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控制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及通信路径设定方法

文档序号:7937926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线控制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及通信路径设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控制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及通信路径设定方法,尤 其涉及在通信开始时利用针对每次呼叫选择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来设 定通信路径的无线控制装置、以及包含该无线控制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 及通信路径设定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3GPP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s:第三代合作伙 伴项目)提出了基于码分多址接入(CDMA)技术的、被称为W-CDMA 系统的移动通信系统,在3GPP技术规范TS21.101中对其进行了标准化。图8的移动通信网络构成为包括与核心网(以下称作CN) 10连 接的无线控制装置(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以下称 作RNC) 1、经由网络(Network) 20与RNC 1连接的无线基站(以下称 作BTS) 31、 32、 33、 34。移动台(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以下称 作l正)41、 42在位于通过BTS实现的无线服务区的情况下,能够利用 移动无线通信服务。即,当从呼出侧UE41发起呼叫时,在呼出侧UE41 与呼入侧UE 42之间设定通信路径,从而能够进行通话/通信。以上的结构是基于3GPP的移动无线通信系统。除了该结构以外, 在图8的网络中,还设置有同样通过RNC 1选择的传输装置(Base Station-Data Transfer Module:基站-数据传输模块,以下称作BS-DTM) 21、 22。这些BS-DTM21、 BS-DTM22具备用户数据的终端转送功能, 具有在通信开始时通过无线控制装置针对每次呼叫进行连接并设定与无 线基站的通信路径的功能。在由这种结构构成的网络中,通过使用BS-DTM21、 BS-DTM22, 可以不经由RNC 1而通过BS-DTM 21、BS-DTM 22对用户数据进行折返来进行通话/通信。因此,如图中的粗线所示,可以縮短用户数据的通信路径(U-plane:用户面)。在日本特开2004-364054号公报(以下称为文 献l)中记载了这一点。此处,参照图9对在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CS)通信的情况 下、BS-DTM线路设定的时序例进行说明。在该图中,当呼出侧的UE41发送通信开始请求时,首先,在UE RNC之间进行无线连接设定(RRC连接设定)(S101)。接着,从UE41 向上位节点发送服务请求信号(MM CM Service Request: MM CM服务 请求)(S102),进入UE 上位节点间的设定(隐匿设定等)(S103)。然后,从CN 10内的上位节点向RNC 1发送无线接入承载的设定请 求(RAB Assignment Request: RAB分配请求)(SI04),在RNC中实施 呼出侧的BS-DTM的选择(S105)。此外,在存在多个BS-DTM的情况 下,在呼叫发生时实施BTS与BS-DTM的关联。此处,关于BS-DTM的选择逻辑,例如,具有依次分配资源(此时 为BS-DTM)的方法、随机分配资源的方法等。另外,在不能进行BS-DTM 的选择的情况下,进入释放步骤(S105—S106)。在选择了 BS-DTM的情况下,实施BS-DTM RNC间的BS-DTM 线路设定(S105—S107)。接着,实施BTS RNC间的BTS线路设定 (S108)。然后,进行无线接入设定(S109),从RNC1向CNIO内的上 位节点发送无线接入承载设定响应(RAB Assignment Response :RAB分 配响应)(SllO)。接着,转移到呼入侧的设定(SU1)。另外,呼入侧的 BS-DTM线路设定的时序最初是进入寻呼(Paging)时序,但是之后的时 序与呼出侧的BS-DTM线路设定时序相同。可是,在日本特开2006-108891号公报(以下称为文献2)中还记载 了不经由CN而实现通话的情况。此外,在日本特开平8-294168号公报 (以下称为文献3)中记载了当经由同一基站建立了通信时,不经由基站 而转移到通信的状态的情况,以及在该转移时对终端是否位于彼此接近 的位置关系进行判别的情况。在上述系统的结构中,当存在多个BS-DTM时,不一定选择靠近BTS的BS-DTM。此处,此时的"远近"不限于物理上的距离,还表示包含了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即,在还包含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的意义上存在与BTS较近的BS-DTM和较远的BS-DTM的情况下,在呼叫发生时不 一定选择最靠近BTS的BS-DTM。