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声音转换器的膜片和包括膜片的声音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3687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声音转换器的膜片和包括膜片的声音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声音转换器的膜片和包括膜片的声音转换器,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增大的有效面积和降低的刚性的用于声音转换器的膜片和声音转换器。
背景技术
通常,扬声器根据法朗明左手定律通过位于空隙中的音圈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量,该法朗明左手定律说明当流过电流的导体被布置在磁场中时,在其上施加力。即,当向音圈施加包含各种频率的电流信号时,音圈根据电流强度和频率的大小来产生机械能量, 对于音圈所附着的膜片引起震动,并且最后产生足以被人耳识别的大小的声压。
在由使用磁体(永久磁体)和顶板(或上板)的黑色金属元素构成的轭中设计了扬声器的磁路,使得磁通以直角链接到位于空隙中的音圈。音圈附接到膜片以根据输入信号来垂直地产生激发力,震动附着到框并且被该框约束的膜片,因此产生声压。向膜片提供各种形式的波,以防止在垂直震动期间的良好的响应特性和屈曲现象。膜片的形状作为对于频率特性具有主要影响的设计变量。
图1是传统微型扬声器的截面图。
如图1中所示,微型扬声器包括框1 ;在框1中插入和安装的轭2 ;内环磁体3和外环磁体4,用于向轭2发送磁通或者从轭2接收磁通;内环顶板5和外环顶板6,用于从内环磁体3和外环磁体4接收磁通,并且以直角向音圈7发送磁通;音圈7,其被部分地插入在内环磁体3和内环顶板5与外环磁体4和外环顶板6之间的空隙中;膜片8,音圈7附着到它,并且膜片8用于根据音圈7的垂直移动来产生震动;在膜片8之下的框1中形成的通风孔9 ;以及保护器10,其中形成声音发射孔11,并且用于保护膜片8。通过框1的侧表面或在框1中形成的凹槽(未示出)来拉出音圈7的引线(未示出),并且该引线分别沿着框1 的外侧表面被焊接到连接端子12。连接端子12允许一对外部引线(未示出)和引线(引入和引出导线)彼此连接。
膜片8包括在中央形成的中央穹顶8a和围绕中央穹顶8a形成的侧穹顶Sb。
通常的微型扬声器的声音特性被其中安装微型扬声器的设备(例如,移动通信终端等)的后体积的大小显著地影响。根据亥姆霍兹方程,后体积对于空气的等同刚性有较大的影响。后体积越小,则等同刚性越高。这减少了低频带的声压,并且提高了主要谐振频率。
在传统的磁路中,难以增大在有限大小的框中的整个磁体3和4的大小,因此难以增大电磁力。此外,因为在传统的膜片中的侧穹顶较大,所以膜片的有效面积减小,并且降低了声压。当使用较高刚性的单膜来塑造膜片时,低频带的震动特性降级。此外,如果后体积小,则低频带的震动特性更加降级。
另外,在传统的微型扬声器中,通过粘结处理等,音圈的引线耦合到膜片的下表面,以便当其被拉出时不干扰轭等。使用用于使用导线粘合剂将引线固定地粘结到膜片的底表面的导线粘结处理来实施用于将音圈的引线粘结到膜片的处理。虽然这个处理需要高精度,但是手动地执行它。因此,增加了处理时间和成本。另外,在处理期间经常出现缺陷。 因此,这个处理是用于制造微型扬声器的整个处理的最薄弱的部分。
此外,因为通过导线粘合剂来将引线固定到膜片,所以当通过震动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时,膜片的质量和刚性分布不平衡。因此,出现分离的震动,这使得声音特性降级。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声音转换器,所述声音转换器能够最大化其中安装的磁体的体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声音转换器,所述声音转换器包括膜片,所述膜片通过优化侧穹顶的宽度而具有增大的有效面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声音转换器,所述声音转换器可以允许具有多个层的膜片容易叠加。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声音转换器,所述声音转换器可以允许在不干扰其他元件的情况下拉出线圈部分的引线。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声音转换器,所述声音转换器可以通过延长弓I线来防止线圈部分的引线影响膜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声音转换器,所述声音转换器可以提高在轭组件和框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声音转换器的膜片,包括第一膜片,其具有作为平面表面的中央部分和围绕所述中央部分形成的侧穹顶;以及第二膜片,其形成在所述第一膜片的所述中央部分处。
