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d模式下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98897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Tdd模式下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TDD模式下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TE)系统中,时分双工(TDD)模式下的帧结构如图1所示,每个无线帧的长度为10毫秒(ms),包括两个半帧(half-frame),每个半帧又包含5个Ims的子帧(subframe),每个子帧又可以分成两个0.5ms的普通时隙(slot),在特殊子帧(S)中包含3个特殊时隙,即下行导频时隙(DwPTS,DownlinkPilotTimeSlot)、保护间隔(GP)时隙和上行导频时隙(UpPTS,UplinkPilotTimeSlot),其中子帧0—定是下行子帧,同步信号、非调度的广播信号(如MIB)都在该子帧上发送,并且考虑到上下行切换,子帧2—定是上行子帧。一个无线帧中的两个5ms半帧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两个相同半帧结构,即以5ms为周期的帧结构,其上下行子帧的比例配置可以为1DL3UL、2DL2UL或3DL1UL。其中,DL表示下行子帧,UL表示上行子帧。此外,考虑到无线资源的利用率以及不同帧结构的兼容性,两个5ms半帧也可以是不同的帧结构,只有一个半帧具有Ims的特殊子帧(S),另外一个半帧中的特殊子帧可以灵活配置为上/下行子帧,即以IOms为周期的帧结构,其上下行子帧的比例配置可以为6DL3UL、7DL2UL、8DLIUL或3DL5UL。综上,共有7种上下行帧结构配置类型,如下表所示<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TDD帧结构中的特殊子帧(S)包括三个部分DwPTS、GP和UpPTS。DwPTS用于传输下行主同步信号和少量数据,UpPTS用于传输PRACH和soundingreferencesignal等上行接入信号。特殊子帧的配置如下表所示<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其中,Ts=1/(15000X2048)秒,2192-Ts为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长度。在普通周期前缀(Normalcyclicprefix)条件下,DwPTS最长为8个OFDM符号,最短为3个OFDM符号;GP最长为10个OFDM符号,最短为1个OFDM符号;UpPTS为1个或2个OFDM符号。在引入了中继节点的(RelayNode,RN)的LTE系统中,由于中继节点的引入使得新的基于中继节点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链路有三条基(eNB)_宏终端(MacroUE)接入链路、eNB-RN中继链路、RN-中继终端(RelayUE)接入链路。考虑到无线通信的信号干扰限制,上述三条链路需要使用正交的无线资源。同时中继节点的收发信机是TDD工作模式,故eNB-RN中继链路和RN-RelayUE接入链路在TDD帧结构中需要占用不同的时隙,RN上下行链路的接入区域和中继区域按时隙分隔。但是eNB-MacroUE接入链路区域和eNB-RN中继区域是可以共存的,因为对于基站(eNB)而言,RN相当于终端(UE),故为了充分有效的利用无线资源,eNB-MacroUE接入链路区域和eNB-RN中继区域可以在一个时隙共存,只要其时频资源正交就可以。因此,在基于RN的LTE系统中,当中继链路(relaylink)上有数据传输时,接入链路(accesslink)上无数据传输,RelayUE不能接收或发送数据,使得整个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TDD模式下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用于提高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TDD模式下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基站与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中继终端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并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基站,用于与中继节点设备进行第一数据传输;中继节点设备,用于与所述基站进行第一数据传输;中继终端,用于在所述基站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并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终端,该中继终端包括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在基站与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并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节点设备,该中继节点设备包括中继单元,用于与基站进行第一数据传输;接入单元,用于与基站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与中继终端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并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本发明中,基站与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同时,中继终端与中继节点设备之间也进行数据传输,第二数据传输与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使得在relaylink有数据传输时,accesslink可用,也有数据传输,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图1为现有技术中LTETDD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数据传输示意图;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数据传输之一示意图;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数据传输之二示意图;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数据传输之一示意图;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数据传输之二示意图;图5C