因此,在选择了较远的BS-DTM的情 况下,产生了BS-DTM与BTS之间的传输路径成本的损失、以及用户数 据的传输延迟和传输路径的拥堵等问题。通过文献1或文献2的记载内 容不能解决该问题。在文献3中,对基站服务区内的移动终端彼此的位置关系进行判别, 不能解决在上述的BS-DTM选择时产生的问题。发明内容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BTS与BS-DTM之间的传输路径成本的损失、用户数 据的传输延迟和传输路径的拥堵的无线控制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及通信 路径设定方法。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在通信开始时利用针对每次呼叫选 择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来设定通信路径的无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无线控制装置包含选择单元,该选择单元选择考虑了网络拓扑观点的 距离较近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该无线控制装置利用通过所述选择单 元所选择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来设定通信路径。由此,能够选择适当的传输装置,因此能够抑制无线基站与传输装 置间的传输路径成本的损失、用户数据的传输延迟和传输路径的拥堵。在上述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控制装置还具有表格,该表 格对考虑了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较近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赋予了相同 的标识符,所述选择单元根据所述标识符选择在通信路径的设定时利用的传输 装置和无线基站。由此,通过参照表格内的标识符,能够适当选择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在上述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表格由第一表格和第二表格构成, 所述第一表格表示根据考虑了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特定装置的距离而赋予 的标识符与所述无线基站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表格表示所述标识 符与所述传输装置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选择单元参照所述第一表格和 所述第二表格来选择传输装置。
由此,使用了第一和第二表格,因此即使传输装置、无线基站和标 识符之间的对应关系比较复杂,也能够参照表格内的标识符来适当选择 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
在上述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表格使多个标识符与一个传输装 置关联,所述选择单元根据关联的标识符的数量来选择传输装置。
由此,可以选择关联的标识符数最少的传输装置,可以利用适当的 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来设定通信路径。
在上述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格包括不包含在所述第一 表格中的特别标识符、与和该标识符对应的传输装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选择单元在通过参照所述第一表格而提取的标识符不存在于所 述第二表格中的情况下,选择与所述特别标识符关联的传输装置。
由此,如果特别标识符与例如新设的传输装置关联,则该传输装置 能够全国通用,在产生了设备的增减时,即使在没有更新标识符与传输 装置之间的对应信息的状况下也能够选择传输装置,能够削减修护工作。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利用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来设定 通信路径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线通信系统包含选择单元, 该选择单元选择考虑了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较近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 站,该无线通信系统利用通过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 站来设定通信路径。
由此,能够选择适当的传输装置,因此能够抑制无线基站和传输装 置之间的传输路径成本的损失、用户数据的传输延迟和传输路径的拥堵。
