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装置、通信系统、发送方法及程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06792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送装置、通信系统、发送方法及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送装置、通信系统、发送方法及程序。
背景技术
在过去,已经提出了针对约10米(m)的距离的短距离通信系统, 例如,无线USB所采用的多带正交频分复用(MB-OFDM)方案。
[专利文献1JP-A-2005-253102

发明内容
然而,MB-OFDM方案采用多栽波系统来进行通信多巨离约为10m的 通信。因此,产生了用于发送及接收的电路复杂化、电路尺寸增大且功耗 增加的问题。此外,由于电路设计,发送侧及接收侧中可能包含不期望的 成分(例如,直流(DC)切断、频率特性失真等),从而产生了对通过无 线信道而连接的发送侧及接收侧的模拟域中的劣化进行补偿的要求。
因此,鉴于以上问题,期望提供能够使电路尺寸减小并使接收侧的信 噪功率比(SNR)最大化的、新的且改进的发送装置、通信系统、发送方 法及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装置,该发送装置包括波形 发生器,其用于通过使用与通过无线信道而连接的发送侧及接收侧的模拟 域中的传递函数成匹配滤波器的关系的传递函数来生成发送信号;以^JL 送器,其用于发送由所述波形发生器所生成的所^送信号。
此夕卜,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波形发生器之前的调制处理器,该调制 处理器用于对发送数据进行W2相移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调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装置,该发送装置包括 扩频器,其用于通过仅4吏用由长周期的M序列(最大长度序列)所构成 的长码扩频序列,而不使用诸如Barker码、短周期的M序列及补码等的短码扩频序列,来在时域中对发送数据进行扩频;波形发生器,其用于通 过使用与通过无线信道而连接的发送侧及接收侧的模拟域中的传递函数 成匹配滤波器的关系的传递函数,根据经所述扩频器扩频的数据来生成发 送波形;以及发送器,其用于发送由所述波形发生器所生成的所述发送波 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装置,该发送装置包括 编码器,其用于对发送数据进行编码,该编码器能够在差分编码与不包含 相位基准信号(导频信号)(即, 一般的同步检测信号)的非差分编码之 间切换;波形发生器,其用于通过使用与通过无线信道而连接的发送侧及 接收侧的模拟域中的传递函数成匹配滤波器的关系的传递函数,根据经所 述编码器编码的数据来生成发送波形;以;SJL送器,其用于发送由所述波 形发生器所生成的所逸&送波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装置,该发送装置包括 里德所罗门(Reed-Solomon )编码器,其用于对发送数据进行里德所罗 门编码;巻积编码器,其用于对所U送lt据进行巻积编码;扩频器,其 用于在时域中对所i^C送数据进行扩频;以及速率控制器,其用于通过控 制由所述里德所罗门编码器所进行的编码的开/关、由所述巻积编码器所 进行的编码的开/关或所述扩频器的扩频因子,来控制所^JL送数据的发 纽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装置,该发送装置包括 第一巻积编码器,其用于对发送数据进行巻积编码;第二巻积编码器,其 与所述第一巻积编码器并联地连接;选择器,其用于将所狄送数据交替 地输入到所述第一巻积编码器及所述第二巻积编码器;以及控制器,其用 于根据所述发送数据的发送速率来关闭所述第 一巻积编码器及所述第二 巻积编码器中的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 发送装置,该发送装置具有波形发生器,其用于通过使用与通过无线信 道而连接的发送侧及接收侧的模拟域中的传递函数成匹配滤波器的关系 的传递函数来生成发送信号,以及发送器,其用于发送由所述波形发生器 所生成的所iOL送信号;以及接收装置,该接收装置以可通信的方式、经 由所述无线信道而连接到所述发送装置,并且包含从所述无线信il^伸到 用于所接收到的信号的模拟数字(A-D)转换器的所^拟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方法,该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使用与通过无线信道而连接的发送侧及接收侧的模拟域中的 传递函数成匹配滤波器的关系的传递函数来生成发送信号;以及发送所生
