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管理海量接入设备的方法及以太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5393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远程管理海量接入设备的方法及以太网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远程管理海量接入设备的方法及以太网设备、网管中心服务器。
背景技术
在电信运营商小区宽带网络中,运营商需要对所有在线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及管理。当某个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异常时,需要第一时间进行故障处理,以保证该设备下用户的业务尽可能地不受影响。当管理员需要修改在线设备的配置时,需要通过远程配置手段进行配置。目前最常用的管理方法是通过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进行管理。图1为现有的采用SNMP远程管理海量接入设备的组网图,如图1所示,X为海量接入设备,一般是楼道交换机,其数量庞大、维护工作量大、容易损坏;Y为汇聚设备,一般是汇聚交换机或者光线路终端(0LT,0ptical Line Terminal),其数量较少,一般是一个小区或者多个小区共用一个汇聚设备。网管中心通过SNMP远程管理X。图1所示远程管理方法的缺点是一、X需要支持SNMP,但是支持SNMP的X造价较高,设备较为昂贵,不利于运营商降低成本。二、所有的X需要预先配置IP地址,如果需要使用陷阱(TRAP)技术,则X还需要配置网管中心的管理服务器的因特网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并作一些其它必需的初始化配置如与IP地址相关的配置,当X发生故障时,接替该X的新Xl必须作同样的配置。由于X的数量众多,这些配置通常都是通过手工完成的,工作量很大。三、必须保证网管中心可以通过三层路由访问到X,且X与U之间必须双向路由可达,如果为X分配的是内网IP地址,为U分配的是公网IP地址,则U就无法访问X。四、当X数量很多,例如10000时,对网管中心的管理服务器的处理性能的要求将会非常高,并且网管软件能够管理的节点的数量越多,该管理软件的授权费用就越高。五、SNMP是点对点的协议,无法实现广播等批量处理,这样,当X很多时,扫描所有的X是否在线将会花费很长时间,并且占用大量带宽。六、基于IP地址的管理太过复杂,当X或者网管中心的管理服务器的IP地址需要改变时,需要修改所有X的配置,该工作量非常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远程管理海量接入设备的方法及以太网设备、网管中心服务器,以降低远程管理成本。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远程管理海量接入设备的方法,其中,接入设备通过汇聚设备连接到网管中心,在汇聚设备与网管中心之间增加以太网设备,该以太网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通过二层协议进行交互,该以太网设备与网管中心之间通过三层协议进行交互,该方法包括网管中心向每台以太网设备下发该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对于任一以太网设备,该以太网设备发现自身下挂的一台接入设备上线,且该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更改,则将该接入设备的最新配置文件下发给该接入设备;对于任一以太网设备,该以太网设备定时查询自身下挂的每台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并将该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上报给网管中心。所述二层协议为集群管理协议,所述三层协议为客户端服务器CS管理协议。当多台汇聚设备之间为二层连接时,该多台汇聚设备下的接入设备连接到同一台以太网设备。所述该以太网设备发现自身下挂的一台接入设备上线,且该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更改包括该以太网设备定时向自身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广播发现报文,任一接入设备接收到发现报文,采用预设校验算法对自身的配置文件进行计算,将得到的校验码放入发现响应报文中返回给该以太网设备,该以太网设备接收到该发现响应报文,采用所述预设校验算法对自身保存的该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进行计算,将得到的校验码与该发现响应报文中的校验码进行比较,若二者不同,则将自身保存的配置文件下发给该接入设备。所述该以太网设备定时查询自身下挂的每台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包括该以太网设备定时向自身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发送状态查询报文,若连续预设次数未接收到一接入设备返回的状态查询响应报文,则确认该以太网设备掉线,向网管中心发送掉线报告报文,该报文中携带该接入设备标识,网管中心根据该接入设备标识确定该接入设备的位置,向网管人员发出告警。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为每台以太网设备设置备用以太网设备,且,网管中心向每台备用以太网设备下发该备用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且,备用以太网设备定时查询并记录自身下挂的每台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且,当网管中心发现一台主用以太网设备发生故障时,将该主用以太网设备的备用以太网设备作为新的主用以太网设备,此后,由该新主用以太网设备定时向网管中心上报自身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一种以太网设备,该以太网设备位于汇聚设备与网管中心之间,该汇聚设备下挂多台接入设备,该以太网设备包括配置文件保存模块接收并保存网管中心下发的本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配置文件下发模块通过广播发现报文确定本以太网设备下挂的各接入设备是否在线,若发现一台接入设备在线且该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更改,则将配置文件保存模块中保存的该接入设备的最新配置文件下发给该接入设备;状态查询模块定时查询本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每台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并将该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上报给网管中心。