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在通信开始时利用针对每次呼叫 选择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来设定通信路径的通信路径设定方法,其特 征在于,该通信路径设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参照第一表格的步骤,该第一表格表示根据考虑了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特定装置的距离而赋予的标 识符与所述无线基站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与图4中的步骤S202对应); 参照第二表格的步骤,该第二表格表示所述标识符与所述传输装置之间
的对应关系(例如,与图4中的步骤S205对应);以及利用根据所述第
一表格和所述第二表格的参照结果而选择的传输装置来设定通信路径的
步骤(例如,与图9中的步骤S107、 S108对应)。
由此,使用了第一表格和第二表格,因此即使传输装置、无线基站 和标识符之间的对应关系比较复杂,也能够参照表格内的标识符来适当 设定通信路径。
根据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能够在实现不经由无线控制装置而通
过传输装置对用户数据进行折返从而縮短用户数据的通信路径的无线通 信系统的基础上,抑制成为问题的传输装置与无线基站间的传输路径成 本的损失、用户数据的传输延迟和传输路径的拥堵。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系统中的RNC的主要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BTS标识符即BTS号与位置ID的对应表的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位置ID与BS-DTM标识符即BS-DTM号的对应表的例 子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呼叫发生时的BS-DTM选择逻辑的例子 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从位置ID提取BS-DTM的处理(步骤S205)的细节的 流程图。
图6是表示位置ID的赋予状况的图。
图7是表示判断为包含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较近的判断基准的例子 的图。
图8表示移动通信网络的结构例的图。
图9是表示在电路交换通信的情况下、BS-DTM线路设定的时序例 的图。标号说明-
1:无线控制装置;10:核心网;11: RANAP信号收发部;12:对 BS-DTM收发部;13:信号分析生成部;14: BS-DTM选择部;15: BTS
号^位置ID提取部;16:位置ID^BS-DTM号提取部;17:静态存储器; 21 24:传输装置;31 36:无线基站;41、 42:移动站;50 57:路 由器;A、 B:表格。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说明 中参照的各图中,利用相同标号来示出与其它图相同的部分。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总体结构与图8所示的结构 相同。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呼出时的总体时序也与图9的情况相同。
(系统的概要)
在存在靠近BTS的BS-DTM和远离BTS的BS-DTM的情况下,需 要有能够优先选择作为包含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离BTS最近的 BS-DTM的单元。在本系统中,为了实现该单元,预先对作为包含网络 拓扑观点的距离较近的BTS和BS-DTM赋予相同的标识符(以下称作位 置ID)。
此夕卜,在呼叫发生时,使用该位置ID来选择BS-DTM。即,本系统 具有以下特征在呼叫发生时,根据位置ID优先选择赋予了与对应BTS 相同的位置ID的BS-DTM,在这点上与上述的背景技术不同。 (RNC的主要结构例)
图1是表示本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RNC 1的主要结构的一例的框 图。在该图中,示出了与BS-DTM选择功能相关的结构部分。
在该图中,RANAP信号收发部ll、对BS-DTM收发部12、信号分 析生成部13和BS-DTM选择部14是已有的功能部分。本例的系统的特 征在于具有BTS号^位置ID提取部15和位置ID=>BS-DTM号提取部 16。并且,在静态存储器17中保持了表格(表)A和表格(表)B也是 其特征。由这种结构构成的RNC 1中的处理流程如下所示。即,在利用
RANAP信号收发部11接收来自上位节点的无线接入设定请求后,传递 到信号分析生成部13,并转移到以下的BS-DTM选择步骤。
在BS-DTM选择步骤中,由信号分析生成部13接收对应的BTS号, 将该对应的BTS号载入BS-DTM选择信号中并传递到BS-DTM选择部 14。接着,通过BTS号^位置ID提取部15根据对应的BTS号提取位置 ID。
接着,通过位置ID^BS-DTM号提取部16,根据位置ID提取 BS-DTM号。将所提取的BS-DTM号载入BS-DTM选择信号中并返回到 信号分析生成部13。在信号分析生成部13中,将所提取的BS-DTM号 载入BS-DTM线路设定信号中并传递到对BS-DTM收发部12。在对 BS-DTM收发部12中,向对应的BS-DTM发送BS-DTM线路设定信号。
另外,此处,在RNC1中一般包含呼叫处理部和装置控制部等功能 部,但是对与本实施方式无关的功能部省略了其记载和说明。
