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报告产生的方法、系统和相关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61243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状态报告产生的方法、系统和相关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状态报告产生的方法、系统和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短消息运营商提供的一项重要增值服务,身处信息时代的人们对短消息的依赖程 度一直没有降低。例如,对于长途用户,为了节约资费,使用短消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或 者,服务机构(例如,银行、证券等)通过提供实时短消息及时向用户做出一些提醒事宜等 等。由于短消息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受众数量惊人,因此,短消息的传送有时会给短消息中 心(SMSC,Short MessageService Center)造成较大的负担。针对上述短消息这种状况,业界提出负荷分担和消息缓存这两种解决方案。所谓 负荷分担是指当短消息已经达到或将要超过当前某个SMSC的承受能力时,将该短消息分 流给其他SMSC。所谓消息缓存具体指一种短消息调度机制,当短消息处理由于某种原因而 失败时,配置相应的调度策略,将该短消息进行缓存,并配置相应的调度策略进行短消息调 度,以让该短消息得以再次处理。现有技术在SMSC超负时对短消息进行处理包括移动台1 (MS1, MobileStation) 向短消息中心I(SMSC1)提交短消息,并要求回传状态报告;若SMSC1根据当前的负载状况 而无法处理此短消息,则将该短消息转发给消息分流模块(Dispatcher);消息分流模块将 该短消息转发给短消息中心(SMSC2);该短消息的下发结果由消息分流模块转发给SMSC1 ; SMSC1向MS1下发状态报告。本案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状态报告必须由最先收到短消息的那一个短 消息中心进行处理,如果短消息由另一短消息中心下发时遭遇失败,则该短消息只是在本 短消中心SMSC2进行缓存,无法将该短消息进行共享。此时,如果短消中心SMSC2也发生故 障,则可能导致该短消息最终丢失,因而无法产生该短消息的状态报告。这就是说,现有技 术是将状态报告与短消息中心强制绑定,这种状态报告与短消息中心高度耦合的做法为负 荷分担机制带来诸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状态报告产生的方法、系统和相关设备,以减小状态报告与具 体某个短消息中心的耦合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状态报告产生的方法,包括第一短消息中心接收源移动 台发送的短消息;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将所述短消息添加标识后发送至数据中心,所述标 识的值用于标识产生所述短消息对应的状态报告的短消息中心;若所述标识的值表明由第 二短消息中心向所述源移动台反馈状态报告,则由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生成状态报告,否 则,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根据所述数据中心返回的由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下发所述短消息 时获得的下发结果生成状态报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状态报告产生的方法,包括第一短消息中心接收源移动台发送的短消息;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向所述短消息的目的移动台下发所述短消息;若所 述目的移动台反馈的结果表明所述短消息下发失败,则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将所述短消息 添加标识后发送至数据中心,所述标识的值用于标识产生所述短消息对应的状态报告的短 消息中心;若所述标识的值表明由第二短消息中心向所述源移动台反馈状态报告,则由所 述第二短消息中心生成状态报告,否则,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根据所述数据中心返回的由 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下发所述短消息时获得的下发结果生成状态报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状态报告产生的方法,包括数据中心接收第一短消息中 心发送的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的值用于标识产生所述短消息对应的状态 报告的短消息中心;将所述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发送至第二短消息中心;所述数据中心 接收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返回的由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下发所述短消息时获得的下发结 果,所述下发结果包含用于对所述短消息进行确定的身份标识;所述数据中心判断是否由 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若是,则将所述下发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短消息中心,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源移动台发送的短 消息;标识添加模块,用于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短消息添加标识后发送至数据中心,所述 标识的值用于标识产生所述短消息对应的状态报告的短消息中心;报告产生模块,用于所 述标识的值表明不由其他短消息中心向所述源移动台反馈状态报告时,根据所述数据中心 返回的由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下发所述短消息时获得的下发结果生成状态报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短消息中心,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源移动台发送的短 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短消息的目的移动台下发所述短消息;标识添加模块,用于所 