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及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45298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及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及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是以牺牲性能为代价的。现有技术中,实现分布式事务的关键就是两阶段提交协议。在此协议中,一个或多个资源管理器的活动均由一个称为事务协调器的单独软件组件来控制。此协议中的五个步骤如下1、应用程序调用事务协调器中的提交方法;2、第一阶段事务协调器将联络事务中涉及的每个资源管理器,并通知它们准备提交事务;3、为了以肯定的方式响应准备阶段,资源管理器必须将自己置于以下状态确保能在被要求提交事务时提交事务,或在被要求回滚事务时回滚事务;大多数资源管理器会将包含其计划更改的日记文件(或等效文件)写入持久存储区中;如果资源管理器无法准备事务,它会以一个否定响应来回应事务协调器;4、事务协调器收集来自资源管理器的所有响应;5、第二阶段,事务协调器将事务的结果通知给每个资源管理器;如果任一资源管理器做出否定响应,则事务协调器会将一个回滚命令发送给事务中涉及的所有资源管理器;如果资源管理器都做出肯定响应,则事务协调器会指示所有的资源管理器提交事务; 一旦通知资源管理器提交,此后的事务就不能失败了 ;通过以肯定的方式响应第一阶段,每个资源管理器均已确保,如果以后通知它提交事务,则事务不会失败。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如利用事务的两阶段提交,需要大量的事务日志,由于涉及到两个节点,还需要一个全局事务协调器。同时,这种实现方式比较复杂。如果消息持久化源不支持事务,那么需要自己实现事务协调器、表决器、提交及回滚的大量代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数据传输方式存在的为了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导致传输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及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向接收端发送数据直到接收端确认收到;当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数据后,使所述数据不可用;如果接收端重复收到同一数据,则只保留一个数据;向接收端发送确认消息直到接收端确认收到;当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后,使所述数据可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方法具体为101、发送端读取数据的状态标识,如果所述数据被标识为未发送,则进入步骤 102 ;如果所述数据被标识为已发送,则进入步骤103 ;如果所述数据被标识为已确认,则将该数据删除,步骤结束;102、发送端发送数据;如果接收端未接收到该数据,则返回步骤101 ;否则将所述数据标识为发送;接收端使所述数据不可用;如果接收端重复收到同一数据,则只保留一个数据;103、发送端发送确认消息;如果接收端未接收到该确认消息,则返回步骤101 ;否则将所述数据标识为已确认;接收端使所述数据可用。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所述发送端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接收端发送数据直到接收端确认收到;并用于向接收端发送确认消息直到接收端确认收到。所述接收端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和确认消息;当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数据后,使所述数据不可用;如果接收端重复收到同一数据,则只保留一个数据;当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后,使所述数据可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发送端包括状态判断模块,用于读取数据的状态标识,如果数据被标识为未发送,将所述数据发送到数据发送模块;如果数据被标识为已发送,则激活确认消息发送模块;如果数据被标识为已确认,则删除所述数据;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数据发送到接收端;当接收端接收到所述数据后,将所述数据标识为已发送;确认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将与所述数据对应的确认消息发送到接收端;当接收端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后,将所述数据标识为已确认;所述接收端包括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当接收到该数据后,使所述数据不可用;如果接收端重复收到同一数据,则只保留一个数据;确认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确认消息,当接收到该确认消息后,使所述数据可用。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向接收端发送数据直到接收端确认收到;向接收端发送确认消息直到接收端确认收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方法具体为201、发送端读取数据的状态标识,如果所述数据被标识为未发送,则进入步骤 202 ;如果所述数据被标识为已发送,则进入步骤203 ;如果所述数据被标识为已确认,则将该数据删除,步骤结束;202、发送端发送数据;如果接收端未接收到该数据,则返回步骤201 ;否则将所述数据标识为发送;
