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路由装置进行地址协议解析的方法

文档序号:7694567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路由装置进行地址协议解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址协议解析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路由装置进行地址 协议解析的方法。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是现有的路由装置连接局域网以及广域网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局域网11具有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计算机111,广域网12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连 接的计算机121,再连接一因特网14与一外部计算机13进行交换信息。
常用的可以转换网络地址(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enabled)的路由 装置10,分别连接上述局域网11以及上述广域网12。且将位于局域网11的计 算机111设定成以动态因特网协议地址的方式连接到所述路由装置10,再通过 所述路由装置10中的一动态主机分配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方式,可以自动更新位于局域网11中的计算机111的因特网协 议地址(internetprotocol address),使得位于局域网11的计算机111与广域网12 的计算机121,可以用所述因特网14与所述外部计算机13相互交换信息。
但如果位于局域网11的计算机111设定成固定因特网协议地址的方式连接 到所述路由装置10时,便需要,动修改局域网11中计算机111的因特网协议 地址设定,才可以连接上因特网14或与广域网12中计算机121相互交换信息, 因此造成更新网络的成本增加和技术复杂度提升。
而且将计算机设定成以固定因特网协议地址的方式连接网络的目的,主要 是作为提供各类服务器进行各类不同服务(如提供电子邮件收发,或档案传输 等),如果是以手动修改计算机的因特网协议地址的设定,必须告知用户或修改 客户端的软件设置,才能让使用户继续使用计算机所提供的各项服务。此外, 手动修改计算机的因特网协议地址后,还需要在路由装置IO上修改相对应防火 墙的设置,才能使客户端从远程连接到局域网11上,因此如何去解决上述问题, 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急迫寻求解决的方案以及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路由装置进行地址协议解析的方法,利用 地址协议解析代理混合路由的方法,可以让至少两个连接路由装置的计算机不 需手动修改,便可以达到相互交换信息的功效。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利用路由装置进行地址协议解析的方
法,包含下列步骤
(a) 提供在一网络网域内的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计算机以及一路由装置,每 一计算机具有相对应的一网络地址数据,所述路由装置具有一网络地址转换单 元,所述网络地址转换单元储存所述网络地址数据,所述网络地址转换单元具 有至少 一 个地址字段数据;
(b) 所述路由装置接收一地址协议解析封包,所述地址协议解析封包具有一 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和一 目标因特网协议地址;
(c) 判断所述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是否位于所述网络网域内;如果所述发送 因特网协议地址位于所述网络网域内,转至步骤(d);
当所述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不位于所述网络网域内时,转至步骤(e);
(d) 将所述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与所述网络地址数据相比对;
当所述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与所述网络地址数据相对应时,所述路由装置 更新至少两个地址字段数据至少其中之一 ;
如果所述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与所述网络地址数据不相对应,所述路由装 置储存所述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
(e) 结束动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利用路由装置进行地址协议解析的方法, 具有以下优点
(1) 不需手动更改位于局域网络的计算机的网络联机设定,通过路由装置的 网络地址转换单元,便可与位于广域网络的计算机相互交换信息。
(2) 可以转换网络地址的路由装置,不需手动更改位于局城网络计算机的网 络联机设定,便可以连上一因特网。
(3) 可以转换网络地址的路由装置,不需手动更改位于局域网络计算机的网 络联机设定,及修改路由装置防火墙的配置,即可以使客户通过一因特网远程 连接位于网络网域的计算机。


