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实现与计算机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5901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终端实现与计算机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实现与计算机的数据传输方 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如手机)与计算机(PC)通过串口连接时,在同一时间 段,只能有一个应用程序才能够通过该串口实现PC与手机的数据传输业务。当这个应用程 序退出后,其他应用程序才能进行PC与手机的业务交互,不能实现多业务的并发处理。上述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如下由于串口是独占式工作模式,因此,当有一个应用程序在访问该串口时,其他应用 程序是不能访问该串口。因此在现有技术方案中,当存在多个应用程序需通过PC与手机交 互时,不能实现多业务的并发处理。同时应用程序之间需要调度和管理对串口的占用和释 放,复杂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实现与计算机的数据传输系统,旨在解决现 有技术中存在的当存在多个应用程序需通过PC与手机交互时,不能实现多业务的并发处 理的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移动终端实现与计算机的数据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 括第一串口通信接口,用于与计算机的串口通信接口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第一串口复用模块,用于处理第一应用层的数据以及计算机发送的数据;第一接口层,用于建立第一串口复用模块与第一应用层之间的通信;第一应用层,用于实现相应具体业务功能。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面所述的移动终端实现与计算机的数据 传输系统的移动终端。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实现与计算机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移动终端的第一应用层通过应用间通信向第一串口复用模块发送需与计算机连 接的请求;所述第一串口复用模块将连接请求进行组包;将组包后的连接请求包通过第一串口通信接口发送至计算机端;第一串口通信接口接收到计算机返回的连接回应包后,将其转发至第一串口复用 模块;所述第一串口复用模块解析所述连接回应包,根据解析结果通知相应的第一应用 层,以使移动终端的第一应用层与计算机建立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4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端实现与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系统,所述 系统包括第二串口通信接口,用于与移动终端的串口通信接口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第二串口复用模块,用于处理第二应用层响应移动终端的数据以及移动终端发送 的数据;第二接口层,用于建立第二串口复用模块与第二应用层之间的通信;第二应用层,用于实现相应具体业务功能。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面所述的计算机端实现与移动终端的数 据传输系统的计算机。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端实现与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机端的第二应用层通过本地进程通信向第二串口复用模块发送监听请求;第二串口复用模块接收并解析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包,并通知第二应用层;第二应用层向第二串口复用模块发送连接回应包;第二串口复用模块对所述连接回应包进行组包,并通过第二串口通信接口将其发 送至移动终端,以使计算机的第二应用层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进行数据传输。在本发明中,由于计算机和移动终端各有一个串口复用模块,各个应用程序通过 调用该串口复用模块实现计算机与移动终端的数据业务通信,对于应用层而言,串口是复 用的,多个业务可实现并发处理。从而使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支持多个应用程序同时通过串 口进行计算机与移动终端的数据业务交互,能够实现多业务并发处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实现与计算机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 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实现与计算机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实现流程 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端实现与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 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端实现与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实现流 程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C机与手机之间交互数据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 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考网络通信TCP/IP协议,在计算机和移动终端之间实现一 个串口复用的协议栈,即计算机和移动终端各有一个串口复用模块,该串口复用模块提供 类似Socket的接口,各个应用程序通过调用该串口复用模块实现计算机与移动终端的数据业务通信,对于应用层而言,串口是复用的,多个业务可实现并发处理。从而使本发明实 施例能够支持多个应用程序同时通过串口进行计算机与移动终端的数据业务交互,能够实 现多业务并发处理。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实现与计算机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结 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所述移动终端实现与计算机的 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第一串口通信接口 100、第一串口复用模块102、第一接口层104、以及 第一应用层106。所述移动终端实现与计算机的数据传输系统可以是内置于移动终端中的 软件单元、硬件单元或者是软硬件结合的单元。第一串口通信接口 100,用于与计算机的串口通信接口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第一串口复用模块102,用于处理第一应用层的数据以及计算机发送的数据。具体 为对第一应用层的数据进行组包以及解析所述计算机发送的数据。第一接口层104,用于建立第一串口复用模块102与第一应用层106之间的通信。第一应用层106,用于实现相应具体业务功能。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串口复用模块102具体包括第一串口复用主控模 块1021、第一应用程序数据收发模块1022、第一串口复用数据处理模块1023、以及第一串 口数据收发模块1024。第一串口复用主控模块1021,用于对第一应用程序数据收发模块1022、第一串口 复用数据处理模块1023、以及第一串口数据收发模块1024进行调度及管理。第一应用程序数据收发模块1022,用于通过第一接口层104实现与第一应用层的 数据传输。