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程序、记录有图像处理程序的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14280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程序、记录有图像处理程序的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校正图像的畸变的图像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当使用摄像机从倾斜方向仰视被摄体进行摄 像时,远离摄像机的被摄体的部分畸变为较小,产生所谓的失真(distortion)。在日本特开平8-163427号公报(以下,专利文献I)记载的“摄像装置”中,利用图像处理对畸变为较小的部分进行扩大,由此校正失真。另一方面,伴随着数字摄像机的普及,对纸面等的文件、展示会中的海报、观光地的向导图、在会议等中使用的白板或黑板进行摄像来作为数字数据利用的方法正不断普遍。作为摄像数据,从内容确认的容易度的观点出发优选是从正面对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摄像数据。此外,在以OCR (光学文字读取装置)从摄像数据读取文字的情况下,从识别精度提高的观点出发也优选从正面进行摄像的摄像数据。可是,存在由于被摄体的配置等的物理性制约导致无法从正面进行摄像的情况。此外,也存在由于光源的方向等使得从正面以外进行摄像更好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由于在摄像数据中被摄体的像畸变,所以内容确认、OCR中的文字读取变得困难。在日本特开2004-40395号公报(以下,专利文献2)记载的“图像畸变校正装置”中,根据摄像图像中的畸变的被摄体的像,计算出被摄体的像原来的纵横比和投影参数,使用它们来校正摄像图像的畸变。此外,在日本特开2008-257713号公报(以下,专利文献3)记载的“发生透视变换畸变的文书图像校正装置”中,使用从文书图像中检测出的线段(line segment)来校正摄像图像(文书图像)的畸变。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I :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8-163427号公报(1996年6月21日公开)”; 专利文献2 :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4-40395号公报(2004年2月5日公开)”; 专利文献3 :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8-257713号公报(2008年10月23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装置中,装置的使用者必须以手动来调整畸变的校正程度,此外,被摄体的像的纵横比未被复原。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装置中,需要被摄体的像收容在摄像面中(需要指定作为矩形的被摄体的像的4顶点),但是将如高楼、日程表(schedule board)那样的细长的被摄体收容在摄像面中是困难的。此外,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装置中,为了校正图像而需要检测线段,被摄体仅限于文书图像。因此,对白板、向导图等不能检测出线段的被摄体无法校正畸变。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对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摄像图像中该被摄体的像的一部分缺损的情况下,并且,即使在被摄体是非文书图像的白板等的情况下,也能不以手动调整校正程度地校正被摄体的像的畸变的图像处理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线段图像生成部,生成从对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摄像图像中提取出作为在所述被摄体的像的轮廓中包含的线段的轮廓线段的线段图像;四边形特别指定部,对所述线段图像生成部生成的线段图像至少插入I根作为假想的线段的假想线段,从插入的假想线段及所述轮廓线段的集合中选择4根线段,特别指定由分别包含这4根线段的4根直线包围的四边形;以及图像校正部,基于所述四边形特别指定部特别指定的四边形,校正所述摄像图像的透视变换畸变。