此外,对于表格A、表格B,也可以考虑不设置在RNC内,而设置 在其它装置内的运用形式。此时,从RNC参照其它装置内的表格A、表 格B。
(表格的结构例)
参照图2、图3对本系统中使用的表格A、表格B的结构例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BTS标识符即BTS号与位置ID的对应表(即对应表格) 的例子的图。在该图中,当BTS号为"#0"时对应的位置ID为1A"。同 样地,当BTS号为"W时对应的位置ID为,A",当BTS号为12"时对 应的位置ID为,B",当BTS号为,3"时对应的位置ID为"紐",当BTS 号为"#4"时对应的位置ID为,C",当BTS号为"#5"时对应的位置ID为 "#C",当BTS号为"#6"时对应的位置ID为,D"。
另一方面,图3是表示位置ID与BS-DTM标识符即BS-DTM号的 对应表(即对应表格)的例子的图。在该图中,位置ID'WA"与BS-DTM 号"弁2"关联,位置ID1C"与BS-DTM号"#1"关联。此外,如该图所示,可以一个BS-DTM号与多个位置ID关联。例 如,位置ID"弁A"、實,、"弁C"与BS-DTM号"糾"关联。
此外,设置了位置10"#*"这样的特别标识符。在图3的对应表格中 不存在根据BTS号所提取的位置ID的情况下,可以将位置ID置换成上 述的特别标识符"#*"来选择BS-DTM。例如,在位置ID为,D"的情况下, 将位置ID置换成"#*"而选择BS-DTM号"#3"。 (BS-DTM的选择处理)
图4是表示本例中的呼叫发生时的BS-DTM选择逻辑的例子的流程 图。该图示出了上述图9的时序中的、呼叫发生时的BS-DTM选择处理 (S105)的内容。
在图4中,首先提取通信开始时所使用的BTS号(步骤S201)。接 着,使用图2所示的、BTS号与位置ID的对应表格A (以下,称作表A), 根据BTS号提取位置ID (步骤S202)。接着,进行是否能根据BTS号提 取位置ID的判定(步骤S203)。在不能提取位置ID的情况下,转移到 释放步骤(步骤S203—S204)。
另一方面,在可以提取位置ID的情况下进入下一步骤(步骤 S203—S205)。接着,使用图3所示的、位置ID与BS-DTM号的对应表 格B (以下,称作表B),根据位置ID提取BS-DTM号(步骤S205)。 接着,进行是否能根据位置ID提取BS-DTM号的判定(步骤S206)。在 能够提取BS-DTM的情况下,可以根据BTS号使用位置ID来提取 BS-DTM,因此处理结束(步骤S206—S207)。在不能将位置ID作为关 键字信息来提取BS-DTM的情况下,转移到释放步骤(步骤S206—S208 )。
在采用了以上的选择逻辑的情况下,例如,对于BTS号"tf2",在步 骤S202中使用表A,成为位置ID"弁A"。接着,对于该位置ID"弁A",在 步骤S205中使用表B,成为BS-DTM号"#1"。 (根据位置ID提取BS-DTM)
图5是表示根据位置ID提取BS-DTM的处理(图4中的步骤S205) 的细节的流程图。在该图中,首先,进行表B中是否存在从上一步骤S203 接收的位置ID (以BTS号作为关键字信息从表A中提取)的判定(步骤S301)。在表B中没有对应的位置ID的情况下,将位置ID读入为"#*" (步骤S302)。如上所述,该"^"是用于在表B中不存在根据BTS号所 提取的位置ID的情况下将位置ID置换成"#*"以能够选择BS-DTM的特 别标识符。
接着,进行是否能够将位置ID"^"作为关键字信息来选择BS-DTM 的判定(步骤S303)。如果能选择BS-DTM,则根据位置ID提取BS-DTM 的流程结束(步骤S303—S304)。 g卩,与根据BTS弁6选择BS-DTM时的 流程对应,选择BS-DTM存3。另一方面,在不能选择BS-DTM的情况下 转移到释放步骤(步骤S303—S305)。
接着,对表B中存在对应的位置ID时的处理进行说明。另外,以下 说明的处理还可以应用于图3所示那样的、多个位置ID与1个BS-DTM 关联的情况。当表B中存在该位置ID时,进行能否选择位置ID与 BS-DTM——对应的BS-DTM的判定(步骤S301—S306)。当该判定结 果是可以选择一一对应的BS-DTM时,根据位置ID提取BS-DTM的流 程结束(步骤S301—S307)。即,与根据BTS"糾"、"#1"、 "#4"、 "#5"选 择BS-DTM时的流程对应,在BTS"糾"、"W的情况下选择BS-DTM"#2", 在BTS"糾"、"#5"的情况下选择BS-DTM"#1"。
接着,在不能选择一一对应的BS-DTM的情况下,如下所述。艮P, 进行是否存在针对BS-DTM关联有多个位置ID的BS-DTM的判定(步 骤S306—S308)。并且,在不存在关联有多个位置ID的BS-DTM的情况 下,转移到释放步骤(步骤S308—S309)。
另一方面,当存在针对BS-DTM关联有多个位置ID的BS-DTM时, 选择与BS-DTM关联的位置ID数最少的BS-DTM (步骤S308—S310), 从而根据位置ID提取BS-DTM的流程结束(步骤S310—S311)。即,与 根据BTS"W、 "#3"选择BS-DTM时的流程对应,选择BS-DTM"弁1"。 (位置ID的赋予)
图6是表示位置ID的赋予状况的图。如该图所示,事先针对作为包 含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较近的BS-DTM和BTS赋予相同的位置ID。然 后,在RNC1内部中,预先保持BTS号与位置ID的对应表格即表A(例如图2),及位置ID与BS-DTM号的对应表格即表B (例如图3)。
在本例中,预先对BTS"糾"、BTS"W赋予位置ID"IDr。此外,对
靠近这些BTS"糾"、BTS,1"的BS-DTM"糾,,赋予与BTS"糾"、BTS"#1"
相同的位置ID"ID1"。
