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89347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特别是涉及支撑显示部而使 显示部能够转换为纵长状态或横长状态的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有外出时利用翻盖式手机观看电视的趋势。翻盖式手机的 显示部一般在握在手中时处于纵长状态。于是,在以纵长状态观看电视时整体画面将变小。到目前为止,从携带方便性来考虑是尽可能地使翻 盖式手机小型化,而从观看电视的角度来看又希望使电视的画面大一 些,这两种愿望是相互矛盾的。只要横握手机来将画面转换为横长状态,画面就能够显示在整个显示部。为了将手机的显示部横置,现在需要一直用手拿着横向旋转90 度后而成为横长状态的手机,或者需要利用特殊的支撑部件来将翻盖式 手机安放为横置状态并保持它的平稳。然而, 一边将随身携带终端一直 拿在手中一边持续观看电视等是很困难的,而且,外出时找到合适的支 撑部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于是,若在使设在翻盖式手机的上侧机身的显示部相对于下侧机身 横向旋转90度,将翻盖式手机设置成下侧机身的背面与设置面相接触 的状态,就能够设置成可较稳定地进行收视的状态。例如,在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1 - 156893号公报中所记载的 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中,在用手纵长地拿好的状态下,将显示部能够被 从纵长状态转换为横长状态地支撑在第一机身上。在该翻盖式随身携带 终端中,在显示部的中心部垂直于显示部设置支撑轴,且使显示部以该 支撑轴为中心旋转90度。例如,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3 - 114670号公报所记载的移动 终端机包括设置有多个按键输入部的第 一机壳与设置有能够显示文字 及图像的屏幕部的第二机壳。该移动终端机还包括 一端部铰链式地联 结在第一机壳上而能够相对第一机壳翻开、合上,另一端部以与第二机 壳的一个区域相接触的方式联结的联结部件;设置在第二机壳的一个区域与联结部件的另 一 端部之间并使第二机壳沿着与连结部件的接触面在所规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转动的转动部件;以及第二机壳在转动部件 的作用下转动时具有使显示在上述屏幕部的图像变换的功能的信号处理装置。在该移动终端机中,屏幕部的位置被变换成垂直及水平方向, 同时所显示的图像的大小也被改变。如曰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3 - 319043号^^报所记载的那样,具 有支撑显示部而使显示部以能够相对第一机身滑动且旋转的支撑机构 的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已广为人知。在该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中,因为 是先使显示部上下滑动后再使显示部以设置在显示部的中央部位的支 撑轴为中心进行旋转,所以避免了与铰链部、设置在第一机身下端的鼓 起部的接触,从而能够使显示部增大。另一方面,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6 - 211576号公报所记载的 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也广为人知。该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包括表面设 有显示部的第一机身、表面设有操作部的第二机身以及将第一机身与第 二机身联结成能够自由地翻开、合上的铰链部。显示部被支撑机构支撑 在所述第 一机身上而能够被转换为纵长状态与横长状态,所述支撑机构 进行引导与支撑来进行显示部的纵长状态与横长状态的转换,在进行所 述显示部的转换操作时该显示部的下端 一侧的角部沿着铰链部移动。在上述现有例中,显示部的旋转机构设置在背面,使显示部仅能按 一个方向从纵长状态旋转到横长状态,显示部的位置被变换成垂直及水 平方向,同时所显示的图像的大小也被改变。然而,显而易见的是,使显示部按从表面看去的顺时针或者逆时针 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进行旋转,这一动作是否容易操作会因为用户习 惯使用右手还是习惯使用左手而不同。而且,还可想而知,使显示部按 照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进行旋转,这一动作是否容 易操作还会因手机是拿在右手中还是拿在左手中而不同。在上述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1 - 156893号公报及特开2003 -114670号公报中所记载的结构下,因为显示部仅由一个支撑销支撑在第 一机身上,所以按照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将显示部转 换为纵长状态或者横长状态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为防止显示部 接触到铰链部,便需要将显示部的角做成很大的圆角,显示画面就会变 小,这就是问题。就是在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3 - 319043号公报所记载的发明 中,也是因为显示部仅用一个支撑销支撑在第一机身上,所以在按照顺 时针与逆时针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将显示部转换为纵长状态或者横 长状态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且,因为进行纵横转换时先使显示部 朝着上方滑动,所以为防止显示部与铰链部接触,可以不将显示部的角 做得很大。但这时需要进行以下多余的操作而使操作变得很复杂,即要 使旋转后且已滑动的显示部再次滑动来恢复原位。