述目的移动台反馈的结果表明所述短消息下发失败时,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短消息添加 标识后发送至数据中心,所述标识的值用于标识产生所述短消息对应的状态报告的短消息 中心;报告产生模块,用于所述标识的值表明不由其他短消息中心向所述源移动台反馈状 态报告时,根据所述数据中心返回的由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下发所述短消息时获得的下发 结果生成状态报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中心,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短消息中心发送 的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的值用于标识产生所述短消息对应的状态报告的 短消息中心;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发送至第二短消息中心;所述 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返回的由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下发所述短消息 时获得的下发结果,所述下发结果包含用于对所述短消息进行确定的身份标识;判断模块, 用于判断是否由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所述判断模块判 断由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时,将所述下发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状态报告产生的系统,包括所述系统包括数据中心和第一短 消息中心、第二短消息中心;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用于接收源移动台发送的短消息,将所 述短消息添加第一标识后发送至数据中心,若所述第一标识的值表明由所述第二短消息中 心向所述源移动台反馈状态报告,则由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生成状态报告,否则,根据所述 数据中心返回的由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下发所述短消息时获得的下发结果生成状态报告; 所述数据中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发送的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将所述携带 第一标识的短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接收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返回的由所述第 二短消息中心下发所述短消息时获得的下发结果,判断是否由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若是,则将所述下发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所述第一标识的值用于标识 产生所述短消息对应的状态报告的短消息中心;所述下发结果包含用于对所述短消息进行 确定的身份标识;所述数据中心与第一短消息中心、第二短消息中心相连。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状态报告产生的系统,包括所述系统包括数据中心和第一短 消息中心、第二短消息中心;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用于接收源移动台发送的短消息,向所述短消息的目的移 动台下发所述短消息,若所述目的移动台反馈的结果表明所述短消息下发失败,则将所述 短消息添加标识后发送至数据中心,若所述标识的值表明由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向所述源 移动台反馈状态报告,则由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生成状态报告,否则,根据所述数据中心返 回的由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下发所述短消息时获得的下发结果生成状态报告;所述数据中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发送的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将 所述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接收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返回的 由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下发所述短消息时获得的下发结果,判断是否由所述第一短消息中 心产生状态报告,若是,则将所述下发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所述标识的值用于 标识产生所述短消息对应的状态报告的短消息中心;所述下发结果包含用于对所述短消息 进行确定的身份标识;所述数据中心与第一短消息中心、第二短消息中心相连。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可知,接收到源移动台提交的短消息的第一短消息中心通过 将该短消息添加标识后发送至与各短消息中心相连的数据中心,依据标识的具体值,与该 短消息对应的状态报告由第一短消息中心或第二短消息中心产生。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 可以由不同的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因此,解除了状态报告与短消息中心的强制绑定, 减少了状态报告与短消息中心的耦合为负荷分担机制带来的诸多限制,提高了负荷分担的 灵活度。