此外,预先对BTS,2"、 BTS,3"赋予位置ID"ID2"。此外,对靠近
这些BTS"弁2"、 BTS"弁3"的BS-DTM"弁r,赋予与BTS"弁2"、 BTS"弁3"相同
的位置ID"ID2"。
另外,如该图所示,还可以对BS-DTM'W2"赋予位置ID"ID1"和位置 ID"ID2",配备为可以通用的BS-DTM。
此外,还可以新设置一台BS-DTM,将特别标识符即位置10"#*"与 新设的BS-DTM关联。由此,该新设的BS-DTM可以全国通用。因此, 在产生了设备的增减时,即使在没有更新位置ID与BS-DTM的对应信息 的状况下也能够选择BS-DTM,可以削减维护工作。
另外,如果是没有设定特别标识符"#*"的情况,则需要将全国所有 的位置ID与新设的BS-DTM进行关联的作业。即,在本例中,设定了该 特别标识符"#*",因此不需要这样的作业。 (包含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
接着,参照图7,对用于判断为包含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较近的基 准的例子进行说明。在该图中,示出了4台BS-DTM21 24、6台BTS31 36以及设置在它们之间的8台路由器50 57。该图中的各数值(100m 等)表示各装置间的物理距离。另外,也可以代替各路由器而设置交换 机(switch)。在这种网络结构中,例如,釆用下述的(1) (3)的任 意一个基准,对包含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进行判断。 (1) 以路由器的跳数为基准的例子
将BTS与BS-DTM间的路由器的跳数最小的路径视为包含网络拓扑 观点的距离最近。在采用该基准的情况下,如果是BTS31或BTS32的 属下,则BS-DTM23 (经由路由器55—路由器54)为最近,如果是BTS 33或BTS34的属下,则BS-DTM22 (经由路由器56—路由器53)为最 近,如果是BTS35或BTS36的属下,则BS-DTM 22 (经由路由器57—路由器53)或BS-DTM24 (经由路由器57—路由器52)为最近。
(2) 以传输路径的总距离作为基准的例子
将BTS与BS-DTM间的传输路径的距离最短的路径视为最近。在采 用该基准的情况下,如果是BTS 33或BTS 34的属下,则BS-DTM21 (经 由路由器56—路由器53—路由器51)为最近。
(3) 将跟前的传输路径距离作为基准的例子 将到下一个路由器(或交换机)的传输路径的距离最短的路径视为
最近。在采用该基准的情况下,如果是BTS 33或BTS 34的属下,则 BS-DTM24 (经由路由器56—路由器53—路由器52)为最近。
另外,也可以根据上述基准(跳数、距离),固定地预先登记路径信 息,根据所登记的路径信息来进行路由。此外,图7中,对各路由器的 属下设置了两台BTS,但也可以是l台,与该台数无关。 (通信路径设定方法)
在上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采用了以下的通信路径设定方法。即,作 为在通信开始时利用针对每次呼叫选择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来设定通 信路径的通信路径设定方法,采用了包括以下步骤的通信路径设定方法 参照第一表格的步骤,该第一表格表示根据考虑了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特 定装置的距离而赋予的标识符与上述无线基站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 与图4中的步骤S202对应);参照第二表格的步骤,该第二表格表示上 述标识符与上述传输装置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与图4中的步骤S205 对应);以及利用根据上述第一表格和第二表格的参照结果而选择的传输 装置来设定通信路径的步骤(例如,与图9中的步骤S107、 S108对应)。
根据该通信路径设定方法,使用了第一表格和第二表格,因此即使 传输装置、无线基站和标识符之间的对应关系比较复杂,也能够参照表 格内的标识符来适当设定通信路径。 (总结)
在如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中,根据无线基站与标识符的对应信息以 及标识符与传输装置的对应信息来选择传输装置。由此,能够在实现如 下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础上,抑制成为问题的传输装置与无线基站间的传输路径成本的损失、用户数据的传输延迟和传输路径的拥堵,上述移动 通信网络能够省去无线控制装置的用户数据功能,不经由无线控制装置 而通过传输装置来对用户数据进行折返,从而縮短用户数据的通信路径。
此外,通过预先使多个标识符与一个传输装置关联,根据关联的标 识符的数量来选择传输装置,从而可以共同地利用传输装置,能够抑制 传输装置的设备成本。