图1是现有的路由装置连接局域网和广域网的系统架构示意域网及广域网的系统架构示意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利用路由装置进行地址协议解析的方法的优选实施例 的流程示意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采用的地址协议解析封包为请求封包或回 复封包时的示意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采用的的路由装置提供至少两个计算机相 互交换信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7为本发明所述方法采用的封包的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 例予以说明。
参阅图2及图3,其是本发明的可以转换网络地址的路由装置连接局域网及 广域网的系统架构以及地址转换单元优选实施例示意图。本发明在一 网络网域3 内具有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计算机311、 321,而所述网络网域3分割成具有一 局域网31以及一广域网32,每一计算机具有相对应的一网络地址数据(图中未 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以转换网络地址的路由装置2包含 一局域网 (local area network, LAN)连接端22、 一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WAN)连才矣端 21和一网络地址转换单元23。所述广域网连接端21设置在所述路由装置2内, 可以广域网32内的计算机321相连接,所述计算机321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笔 记型计算机、服务机或打印装置。所述局域网连接端22设置在所述路由装置2 内,可以与局域网31内的计算机311相连接,所述计算机311可以为个人计算 机、笔记型计算机、服务器或打印装置。
所述网络地址转换单元23设置在所述路由装置2内,用以储存所述至少两 个计算机3U、 321的网络地址数据,所述网络地址转换单元23具有至少一个 地址字段数据;优选的,所述地址字段数据为 一因特网协议地址字段231、 一 介质访问控制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字段232、 一存活时间地址字段233、 一相对应因特网协议地址字段234和一保留字段235,其中所述相对应因 特网协议地址字段234的位置可以为局域网连接端22或广域网连接端21。
当所述路由装置2加入所述网络网域3时,所述路由装置2将由所述局域 网连接端22连接所述局域网31,且以所述广域网连接端21连接所述广域网32, 因此所述路由装置2通过参照所述网络地址转换单元23,进行一特殊路由动作, 使得位于所述局域网31的计算机311、 321不需手动更改网络连接设定,便可 以相互交换信息。其中所述网络网域3可以是一 192.168.100.X的网络网域。而 局域网31上其中的一计算机311a,还可以与所述路由装置2以一固定因特网协 议地址的方式连接,以连接至一因特网33。
请再参阅图4及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利用路由装置进行地址协议解析的方 法的优选实施例流程示意图,以及地址协议解析封包为请求封包或回复封包的 示意图。本发明所述的利用路由装置的地址协议解析方法的优选实施例,包括 下列步骤
S40:提供在一网络网域内的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计算机以及一路由装置。 所述网络网域具有一局域网以及一广域网,每一计算机具有相对应的一网 络地址数据,所述路由装置具有一广域网连接端、 一局域网连接端以及一网络 地址转换单元,所述网络地址转换单元储存所述网络地址数据,网络地址转换 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地址字段数据。
S41:所述路由装置接收一地址协议解析封包。
其中,当计算机」欲查询本身的网络地址时,将发送一地址协议解析(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封包5,至所述局域网31或所述广域网32上,并通过 所述局域网连接端22或所述广域网连接端21而被路由装置2接收,且所述地 址协议解析封包5为一请求封包51,而其它计算机收到所述请求封包51后,传 送一地址协议解析封包5给欲查询本身网络地址的计算机,且该地址协议解析 封包5为一回复封包52。而且,所述请求封包51和所述回复封包52均具有一 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511、 521 (sender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及一 目标因特网协 议地址512、 522(target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S42:比对上述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是否位于所述网络网域内。 当所述路由装置2收到所述地址协议解析封包5后,检查所述地址协议解 析封包5的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511 、 521是否位于网络网域3(如192.168.100.X) 内,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43,否则执行步骤S49。S43:检查所述地址协议解析封包是请求封包或回复封包,如果是回复封包 则进行步骤S44,如果是请求封包则进行步骤S45。
S44:将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与网络地址转换单元的因特网协议地址作比 对,如果相同则执行步骤S441,否则执行步骤S442。