当多台汇聚设备之间为二层连接时,该多台汇聚设备下的接入设备都连接到所述以太网设备。所述配置文件下发模块包括发现模块定时向本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发送广播发现报文,接收到任一接入设备返回的发现响应报文,采用预设校验算法对配置文件保存模块保存的该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进行计算,将得到的校验码与该发现响应报文中的校验码进行比较,若二者不同,则将该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发送给下发模块;下发模块将发现模块发来的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下发给该接入设备。所述状态查询模块包括查询模块定时向本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接入设备发送状态查询报文,接收各接入设备返回的状态信息;若连续预设次数未接收到一个接入设备返回的状态信息,则向告警模块发送携带该接入设备标识的掉线指示;告警模块接收掉线指示,向网管中心发出掉线报告报文,该报文中携带该接入设备标识。所述以太网设备进一步包括主备切换模块当接收到网管中心下发的主用指示时,确定本以太网设备为主用状态,向配置文件下发模块和状态查询模块发送主用指示;当接收到网管中心下发的备用指示时,确定本以太网设备为备用状态,向配置文件下发模块和状态查询模块发送备用指示;且,所述配置文件下发模块若接收到主用指示,则通过广播发现报文确定本以太网设备下挂的各接入设备是否在线,若发现一台接入设备在线且该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更改,则将配置文件保存模块中保存的该接入设备的最新配置文件下发给该接入设备;若接收到备用指示,则只通过广播发现报文确定本以太网设备下挂的各接入设备是否在线;且,所述状态查询模块若接收到主用指示,则定时查询本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每台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并将该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上报给网管中心;若接收到备用指示,则只定时查询本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每台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一种远程管理海量接入设备的网管中心服务器,该网管中心服务器通过以太网设备连接到汇聚设备,该网管中心服务器包括配置文件下发模块向每台以太网设备下发该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状态查询模块定时向每台以太网设备查询该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当所述以太网设备具有备用以太网设备时,所述网管中心服务器进一步包括主备管理模块,用于在网络部署完成时,对于每一组互相备份的以太网设备,选择一台设备作为主用以太网设备,其它设备作为备用以太网设备,向主用以太网设备发送主用指示,向备用以太网设备发送备用指示;并将主用以太网设备标识发送给状态查询模块;接收状态查询模块发来的失效的主用以太网设备标识,将该以太网设备的一台备用以太网设备作为新主用以太网设备,将该新主用以太网设备标识发送给状态查询模块;且,所述配置文件下发模块进一步用于,向每台主用、备用以太网设备下发该主用、备用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
7
且,所述状态查询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主备管理模块发来的主用以太网设备标识,根据该标识定时向每台主用以太网设备查询该主用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且,当向一台主用以太网接入设备查询状态信息失败时,则确定该主用以太网设备失效,向主备管理模块上报该失效的主用以太网设备标识,接收主备管理模块发来的新主用以太网设备标识,此后开始定时向该新主用以太网设备查询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所述主备管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当发现一台失效的主用以太网设备恢复正常,向该主用以太网设备发送备用指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接入设备无需支持SNMP,也无需支持TCP/IP,造价很低,从而降低了远程管理成本;另外,由于接入设备无需与网管中心进行三层协议交互,因此无需在接入设备上进行与IP地址相关的初始化配置,可以即插即用;当接入设备的数量增加时,对网管中心服务器的性能要求并不会提高,网管中心服务器使用普通的个人计算机(PC,Personal Computer)即可;当网管中心服务器的IP地址发生更改时,无需对接入设备进行任何更改, 节省了工作量;以太网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采用广播发现,单播回复的机制,可实现点对点,也可实现点对多点管理。