另外,所述第一膜片的所述中央部分包括在中央形成的开口 ;以及围绕所述开口形成并且连接到所述侧穹顶的中央底座部分,所述第二膜片被安装在所述中央底座部分上。
此外,在所述第一膜片的所述侧穹顶内形成用于引导所述第二膜片的阶梯部分。
此外,所述第二膜片和所述第一膜片的所述侧穹顶彼此相隔预定间隔。
此外,通过下述方式来形成所述第一膜片层叠包含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 的第一子膜片和包括聚酯(PET)、聚醚酰亚胺(PEI)、聚醚醚酮(PEEK)和多芳基化合物的至少一个的第二子膜片。
此外,所述第一子膜片和所述第二子膜片被依序定位和彼此层叠。
此外,所述第二膜片包括第一和第二金属层以及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金属层之间插入的弹性层。
此外,所述第一和第二金属层是铝层。
此外,所述弹性层是泡沫聚苯乙烯(PQ层。
此外,所述侧穹顶的宽度等同于所述膜片的半径的10%至20%或所述膜片的短轴半径的20%至30%。
此外,所述第二膜片的厚度的范围是从0. 25mm至0. 35m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声音转换器,包括在权利要求1之11的任何一项中所述的膜片;围绕所述膜片的中央部分的底表面安装的线圈部分;磁路,其被配置使得磁通以直角链接到所述线圈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框,其具有在下侧的用于容纳所述磁路的第一容纳部分和在上侧的用于容纳所述膜片的第二容纳部分;以及保护器,用于在所述框上保护所述膜片。
另外,附着到所述膜片的后表面的所述线圈部分被安装得与所述第二膜片重叠预定程度,所述第一膜片位于其间。
此外,所述预定重叠度等于或大于50 %。
此外,所述保护器包括声音发射孔,所述声音孔具有等于或大于所述膜片的所述中央部分或所述第二膜片的大小的大小。
此外,在所述框的一端中形成导槽,并且所述线圈部分的引线在侧穹顶下弯曲至少一次,并且向所述导槽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声音转换器,包括膜片组件,其包括膜片和线圈部分,所述膜片具有作为平坦板的中央部分和围绕所述中央部分形成的侧穹顶,所述侧穹顶具有比所述中央部分小的厚度,围绕所述中央部分的底表面安装所述线圈部分; 磁路,其被配置使得磁通以直角链接到所述线圈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框,其具有在下侧的用于容纳所述磁路的第一容纳部分和在上侧的用于容纳所述膜片组件的第二容纳部分,使得在间隙中布置所述线圈部分;以及保护器,用于在所述框上保护所述膜片组件。
另外,所述膜片包括第一膜片,其具有中央部分和侧穹顶;以及第二膜片,其安装在所述第一膜片的所述中央部分的顶表面上。
此外,所述膜片包括第三膜片,其具有在中央形成的开口和围绕所述开口形成的侧穹顶,并且在其上形成中央底座部分;以及第四膜片,其被安装在所述中央底座部分的顶表面上,以形成中央部分。
此外,在所述框的一端形成导槽,并且所述线圈部分的引线在所述侧穹顶下弯曲至少一次,并且延伸到所述导槽。
此外,限定引线路径以允许所述线圈部分的所述引线延伸到所述导槽,而不与所述磁路接触。
此外,所述磁路包括磁体;在所述磁体上安装的顶板;以及轭,其具有安装了所述磁体的底座和围绕所述底座安装以相对于所述磁体的侧表面形成间隙的侧板,所述引线路径包括在所述轭的所述侧板上形成的第一导槽,并且所述引线延伸通过所述第一凹槽或在所述第一凹槽上延伸。
此外,所述引线路径包括与所述框的所述第一容纳部分相邻地形成的第二凹槽, 用于将所述弓丨线引导到所述导槽。
此外,在用于将所述第一容纳部分与所述第二容纳部分分开的隔断中形成所述第二凹槽。
此外,所述导槽相对于在所述框上形成的所述膜片底座部分具有阶梯部分。
此外,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彼此面对地形成。
此外,所述第一凹槽是由支撑板分隔的一对凹槽,并且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用于容纳所述支撑板的内槽。
此外,所述第二凹槽包括被插入所述第一凹槽内并且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中的内部突出物。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述声音转换器最大化其中安装的所述磁体的体积,并且因此提高了低频带的声压。
根据本发明,所述声音转换器改善低频带的震动特性,增大所述膜片的有效面积, 因此提高第二声压。根据本发明,所述声音转换器允许具有多个层的膜片容易叠加,因此提高了制造处理的容易度和精度。根据本发明,所述声音转换器允许不干扰其他元件地拉出所述线圈部分的所述引线,因此,稳定地发送电信号,而不损坏所述引线或其他元件。