另一方面,在上述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6 - 211576号公报所 记载的发明中,因为利用了凸轮机构,所以即使增大显示部,显示部也 不会接触到铰链部,但若要使显示部按照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中的任意 一个方向旋转,则会因为槽的形状变大,而使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的整 体大小变大,随身携带性变坏,这就是问题。发明内容本发明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究开发出来的。其目的在于 一边 保持显示部的画面大, 一边抑制整体的大小变大,能够使显示部按照从 表面看去的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中的任一个方向从纵长状态旋转到横 长状态,同时能够很容易地进行显示部的转换。-用以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利用凸轮机构一边保持显示部的 画面大, 一边抑制整体的大小变大,能够使显示部按照从表面看去的顺 时针与逆时针方向中的任一个方向从纵长状态旋转到横长状态,同时, 利用推动部件来推动第二导销使得显示部无论在哪一个旋转方向上都 能够成为纵长状态或者横长状态。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以一种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为对象,其包括 表面设有显示部的第一机身、表面具有操作部的第二机身以及将所述第 一机身和第二机身联结成能够自由地翻开、合上的铰链部,利用支撑机 构将所述显示部支撑在所述第一机身上,所述显示部能够在纵长状态与 横长状态之间进行转换。而且,所述支撑机构由凸轮机构构成,该凸轮机构包括设置在第 一机身上并由连续的中凸形状的左侧部分与中凸形状的右侧部分构成 的第一导向槽、设置在离开第一机身的该第一导向槽的位置上的第二导向槽、自由滑动地嵌合在所迷第一导向槽中的第一导销、自由滑动地嵌 合在所述第二导向槽中的第二导销、以及设置在显示部的背面 一侧且将 所述第一导销与第二导销联结起来的联结部件。所述显示部由所述凸轮机构支撑而能够按从表面看去的顺时针及 逆时针方向中的任一个方向旋转。在所述凸轮机构中设置有推动所述第二导销的推动机构,使得显示 部无论在哪一个旋转方向都会成为纵长状态或者横长状态。根据上述结构,第一导向槽具有从表面看去象海鸥展开双翅那样的 形状。在纵长状态下,第一导销位于第一导向槽的左右中间点,笫二导 销位于第二导向槽的中间。当将显示部按照从表面看去的顺时针方向从 纵长状态转换为横长状态时,在凸轮机构的作用下,在第一导销嵌合到 第一导向槽的状态下,第一导销朝着该第一导向槽的左侧部分的凸部朝 左方滑移,同时,在第二导销嵌合在第二导向槽中的状态下,第二导销 朝着上方滑移。若第一导销超过凸部,第一导销便一边朝着下方下移, 一边朝着左方滑移,同时,第二导销在将它嵌合在第二导向槽的状态下 被推动机构推动而朝着下方滑移。因此,就辅助了显示部的转换操作。相反,当将显示部按照从表面看去的逆时针方向从纵长状态转换为 横长状态时,在凸轮机构的作用下,在第一导销嵌合到第一导向槽的状 态下,第一导销朝着该第一导向槽的右侧部分的凸部朝右方滑移,同时, 在第二导销嵌合在第二导向槽中的状态下,第二导销朝着上方滑移。若第一导销超过凸部,则第一导销便一边朝着下方下移, 一边朝着右方滑 移,同时,第二导销在将它嵌合在第二导向槽的状态下被推动机构推动而朝着下方滑移。因此,就辅助了显示部的转换操作。就这样,因为显示部被支撑着而能够相对第 一 机身按从表面看去的 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中的任 一 个方向旋转,所以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中 的显示部便能够按照用户所喜欢的旋转方向旋转而被转换为纵长状态 或者横长状态。因为显示部在凸轮机构的作用下一边上下移动一边旋转,所以即使将显示画面保持得很大,显示部也不会接触铰链部、第一 机身下端的鼓起部等。通过适当地布置第一及第二导向槽便能够抑制整 体的大小。因为推动机构辅助显示部旋转,所以用户用一只手就能够使 显示部按照任一个方向转换为纵长状态或者横长状态。第二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所述推动机构包括伸缩轴与套在该伸缩轴上的压缩弹簧。伸缩轴的一端被能够自由旋转 地支撑在所述第一机身的第二导向槽的上方,另一端被能够自由旋转地 联结在所述第二导销上。根据上述结构,若第二导销在将它嵌合到第二导向槽的状态下朝上 方滑移,伸缩轴就变短,同时,压缩弹簧被压缩而储蓄了弹性能。因此, 当将显示部按照从表面看去的顺时针方向从纵长状态转换为横长状态 时,在凸轮机构的作用下,在第一导销嵌合到第一导向槽的状态下,第 一导销朝着该第一导向槽的左侧部分的凸部朝左方滑移,同时,在第二 导销嵌合在第二导向槽中的状态下,第二导销朝着上方滑移。结果是, 压缩弹簧中储蓄了弹性能。若第一导销超过凸部,则第二导销一边被压 缩弹簧推动, 一边在将它嵌合在第二导向槽的状态下朝着下方滑移,同 时,第一导销一边朝着下方移动一边朝着左方滑移。这样一来,第二导 销便被推动机构推动,辅助进行转换操作显示部旋转而成为横长状态。相反,当从横长状态切换为纵长状态时,第一导销从该第一导向槽 的左侧端部朝着左侧部分的凸部朝右方滑移,同时,第二导销在将它嵌 合在第二导向槽中的状态下朝着上方滑移。结果是,压缩弹簧中储蓄了 弹性能。若第一导销超过凸部,则第二导销在已压缩的压缩弹簧的推动 力的作用下被推向下方,因此,辅助了显示部旋转而成为横长状态。同样,在将显示部按照从表面看去的逆时针方向从纵长状态转换为 横长状态时,到超过凸部为止一直是一边让压缩弹簧压缩,显示部一边 被旋转, 一超过凸部,便被压缩弹簧辅助着进行转换。相反,在从横长 状态转换为纵长状态的时候,也是到超过凸部为止 一 直是一 边让压缩弹 簧压缩,显示部一边被旋转, 一超过凸部,便由压缩弹簧帮助进行转换。 因此,用一个非常简单的结构,就能够辅助显示部的旋转操作。第三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二方面的发明中,所述推动机构左 右设置一对。也就是说,通过左右设置一对推动机构,便能够从左或者右对第二 导销施加推动力,所以显示部能够稳定地进行旋转。