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信息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25047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信息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信息终端,更具体地说,涉及能够实现携带 时和使用时的形态变化的便携电话终端、便携游戏机、手掌大小的个 人电脑等便携信息终端。
背景技术
作为以便携电话终端等为代表的便携信息终端,为了使得携带时 比使用时更为紧凑,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形态。作为代表形式,有采 用类似于两张贝壳关闭或打开的形态的构造的所谓"翻盖型",除此之 外,还有上壳体相对于下壳体滑动的"滑盖型"。
作为滑盖型便携电话的一个例子,将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表示
在图13中。
即如下滑盖型便携电话,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2可滑动地结合而 成,该上壳体1具有显示部3和受话部4,该下壳体2具有操作部5 和送话部6。
如图13A所示那样,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闭合的状态下,上壳 体1的显示部3和受话部4露出,下壳体2的操作部5和送话部6则 被上壳体l覆盖。而如图13B所示,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打开的状 态下,则处于上壳体1的显示部3和受话部4、下壳体2的操作部5 和送话部6均露出的状态。
如图13B所示,作为滑动方向上的尺寸,上壳体1为Ll,下壳 体2为L2,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打开的状态下的尺寸为L3,是Ll 和L2的总和减去重叠部位的尺寸L4后的尺寸。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 - 93999号公报(图2 )
如前所述,L4这一尺寸越小越好。这是因为,这样可以在不增大 携带时的尺寸的情况下增加操作部5的面积。
而且,希望显示部3和操作部5为同一平面(平坦)。在专利文献 l记载的技术中,采用了下述设计通过将上壳体1的操作部5侧的 端部设为倒角形状等方式,而使高低差减小。但是,操作部5中靠近 上壳体1的位置上的键难以操作等问题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滑盖式便携信息终端中,提供一种能够实 现便携信息终端的操作面和显示面的实质性扩大的便携信息终端。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信息终端,其具备平板状的第一壳体、与该 第一壳体重叠的平板状的第二壳体、维持使上述第一壳体和上述第二 壳体重合的携带状态的滑动机构、以及使上述第一壳体和上述第二壳 体从上述携带状态经相互滑动的滑动状态而变为使用状态的转动机 构。
上述滑动机构具备第一滑动机构,该第一滑动机构具备滑动槽, 在第一壳体上沿滑动方向形成;滑动支承部件,在该滑动槽内滑动, 并且以不会从该滑动槽脱出的方式形成;以及第一固定部件,所述第
一固定部件将该滑动支承部件的与滑动槽侧相反的一侧轴支承在第二 壳体上;以及第二滑动机构,具备形成在第二壳体的第一壳体侧的面 上的滑动用宽槽、和在该滑动用宽槽内滑动的壳体转动部件。
上述转动机构具备上述壳体转动部件;第一转动控制部件,将 该壳体转动部件的与滑动用宽槽侧相反的一侧轴支承在第一壳体上; 以及第二转动控制部件,位于上述壳体转动部件的与上述第一转动控 制部件相反的一侧,对第二壳体以可转动的方式进行轴支承。
上述第一转动控制部件和第二转动控制部件具备转动角度限制机 构,该转动角度限制机构使得在使用状态下第 一壳体的第二壳体侧的 面和第二壳体的与第一壳体侧相反的一侧的面成同一平面的角度下停
止转动。
由此,能够提供一种下壳体(第一壳体)和上壳体(第二壳体) 合理地重叠从而实现了使用时操作面和显示面的实质性扩大的便携信 息终端。
也可以设计成,上述转动角度限制机构形成为,在携带状态和滑 动状态下,能够以上述第一壳体的纵剖面长度方向与上述壳体转动部 件成既定角度的状态停止转动,而且,能够以上述第二壳体的纵剖面 长度方向与上述壳体转动部件成既定角度的状态停止转动。
在第一壳体上配备有两组上述第一滑动机构的便携信息终端在功 能性设计方面比较合理。第 一滑动机构与第二滑动机构相比更为简洁, 所以容易设置多个。但是,两个以上没有什么必要,而仅有一个又可 能导致滑动动作不够稳定。因此,两组是比较合理的。
可以提供一种第一滑动机构的滑动槽形成在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 侧的面上的便携信息终端。这种情况下,能够设计成滑动机构不会突 出到便携信息终端外部的外观形状。因此,在携带时比较紧凑。