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是在图像处理装置中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线段图像生成步骤,生成从对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摄像图像中提取出作为在所述被摄体的像的轮廓中包含的线段的轮廓线段的线段图像;四边形特别指定步骤,对在所述线段图像生成步骤中生成的线段图像至少插入I根作为假想的线段的假想线段,从插入的假想线段及所述轮廓线段的集合中选择4根线段,对由分别包含这4根线段的4根直线包围的四边形进行特别指定;以及图像校正步骤,基于在所述四边形特别指定步骤中特别指定的四边形,校正所述摄像图像的透视变换畸变。根据上述的结构,线段图像生成部从对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摄像图像中提取出被摄体的像的轮廓。而且线段图像生成部通过提取出作为在提取出的轮廓中包含的线段(以2点划分的直线的部分)的轮廓线段,从而生成表示轮廓线段的线段图像。再有,作为上述被摄体,假定是在其外缘中包含2组彼此大致平行的线段的组,并且这些线段的组彼此所成的角度大致是直角的被摄体(例如,具有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的被摄体)。此外,作为在摄像图像中包含的被摄体的像,假定是至少具有2边的像。四边形特别指定部对生成的线段图像至少插入I根假想线段,从插入的假想线段和在线段图像中包含的轮廓线段的集合中选择4根线段,特别指定由分别包含这4根线段的4根直线包围的四边形。通过该处理,即使在摄像图像中包含的被摄体的像的一部分缺失,也能利用假想线段弥补该缺失部分,能使形成被摄体的像的外缘的4边假想地形成。图像校正部基于四边形特别指定部特别指定的四边形,校正摄像图像的透视变换畸变。例如,图像校正部以四边形特别指定部特别指定的四边形的4角为直角的方式,并且以该四边形具有与对应于该四边形的被摄体的像的纵横比相同的纵横比的方式校正该四边形,由此校正摄像图像的透视变换畸变。因此,即使在摄像图像中包含的被摄体的像的一部分缺失了的情况下,即使在被摄体的像不是文书的情况下,也能适当地校正摄像图像的透视变换畸变。发明效果
如以上那样,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为如下结构,具备线段图像生成部,生成从对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摄像图像中提取出作为在所述被摄体的像的轮廓中包含的线段的轮廓线段的线段图像;四边形特别指定部,对所述线段图像生成部生成的线段图像至少插入I根作为假想的线段的假想线段,从插入的假想线段及所述轮廓线段的集合中选择4根线段,特别指定由分别包含这4根线段的4根直线包围的四边形;以及图像校正部,基于所述四边形特别指定部特别指定的四边形,校正所述摄像图像的透视变换畸变。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是如下结构,包含线段图像生成步骤,生成从对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摄像图像中提取出作为在所述被摄体的像的轮廓中包含的线段的轮廓线段的线段图像;四边形特别指定步骤,对在所述线段图像生成步骤中生成的线段图像至少插入I根作为假想的线段的假想线段,从插入的假想线段及所述轮廓线段的集合中选择4根线段,对由分别包含这4根线段的4根直线包围的四边形进行特别指定;以及图像校正步骤,基于在所述四边形特别指定步骤中特别指定的四边形,校正所述摄像图像的透视变换畸变。因此,获得如下效果,S卩,即使在摄像图像中包含的被摄体的像的一部分缺失的情况下,即使在被摄体的像不是文书的情况下,也能适当地校正摄像图像的透视变换畸变。


图I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数字摄像机的功能的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数字摄像机的结构的框图。图4 (a)是表示摄像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b)是表示从(a)所示的摄像图像生成的边缘图像的图。图5是表示上述图像处理装置中的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上述图像处理装置具备的轮廓提取部中的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7 (a)是表示轮廓提取部生成的边缘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b)是表示从(a)所示的边缘图像生成的线段图像的图。