图1为现有的采用SNMP远程管理海量接入设备的组网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远程管理海量接入设备的组网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图2所示组网下,对以太网设备进行初始化的方法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图2所示组网下,对接入设备进行初始化的方法流程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查询接入设备状态的方法流程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以太网设备的主备切换方法流程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以太网设备的组成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管中心服务器的组成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远程管理海量接入设备的组网图,如图2所示,在汇聚设备Y与网管中心U之间增加以太网设备Z,Z支持以太网报文的转发、处理。Z采用二层协议如集群管理协议经由Y与X进行交互;同时,Z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 Client-Server)管理协议与U进行交互,其中,Z作为CS管理协议中的服务器,U作为CS 管理协议中的客户端。一个Z可以与一个Y连接,或者,若多个Y之间为二层连接,则可以其中一个Y(设为Yi)与一个Z连接,其它Y通过Yl与该Z连接。Z需要配置一个IP地址,使用该IP地址与U交互CS管理协议报文。由于Z与X之间为二层连接,因此,每个X只需配置一个介质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地址即可,不需配置IP地址。Z可以管理多个X,只要与每个X 二层可达即可;当与Z连接的Y下挂多个X时,该 Z需要支持Y下挂的所有X的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由上也可以看出,U可以管理多个Ζ。对接入设备的远程管理包括向接入设备下发配置文件,获取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等,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对于图2所示组网,当网络部署完成时,需要对每个以太网设备进行初始化,初始化的目的主要是向每台以太网设备下发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图2所示组网下,对以太网设备进行初始化的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其具体步骤如下步骤301 网络部署完成,网管向网管中心服务器发送配置下发命令。这里的网管可以是人,该人向网管中心服务器输入配置下发命令;也可以是一台设备,该设备确定网络部署完成,向网管中心服务器发送配置下发命令。步骤302 网管中心服务器接收该配置下发命令,根据自身记录的每个以太网设备的IP地址与该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接入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每个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接入设备;针对每个以太网设备,从自身的数据库读取该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将所读取的所有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通过CS管理协议报文发送给该以太网设备,并向网管返回配置下发开始消息。这里的配置文件指的是业务相关的配置文件,配置文件很小,通常为1KB 10ΚΒ。CS管理协议报文的源IP地址为网管中心服务器的IP地址,目的IP地址为该以太网设备的IP地址;CS管理协议报文中实际上携带的是每个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与该接入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其中,接入设备标识可以是接入设备的MAC地址。步骤303 对于任一以太网设备,该以太网设备接收自身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保存每个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与该接入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同时向网管中心服务器返回配置下发完成确认消息。配置下发完成确认消息的源IP地址为该以太网设备的IP地址,目的IP地址为网管中心服务器的IP地址。步骤304 网管中心服务器接收配置下发完成确认消息,向网管转发该配置下发完成确认消息。此后,当任一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更新时,网管中心服务器也需要将该更新的配置文件下发给该接入设备连接的以太网设备,该以太网设备以该更新的配置文件更新自身保存的该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在以太网设备完成初始化后,需要对接入设备进行初始化,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图2所示组网下,对接入设备进行初始化的方法流程图,如图4所示,其具体步骤如下步骤401 对于任一以太网设备,该以太网设备定时采用集群管理协议,通过汇聚设备广播发现报文,报文的源MAC地址为该以太网设备的MAC地址。步骤402:对于任一已上线的接入设备,该接入设备接收到发现报文,则采用MD5 算法对自身当前的配置文件进行计算,将得到的MD5校验码携带在发现响应报文中通过汇聚设备返回给以太网设备。发现响应报文的源MAC地址为该接入设备的MAC地址。这里的已上线的接入设备,可能是刚上线的接入设备,也可能是已在线的接入设备。步骤403 以太网设备接收到一个接入设备返回的发现响应报文,将自身记录的该接入设备的在线状态更新为在线。以太网设备可以将自身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的在线状态初始化为不在线,此后, 当接收到一个接入设备返回的发现响应报文时,则将该接入设备的在线状态更新为在线。