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帧间的业务负荷均衡处理及小区间干扰处理方法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44424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子帧间的业务负荷均衡处理及小区间干扰处理方法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子帧间的业务负荷均衡处理及小区间干 扰处理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小区间干扰、进一步提高频谱效率,WiMAX(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系统弓丨入了 FFR(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部分频率复用)技术,其基本思想是相邻小区之间通过部分频率复用的方式来进行 传输,图1为FFR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对于图中的横纹形状标示的区域而言,其可以 被相邻的三个小区共同使用,且不需要对发射功率进行任何限制,因此横纹形状标示的频 段的频率复用系数为1 ;在图1的左图中,3个小区的网格形状标示的区域分别位于不同的 频段,且任一小区的网格形状标示的区域不会被其他小区使用,因此其频率复用系数是3 ; 对于右图中除了横纹形状标示的频段以外的频段而言,其复用系数为3/2。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为了尽可能的实现同频组网, LTE 标准决定采用 ICIC(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小区间干扰协调)技 术,并定义了 ICIC技术所需的在X2接口(eNodeB之间的接口 )交互的相关负载信息,如 HII (High Interference Indicator,高干扰才旨示)、01 (Overload Indicator,过载才旨示)、 RNTP (Relative-narrowband Tx Powerindicator,相对窄带发射功率指示)等。ICIC 技术 通过本小区产生的负载信息以及接收到的相邻小区负载信息来做出限制资源使用的决策, 并将该决策告知调度、功率控制等模块以达到小区间干扰协调的目的。调度器、功率控制等模块收到了 ICIC模块做出资源使用限制决策后,在为本小区 内各调度用户分配频域资源、功率资源时遵循该限制,从而实现小区间相互协调的干扰减 轻。通过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无论是FFR技术还是ICIC技术,都是通过对相邻小区 频率资源和功率资源的使用进行限制来实现的,即上述方案仅从频域和功率资源出发,仅 考虑在这两个维度上的干扰协调。另外,在支持波束赋形的小区中,可以通过波束协调的方案实现小区间干扰的协 调/避免。按照波束协调的方式和波束协调的周期,可以分为静态波束协调、动态波束协调 调度等方案等,但波束协调的基本思路都是通过为相邻小区相同波束方向上的用户分配相 互正交的时频资源,以达到波束协调的干扰减轻目的。图2为静态波束协调原理示意图,一 种静态波束协调的方案如图2所示在图2中,将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资源划分成4个相互正交的集合,同时根据用户 的方向信息将各小区内的用户也划分为4个相互正交集合,然后通过建立用户集合与资源 集合之间映射关系来实现波束协调。其中用户集合与资源集合之间的映射关系满足如下条 件尽量为相邻小区属于相同方向集合的用户分配属于不同资源集合的资源,从而实现为相邻小区相同方向上的用户分配相互正交的资源的目的。在图2中,标号为1和2的 区域中用户的方向信息属于同一用户集合,通过为标号为1的区域中的用户分配资源集合 1中的资源,为标号为2的区域中的用户分配资源集合2中的资源,即可以达到避免同频干 扰的空域波束协调。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上述各种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干扰减轻方案中,要么仅考 虑频域(/功率)资源上的协调,要么仅考虑空域的波束协调,但是这些方法通常都没有考 虑到TDD (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系统的具体特点,因此也没有考虑TDD的具体 特点来结合上述方案实现多个资源维度的联合干扰减轻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子帧间的业务负荷均衡处理、小区间干 扰处理方法及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子帧间的业务负荷均衡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一段时间内链路的业务负荷;根据该业务负荷确定资源利用率门限值;根据所述资源利用率门限值在各子帧上发送业务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小区间干扰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进行子帧间的业务负荷均衡处理;与各种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相结合,通过干扰协调技术进行频域、功率、空域之一 或者其组合的干扰减轻处理。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子帧间的业务负荷均衡处理设备,包括业务负荷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一段时间内链路的业务负荷;门限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该业务负荷确定资源利用率门限值;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资源利用率门限值在各子帧上发送业务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小区间干扰处理设备,包括子帧间负荷均衡模块,用于进行子帧间的业务负荷均衡处理;小区间干扰协调模块,用于与各种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相结合,通过干扰协调技 术进行频域、功率、空域之一或者其组合的干扰减轻处理。