图8 (a)是表示边缘图像的xy坐标系中的点A和点B的位置的图表,(b)是在将xy坐标系的(x,y)坐标变换成极坐标系的坐标(P,9 )时的与点A和点B对应的曲线的图表。图9是表示霍夫(hough)变换中的投票的图。图10是表示上述图像处理装置具备的线段提取部中的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插入了 4根假想线段的线段图像的图。图12是上述图像处理装置具备的四边形候补计算部中的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13是表示形成四边形候补的4边的直线的图。图14是用于说明判定四边形是否为凸型的方法的图。图15 Ca) (d)是表示在被摄体的像未收容在摄像图像中的情况下的摄像图像的例子的图。图16是用于说明四边形候补的评价值的图。图17 (a)和(b)是表示评价值不同的四边形候补的具体例的图。图18是用于说明使假想线段的评价值变小的意义的图。图19是表示摄像图像和四边形候补的监视器中的显示例的图。
图20是表示操作按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1是表示透视变换中的物体的位置关系的图。图22 Ca)是表示校正后的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b)是表示在校正前的图像中包含的四边形的一个例子的图。图23是表示上述图像处理装置具备的图像校正部中的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具备的四边形候补计算部中的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25 Ca)是表示对边的位置进行校正之前的四边形的图,(b)是表示在对边的位置进行校正之后的四边形的图。图26是表示四边形候补计算部中的边校正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具备的四边形候补计算部中的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28 Ca)是表示在选择假想线段时的监视器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b)是表示右端的假想线段被选择时的监视器的显示画面的图。图29是表示用于输入假想线段的插入位置的操作按钮的一个例子的图。图30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31是表示上述图像处理装置具备的插入位置判定部中的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32 (a)和(b)是用于说明插入位置判定部中的插入位置判定处理的图。图33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I〕
针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基于图I 图23说明如下。在此,对以数字摄像机来实施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并不限定于数字摄像机,只要是从内置的摄像装置或外部的装置取得摄像图像数据,并处理该摄像图像数据的装置(例如,扫描仪、打印机、便携式电话),则可以是任何装置。(I.数字摄像机100的功能的说明)
图2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数字摄像机100的功能的图。当用数字摄像机100从倾斜方向对白板110进行摄像时,摄像图像111中的白板的像112畸变。此外,在日程表等的被摄体大的情况下,存在被摄体的像的一部分未收容在摄像图像中的情况。当利用数字摄像机100对畸变的摄像图像进行校正时,得到如校正后图像113那样的包含无畸变的白板的像114的图像。特别是即使在被摄体的像的一部分未收容在摄像图像中的情况下也得到无畸变的图像。(2.数字摄像机100的结构)
图3是表示数字摄像机100的结构的图。如同图所示那样,数字摄像机100具备光学系统I、图像传感器(image sensor) 2、存储器3、卡读写器4、CPU (中央处理装置)5、操作按钮6、监视器(显示部)7以及图像处理装置10。