当所述路由装置2检查到所述地址解析封包为回复封包52时,将回复封包 52的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521与网络地址转换单元23的因特网协议地址字段 231做比对。
S441:所述路由装置更新若干个地址字段数据的至少其中之一。 优选情况下,所述地址字段数据可以是一因特网协议地址字段231、 一介质
访问控制地址字段232、 一存活时间地址字段233、 一相对应因特网协议地址字
段234及一保留字段235。,
S442:所述路由装置储存上述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
所述路由装置2根据所述地址协议解析封包5的数据,插入所述发送因特 网协议地址的数据在所述网络地址转换单元23上,形成一新的地址字段数据或 新的一列所述因特网协议地址字段231、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字段232、存活时间 地址字革炎233、相对应因特网协议地址字段234和保留字段235。
S45:将所述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与所述网络地址转换单元的因特网协议地 址作比对,如果相同则执行步骤S451,否则执行步骤S452。
所述路由装置2逐一将所述请求封包51的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511与所述 网络地址转换单元23的因特网协议地址字段231做比对。
S451:所述路由装置更新若干个地址字段数据的至少其中之一。
优选情况下,所述地址字段数据可以为一因特网协议地址字段231、 一介质 访问控制地址字段232、 一存活时间地址字段233、 一相对应因特网协议地址字 段234及一保留字段235。
S452:所述路由装置储存上述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
所述路由装置2根据地址协议解析封包5的数据,插入所述发送因特网协 议地址的数据在所述网络地址转换单元23上,形成一新的地址字段数据或新的 一列上述因特网协议地址字段231、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字段232、存活时间地址 字段233、相对应因特网协议地址字段234和保留字段235。
S46:将所述目标因特网协议地址与所述网络地址数据相比对,若相同则执 行步骤S47,否则执行步骤S48。当所述请求封包51的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511比对完成后,所述路由装置
2才企查请求封包51的目标因特网协议地址512并与网络地址转换单元23的因特 网协议地址相比对,并得一比对结果。
S47:比对目标因特网协议地址与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的位置,如果位置不 同则执行步骤S471。
S471:作一地址协议解析代理的动作。
S48:判断目标因特网协议地址是否为广域网连接端的地址,如果是则执行 步骤S481,否则执行步骤S482。
S481:作一地址协议解析代理的动作。
S482:将地址协议解析封包传送至另一端,即将所述地址协议解析封包传 送至所述局域网连接端。. S49:结束。
请再参阅图6及图7,为本发明的路由装置提供至少两个计算机相互交换信 息的方法流程,以及封包优选实施例示意图。请参阅图2的路由装置2,所述路 由装置2具有一广域网连接端21、 一局域网连接端22和一网络地址转换单元 23。所述局域网连接端22具有一 因特网协议地址221和一介质访问控制地址 222,所述广域网连接端21具有一因特网协议地址211及一介质访问控制地址 212。
本发明的路由装置提供至少两个计算机相互交换信息的方法流程,包括下 列步骤
S61:当 一计算机欲与另 一计算机交换信息时,传送一封包7至网络网域上, 所述封包7包括一来源因特网协i义地址71、 一来源介质访问控制地址72、 一目 的因特网协议地址73,及一 目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74,所述封包7可以为一以 太网络封包。
S62:当所述路由装置2收到封包7后,检查所述封包7是否经过所述连接 路由装置2的局域网连接端22的计算机发送,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3,否则执 行步骤S65。
S63:判断所述封包7的来源因特网协议地址71是否位于网络网域3(如 192.168.100.X)的计算机地址范围内。
S64:当所述封包7的目的因特网协议地址73与网络地址转换单元23相比 对为对应时,所述路由装置2检查到封包7的目的因特网协议地址73是连接广域网连接端21的计算机地址,则路由装置2进行一特殊路由动作。
其中,特殊路由动作可为以下三种(请增加参阅图2):
(1) 改变所述封包7的目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74字段的一数值,为与相对应 目的因特网协议地址73的数值。
(2) 改变所述封包7的来源介质访问控制地址72,使其与所述路由装置2的 广域网连接端21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212相同。
(3) 将所述封包7传送至连接所述广域网连接端21的计算机。
S65:判断所述封包7的来源因特网协议地址71是否为位于网络网域3的 计算机的地址,及检查所述目的因特网协议地址73是否为局域网连接端22的 因特网协议地址221。
S66:当所述封包7的目的因特网协议地址73与网络地址转换单元23相比 对为对应时,所述路由装置2进行一特殊路由动作。
其中,特殊路由动作具有以下三种(请增加参阅图2):