步骤404:以太网设备根据报文中的接入设备的MAC地址在自身查找到该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采用MD5算法对该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进行计算,将得到的MD5校验码与发现响应报文中的校验码进行比较。步骤405 以太网设备判断二者是否相同,若是,执行步骤406 ;否则,执行步骤 407。步骤406 以太网设备认为该接入设备保存的配置文件为最新的配置文件,不作处理。步骤407 以太网设备认为该接入设备保存的配置文件已过时,将自身保存的该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通过集群管理协议报文下发给该接入设备,同时,向网管中心服务器发送配置下发开始消息,该消息携带该接入设备的MAC地址。步骤408 该接入设备接收以太网设备下发的自身的配置文件,以该配置文件更新自身保存的配置文件,同时通过集群管理协议报文向以太网设备返回配置下发完成确认消息。配置下发完成确认消息的源MAC地址为该接入设备的MAC地址,目的MAC地址为以太网设备的MAC地址。步骤409 以太网设备接收该配置下发完成确认消息,向网管中心服务器转发该消息。由于网管中心需要实时得知每个接入设备的具体状态如是否在线、各个端口的状态等,因此,图5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查询接入设备状态的方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其具体步骤如下步骤501 对于每个以太网设备,该以太网设备定时通过集群管理协议向自身下挂的每个在线的接入设备发送状态查询报文。以太网设备可根据自身记录的所有接入设备的在线状态,得知每个接入设备是否在线。状态查询报文的源MAC地址为该以太网设备的MAC地址,目的MAC地址为接入设备的MAC地址。步骤502 对于任一在线接入设备,该接入设备接收到状态查询报文,将自身的状态信息携带在状态查询响应报文中,通过汇聚设备返回给以太网设备。状态信息包括在线状态信息,每个端口的开关状态信息,等等。步骤503 以太网接入设备接收一个接入设备返回的状态查询响应报文,以该报文中携带的状态信息更新自身记录的该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
步骤504 对于每个以太网设备,网管中心服务器定时采用CS管理协议,向该以太网设备发送状态查询报文。状态查询报文的源IP地址为网管中心服务器的IP地址,目的IP地址为该以太网设备的IP地址。步骤505 以太网设备接收该状态查询报文,将自身记录的所有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携带在状态查询响应报文中返回给网管中心服务器。步骤506 网管中心服务器接收该状态查询响应报文,根据该报文中携带的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更新自身记录的对应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这里,若以太网设备连续预设次数未接收到一个接入设备返回的状态查询响应报文,则确定该接入设备掉线,将自身记录的该接入设备的在线状态更新为掉线,同时向网管中心服务器发送掉线报告报文,该报文携带掉线的接入设备的MAC地址,网管中心服务器接收该掉线报告报文,根据报文中的接入设备的MAC地址确定该接入设备的位置,向网管发出告警,该告警中携带该接入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掉线指示,以便网管人员及时进行故障处理。在实际应用中,以太网设备可能发生故障,为了避免该故障造成管理中断,可为每台以太网设备设置至少一台备用以太网设备,当主用以太网设备故障时,该备用以太网设备可转换为新的主用以太网设备,接替原主用以太网设备的工作。其中,当一台以太网设备作为主用以太网设备运行时,需要执行图3 5所示流程中的所有步骤,而当一台以太网设备作为备用以太网设备运行时,则只需执行图3所示流程、图4所示流程的步骤401、403以及图5所示流程中的步骤501 503,即,备用以太网设备只需获取到自身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的最新配置文件、自身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的在线状态以及其它状态信息即可,以便在切换为主用以太网设备后,担负起向自身下挂的接入设备下发最新配置文件和向网管中心服务器上报自身下挂的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的工作。对于一台以太网设备来说,其作为主用还是备用设备,是由网管中心服务器确定的。网管中心服务器可在网络部署完成时,为每组互为备份的以太网设备选择出一台设备作为主用以太网设备,其它设备作为备用以太网设备,并向主用以太网设备发送主用指示, 备用以太网设备发送备用指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以太网设备的主备切换流程图,如图6所示,其具体步骤如下步骤601 将主用以太网设备、备用以太网设备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记录到网管中心服务器上。可由网管人员将主用以太网设备、备用以太网设备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记录到网管中心服务器上。步骤602 当网管中心服务器定时向一个主用以太网设备发送状查询报文,但未在响应定时器超时前收到该主用以太网设备返回的状态查询响应报文时,确定该主用以太网设备发生故障,向网管上报告警,该告警中携带该主用以太网设备的IP地址。步骤603 网管中心服务器根据该主用以太网设备的IP地址,在自身查找到对应的备用以太网设备的IP地址,将一台备用以太网设备切换为新的主用以太网设备,向该新主用以太网设备发送主用指示。
