 为15。所以当每一个CCE都用作单独用户上行资源调度时,下行子帧中最多 可以为15个用户分配上行资源,即最大用户数为15。
当下行子帧与上行子帧的个数之比为2比5,即DL: UL=2: 5时,可以 根据公式
300x3x2-16x2-「((5xy)/4)x4x3卜(3,)x2 /
获取系统中可能存在的CCE的数量Y,本实施例中该CCE的数量Y为 32。所以当每一个CCE都用作单独用户上行资源调度时,用户平均分布在2 个下行子帧内,每个子帧内会有,/2"| = 16个用户,即最大用户数为16。
当下4亍子帧与上^f亍子帧的个数之比为3比4,即DL: UL=3: 4时,可以 根据公式获取系统中可能存在的CCE的数量Y,本实施例中该CCE的数量Y为 54。所以当每一个CCE都用作单独用户上行资源调度时,用户平均分布在3 个下行子帧内,每个子帧内会有「173"1 = 18个用户,即最大用户数为18。
步骤sl02,根据最大用户数和子帧的上下行配比,获取ACK/NACK总数。
当DL: UL=1: 6时,由于最大用户数为15,且由于DL: UL=1: 6,所 以每个用户的UL grant可能会对6个上行子帧进行调度,这样可能会同时存 在90个ACK/NACK。因此90个ACK/NACK可以满足对所有数据的^6J责, 即ACK/NACK总数为90。
当DL: UL=2: 5时,由于最大用户数为16,且由于DL: UL=2: 5,所 以每个用户的UL grant可能会对5个上行子帧进行调度,这样可能会同时存 在80个ACK/NACK。因此80个ACK/NACK可以满足对所有数据的反馈, 即ACK/NACK总数为80。
当DL: UL=3: 4时,由于最大用户数为18,且由于DL: UL=3: 4,所 以每个用户的UL grant可能会对4个上行子帧进行调度,这样可能会同时存 在72个ACK/NACK。因此72个ACK/NACK可以满足对所有数据的反馈, 即ACK/NACK总数为72。
步骤sl03,根据ACK/NACK总数,获取ACK/NACK起始索引域占用的 最大比特数n。
根据公式
n = 「log2 M"]
获取ACK/NACK起始索引域占用的最大比特数。
其中n为UL grant中ACK/NACK起始索引域占用的最大比特数,M为 ACK/NACK总数。
当DL: UL=1: 6时,由于M为90,因此得到所述ACK/NACK起始索 引域占用的最大比特数n为7。因为ACK/NACK总数M为90,且2的7次 方为128,所以7比特的数据完全可以指示90个不同的ACK/NACK索引。
当DL: UL=2: 5时,由于M为80,因此得到所述ACK/NACK起始索引域占用的最大比特n为7。
当DL: UL=3: 4时,由于M为72,因此得到所述ACK/NACK起始索 引域占用的最大比特n为7。
步骤s104,在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中配置ACK/NACK起始索引域。在 系统设计中,可在ULgrant中增加7比特字节的ACK/NACK起始索引号。由 于在UL grant中增加7比特字节的ACK/NACK起始索S1号是根据系统中可能 存在的最大用户数i殳置的,所以实际可才艮据具体情况(如用户不太多的情况) 在ULgrant中只增加小于7比特字节(例如6比特字节)的ACK/NACK起始 索引号。
步骤sl05,发送端发送配置有ACK/NACK起始索引域的上行传输资源指 示信令。
步骤sl06,接收端根据ACK/NACK起始索引域,获取对应上行子帧的起 始ACK/NACK的索引位置。例如80个ACK/NACK索引号为0 - 79, —个 上行子帧的起始ACK/NACK的索引位置为50。
步骤s107,接收端根据所述起始ACK/NACK的索引位置和上行传输资源 指示信令中的UL index (上行索引),获取相应位置上对应的ACK/NACK信 息。在LTE TDD系统中,UL grant中会包括一个UL index的指示域,为其用 户指示可以使用的上行子帧分配。从该域中可以得到用户调度的上行子帧数 目和子帧分配顺序。根据UL index域的信息和ACK/NACK起始索引号,就 可从基站分配的ACK/NACK消息中获取相应上行子帧的ACK/NACK信息。 ACK/NACK起始索引号对应着接收端的ACK/NACK的起始位置,如果接收 端只有 一个上行子帧,则所述ACK/NACK起始索可I号对应的ACK/NACK即 为所述接收端对应的ACK/NACK;如果接收端含有多个上行子帧,则以所述 ACK/NACK起始索引号为起始位置,以所述ACK/NACK起始索引号与UL index的指示域中所述接收端的上行子帧数目的和减1为结束位置的 ACK/NACK索引号对应的ACK/NACK为所述接收端对应的ACK/NACK。例 如80个ACK/NACK索引号为0-79, —个上行子帧的起始ACK/NACK的 索引位置为50。从Ul grant中可以得知对应3个数据包;则该上行子帧应该获得索引号为50、 51和52三个相对应的ACK/NACK。
步骤sl08,根据对应的ACK/NACK信息,进行数据重传。在本实施例中, ACK/NACK表示非重传或重传指示,当为ACK时,表示不需要进行数据重 传;当为NACK时,表示需要进行数据重传。
本实施例通过配置有ACK/NACK起始索引域的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 令,获取用户对应上行子帧的ACK/NACK信息,节省了系统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发送端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上行传输资源指示 信令生成单元21和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发送单元22,其中上行传输资源指 示信令生成单元21与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发送单元22连"^妻。上行传llr资 源指示信令生成单元21用于生成配置有ACK/NACK起始索引域的上行传输 资源指示信令;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发送单元22用于向接收端发送所述上 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生成单元生成的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
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生成单元21包括ACK/NACK总数获取子单元 211、最大比特数获取子单元212和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配置子单元213, 其中最大比特数获取子单元212分别与ACK/NACK总数获取子单元211和上 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配置子单元213连接。