第四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到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发明中,所述第一导向槽形成为左右对称。所述第二导向槽朝着所述第一导 向槽的左侧部分与右侧部分连接起来的中间点的上方大致垂直地延伸。根据上述结构,因为第一导向槽形成为左右对称,所以无论显示部 在从表面看去的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中的哪一个方向上都以同样的 动作进行旋转。而且,因为第一及第二导向槽左右对称,所以很容易配置槽。第五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四方面的发明中,所述第一导向槽 的左侧部分与右侧部分,都是从所述中间点到中间的凸部的长度比从中 间的凸部到外侧端部的长度长。根据上述结构,因为缩短了第一导向槽的左右方向的宽度,所以能 够防止整体大小变大。而且,在让显示部旋转的时候很容易防止第一导 向槽暴露在外。第六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到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发明中,由所述凸轮机构引导并支撑对所述显示部的纵长状态与横长状态 的转换,在所述显示部一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边被转换时,该显示部 的右下端一侧的角部沿着所述铰链部移动,在所述显示部一边按逆时针 方向旋转一 边被转换时,该显示部的左下端 一侧的角部沿着所述铰链部 移动。根据所述结构,无论在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中的哪一个方向上,都 能够边由凸轮机构引导并支撑使得显示部的右或者左方的下端侧的角 部沿着铰链部移动,边转换。就这样,因为一边保持着与铰链部之间的 间隙显示部 一 边移动,所以即使不象现有技术那样沿着以该支撑轴为中 心的半径将显示部的下端倒成圆角,显示部也不会与铰链部、第一机身 下端的鼓起部等接触。第七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 一到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发明中,所述显示部处于纵长状态与横长状态时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都大致位于第一机身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也就是说,在现有技术中,在将该显示部支撑在第一机身的支撑轴 设置在显示部的中央部的情况下,若在显示部处于横长状态时欲使左右 方向的中央部大致位于第 一机身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则处于纵长状态的 显示部的上端侧也需要配合下端侧而低一些,显示部整体的大小就会变 小。但是,在本发明中,在使显示部转换为纵长状态或者横长状态之际,凸轮机构能够进行卩I导使得不会接触铰链部、第 一机身的下端的鼓起部 等,无需象现有技术那样,将支撑轴设置在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因此, 无论是在纵长状态还是横长状态,都无需使处于纵长状态的显示部的上 端一侧低一些,显示部就能够相对于第一机身位于左右方向的中央。结 果是,显示部相对操作部位于左右方向的中央。第八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七方面的发明中,所述第一机身包括构成所述铰链部的一部分的第一机身主体、固定在该第一机身主体 上且形成有所述第一导向槽与第二导向槽的导向板;所述一对伸缩轴分别被支撑在所述导向板的第一导向槽的左右端 部的上方。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导向板上设置第一及第二导向槽以及伸缩轴 的支撑位置,第一及第二导销以及推动机构便被正确地配置在狭窄的区 域。还能够在将联结部件、推动部件安装到导向板的状态下单元化,再 将该已单元化的导向板安装到第一机身主体上。第九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到第八方面中之任一方面的发明中,当处于相对于第二机身打开所述第一机身的状态时,在所述横长状 态与纵长状态中的任一状态下都能够将所述第二机身布置在下。根据上述结构,在外出时,也能够不使用支撑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 的部件以横长状态观看电视等。第十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到第九方面中之任一方面的发明中,所述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是手机。根据上述结构,在多功能、使用频度高的手机中,无论在从表面看 去的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中的哪一个方向上都很容易进行横长与纵长 状态的转换。 (发明的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利用凸轮机构一边对显示部的轨迹进 行调整, 一边支撑显示部按照从表面看去的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中的任 一方向都能进行旋转,那么习惯使用左手的人和习惯使用右手的人都可以使显示部按照使用者所希望的方向从纵长状态旋转到横长状态;能够 自由地选择拿在右手时和拿在左手时的旋转方向;通过适当地布置第一及第二导向槽,便能够很容易地抑制整体的大小。因此,能够一边保持 显示部的画面大, 一边抑制整体的大小,能够使显示部按照从表面看去 的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中的任一个方向从纵长状态旋转到横长状态。还 有,在凸轮机构中设置有推动第二导销的推动机构来辅助进行转换操 作,使得显示部无论在哪一个旋转方向都会成为纵长状态或者横长状 态。因此,无论在从表面看去的顺时针方向还是在逆时针方向上,用户 只要用一只手一按都能够将显示部转换为纵长状态或者横长状态,所以 能够非常容易地进行显示部的转换。