根据本发明,所述声音转换器通过延伸所述弓I线来防止所述线圈部分的所述弓I线影响所述膜片,因此最小化所述膜片对于所述声压施加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所述声音转换器通过稳固地将所述轭组件耦合到所述框来在提高在强度上的可靠性。


图1是传统微型扬声器的截面图; 图2是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膜片的声音转换器的截面图; 图3是图2的轭组件的透视图; 图4和图5是图2的框的透视图和平面图; 图6和图7是用于制造膜片的处理的视图; 图8是膜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视图; 图9至图14是膜片的其他实施例和视图及其性能图形; 图15至图19是在第一膜片、第二膜片和线圈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实施例的视图; 图20是膜片的详细平面图; 图21是图2的膜片和保护器的部分放大图; 图22和图23是线圈部分的部分放大图; 图M是在膜片和线圈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底透视图; 图25是图2的轭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沈和图27是图2的框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和平面图; 图28和图四是线圈部分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部分放大图; 图30是另一个实施例的膜片和线圈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底透视图; 图31是示出在现有技术和本发明之间的声压级(SPL)比较的图形;以及 图32是示出在现有技术和本发明之间的总谐波失真(THD)比较的图形。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考优选实施例和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2是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膜片的声音转换器的截面图,图3是图2的轭组件的透视图,并且,图4和图5是图2的框的透视图和平面图。
图2的声音转换器包括框20 ;轭组件30、40和42,其固定地安装在框20下以便形成间隙A,以构成磁路;线圈部分50,其至少部分地被插入间隙A内;膜片60,线圈部分50 安装在其底端(或底表面)处,膜片60被安装在框20上;保护器70,其中形成声音发射孔 72,并且保护膜片60 ;通风孔80,其形成在膜片60下方的框20中;以及连接端子90,线圈部分50的引线(未示出)通过框20的侧表面或在框20中形成的凹槽(未示出)被拉出, 并且分别沿着框20的外侧表面连接到连接端子90。连接端子90允许一对外部引线(未示出)和引线(引入和引出导线)彼此连接。在此,线圈部分50和膜片60可以被称为膜片组件。
膜片60具有第一膜片62和在第一膜片62的顶表面上安装的第二膜片64的堆叠结构。相对于第一膜片62,在平面表面的形状中形成中央部分,围绕中央部分形成侧穹顶, 并且在侧穹顶的边上形成在框20上固定地安装的底座部分66。第二膜片64以平面表面的形状形成,并且位于第一膜片62的中央部分处。
线圈部分50被安装在膜片60的后表面上的与第一膜片62的中央部分、第二膜片 64的边或第二膜片64的安装位置对应的位置中。
轭组件包括轭30,其具有底座30a和在底座30a的边上形成壁的侧板30b ;磁体 40,其被安装在底座30a的顶表面上以与侧板30b隔开预定间隔以限定间隙A ;以及顶板 42,其被安装在磁体40的顶表面上。磁通通过在顶板42和侧板30b之间的间隙A。线圈部分50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磁通以直角定位。可以以所示的椭圆、圆形、四边形和轨道等的形状形成轭组件的轭30、磁体40和顶板42。可以根据轭组件的形状来改变膜片60和线圈部分50的形状。
以一个磁体型来设置磁体40,以提高磁场效率。具体地说,膜片60的侧穹顶的面积小于作为平面表面的中央部分的面积,并且磁体40的面积略小于中央部分的面积。即, 要安装的磁体40具有更大的面积。磁体的面积(或体积)越大,则磁路越强。因此,可以在全部频带中改善声音转换器的声压。
轭30包括固定突出物32,用于将轭30固定到框20。固定突出物32形成在侧板 30b的顶端的外表面上,以与长轴方向和/或短轴方向平行。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固定突出物 32的安装位置。