ACK/NACK总数获取子单元211用于根据最大用户数和子帧的上下行配 比,获取ACK/NACK总数;最大比特数获取子单元212用于根据ACK/NACK 总数获取子单元211获取的ACK/NACK总数,获取ACK/NACK起始索引域 占用的最大比特数n;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配置子单元213用于将 ACK/NACK起始索引域配置到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所述ACK/NACK起 始索引域的长度不超过最大比特数获取子单元212获取的最大比特数n。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接收端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ACK/NACK信息 获取单元31和数据重传单元32,其中ACK/NACK信息获取单元31与数据 重传单元32连接。ACK/NACK信息获取单元31用于根据发送端发送的上行 传输资源指示信令中配置的ACK/NACK起始索引域和所述上行传输资源指 示信令中的上行索引,获取相应位置上对应的ACK/NACK信息;数据重传单 元32用于根据ACK/NACK信息获取单元31获取的对应的ACK/NACK信息,进行数据重传。
本实施例中,发送端通过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生成单元生成配置有
ACK/NACK起始索引域的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接收端根据所述上行传 输资源指示信令获取对应上行子帧的ACK/NACK信息,节省了系统的时 频资源。
以在TDD系统中5MHz带宽情况为例,其有效子载波个数为300,且下 行控制信令分布在一个下行子帧的前3个OFDM符号上。假设上行资源分配 在帧结构2中,2/3编码率,QPSK解调,可以假设每个用户的UL grant占用 一个CCE,每个CCE占36个RE, PFICH信道占用16个RE,在单天线的情 况下,每个下行子帧的第l个OFDM符号中,每6个子载波中会有1个导频 符号。当DL: UL=1: 6时,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ACK/NACK信息的指示方 法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根据有效子载波个数确定最大用户数。
根据公式
获取系统中可能存在的CCE的数量Y,本实施例中,该CCE的数量Y 为15。所以当每一个CCE都用作单独用户上行资源调度时,下行子帧中最多 可以为15个用户分配上行资源,即最大用户数为15。
步骤s402,根据最大用户数和子帧的上下行配比,获取ACK/NACK总数。 由于最大用户数为15,且由于DL: UL=1: 6,所以每个用户的UL grant可能 会对6个上行子帧进行调度,这样可能会同时存在卯个ACK/NACK。因此 90个ACK/NACK可以满足对所有数据的反馈,即ACK/NACK总数为90。
步骤s403,根据ACK/NACK总数,获取ACK/NACK起始索引域占用的 最大比特数n。
根据公式
n = 「log2 M~)
获取ACK/NACK起始索引域占用的最大比特数。
其中n为UL grant中ACK/NACK起始索引域占用的最大比特数,M为ACK/NACK总数。本实施例中由于M为90,因此得到所述ACK/NACK起始 索引域占用的最大比特n为7。因为ACK/NACK总数M为90,且2的7次 方为128,所以7比特的数据完全可以指示90个不同的ACK/NACK索引。
步骤s404,在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中配置ACK/NACK起始索引域,根 据所述ACK/NACK起始索引域和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中的上行索引,指示 上行子帧的起始ACK/NACK信息。在系统设计中,可在UL grant中增加7 比特字节的ACK/NACK起始索引号。由于在UL grant中增加7比特字节的 ACK/NACK起始索? 1号是根据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最大用户数设置的,所以实 际可根据具体情况(如用户不太多的情况)在UL grant中只增加小于7比特 字节(例如6比特字节)的ACK/NACK起始索引号。
在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中配置ACK/NACK起始索引域之后,可以利用 所述ACK/NACK起始索? 1域指示接收端对应上行子帧的起始ACK/NACK信 息,其过程为
首先,发送端发送配置有ACK/NACK起始索引域的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 令。然后,接收端根据ACK/NACK起始索引域,获取对应上行子帧的起始 ACK/NACK的索引位置。例如80个ACK/NACK索引号为0 - 79, 一个上行 子帧的起始ACK/NACK的索引位置为50。最后,接收端根据所述起始 ACK/NACK的索引位置和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中的UL index (上行索引), 获取相应位置上对应的ACK/NACK信息。在LTE TDD系统中,UL grant中 会包括一个UL index的指示域,为其用户指示可以使用的上行子帧分配。从 该域中可以得到用户调度的上行子帧数目和子帧分配顺序。根据UL index域 的信息和ACK/NACK起始索引号,就可从基站分配的ACK/NACK消息中获 取相应上行子帧的ACK/NACK信息。ACK/NACK起始索S1号对应着接收端 的ACK/NACK的起始位置,如果接收端只有一个上行子帧,则所述 ACK/NACK起始索引号对应的ACK/NACK即为所述接收端对应的 ACK/NACK;如果接收端含有多个上行子帧,则以所述ACK/NACK起始索 引号为起始位置,以所述ACK/NACK起始索引号与UL index的指示域中所 述接收端的上行子帧数目的和减1为结束位置的ACK/NACK索引号对应的ACK/NACK为所述接收端对应的ACK/NACK。例如80个ACK/NACK索引 号为0 - 79, —个上行子帧的起始ACK/NACK的索引位置为50。从Ul grant中 可以得知对应3个数据包;则该上行子帧应该获得索引号为50、 51和52三 个相对应的ACK/NACK。
本实施例通过在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中配置ACK/NACK起始索引 域,可以利用所述ACK/NACK起始索引域指示接收端对应上行子帧的起始 ACK/NACK信息,从而使接收端获取用户对应上行子帧的ACK/NACK信 息,节省了系统的时频资源。