203、发送端发送确认消息;如果接收端未接收到该确认消息,则返回步骤201 ;否则将所述数据标识为已确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接收端发送数据直到接收端确认收到;并用于向接收端发送确认消息直到接收端确认收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发送模块包括状态判断模块,用于读取数据的状态标识,如果数据被标识为未发送,将所述数据发送到数据发送模块;如果数据被标识为已发送,则激活确认消息发送模块;如果数据被标识为已确认,则删除所述数据;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数据发送到接收端;当确认接收端接收到所述数据后,将所述数据标识为已发送;确认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将与所述数据对应的确认消息发送到接收端;当确认接收端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后,将所述数据标识为已确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包括301、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后,使所述数据不可用;如果接收端重复收到同一数据,则只保留一个数据;302、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通知消息后,使所述数据可用。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包括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当接收到所述数据后,使所述数据不可用;如果接收端重复收到同一数据,则只保留一个数据;确认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确认消息,当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后, 使所述数据可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两次发送的方式分别发送数据和确认信息。这种两次发送的方式,相比较现有技术中一次发送的方式, 可以能够确保接收端接收数据不重、不漏。接收端接收到数据时使该数据不可用,而只有当接收端接收到确认消息时次可以使用户端使用该数据。这样可以防止刚接收到数据就被应用程序消费掉,而接收端或发送端此时故障导致误认为数据未被接受到,导致数据重复。这样发送端在未确认接收端接收到时,就重复发送该数据。即使因为发送端故障未收到确认而多次发送了该数据,由于该数据是不可用的,则多次发送只是覆盖前次的数据,可以保证数据不重,也可以保证数据不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中,不需要通过两阶段提交即可解决当发送端或接收端故障时导致的两端的数据不同步的问题,且比两阶段提交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6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步骤1001、向接收端发送数据直到接收端确认收到;当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数据后,使所述数据不可用;如果接收端重复收到同一数据,则只保留一个数据;步骤1002、向接收端发送确认消息直到接收端确认收到;当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后,使所述数据可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两次发送的方式分别发送数据和确认信息。这种两次发送的方式,相比较现有技术中一次发送的方式,可以能够确保接收端接收数据不重、不漏。接收端接收到数据时使该数据不可用,而只有当接收端接收到确认消息时次可以使用户端使用该数据。这样发送端在未确认接收端接收到时,就重复发送该数据。即使因为发送端故障未收到确认而多次发送了该数据,由于该数据是不可用的,则多次发送只是覆盖前次的数据, 可以保证数据不重,也可以保证数据不漏。其中,判断接收端是否接收到数据是一种成熟的现有技术,例如TCP协议,在此不再赘述。其中,接收端使数据不可用的方法可以为将数据存储到特定分区,或是将数据隐藏,或其他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不以此为限。接收端保证数据不重复可以通过读取数据ID, 重复则覆盖或删除的方式实现。进一步的,上述方法可以如图1所示,具体为步骤2001、读取数据的状态标识,如果数据被标识为未发送,则进入步骤2002 ;如果数据被标识为已发送,则进入步骤2004 ;如果该数据被标识为已确认,则发送端将该数据删除;步骤2002、发送端发送数据;判断接收端是否收到数据,如果未收到则返回步骤 2001 ;否则进入步骤2003 ;步骤2003、发送端将数据标识为已发送,接收端使数据不可用;如果接收端重复收到同一数据,则只保留一个数据;步骤2004、发送端发送确认消息;判断接收端是否收到确认消息,如果未收到则返回步骤2001 ;否则进入步骤2005 ;步骤2005、发送端将数据标识为已确认,接收端使数据可用。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法,通过在发送端对数据状态进行标识的方式,可以保证发送端不会漏发数据。同时,即使发送端在发送流程中出现故障,在故障恢复后又从步骤2001开始,可以防止浪费流程。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只有发送端对数据状态进行标识,可以保证高效性。实施例2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发送端1和接收端2 ;所述发送端1包括