同时,网管中心服务器需要定时尝试与原主用以太网设备建立TCP连接,若建立成功,则确定原主用以太网设备恢复正常,则为了避免原主用以太网设备继续以主用状态工作,则网管中心服务器可向原主用以太网设备发送备用指示。从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看出接入设备无需支持SNMP,也无需支持TCP/IP,造价很低,从而降低了远程管理成本;同时,由于接入设备无需与网管中心进行三层协议交互,因此无需在接入设备上进行与IP地址相关的初始化配置,可以即插即用;当接入设备的数量增加时,对网管中心服务器的性能要求并不会提高,网管中心服务器使用普通的个人计算机(PC,PerSonal Computer)即可;当网管中心服务器的IP地址发生更改时,无需对接入设备进行任何更改,节省了工作量;以太网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采用广播发现,单播回复的机制,可实现点对点,也可实现点对多点管理。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以太网设备的组成图,该以太网设备位于汇聚设备与网管中心之间,接入设备通过汇聚设备连接到网管中心,该汇聚设备下挂多台接入设备,该以太网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为二层连接,与网管中心之间为三层连接,其中,当多台汇聚设备之间为二层连接时,一台以太网设备可同时与该多台汇聚设备下的接入设备连接,如图7 所示,该以太网设备包括配置文件保存模块71、配置文件下发模块72和状态查询模块73, 其中配置文件保存模块71 接收并保存网管中心服务器下发的本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配置文件下发模块72 通过广播发现报文确定本以太网设备下挂的各接入设备是否在线,若发现一台接入设备在线且该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更改,则从配置文件保存模块71获取该接入设备的最新配置文件,将该最新配置文件下发给该接入设备。状态查询模块73:定时查询本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每台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并将每台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定时上报给网管中心服务器。在实际应用中,图7所示以太网设备还可包括状态信息记录模块记录各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包括在线状态信息,等等。同时,配置文件下发模块72可包括发现模块和下发模块,其中发现模块定时向本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广播发现报文,接收到任一接入设备返回的发现响应报文,在状态信息记录模块中记录该接入设备的在线状态为在线,同时采用MD5算法对配置文件保存模块保存的该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进行计算,将得到的MD5校验码与该发现响应报文中的MD5校验码进行比较,若二者不同,则将该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发送给下发模块。下发模块将发现模块发来的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下发给该接入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状态查询模块73包括查询模块和告警模块,其中查询模块定时向本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接入设备发送状态查询报文,接收各接入设备返回的状态信息,将各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保存到状态信息记录模块;若连续预设次数未接收到一个接入设备返回的状态信息,则向告警模块发送携带该接入设备标识的掉线指示。告警模块接收查询模块发来的掉线指示,向网管中心发出掉线报告报文,该报文中携带该接入设备标识。
当图7所示的以太网设备具有互为备份的以太网设备时,该以太网设备还可包括主备切换模块当接收到网管中心服务器下发的主用指示时,确定本以太网设备为主用状态,向配置文件下发模块72和状态查询模块73发送主用指示;当接收到网管中心服务器下发的备用指示时,确定本以太网设备为备用状态,向配置文件下发模块72和状态查询模块73发送备用指示;且,配置文件下发模块72若接收到主用指示,则通过广播发现报文确定本以太网设备下挂的各接入设备是否在线,若发现一台接入设备在线且该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更改,则将配置文件保存模块71中保存的该接入设备的最新配置文件下发给该接入设备;若接收到备用指示,则只通过广播发现报文确定本以太网设备下挂的各接入设备是否在线;且,状态查询模块73若接收到主用指示,则定时查询本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每台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并将该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上报给网管中心服务器;若接收到备用指示,则只定时查询本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每台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管中心服务器的组成图,该网管中心服务器通过以太网设备连接到汇聚设备,该汇聚设备下挂多台接入设备,如图8所示,该网管中心服务器包括配置文件下发模块81和状态查询模块82,其中配置文件下发模块81 网络部署完成时,向每台以太网设备下发该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当发现一台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更改时,将该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下发给该接入设备连接的以太网设备。