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数据传输之三示意图;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数据传输之四示意图;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数据传输之五示意图;图6C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数据传输之六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终端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节点设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提高引入中继节点的LTE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系统,本系统中,在RN-eNB中继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的同时,RN-RelayUE接入链路上也进行数据传输。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系统中具体包括基站20、中继节点设备21和中继终端22,其中基站20,用于与中继节点设备21进行数据传输,包括向中继节点设备21发送数据和接收中继节点设备21发来的数据,将该数据传输称为第一数据传输;中继节点设备21,用于与基站20进行数据传输,包括向基站20发送数据和接收基站20发来的数据,该数据传输也为第一数据传输;还用于与中继终端进行第二数据传输;中继终端22,用于在基站20与中继节点设备21之间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与中继节点设备21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并且,第二数据传输与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这里,第一数据传输的上行方向为中继节点设备21向基站20传输数据,第一数据传输的下行方向为基站20向中继节点设备21传输数据;第二数据传输的上行方向为中继终端22向中继节点设备21传输数据,第二数据传输的下行方向为中继节点设备21向中继终端22传输数据。这里,中继终端22与中继节点设备21之间进行的第二数据传输包括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在第一数据传输为基站20向中继节点设备21传输数据时,即relaylink为下行链路时,第二数据传输为中继终端22向中继节点设备21传输数据,即accesslink为上行链路,此时,基站20与中继终端22采用频分复用(FDM),即基站向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与中继终端向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采用不同的频带资源。为了使得第一数据传输与第二数据传输同时进行,在中继终端向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之前,基站发送携带传输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的通知信令;中继终端接收到该通知信令后,从该通知信令携带的起始时间位置向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中继节点设备接收到所述通知信令后,根据该通知信令携带的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并从该起始时间位置处开始接收中继终端传输的数据。根据通知信令携带的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现有技术即可实现。在该种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基站20进一步用于在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21传输数据的同时,向宏终端23传输数据,宏终端与中继节点设备21采用频分复用,即基站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与向宏终端传输数据采用不同的频带资源。相应的,宏终端23用于接收基站20传输的数据。第二种,在第一数据传输为中继节点设备21向基站20传输数据时,即relaylink为上行链路时,第二数据传输为中继节点设备21向中继终端22传输数据,中继终端22接收来自中继节点设备21的数据,即accesslink为下行链路,此时,基站20与中继终端22采用频分复用,即中继节点设备向基站与向中继终端传输数据采用不同的频带资源。为了使得第一数据传输与第二数据传输同时进行,在所述中继节点设备向中继终端传输数据之前,基站发送携带传输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的通知信令;中继节点设备接收到该通知信令后,从该通知信令携带的起始时间位置向中继终端传输数据;中继终端接收到所述通知信令后,根据该通知信令携带的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并从该起始时间位置处开始接收中继节点设备传输的数据。同样的,在该种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该系统包括的宏终端用于,在中继节点设备21向基站20传输数据的同时,向基站20传输数据,宏终端与中继节点设备21采用频分复用,即宏终端向基站传输数据与中继节点设备向基站传输数据采用不同的频带资源。相应的,基站20进一步用于接收宏终端传输的数据。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在中继终端22与宏终端未完全相互隔绝时,宏终端与中继终端22采用频分复用,即宏终端与中继终端采用不同的频带资源发送或接收数据。中继终端与宏终端未完全相互隔绝是指,若中继终端与宏终端中一方的信号能够到达另一方从而给另一方产生信号干扰,则称中继终端与宏终端未完全相互隔绝,一般的,中继终端与宏终端位于同一小区时,中继终端与宏终端未完全相互隔绝,中继终端与宏终端位于不同小区时,中继终端与宏终端也可能是未完全相互隔绝的。第二数据传输与第一数据传输同时进行是指,基站与中继节点设备进行第一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单元与中继终端与中继节点设备进行第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位置相同。该时间单元为正常(Normal)子帧,或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BSFN)子帧,或特殊子帧,在利用MBSFN子帧进行第二数据传输时,具体可以利用MBSFN子帧的数据区域;在利用特殊子帧进行第二数据传输时,具体可以利用特殊子帧中的保护间隔(GP)时隙,或者同时利用GP时隙和上行导频时隙(UpPTS)。