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或实施例描述中 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 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 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报告产生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报告产生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报告产生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状态报告产生方法中各设备之间的交互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状态报告产生方法中各设备之间的交互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短消息中心逻辑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短消息中心逻辑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短消息中心逻辑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短消息中心逻辑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中心逻辑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中心逻辑结构示意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报告产生系统的逻辑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报告产生系统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请参阅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报告产生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主要 包括步骤S101,第一短消息中心接收源移动台发送的短消息。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一短消息中心、第二短消息中心是一种 泛指,仅仅是为了区别两个不同的短消息中心,并不确指第一个短消息中心、第二个短消息 中心。S102,第一短消息中心将源移动台发送的短消息添加标识后发送至数据中心。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短消息中心在本端当前负荷过载(例如,业务繁忙时引 起)时,可以在接收到短消息后,将该短消息发送至与其相连的数据中心。发送至数据中心 的短消息添加了一个标识,该标识的值用于标识产生所述短消息对应的状态报告的短消息 中心。例如,可以使用布尔数值来定义该标识的值,当该标识的值为比特“1”时,表明不要 求其他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而由本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当该标识的值为比特 “0”时,表明要求其他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并返回给源移动台。当然,也可以采取相反 的值定义或其他方法定义,本发明对此并不加限制。S103,若标识的值表明由第二短消息中心向源移动台反馈状态报告,则由第二短 消息中心生成状态报告,否则,第一短消息中心根据数据中心返回的由第二短消息中心下 发短消息时获得的下发结果生成状态报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与数据中心相连的各短消息中心(例如,第一短消息中心或 第二短消息中心)定时将本短消息中心的当前负荷状态上报至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根据各 短消息中心的当前负荷状态,采用某种调度策略进行负荷分担。例如,数据中心在收到第一短消息中心和第二短消息中心上报的当前负荷状态 后,将携带了标识的短消息转发至第二短消息中心,由第二短消息中心发送给目的移动台, 第二短消息中心将该短消息下发后向数据中心返回一个下发结果。若标识的值(例如,值 为比特“0”)表明要求第二短消息中心向源移动台反馈状态报告,则第一短消息中心不负 责生成状态报告;若标识的值(例如,值为比特“1”)表明不由第二短消息中心向源移动台 反馈状态报告,则第一短消息中心根据数据中心返回的由第二短消息中心下发短消息时获 得的下发结果,生成状态报告并将该状态报告发送至源移动台。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可知,接收到源移动台提交的短消息的第一短消息中心通过 将该短消息添加标识后发送至与各短消息中心相连的数据中心,依据标识的具体值,与该 短消息对应的状态报告由第一短消息中心或第二短消息中心产生。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 可以由不同的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因此,解除了状态报告与短消息中心的强制绑定,减少了状态报告与短消息中心的耦合为负荷分担机制带来的诸多限制,提高了负荷分担的
灵活度。请参阅附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报告产生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主要包括步骤S201,第一短消息中心接收源移动台发送的短消息。S202,第一短消息中心向短消息的目的移动台下发该短消息。与附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短消息中心在收到源移动 台发送的短消息后,直接将该短消息发送至目的移动台,等待目的移动台反馈下发结果。S203,若所述目的移动台反馈的结果表明短消息下发失败,则第一短消息中心将 短消息添加标识后发送至数据中心。与附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短消息中心将短消息下 发目的移动台失败时,第一短消息中心才设法将该短消息由其他短消息中心转发,即第一 短消息中心将短消息添加标识后发送至数据中心。与附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相同,添加 的标识的值用于标识产生所述短消息对应的状态报告的短消息中心。若目的移动台反馈的结果表明短消息下发成功,则第一短消息中心根据目的移动 台反馈的结果生成状态报告。S304,若标识的值表明由第二短消息中心向源移动台反馈状态报告,则由第二短 消息中心生成状态报告,否则,第一短消息中心根据数据中心返回的由第二短消息中心下 发短消息时获得的下发结果生成状态报告。同样地,与数据中心相连的各短消息中心(例如,第一短消息中心或第二短消息 中心)定时将本短消息中心的当前负荷状态上报至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根据各短消息中心 的当前负荷状态,采用某种调度策略进行负荷分担。例如,数据中心在收到第一短消息中心和第二短消息中心上报的当前负荷状态 后,将携带了标识的短消息转发至第二短消息中心,由第二短消息中心发送给目的移动台, 第二短消息中心将该短消息下发后向数据中心返回一个下发结果。若标识的值(例如,值 为比特“0”)表明由第二短消息中心向源移动台反馈状态报告,则第一短消息中心不负责 生成状态报告;若标识的值(例如,值为比特“1”)表明不是由第二短消息中心向源移动台 反馈状态报告,则第一短消息中心根据数据中心返回的由第二短消息中心下发短消息时获 得的下发结果,生成状态报告并将该状态报告发送至源移动台。