另外,轭30在侧板30b上的引线延伸空间中包括凹槽34,以防止线圈部分50的引线和侧板30b彼此干扰。因此,虽然线圈部分50在声音转换器的驱动期间震动,并且引线也震动,但是凹槽34用于防止引线和轭30(具体地说,侧板30b)彼此接触。凹槽34形成在其中长轴和短轴彼此相交的角处。将在线圈部分50的描述中再一次描述凹槽34的位置。
接下来,将描述用于产生最大电磁力的在磁路的半径ft·和框20的半径Fr之间的关系。在磁路结构的情况下,磁路的半径% 被设计为框20的半径Fr的大约75%至85%。 如果磁路的半径ft 较小,则电磁力减小,这使得不可能改善在小容量中的声压。如果磁路的半径ft 较大,则通风孔80的大小减小,这使得声压减小,或框20的厚度减小,这使得产品可靠性降级。在椭圆或四边形结构的情况下,磁路的短轴半径被设计为框20的短轴大小的大约75%至85%。
如图4和图5中所示,框20包括第一容纳部分22,用于容纳其中要安装的轭组件(具体地说,轭30);第二容纳部分25,用于容纳其中要安装的膜片组件(具体地说,膜片 60)和保护器70 ;导槽27,用于允许线圈部分50的引线向外部延伸;以及凹槽观,用于允许线圈部分50的引线经由凹槽34向导槽27延伸。在此,因为框20由绝缘材料构成,所以线圈部分50的引线可以在导槽27或观中接触导槽27或观的侧表面和底表面。导槽27相对于容纳凹槽29a具有阶梯部分。一对容纳凹槽29a形成在短轴方向上,并且一对容纳凹槽29b形成在长轴方向上。容纳凹槽29a和29b容纳后述的膜片60的引导突出物68a和 68b(参见图8)。
第一容纳部分22和第二容纳部分25被隔断23分隔。在隔断23中形成多个固定凹槽24,固定凹槽M用于容纳用于固定轭30的轭30的固定突出物32。此外,在隔断23中形成通风孔80。通风孔80穿透第一容纳部分22和第二容纳部分25。此外,在隔断23中与轭30的凹槽34对应的位置处形成凹槽观。即,在其中长轴和短轴彼此相交的框20的角处形成凹槽观。
当第一容纳部分22的内表面与侧板30b的外表面接触并且固定突出物32被固定地插入固定凹槽M时,轭组件被固定地安装在框20上。
第二容纳部分25包括膜片底座部分沈,其上固定地安装了膜片60的底座部分 66。在膜片60的底座部分66被固定地安装在膜片底座部分沈上后,保护器70被固定地安装在其上。
图6和图7是用于制造膜片的处理的视图。
图6示出了用于形成第一膜片62的处理。使用第一子膜片6 和第二子膜片62b 的层叠膜塑造第一膜片62,第一子膜片6 包含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以最小化膜片的刚性,第二子膜片62b包含聚醚酰亚胺(PEI)、聚酯(PET)、聚醚醚酮(PEEK)和多芳基化合物的至少一个以提高可靠性。具体地说,因为软的TPU在塑造处理期间可能附接到模具, 所以它总是依序层叠在第二子膜片62b的顶表面上。
在塑造处理后,第一膜片62具有中央部分C、侧穹顶S和底座部分66。如图6中所示,当侧穹顶S的宽度减小时,使用软膜片材料,这改善了低频带的震动特性。另外,因为膜片在中央部分C中具有大的平坦结构,所以其有效面积增大,这改善了声压并且获得高的声音质量。
图7示出用于形成第二膜片64的处理。第一和第二金属板6 和64b和在其间插入的弹性层6 层叠以补偿第一膜片62的中央部分C的刚性,因此防止声音失真。在此, 可以设置第一金属板6 或在第二金属板64b。
第一和第二金属板6 和64b是由诸如铝的轻和硬的材料构成的金属层。当在制造处理期间容易地将铝层变形时,具有良好的恢复力的泡沫聚苯乙烯(PQ材料被压缩并且层叠在其上。
此外,考虑到可加工性,在压缩后的第二膜片64的厚度优选地被保持在0.25mm至 0. 35mm。如果第二膜片64的厚度小于0. 25mm,当第二膜片64附着到第一膜片62时,失去控制。例如,当使用引导设备时,如果第二膜片64的厚度太小,则引导设备不能正常地引导第二膜片64。使用其他方法,难以检测第二膜片64的正确的位置。相反,如果其厚度大于 0. 35mm,则第二膜片64占用大区域,并且由PS构成的弹性层6 具有低刚性,使得增加分割,并且可能在高频带中产生浸渍。
图8是图2的膜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如图8中所示,膜片63包括中央部分Cl,其是平面表面,并且在中央形成开口 ;侧穹顶S,其形成在中央部分Cl的边上;以及底座部分66,其形成在侧穹顶S的边上。在此,一般可以以圆形形成膜片63。当在中央部分Cl上形成开口时中央部分Cl的重量减小。此外,当中央部分Cl和第二膜片64彼此附接时,开口用于防止例如粘合剂等引起折痕。
图9至图14是膜片的其他实施例及其性能图形的视图。
图9是圆形膜片的结构视图,并且图10和图11是图9的膜片的性能图形。
如图10中所示,当膜片的侧穹顶S的宽度减小时,膜片的刚性增大,因此低频带减少。同时,当侧穹顶S的宽度减小时,磁路的大小减小,因此力减小。因此,总的频带声压降低,但是由于低刚性,再一次加强低频带。因此优选的是,确定用于将声压持续地保持在主声压频带(500Hz至5kHz)中的膜片的半径R与侧穹顶S的宽度W的比率。
可以在图11中看出,具有等同于膜片的半径R的大约10%至20%的宽度W的半圆侧穹顶S结构在低频带500Hz和高频带5kHz中保持恒定的声压。