下面分为三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中继终端利用正常子帧进行上行传输,即第二数据传输为中继终端向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如图3所示,eNB同时向macroUE和RN传输数据,RlOmacroUE和RN之间采用FDM;RN同时接收eNB和relayUE传输的数据,eNB和relayUE之间采用FDM。如果macroUE禾口relayUE未完全相互隔绝,macroUE和relayUE之间也要采用FDM。macroUE禾口relayUE处于不同的收发状态。附图3中,RX表示接收状态,TX表示发送状态。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relayUE利用MBSFN子帧上下行传输,即第二数据传输为中继终端向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以及中继节点设备向中继终端传输数据。一个MBSFN子帧分为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控制区域和用于传输数据信息的数据区域,在图4A和图4B中,RX表示接收状态,TX表示发送状态。如图4A所示,为中继终端向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的示意图,eNB利用MBSFN子帧的控制区域向macroUE传送控制信息,利用MBSFN子帧的数据区域同时向macroUE和RN传输数据信息;RN利用MBSFN子帧的控制区域向relayUE传送控制信息,并在MBSFN子帧的数据区域同时接收eNB和relayUE传输的数据信息;relayUE在MBSFN子帧的控制区域接收RN传输的控制信息,并利用MBSFN子帧的数据区域向RN传输数据信息;macroUE在MBSFN子帧的控制区域接收eNB传输的控制信息,在MBSFN子帧的数据区域接收eNB传输的数据信息。謂和RlOmacroUE之间FDM,eNB和RlOrelayUE之间FDM;如果macroUE禾口relayUE未完全相互隔绝,macroUE和relayUE之间也要FDM。MacroUE和relayUE的控制区域同为接收状态,但数据区域处于不同的收发状态。由于RN的MBSFN子帧中存在发送和接收转换点,为避免RN之间的干扰,需在RN的MBSFN子帧中添加GP,GP长度为RN小区半径时延的2倍。如果该GP长度大于eNB到RN的传播时延,在eNB的MBSFN子帧中数据区域后面还应保留一定长度的空白(blank,B)区域,该长度为GP长度减去eNB到RN的传播时延,为保持数据区域的长度相等,macroUE数据区域的前面、RN和relayUE数据区域的后面都要保留与eNB相同长度的空白。eNB和RN之间、eNB和macroUE之间、RN和relayUE之间要通过信令交互或者定时提前等方式确定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的起始位置。如图4B所示,为中继节点设备向中继终端传输数据的示意图,eNB利用MBSFN子帧的控制区域向macroUE发送控制信息,并在MBSFN子帧的数据区域接收macroUE和RN同时传输的数据信息;RN利用MBSFN子帧的控制区域向relayUE发送控制信息,利用MBSFN子帧的数据区域同时向relayUE和eNB同时传输数据信息;relayUE在MBSFN子帧的控制区域接收RN传输的控制信息,在MBSFN子帧的数据区域接收RN传输的数据信息。RN和macroUE之间FDM,eNB和relayUE之间FDM,如果macroUE和RIOrelayUE未完全相互隔绝,macroUE和RIOrelay之间也要FDM。MacroUE和relayUE的控制区域同为接收状态,但数据区域处于不同的收发状态。由于eNB的MBSFN子帧中存在发送和接收转换点,为避免eNB之间的干扰,需在eNB的MBSFN子帧中添加GP,GP长度为2倍小区半径时延。如果该GP长度大于eNB到RN的传播时延,RN的MBSFN子帧中数据区域前面应保留一定长度的空白,空白长度为GP长度减去RN到eNB的传播时延,为保持数据长度相等,relayUE数据部分的前面也要与RN相同长度的空白。eNB和RN之间、eNB和RIOmacroUE之间、RN和RIOrelayUE之间要通过信令交互或者定时提前等方式确定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的起始位置。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中,relayUE利用特殊子帧上下行传输,即第二数据传输为中继终端向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以及中继节点设备向中继终端传输数据。图5A图5C中,RX表示接收状态,TX表示发送状态。在relayUE利用特殊子帧上行传输时,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relayUE利用特殊子帧中的GP时隙上行传输,UpPTS用于accesslink;如图5A所示,eNB利用特殊子帧的DwPTS向macroUE传送同步信号,利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同时向macroUE和RN传输数据信息,在特殊子帧的UpPTS接收macroUE传输的上行接入信号;RN利用特殊子帧的DwPTS向relayUE传送同步信号,并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同时接收eNB和relayUE传输的数据信息,在特殊子帧的UpPTS接收relayUE传输的上行接入信号;relayUE在特殊子帧的DwPTS接收RN传输的同步信号,并利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向RN传输数据信息,利用特殊子帧的UpPTS向RN传输上行接入信号;macroUE在特殊子帧的DwPTS接收eNB传输的同步信号,在特殊子帧的GP时隙接收eNB传输的数据信息,并利用特殊子帧的UpPTS向eNB传输上行接入信号。RN和RIOmacroUE之间FDM,eNB和RIOrelayUE之间FDM;如果macroUE和relayUE未完全相互隔绝,macroUE和relayUE之间也要FDM。macroUE和relayUE处于不同的收发状态。由于RN和eNB的特殊子帧中存在发送和接收转换点,为避免RN之间以及eNB之间的干扰,需在RN和eNB的特殊子帧中添加GP,GP长度为RN小区半径时延的2倍。为保持RN和relay的发送和接收数据信息的时间长度相等,RN和relayUE数据区域的后面都要保留一定长度的空白。第二种,relayUE利用GP上行传输,UpPTS用于relaylink;如图5B所示,eNB利用特殊子帧的DwPTS向macroUE传送同步信号,利用特殊10子帧的GP时隙同时向macroUE和RN传输数据信息,在特殊子帧的UpPTS同时接收macroUE和RN传输的上行接入信号;RN利用特殊子帧的DwPTS向relayUE传送同步信号,并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同时接收eNB和relayUE传输的数据信息,利用特殊子帧的UpPTS向eNB传输上行接入信号;relayUE在特殊子帧的DwPTS接收RN传输的同步信号,并利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向RN传输数据信息;macroUE在特殊子帧的DwPTS接收eNB传输的同步信号,在特殊子帧的GP时隙接收eNB传输的数据信息,并利用特殊子帧的UpPTS向eNB传输上行接入信号。