在本实施例中,接收到源移动台提交的短消息的第一短消息中心首先尝试直接将 短消息发往目的移动台,若下发失败,通过将该短消息添加标识后发送至与各短消息中心 相连的数据中心,依据标识的具体值,与该短消息对应的状态报告由第一短消息中心或第 二短消息中心产生。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可以由不同的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因此, 解除了状态报告与短消息中心的强制绑定,减少了状态报告与短消息中心的耦合为负荷分 担机制带来的诸多限制,提高了负荷分担的灵活度。请参阅附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报告产生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主要包括步骤S301,数据中心接收第一短消息中心发送的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中心与各短消息中心,例如,第一短消息中心、第二短消息中心等相连。数据中心可以接收各短消息中心发送的短消息,分发、缓存这些短消息以及缓存 这些短消息的路由。通过收集各短消息中心上报的负荷状态数据,数据中心在此数据基础 上依据某种调度算法进行负荷分担调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标识的值用于标识产生所述短消息对应的状态报告的短消息 中心。数据中心接收第一短消息中心发送的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时,将这些携带第一标 识的短消息备份于本端。数据中心接收的短消息除了携带第一标识外,还进一步携带该短消息的身份标识 (ID)、发送该短消息的短消息中心(例如,第一短消息中心)的身份标识(ID)和调度策略
等字段信息。S302,将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发送至第二短消息中心。如前所述,由于数据中心收集了各短消息中心上报的负荷状态数据,因此,在这些 数据基础上,数据中心可以根据分发策略,或者根据调度策略等将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 发送至第二短消息中心,等待第二短消息中心反馈的将该短消息下发至目的移动台的下发结果。S303,数据中心接收第二短消息中心返回的由第二短消息中心下发短消息时获得 的下发结果。在本实施例中,下发结果包含了用于对短消息进行确定的身份标识(ID)。S304,数据中心判断是否由第一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若是,则将下发结果发 送至第一短消息中心。数据中心事先对各个短消息中心发送过来的短消息进行了备份,在本实施例中, 数据中心判断可以通过下述步骤判断由哪个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数据中心将下发结果包含的短消息的身份标识与之前备份的携带第一标识的短 消息的身份标识比较,匹配到与下发结果对应的短消息;查询该短消息携带的第一标识,若第一标识的值表明由第一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 报告,则判断由第一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例如,假如按照约定,第一标识的值为比特“1”时,表明不要求其他短消息中心产 生状态报告,而由本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当第一标识的值为比特“0”时,表明要求其 他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并返回给源移动台。因此,按照上述示例的约定,若第一短消息 中心在向短消息添加第一标识时,赋的值是比特“1”,则判断由第一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 告,将第二短消息中心下发短消息时获得的下发结果发送至第一短消息中心,由第一短消 息中心根据该下发结果产生状态报告。若数据中心判断不由第一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而是由第二短信中心根据下 发结果直接产生状态报告后发送至源移动台。为了减少对数据中心存储空间的占用,数据 中心删除备份于本端的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与各短消息中心相连的数据中心保持了短消息的完整备 份,当其中某个下发短消息的短消息中心下发失败时,可以由另一短消息中心取得该短消 息的备份重新下发,提高了短消息传输的可靠性,即使某个短消息中心故障,其它短消息中 心可以平滑获得处理此该短消息能力,为集群扩展带来平滑可能性。进一步地,依据第一标 识的具体值,与该短消息对应的状态报告可由第一短消息中心或第二短消息中心产生,因此也解除了状态报告与短消息中心的强制绑定,减少了为负荷分担机制带来的诸多限制, 提高了负荷分担的灵活度。请参阅图4,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状态报告产生方法中各设备之间的交互示 意图。本实施例包含的设备包括源移动台(图中用MS1表示)、第一短消息中心(图中用 SMSC1表示)、数据中心(图中用DC表示)、第二短消息中心(图中用SMSC2表示)、目的移 动台(图中用赂2表示)和计费中心O^eeCenter,图中用FC表示),各设备交互流程如下S401,源移动台向第一短消息中心提交短消息。S402,第一短消息中心将该短消息添加标识后发送至数据中心。第一短消息中心将该短消息发送至数据中心的原因可以是业务过载。在短消息中 添加的标识包括第一短消息中心的身份标识(用forwardsmcJD表示)、是否要求其他短 消息中心(例如,第二短消息中心)回应状态报告的字段(用need_StatuS_i^p0rt表示)、 该短消息的身份标识ID (用msg_id表示)、是否需要提交应答的字段(用need_SUbmit_aCk 表示)和调度策略字段(用SChedule_p0liCy表示)等等。可选地,在S401和S402之间,若第一短消息中心支持预应答,则第一短消息中心 在收到源移动台提交的短消息后,第一短消息中心先向移动台返回一个应答消息。S403,数据中心将携带标识的短消息发送至第二短消息中心。数据中心可以根据分发策略,或者根据调度策略等将携带标识的短消息发送至第 二短消息中心,等待第二短消息中心反馈的将该短消息下发至目的移动台的下发结果。S404,第二短消息中心向计费中心发送计费需要的必要信息。在本实施例中,计费中心需要的必要信息至少包括源移动台的号码、第一短消息 中心的身份标识(ID)以及目的移动台的号码。S405,计费中心进行计费处理。计费中心根据第一短消息中心的身份标识(ID)以及相应的计费策略,对该短消 息进行计费处理。S406,计费中心向第二短消息中心返回计费应答消息。可选地,第二短消息中心检查该短消息是否需要向源移动台回复应答,如果需要 回应提交应答(例如,约定的need_submit_ack字段为1时),则向源移动台回复一个应答 消息。