光学系统I具备用于将被摄体的像成像到图像传感器2的摄像面上的透镜(未图示)和调节该透镜的焦点的透镜驱动机构(未图示)。光学系统I向CPU5输出表示在对摄像图像进行摄像时的焦距的焦距信息。图像传感器2是具有将多个传感器排列成矩阵状的摄像面的摄像元件,将通过光学系统I在摄像面上成像的被摄体的光学的像变换为图像信号。作为图像传感器2,例如能使用 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s,电荷f禹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MOS (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2将生成的摄像图像储存在存储器3中。存储器3是用于储存摄像图像以及校正后的摄像图像(校正后图像)等的存储部, 例如是半导体存储器。卡读写器4对存储卡30读出写入摄像图像以及校正后图像。CPU5是数字摄像机100的主控制部,通过控制光学系统I和图像传感器2,从而对被摄体进行摄像,将该摄像图像储存在存储器3中并显示于监视器7。同时,CPU5将摄像图像和对该摄像图像进行摄像时的焦距彼此关联地输入至图像处理装置10。之后,CPU5从图像处理装置10中获得无畸变的校正后图像,储存在存储器3中,并且将校正后图像显示于监视器7。此外,CPU5通过控制卡读写器4从而向存储卡30输出校正后图像。在另一个情况下,CPU5通过卡读写器4从存储卡30读出过去的摄像图像,储存在存储器3中并显示于监视器7。同时,CPU5将摄像图像和焦距输入至图像处理装置10,获得无畸变的校正后图像来作为输出,储存在存储器3中。CPU5将校正后图像显示于监视器7,并且使用卡读写器4向存储卡30输出。在利用变焦(zoom)等使焦距变化的情况下,在摄像时在摄像图像数据中嵌入焦距即可。通常,在数字摄像机的摄像图像数据中嵌入有摄像图像本身的数据和被称为Exif的信息,在Exif中储存焦距即可。监视器7是显示摄像图像以及校正后图像等的显示部,例如是液晶显示器。操作按钮6是受理来自操作数字摄像机100的使用者的指示的指示输入部。该操作按钮6也可以作为在作为触摸面板而发挥作用的监视器7中显示的软键来实现。(3.图像处理装置10的结构)
图I是表示图像处理装置10的结构的框图。如同图所示那样,图像处理装置10具备焦距输入部11、图像输入部12、轮廓提取部(线段图像生成部)13,线段提取部(线段图像生成部)14、四边形候补计算部(四边形特别指定部、排序部)15、四边形选择部16、图像校正部17以及图像输出部18。焦距输入部11作为输入从CPU5获得表示在对摄像图像进行摄像时的焦距的焦距信息,将获得的焦距信息向图像校正部17输出。图像输入部12作为输入从CPU5获得图像传感器2生成的摄像图像,将获得的摄像图像向轮廓提取部13输出。如图4 (a)和图4 (b)所示那样,轮廓提取部13通过从由图像输入部12获得的摄像图像41提取被摄体的像的轮廓,由此生成边缘图像42。再有,图4 (a)是表示摄像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4 (b)是表示从图4 (a)所示的摄像图像生成的边缘图像的图。再有,边缘图像是表示在处理对象的图像(即,摄像图像)中亮度值急剧地(不连续地)变化的点的列的图像,是对示出该图像中包含的被摄体的像的边界的曲线或线段进行表示的图像。线段提取部14从轮廓提取部13生成的边缘图像中提取作为在被摄体的像的轮廓中包含的线段的轮廓线段,生成表示该轮廓线段的线段图像。像这样,轮廓提取部13和线段提取部14作为线段图像生成部而发挥作用,该线段图像生成部生成从对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摄像图像中提取出作为在被摄体的像的轮廓中包含的线段的轮廓线段的线段图像。四边形候补计算部15对线段提取部14生成的线段图像至少插入I根作为假想的线段的假想线段,从插入的假想线段和在线段图像中包含的轮廓线段的集合中选择4根线段,特别指定由分别包含这4根线段的4根直线包围的四边形(四边形候补)。此时四边形候补计算部15以沿着形成线段图像的外缘的四边中的至少一边(与一边平行)、或与该一边重合的方式插入假想线段。虽然插入的假想线段最少为I根,但是为了可靠地弥补被摄体的像的缺损部,优选对形成线段图像的外缘的四边的每一个插入假想线段(即,插入4根假想线段)。在该情况下,四边形候补计算部15对形成线段图像的外缘的四边的每一个各插入I根假想线段。此外,四边形候补计算部15在特别指定了多个四边形候补的情况下,以各四边形中包含的轮廓线段和假想线段的长度为基准,对特别指定的多个四边形候补进行排序。四边形选择部16按照该顺序将排序后的四边候补显示于监视器7,使使用者从多个四边形候补中选择用于摄像图像的校正的四边形(校正用四边形),从使用者受理对该校正用四边形进行特别指定的信息。图像校正部17基于使用者选择出的校正用四边形对摄像图像的透视变换畸变进行校正。再有,图像校正部17在四边形候补计算部15特别指定的四边形候补为I个的情况下,基于该四边形候补对摄像图像的透视变换畸变进行校正。图像输出部18向CPU5输出图像校正部17校正后的摄像图像(校正后图像)。将该校正后图像显示于监视器7并储存在存储器3中。(图像处理装置10中的处理流程)