还可提供一种第一滑动机构的滑动槽形成在第一壳体的侧面上的 便携信息终端。这种情况下,能够大面积使用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侧 的面,所以能够合理地配置操作键等。
还可以提供一种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的平面形状大致相同的便 携信息终端。这种情况下,能够提供在携带时最为紧凑的便携信息终。
还可以提供下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中上述壳体转动部件具备缆 线用空间,该缆线用空间是到达第 一 壳体以及第二壳体的内部空间, 该缆线用空间形成为能够内置缆线类,该缆线类连接内置于第一壳体 的基板和内置于第二壳体的基板。
即使连接内置于第一壳体的基板和内置于第二壳体的基板的缆线 类是串联线等,也比较容易确保空间,能够合理地内置。
本发明的便携信息终端,采用了在使用时上壳体(第二壳体)和 下壳体(第一壳体)上不存在重叠部位的滑盖式机构,所以能够实现 操作面和显示面的实质性扩大,能够获得在使用时方便使用而在携带 时又较为紧凑的效果。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的动作的横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的动作的局部放 大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的主要部分剖视
图6是表示图4所示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表示图4所示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表示图6所示主要部分的组装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二以及第三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的俯视
图IO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的横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的横剖视图。 图13是表示现有技术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以作为本发明的便携信息终端的一个例子的便 携电话终端为例进行说明。尽管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以便携电话终端为 例,但当然这里说明的内容只是一个例子,本发明并不限于便携电话 终端。例如,还可以应用于便携电脑、便携游戏机、PDA(个人数字 助理)、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便携电话终端的概略结构
图1A到图1G表示使滑盖式便携电话终端从携带时的形态变化到 使用时的形态的样子。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终端具备具有主要安装操 作键等的操作面15的第一壳体10、和主要具备利用液晶显示装置等 构成的输出面25等的第二壳体20。对于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终端
的使用者来说,第一壳体10在下,第二壳体20在上。
具备能够实现携带状态、滑动时状态、和使用状态的滑动支承部 件30和壳体转动支承部件40,在携带状态下,以看不到操作面15而 输出面25露出的状态使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重合,在滑动时状 态下,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相互滑动,在使用状态下,第一壳 体10和第二壳体20转动成没有彼此重叠的部位从而处于共面位置。 滑动支承部件30位于第一壳体10的两侧,壳体转动支承部件40位于 第一壳体10的中央部。
另外,为了在滑动状态下使得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不发生 面接触而维持顺滑的滑动状态,在第一壳体10的第二壳体20侧的面 上,配备有第二壳体支承辊60。第一壳体10以及第二壳体20的滑动 方向长度在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上取为相同尺寸。因此,重合 时的滑动方向尺寸最为紧凑。
将第一壳体10的主要安装操作键等的面设为操作面15,将第二 壳体20的露出输出画面的面设为输出面25。
在携带状态(滑动前)下,第一壳体10的操作面15整个面都被 隐藏(图1A),而在使用状态(滑动后)下,第一壳体10的操作面 15整个面都露出(图1G)。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能够确保较大的操 作面15的特征。
便携电话终端的平面结构