成的发送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程序,该程序使计算机用作 用于通过使用与通过无线信道而连接的发送侧及接收侧的模拟域中的传 递函数成匹配滤波器的关系的传递函数来生成发送信号的单元;以及用于 发送所生成的发送信号的单元。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能够使电路尺寸减小并使接收侧的SNR最大化 的发送装置、通信系统、发送方法及程序。


图l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发送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发送包的帧格式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基带波形发生器的基带波形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发iC^带序列SBB(t)的特性图。
图5是示出与图3对应的振幅值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基带波形发生器使接收系统的SNR最大化的原理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由于发送及接收而发生的DC切断及频率失真的示例的示 意图。
图8是示出Pi/2 (Ti/2)相移BPSK映射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Pi/2相移BPSK映射器的Pi/2相移BPSK调制的示意图。
图IO是示出Pi/2相移BPSK映射器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扰频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扰频器的运算的真值表的示意图。
图13是示出扰频器中的输入信号x及输入信号y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作为扰频序列发生器的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的 结构的示意图。图15是示出LFSR的扰频种子(scrambling seed )与扰频序列CPR(t)、
CSY(t)、 C孤(t)及CpA(t)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同步码(sync)部分的扰频序列Csy(t)的示意图。 图17是示出扩频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8是示出扩频器的运算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9是示出差分编码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0是示出进行差分编码(TDI = 1)时的真值表的图。
图21是示出进行非差分编码时的真值表的图。
图22是示出里德所罗门编码器的里德所罗门码的示意图。
图23是示出巻积编码器的巻积码的示意图。
图24是示出巻积编码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5是示出仅一个维特比(Viterbi)编码器^Mt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26是示出数据速率及控制数据速率的Wt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4Utt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注 意,在本i兌明书及附图中,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及结构的结构单元由相 同的标号来表示,且省略对这些结构单元的重复解释。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发送装置100的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线发送装置100包括媒体访问控制(MAC) 10、循环冗余校验(CRC) 12、里德所罗门编码器14、巻积(维特比 (Viterbi))编码器16、差分编码器18、扩频器20、扰频器22、 Pi/2相 移BPSK映射器24、基带波形发生器26、射频(RF)电路28、带通滤 波器(BPF ) 30及天线32。无线发送装置100使用单载波系统来发送数 据,并且可以将该装置构造成比使用多载波系统的MB-OFDM方案时简 单得多。注意,可以利用硬件(电路)来构造图1中所示的各块。然而, 在利用中央处理单元(CPU)及使该CPU运行的软件(程序)来构造各 块时,可以将所述程序存储在诸如包含在无线发送装置100中的存储器之 类的记录介质中。