RN禾PRIOmacroUE之间FDM,eNB和RIOrelayUE之间FDM;如果macroUE和relayUE未完全相互隔绝,macroUE和relayUE之间也要FDM。由于RN和eNB的特殊子帧中存在发送和接收转换点,为避免RN之间以及eNB之间的干扰,需在RN和eNB的特殊子帧中添加GP,GP长度为RN小区半径时延的2倍。第三种,relayUE利用GP和UpPTS上行传输;如图5C所示,eNB利用特殊子帧的DwPTS向macroUE传输同步信号,利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和UpPTS同时向macroUE和RN传输数据信息;RN利用特殊子帧的DwPTS向relayUE传送同步信号,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和UpPTS同时接收eNB和relayUE传输的数据信息;relayUE在特殊子帧的DwPTS接收RN传输的同步信号,并利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和UpPTS向RN传输数据信息;macroUE在特殊子帧的DwPTS接收eNB传输的同步信号,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和UpPTS接收eNB传输的数据信息。RN和RIOmacroUE之间FDM,eNB和RIOrelayUE之间FDM;如果macroUE和relayUE未完全相互隔绝,macroUE和relayUE之间也要FDM。macroUE和relayUE处于不同的收发状态。由于RN和eNB的特殊子帧中存在发送和接收转换点,为避免RN之间以及eNB之间的干扰,需在RN和eNB的特殊子帧中添加GP,GP长度为RN小区半径时延的2倍。下行传输时也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RIOrelayUE利用GP下行传输,UpPTS用于accesslink;如图6A所示,eNB利用特殊子帧的DwPTS向macroUE传送同步信号,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同时接收macroUE和RN传输的数据信息,在特殊子帧的UpPTS接收macroUE传输的上行接入信号;RN利用特殊子帧的DwPTS向relayUE传送同步信号,利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同时向eNB和relayUE传输数据信息,在特殊子帧的UpPTS接收relayUE传输的上行接入信号;relayUE在特殊子帧的DwPTS接收RN传输的同步信号,在特殊子帧的GP时隙接收RN传输的数据信息,利用特殊子帧的UpPTS向RN传输上行接入信号;macroUE在特殊子帧的DwPTS接收eNB传输的同步信号,利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向eNB传输数据信息,利用特殊子帧的UpPTS向eNB传输上行接入信号。RN和RIOmacroUE之间FDM,eNB和RIOrelayUE之间FDM;如果macroUE和relayUE未完全相互隔绝,macroUE和relayUE之间也要FDM。macroUE和relayUE处于不同的收发状态。由于RN和eNB的特殊子帧中存在发送和接收转换点,为避免RN之间以及eNB之间的干扰,需在RN和eNB的特殊子帧中添加GP,GP长度为RN小区半径时延的2倍。为保持RN和relay的发送和接收数据信息的时间长度相等,RN和relayUE传输数据信息的区域前面要保留一定长度的空白,为保持eNB和macroUE发送和接收数据信息的时间长度相等,eNB和macroUE传输数据信息的区域后面要保留一定长度的空白。第二种,RIOrelayUE利用GP下行传输,UpPTS用于relaylink;如图6B所示,eNB利用特殊子帧的DwPTS向macroUE传送同步信号,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同时接收macroUE和RN传输的数据信息,在特殊子帧的UpPTS同时接收macroUE和RN传输的上行接入信号;RN利用特殊子帧的DwPTS向relayUE传送同步信号,利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同时向eNB和relayUE传输数据信息,利用特殊子帧的UpPTS向eNB传输上行接入信号;relayUE在特殊子帧的DwPTS接收RN传输的同步信号,在特殊子帧的GP时隙接收RN传输的数据信息;macroUE在特殊子帧的DwPTS接收eNB传输的同步信号,利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向eNB传输数据信息,利用特殊子帧的UpPTS向eNB传输上行接入信号。RN禾PRIOmacroUE之间FDM,eNB和RIOrelayUE之间FDM;如果macroUE和relayUE未完全相互隔绝,macroUE和relayUE之间也要FDM。macroUE和relayUE处于不同的收发状态。由于eNB的特殊子帧中存在发送和接收转换点,为避免eNB之间的干扰,需在eNB的特殊子帧中添加GP,GP长度为RN小区半径时延的2倍。为保持RN和relay的发送和接收数据信息的时间长度相等,RN和relayUE传输数据信息的区域前面要保留一定长度的空白。第三种,RIOrelayUE利用GP和UpPTS下行传输。如图6C所示,eNB利用特殊子帧的DwPTS向macroUE传输同步信号,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和UpPTS同时接收macroUE和RN传输的数据信息;RN利用特殊子帧的DwPTS向relayUE传送同步信号,利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和UpPTS同时向eNB和relayUE传输数据信息;relayUE在特殊子帧的DwPTS接收RN传输的同步信号,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和UpPTS接收RN传输的数据信息;macroUE在特殊子帧的DwPTS接收eNB传输的同步信号,利用特殊子帧的GP时隙和UpPTS向eNB传输数据信息。RN和RIOmacroUE之间FDM,eNB和RIOrelayUE之间FDM;如果macroUE和relayUE未完全相互隔绝,macroUE和relayUE之间也要FDM。macroUE和relayUE处于不同的收发状态。由于eNB的特殊子帧中存在发送和接收转换点,为避免eNB之间的干扰,需在eNB的特殊子帧中添加GP,GP长度为RN小区半径时延的2倍。为保持RN和relay的发送和接收数据信息的时间长度相等,RN和relayUE传输数据信息的区域前面要保留一定长度的空白。