发送模块11,用于向接收端发送数据直到接收端确认收到;并用于向接收端发送确认消息直到接收端确认收到;所述接收端2包括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和确认消息;当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数据后,使所述数据不可用;如果接收端重复收到同一数据,则只保留一个数据;当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后,使所述数据可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两次发送的方式分别发送数据和确认信息。这种两次发送的方式,相比较现有技术中一次发送的方式,可以能够确保接收端接收数据不重、不漏。接收端接收到数据时使该数据不可用,而只有当接收端接收到确认消息时次可以使用户端使用该数据。这样发送端在未确认接收端接收到时,就重复发送该数据。即使因为发送端故障未收到确认而多次发送了该数据,由于该数据是不可用的,则多次发送只是覆盖前次的数据, 可以保证数据不重,也可以保证数据不漏。其中,判断接收端是否接收到数据是一种成熟的现有技术,例如TCP协议,在此不再赘述。其中,接收端使数据不可用的方法可以为将数据存储到特定分区,或是将数据隐藏,或其他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不以此为限。接收端保证数据不重复可以通过读取数据ID, 重复则覆盖或删除的方式实现。进一步的,其结构如图2所示,上述装置可以具体为所述发送端1包括状态判断模块111,用于读取数据的状态标识,如果数据被标识为未发送,将所述数据发送到数据发送模块;如果数据被标识为已发送,则激活确认消息发送模块;如果数据被标识为已确认,则删除所述数据;数据发送模块112,用于将数据发送到接收端;当接收端接收到所述数据后,将所述数据标识为已发送;确认消息发送模块113,用于将与所述数据对应的确认消息发送到接收端;当接收端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后,将所述数据标识为已确认;所述接收端2包括数据接收模块211,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当接收到该数据后,使所述数据不可用;如果接收端重复收到同一数据,则只保留一个数据;确认消息接收模块212,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确认消息,当接收到该确认消息后,使所述数据可用。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法,通过在发送端对数据状态进行标识的方式,可以保证发送端不会漏发数据。同时,即使发送端在发送流程中出现故障,在故障恢复后又从状态判断模块开始,可以防止浪费流程。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只有发送端对数据状态进行标识,可以保证高效性。实施例3本发明第3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发送的方法,包括步骤3001、根据数据的状态向接收端发送数据直到接收端确认收到;步骤3002、根据数据的状态向接收端发送确认消息直到接收端确认收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两次发送的方式分别发送数据和确认信息。这种两次发送的方式,相比较现有技术中一次发送的方式,可以能够确保接收端接收数据不重、不漏。接收端接收到数据时使该数据不可用,而只有当接收端接收到确认消息时次可以使用户端使用该数据。这样发送端在未确认接收端接收到时,就重复发送该数据。即使因为发送端故障未收到确认而多次发送了该数据,由于该数据是不可用的,则多次发送只是覆盖前次的数据, 可以保证数据不重,也可以保证数据不漏。其中,判断接收端是否接收到数据是一种成熟的现有技术,例如TCP协议,在此不再赘述。其中,接收端使数据不可用的方法可以为将数据存储到特定分区,或是将数据隐藏,或其他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不以此为限。接收端保证数据不重复可以通过读取数据ID, 重复则覆盖或删除的方式实现。进一步的,上述方法可以如图3所示,具体为步骤4001、发送端读取数据的状态标识,如果所述数据被标识为未发送,则进入步骤4002 ;如果所述数据被标识为已发送,则进入步骤4003 ;如果所述数据被标识为已确认, 则将该数据删除,步骤结束;步骤4002、发送端发送数据;如果接收端未接收到该数据,则返回步骤4001 ;否则进入步骤4003 ;步骤4003、将所述数据标识为发送;步骤4004、发送端发送确认消息;如果接收端未接收到该确认消息,则返回步骤 4001 ;否则进入步骤4005 ;步骤4005、将所述数据标识为已确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法,通过在发送端对数据状态进行标识的方式,可以保证发送端不会漏发数据。同时,即使发送端在发送流程中出现故障,在故障恢复后又从4001开始,可以防止浪费流程。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只有发送端对数据状态进行标识,可以保证高效性。实施例4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包括发送模块11,用于向接收端发送数据直到接收端确认收到;并用于向接收端发送确认消息直到接收端确认收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两次发送的方式分别发送数据和确认信息。这种两次发送的方式,相比较现有技术中一次发送的方式,可以能够确保接收端接收数据不重、不漏。接收端接收到数据时使该数据不可用,而只有当接收端接收到确认消息时次可以使用户端使用该数据。这样发送端在未确认接收端接收到时,就重复发送该数据。即使因为发送端故障未收到确认而多次发送了该数据,由于该数据是不可用的,则多次发送只是覆盖前次的数据, 可以保证数据不重,也可以保证数据不漏。其中,判断接收端是否接收到数据是一种成熟的现有技术,例如TCP协议,在此不再赘述。其中,接收端使数据不可用的方法可以为将数据存储到特定分区,或是将数据隐藏,或其他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不以此为限。接收端保证数据不重复可以通过读取数据ID, 重复则覆盖或删除的方式实现。进一步的,其结构如图4所示,上述装置可以具体为状态判断模块111,用于读取数据的状态标识,如果数据被标识为未发送,将所述数据发送到数据发送模块;如果数据被标识为已发送,则激活确认消息发送模块;如果数据被标识为已确认,则删除所述数据;数据发送模块112,用于将数据发送到接收端;当接收端接收到所述数据后,将所述数据标识为已发送;确认消息发送模块113,用于将与所述数据对应的确认消息发送到接收端;当接收端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后,将所述数据标识为已确认。