图2是示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发送包的帧格式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发送包由前导码、同步码(sync)、 PHY (物理层)头及有效载荷 构成。
首先,将描述图1中的无线发送装置100的结构。从MAC 10发送 来的发送数据被输入到CRC 12,并对该发送数据进行循环冗余校验。来 自CRC 12的输出被顺序地输入到里德所罗门编码器14及巻积编码器16, 由这些编码器进行编码。里德所罗门编码器14及巻积编码器16根据数据 速率来确定是否进行编码。如稍后将详述的,基于图26中所规定的数据 速率来确定各编码器的开/关。这样,可以祁*据编码器14及编码器16的 开/关来进行速率控制。
差分编码器18对经编码的数据进行差分编码,然后扩频器20对其进 行扩频。如稍后将详细地描述的,差分编码器18可以根据需要而在差分 编码与非差分编码之间进行选捧。
差分编码器18的输出^JL送到扩频器20。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发 送装置100中,扩频器20简单地将输入符号按照过程增益GsF的值进行 复制。
扰频器22对经扩频器20扩频的数据进行扰频。扰频器22通过使用 由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所生成的伪随机序列来进行扰频。在本 实施例的无线发送装置100中,图2中所示的帧格式中的前导码、PHY 头及PSDU (PLCP服务数据单元)使用不同的种子。
经扰频器22扰频的数据被输入到Pi/2相移BPSK映射器24。 Pi/2相 移BPSK映射器24将输入信号的各釆样乘以旋转角度根据各釆样而相差 90度的旋转因子,并对其进行从二进制序列到复数信号的扩频。
Pi/2相移BPSK映射器24的输出被输入到基带波形发生器26。基带 波形发生器26由以图3中所示的基带波形为脉冲响应的滤波器构成。由 基带波形发生器26所生成的基带信号SBB(t)被输入到RF电路28,并且 RF电路28中的RF模块将其上转换到中心频率Fc。
接下来,将详细地描述图1中的无线发送装置100的各功能块。
(基带波形发生器)
式1及式2是示出本系统中的RF发送信号STx(t)的数学框架的式子。 在式(l)中,STx(t)表示RF电路28的输出。在式(l)中,Fc表示中心 频率,Re(x)表示用于获得复数的实部的运算。此外,在式(1)中,sbb(t)表示作为基带波形发生器26的输出的发 iH^带序列。图4是示出发ill^带序列sbb(t)的特性图。在图4中,实线
表示sbb(t)的实部,虚线表示sbb(t)的虚部。此外,在图4中,图的横轴
表示以1/(8Rs)为步长的采样点。在本实施例中,虚部的符号序列比实部 的符号序列延迟约l/2符号。因此,实部的符号和虚部的符号交替地出现
在发送信号的复包络中.在本系统中,将实部的符号与虚部的符号之间的
间隔定义为码片间隔。因此,以下关系成立1/R^2"/Re。
在式(2)中,SBw(t)表示发ill^带波形。图3中所示的发iH^带波 形S鼎(t)是对输入"1"的脉冲响应。此外,在式(2)中,Sw(t)是Pi/2 相移BPSK映射器24的输出,是经Pi/2相移差分BPSK (D-BPSK)调 制的复数信号。此外,Nchip表示发送码片的数量。
[公式1
S汉(—Re(S朋(0'exp(/2;zF力) 式(1 )
w却—1 i',、
5朋(0 = ^(0<3)艺&(卜".t;) 式(2)
(注意,在式(2)中,(8)表示巻积。)
如图3所示,基带波形发生器26所使用的发送基带波形Sbw(O被定 义为离散值。在图3中,波形的一个周期由8个采样;^示,横轴表示归 一化的采样点。此外,波形的周期为1/Rs (即,符号速率的倒数)。图5 是示出与图3对应的振幅值的示意图。
相应的是,要从基带波形发生器26输出的基带序列sbb(t)成为与输 入信号SPI(t)—一对应的模板波形。在使用一般的波形发生滤波器(例如 利用有限脉冲响应(FIR)滤波器)时,由于一个输出信号是由输入信号 上的多个点构成的,因此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并不按一对一的方式彼此对
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使用模板波形,因此输出sbb(t)按一对一的方式
与基带波形发生器26的输入信号Spz(t)相对应,从而可以将基带波形发生 器26构造得很简单,并且还减少了计算量,因此可以大大增加处理速度。
此外,由于发送基带波形SBw(t)被定义为离散值,因此可以在不包含低通
滤波器(LPF)的情况下确定发送信号的频镨。此外,由于发送波形是离 散值的形式,因此不必包含高带宽低通滤波器,从而可以简化电路结构。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发送装置中,如上所述地构造基带波形发生器
926,并JL^使接收系统的SNR最大化的发送波形进行发送。图6是示出 基带波形发生器26使接收系统的SNR最大化的原理的示意图。图6示出 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发^置100经由无限传播信道40而与无线接收 装置200相连接的状态。通过无线传播信道40而发送的信号被无线接收 装置200的天线(RxAntenna) 202接收到,并被顺序地发送到带通滤波 器(RxBPF) 204、 RF电路(RxRT) 206及A-D转换器(量化器)208。