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在进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子帧间的业务负荷均衡处理时,首先确定一段时间内 链路的业务负荷;然后根据该业务负荷确定资源利用率门限值;并且根据所述资源利用率 门限值在各子帧上发送业务数据。由于根据资源利用率门限值在各子帧上发送业务数据, 因而解决了 TDD系统业务负荷随子帧波动的缺点。在进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间干扰处理时,在进行子帧间的业务负荷均 衡处理时,还与各种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相结合,通过干扰协调技术进行频域、功率、空域 之一或者其组合的干扰减轻处理。由于通过子帧间负荷均衡算法解决TDD系统业务负荷随 子帧波动的缺点,因此实现了干扰水平的时域平衡,然后便可以进一步通过结合各种干扰 协调方案来实现小区间干扰的频域、功率、甚至空域的干扰协调减轻。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缓解负载信息不能很好的适应TDD系统各个子帧间业务负荷的动态变化所造成的干扰减轻效果不佳的现象;还能够进一步减轻 LTE系统的小区间干扰,提升系统整体吞吐量性能和系统内用户的服务质量。


图1为背景技术中FFR原理示意图;图2为背景技术中静态波束协调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子帧间的业务负荷均衡处理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小区间干扰处理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子帧间的业务负荷均衡处理设备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小区间干扰处理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发明人在发明过程中注意到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传输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如LTE系统、WiMAX系统,小区内各个子载波之间是相互正交 的,因此小区内干扰的问题已经得到较好的解决。因此对正交频分复用系统而言,各小区受 到的干扰主要来自两部分小区内热噪声和小区间干扰(ICI,Inter-Cell Interference)。 传统的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如匹配滤波)已经能够较好的消除热噪声带来的不良影 响。对于小区间干扰而言,通常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是通过频率复用(即相邻小区使用不 同频段的资源)的方法来实现减轻小区间干扰的目的,但是这样直接带来了系统频率资源 利用率不高的缺点。现在的移动通信系统(如LTE系统)对系统的频谱效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希望 频率复用系数尽可能的接近于1 (即相邻小区使用完全相同的频域资源),为了降低小区之 间的干扰,并且兼顾小区间信息交互量及接口交互时延等限制因素,各种OFDM系统都采用 了相应的小区间干扰减轻方案=WiMAX系统采用了 FFR方案;LTE最终采用了半静态ICIC技 术来达到减轻小区间干扰的目的,并对小区间交互的负载信息进行了标准化。LTE系统通过在X2接口交互各小区的负载信息,可以起到小区间干扰的频域协调 和功率协调的作用。在目前的LTE标准中,FDD (Frequency DivisionDuplex,频分双工)系 统和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系统采用相同的ICIC方案,标准定义的负载 信息也完全一致。对于时分双工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而言,由于上、下行链路使用相同的频率,因 此上下行通信链路不能同时存在。但是,上下行业务的到达却不受各个子帧通信链路方 向的制约在上行子帧,核心网仍然会下发各用户的下行数据;在下行子帧,UE(User' s Equipment,用户设备)侧仍然会有上行传输的业务需求。因此,对于TDD系统而言,其具体 情况是在进行上行传输时,必然会出现下行业务的累积现象;上行子帧结束以后,容易造 成随着而来的相邻下行子帧瞬时负荷很重的情况;且对于多个连续下行子帧而言,各个下 行子帧间的业务负荷分布极不均勻假设连续下行子帧Ν、Ν+1、Ν+2,则容易出现子帧N的负 荷很重、子帧N+2的负荷很轻的情况。另外,由于时分双工的LTE系统中各个小区之间是同 步的,且上下行子帧配置通常都一致,因此对于同频组网的多个小区而言,它们的业务负荷随着子帧的波动将是一致的,因此容易出现系统的负荷水平的波动较大的情况。这种子帧 间业务负荷水平的分布不均勻将导致系统内的小区间干扰水平随着业务负荷进行较大的 波动当业务负荷很轻时,每个小区仅需使用少量的资源就能满足当前业务的数据传输需 求,此时通过ICIC的技术作用能较好的实现小区间干扰的协调/避免;当系统业务负荷很 重时,各个小区都需要很多的资源才能保证各自的数据传输需求,此时即使通过标准定义 的ICIC技术也不能达到较好的干扰协调的效果,因此,此时的小区间干扰仍然将维持在一 个较高的水平。当系统中存在大量的诸如视频流的GBR(Guaranteed Bit Rate,保证比特速 率)业务时,这种系统负荷水平随子帧波动很大的特征将更加显著。另外,考虑到X2接口的容量和传输时延的限制,标准中定义的负载信息不能过于 频繁的进行交互,因此只能基于一段时间内小区的平均负荷水平以及干扰水平来生成各自 的负载信息;由于这些负载信息是通过一段时间内的业务负荷经过平滑后得到的,因此, ICIC施加给调度器的资源分配限制和调整信息也将适用于平均到每一个子帧的业务负荷 水平,而非TDD系统中上述随着子帧波动的业务负荷水平。