图12对应于以椭圆形状形成膜片的情况。因为与图10类似的原因,优选的是,确定用于将声压持续地保持在主声压频带(500Hz至5kHz)中的短轴部分的半径R与侧穹顶S 的宽度W的比率。在这个实施例中,用于相对于短轴部分计算W/R比率的原因是短轴部分对于在椭圆膜片中的声音的质量具有大影响,即,椭圆膜片的约束力在短轴部分中更大。因此,在膜片的设计期间,如果满足短轴部分的条件,则满足长轴部分的大多数条件。
在图14中,需要半圆侧穹顶S结构,其具有等同于短轴部分的长度R的大约20% 至30%的宽度W。在20%至30%的范围中,改善低频带(500Hz)的声压,并且在高频带 (5kHz)处的声压的减小变慢。
可以优化侧穹顶S的宽度W,并且可以使用大小调整来最大化膜片的有效面积。可以通过最大化膜片的有效面积和最大化如上所述的轭组件的磁体40的大小来最大化磁路的大小。
用于限制大小的原因如下。如果侧穹顶S的宽度W小于上述值,则侧穹顶S限制膜片,以减少膜片的移动,并且如果侧穹顶S的宽度W较大,则中央部分C的有效面积减少以减少声压,由于震动宽度提高而导致震动空间不足,并且缺陷增加。
图15至图19是在第一膜片、第二膜片和线圈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实施例的视图。
如图15中所示,当第二膜片64附着到第一膜片62的中央部分C时,使用独立的引导设备(未示出)来确定正确的位置。为了这个目的,在侧穹顶S和内径和第二膜片64 的外径(或边)之间的间隔必须等于或大于0. 2mm。
如图16中所示,引导阶梯部分67被提供来将第二膜片64附接到第一膜片62的中央部分C,而不使用独立的引导设备。引导阶梯部分67形成在侧穹顶S的内部处,即在侧穹顶S和中央部分C之间。因此,侧穹顶S本身用于引导第二膜片64。
如图17中所示,第二膜片64和线圈部分50必须彼此重叠预定程度,并且第一膜片62的中央部分C位于其间。第二膜片64的斜线区域B指示重叠区域,并且W2指示非重叠区域。因为第二膜片64具有高刚性,所以优选的是,基于第二膜片64的外部来确定线圈部分50的位置,使得线圈部分50的绕组宽度的50%或更大不暴露到第二膜片64的外部。 即,W2/W3优选地小于0. 5。
如图18中所示,与线圈部分50对应的区域可以基本上被包括在第二膜片64的边上,即,区域B的宽度可以与线圈部分50的宽度基本上相同,或如图19中所示,与线圈部分 50对应的区域可以整体被包括在第二膜片64中,S卩,区域B的宽度可以与线圈部分50的宽度相同。
图20是膜片的详细平面图。
当使用胶黏剂作为粘合剂来将低刚性的第一膜片62附着到框20的膜片底座部分 26时,很可能第一膜片62可以变形并且与其耦合。也难以确定第一膜片62的正确的位置。 因此,膜片60在与框20的容纳凹槽29a和29b对应的位置处包括引导突出物68a和68b。 引导突出物68a和68b用于在正确的位置将膜片60耦合到框20。
图21是图2的膜片和保护器的部分放大视图。在保护器70中形成的声音发射孔 72的半径Rl (短轴方向)大于在膜片60的中央部分C上的第二膜片64的半径R2 (短轴方向)。必须相对于长轴方向半径建立相同的关系。即,在保护器70中形成的声音发射孔72 的大小必须至少等于或大于与其对应的第二膜片64的大小。
要求这样的大小关系的原因如下。当膜片60的中央部分C的厚度,具体地说第二膜片64的厚度增大时,需要第二膜片64的震动空间。因此,为了防止在第二膜片64和保护器70之间的机械干扰,声音发射孔72的大小必须等于或大于第二膜片64的大小。
图22和图23是线圈部分的部分放大视图。如所示,线圈部分50包括线圈绕组部分51和连接到绕组部分51的一对引线52和54。
如上所述,因为最大化磁路和膜片的有效面积,所以可以增加绕组部分51的内径。当绕组部分51的内径增大时,每匝的绕组宽度增大,因此,较厚的线圈用于保持相同的电阻和相同的整体高度。因此,增大了被施加力的线圈的长度,这导致强电磁力。这线性地有助于低频带的增大。同时,因为重量随着电磁力也增大,所以声压在中频带中不显著地增大。侧穹顶S的宽度由于线圈部分50的内径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像第一膜片62那样使用低刚性的模,以最小化扬声器的刚性,由此改善低频带的声音特性。
如所示,引线52和M分别被从与绕组部分51的长轴方向平行的绕组部分51的上侧拉出,并且在绕组部分51的最接近的弯曲部分或角处具有弯曲部分53和55。在弯曲部分53和55后,引线52和M最后延伸通过与框20的短轴方向对应地形成的导槽27,使得它们的终接端连接到外部连接端子90。
引线52和M延伸通过由轭30的凹槽;34限定的空间或在凹槽;34上延伸,延伸通过由框20的凹槽28限定的空间或在凹槽28上或接近凹槽28的侧表面或与凹槽28的侧表面接触地延伸,与框20的第二容纳部分25的内表面对应地延伸,并且通过导槽27连接到外部。
图M是在膜片和线圈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底透视图。如图M中所示,图22的绕组部分51的顶表面被安装在膜片60的中央部分C上,并且从绕组部分51拉出的引线52 和M的弯曲部分53和55位于与侧穹顶S对应的区域中。在此,引线52和M不与膜片60 接触地,即不耦合到任何部分地延伸。