在图2中,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终端。 第一壳体10具备所谓的满键盘的操作面15,第二壳体20具备液 晶的输出面15、扬声器22、话筒23、十字键24等操作键。第一壳体 10以及第二壳体20的平面方向尺寸是基本相同尺寸的长方形。该长 方形的短边方向作为滑动方向。
在第一壳体IO的操作面15上,沿着短边的两端具备滑动用槽19。 呈长圆板形的滑动支承部件30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固定在该滑动用槽 19中。在该滑动支承部件30的与滑动用槽19相反的一侧,以能够转 动的方式固定着第二壳体20。
在第二壳体20的与显示面25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在长边方向的 中央具备沿着滑动方向的滑动用宽槽21。在该滑动用宽槽21中,以 能够滑动的方式固定着宽度尺寸与该滑动用宽槽21的槽宽一致的壳 体转动部件40。在该壳体转动部件40的与滑动用宽槽21相反的一侧, 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固定着第一壳体10。滑动作用
根据以上结构,第二壳体20能够经由滑动支承部件30在滑动用 槽19中相对于第一壳体10滑动。同时,能够经由壳体转动部件40 在滑动用宽槽21中滑动。即,第一壳体10以及第二壳体20在借助两 侧的滑动用槽19和滑动用宽槽21而构成三角形的三点支承的同时滑 动。此时,第二壳体支承辊60、 60在接触第二壳体20的和输出面25 相反的一侧表面的同时旋转,从而实现顺滑的滑动。
在图3 (A)中表示了滑动状态,在图3 (B)中表示了携带状态。 如该图所示,滑动状态在借助位于中央的壳体转动部件40以及位于两 侧的两个滑动支承部件30实现三点支承的同时,进行从携带状态向使 用状态的状态变化、以及从使用状态向携带状态的状态变化。
在为了进行滑动而由使用者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即便该外力的方 向与滑动方向不完全一致,由于是三点支承,所以也能保持稳定的滑 动状态。
从滑动向转动变化
在图4中,将结束滑动状态而向使用状态变化时的壳体转动部件 40与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 —并表示出来。
图4(A)是表示滑动状态结束而开始转动、也就是即将变到使用 状态之前的剖视图。图4 (B)表示转动途中的状态,图4 (C)表示 转动结束也就是使用状态。下面,与图5—起就壳体转动部件40的第 一转动控制轴部件45、第二转动控制轴部件50进行说明。图5是从 右侧观察图4(A)的状态的剖视图。图5
在图5所示的剖面位置上,第一壳体IO在两侧具备滑动用槽19、
19,在中央具备壳体转动部件用凹部17,并且滑动用槽19、 19和壳 体转动部件用凹部17向图中上方开口。另外,内置有虛线所示的基板 70。
第二壳体20在两侧具备转动用凹部27、 27,在中央具备转动用 凹部29 (滑动用宽槽21的端部),转动用凹部27、 27以及转动用凹 部29向图中下方开口。另外,内置有虛线所示的基板70a。滑动用支承部件30
参照图5以及将滑动用支承部件30的附近放大了的图6,对滑动 用支承部件30进行说明。
滑动用支承部件30的上端附近由第一固定销31轴支承在第二壳 体20的转动用凹部27中。另一方面,滑动用支承部件30的下端附近 将滑动轮33利用第二固定销32轴支承在第一壳体10的内侧。该滑动 轮33呈突缘形,嵌合在第一壳体10的滑动用槽19内侧形成的凸条即 滑轮支承部ll上。由此,滑动用支承部件30支承第二壳体20,并且 能够沿滑动用槽19的长度方向动作。壳体转动部件40
参照图5、将壳体转动部件40的附近放大了的图7、以及作为组 装立体图的图8,对壳体转动部件40进行i兌明。
壳体转动部件40在图5的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的剖面形状为长圆 形,在图7的纸面左下附近具备转动轴支承凸部41。为了支承该转动 轴支承凸部41,在第一壳体10上具备壳体转动部件用凹部18。壳体 转动部件40是将内部设为空间的壳体。即,将用于收纳连接基板70、 70a的缆线80的缆线用空间40a作为其内部空间。
壳体转动部件40的下端附近利用转动轴支承凸部41以及第一转 动控制轴部件45相对于第一壳体10被轴支承。第一转动控制轴部件 45具备用于实现向壳体转动部件40的固定并且轴支承第一转动控 制轴部件45的第一支承圆板43、和转动角度由该第一支承圆板43控 制的第一圆板抑制环46。
另一方面,壳体转动部件40的上端附近对第二转动控制轴部件
50进行轴支承,该第二转动控制轴部件50对第二圆板抑制环51进行 轴支承,该第二圆板抑制环51对环形滑轮52进行轴支承。该环形滑 轮52呈突缘形,并嵌合到设置在第二壳体20上的凸条即滑轮支承部 28上。由此,壳体转动部件40能够使第二壳体20滑动。
为了第一转动控制轴部件45以及第二转动控制轴部件50的组装 方便,在与转动轴支承凸部41相反的一侧表面的合适位置上,分别具 备用于支承第一转动控制轴部件45的开口 40b、以及用于支承第二转 动控制轴部件50的开口 40c。转动控制机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用于实现图4所示那样的转动状态的转动 控制机构。该转动控制机构,是用于保持图4(C)的状态、也就是防 止从第一壳体10的操作面15和第二壳体20的输出面成同一面的状态 进一步转动的机构。该转动控制机构由第一转动控制轴部件45以及第 二转动控制轴部件50实现。