在图6中,在从基带波形发生器26之后至无线接收装置200中的A-D 转换器208之前的域为通过其来传播模拟信号的模拟域。由于电路设计的 原因,在该模拟域中通常难以对信号进行控制,从而信号可能会失真。在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使用与模拟域成匹配滤波器的关系的、发送侧的基 带波形发生器26,来使通过该模拟域而接收到的信号的SNR最大化。结 果,可以减小要被输入到无线接收装置200中的A-D转换器(量化器) 208的信号的误差矢量幅度(EVM)。
具体地描述该技术,在图6中,H"f)表示来自基带波形发生器26的 发送波形的频率响应(传递函数)。此外,!^(f)表示覆盖无线发送装置100 中的RF电路(TxRF)28、带通滤波器30及天线32、无线传播信道40、 以及无线接收装置200中的天线202、带通滤波器204及RF电路206的 模拟域的频率响应(传递函数)。这里,为了使要被输入到无线接收装置 200中的A-D转换器(量化器)208的信号的信噪功率比(SNR)最大化, 期望Ho(f)与Hi(f)为匹配滤波器的关系(即,最佳滤波器的关系)。相应 的是,在H。与&之间,下式(3)的关系成立。
[公式2
仏(/卜"、(/y, 式(3)
在式(3)中,Td表示采样延迟时间。从上文中可以看到,在本实施 例中,基带波形发生器26被构造成使得基带波形发生器26的频率响应与 从无线发送装置100至无线接^置200的模拟域的频率响应成匹配滤波 器的关系。由于Hi(f)的值是基于模拟电路域的设计而被确定的,因此通 过将无线发送装置100中的基带波形发生器26的H。(f)与!^(f)的值相匹 配,可以使接收之后的SNR最大化。此外,如图6所示,可以将诸如无 线信道状态、产品之间的差异之类的^lt^馈回到基带波形发生器26, 从而可以考虑由于M的改变而引起的H"f)的改变来灵活地改变H0(f)。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即使在通过无线信道而连接的发送侧及接收侧
10的模拟域的频率特性发生如图7所示的频率特性失真时,也可以在基带波 形发生器26处将H。(f)的值设定成使SNR最大化。相应的是,可以将由 如图7所示的因素而造成的所接收到的信号的劣化减小到最小。
(Pi/2相移BPSK映射器)
图8是示出Pi (=71) /2相移BPSK映射器24的结构的示意图。Pi/2 相移BPSK映射器24具有将所输入的二进制序列(0或1)输出为复M 列(1, -1, j, -j)的功能。
图9是示出Pi/2相移BPSK映射器24的Pi/2相移BPSK调制的示意 图。并且,图10是示出Pi/2相移BPSK映射器24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 关系的示意图。在图10中,n表示码片号。如图9及图10所示,在Pi/2 相移BPSK调制中,BPSK调制的调制轴对于每个码片旋转90度。这里, 调制轴的旋转周期为4个码片。如图10所示,Pi/2相移BPSK映射器24 的旋转因子(1, j, -1, -j)按照n对4取的微来旋转。
作为到Pi/2相移BPSK映射器24的输入信号的Ssc(U表示在时间 t^i^Tc的扰频器22的二进制输出。这里,在图10中,包含;输出SPI(x) 中的函数(2+Ssc(tn)-l)表示从二进制数(0, 1)到实数(國l, 1)的转换。 在从二进制数转换成实数之后,将作为输出序列的Sw(x)乘以旋转因子(1,
j, -1,誦j)。
在Pi/2相移BPSK映射器24进行的Pi/2相移BPSK调制中,调制轴 对于每个码片旋转卯度,从而I及Q交替地用于调制轴。根据这样的结 构,Pi/2相移BPSK映射器24的输出成为实轴或虚轴上的值,并且实轴 上的值与虚轴上的值将交替地出现。因此,如图4所示,针对作为基带波 形发生器26的输出的发送基带序列SBB(t)的实部Real(SBB(t))及虚部 Imag(SBB(t))二者,可以生成振幅因子为0的区间。在一般的四进制相移 键控(QPSK)及BPSK中,由于映射器的输出并不是交替地存在于实轴 及虚轴上,因此不能发送如图4所示的发送基带序列SBB(t)。相应的是, 根据本实施例,可以在接收时减小I信道及Q信道上的符号间干扰,从 而改善在无线接M置200处所接收到的EVM。
(扰频器)
图11是示出扰频器22的结构的示意图。扰频器22通过使用随;Mt 而将经扩频器20扩频的信号Ssp(t)转换成随;^序列,并生成到Pi/2相移 BPSK映射器24的输入信号Ssc(t)。图12是示出扰频器22的运算的真值表的示意图。作为规则,扰频器 22获得经扩频器20扩频的信号S化(t)与由线性>^馈移位寄存器(LFSP) 所生成的信号Csc(t)的异或(XOR)取反。
图13是示出扰频器22中的输入信号x及输入信号y的示意图。如图 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发送包的前导码、同步码、PHY头及PLCP 服务数据单元(PSDU)中使用具有不同的初始值的扰频序列CPR(t)、 CSY(t)、 C肌(t)及CPA(t)。如图13所示,对于前导码及同步码,要经受扰