图25是图2的轭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并且,图沈和图27是图2的框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和平面图。图25至图27图示除如上所述的椭圆声音转换器之外的圆形声音转换器。图2的椭圆声音转换器的截面图与圆形声音转换器的截面图几乎相同。
图观和图四是线圈部分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部分放大图,并且,图30是膜片和线圈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底透视图。
在图25中的轭组件包括轭130,其具有与具有图3的底座30a和侧板30b的轭30 对应的底座130a和侧板130b ;磁体140,其被安装在底座130a的顶表面上以与侧板130b 隔开预定间隔以限定间隙B ;以及在磁体140的顶表面上安装的顶板142。
磁体140对应于图3的磁体40,并且执行相同的功能。
轭130包括与轭30的固定突出物32对应的固定突出物132。固定突出物132可以以如图25中所示的圆框形状形成,或可以根据轭130的形状在不同的位置以不同的形状形成。
另外,轭130包括与图3的凹槽34对应的凹槽134。因此,虽然在声音转换器的驱动期间震动线圈部分150并且也震动引线,但是凹槽134用于防止引线和轭130 (具体地说,侧板130b)彼此接触。引线穿过凹槽134或在凹槽134上延伸,这使得可以防止在引线和轭130之间的接触。
此外,轭130包括在一对凹槽134之间的支撑板132a。支撑板13 被插入和安装在凹槽129c中以将轭130耦合到框120,分离一对凹槽134,并且限制凹槽134的宽度。
如图沈和图27中所示,框120包括与第一容纳部分22对应的第一容纳部分122、 与第二容纳部分25对应的第二容纳部分125、与导槽27对应的导槽127和与凹槽28对应的凹槽U8。
第一容纳部分122和第二容纳部分125被隔断123隔开。在隔断123中形成多个固定凹槽124,以容纳轭130的固定突出物132以固定轭130。另外,通风孔180形成在隔断123中,穿透第一容纳部分122和第二容纳部分125。此外,凹槽1 优选地形成在隔断 123中的与轭130的凹槽134对应的位置中,使得引线向导槽127延伸。导槽127包括导槽 129,导槽1 相对于膜片底座部分1 具有阶梯部分,并且引线通过凹槽1 和导槽1 被引导到导槽127。这对应于引线路径。导槽127与导槽1 集成地形成,导槽1 相对于膜片底座部分26具有阶梯部分。
此外,凹槽1 包括一对内部突出物128a和U8b,用于插入到轭130的一对凹槽 134内;以及内部凹槽U8c,其形成在内部突出物128a和128b之间,轭130的支撑板13 被固定地插入内部凹槽128c中。因为内部突出物128a和128b被插入凹槽134的上部内, 所以可以防止在引线和轭130之间的接触。此外,内部凹槽128c用于加强在轭130和框 120之间的连接。
当第一容纳部分122的内部表面与轭130的侧板130b的外部表面接触并且固定突出物132被固定地插入固定凹槽124时,轭组件被固定地安装在框120上。
第二容纳部分125包括膜片底座部分126,在膜片底座部分1 上,固定地安装了膜片160的底座部分166。在膜片160的底座部分166被固定地安装在膜片底座部分1 上后,保护器170被固定地安装在其上。如图观和图四中所示,线圈部分150包括线圈绕组部分151和连接到绕组部分151的一对引线152和154,它们对应于绕组部分51与引线 52 和 54。
如所示,引线152和巧4分别被从绕组部分151的上侧拉出。即,引线152和154 的引导点是绕组部分151的上侧。引线152和巧4包括位于侧穹顶S下的弯曲部分153和 155。
弓丨线152和154与引导点基本上平行或略低于引导点地延伸。在此,因为弯曲部分153和155位于侧穹顶S下,所以引线152和IM可以不与侧穹顶S的底表面和侧表面接触地被拉出。
引线152和巧4在弯曲部分153和155后可以从与导槽127相邻的上部(底座部分166或侧穹顶S的外部)向下部延伸,并且最后延伸通过与框120对应地形成的导槽 127,使得它们的终接端连接到外部连接端190。
弓丨线152和154延伸通过由轭130的凹槽134限定的空间或在凹槽134上延伸, 延伸通过由框120的凹槽128限定的空间或在凹槽128上或接近凹槽128的侧表面或与凹槽128的侧表面接触地延伸,与框120的第二容纳部分125的内表面对应地延伸,并且通过导槽127连接到外部。
如图30中所示,图28的绕组部分151的顶表面被安装在膜片160的中央部分C 上,并且从绕组部分151拉出的引线152和154的弯曲部分153和155位于与侧穹顶S对应的区域下。在此,引线152和IM不与膜片160接触地,即不耦合到任何部分地延伸。