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中继终端,可以应用于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系统中,该中继终端包括数据传输单元70,用于在基站与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并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数据传输单元70包括上行单元701,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为所述基站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时,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下行单元702,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为所述中继节点设备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时,接收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的数据,所述中继终端与所述基站采用频分复用。数据传输单元70用于利用正常Normal子帧,或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BSFN子帧中的数据区域,或特殊子12帧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数据传输单元70用于利用所述特殊子帧中的GP时隙,或者GP时隙和UpPTS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参见图8,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中继节点设备,可以应用于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系统中,该中继节点设备包括中继单元80,用于与基站进行第一数据传输;接入单元81,用于与基站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与中继终端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并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接入单元81包括上行单元810,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为所述基站向所述中继设备传输数据时,接收所述中继终端发来的数据;下行单元811,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为所述中继设备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时,向所述中继终端传输数据。接入单元81用于利用正常Normal子帧,或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BSFN子帧中的数据区域,或特殊子帧与所述中继终端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接入单元81用于利用所述特殊子帧中的GP时隙,或者GP时隙和UpPTS与所述中继终端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TDD模式下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具体为基站与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中继终端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并且,第二数据传输与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本方法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在第一数据传输为基站向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时,第二数据传输为中继终端向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并且基站与中继终端采用频分复用。为了使得第一数据传输与第二数据传输同时进行,在中继终端向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之前,基站发送携带传输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的通知信令;中继终端接收到该通知信令后,从该通知信令携带的起始时间位置向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中继节点设备接收到所述通知信令后,根据该通知信令携带的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并从该起始时间位置处开始接收中继终端传输的数据。在该种情况下,在基站向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的同时,基站还向宏终端传输数据,宏终端与中继节点设备采用频分复用。第二种,在第一数据传输为中继节点设备向基站传输数据时,第二数据传输为中继节点设备向中继终端传输数据,中继终端接收来自中继节点设备的数据,基站与中继终端采用频分复用。为了使得第一数据传输与第二数据传输同时进行,在所述中继节点设备向中继终端传输数据之前,基站发送携带传输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的通知信令;中继节点设备接收到该通知信令后,从该通知信令携带的起始时间位置向中继终端传输数据;中继终端接收到所述通知信令后,根据该通知信令携带的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并从该起始时间位置处开始接收中继节点设备传输的数据。同样的,在该种情况下,在中继节点设备向基站传输数据的同时,宏终端还向基站传输数据,宏终端与中继节点设备采用频分复用。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在中继终端与宏终端未完全相互隔绝时,宏终端与中继终端采用频分复用。中继终端可以利用正常(Normal)子帧,或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BSFN)子帧,或特殊子帧与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在利用MBSFN子帧进行第二数据传输时,具体可以利用MBSFN子帧的数据区域;在利用特殊子帧进行第二数据传输时,具体可以利用特殊子帧中的保护间隔(GP)时隙,或者同时利用GP时隙和上行导频时隙(UpPTS)。