频的输入数据X被固定成1,因此,扰频序列CpR(t)及CsY(t)按照其原样
输出。另一方面,对于PHY头及PSDU,从扰频器22输出信号S化(t)与
信号C孤(t)及CpA(t)的异或取反。
(扰频序列发生器)
扰频序列发生器生成要被输入到扰频器22的扰频序列CPR(t)、CSY(t)、 Cm(t)及CPA(t)。图14是示出作为扰频序列发生器的LFSR 23的结构的 示意图。此外,式(4)示出了 LFSR23的针对扰频序列的生成多项式。 扰频序列由218的位串形成。此外,图15示出了 LFSR 23的扰频种子与
扰频序列CpR(t)、 CSY(t)、 Ciffi(t)及CpA(t)之间的关系。对于扰频序列发生
器,在包的前导码、同步码、PHY头及PSDU中的每一个的开端,利用 扰频种子[17:0来对寄存器的值进行初始化。然后,LFSR23以该扰频种 子为种子来生成随机序列的扰频序列。如图15所述,针对前导码、头及 有效载荷中的每一个而设定的扰频种子的值是不同的。因此,在前导码、 头及有效载荷中的每一个中,可以根据在由218的位串形成的扰频序列中 的期望位置来生成扰频序列。
[公式3
G(x) = x18+jc10+x7+x5+1 式(4)
包的同步码是用于帧同步的128个码片的字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对 于包的前导码、PHY头及PSDU,使用由LFSR所生成的扰频序列CPR(t)、
Qffi(t)及CpA(t)。另一方面,如图15所示,对于同步码,扰频序列CsY(t)
并非由LFSR来生成,而是使用存储在无线发送装置100中所设置的存储 器(例如,ROM)中的序列。
图16是示出同步码部分的扰频序列CsY(t)的示意图,并示出了用于 包同步的字CSY(t)。 CW(t)由128个码片构成,并从为第0码片的索引起 发送。如上所述,在包的同步码中不使用扰频序列,而且从扰频器原样地输出图16中所示的CSY(t)a
如上所见,通过将包的前导码分成随机序列部分及已知的同步码,利 用该随机序列部分来发送任意信号以及向该随机序列部分中添加任意信 息成分变得可行。
(扩频器)
图17是示出扩频器20的结构的示意图。此外,图18是示出扩频器 的运算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扩频器 20的内扩频码设定成1,由外扩频码(即,长码)来进行扩频,而不使用 内扩频序列。因此,可以省略对内扩频码的处理,从而可以使电路尺寸减 小。扩频器20根据图26中所示的数据速率(即,扩频因子GSF)来对输 入信号进行复制。例如,如图26所示,在数据速率为32 Mbps时,GSF 为8。因此,如图18所示,对输入数据a (0或1)进行复制,并输出8 个数据a。相应的是,扩频器20的输入与输出的符号速率相差过程增益 Gsf倍。
(差分编码器)
图19是示出差分编码器18的结构的示意图。此外,图20及图21是 示出差分编码器的真值表的图。如图1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 根据信号TDI的值而操作的拨动开关18a来在差分编码模式与直通模式之 间切换。
如图19所示,差分编码器18包含用于进行差分编码的Z"及fDI(x, y)。 在Tm为1时,拨动开关18a连接到端子18b。这样,从差分编码器18 输出对其进行了差分编码的信号SDI(t)。并且,在1W为0时,拨动开关 18a连接到端子18c。这样,输出^Mt其进行差分编码的信号SjM(t)。
图20是示出进行差分编码(TM-1)时的真值表的图。如图20所示, 进行差分编码时的运算为异或取反。此外,图21是示出进行非差分编码 时的真值表的图。在进行非差分编码时,将到差分编码器18的输入按其 原样输出。此时,非差分编码的特征在于不包含相位基准信号(导频信号)。
在进行差分编码时,提高了对频率(versus frequency)特性,并且 接收装置可以容易地进行解调。此外,在不进行差分编码时,接收装置进 行同步检测,与进行差分编码时相比,理论上SNR提高了 3dB。根据本 实施例的差分编码器18的结构,使得能够根据通信状态而在差分编码与 非差分编码之间切换。此外,还使得能够根据产品M、无线通信系统的标准等而在差分编码与非差分编码之间切换。此外,还使得能够根据无线 信道的状态、使用条件等而在差分编码与非差分编码之间灵活地切换。
(里德所罗门编码器)
里德所罗门编码器14使用图22中所示的^的里德所罗门码作为有 效负载的外码。这里,从PHY头中读取发送速率并关闭里德所罗门编码 器使得可以高速地读取。因此,可以缩短解码延迟,并可以避免增加电路 尺寸。
(巻积编码器)
巻积编码器16使用图23中所示的^的巻积码用于有效负载的内码 并用于对PHY头的编码。
图24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巻积编码器16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 24所示,巻积编码器16被构it^使两个维特比编码器16a及16b并行地 操作以进行交织(interleaving).