根据这种统计平均的业务负荷 信息生成的小区间干扰协调策略来实现TDD系统的干扰减轻必然会制约ICIC所能发挥的 性能,很难达到降低小区间干扰、优化系统整体性能的目的。下面进行具体的分析说明。对于WiMAX系统中的静态或半静态的FFR技术、SFR (Soft FrequencyReuse,软频 率复用)、以及LTE系统的静态/半静态ICIC技术而言,都是通过预配置或者统计一段时间 内小区各用户分组的业务负荷水平来确定干扰协调的策略的在LTE系统中,由于接入网侧不存在集中控制的网络实体,因此上述方法依赖 于X2接口(基站间的接口)的相关负载信息的交互,考虑到X2接口容量受限且具有一 定的交互时延,因此这种方法在各小区之间交互的信息十分有限,且具有较长的更新周 期。LTE标准定义的ICIC相关负载信息及其最小更新周期如下=HII (20ms)、OI (200ms)、 RNTP(200ms);可见,以上依赖X2接口进行的负载信息交互的周期远远大于系统的调度间 隔(LTE系统调度间隔为1ms)。而在TDD系统中,由于上、下行子帧不能同时存在,而各个方向业务的到达是独立 于当前子帧方向的,因此必然出现下行数据在上行子帧堆积的情况,以LTE TDD系统上下行 子帧配置3为例,在上行子帧2、3、4,核心网仍然向基站下发数据,因此当子帧4结束后,将 有较多的下行数据需要发送,因此子帧5的负荷较高;随着连续下行子帧的到达,在上行子 帧积压的下行数据逐步得到传输,因此子帧6、7、8、9的负荷将逐步降低。由于TDD系统是同 步的,因此上述现象将出现在所有的小区,因此造成了整个系统中子帧5的业务负荷很高, 因此同频干扰很大,且系统中的同频干扰在下行子帧5 9之间波动较大的现象。表一 TD-LTE系统支持的上下行子帧配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子帧间的业务负荷均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确定一段时间内链路的业务负荷;根据该业务负荷确定资源利用率门限值;根据所述资源利用率门限值在各子帧上发送业务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一段时间内链路上发送的数据量时,是确定过去一段时间内在相同链路方向的 所有子帧上发送的数据量;在根据该数据量确定资源利用率门限值时,根据该段时间内的各子帧上资源的平均使 用情况确定资源利用率门限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一段时间内链路上发送的数据量时,是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内当前链路方向上增 加的等待传输的数据量;在根据该数据量确定资源利用率门限值时,是根据该增加的数据量以及系统的频谱效 率确定当前的资源利用率门限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内当前链路方向上增加的等待传输的数据量时,是确定未来一段 时间内在当前链路方向上各类业务或各类无线承载RB上增加的待传输的数据量;在根据该数据量确定资源利用率门限值时,根据该增加的待传输的数据量以及该段时 间内各类业务或各类RB的传输效率确定当前的资源利用率门限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内当前链路方向上增加 的等待传输的数据量,包括统计一段时间T内的各RB下行数据包到达的业务量Clatei (η);根据Cktai(Ii)确定在未来下一时间段ηΤ (I^l)TftRBi上增加的等待传输的数据量 业务传输需求DATAi (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Clatai(η)确定在未来时间段ηΤ (η+1)Τ内RBi上增加的等待传输的数据量业务传输需求DATAi (η)时,使DATAi (η)= β · Clatai (η)+ (I-β) · DATAi (η_1),或 DATAi (η) = (Iatei (η),其中,β 为遗忘因子。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该段时间内各类业务或各类RB的传输 效率,包括获取在时间段T内RBi的所使用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NPKBused(i,η);根据RBi的服务SBRi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该增加的待传输的数据量以及该段时 间内各类业务或各类RB的传输效率确定当前的资源利用率门限值,包括按照如下的公式确定时间段ηΤ (η+1)Τ内下行负荷门限Pth(n+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时间段ηΤ (η+1)Τ内下行负荷门限 Pth(η+1)时,进一步按照如下公式确定门限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内当前链路方向上增加的等待传输的数据量时,是确定未来一段 时间内在当前链路方向上各个用户设备UE增加的待传输的数据量;在根据该数据量确定资源利用率门限值时,根据该增加的待传输的数据量以及归属UE 的信道信息确定当前的资源利用率门限值。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内当前链路方向上增 加的等待传输的数据量,包括统计一段时间T内的各UE下行数据包到达的业务量Clata1i (η);根据Ckta1i(Ii)确定在未来下一时间段ηΤ (n+1) T内各UE上增加的等待传输的数据 量业务传输需求DATA1i (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Ckta1i(Ii)确定在未来时间段ηΤ (η+1)Τ内各UE上增加的等待传输的数据量业务传输需求DATA1i(Ii)时,使DATA1i(Ii)= β · Clata1i (η)+ (I-β) · DATA1i (η_1),或 DATA1i (η) = data、(η),其中,β 为遗忘因子。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该段时间内各UE的传输效率,包括获取在时间段T内各UE所使用的PRB个数 根据各UE的服务比特速率SBR1i确定各UE的频谱效率