S407,第二短消息中心将携带了标识的短消息下发至目的移动台。S408,目的移动台向第二短消息中心返回下发结果。S409,第二短消息中心向数据中心上报下发结果。下发结果包含了用于对短消息进行确定的身份标识(ID)。S410,第二短消息中心根据下发结果生成状态报告。第二短消息中心查询短消息中否要求其他短消息中心(例如,第二短消息中心) 回应状态报告的字段(用neecLstatmi^port表示),若该字段表明需要第二短消息中心 回应状态报告,第二短消息中心根据目的移动台返回的下发结果生成状态报告。S411,第二短消息中心向源移动台下发生成的状态报告。可选地,源移动台返回对状态报告接收状况的应答。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中心在收到第二短消息中心上报的下发结果时,对是否由第一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进行判断,即将下发结果包含的短消息的身份标识与之前备份 的携带标识的短消息的身份标识比较,匹配到与下发结果对应的短消息;查询该短消息携 带的标识,若标识的值表明由第一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则判断由第一短消息中心产 生状态报告,此时,数据中心将下发结果下发至第一短消息中心(S512)。S413,第一短消息中心根据下发结果产生与短消息对应的状态报告。S414,第一短消息中心将产生的状态报告下发至源移动台。可选地,源移动台向第一短消息中心返回对状态报告接收状况的应答。请参阅图5,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状态报告产生方法中各设备之间的交互示 意图。本实施例包含的设备包括源移动台(图中用MS1表示)、第一短消息中心(图中用 SMSC1表示)、数据中心(图中用DC表示)、第二短消息中心(图中用SiKC2表示)和目的 移动台(图中用表示),各设备交互流程如下S501,源移动台向第一短消息中心提交短消息。S502,第一短消息中心将该短消息下发至目的移动台。与图4示例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短消息中心在接收到源移动台提交的短消 息后,直接尝试将该短消息下发至目的移动台;若下发失败,则进行步骤S503。S503,第一短消息中心将该短消息添加标识后发送至数据中心。S504,数据中心将携带标识的短消息发送至第二短消息中心。步骤S503和步骤S504中添加的短消息标识以及具体执行过程分别与图5示例的 步骤S402和步骤S403相同,此处不做赘述。S505,第二短消息中心将携带了标识的短消息下发至目的移动台。S506,目的移动台向第二短消息中心返回下发结果。S507,第二短消息中心向数据中心上报下发结果。S508,第二短消息中心根据下发结果生成状态报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短消息中心查询短消息中否要求其他短消息中心(例如,第 二短消息中心)回应状态报告的字段(用neecLstatmi^port表示),若该字段表明需要 第二短消息中心回应状态报告,第二短消息中心根据目的移动台返回的下发结果生成状态报告。S509,第二短消息中心向源移动台下发生成的状态报告。本实施例中,步骤S505至步骤S509具体执行过程分别与图5示例的步骤S407至 步骤S411的相同,此处不做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中心在收到第二短消息中心上报的下发结果时,对是否由第 一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进行判断,即将下发结果包含的短消息的身份标识与之前备份 的携带标识的短消息的身份标识比较,匹配到与下发结果对应的短消息;查询该短消息携 带的标识,若标识的值表明由第一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则判断由第一短消息中心产 生状态报告,此时,数据中心将下发结果下发至第一短消息中心(S510)。S511,第一短消息中心根据下发结果产生与短消息对应的状态报告。S512,第一短消息中心将产生的状态报告下发至源移动台。可选地,源移动台向第一短消息中心返回对状态报告接收状况的应答。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短消息中心逻辑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该短消息中心包括接收模块601、标识添加模 块602和报告产生模块603,其中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源移动台发送的短消息;标识添加模块602,用于将接收模块601接收的短消息添加标识后发送至数据中 心,该标识的值用于标识产生所述短消息对应的状态报告的短消息中心;报告产生模块603,用于添加的标识的值表明不要求其他短消息中心向源移动台 反馈状态报告时,根据数据中心返回的由第二短消息中心下发该短消息时获得的下发结果 生成状态报告。可选地,图6示例的短消息中心进一步包括负荷上报模块701,如附图7所示本发 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短消息中心。负荷上报模块701用于定时向数据中心上报本端当前负 荷状态。请参阅图8,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短消息中心逻辑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 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该短消息中心包括接收模块801、发送模块 802、标识添加模块803和报告产生模块804,其中接收模块801,用于接收源移动台发送的短消息;发送模块802,用于向该短消息的目的移动台下发接收模块801接收的短消息;标识添加模块803,用于目的移动台反馈的结果表明短消息下发失败时,将接收模 块801接收的短消息添加标识后发送至数据中心,其中,添加的标识的值用于要求与短消 息对应的状态报告由哪个短消息中心产生;报告产生模块804,用于标识添加模块803添加的标识的值表明不要求其他短消 息中心向源移动台反馈状态报告时,根据数据中心返回的由第二短消息中心下发短消息时 获得的下发结果生成状态报告。报告产生模块804还用于目的移动台反馈的结果表明短消息下发成功时,根据目 的移动台反馈的结果生成状态报告。报报告产生模块804还用于目的移动台反馈的结果表明短消息下发成功时,根据 该目的移动台反馈的结果生成状态报告。可选地,图8示例的短消息中心进一步包括负荷上报模块901,如附图9所示本发 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短消息中心。负荷上报模块901用于定时向数据中心上报当前负荷状 态。