状态查询模块82 定时向每台以太网设备发送状态查询报文,接收并保存以太网设备发来的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当每台以太网设备具有互为备份的以太网设备时,所述网管中心服务器进一步包括主备管理模块,用于在网络部署完成时,对于每一组互相备份的以太网设备,选择一台设备作为主用以太网设备,其它设备作为备用以太网设备,向主用以太网设备发送主用指示,向备用以太网设备发送备用指示;并将主用以太网设备标识发送给状态查询模块82; 接收状态查询模块82发来的失效的主用以太网设备标识,将该以太网设备的一台备用以太网设备作为新主用以太网设备,将该新主用以太网设备标识发送给状态查询模块82 ;当发现失效的主用以太网设备恢复正常,向该主用以太网设备发送备用指示;且,配置文件下发模块81向每台主用、备用以太网设备下发该主用、备用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且,状态查询模块82还用于,当连续预设次数未接收到一台主用以太网接入设备返回的状态查询响应报文时,确定该主用以太网设备失效,将该主用以太网设备标识上报给主备管理模块,接收主备管理模块返回的新主用以太网设备标识,此后开始向该新主用以太网设备定时发送状态查询报文。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远程管理海量接入设备的方法,其中,接入设备通过汇聚设备连接到网管中心, 其特征在于,在汇聚设备与网管中心之间增加以太网设备,该以太网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通过二层协议进行交互,该以太网设备与网管中心之间通过三层协议进行交互,该方法包括网管中心向每台以太网设备下发该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对于任一以太网设备,该以太网设备发现自身下挂的一台接入设备上线,且该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更改,则将该接入设备的最新配置文件下发给该接入设备;对于任一以太网设备,该以太网设备定时查询自身下挂的每台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 并将该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上报给网管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层协议为集群管理协议,所述三层协议为客户端服务器CS管理协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多台汇聚设备之间为二层连接时,该多台汇聚设备下的接入设备连接到同一台以太网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以太网设备发现自身下挂的一台接入设备上线,且该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更改包括该以太网设备定时向自身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广播发现报文,任一接入设备接收到发现报文,采用预设校验算法对自身的配置文件进行计算,将得到的校验码放入发现响应报文中返回给该以太网设备,该以太网设备接收到该发现响应报文,采用所述预设校验算法对自身保存的该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进行计算,将得到的校验码与该发现响应报文中的校验码进行比较,若二者不同,则将自身保存的配置文件下发给该接入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以太网设备定时查询自身下挂的每台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包括该以太网设备定时向自身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发送状态查询报文,若连续预设次数未接收到一接入设备返回的状态查询响应报文,则确认该以太网设备掉线,向网管中心发送掉线报告报文,该报文中携带该接入设备标识,网管中心根据该接入设备标识确定该接入设备的位置,向网管人员发出告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为每台以太网设备设置备用以太网设备,且,网管中心向每台备用以太网设备下发该备用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且,备用以太网设备定时查询并记录自身下挂的每台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且,当网管中心发现一台主用以太网设备发生故障时,将该主用以太网设备的备用以太网设备作为新的主用以太网设备,此后,由该新主用以太网设备定时向网管中心上报自身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
7.一种以太网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以太网设备位于汇聚设备与网管中心之间,该汇聚设备下挂多台接入设备,该以太网设备包括配置文件保存模块接收并保存网管中心下发的本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配置文件下发模块通过广播发现报文确定本以太网设备下挂的各接入设备是否在线,若发现一台接入设备在线且该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更改,则将配置文件保存模块中保存的该接入设备的最新配置文件下发给该接入设备;状态查询模块定时查询本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每台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并将该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上报给网管中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以太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当多台汇聚设备之间为二层连接时,该多台汇聚设备下的接入设备都连接到所述以太网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以太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文件下发模块包括发现模块定时向本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发送广播发现报文,接收到任一接入设备返回的发现响应报文,采用预设校验算法对配置文件保存模块保存的该