14.如权利要求 ο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该增加的待传输的数据量以及该段 时间内各UE的传输效率确定当前的资源利用率门限值,包括按照如下的公式确定时间段ηΤ (η+1)Τ内下行负荷门限P1th(η+1)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时间段ηΤ (η+1)Τ内下行负荷门 限P1th(n+1)时,进一步按照如下公式确定门限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一段时间内链路上发送的数据量 时,该段时间时长根据干扰协调统计业务负荷水平的周期进行设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统计业务负荷水平的周期时,若所选择 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为半静态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则设置上行统计周期与高干扰指示 HII的周期一致或相当,下行统计周期与相对窄带发射功率指示RNTP的周期一致或相当。
18.—种小区间干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进行权利要求1至17任一所述的子帧间的业务负荷均衡处理;与各种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相结合,通过干扰协调技术进行频域、功率、空域之一或者 其组合的干扰减轻处理。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协调技术包括以下技术之一或 者其组合软频率复用SFR、部分频率复用FFR、静态/半静态/动态ICIC、静态/半静态/动态波 束协调、多小区协调调度。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干扰协调方案输出的资源选择优先级权值、各个物理资源块上的信道信息、 以及子帧间负荷均衡的资源利用率门限值之一或者其组合形成的调度器进行各资源维度 的选择策略。
21.一种子帧间的业务负荷均衡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业务负荷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一段时间内链路的业务负荷;门限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该业务负荷确定资源利用率门限值;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资源利用率门限值在各子帧上发送业务数据。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业务负荷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确定一段时间内链路上发送的数据量时,是确定过去一段时间内在相同链路方向的所有子帧上发送的数据量;门限值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根据该数据量确定资源利用率门限值时,根据该段时间 内的各子帧上资源的平均使用情况确定资源利用率门限值。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业务负荷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确定一段时间内链路上发送的数据量时,是确定未来 一段时间内当前链路方向上增加的等待传输的数据量;门限值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根据该数据量确定资源利用率门限值时,是根据该增加 的数据量以及系统的频谱效率确定当前的资源利用率门限值。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业务负荷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内当前链路方向上增加的等待传 输的数据量时,是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当前链路方向上各类业务或各类RB上增加的待 传输的数据量;门限值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根据该数据量确定资源利用率门限值时,根据该增加的 待传输的数据量以及该段时间内各类业务或各类RB的传输效率确定当前的资源利用率门 限值。
25.如权利要求M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业务负荷确定模块包括RB统计单元,用于统计一段时间T内的各RB下行数据包到达的业务量Cktei(Ii); RB确定单元,用于根据Clatei (η)确定在未来下一时间段ηΤ (η+1)Τ内RBi上增加的 等待传输的数据量业务传输需求DATAi (η)。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RB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在根据Cktai(Ii) 确定在未来时间段ηΤ (η+1)Τ内RBi上增加的等待传输的数据量业务传输需求DATAi (η) 时,使 DATAi (η) = β ^datai (η)+ (I-β) .DATAi (η_1),或 DATAi (η) = (Iatei (η),其中,β 为 遗忘因子。
27.如权利要求M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门限值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获取该段 时间内各类业务或各类RB的传输效率时,在获取在时间段T内RBi的所使用的PRB个数 NPEBused(i, η)后,根据RBi的服务比特速率SBRi确定RBi的频谱效率