图31和图32是在图1的现有技术和本发明之间的性能比较的图形。图31是示出在现有技术和本发明之间的声压级(SPL)比较的图形,并且,图32是示出在现有技术和本发明之间的总谐波失真(THD)比较的图形。现有技术的膜片和本发明的膜片具有相同的大小。现有技术的膜片由PE构成。连接到每一个声音转换器的后体积是lcc。
如图31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声音转换器使用平坦类型的高刚性层叠膜片60来最小化由于膜片60的中央部分的面积的增加而导致出现的分割震动。结果,声音转换器实现了在谐振频率后的频带中的声压均勻性,因此改善了声音特性。
如图32中所示,当线圈部分50的内径由于磁路的最大化而增大时,侧穹顶变窄。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声音转换器使用由低刚性膜构成的膜片60。因此,声音转换器最小化刚性,并且改善低频带的声音特性。
虽然已经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被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因此,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白,在不偏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于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声音转换器的膜片,包括第一膜片,其具有为平面表面的中央部分和围绕所述中央部分形成的侧穹顶;以及第二膜片,其形成在所述第一膜片的所述中央部分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其中,所述第一膜片的所述中央部分包括在中央形成的开口 ;以及围绕所述开口形成并且连接到所述侧穹顶的中央底座部分,所述第二膜片被安装在所述中央底座部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膜片,其中,在所述第一膜片的所述侧穹顶内形成用于引导所述第二膜片的阶梯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膜片,其中,所述第一膜片的所述侧穹顶和所述第二膜片彼此相隔预定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膜片,其中,通过下述方式来形成所述第一膜片层叠包含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的第一子膜片和包含聚酯(PET)、聚醚酰亚胺(PEI)、聚醚醚酮(PEEK)和多芳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二子膜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膜片,其中,所述第一子膜片和所述第二子膜片被依序定位和彼此层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膜片,其中,所述第二膜片包括第一和第二金属层以及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金属层之间插入的弹性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膜片,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金属层是铝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膜片,其中,所述弹性层是泡沫聚苯乙烯(PQ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其中,所述侧穹顶的宽度等同于所述膜片的半径的 10%至20%或所述膜片的短轴半径的20%至30%。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膜片,其中,所述第二膜片的厚度的范围是从0.25mm至 0. 35mmο
12.—种声音转换器,包括在权利要求1至U的任何一项中所述的膜片;围绕所述膜片的中央部分的底表面安装的线圈部分;磁路,其被配置使得磁通以直角链接到所述线圈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框,其具有在下侧的用于容纳所述磁路的第一容纳部分和在上侧的用于容纳所述膜片的第二容纳部分;以及保护器,用于在所述框上保护所述膜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声音转换器,其中,附着到所述膜片的后表面的所述线圈部分被安装得与所述第二膜片重叠预定程度,所述第一膜片位于其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声音转换器,其中,所述预定程度等于或大于50%。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声音转换器,其中,所述保护器包括声音发射孔,所述声音孔具有等于或大于所述膜片的所述中央部分或所述第二膜片的大小的大小。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声音转换器,其中,在所述框的一端中形成导槽,并且所述线圈部分的引线在侧穹顶下弯曲至少一次,并且向所述导槽延伸。