接着针对图像处理装置10中的处理的粗略的流程进行说明。针对各处理的细节在后面叙述。再有,在此,针对插入4根假想线段的情况的处理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图像处理装置10中的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首先,当利用光学系统I和图像传感器2对摄像图像进行摄像时,将该摄像输入至图像输入部12,并且,将表示在对该摄像图像进行摄像时的焦距的焦距信息输入至焦距输入部11 (步骤SI)。图像输入部12向轮廓提取部13输出取得的摄像图像。另一方面,焦距输入部11向图像校正部17输出取得的焦距信息。轮廓提取部13当从图像输入部12获得摄像图像时,从获得的摄像图像生成表示被摄体的像的轮廓的边缘图像(步骤S2)。轮廓提取部13向线段提取部14输出生成的边缘图像。线段提取部14从获得的边缘图像中提取被摄体的像的轮廓中包含的轮廓线段,生成表示该轮廓线段的线段图像(步骤S3)。线段提取部14向四边形候补计算部15输出生成的线段图像。 四边形候补计算部15沿着形成获得的线段图像的外缘的四边的每一个各插入I根假想线段,从包含插入的4根假想线段和在线段图像中所含的轮廓线段的集合中选择4根线段,计算出由分别包含选择出的4根线段的4根直线包围的四边形候补(步骤S4)。此时四边形候补计算部15计算出满足后面叙述的条件的四边形候补。而且,四边形候补计算部15在存在多个计算出的四边形候补的情况(在步骤S5中为“是”)下,以各四边形候补具有的轮廓线段和假想线段的长度为基准,对多个四边形候补进行排序(步骤S6)。四边形候补计算部15向四边形选择部16输出表示排序后的四边形候补的信息。四边形选择部16通过将排序后的四边候补与摄像图像一起依次显示于监视器7,从而使使用者选择校正用四边形(步骤S7),经由操作按钮6取得对使用者选择出的校正用四边形进行特别指定的信息(校正用四边形特别指定信息)(步骤S8)。四边形选择部16向图像校正部17输出取得的校正用四边形特别指定信息。
另一方面,在四边形候补仅存在I个的情况(在步骤S5中为“否”)下,四边形候补计算部15向图像校正部17输出对该四边形候补进行特别指定的校正用四边形特别指定信
肩、O图像校正部17使用从四边形候补计算部15或四边形选择部16输出的校正用四边形特别指定信息所示出的四边形,按照透视变换的原理对摄像图像进行校正(步骤S9)。此时图像校正部17在根据摄像图像无法计算出焦距的情况下,使用焦距输入部11取得的焦距信息进行摄像图像的校正。图像输出部18向CPU5输出图像校正部17进行校正后的摄像图像(步骤SlO)。再有,轮廓提取部13和线段提取部14将生成的边缘图像、线段图像储存在图像处理装置10的各部分能共同利用的存储器中,需要该图像的功能模块从该存储器中取得该图像也可。(轮廓提取部13中的处理细节)
图6是表示轮廓提取部13中的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最初,轮廓提取部13根据从图像输入部12获得的摄像图像生成亮度图像(步骤S11)。亮度图像是从摄像图像中仅提取出亮度值的信息的图像,是未包含颜色信息的单色浓淡图像。例如,假设摄像图像的坐标(x,y)的R (红)、G (绿)、B (蓝)值(亮度值)分别是r (x,y)、g (x,y)、b (x,y),当以L值表示亮度图像的亮度时,亮度图像的坐标(x,y)的亮度值I (x,y)由下述式(I)进行表
/Jn o
I ( X , y ) = c 1 X r { X . y ) + c 2 K g ( x . y 5 + c 3 X b ( x y) ■ ( 1 )在式(I)中,Cl、c2、c3是系数。为了得到亮度图像,例如将Cl、c2、c3全部设为I / 3来取R、G、B值的平均。在其它的情况下,设Cl = 0. 299、c2 = 0. 587、c3 = 0. 114来计算YUV格式的Y值也可。接着,轮廓提取部13从亮度图像生成边缘图像(步骤S12)。作为生成边缘图像的方法,有使用Sobel、Prewitt等的图像处理滤镜的方法。在此示出使用Sobel滤镜的方法。Sobel滤镜根据作为x、y方向的亮度值的变化量的一次微分值计算出边缘强度值。边缘图像的坐标(X, y)的值e (X, y)使用亮度图像的坐标(X, y)的值I (x, y)由下述式(2a)、(2b)、(2c)进行表示。
权利要求