28.如权利要求M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门限值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根据该增加的待传输的数据量以及该段时间内各类业务或各类RB的传输效率确定当前的资源利用率门限值时,按照如下的公式确定时间段ηΤ (η+1)Τ内下行负荷门限Pth(n+1)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门限值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确定时间段nT (η+1)Τ内下行负荷门限Pth(η+1)时,进一步按照如下公式确定门限
30.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业务负荷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内当前链路方向上增加的等待传 输的数据量时,是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当前链路方向上各个UE增加的待传输的数据量; 门限值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根据该数据量确定资源利用率门限值时,根据该增加的 待传输的数据量以及归属UE的信道信息确定当前的资源利用率门限值。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业务负荷确定模块包括UE统计单元,用于统计一段时间T内的各UE下行数据包到达的业务量Clata1i (η); UE确定单元,用于根据Ckta1i(Ii)确定在未来下一时间段nT (n+1) T内各UE上增加 的等待传输的数据量业务传输需求DATA1i (η)。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UE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在根据 data1, (η)确定在未来时间段nT (η+1)Τ内各UE上增加的等待传输的数据量业务传输 需求 DATA1i (η)时,使 DATA1i (η) = β · data1, (η) + (1- β ) · DATA1i (η_1),或 DATA1i (η)= Ckta1i(Ii),其中,β为遗忘因子。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门限值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获取该段 时间内各UE的传输效率时,在获取在时间段T内各UE所使用的PRB个数N1pfflused(i,η)后, 根据各UE的服务比特速率SBR1i确定各UE的频谱效率
34.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门限值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根据该增 加的待传输的数据量以及该段时间内各UE的传输效率确定当前的资源利用率门限值时, 按照如下的公式确定时间段nT (η+1)Τ内下行负荷门限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门限值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确定时间 段nT (η+1)Τ内下行负荷门限P1thWl)时,进一步按照如下公式确定门限
3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业务负荷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确定一 段时间内链路上发送的数据量时,该段时间时长根据干扰协调统计业务负荷水平的周期进 行设置。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业务负荷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统计业 务负荷水平的周期时,若所选择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为半静态ICIC,则设置上行统计周 期与HII的周期一致或相当,下行统计周期与RNTP的周期一致或相当。
38.一种小区间干扰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子帧间负荷均衡模块,用于进行权利要求1至17任一所述的子帧间的业务负荷均衡处理;小区间干扰协调模块,用于与各种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相结合,通过干扰协调技术进 行频域、功率、空域之一或者其组合的干扰减轻处理。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小区间干扰协调模块进一步用于采用包 括以下技术之一或者其组合的所述干扰协调技术SFR、FFR、静态/半静态/动态ICIC、静 态/半静态/动态波束协调、多小区协调调度。
40.如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调度器,用于根据所述干扰协调方案输出的资源选择优先级权值、各个物理资源块上 的信道信息、以及子帧间负荷均衡的资源利用率门限值之一或者其组合进行各资源维度的 选择策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子帧间的业务负荷均衡处理及小区间干扰处理方法及设备,包括在进行子帧间的业务负荷均衡处理时,确定一段时间内链路的业务负荷;根据该业务负荷确定资源利用率门限值;根据所述资源利用率门限值在各子帧上发送业务数据。在进行小区间干扰处理时,进行子帧间的业务负荷均衡处理,与各种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相结合,通过干扰协调技术进行频域、功率、空域之一或者其组合的干扰减轻处理。本发明能够缓解负载信息不能很好的适应时分双工系统各个子帧间业务负荷的动态变化所造成的干扰减轻效果不佳的现象;还能够进一步减轻长期演进系统的小区间干扰,提升系统整体吞吐量性能和系统内用户的服务质量。
文档编号H04W28/08GK102088735SQ20101013223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4日
发明者徐明宇, 曾庆权, 朱志球, 李楠 申请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