中继终端利用不同子帧进行上下行传输的各种实施例可以参见图3、图4A图4B、图5A图5C、图6A图6C、以及对各附图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基站与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同时,中继终端与中继节点设备之间也进行数据传输,第二数据传输与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使得在relaylink有数据传输时,accesslink可用,也有数据传输,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权利要求一种TDD模式下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基站与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中继终端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并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为所述基站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时,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为所述中继终端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并且所述基站与所述中继终端采用频分复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站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的同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基站向宏终端传输数据,并且所述宏终端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采用频分复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继终端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基站发送携带传输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的通知信令;所述中继终端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包括所述中继终端接收到所述通知信令后,从所述起始时间位置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所述中继节点设备接收到所述通知信令后,根据所述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并从该起始时间位置处开始接收所述中继终端传输的数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为所述中继节点设备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时,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为所述中继节点设备向所述中继终端传输数据,并且所述基站与所述中继终端采用频分复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继节点设备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的同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宏终端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并且所述宏终端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采用频分复用。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继节点设备向所述中继终端传输数据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基站发送携带传输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的通知信令;所述中继节点设备向所述中继终端传输数据包括所述中继节点设备接收到所述通知信令后,从所述起始时间位置向所述中继终端传输数据;所述中继终端接收到所述通知信令后,根据所述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并从该起始时间位置处开始接收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的数据。8.如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继终端与所述宏终端未完全相互隔绝时,所述宏终端与所述中继终端采用频分复用。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与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中继终端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包括所述基站与中继节点设备进行第一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单元与所述中继终端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进行第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间单元的时间位置相同。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单元为正常Normal子帧,或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BSFN子帧,或特殊子帧。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终端利用所述特殊子帧中的保护间隔GP时隙,或者保护间隔GP时隙和上行导频时隙UpPTS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12.一种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基站,用于与中继节点设备进行第一数据传输;中继节点设备,用于与所述基站进行第一数据传输,以及与中继终端进行第二数据传输;中继终端,用于在所述基站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并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终端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为所述基站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时,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所述基站与所述中继终端采用频分复用。