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进行计算,将得到的校验码与该发现响应报文中的校验码进行比较,若二者不同,则将该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发送给下发模块;下发模块将发现模块发来的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下发给该接入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以太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查询模块包括查询模块定时向本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接入设备发送状态查询报文,接收各接入设备返回的状态信息;若连续预设次数未接收到一个接入设备返回的状态信息,则向告警模块发送携带该接入设备标识的掉线指示;告警模块接收掉线指示,向网管中心发出掉线报告报文,该报文中携带该接入设备标识。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以太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设备进一步包括 主备切换模块当接收到网管中心下发的主用指示时,确定本以太网设备为主用状态,向配置文件下发模块和状态查询模块发送主用指示;当接收到网管中心下发的备用指示时,确定本以太网设备为备用状态,向配置文件下发模块和状态查询模块发送备用指示;且,所述配置文件下发模块若接收到主用指示,则通过广播发现报文确定本以太网设备下挂的各接入设备是否在线,若发现一台接入设备在线且该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更改, 则将配置文件保存模块中保存的该接入设备的最新配置文件下发给该接入设备;若接收到备用指示,则只通过广播发现报文确定本以太网设备下挂的各接入设备是否在线;且,所述状态查询模块若接收到主用指示,则定时查询本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每台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并将该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上报给网管中心;若接收到备用指示,则只定时查询本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每台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
12.—种远程管理海量接入设备的网管中心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该网管中心服务器通过以太网设备连接到汇聚设备,该网管中心服务器包括配置文件下发模块向每台以太网设备下发该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状态查询模块定时向每台以太网设备查询该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管中心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以太网设备具有备用以太网设备时,所述网管中心服务器进一步包括主备管理模块,用于在网络部署完成时,对于每一组互相备份的以太网设备,选择一台设备作为主用以太网设备,其它设备作为备用以太网设备,向主用以太网设备发送主用指示,向备用以太网设备发送备用指示;并将主用以太网设备标识发送给状态查询模块;接收状态查询模块发来的失效的主用以太网设备标识,将该以太网设备的一台备用以太网设备作为新主用以太网设备,将该新主用以太网设备标识发送给状态查询模块;且,所述配置文件下发模块进一步用于,向每台主用、备用以太网设备下发该主用、备用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且,所述状态查询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主备管理模块发来的主用以太网设备标识,根据该标识定时向每台主用以太网设备查询该主用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且,当向一台主用以太网接入设备查询状态信息失败时,则确定该主用以太网设备失效,向主备管理模块上报该失效的主用以太网设备标识,接收主备管理模块发来的新主用以太网设备标识,此后开始定时向该新主用以太网设备查询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网管中心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备管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当发现一台失效的主用以太网设备恢复正常,向该主用以太网设备发送备用指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远程管理海量接入设备的方法及以太网设备。在汇聚设备与网管中心之间增加以太网设备,该以太网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通过二层协议进行交互,该以太网设备与网管中心之间通过三层协议进行交互,方法包括网管中心向每台以太网设备下发该以太网设备下挂的所有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对于任一以太网设备,该以太网设备发现自身下挂的一台接入设备上线,且该接入设备的配置文件更改,则将该接入设备的最新配置文件下发给该接入设备;该以太网设备定时查询自身下挂的每台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并将该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上报给网管中心。本发明降低了远程管理成本。
文档编号H04L29/08GK102315957SQ201010223839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日
发明者周明 申请人: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