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全端口防雷结构的光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02515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全端口防雷结构的光端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端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全端口防雷结构的光端机。
背景技术
视频光端机就是把1到多路的模拟视频信号通过各种编码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介质来传输的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光端机的端口常常因感应雷电或静电的原因而遭损坏,并且现有防雷设计只局限于防护视频和数据端口,雷电还是易从其它端口进入的缺陷, 这样会影响光端机的正常使用,同时也增加了维修成本。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全端口防雷结构的光端机,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端机的端口遭雷电攻击而损坏而影响光端机正常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设计、制造一种具有全端口防雷结构的光端机,包括外壳体、位于外壳体两侧的挡板以及主控单元,所述外壳体和挡板配合形成可容纳该主控单元的合适空间,所述主控单元端部设置有信号输入输出端口模块和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的电源输入端;所述信号输入输出端口模块和所述电源输入端分别安装有防雷模块。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输入输出端口模块包括音频、视频、以太网以及数据端口模块。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防雷模块接于所述信号输入输出端口模块之后和电源输入端之后。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防雷模块由TVS半导体放电管、GDT气体放电管以及协调电阻组成;所述协调电阻位于所述TVS半导体放电管、GDT气体放电管间。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防雷模块可外置或内置于所述外壳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提升了光端机的防雷性能,增强其使用可靠性并延长了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全端口防雷结构的光端机防雷模块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全端口防雷结构的光端机防雷模块电气原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视频保护部分防雷模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一种具有全端口防雷结构的光端机,包括外壳体、位于外壳体两侧的挡板以及主控单元1,所述外壳体和挡板配合形成可容纳该主控单元1的合适空间,所述主控单元1端部设置有信号输入输出端口模块和与所述主控单元1连接的电源输入端3 ;所述信号输入输出端口模块4和所述电源输入端3分别安装有防雷模块2。所述输入输出端口模块4包括音频、视频、以太网以及数据端口模块。由于电源输入端3和音频、视频、以太网以及数据端口模块均设于外部,很容易因为雷电而产生大的电压,从而损坏光端机,因此在每个暴露于外的端口模块和电源输入端上增加防雷模块更能提升防雷效果。当然,也可以将上述端口和电源输入端连接到一个防雷模块来进行防雷处理。同样,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在现有端口中增加其它端口,如增加无线网络模块端口,通过在增加的端口中增加一防雷模块以避免设备被雷击而损坏。又如图2,所述防雷模块2由半导体放电管、陶瓷气体放电管以及电阻组成,所述半导体放电管和陶瓷气体放电管分别同电源连接并接地;所述防雷模块2分别接于所述信号输入输出端口模块4之后和电源输入端3之后。当遇到雷电时,由于雷电产生大的电压在光端机上,此时,通过放电管将电压接地,释放大电压,从而避免光端机被烧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作不同的防雷模块,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升防雷性能。所述防雷模块2可外置或内置于所述外壳体。针对不同的设备,可以采用不同的防雷模块,如对数据防雷的模块中,如图2,此模块满足ITU-K21等测试需要,陶瓷气体放电管选用BA201N,为贴片1812封装;半导体放电管选用BS0080M ;R选用电阻10 Ω/Iff或者是PTC器件,第一级的陶瓷气体放电管防护差模浪涌冲击,第二级的陶瓷气体放电管防护共模模浪涌冲击,陶瓷气体放电管具有功率容量大,等效电容小和高频特性好的优点。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第三级的半导体放电管防护差模浪涌冲击,第四级的半导体放电管防护共模模浪涌冲击,半导体放电管具有功率容量大,钳位电压极低优点。TVS是利用半导体工艺制成的保护器件,主要用于信号电路的防雷保护;GDT为气体放电管。在另一防雷模块设计中,如图3,对视频保护部分进行防雷处理,陶瓷气体放电管选用BA201N此型号为贴片器件1812封装;或者采用相同参数规格的器件,TVS采用 BS0080M或者是相同参数规格的器件,协调电阻使用10 Ω/IW电阻或者是PTC器件,能够使放电管动作更快,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第一级的陶瓷气体放电管防护差模浪涌冲击,陶瓷气体放电管具有功率容量大,等效电容小和高频特性好的优点。电阻/PTC能够使放电管动作更快,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第三级的半导体放电管防护差模浪涌冲击,半导体放电管具有功率容量大,钳位电压极低优点。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全端口防雷结构的光端机,包括外壳体、位于外壳体两侧的挡板以及主控单元(1),所述外壳体和挡板配合形成可容纳该主控单元(1)的合适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1)端部设置有信号输入输出端口模块(4)和与所述主控单元(1)连接的电源输入端(3);所述信号输入输出端口模块(4)和所述电源输入端C3)分别安装有防雷模块 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全端口防雷结构的光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端口模块(4)包括音频、视频、以太网以及数据端口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全端口防雷结构的光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模块(2) 接于所述信号输入输出端口模块(4)之后和电源输入端C3)之后。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具有全端口防雷结构的光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模块O)由TVS半导体放电管、GDT气体放电管以及协调电阻组成;所述协调电阻位于所述 TVS半导体放电管、GDT气体放电管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全端口防雷结构的光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模块(2) 可外置或内置于所述外壳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端机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具有全端口防雷结构的光端机,包括外壳体、位于外壳体两侧的挡板以及主控单元,所述外壳体和挡板配合形成可容纳该主控单元的合适空间,所述主控单元端部设置有信号输入输出端口模块和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的电源输入端;所述信号输入输出端口模块和所述电源输入端分别安装有防雷模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提升光端机的防雷性能,增强其使用可靠性并延长了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H04B10/14GK201957028SQ20102022574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3日
发明者刘兵, 张力 申请人:成都必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