由于在LTE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带宽配置,例如5MHz, 10MHz, 20MHz等,不同的带宽下可用子载波数目会有所不同,系统的最大用户数 也会相应的改变,因此,在不同带宽的系统中ACK/NACK起始索引域占用 的最大比特数n也可能不同。而且,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根据带宽配置直接 设置最大比特数n,例如可以直接设置5MHz带宽情况下的最大比特数n为 7。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 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 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 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 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 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数据重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端发送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所述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中配置有应答或否定应答ACK/NACK起始索引域;接收端根据所述ACK/NACK起始索引域和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中的上行索引,获取相应位置上对应的ACK/NACK信息;根据所述对应的ACK/NACK信息,进行数据重传。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数据重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CK/NACK 起始索引域的长度不超过最大比特数n;所述最大比特数n由以下过程获得根据最大用户数和子帧的上下行配比,获取ACK/NACK总数; 冲艮据所述ACK/NACK总数,获取所述ACK/NACK起始索引域占用的最 大比特数n。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数据重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用户数根 据有效子载波个数确定。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数据重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相应位置 上对应的ACK/NACK信息具体包括接收端根据所述ACK/NACK起始索引域,获取对应上行子帧的起始 ACK/NACK的索引位置;接收端根据所述起始ACK/NACK的索引位置和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 中的上行索引,获取相应位置上对应的ACK/NACK信息。
5、 一种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生成单元,用于生成配置有ACK/NACK起始索引 域的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发送单元,用于向接收端发送所述上行传输资源 指示信令生成单元生成的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 生成单元包括ACK/NACK总数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最大用户数和子帧的上下行配比, 获取AC謹ACK总数;最大比特数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ACK/NACK总数获取子单元获:f又 的ACK/NACK总数,获取ACK/NACK起始索引域占用的最大比特数n;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配置子单元,用于将ACK/NACK起始索引域配置 到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所述ACK/NACK起始索引域的长度不超过所述最 大比特数获取子单元获取的最大比特数n。
7、 一种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ACK/NACK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发送端发送的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 令中配置的ACK/NACK起始索引域和所述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中的上行 索引,获取相应位置上对应的ACK/NACK信息;数据重传单元,用于根据所述ACK/NACK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对应的 ACK/NACK信息,进行数据重传。
8、 一种ACK/NACK信息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中配置ACK/NACK起始索引域;根据所述ACK/NACK起始索引域和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中的上行索 引,指示上行子帧的起始ACK/NACK信息。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ACK/NACK信息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ACK/NACK起始索引域的长度不超过最大比特数n;所述最大比特数由以下 过程获得根据最大用户数和子帧的上下行配比,获取ACK/NACK总数; 根据所述ACK/NACK总数,获取所述ACK/NACK起始索引域占用的最 大比4寺ltn。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ACK/NACK信息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最大用户数根据有效子载波个数确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重传的方法,首先,发送端发送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所述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中配置有ACK/NACK起始索引域;然后,接收端根据所述ACK/NACK起始索引域和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中的上行索引,获取相应位置上对应的ACK/NACK信息;最后,根据所述对应的ACK/NACK信息,进行数据重传。本发明还公开了ACK/NACK信息的指示和数据重传的装置的发送端与接收端和一种ACK/NACK信息的指示方法。本发明通过配置有ACK/NACK起始索引域的上行传输资源指示信令,获取用户对应上行子帧的ACK/NACK信息,节省了系统的时频资源。
文档编号H04J3/16GK101420293SQ200710181560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3日
发明者吕永霞, 博 李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