在图24的结构中,针对到巻积编码器16的输入D0、 Dl、 D2、 D3、
D4、 D5.......中的每一个输入,选择器16c将这些输入交替地输入到维
特比编码器16a及维特比编码器16b中的各维特比编码器。然后,各维特 比编码器16a及16b进行编码,并且选择器16d交替地输出编码器16a 及编码器16b中的各编码器的输出.
此外,图25示出了其中基于选择器16c及选择器16d的控制,维特 比编码器16a及维特比编码器16b中的仅一个维特比编码器操作的情况.
两个维特比编码器16a及16b根据数据速率来操作。在数据速率为预 定值或更大时,两个维特比编码器16a及16b操作来进行如图24所示的 交织。因此,即使数据速率相对于构成编码器的电路的操作il^而言很高, 也使得能够根据速率来进行编码,而不必提高电路的操作速度。相应的是, 即使数据速率很高,也可以降低电路的操作逸变,从而可以容易地实现该 电路。对于接收系统,通过按相似的方式来构造接收系统,可以容易地实 现其中的电路。此外,如图24所示,输入到巻积编码器16的数据D0至 数据D5与图25的情况相比在时域中被扩频得更多,因此,可以获得高 交织效果。
另一方面,在数据速率小于预定值时,仅维特比编码器16a操作来进 行如图25所示的交织。因此,维特比编码器16a可以按与数据速率相一 致的速度来操作,从而可以简化处理。維特比编码器16a及维特比编码器16b的根据数据速率的操作受MAC 10的控制。 (数据速率控制)
图26是示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数据速率及控制数据速率的M的 示意图。如图2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7种数据速率,即,速率R(560 Mbps )、速率S (522 Mbps )、速率A (261 Mbps )、速率B (130 Mbps )、 速单C (65 Mbps )、速率D (32 Mbps )及PHY头(16 Mbps )。根据基 于包错误率(PER)等而获得的、信道的状态等来进行速率控制。例如, 在包错误率高时,进行减小速率的控制。在本实施例中,在速率控制时对 以下^lt进行操作
—过程增益(扩频因子)GSF (GSF=1,2,4,8,16),
-巻积编码器16的开/关(巻积码)(k=3 ),
—里德所罗门编码器14的开/关(里德所罗门码)(240, 224)。
从上文看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扩频器22的扩频因子GsF以 及编码器14及编码器16的开/关来控制数据速率,这样,可以利用简单 的结构来实现数据速率控制。基于上述参数的速率控制是由MAC 10来 进行的。MAC10基于包错误率来控制各参数,从而控制发送数据速率。
注意,可以将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扩频因子GsF定义为不包含编码增益。
此外,在图26中,示出了参照图24及图25而描述的数据速率与巻 积编码器16的数量是彼此关联的。如图26所示,在数据速率为速率R 或速率S时,巻积编码器16被关闭,这样,两个维特比编码器16a及16b 都被关闭。在数据速率为速率A时,两个维特比编码器16a及16b都被 打开,并且如参照图24所描述的,由两个维特比编码器16a及16b来进 行编码。此外,在数据速率为速率B或所示出的低于速率B的速率中的 任一速率时,仅维特比编码器16a被打开,并且如参照图25所描述的, 由维特比编码器16a来进行编码。
本发明包含与于2008年4月14日提交到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专利申请 JP2008-105015有关的主题,通过引用将其4^P内容合并在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及其他因素而想到在所 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各种修改例、组合例、子组合例及变 型例。