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进一步用于在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的同时,向宏终端传输数据,所述宏终端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采用频分复用;该系统进一步包括宏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基站传输的数据。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进一步用于在所述中继终端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之前,发送携带传输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的通知信令;所述中继终端用于接收所述通知信令,从所述起始时间位置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所述中继节点设备用于接收所述通知信令,根据所述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并从该起始时间位置处开始接收所述中继终端传输的数据。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终端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为所述中继节点设备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时,接收所述中继节点传输的数据,所述基站与所述中继终端采用频分复用。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宏终端,用于在所述中继节点设备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的同时,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所述宏终端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采用频分复用;所述基站进一步用于接收所述宏终端传输的数据。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进一步用于在所述中继节点设备向所述中继终端传输数据之前,发送携带传输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的通知信令;所述中继节点设备用于接收所述通知信令,从所述起始时间位置向所述中继终端传输数据;所述中继终端用于接收所述通知信令,根据所述起始时间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数据的起始时间位置,并从该起始时间位置处开始接收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的数据。19.一种中继终端,其特征在于,该中继终端包括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在基站与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并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中继终端,其特征在于,该中继终端包括上行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为所述基站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时,向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数据,所述基站与所述中继终端采用频分复用;下行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为所述中继节点设备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时,接收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传输的数据,所述基站与所述中继终端采用频分复用。21.—种中继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中继节点设备包括中继单元,用于与基站进行第一数据传输;接入单元,用于与基站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与中继终端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并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中继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单元包括上行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为所述基站向所述中继设备传输数据时,接收所述中继终端发来的数据,所述基站与所述中继终端采用频分复用;下行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为所述中继设备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时,向所述中继终端传输数据,所述基站与所述中继终端采用频分复用。全文摘要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TDD模式下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为基站与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一数据传输的同时,中继终端与所述中继节点设备之间进行第二数据传输;并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的上下行方向相反。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系统和设备。采用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文档编号H04B7/26GK101814943SQ200910078538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申请日期2009年2月25日优先权日2009年2月25日发明者孙韶辉,张文健,潘学明,王立波,肖国军申请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