如图8所示,用于对第一转动控制轴部件45进行轴支承的第一支 承圆板43呈环形圆板,具备用于插入和支承第一转动控制轴部件45 的孔。而且,在与壳体转动部件40相反的一侧的面上,相向地具备两 个沿着四分之一圆弧的槽也就是四分之一圆弧槽43a。各四分之一圆 弧槽43a的端部是比槽深稍深的半球形孔即半球孔43b。
在这样的第 一支承圆板43上,啮合着插入到第一转动控制轴部件 45上的第一圆板抑制环46。即,呈环形圆板的第一圓板抑制环46上 具备嵌合到半球孔43b中的半球凸部46a。该第一圆板抑制环46如图 7所示,由巻装到第一转动控制轴部件45的突缘部上的螺旋弹簧47、 垫圏48以及弹簧抑制环49向第一支承圆板43的方向施力。
在转动开始位置和转动结束位置上,第一圆板抑制环46的半球凸 部46a嵌合在第一圓板抑制环46的半球孔43b中,从而进行控制以便 不会产生进一步的转动。在从嵌合着的半球孔43b脱开而朝向相反侧 的半球孔43b时,超越朝向四分之一圆弧槽43a的不连续状态,所以 会产生^钛感。
第二转动控制轴部件50的结构也和第一转动控制轴部件45基本 相同,不同点在于,该第二转动控制轴部件50设成能够轴支承环形滑 轮52的结构。
即,第二支承圆板44呈环形圆板,具备用于插入和支承第二转动 控制轴部件50的孔。而且,在与壳体转动部件40相反的一侧表面上, 相向地具备两个沿着四分之一圆弧的槽也就是四分之一圆弧槽44a。 各四分之一圆弧槽44a的端部是比槽深稍深的半球形孔即半球孔44b。
在这样的第二支承圓板44上,啮合着插入到第二转动控制轴部件 50上的第二圆板抑制环51。即,在呈环形圆板的第二圆板抑制环51 上具备嵌合到半球孔43b中的半球凸部46a。该第二圆板抑制环51如 图7所示,由巻装到第二转动控制轴部件50的突缘部上的螺旋弹簧 53、垫圏54以及弹簧抑制环55向第一支承圆板43的方向施力。
在转动开始位置和转动结束位置上,第二圆板抑制环51的半球凸 部51a嵌合在第二圆板抑制环44的半球孔44b中,从而进行控制以便 不会产生进一步的转动。在从嵌合着的半球孔44b脱开而朝向相反侧 的半球孔44b时,超越朝向四分之一圆弧槽44a的不连续状态,所以 会产生呻喊感。
便携信息终端
图9是将本发明应用在便携游戏机和PDA(个人数字助理)等便 携信息终端上而不是便携电话终端上时的俯视图。
图9 (A)表示的是第二实施方式。即,表示下述便携信息终端 作为第一壳体,采用在操作面上具备满键盘的键盘壳体10a,作为第 二壳体,采用将基本整个面都作为输出面的显示画面壳体20a。尽管 是易于应用在PDA上的实施方式,但通过进行将输出画面的一部分做 成触摸屏形式或在壳体的侧面釆用操作键等设计,也能用于便携电话 终端。
图9 (B)表示的是第三实施方式。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作 为液晶显示画面,将第一壳体设为根据需要兼具输入装置的触摸屏式 触摸屏壳体iob,将第二壳体也设为根据需要兼具输入装置的触摸屏
式触摸屏壳体20b。尽管是易于应用在游戏才几上的实施方式,但通过 进行将输出画面的一部分做成触摸屏形式或在壳体的侧面采用操作键 等设计,也能用于便携电话终端或PDA。滑动机构的变形
图10所示的是第四实施方式。与此前的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主要有 两点。第一点是,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仅在中央附近配备有一个的壳 体转动部件(40)在中央附近配备两处,作为壳体转动部件卯、90。 这在图10 (A)所示的便携信息终端的纸面纵向尺寸较大的情况下是 有效的。在想要实质性提高第二壳体20的滑动用宽槽(21 )的美观性、 增大缆线用空间40a等情况下也是有效的。
第二点在于,第一框体IO上配备的滑动用槽(19)不是设置在第 一壳体10的操作面15侧,而是配备在第一壳体10的侧面上。在想要 实质上增加操作面15的面积的情况、和想要增强操作面15的美观性 等情况下,采用这种设计。这种设计对于要求设计成能够目视滑动机 构和转动控制机构的情况也是有效的。
壳体尺寸的变形
图11所示的是第五实施方式。与此前描述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 在于,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的滑动方向尺寸和厚度方向尺寸不 同。
在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10的滑动方向尺寸比第二 壳体20小,第一壳体10的厚度形成得比第二壳体20薄。
另外,尽管省略了图示,但也可以设计成,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 体20在纸面垂直方向上的尺寸不同。转动控制机构的变形