请参阅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中心逻辑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 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该数据中心包括,其中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第一短消息中心发送的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该第一 标识的值用于标识产生所述短消息对应的状态报告的短消息中心;发送模块1002,用于将接收模块1001接收的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发送至第二 短消息中心;判断模块1003,用于判断是否由第一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接收模块1001还用于接收第二短消息中心返回的由该第二短消息中心下发短消 息时获得的下发结果,其中,下发结果包含用于对短消息进行确定的身份标识;发送模块1002还用于判断模块1003判断由第一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时,将下发结果发送至该第一短消息中心。可选地,图10示例的数据中心进一步包括备份模块1101和删除模块1102,如附图 11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中心,其中备份模块1101用于备份接收模块1001接收的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删除模块1102用于若第一标识的值表明不由第一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则 删除备份模块1101备份的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判断模块1003进一步包括匹配单元和判断单元,其中匹配单元,用于将下发结果包含的短消息的身份标识与备份模块1001备份的携 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的身份标识比较,匹配到与下发结果对应的短消息;判断单元,用于查询匹配单元匹配到的短消息携带的第一标识,若该第一标识的 值表明由第一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则判断由该第一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报告产生系统的逻辑结构示意图。为 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该系统包括数据中心1203、第一短消 息中心1201和第二短消息中心1202,其中,数据中心1203可以是图10或图11示例的数据 中心,第一短消息中心1201可以是图6至图9任意一示例的短消息中心,其中第一短消息中心1201,用于接收源移动台发送的短消息,将该短消息添加第一标 识后发送至数据中心1203,若第一标识的值表明要求第二短消息中心1202向源移动台反 馈状态报告,则由第二短消息中心1202生成状态报告,否则,根据数据中心1203返回的由 第二短消息中心1202下发短消息时获得的下发结果生成状态报告;数据中心1203,用于接收第一短消息中心1201发送的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 将该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发送至第二短消息中心1202,接收第二短消息中心1202返回 的由该第二短消息中心1202下发短消息时获得的下发结果,判断是否由第一短消息中心 1201产生状态报告,若是,则将下发结果发送至第一短消息中心120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标识的值用于标识产生所述短消息对应的状态报告的短消息 中心,下发结果包含用于对短消息进行确定的身份标识,数据中心1203与第一短消息中心 1201、第二短消息中心1202相连。请参阅图13,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报告产生系统的逻辑结构示意 图。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该系统包括数据中心1303、第 一短消息中心1301和第二短消息中心1302,其中,数据中心1303可以是图10或图11示例 的数据中心,第一短消息中心1301可以是图6至图9任意一示例的短消息中心,其中第一短消息中心1301,用于接收源移动台发送的短消息,向该短消息的目的移动 台下发短消息,若目的移动台反馈的结果表明短消息下发失败,则将该短消息添加标识后 发送至数据中心1303,若标识的值表明要求第二短消息中心1302向源移动台反馈状态报 告,则由第二短消息中心1302生成状态报告,否则,根据数据中心1303返回的由第二短消 息中心1302下发短消息时获得的下发结果生成状态报告;数据中心1303,用于接收第一短消息中心1301发送的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 将该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发送至第二短消息中心1302,接收该第二短消息中心1302返 回的由第二短消息中心1302下发短消息时获得的下发结果,判断是否由第一短消息中心 1301产生状态报告,若是,则将下发结果发送至第一短消息中心130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标识的值用于标识产生所述短消息对应的状态报告的短消息 中心,下发结果包含用于对短消息进行确定的身份标识,数据中心1303与第一短消息中心 1301、第二短消息中心1302相连。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各模块/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 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相同,具体内容 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状态报告产生的方法、系统和相关设备进行了详细介 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 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 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 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状态报告产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短消息中心接收源移动台发送的短消息;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将所述短消息添加标识后发送至数据中心,所述标识的值用于标 识产生所述短消息对应的状态报告的短消息中心;若所述标识的值表明由第二短消息中心向所述源移动台反馈状态报告,则由所述第二 短消息中心生成状态报告,否则,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根据所述数据中心返回的由所述第 二短消息中心下发所述短消息时获得的下发结果生成状态报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定时向所述数据中心上报当前负荷状态。