根据上述第二方面的发明,支撑着伸缩轴的一端,使伸缩轴的一端 在第一机身的第二导向槽的上方自由地旋转,使另一端自由旋转地联结 在第二导槽上,将压缩弹簧套在该伸缩轴上。因此,借助极其简单的结 构来推动第二导销,便能够辅助进行显示部的转换操作。根据上述第三方面的发明,左右设置一对推动机构,将力从左、右 施加给第二导销来让显示部稳定地进行旋转,这样便能够使显示部的转换操作顺利地进行。根据上述第四方面的发明,左右对称地形成第一导向槽而很容易进 行槽的配置工作,同时不管使其朝着哪 一 个方向旋转都使其以相同的动 作旋转。因此,能够很容易地抑制整体的大小,同时还能够使操作性提根据上述第五方面的发明,第一导向槽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都 是从中间点到中间的凸起的长度比从中间的凸起到外侧端部的长度长,使第一导向槽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变窄。因此,能够很容易地抑制整体的 大小变大,同时还能够防止第一导向槽露在外面而使外观更好看。根据上述第六方面的发明,在凸轮机构的作用下,在从表面看去的 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中的任一旋转方向上,都是左、右的下端一侧的角 部在与铰链部保持有间隙的状态下沿着铰链部进行移动, 一边将显示部 转换为横长状态或者纵长状态。因此,即使将显示部加工成近似矩形形 状,显示部也不会接触到铰链部、第一机身下端的鼓起部等,从而能够 i曾大显示画面。根据上述第七方面的发明,在凸轮机构的作用下,在从表面看去的 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中的任一旋转方向上, 一边防止接触一边进行显示 部的转换,使处于纵长状态和横长状态的显示部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别大致位于第一机身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因此,能够一边尽可能地增大 画面, 一边不仅在纵长状态下就是在横长状态下,也能够使液晶显示部 位于整体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所以能够实现外形美观、画面容易观看 且操作性良好的翻盖式手机。根据上述第八方面的发明,在第 一机身的导向板上设置第 一及第二 导向槽以及伸缩轴的支撑位置,将第 一及第二导销以及推动机构布置在 狭窄的区域。因此,能够抑制整体的大小,从而使随身携带性提高。根据上述第九方面的发明,当将翻盖式手机打开时,无论处于横长 状态与纵长状态中的哪一个状态,都能够将第二机身放置在下。这样一 来,不使用另外的部件,也能够将随身携带终端放置在适当的地方,从 而能够舒适地观看电视等。根据上述第十方面的发明,使随身携带终端是手机,则所得到的就 是横长或者纵长状态的转换很容易且操作性高、小型且商品价值高的手 机。附图的简要说明图l是显示处于合上状态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翻盖式手机的 立体图。图2是显示在翻开状态下液晶显示部处于纵长状态时的翻盖式手机 的立体图。图3是显示在翻开状态下液晶显示部处于横长状态时的翻盖式手机 的立体图。图4是显示在液晶显示部处于纵长状态时的凸轮机构及其周围的正 视图。图5是显示在液晶显示部处于纵长状态时的凸轮机构及其周围的背 面图。图6是导向板的正视图。图7显示的是使液晶显示部从纵长状态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中途的状 态,相当于图4。图8显示的是使液晶显示部从纵长状态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中途的状 态,相当于图4。图9显示的是使液晶显示部从纵长状态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后所得到的横长状态,相当于图4。

图10显示的是使液晶显示部从纵长状态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中途的状态,相当于图4。图11显示的是使液晶显示部从纵长状态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中途的状态,相当于图4。图12表示的是使液晶显示部从纵长状态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后所得 到的横长状态,相当于图4。图13是显示其它实施例所涉及的第一及第二导向槽的形状的正视图。符号说明1 -翻盖式手机(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2-液晶显示部(显示部), 2a-液晶屏幕,2b、 2c-下端一侧的角部,3-第一机身,4-操作部, 5-第二机身,6-铰链部,10-凸轮机构(支撑机构),12-第一导向 槽,12a-左侧部分,12b-右侧部分,12c-中间点,12d-凸部,13-第一导向销,14-第二导向销,16-导向板,17-联结部件,40-推动 机构,41_伸缩轴,41a-—端,41b-另一端,42-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l是显示处于合上状态的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翻盖式手机的立 体图。图2是显示在翻开状态下液晶显示部处于纵长状态时的翻盖式手 机的立体图。图3是显示在翻开状态下液晶显示部处于横长状态时的翻 盖式手机的立体图。作为本实施例的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的翻盖式手机1包括在表面 设置有作为显示部的液晶显示部2的第一机身3、在表面具有操作部4 的第二机身5、及以这些第一机身3和第二机身5能够自由地翻开、合 上的方式将第一机身3和第二机身5联结起来的铰链部6。正因为如此, 翻盖式手机1便能够转换为以下两种状态,即图l所示的合上状态、图 2及图3所示的两种翻开状态。在上述第二机身5的操作部4上设置有多个操作按键7。布置该操 作按键7做到在以纵向长度长的方式拿好整个翻盖式手机1的时候能够 进行按键输入,且在该操作按键7的表面附有表示符号。操作该操作按键7便能够对翻盖式手机1的多项功能加以利用。而且,在第二机身5上还设置有通话用话筒部9。结构上,当将第一机身3从合上状态翻开而相对第二机身5成为翻 开状态时,上述液晶显示部2及操作部4便会显露出来。