1权利要求
1.一种发送装置,包括波形发生器,其用于通过使用与通过无线信道而连接的发送侧及接收侧的模拟域中的传递函数成匹配滤波器的关系的传递函数,来生成发送信号;以及发送器,其用于发送由所述波形发生器所生成的所述发送信号。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发送装置,该发illX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波形发生器之前的调制处理器,该调制处理器用于对发送 数据进行Ti/2相移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调制。
3. —种发送装置,包括扩频器,其用于通过仅4吏用长码扩频序列,而不使用短码扩频序列, 来在时域中对发送数据进行扩频;波形发生器,其用于通过使用与通过无线信道而连接的发送侧及接收 侧的模拟域中的传递函数成匹配滤波器的关系的传递函数,根据经所述扩 频器扩频的数据来生成发送波形;以及发送器,其用于发送由所述波形发生器所生成的所述发送波形。
4. 一种发送装置,包括编码器,其用于对发送数据进行编码,该编码器能够在差分编码与不 包含相位基准信号的非差分编码之间切换;波形发生器,其用于通过使用与通过无线信道而连接的发送侧及接收 侧的模拟域中的传递函数成匹配滤波器的关系的传递函数,根据经所述编 码器编码的数据来生成发送波形;以及发送器,其用于发送由所述波形发生器所生成的所述发送波形。
5. —种发送装置,包括里德所罗门编码器,其用于对发送数据进行里德所罗门编码;巻积编码器,其用于对所iOL送数据i^行巻积编码;扩频器,其用于在时域中对所iOL送数据进行扩频;以及速率控制器,其用于通过控制由所述里德所罗门编码器所进行的编码 的开/关、由所述巻积编码器所进行的编码的开/关或所述扩频器的扩频因子,来控制所^L送数据的发送速率。
6. —种发送装置,包括第一巻积编码器,其用于对发送数据进行巻积编码; 第二巻积编码器,其与所述第一巻积编码器并联地连接;选择器,其用于将所^C送数据交替地输入到所述第一巻积编码器及 所述第二巻积编码器;以及控制器,其用于根据所^L送数据的发i^l率来关闭所述第一巻积编 码器及所述第二巻积编码器中的一个。
7. —种通信系统,包括发送装置,该发送装置具有波形发生器,其用于通过使用与通过无线信道而连接的发送侧及 接收侧的模拟域中的传递函数成匹配滤波器的关系的传递函数,来生成发 送信号,以及发送器,其用于发送由所述波形发生器所生成的所iL^送信号;以及接收装置,该接收装置以可通信的方式、经由所述无线信道而连接到 所i^L送装置,并且包含从所述无线信il^伸到用于所接收到的信号的模 拟数字(A-D)转换器的所^拟域。
8. —种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使用与通过无线信道而连接的发送侧及接收侧的模拟域中的传 递函数成匹配滤波器的关系的传递函数,来生成发送信号;以及发送所生成的发送信号。
9. 一种程序,该程序使计算机用作用于通过使用与通过无线信道而连接的发送侧及接收侧的模拟域中 的传递函数成匹配滤波器的关系的传递函数来生成发送信号的单元;以及用于发送所生成的发送信号的单元。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发送装置、通信系统、发送方法及程序。本发明的发送装置包括基带波形发生器,其用于通过使用与通过无线信道而连接的发送侧及接收侧的模拟域中的传递函数H<sub>1</sub>(f)成匹配滤波器的关系的传递函数H<sub>0</sub>(f)来生成发送信号,并且所述发送装置发送由该基带波形发生器所生成的发送信号。
文档编号H04L1/00GK101562458SQ20091013266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4日
发明者渡部胜己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