3.一种状态报告产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短消息中心接收源移动台发送的短消息;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向所述短消息的目的移动台下发所述短消息; 若所述目的移动台反馈的结果表明所述短消息下发失败,则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将所 述短消息添加标识后发送至数据中心,所述标识的值用于标识产生所述短消息对应的状态 报告的短消息中心;若所述标识的值表明由第二短消息中心向所述源移动台反馈状态报告,则由所述第二 短消息中心生成状态报告,否则,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根据所述数据中心返回的由所述第 二短消息中心下发所述短消息时获得的下发结果生成状态报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目的移动台反馈的结果表明所述短 消息下发成功,则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根据所述目的移动台反馈的结果生成状态报告。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定时向所述数据中心上报当前负荷状态。
6.一种状态报告产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中心接收第一短消息中心发送的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的值用于 标识产生所述短消息对应的状态报告的短消息中心;将所述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发送至第二短消息中心;所述数据中心接收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返回的由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下发所述短消 息时获得的下发结果,所述下发结果包含用于对所述短消息进行确定的身份标识;所述数据中心判断是否由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若是,则将所述下发结 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中心接收第一短消息中心发送的 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时,将所述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备份于本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中心判断是否由所述第一短消息 中心产生状态报告包括所述数据中心将所述下发结果包含的短消息的身份标识与之前备份的携带第一标识 的短消息的身份标识比较,匹配到与所述下发结果对应的短消息;查询所述短消息携带的第一标识,若所述第一标识的值表明由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产 生状态报告,则判断由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标识的值表明不由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则所述数据中心删除所述备份于本端的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
10.一种短消息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源移动台发送的短消息;标识添加模块,用于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短消息添加标识后发送至数据中心,所述 标识的值用于标识产生所述短消息对应的状态报告的短消息中心;报告产生模块,用于所述标识的值表明不由其他短消息中心向所述源移动台反馈状态 报告时,根据所述数据中心返回的由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下发所述短消息时获得的下发结 果生成状态报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短消息中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负荷上报模块,用于定时向所述数据中心上报本端当前负荷状态。
12.—种短消息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源移动台发送的短消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短消息的目的移动台下发所述短消息; 标识添加模块,用于所述目的移动台反馈的结果表明所述短消息下发失败时,将所述 接收模块接收的短消息添加标识后发送至数据中心,所述标识的值用于标识产生所述短消 息对应的状态报告的短消息中心;报告产生模块,用于所述标识的值表明不由其他短消息中心向所述源移动台反馈状态 报告时,根据所述数据中心返回的由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下发所述短消息时获得的下发结 果生成状态报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短消息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报告产生模块还用于所述目 的移动台反馈的结果表明所述短消息下发成功时,根据所述目的移动台反馈的结果生成状 态报告。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短消息中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负荷上报模块,用于定时向所述数据中心上报当前负荷状态。