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法,通过在发送端对数据状态进行标识的方式,可以保证发送端不会漏发数据。同时,即使发送端在发送流程中出现故障,在故障恢复后又从状态判断模块开始,可以防止浪费流程。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只有发送端对数据状态进行标识,可以保证高效性。实施例5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流程如图5所示,包括步骤5001、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后,使所述数据不可用;如果接收端重复收到同一数据,则只保留一个数据;步骤5002、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通知消息后,使所述数据可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两次发送的方式分别发送数据和确认信息。这种两次发送的方式,相比较现有技术中一次发送的方式,可以能够确保接收端接收数据不重、不漏。接收端接收到数据时使该数据不可用,而只有当接收端接收到确认消息时次可以使用户端使用该数据。这样发送端在未确认接收端接收到时,就重复发送该数据。即使因为发送端故障未收到确认而多次发送了该数据,由于该数据是不可用的,则多次发送只是覆盖前次的数据, 可以保证数据不重,也可以保证数据不漏。其中,判断接收端是否接收到数据是一种成熟的现有技术,例如TCP协议,在此不再赘述。其中,接收端使数据不可用的方法可以为将数据存储到特定分区,或是将数据隐藏,或其他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不以此为限。接收端保证数据不重复可以通过读取数据ID, 重复则覆盖或删除的方式实现。实施例6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其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数据接收模块211,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当接收到该数据后,使所述数据不可用;如果接收端重复收到同一数据,则只保留一个数据;确认消息接收模块212,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确认消息,当接收到该确认消息后,使所述数据可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两次发送的方式分别发送数据和确认信息。这种两次发送的方式,相比较现有技术中一次发送的方式,可以能够确保接收端接收数据不重、不漏。接收端接收到数据时使该数据不可用,而只有当接收端接收到确认消息时次可以使用户端使用该数据。这样发送端在未确认接收端接收到时,就重复发送该数据。即使因为发送端故障未收到确认而多次发送了该数据,由于该数据是不可用的,则多次发送只是覆盖前次的数据, 可以保证数据不重,也可以保证数据不漏。其中,判断接收端是否接收到数据是一种成熟的现有技术,例如TCP协议,在此不再赘述。其中,接收端使数据不可用的方法可以为将数据存储到特定分区,或是将数据隐藏,或其他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不以此为限。接收端保证数据不重复可以通过读取数据ID, 重复则覆盖或删除的方式实现。通过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两次发送的方式分别发送数据和确认信息。这种两次发送的方式,相比较现有技术中一次发送的方式,可以能够确保接收端接收数据不重、不漏。接收端接收到数据时使该数据不可用,而只有当接收端接收到确认消息时次可以使用户端使用该数据。这样发送端在未确认接收端接收到时,就重复发送该数据。即使因为发送端故障未收到确认而多次发送了该数据,由于该数据是不可用的,则多次发送只是覆盖前次的数据,可以保证数据不重,也可以保证数据不漏。其中,判断接收端是否接收到数据是一种成熟的现有技术,例如TCP协议,在此不再赘述。其中,接收端使数据不可用的方法可以为将数据存储到特定分区,或是将数据隐藏,或其他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不以此为限。接收端保证数据不重复可以通过读取数据ID,重复则覆盖或删除的方式实现。同时,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法,通过在发送端对数据状态进行标识的方式,可以保证发送端不会漏发数据。同时,即使发送端在发送流程中出现故障,在故障恢复后又从4001开始,可以防止浪费流程。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只有发送端对数据状态进行标识,可以保证高效性。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通过软件编程实现,其软件程序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例如计算机中的硬盘、光盘或软盘。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接收端发送数据直到接收端确认收到;当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数据后,使所述数据不可用;如果接收端重复收到同一数据, 则只保留一个数据;向接收端发送确认消息直到接收端确认收到; 当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后,使所述数据可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为101、发送端读取数据的状态标识,如果所述数据被标识为未发送,则进入步骤102;如果所述数据被标识为已发送,则进入步骤103 ;如果所述数据被标识为已确认,则将该数据删除,步骤结束;102、发送端发送数据;如果接收端未接收到该数据,则返回步骤101;否则将所述数据标识为发送;接收端使所述数据不可用;如果接收端重复收到同一数据,则只保留一个数据;103、发送端发送确认消息;如果接收端未接收到该确认消息,则返回步骤101;否则将所述数据标识为已确认;接收端使所述数据可用。