此外,预先设置特别标识符,在标识符与传输装置的对应信息中不 存在根据无线基站与标识符的对应信息所提取的标识符的情况下,将该 标识符置换成特别标识符,从而可以选择与特别标识符关联的传输装置, 由此,即使在由于网络结构变更而存在标识符的变更、在标识符与传输 装置的对应信息中不存在所提取的标识符的情况下,也能够选择传输装 置,还能够削减所有标识符是否与传输装置关联的确认/更新作业,从而 能够削减网络运用上的修护工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于在通信开始时利用针对每次呼叫选择的传输装置和 无线基站来设定通信路径的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线控制装置,其在通信开始时利用针对每次呼叫选择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来设定通信路径,其特征在于,该无线控制装置包含选择单元,该选择单元选择考虑了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较近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该无线控制装置利用通过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来设定通信路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控制装置还具有表格,该表格对考虑了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较近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赋予了相同的标识符,所述选择单元根据所述标识符选择在通信路径的设定时利用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格由第一表格和第二表格构成,所述第一表格表示根据考虑了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特定装置的距离而赋予的标识符与所述无线基站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表格表示所述标识符与所述传输装置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选择单元参照所述第一表格及所述第二表格来选择传输装置。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格使多个标识符与一个传输装置关联,所述选择单元根据关联的标识符的数量选择传输装置。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格包括不包含在所述第一表格中的特别标识符、与和该标识符关联的传输装置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选择单元在通过参照所述第一表格而提取的标识符不存在于所述第二表格中的情况下,选择与所述特别标识符关联的传输装置。
6. —种无线通信系统,其利用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来设定通信路径,其特征在于,该无线通信系统包含选择单元,该选择单元选择考虑了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较近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该无线通信系统利用通过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来设定通信路径。
7. —种通信路径设定方法,其在通信开始时利用针对每次呼叫选择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来设定通信路径,其特征在于,该通信路径设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参照第一表格的步骤,该第一表格表示根据考虑了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特定装置的距离而赋予的标识符与所述无线基站之间的对应关系;参照第二表格的步骤,该第二表格表示所述标识符与所述传输装置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利用根据所述第一表格和第二表格的参照结果而选择的传输装置来设定通信路径的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能够抑制通信开始时针对每次呼叫选择的传输装置与无线基站之间的传输路径成本的损失、用户数据的传输延迟和传输路径的拥堵。预先设置表格,在该表格中,对考虑了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较近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赋予了相同的标识符。根据该标识符选择在通信路径的设定时利用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表格由表格A和表格B构成,表格A表示根据考虑了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特定装置的距离而赋予的标识符与无线基站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格B表示标识符与传输装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参照这些表格来选择传输装置。
文档编号H04W76/00GK101675703SQ20088001461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8日
发明者冈本健志, 增田昌史, 渡边靖之 申请人: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