因此,在该翻 盖式手机l中,无论液晶显示部2处于纵长状态还是处于横长状态,用 户都能够一边观看液晶显示部2的液晶屏幕2a, —边操作同样的纵向配 置的操作部4的操作按键7。上述液晶显示部2处于纵长状态时的下端部形成为直线状,且设置 有占据液晶显示部2的大部分表面的矩形形状的液晶屏幕2a。在液晶显 示部2处于纵长状态下的上端一侧设置有会话用喇叭部8。而且,液晶 显示部2的各个角部包括左、右的下端一侧的角部2b、 2c,从外,见设计 或者安全上的观点等出发上述液晶显示部2的各个角部被倒成圆角。补 充说明一下,在该液晶显示部2的背面上侧,设置有用来显示时间等的 背面液晶ll,当处于合上状态时能够观看时间等。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液晶显示部2处于纵长状态与横长状态时 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都大致位于第一机身3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当液晶 显示部2处于横长状态时,液晶显示部2不正好位于左右方向的中央, 而是稍微偏向右侧或者左侧都是可以的。在图4及图5中用双点化线表示液晶显示部2等,图4及图5分别 是容易看到凸轮机构10的正视图及背面图。第一机身3中设有作为支 撑近似矩形形状的液晶显示部2以使得液晶显示部2能够转换为纵长状 态或者横长状态的支撑机构的凸轮机构10。液晶显示部2被凸轮机构 10支撑能够按照从表面看去的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中的任一个方向旋 转。补充说明一下,为便于观看,在图5、图7到图12中,仅有第一机 身3中的导向板16用实线表示,其它部分都用双点划线表示出外形来。第一机身3包括下端一侧构成所述铰链部6的左右端部的第一机 身主体3a、被固定在该第一机身主体3a(仅在图4中显示外形)的背面 一侧的导向板16、以及将背面一侧覆盖起来的背面盖子3b。铰链部6 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且在第一机身主体3a的下端部朝着表面一侧 鼓起。在该已鼓起的部分的内部设有未图示的铰链部件,在将第一机身 3和第二机身5翻开、合上之际,该铰链部件对翻开、合上起辅助的作 用。所述凸轮机构10构成为引导并支撑液晶显示部2的纵长状态与横长状态的转换,在液晶显示部2 —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边被转换之际,该液晶显示部2的右下端一侧的角部2b沿着铰链部6移动,且在 液晶显示部2 —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边被转换之际,该液晶显示部2 的左下端一侧的角部2c沿着铰链部6移动。所述导向板16由不锈钢等近似矩形板状的板金构成。第一机身主 体3a可以是高刚性的金属制成型品,还可以是强化纤维树脂等成型品。 若将导向板16安装到该第一机身主体3a上,便能够实现薄型化。所述凸轮机构10包括第一导向槽12与第二导向槽14。图6示出了 从正面看到的导向板16。第一导向槽12与第二导向槽14形成在所述导 向板16上。第一导向槽12形成为左右对称,中凸形状的左侧部分12a 和中凸形状的右侧部分12b在中间点12c相连接。当从表面一侧看去的 时候,第一导向槽12的中间点12c向下侧突出得最大,由具有象海鸥 展开双翅那样的形状的开口的周缘部构成第一导向槽12。第一导向槽 12的左侧部分12a与右侧部分12b,都是从中间点12c到中间的凸起12d 的长度(L1 )比从中间的凸起12d到外侧端部的长度(L2)长(L1〉L2)。 有了这样的结构以后,便能够缩短第一导向槽12的左右方向的宽度。 结果是,能够防止翻开式手机1的整体大小变大。在离开第一机身3的第一导向槽12的位置,换句话说,由朝着第 一导向槽12的中间点12c的上方大致垂直延伸的开口的周缘部构成第 二导向槽14。第二导向槽14的槽宽比第一导向槽12的槽宽宽。补充说 明一下,如后所述,第一及第二导向槽12、 14的形状并不限于该实施 例。这样一来,因为第一及第二导向槽12、 14左右对称,所以槽的配 置是很容易的。在使液晶显示部2旋转时很容易防止第一导向槽12暴 露在外。为了防止第一导向槽12的左右端部暴露在外,将图4所示的 第一机身主体3a的上端延长来形成延长部3c即可。只要在操作液晶显 示部2的过程中不使该延长部3c与圆板部件18接触即可。第一导销13自由滑动地嵌合在所述第一导向槽12中,第二导销15 自由滑动地嵌合在所述第二导向槽14中。换句话说,第一导销13在导 向板16的背面一侧具有环状部13a (仅示于图5),第二导销15在导 向板16的背面一侧具有环状部15a(仅示于图5)。有了这些环状部13a、 15a以后,第一导销13和第二导销15便不会从导向板16中掉出来。因为第二导向槽14的宽度比第一导向槽12的宽度宽,所以第二导销15 一侧的环状部15a的外径比第一导销13—侧的环状部13a的外径大。在液晶显示部2的背面一侧形成有将第一导销13和第二导销15联 结起来的金属制联结部件17。联结部件17是越靠近下端一侧形成得越 细的细长板状部件,第一导销13被设置成从联结部件17的下端一侧朝 着导向板16—侧垂直地延伸的样子。第二导销15被设置成从联结部件 17的上端一侧朝着导向板16 —侧垂直延伸。在联结部件17的表面一侧 的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圆板部件18。用螺钉31将该圆板部件18 固定在液晶显示部2的背面一侧。当翻盖式手机1处于纵长状态时,相 当于现有的垂直于液晶显示部而设的支撑轴的圆板部件18被布置在从 表面一侧看去近似第一机身3的中央部位。虽然详细情况未示,但若在 该圆板部件18的中间部分形成有通孔,便能够使将液晶显示部2内的 液晶基板与第二机身5内的主基板连接起来的信号线通过。在上述凸轮机构10中设置有推动机构40,由该推动机构40推动第 二导销15使得液晶显示部2无论按照哪一个旋转方向上都能够成为纵 长状态或者横长状态。该推动机构40左右设置有一对,各个推动机构 40都包括伸缩轴41,该伸缩轴41的一端41a被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所述 第一机身3的第二导向槽14的上方,另一端41b被自由旋转地联结在 所述第二导销15上。在该伸缩轴41的外周套有压缩弹簧42。 一对伸缩 轴41分别由设置在导向板16的第一导向槽12的左右端部上方的支撑 销43支撑着。