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19865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计算机领域,特别关于计算机无线上网领域,具体的讲是一 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卡。
背景技术
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日渐普及,移动上网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无线数据卡 的出现正是顺应了这种需求。如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的无线数据卡的结构
图,该无线数据卡通过个人电脑存储卡国际协会接口 (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PCMCIA)或通用串行总线接口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连接笔记本电脑,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无线 网络连接,使笔记本电脑能够获得网络中的资源。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随着 网络资源的丰富,增大了无线上网用户下载数据的需求。用户笔记本电脑通 过与之连接的数据卡进行数据下载时,往往会长时间开机以下载大容量的数 据,这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而且会产生不利于健康的噪音和辐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能使数据卡在
电脑关机状态下传输数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卡,能在电脑关机状态下传输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
该方法包括检测上电信号,由检测到的上电信号启动数据卡初始化程序;
从存储的数据传输信息中获取数据通信地址和数据通信要求;根据所述的数 据通信要求与所述数据通信地址对应的数据源进行数据通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卡,该数据卡包括上 电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上电信号,并由检测到的上电信号启动数据卡初始化 程序;传输信息获取单元,用于从存储的数据传输信息中获取数据通信地址
和数据通信要求;数据通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的数据通信要求与所述数据
通信地址对应的数据源进行数据通信。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能使数据卡在电脑关机状态下传输数据, 达到省电,减少噪音、发热和辐射等效果。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
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一种现有的无线数据卡的结构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卡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卡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据卡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 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 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卡,以下结 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 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IOI,检测上电信号,由检测到的上电信号启动数据卡初始化程序, 所述的上电信号是通过数据卡连接外部设备(如计算机)获得、通过数据卡 电池获得或通过电源适配器获得。
步骤102,从存储的数据传输信息中获取数据通信地址和数据通信要求, 所述的数据通信要求包括数据上传和数据下载;所述的数据通信地址包括 数据上传地址和数据下载地址。
步骤103,根据所述的数据通信要求与所述数据通信地址对应的数据源进 行数据通信,例如通过无线网络下载服务器中的数据。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
程图,该方法包括
上电过程201,例如将USB接口的数据卡插入电脑,现有技术中,通过对 电脑的设置,可以使电脑在关机状态下仅对USB等接口供电。
数据卡上电完成自身的初始化(步骤202)后,将存储介质映射成大容量 储存设备(步骤203),具体依照USB Mass Storage Class Specification的 描述实现这个特性。在将存储介质映射成大容量储存设备后,其他设备和数 据卡都可以对存储介质进行读写而不产生冲突,存储介质对外使用大容量存 储设备的协议规范,内部的读写根据不同方案的文件系统来定义。其中,所 述的存储介质包括Hash、 TF/SD/mini SD、画C或CF等固定或者可以扩展 的介质中。
步骤204时,检测存储介质内是否存在脚本文件,如果不存在则令数据 卡处于空闲状态;如果存在则根据脚本的规则解释任务,然后执行任务。
其中,脚本的格式可以自定义, 一般情况下载需要描述下载连接地址, 协议类型,任务类型,保存文件名;上传需要上传的路径等等。如果支持P2P
的协议,还可以在Other上设置其他参数。 假设脚本文件名为Task.txt,内容如下 [Task: 1] 脚本l
Link: http:〃www.huawei.com/test.rar 下载地址 Protocol: http 协议类型http
Type: Download 任务类型下载
File: test.rar 保存文4牛名test.rar
Other: 其它
步骤205,检查文件标记的状态,该状态是指文件下载/上传的完成状态。 步骤206,判断是否所有的任务都已经完成,如果是则令数据卡处于空闲
状态;如果否则执行步骤207。
步骤207,通过数据卡的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网络,执行未完成的下载/上
传数据任务。
步骤20S,在下载或者上传单个文件完成后,标记文件状态,可以通过修 改文件名,路径,或者另外附件状态文件表示。
例如正在下载的文件test.rar,在存储介质中先以test.rar.tmp存储,下 载完后改为test.mr。或者正在下载的文件放在Temp目录,下载完再放在指定 目录。要清晰管理,可以单独建一个文件,记录每个文件正在排队、正在处 理、任务完成、任务出错等多个状态。
由于不需要电脑,所以任务的状态可以通过数据卡本身的功能进行提示, 例如LED、 Speaker等。可以区分以下状态空闲、任务处理中,部分任务完 成,所有任务完成,出错等多个状态。
其中,所述的上电信号还可以通过数据卡电池获得或通过电源适配器获得。
其中,如果所述的数据卡在插入电脑时没有存储介质,则在插入存储介 质(flash、 TF卡等)时检测该存储介质中是否存在脚本文件并执行后续步骤。
其中,所述的数据传输信息可以数据卡插入计算机后是由计算机发送, 储存在储存卡中,也可以是由计算机编写到储存卡后再将储存卡插入数据卡 中。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的
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上电过程301,例如将USB接口的数据卡插入电脑。
数据卡上电完成自身的初始化(步骤302)后,将存储介质映射成大容量 储存设备(步骤303),具体依照USB Mass Storage Class Specification的 描述实现这个特性。在将存储介质映射成大容量储存设备后,其他设备和数 据卡都可以对存储介质进行读写而不产生冲突,存储介质对外使用大容量存 储设备的协议规范,内部的读写根据不同方案的文件系统来定义。其中,所 述的存储介质包括flash、 TF/SD/mini SD、匿C或CF等固定或者可以扩展 的介质中。
步骤304时,通过无线网络获取短信形式的脚本文件,并根据短信脚本 文件的规则解释任务,然后执行任务;如果没有短信则继续等待。