1.ー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线段图像生成部,生成从对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摄像图像中提取出作为在所述被摄体的像的轮廓中包含的线段的轮廓线段的线段图像; 四边形特别指定部,对所述线段图像生成部生成的线段图像至少插入I根作为假想的线段的假想线段,从插入的假想线段及所述轮廓线段的集合中选择4根线段,特别指定由分别包含这4根线段的4根直线包围的四边形;以及 图像校正部,基于所述四边形特别指定部特别指定的四边形,校正所述摄像图像的透视变换畸变。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边形特别指定部以沿着形成所述线段图像的外缘的四边中的至少ー边或与该ー边重合的方式插入所述假想线段。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边形特别指定部对形成所述线段图像的外缘的四边的每ー个插入所述假想线段。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干, 还具备插入位置信息取得部,从使用者受理表示所述假想线段的插入位置的插入位置信息, 所述四边形特别指定部在所述插入位置信息取得部取得的插入位置信息所示出的插入位置插入所述假想线段。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干, 还具备判定部,判定所述摄像图像中的所述被摄体的像的、在该摄像图像的外缘边中的缺失部分, 所述四边形特别指定部以弥补所述判定部判定出的缺失部分的方式插入所述假想线段。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干, 还具备判定部,判定所述摄像图像中的所述被摄体的像与形成该摄像图像的外缘的四边的哪ー个相接, 所述四边形特别指定部以沿着所述判定部判定出的边或与该边重合的方式插入所述假想线段。
7.根据权利要求I 6的任I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干, 还具备四边形整形部,以所述四边形特别指定部特别指定的四边形所具有的包含所述假想线段的边与相向的边成为平行的方式对包含该假想线段的边的位置进行变更, 所述图像校正部基于所述四边形整形部整形了的四边形,校正所述摄像图像的透视变换畸变。
8.根据权利要求I 6的任I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干,还具备排序部,在所述四边形特别指定部特别指定了多个所述四边形的情况下,以在各四边形中包含的轮廓线段及假想线段的长度为基准,对特别指定的多个四边形进行排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四边形特别指定部使用与所述轮廓线段及所述假想线段的长度具有正相关的某个值来作为所述四边形的评价值, 对所述假想线段的单位长度的评价值小于对所述轮廓线段的所述单位长度的评价值。
10.ー种图像处理装置中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线段图像生成步骤,生成从对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摄像图像中提取出作为在所述被摄体的像的轮廓中包含的线段的轮廓线段的线段图像; 四边形特别指定步骤,对在所述线段图像生成步骤中生成的线段图像至少插入I根作为假想的线段的假想线段,从插入的假想线段及所述轮廓线段的集合中选择4根线段,对由分别包含这4根线段的4根直线包围的四边形进行特别指定;以及 图像校正步骤,基于在所述四边形特别指定步骤中特别指定的四边形,校正所述摄像图像的透视变换畸变。
11.一种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所述各步骤的图像处理程序。
12.—种记录有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处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全文摘要
图像处理装置(10)具备线段提取部(14),生成从对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摄像图像中提取出作为在被摄体的像的轮廓中包含的线段的轮廓线段的线段图像;四边形候补计算部(15),对线段提取部(14)生成的线段图像至少插入1根作为假想的线段的假想线段,从插入的假想线段及轮廓线段的集合中选择4根线段,特别指定由分别包含这4根线段的4根直线包围的四边形;以及图像校正部(17),基于四边形候补计算部(15)特别指定的四边形,校正摄像图像的透视变换畸变。因此,即使在对具有边的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摄像图像中该被摄体的像的一部分缺失的情况下,并且,即使在被摄体的像不是文书图像的情况下,也能不以手动来调整校正程度来对被摄体的畸变进行校正。
文档编号H04N1/387GK102648622SQ201080048709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8日
发明者名古和行, 藤原晶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