15.一种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短消息中心发送的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所述第一标识的 值用于标识产生所述短消息对应的状态报告的短消息中心;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发送至第二短消息中心;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返回的由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下发所 述短消息时获得的下发结果,所述下发结果包含用于对所述短消息进行确定的身份标识;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由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由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时,将所 述下发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中心还包括 备份模块,用于备份所述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进一步包括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下发结果包含的短消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备份模块备份的携带 第一标识的短消息的身份标识比较,匹配到与所述下发结果对应的短消息;判断单元,用于查询所述匹配单元匹配到的短消息携带的第一标识,若所述第一标识的值表明由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则判断由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中心还包括删除模块,用于 若所述第一标识的值表明不由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产生状态报告,则删除所述备份模块备 份的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
19.一种状态报告产生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数据中心和第一短消息中 心、第二短消息中心;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用于接收源移动台发送的短消息,将所述短消息添加第一标识 后发送至数据中心,若所述第一标识的值表明由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向所述源移动台反馈 状态报告,则由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生成状态报告,否则,根据所述数据中心返回的由所述 第二短消息中心下发所述短消息时获得的下发结果生成状态报告;所述数据中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发送的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将所述 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接收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返回的由所 述第二短消息中心下发所述短消息时获得的下发结果,判断是否由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产 生状态报告,若是,则将所述下发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所述第一标识的值用于标识产生所述短消息对应的状态报告的短消息中心; 所述下发结果包含用于对所述短消息进行确定的身份标识; 所述数据中心与第一短消息中心、第二短消息中心相连。
20.一种状态报告产生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数据中心和第一短消息中 心、第二短消息中心;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用于接收源移动台发送的短消息,向所述短消息的目的移动台 下发所述短消息,若所述目的移动台反馈的结果表明所述短消息下发失败,则将所述短消 息添加标识后发送至数据中心,若所述标识的值表明由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向所述源移动 台反馈状态报告,则由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生成状态报告,否则,根据所述数据中心返回的 由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下发所述短消息时获得的下发结果生成状态报告;所述数据中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发送的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将所述 携带第一标识的短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接收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返回的由所 述第二短消息中心下发所述短消息时获得的下发结果,判断是否由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产 生状态报告,若是,则将所述下发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所述标识的值用于标识产生所述短消息对应的状态报告的短消息中心; 所述下发结果包含用于对所述短消息进行确定的身份标识; 所述数据中心与第一短消息中心、第二短消息中心相连。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状态报告产生的方法、系统和相关设备,以减小状态报告与具体某个短消息中心的耦合度。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短消息中心接收源移动台发送的短消息;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将所述短消息添加标识后发送至数据中心,所述标识的值用于标识产生所述短消息对应的状态报告的短消息中心;若所述标识的值表明由第二短消息中心向所述源移动台反馈状态报告,则由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生成状态报告,否则,所述第一短消息中心根据所述数据中心返回的由所述第二短消息中心下发所述短消息时获得的下发结果生成状态报告。本发明解除了状态报告与短消息中心的强制绑定,减少了为负荷分担机制带来的诸多限制,提高了负荷分担的灵活度。
文档编号H04W4/14GK102137357SQ20101029869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9日
发明者陈方贵 申请人: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