其中,脚本的格式可以自定义, 一般情况下载需要描述下载连接地址, 协议类型,任务类型,保存文件名;上传需要上传的路径等等。如果支持P2P 的协议,还可以在Other上设置其他参数。
假设脚本文件名为Task.txt,内容如下- 脚本2
Link: ftp:〃www.huawei.com/upload/ 上传地址 Protocol: ftp 协议类型ftp
Type: Upload 任务类型下载
File: test.rar 保存文件名test.mr
Other:
步骤305,检查文件标记的状态,该状态是指文件下载/上传的完成状态。步骤306,判断是否所有的任务都已经完成,如果是则令数据卡处于空闲
状态;如果否则执行步骤307。
步骤307,通过数据卡的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网络,执行未完成的下载/上 传数据任务。
步骤308,在下载或者上传单个文件完成后,标记文件状态,可以通过修 改文件名,路径,或者另外附件状态文件表示。
例如正在下载的文件test.rar,在存储介质中先以testrar.tmp存储,下 载完后改为test.rar。或者正在下载的文件放在Temp目录,下载完再放在指定 目录。要清晰管理,可以单独建一个文件,记录每个文件正在排队、正在处 理、任务完成、任务出错等多个状态。
由于不需要电脑,所以任务的状态可以通过数据卡本身的功能进行提示, 例如LED、 Speaker等。可以区分以下状态空闲、任务处理中,部分任务完 成,所有任务完成,出错等多个状态。
通过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通过在手机中编写短信,然后将SIM卡插 入数据卡中,这样无需通过电脑即可编写脚本文件。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卡的结构图,该装置除现有 数据卡中的USB接口模块、中央处理模块、SIM/USM卡模块和无线通信模 块外还包括
上电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上电信号,并由检测到的上电信号启动数据卡 初始化程序;
传输信息获取单元,用于从存储的数据传输信息中获取数据通信地址和 数据通信要求;
数据通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的数据通信要求与所述数据通信地址对应 的数据源进行数据通信;
通信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储存进行数据通信的数据。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装置可以还包括传输信息存储单元, 用于接收外部设备传来的包括数据通信地址和数据通信要求的数据传输信 息;
数据传输状态标识单元,用于分别标识数据通信完成的数据和数据通信
未完成的数据;
数据传输状态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的标识判断是否存在未通信完成
的数据,如果是则继续传输未通信完成的数据。
存储模块映射模块,用于将所述的存储模块映射为大容量储存设备。 在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数据通信要求包括数据上传和数据下
载;所述的数据通信地址包括数据上传地址和数据下载地址。所述的上电
检测单元是通过数据卡连接外部设备(如计算机)、通过数据卡电池或通过 电源适配器获得所述的上电信号。所述的传输信息获取单元通过外部设备传 来或是以短信的方式从无线网络中获取所述的数据传输信息。
所述的数据传输信息还包括协议类型、任务类型或P2P协议参数。
如图6、图7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卡的结构图及工作流 程图,其中,数据卡包括处理脚本的功能模块;Flash或TF等存储介质用 于存放脚本和文件;大容量存储设备接口 ,使用USB Mass Storage Class的规
格标准连接其他设备。
该数据卡的工作流程为首先,根据任务需要,将需要通过数据卡上传 的文件拷贝到数据卡的存储介质中。然后,通过其他设备设置任务脚本,并 保存到存储介质中。然后,数据卡重新上电后,读取存储介质中的任务脚本 并根据任务脚本上传存储介质中的文件或从网络下载文件保存到存储介质 中。然后,标记文件的下载或上传状态。最后,根据任务的需要,将下载的 文件从存储介质中拷贝到其他设备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能使数据卡在电脑关机状态下传输数据, 达到省电,减少噪音、发热和辐射等效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
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而 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 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检测上电信号,由检测到的上电信号启动数据卡初始化程序;从存储的数据传输信息中获取数据通信地址和数据通信要求;根据所述的数据通信要求与所述数据通信地址对应的数据源进行数据通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外部设备传来的包括数据通信地址和数据通信要求的数据传输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通信要求包括 数据上传和数据下载;所述的数据通信地址包括数据上传地址和数据下载 地址。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电信号是通过数 据卡连接外部设备获得、通过数据卡电池获得或通过电源适配器获得。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传输信息是由外部设备传来的或是以短信的方式从无线网络中获取的。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分别标识数据通信完成的数据和数据通信未完成的数据; 根据所述的标识判断是否存在未通信完成的数据,如果是则继续传输未 通信完成的数据。
7、 一种数据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卡包括上电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上电信号,并由检测到的上电信号启动数据卡 初始化程序;传输信息获取单元,用于从存储的数据传输信息中获取数据通信地址和数据通信要求;数据通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的数据通信要求与所述数据通信地址对应的数据源进行数据通信;通信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储存进行数据通信的数据。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卡还包括传输信息存储单元,用于接收外部设备传来的包括数据通信地址和数据 通信要求的数据传输信息。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电检测单元是 通过数据卡连接外部设备、通过数据卡电池或通过电源适配器获得所述的上 电信号。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信息获取 单元通过外部设备传来或是以短信的方式从无线网络中获取所述的数据传输 信息。
11、 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 据卡还包括数据传输状态标识单元,用于分别标识数据通信完成的数据和数据通信未完成的数据;数据传输状态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的标识判断是否存在未通信完成 的数据,如果是则继续传输未通信完成的数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卡的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卡,所述的方法包括检测上电信号,由检测到的上电信号启动数据卡初始化程序;从存储的数据传输信息中获取数据通信地址和数据通信要求;根据所述的数据通信要求与所述数据通信地址对应的数据源进行数据通信。
文档编号H04L12/28GK101388913SQ20081016677
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7日
发明者冼广培, 辉 王 申请人: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