3.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端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接收端发送数据直到接收端确认收到;并用于向接收端发送确认消息直到接收端确认收到。 所述接收端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和确认消息;当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数据后,使所述数据不可用;如果接收端重复收到同一数据,则只保留一个数据;当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后,使所述数据可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端包括状态判断模块,用于读取数据的状态标识,如果数据被标识为未发送,将所述数据发送到数据发送模块;如果数据被标识为已发送,则激活确认消息发送模块;如果数据被标识为已确认,则删除所述数据;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数据发送到接收端;当接收端接收到所述数据后,将所述数据标识为已发送;确认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将与所述数据对应的确认消息发送到接收端;当接收端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后,将所述数据标识为已确认; 所述接收端包括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当接收到该数据后,使所述数据不可用; 如果接收端重复收到同一数据,则只保留一个数据;确认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确认消息,当接收到该确认消息后,使所述数据可用。
5.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接收端发送数据直到接收端确认收到;向接收端发送确认消息直到接收端确认收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为.201、发送端读取数据的状态标识,如果所述数据被标识为未发送,则进入步骤202;如果所述数据被标识为已发送,则进入步骤203 ;如果所述数据被标识为已确认,则将该数据删除,步骤结束;.202、发送端发送数据;如果接收端未接收到该数据,则返回步骤201;否则将所述数据标识为发送;.203、发送端发送确认消息;如果接收端未接收到该确认消息,则返回步骤201;否则将所述数据标识为已确认。
7.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接收端发送数据直到接收端确认收到;并用于向接收端发送确认消息直到接收端确认收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包括状态判断模块,用于读取数据的状态标识,如果数据被标识为未发送,将所述数据发送到数据发送模块;如果数据被标识为已发送,则激活确认消息发送模块;如果数据被标识为已确认,则删除所述数据;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数据发送到接收端;当确认接收端接收到所述数据后,将所述数据标识为已发送;确认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将与所述数据对应的确认消息发送到接收端;当确认接收端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后,将所述数据标识为已确认。
9.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301、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后,使所述数据不可用;如果接收端重复收到同一数据, 则只保留一个数据;.302、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通知消息后,使所述数据可用。
10.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当接收到所述数据后,使所述数据不可用;如果接收端重复收到同一数据,则只保留一个数据;确认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确认消息,当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后,使所述数据可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及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端根据数据的状态向接收端发送数据,当接收端接收到所述数据后,发送端将所述数据标识为已发送;当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数据后,使所述数据不可用;根据数据的状态向接收端发送确认消息,当接收端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后,发送端将所述数据标识为已确认;当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后,使所述数据可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确保接收端接收数据不重、不漏。同时仅有发送端需要对数据进行标识,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同时,只有发送端对数据状态进行标识,可以保证高效性。
文档编号H04L1/00GK102202076SQ20101013975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3日
发明者郑德乐 申请人:深圳市金蝶中间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