第一串口复用数据处理模块1023,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组包以及协议解析。第一串口数据收发模块1024,用于与第一串口通信接口 100建立通信进行数据收发。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移动终端实现与计算机的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关闭 连接控制模块。所述关闭连接控制模块,用于当数据传输完成后,产生关闭连接请求包,第一串口 复用模块102对所述请求包进行组包,并将所述组包后的请求包通过第一串口通信接口发 送至计算机端。请参阅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实现与计算机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实 现流程,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SlOl中,移动终端的第一应用层通过应用间通信向第一串口复用模块发 送需与计算机连接的请求;在步骤S102中,所述第一串口复用模块将连接请求进行组包;在步骤S103中,将组包后的连接请求包通过第一串口通信接口发送至计算机端;在步骤S104中,第一串口通信接口接收到计算机返回的连接回应包后,将其转发 至第一串口复用模块;在步骤S105中,所述第一串口复用模块解析所述连接回应包,根据解析结果通知 相应的第一应用层,以使移动终端的第一应用层与计算机建立连接进行数据传输。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第一应用层与计算机建立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步骤,具体为第一应用层通过应用间通信向第一串口复用模块发送数据;第一串口复用模块对所述数据增加协议头并进行组包;通过第一串口通信接口将组包后的数据发送至计算机端;第一串口通信接口接收到计算机返回的响应数据后,将其转发至第一串口复用模 块;所述第一串口复用模块解析所述响应数据,根据解析结果通知相应的第一应用层。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移动终端实现与计算机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以下步 骤当数据传输完成后,产生关闭连接请求包,第一串口复用模块对所述请求包进行 组包,并将所述组包后的请求包通过第一串口通信接口发送至计算机端。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端实现与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系统的 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所述计算机端实现与移动终 端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第二串口通信接口 200、第二串口复用模块202、第二接口层204、 以及第二应用层206。所述计算机端实现与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系统可以是内置于计算机 中的软件单元、硬件单元或者是软硬件结合的单元。第二串口通信接口 200,用于与移动终端的串口通信接口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第二串口复用模块202,用于处理第二应用层响应移动终端的数据以及移动终端 发送的数据。具体为对第二应用层响应移动终端的数据进行组包以及解析所述移动终端 发送的数据。第二接口层204,用于建立第二串口复用模块与第二应用层之间的通信。第二应用层206,用于实现相应具体业务功能。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串口复用模块202具体包括第二串口复用主控模 块2021、第二应用程序数据收发模块2022、第二串口复用数据处理模块2023、以及第二串 口数据收发模块2024。第二串口复用主控模块2021,用于对第二应用程序数据收发模块2022、第二串口 复用数据处理模块2023、以及第二串口数据收发模块2024进行调度及管理。第二应用程序数据收发模块2022,用于通过第二接口层204实现与第二应用层的 数据传输。第二串口复用数据处理模块2023,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组包以及协议解析。第二串口数据收发模块2024,用于与第二串口通信接口 200建立通信进行数据收发。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计算机端实现与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第 二关闭连接控制模块。所述第二关闭连接控制模块,用于当数据传输完成后,产生关闭连接请求包,第二 串口复用模块对所述请求包进行组包,并将所述组包后的请求包通过第二串口通信接口发 送至移动终端。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端实现与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的
7实现流程,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S201中,计算机端的第二应用层通过本地进程通信向第二串口复用模块 发送监听请求;在步骤S202中,第二串口复用模块接收并解析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包,并通 知第二应用层;在步骤S203中,第二应用层向第二串口复用模块发送连接回应包;在步骤S204中,第二串口复用模块对所述连接回应包进行组包,并通过第二串口 通信接口将其发送至移动终端,以使计算机的第二应用层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进行数据传 输。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的第二应用层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的步骤,具体为第二串口复用模块接收并解析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并通知相应的第二应用层;第二应用层将响应数据通过本地进程通信发送至第二串口复用模块;第二串口复用模块对所述响应数据增加协议头并组包,通过第二串口通信接口发 送至移动终端。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计算机端实现与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以下 步骤当数据传输完成后,产生关闭连接请求包,第二串口复用模块对所述请求包进行 组包,并将所述组包后的请求包通过第二串口通信接口发送至移动终端。请参阅图5,下面以PC机与手机之间交互的C/S模式的应用为例。1、PC服务端调用接口层,监听某一端口,通过本地进程通信通知串口复用模块。2、手机端调用接口层,主动连接PC服务端,通过应用间通信通知手机串口复用模 块,串口复用模块组成连接请求包,发送到PC服务端。3、PC服务端串口复用模块收到连接请求包,解析后得到连接请求,通过本地进程 通信通知应用层。4、应用层收到连接请求后,调用接口,接受手机客户端连接请求。PC服务端串口复 用模块组成连接回应包,发送到手机端,手机端串口复用模块解析后,通知相应应用。5、手机客户端与PC服务端建立一个连接,通过此连接可进行数据传输。具体为 PC端串口复用模块收到本端应用数据后,增加协议头,发送到手机端,手机串口复用模块收 到PC端发送的数据包后,通知本端应用读取数据。以及,手机串口复用模块收到本端应用 数据后,增加协议头,通过串口通信发送到PC端,PC端串口复用模块收到手机端发送的数 据包后,通知本端应用读取数据。6、数据传输完成后,PC服务端可调用接口关闭连接,PC服务端串口复用模块组成 连接命令包发送到手机端;或者手机端调用接口,关闭连接,手机端串口复用模块组成关闭 连接请求包,发送到PC服务端。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由于计算机和移动终端各有一个串口复用模块,各个应 用程序通过调用该串口复用模块实现计算机与移动终端的数据业务通信,对于应用层而 言,串口是复用的,多个业务可实现并发处理。从而使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支持多个应用程序 同时通过串口进行计算机与移动终端的数据业务交互,能够实现多业务并发处理。