17.一种声音转换器,包括膜片组件,其包括膜片和线圈部分,所述膜片具有为平坦板的中央部分和围绕所述中央部分形成的侧穹顶,所述侧穹顶具有比所述中央部分小的厚度,所述线圈部分围绕所述中央部分的底表面安装;磁路,其被配置使得磁通以直角链接到所述线圈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框,其具有在下侧的用于容纳所述磁路的第一容纳部分和在上侧的用于容纳所述膜片组件的第二容纳部分,使得在间隙中布置所述线圈部分;以及保护器,用于在所述框上保护所述膜片组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声音转换器,其中,所述膜片包括第一膜片,其具有中央部分和侧穹顶;以及第二膜片,其安装在所述第一膜片的所述中央部分的顶表面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声音转换器,其中,所述膜片包括第三膜片,其具有在中央形成的开口和围绕所述开口形成的侧穹顶,并且在其上形成中央底座部分;以及第四膜片,其被安装在所述中央底座部分的顶表面上,以形成中央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声音转换器,其中,在所述框的一端形成导槽,并且所述线圈部分的引线在所述侧穹顶下弯曲至少一次,并且延伸到所述导槽。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声音转换器,其中,限定引线路径以允许所述线圈部分的所述引线延伸到所述导槽,而不与所述磁路接触。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声音转换器,其中,所述磁路包括磁体;在所述磁体上安装的顶板;以及轭,其具有安装了所述磁体的底座和围绕所述底座安装以相对于所述磁体的侧表面形成间隙的侧板,所述引线路径包括在所述轭的所述侧板上形成的第一导槽,并且所述引线延伸通过所述第一凹槽或在所述第一凹槽上延伸。
23.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声音转换器,其中,所述引线路径包括与所述框的所述第一容纳部分相邻地形成的第二凹槽,用于将所述引线引导到所述导槽。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声音转换器,其中,在用于将所述第一容纳部分与所述第二容纳部分分开的隔断中形成所述第二凹槽。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声音转换器,其中,所述导槽相对于在所述框上形成的所述膜片底座部分具有阶梯部分。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声音转换器,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彼此面对地形成。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声音转换器,其中,所述第一凹槽是由支撑板分隔的一对凹槽,并且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用于容纳所述支撑板的内槽。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声音转换器,其中,所述第二凹槽包括被插入所述第一凹槽内并且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中的内部突出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声音转换器的膜片,包括第一膜片(62),其具有为平面表面的中央部分和围绕所述中央部分形成的侧穹顶;以及第二膜片(64),其形成在所述第一膜片(62)的所述中央部分处。所述声音转换器最大化其中安装的磁体(40)的体积,因此改善了低频带的声压。另外,声音转换器允许不干扰其他元件地拉出线圈部分(50)的引线,因此稳定的发送电信号,而不损坏引线或其他元件。
文档编号H04R7/00GK102187687SQ200980141189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5日
发明者郑承奎, 金千明, 金志勋, 池龙周 申请人:易音特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