图12所示的是第六实施方式。在此前描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携带 状态以及滑动状态下,滑动支承部件30和壳体转动部件40的长度方 向与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20的长度方向所成的角度是90度。而且, 在使用状态下,滑动支承部件30和壳体转动部件40的长度方向与第 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20的长度方向所成的角度是0度(平行)。
但是,如图12所示,滑动支承部件30和壳体转动部件40的长度 方向与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20的长度方向所成的角度并不特定为 卯度或0度。只要转动控制机构能够发挥功能,使得第一壳体10和 第二壳体20维持携带状态和滑动状态或者在使用状态下不会转动必 要程度以上即可。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是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因此,本发明 并不限于上面描述的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 内,当然可以根据设计等进行各种变更。
权利要求
1. 一种便携信息终端,是滑盖式的便携信息终端,其具备平板状的第一壳体、与该第一壳体重叠的平板状的第二壳体、维持使上述第一壳体和上述第二壳体重合的携带状态的滑动机构、以及使上述第一壳体和上述第二壳体从上述携带状态经相互滑动的滑动状态而变为使用状态的转动机构,上述滑动机构具备:第一滑动机构,该第一滑动机构具有:滑动槽,在第一壳体上沿滑动方向形成;滑动支承部件,在该滑动槽内滑动,并且以不会从该滑动槽脱出的方式形成;以及第一固定部件,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将该滑动支承部件的与滑动槽侧相反的一侧轴支承在第二壳体上;以及第二滑动机构,具备形成在第二壳体的第一壳体侧的面上的滑动用宽槽、和在该滑动用宽槽内滑动的壳体转动部件;上述转动机构具备:上述壳体转动部件;第一转动控制部件,将该壳体转动部件的与滑动用宽槽侧相反的一侧轴支承在第一壳体上;以及第二转动控制部件,位于上述壳体转动部件的与上述第一转动控制部件相反的一侧,对第二壳体以可转动的方式进行轴支承;上述第一转动控制部件和第二转动控制部件具备转动角度限制机构,该转动角度限制机构使得在使用状态下、在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侧的面和第二壳体的与第一壳体侧相反的一侧的面成同一平面的角度下停止转动。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动角度限制机构形成为,在携带状态和滑动状态下,能够以上述第一壳体的纵剖面长度方向与上述壳体转动部件成既定角度的 状态停止转动,而且,能够以上述第二壳体的纵剖面长度方向与上述 壳体转动部件成既定角度的状态停止转动。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壳体上配备有两组上述第一滑动机构。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滑动机构的滑动槽形成在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侧的面上。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滑动机构的滑动槽形成在第一壳体的侧面上。
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 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的平面形状大致相同。
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转动部件具备缆线用空间,该缆线用空间是到达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的内部空间,该缆线用空间形成为能够内置缆线类,该缆线类连接内置于第一 壳体的基板和内置于第二壳体的基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在滑盖型便携式信息终端中,消除重叠部位而实现操作面和输出面的实质性扩大。该便携信息终端具备主要安装操作键等的第一壳体(10)、和主要露出输出画面等的第二壳体(20)。而且,具备滑动支承部件(30)以及壳体转动支承部件(40),该滑动支承部件(30)以及壳体转动支承部件(40)能够实现使这些第一壳体(10)以及第二壳体(20)重合的状态、使它们相互滑动的状态、和使第一壳体(10)以及第二壳体(20)转动而消除彼此重叠的部位使得它们成共面位置的状态。滑动支承部件(30)位于第一壳体(10)的两侧,壳体转动支承部件(40)位于第一壳体(10)的中央部。
文档编号H04M1/02GK101378419SQ200810212449
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30日
发明者宫冈秀和 申请人: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