8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 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在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光盘等。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移动终端实现与计算机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串口通信接口,用于与计算机的串口通信接口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第一串口复用模块,用于处理第一应用层的数据以及计算机发送的数据;第一接口层,用于建立第一串口复用模块与第一应用层之间的通信;第一应用层,用于实现相应具体业务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串口复用模块具体包括第一串口复用主控模块,用于对第一应用程序数据收发模块、第一串口复用数据处理 模块、以及第一串口数据收发模块进行调度及管理;第一应用程序数据收发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接口层实现与第一应用层的数据传输; 第一串口复用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组包以及协议解析; 第一串口数据收发模块,用于与第一串口通信接口建立通信进行数据收发。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实现与计算机的数据传输 系统还包括关闭连接控制模块,用于当数据传输完成后,产生关闭连接请求包,第一串口复用模 块对所述请求包进行组包,并将所述组包后的请求包通过第一串口通信接口发送至计算机端。
4.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实现与计算机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移 动终端。
5.一种移动终端实现与计算机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移动终端的第一应用层通过应用间通信向第一串口复用模块发送需与计算机连接的 请求;所述第一串口复用模块将连接请求进行组包;将组包后的连接请求包通过第一串口通信接口发送至计算机端;第一串口通信接口接收到计算机返回的连接回应包后,将其转发至第一串口复用模块;所述第一串口复用模块解析所述连接回应包,根据解析结果通知相应的第一应用层, 以使移动终端的第一应用层与计算机建立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应用层与计算机建立 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步骤,具体为第一应用层通过应用间通信向第一串口复用模块发送数据; 第一串口复用模块对所述数据增加协议头并进行组包; 通过第一串口通信接口将组包后的数据发送至计算机端;第一串口通信接口接收到计算机返回的响应数据后,将其转发至第一串口复用模块; 所述第一串口复用模块解析所述响应数据,根据解析结果通知相应的第一应用层。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实现与计算机的数据传输 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当数据传输完成后,产生关闭连接请求包,第一串口复用模块对所述请求包进行组包, 并将所述组包后的请求包通过第一串口通信接口发送至计算机端。
8.一种计算机端实现与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二串口通信接口,用于与移动终端的串口通信接口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第二串口复用模块,用于处理第二应用层响应移动终端的数据以及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第二接口层,用于建立第二串口复用模块与第二应用层之间的通信; 第二应用层,用于实现相应具体业务功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串口复用模块具体包括第二串口复用主控模块,用于对第二应用程序数据收发模块、第二串口复用数据处理 模块、以及第二串口数据收发模块进行调度及管理;第二应用程序数据收发模块,用于通过第二接口层实现与第二应用层的数据传输; 第二串口复用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组包以及协议解析; 第二串口数据收发模块,用于与第二串口通信接口建立通信进行数据收发。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端实现与移动终端的数据 传输系统还包括第二关闭连接控制模块,用于当数据传输完成后,产生关闭连接请求包,第二串口复用 模块对所述请求包进行组包,并将所述组包后的请求包通过第二串口通信接口发送至移动 终端。
11.一种包括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端实现与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系统 的计算机。
12.—种计算机端实现与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机端的第二应用层通过本地进程通信向第二串口复用模块发送监听请求; 第二串口复用模块接收并解析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包,并通知第二应用层; 第二应用层向第二串口复用模块发送连接回应包;第二串口复用模块对所述连接回应包进行组包,并通过第二串口通信接口将其发送至 移动终端,以使计算机的第二应用层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的第二应用层与移动终端建 立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步骤,具体为第二串口复用模块接收并解析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并通知相应的第二应用层; 第二应用层将响应数据通过本地进程通信发送至第二串口复用模块; 第二串口复用模块对所述响应数据增加协议头并组包,通过第二串口通信接口发送至 移动终端。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端实现与移动终端的数 据传输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当数据传输完成后,产生关闭连接请求包,第二串口复用模块对所述请求包进行组包, 并将所述组包后的请求包通过第二串口通信接口发送至移动终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实现与计算机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移动终端的第一应用层通过应用间通信向第一串口复用模块发送需与计算机连接的请求;所述第一串口复用模块将连接请求进行组包;将组包后的连接请求包通过第一串口通信接口发送至计算机端;第一串口通信接口接收到计算机返回的连接回应包后,将其转发至第一串口复用模块;所述第一串口复用模块解析所述连接回应包,根据解析结果通知相应的第一应用层,以使移动终端的第一应用层与计算机建立连接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能够支持多个应用程序同时通过串口进行计算机与移动终端的数据业务交互。
文档编号H04L29/08GK101969454SQ201010273118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6日
发明者乔雁龙, 余烽, 顾志红 申请人: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