当液晶显示部2大约旋转50度的时候,压缩弹簧42被 压缩得最大。通过在导向板16上设置第一及第二导向槽12、 14以及支撑伸缩轴 41的支撑销43,第一及第二导销13、 15以及推动机构40便被正确地 配置在狭窄的区域。能够将第一导向槽12、第二导向槽14、第一导销 13、第二导销15及推动机构40组装成一个单元,将导向板16安装到 第一机身主体3a上以后,该被组装成一个单元的凸轮机构IO及推动机 构40就被安装到笫一^L身3上了 。_作用-下面,对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翻盖式手机1的工作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l所示,当不使用翻盖式手机1时或者翻盖式手机1处 于待机状态时等,第一机身3和第二机身5被合上而成为合上的状态。如图2所示,当相对于第二机身5打开第一机身3及液晶显示部2 时,就会露出液晶显示部2和操作部4。正常通话时、收发短信时等, 让液晶显示部2成为纵长状态, 一边用操作部4进行按键输入一边使用。另一方面,若收看地上波数字电视广播,用英文书写、阅读短信时 等希望观看横长图像,用户便可旋转液晶显示部2来将它从纵长状态转 换为横长状态。首先,对让液晶显示部2按从表面看去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方法进 行说明。如图4及图5所示,在纵长状态下,第一导销13位于第一导 向槽12的左右中间点,第二导销15位于第二导向槽14的中间。在假定用户用右手的拇指进行操作的情况下,用户朝着顺时针方向 按下处于纵长状态的液晶显示部2的右下端一侧的角部2b。于是,如图 7所示,在凸轮机构10的作用下,在第一导销13嵌合到第一导向槽2 的状态下,第一导销13—边朝着该第一导向槽12的左侧部分12a的凸 部12d移向上方, 一边朝左方滑移,同时,在第二导销15嵌合在第二 导向槽14中的状态下,第二导销15朝着上方滑移。此时,若第二导销 15在将它嵌合到第二导向槽14的状态下朝上方滑移,伸缩轴41就变短, 同时,压缩弹簧42被压缩而储蓄了弹性能,所以用户让液晶显示部2 对抗着压缩弹簧42的反力而旋转。如图8所示,若第一导销13从它处于凸部12d的状态越过凸部12d, 则第一导销13 —边朝着下方下移, 一边朝着左方滑移,同时,第二导 销15在将它嵌合在第二导向槽14的状态下朝着下方滑移。此时,第二 导销15在被压缩的压缩弹簧42的反力的作用下被压回,液晶显示部2 被辅助着旋转,之后自动地成为图9所示的横长状态。使用后,与以上所述相反, 一边对液晶显示部2的右上端一侧的角 部施加将压缩弹簧42压缩的力, 一边使其进行逆向转动,直到第一导 销13到达凸部12d为止一直让液晶显示部2对抗着压缩弹簧42的推动 力旋转,第一导销13—旦越过凸部12d,第二导销15便被推回下方, 辅助着液晶显示部2返回到纵长状态。接下来,对使液晶显示部2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方法进行说明。在 假定用户用右手的拇指进行操作的情况下,用户朝着从表面看去的逆时 针方向按下图4所示的处于纵长状态的液晶显示部2的左下端一侧的角 部2c。于是,在凸轮机构10的作用下,在第一导销13嵌合到第一导向槽12的状态下,第一导销13 —边朝着该第一导向槽12的右侧部分12b 的凸部12d向上方上移, 一边朝着右方滑移,同时,在第二导销15嵌 合在第二导向槽14中的状态下,第二导销15朝着上方滑移。此时,若 第二导销15在将它嵌合到第二导向槽14的状态下朝上方滑移,伸缩轴 41就变短,同时,压缩弹簧42被压缩而储蓄了弹性能,所以用户让液 晶显示部2抵抗着压缩弹簧42的反力而旋转。如图11所示,若第一导销13从它处于凸部12d的状态越过凸部 12d,则第一导销13—边朝着下方下移, 一边朝着右方滑移,同时,第 二导销15在将它嵌合在第二导向槽14的状态下朝着下方滑移。此时, 第二导销15在被压缩的压缩弹簧42的推动力的作用下被推回,辅助着 液晶显示部2旋转,之后自动地成为图12所示的横长状态。使用后,与以上所述相反, 一边对液晶显示部2的左上端一侧的角 部施加将压缩弹簧42压缩的力, 一边使其进行逆向转动,直到第一导 销13到达凸部12d为止让液晶显示部2对抗着压缩弹簧42的推动力旋 转,第一导销13—旦越过凸部12d,第二导销15便被推回下方,辅助 着液晶显示部2返回到纵长状态。于是,将第一机身3和第二机身5合上而成为待机状态。如上所述,在转换液晶显示部2时,在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中的任 一个方向上都是被引导并支撑着,右下端一侧及左下端一侧的角部2b、是,因为液晶显示部2没有接触到铰链部6,所以即使不像以往那样沿 着以该支撑轴为中心的半径将液晶显示部2的下端倒成圓角,液晶显示 部2也不会与铰链部6相接触。因为液晶显示部2被支撑着而能够相对 第一机身3按从表面看去的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中的任一个方向旋转, 所以翻盖式手机1中的液晶显示部2能够按照用户所喜欢的旋转方向旋 转,被转换为纵长状态或者横长状态。因为第一导向槽12形成为左右对称,所以液晶显示部2在从表面 看去的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中的任一个方向皆以相同的动作方式进行 旋转。就是在图3所示的横长状态下,上述液晶显示部2的左右方向的中 央部也大致位于第一机身3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并且,进行横长图像在 液晶屏幕2a上显示得很大的设定, 一边用操作部4进行按键输入,一边通过电视参加智力竟赛节目;或者一边用操作部4进行按键输入,一边通过电视来进行电视购物和银行汇款等。也就是说,在横长状态下,也能够一边观看液晶显示部2的液晶屏幕2a, —边在操作按键7被配置 成与使用惯了的纵长状态相同的的状态下很容易地对操作部4进行操作。还有,当处于相对于第二机身5打开了第一机身3的状态时,在横 长状态及纵长状态的任一状态下都能够将第二机身5放置在下。因此, 就是在外出时,也能够不使用支撑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的部件以横长状 态观看电视等。-实施例的效果-因此,根据该实施例所涉及的翻盖式手机1,利用凸轮机构IO—边 对液晶显示部2的轨迹进行调整, 一边支撑该液晶显示部2使该液晶显 示部2能够按照从表面看去的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的任一方向旋转。