(1) 改变所述封包7的目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74字段的一数值,为与相对应 的目的因特网协议地址73的数值。
(2) 改变所述封包7的来源介质访问控制地址72,使其与所述局域网连接端 22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222相同。
(3) 将所述封包7传送至连接所述局域网连接端22的计算机。 当局域网的计算机311欲连接一因特网33时,将送出一请求封包51来请
求其闸道(gateway)的位置,所述路由装置2的局域网连接端22收到请求封包51 后,所述路由装置2将进行一地址协议解析代理的动作,将所有由局域网的计 算机311所发送的封包从所述局域网络31传送至所述广域网络32。
当将一计算机311a加入所述局域网络31时,通过所述路由装置2分配所 述计算机311 a —因特网协议地址(图未示),由于所述计算机311 a的因特网协议 地址的所属网域与所述路由装置2的局域网连接端22所属的网域相同,使得所 述计算机311 a与原本连接所述局域网络31和所述广域网络32的计算机位于不 同网域上,而所述计算机311a可通过所述路由装置2进行一特殊路由动作,便 能与其它计算机相互交换信息,其中所述计算机311a所位于的网域可为 192.168.2.X的网络子网域。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转换网络地址的路由装置,在加入一由 至少两个计算机相连接所形成的网络网域3时,将所述网络网域3分割成局域网络31和广域网络32,所述路由装置2通过所述网络地址转换单元23进行一 特殊路由动作,使得位于局域网络31上,以 一 固定因特网协议地址方式连接所 述局域网络31的计算机,不需手动更改网络连接设定,即可与所述广域网络32 的计算机相互交换信息,也可连接至所述因特网33上。
而位于所述局域网络31上,以固定因特网协议地址方式连"l妄所述局域网络 31的计算机,不需对所述路由装置2作一防火墙修改的设定,便可供一客户端 的计算机从远程联机至局域网络31的计算机,由于只要将所述路由装置2以硬 件连接方式加入原网络网域3,不需对计算机或路由装置2作任何软件设定,即 可使网络正常运作,可达到随插即用的目的。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 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路由装置进行地址协议解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下列步骤(a)提供在一网络网域内的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计算机以及一路由装置,每一计算机具有相对应的一网络地址数据,所述路由装置具有一网络地址转换单元,所述网络地址转换单元储存所述网络地址数据,所述网络地址转换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地址字段数据;(b)所述路由装置接收一地址协议解析封包,所述地址协议解析封包具有一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和一目标因特网协议地址;(c)判断所述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是否位于所述网络网域内;如果所述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位于所述网络网域内,转至步骤(d);当所述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不位于所述网络网域内时,转至步骤(e);(d)将所述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与所述网络地址数据相比对;当所述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与所述网络地址数据相对应时,所述路由装置更新至少两个地址字段数据至少其中之一;如果所述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与所述网络地址数据不相对应,所述路由装置储存所述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e)结束动作。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路由装置进行地址协议解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网域还包括一局域网和一广S戈网;所述方法在步骤(b)中,所述地址协议解析封包由所述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 计算机之一发送,且通过所述局域网或所述广域网传送至所述路由装置中。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路由装置进行地址协议解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装置具有一广域网连接端; 所述方法在步骤(d)和步骤(e)之间,还包含下列步骤(f) 将所述目标因特网协议地址与所述网络地址数据相比对;(g) 当所述目标因特网协议地址与所述网络地址数据相对应时,比对所述目 标因特网协议地址与所述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当所述目标因特网协议地址与所述网络地址数据不相对应时,将所述目标 因特网协议地址与所述广域网连接端的地址相比对。