于 是,无论是习惯使用左手的人还是习惯使用右手的人都能够按照所希望 的方向让液晶显示部2从纵长状态旋转为横长状态。还能够对拿在右手 时和拿在左手时的旋转方向自由地进行选择。再者,通过适当地配置第 一及第二导向槽12、 14,便能够很容易地控制整体的大小。因此,能够 一边将液晶显示部2的画面保持得很大, 一边抑制整体的大小,使液晶 显示部2H照从表面看去的顺时针方向及逆时针方向的任一方向从纵长 状态旋转为横长状态。再就是,在凸轮机构10中设置了推动机构40来 推动第二导销15,使得无论液晶显示部2处于哪一个旋转方向,都能够 有助于将液晶显示部2转换为纵长状态或者横长状态。结果是,因为用 户只要用 一只手一按,无论在从表面看去的顺时针方向还是在逆时针方 向上都能够将液晶显示部2转换为纵长状态或者横长状态,所以能够非 常容易地进行液晶显示部2的转换。支撑着伸缩轴41的一端41a,使伸缩轴41的一端41a在第一机身3 的第二导向槽14的上方自由地旋转,使另一端41b自由旋转地联结在 第二导销15上,将压缩弹簧42套在该伸缩轴41上。因此,借助极其 简单的结构来推动第二导销15,便能够有助于液晶显示部2的转换操作 的进行。左右设置一对推动机构40,将力从左、右施加给第二导销15来让 液晶显示部2稳定地进行旋转,这样便能够使液晶显示部2的转换操作顺利地进行。左右对称地形成第一导向槽12而很容易进行槽的配置工作,同时不管使其朝着哪一个方向旋转都使其以相同的动作旋转。因此,能够很 容易地抑制整体的大小,同时还能够使操作性提高。第一导向槽12的左侧部分12a和右侧部分12b,都是从中间点12c 到中间的凸起12d的长度(Ll )比从中间的凸起12d到外侧端部的长度 (L2)长(L1>L2),使第一导向槽12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变窄。因此, 能够很容易地抑制整体的大小变大,同时还能够防止第一导向槽12露 在外面而使外观更好看。在凸轮机构10的作用下,在从表面看去的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中 的任一旋转方向上,都是左、右的下端一侧的角部在与铰链部6保持有 间隙的状态下沿着铰链部6进行移动, 一边将液晶显示部2转换为横长 状态或者纵长状态。因此,即使将液晶显示部2加工成近似矩形形状, 液晶显示部2也不会接触到铰链部6、第一机身3下端的鼓起部等,从 而能够增大显示画面。在凸轮机构10的作用下,在从表面看去的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中 的任一旋转方向上, 一边防止接触一边进行液晶显示部2的转换,使处 于纵长状态和横长状态的液晶显示部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别大致位 于第一机身3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因此,能够一边尽可能地增大画面, 一边不仅在纵长状态下就是在横长状态下,也能够使液晶显示部2位于 整体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所以能够实现外形美观、画面容易观看且操 作性良好的翻盖式手机1。在第一机身3的导向板16上设置第一及第二导向槽12、 14以及支 撑伸缩轴41的支撑销43,将第一及第二导销13、 15以及推动机构40 布置在狭窄的区域。因此,能够抑制整体的大小,从而使随身携带性提 高。当将翻盖式手机1打开时,无论处于横长状态与纵长状态中的哪一 个状态,都能够将第二机身5放置在下。这样一来,不使用另外的部件, 也能够将随身携带终端放置在适当的地方,从而能够舒适地观看电视等。(其它实施例)本发明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以下结构。也就是说,第一导向槽12及第二导向槽14的形状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第二导向槽14,可以沿相对于铰链部6的轴向倾斜的方向稍微地 延伸而成。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槽14设置在第一导向槽12的中间 点12c的上方,但还可以如图13 (a)与图13 (b)所示,将第二导向槽 14设置在偏离第一导向槽12的中间点12c朝左或者朝右的位置的上方。 在该情况下,只要使第一导向槽12的形状成为已偏离的一侧比相反一 侧还突出到上方的形状即可。再者,如图13 (c)所示,可以将第二导 向槽14设置在第一导向槽12的中间点12c的下方。在该情况下,只要 将推动才几构40也设置在下侧即可。在所述实施例中,由凸轮机构10引导并支撑,当液晶显示部2 — 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边被转换时,右下端一侧的角部2b沿铰链部6 移动;当液晶显示部2—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边被转换时,左下端一 侧的角部2c沿铰链部6移动。该轨迹能够通过适当地设定第一及第二 导向槽12、 14的形状来调整,既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这样调 整以后,便能够例如在第一机身3下端部的与铰链部6间的鼓起部设置 照相机等,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液晶显示部2的右下端一侧的角 部2b及左下端一侧的角部2c接触到鼓起部。在上述实施例中,使液晶显示部2处于纵长状态与横长状态时的左 右方向的中央部大致位于第一机身3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但还可以使液 晶显示部2稍微偏向左或者稍微偏向右。在上述实施例中,假定作为显示部的液晶显示部2具有液晶屏幕2a, 但也可以使液晶显示部2具有有机EL屏幕。有机EL显示屏,由于发出 的是自发光而功耗小,与液晶显示屏相比,视野角广且不需要背照光, 因此能够实现薄型化。另一方面,与有机EL屏幕相比,液晶屏幕2a价 格低廉且寿命长。同样,也可以使背面液晶11是有机EL屏幕。在上述实施例中,假定随身携带终端是手机,但随身携带终端还可 以是个人电脑(PC)、移动工具(mobile tool)、电子辞典、计算器、 复印机等。又可以是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PHS: 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个人数字助理器(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随身携 带通信机器。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所得到的都是横长状态或者纵长状态 的转换容易且操作性高、小型且商品价值高的随身携带终端。补充说明一下,以上实施例是本质上非常理想的示例,但本发明并 不意味着限制它的适用物、用途的范围等。
权利要求
1、一种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包括表面设有显示部(2)的第一机身(3)、表面具有操作部(4)的第二机身(5)以及将所述第一机身(3)和第二机身(5)联结成能够自由地翻开、合上的铰链部(6),利用支撑机构将所述显示部(2)支撑在所述第一机身(3)上,所述显示部(2)能够在纵长状态与横长状态之间进行转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由凸轮机构(10)构成,该凸轮机构(10)包括设置在第一机身(3)上并由连续的中凸形状的左侧部分(12a)与中凸形状的右侧部分(12b)构成的第一导向槽(12)、设置在离开第一机身(3)的该第一导向槽(12)的位置上的第二导向槽(14)、自由滑动地嵌合在所述第一导向槽(12)中的第一导销(13)、自由滑动地嵌合在所述第二导向槽(14)中的第二导销(15)、以及设置在显示部(2)的背面一侧且将所述第一导销(13)与第二导销(15)联结起来的联结部件(17);所述显示部(2)由所述凸轮机构(10)支撑而能够按从表面看去的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中的任一个方向旋转;在所述凸轮机构(10)中设置有推动所述第二导销(15)的推动机构(40),使得显示部(2)无论在哪一个旋转方向都会成为纵长状态或者横长状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动机构(40)包括伸缩轴(41)与套在该伸缩轴(41)上的压缩弹簧(42),所述伸缩轴(41)的一端(41a)被能够自由旋转地 支撑在所述第一机身(3)的第二导向槽(14)的上方,另一端(41b) 被能够自由旋转地联结在所述第二导销(15 )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动机构(40)左右设置一对。
4、 根据权利要求1 ~3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翻盖式随身携带 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槽(12)形成为左右对称;所述第二导向槽(14)朝着所述第一导向槽(12)的左侧部分(12a) 与右侧部分(12b)连接起来的中间点(12c)的上方大致垂直地延伸。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槽(12)的左侧部分(12a)与右侧部分(12b),都 是从所述中间点(12c)到中间的凸部(12d)的长度比从中间的凸部(12d) 到外侧端部的长度长。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凸轮机构(10)引导并支撑对所述显示部(2)的纵长状态与横长状态的转换,在所述显示部(2) —边按从表面看去的顺时针方 向旋转一边被转换时,该显示部(2)的右下端一侧的角部(2b)沿着 所述铰链部(6)移动,在所述显示部(2) —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边 被转换时,该显示部(2)的左下端一侧的角部(2c)沿着所述铰链部 (6)移动。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2)处于纵长状态与横长状态时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都大致位于第一机身(3)的左右方向的中央。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机身(3)包括构成所述铰链部(6)的一部分的第一机身主体(3a)、固定在该第一机身主体(3a)上且形成有所述第一导向 槽(12)与第二导向槽(14)的导向板(16);所述一对伸缩轴(41)分别被支撑在所述导向板(16)的第一导向 槽(12)的左右端部的上方。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其特征在于 当处于相对于第二机身(5)打开所述第一机身(3)的状态时,在所述横长状态与纵长状态中的任 一 状态下都能够将所述第二机身(5 ) 布置在下。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是手机(1 )。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翻盖式随身携带终端(翻盖式手机)。在凸轮机构(10)中设有第一导向槽(12)、第二导向槽(14)、嵌合在第一导向槽(12)中的第一导销(13)、嵌合在第二导向槽(14)中的第二导销(15)、以及将这些第一导销(13)与第二导销(15)联结起来的联结部件(17)。由该凸轮机构(10)支撑液晶显示部(2)使其能够按从表面看去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中的任一个方向旋转且能够被转换为纵长状态与横长状态。还设置有推动机构(40)推动第二导销(15),液晶显示部(2)无论在哪一个旋转方向上都会成为纵长状态或者横长状态。很容易按从表面看去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中的任一个方向将显示部从纵长状态转换到横长状态。
文档编号H04M1/02GK101272412SQ20081008146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2日
发明者半田义彦, 小荒田新一, 山本武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