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路由装置进行地址协议解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在步骤(g)和步骤(e)之间,还包含下列步骤(h) 将所述目标因特网协议地址与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相比对,如果所述目 标因特网协议地址与发送因特网协议地址不相对应,所述路由装置进行地址协 议解析。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路由装置进行地址协议解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装置还包括一局域网连接端; 所述方法在步骤(g)和步骤(e)之间,还包含下列步骤(i) 如果所述目标因特网协议地址与所述广域网连接端的地址相对应,所述 路由装置进行地址协议解析;如果所述目标因特网协议地址与所述广域网连接端的地址不相对应,将所 述地址协议解析封包传送至所述局域网连接端。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路由装置进行地址协议解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网域还包括一局域网和一广i成网;在步骤(b)中,所述地址协议解析封包由所述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计算机之 一,发送至其它计算机,由其它计算机接收后回传至发送所述封包的计算机, 再通过所述局域网或所述广域网而传送至所述路由装置中。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路由装置进行地址协议解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装置包括一局域网连接端和一广域网连接端; 在步骤(a)中,所述局域网连接端以及所述广域网连接端分别具有一 因特网 协议地址以及一介质访问控制地址。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路由装置进行地址协议解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在步骤(a)之后,还包含下列步骤(al)所述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计算机之一,发送一封包至所述网络网域中, 所述封包具有一来源因特网协议地址、 一来源介质访问控制地址、 一目的因特网协议地址以及一 目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a2)所述路由装置接收所述封包,判断所述封包是否由连接所述局域网连接 端的计算机所发送;(a3)如果所述封包由连接所述局域网连接端的计算机所发送,判断所述封包 的来源因特网协议地址是否由位于所述网络网域的计算机所发送;如果所述封包不是由连接所述局域网连接端的计算机所发送,判断所述封 包的来源因特网协议地址是否为所述网络网域中计算机的地址。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路由装置进行地址协议解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在步骤(a3)之后,还包含下列步骤(a4)如果所述封包的来源因特网协议地址由位于所述网络网域的计算机所 发送,将所述封包的目的因特网协议地址与所述网络地址转换单元的因特网协 i义地址相比对;(a5)如果所述封包的目的因特网协议地址与所述网络地址转换单元的因特 网协议地址相对应,检查所述目的因特网协议地址是位于连接所述广域网连接 端的计算机的地址,所述路由装置改变所述封包的目标介质访问控制地址至相 对应的目的因特网协议地址后,改变所述封包的来源介质访问控制地址,使其 与所述广域网连接端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相同,再将所述封包传送至所述连接 广域网连接端的所述广域网络上的计算机。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路由装置进行地址协议解析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在步骤(a3)之后,还包含下列步骤(a6)如果所述封包的来源因特网协议地址是所述网络网域中计算机的地址, 检查所述目的因特网协议地址是否为所述局域网连接端的因特网协议地址;(a7)如果所述目的因特网协议地址为所述局域网连接端的因特网协议地址, 所述路由装置改变所述封包的目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至所述相对应的目的因特 网协议地址后,改变所述封包的来源介质访问控制地址,使其与所述局域网连 接端的一介质访问控制地址相同,再将所述封包传送至连接所述局域网连接端 的所述局域网络上的计算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路由装置进行地址协议解析的方法,采用了可转换网络地址的路由装置,在加入一由至少两个计算机相连接所形成的网络网域时,将所述网络网域分割成局域网络和广域网络,所述路由装置通过所述网络地址转换单元进行一特殊路由动作,使得位于局域网络上,以一固定因特网协议地址方式连接所述局域网络的计算机,不需手动更改网络连接设定,即可与所述广域网络的计算机相互交换信息,也可连接至所述因特网上。本发明利用地址协议解析代理混合路由的方法,可以让至少两个连接路由装置的计算机不需手动修改,便可以达到相互交换信息的功效。
文档编号H04L29/12GK101605153SQ20081011109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3日
发明者曹若雨, 磊 杨 申请人:中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