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排布结构以及采用该结构的图像扫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1018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缆排布结构以及采用该结构的图像扫描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诸多方面涉及一种线缆排布结构以及采用该线缆排布结构的图像扫描器。
背景技术
通常,例如图像扫描器中的线缆排布结构(cable arrangement structure)已为人所知。具体而言,这样的线缆排布结构被构造成线缆具有弯曲部(例如U型或者J型部) 的一端能被连接至在图像扫描器内作往复运动的可移动体(例如扫描头)上。

发明内容
在上述线缆排布结构中,如果所述弯曲部位于可移动体移动方向的下游侧,则会有应力(一种压力)从线缆与可移动体相连的连接部分处施加到线缆的所述弯曲部上,线缆在这样的位置处就会发生弯折(弯曲)。一旦发生弯折,产生弯折的部分就会随移动体的持续移动而动作。在这种情况下,线缆有可能很快受损。众所周知,线缆的杨氏模量aoung,s Modulus)越大,其抗弯负载(buckling load)也越大。这一点可以从计算抗弯负载的著名的欧拉公式(Euler’ s formula)得出。 因此,在传统技术中,人们以弹性构件(比如张力胶带(tension tape))粘附在线缆上,用以增加线缆的综合弹性模量,从而抑制形变的发生。然而,在上述传统技术中,有必要严密监控综合杨氏模量,因为如果杨氏模量减小,就会导致屈强比(yield rate)下降,在此情况下形变就有可能发生。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不同于传统结构的结构设置能够抑制线缆的形变,如此对杨氏模量的监控则不再必需。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提供一种线缆排布结构,该线缆排布结构设置有基构件、 可移动体、驱动单元、挠性线缆以及张力施加单元,所述可移动体被设置成相对于基构件进行往复运动,所述驱动单元被设置成驱动所述可移动体进行往复运动。挠性线缆用于传输电信号,挠性线缆的一端与所述基构件固定连接,挠性线缆的另一端与所述可移动体相连, 挠性线缆具有弯曲部,挠性线缆的两端均位于其弯曲部的同侧。所述张力施加单元被设置成能够在弯曲部处于可移动体移动的前方时,从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的内侧向所述挠性线缆施加张紧力,对挠性线缆施加张紧力的控制与所述可移动体的移动处于机械关联之中。可选择地,张力施加单元可以包含按压构件。按压构件与可移动体匹配接合,并且伸向所述的弯曲部。按压构件的末端从内侧接触所述的弯曲部。此外,张力施加单元被设置成使得在弯曲部与可移动体之间的距离减小、按压构件从内侧接触弯曲部时,张紧力作用在挠性线缆上。进一步可选择地,按压构件能够与可移动体匹配接合,从而使按压构件在与可移动体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移动;并且,当所述弯曲部与可移动体之间的距离减小、所述按压构件的末端从内侧接触所述弯曲部时,所述按压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可移动体移位。
进一步可选择地,所述线缆排布结构可以进一步包含返回单元,当可移动体移动致使可移动体与所述弯曲部之间的距离增加时,返回单元可以使所述按压构件移位,使按压构件的末端离开可移动体。仍然可选择地,所述按压构件的一部分在相对于可移动体与所述弯曲部相反的一侧延伸;并且,所述返回单元包含止动壁,当可移动体在致使可移动体与弯曲部之间距离扩大的方向上移动时,按压构件的端部抵碰所述的止动壁。此外,所述按压构件相对于所述可移动体与所述弯曲部相反的部分与所述基构件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进一步可选择地,所述线缆排布结构可以进一步包含阻挡构件。当弯曲部与可移动部之间的距离减小、按压构件相对于所述可移动体移动时,所述阻挡构件对按压构件施以摩擦阻力。可选择地,阻挡构件可以包含能够产生弹性形变的弹性体。可选择地,按压构件的末端形成为具有光滑的弯曲表面。仍然可选择地,按压构件在可移动体与末端之间的部分可以与所述挠性线缆之间具有间隔。此外,当所述末端距离所述可移动体最远时,两者之间的距离不超过所述可移动体在单一方向上行进路线长度的一半。可选择地,所述可移动体具有细长的形状,其长度方向垂直于可移动体的移动方向;并且,所述线缆与所述可移动体的连接部与所述驱动单元将驱动力施加在所述可移动体上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所述可移动体在其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线缆排布结构的图像扫描器。即,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扫描单元,该扫描单元包含图像摄取单元和线缆排布结构。所述线缆排布结构包含有基构件、可移动体、驱动单元、挠性线缆以及张力施加单元。所述可移动体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基构件进行往复运动,所述驱动单元被设置成能够驱动所述可移动体进行往复运动,挠性线缆用于传输电信号,挠性线缆的一端与所述基构件固定连接,挠性线缆的另一端与所述可移动体相连,挠性线缆具有弯曲部,挠性线缆的两端均位于其弯曲部的同侧,所述张力施加单元被设置成能够在所述弯曲部处于可移动体移动的前方时,从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的内侧向所述挠性线缆施加张紧力, 对挠性线缆施加张紧力的控制与所述可移动体的移动处于机械关联之中。可选择地,所述张力施加单元包含按压构件。所述按压构件与所述可移动体匹配接合,并且伸向所述的弯曲部。所述按压构件的末端从内侧接触所述的弯曲部。所述张力施加单元被设置成能够使得在所述弯曲部与可移动体之间的距离减小、所述按压构件从内侧接触所述弯曲部时,所述张紧力作用在所述挠性线缆上。进一步可选择地,所述按压构件可以与所述可移动体匹配接合,从而使所述按压构件能够在与所述可移动体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移动。当所述弯曲部与可移动体之间的距离减小、所述按压构件的末端从内侧接触所述弯曲部时,所述按压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可移动体移位。并且,所述按压构件位于图像摄取单元的下方,在从上方俯视的情况下, 所述图像摄取单元与所述按压构件的一部分重叠。仍然可选择地,所述可移动体上形成有凹槽,该凹槽在垂直于可移动体移动方向的平面上具有成角度的U形截面;并且,隔着所述凹槽彼此相对的一对壁上形成有支承孔, 该支承孔用于以可移动的方式支承所述的按压构件。


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扫描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2为第一实施例的扫描器的俯视图;图3-6为从图2中A-A方向看去时的截面图,展示第一实施例中张紧杆(tension bar)的操作;图7为展示依据第一实施例的张紧杆、托架等等的排布的立体图;图8为沿图7中A-A方向看去时的截面图;图9所示截面图展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摄取单元所附接的凹槽;图10为根据第二实施例对应于图8的截面图;图11示意性地显示基于本发明变化例的用于移动张紧辊的机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各个方面的示意性实施例。以下说明中将要描述的是平板式扫描器1。实施例中的扫描器1能够执行第一扫描功能和第二扫描功能,执行第一扫描功能以便自动馈送原始文件(original documents) 并扫描其上的图像,执行第二扫描功能以便扫描放置在扫描位置上的原始单张文件上的图像。如图1所示,放置原始文件的文件台3限定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文件扫描窗口 5。 窗口 5的旁边另外形成窗口 7。窗口 5和7上分别被覆以玻璃或者丙烯酸材料(acrylic material)制成的透明的压板(platen)5A和7A。公知的文件盖(document cover,图1中未示出)以可转动的方式附接在文件台3 上,相对于文件台3进行开合。具体而言,文件盖在处于关闭位置时覆盖放置在窗口 5上的原始文件,在处于开启位置时使窗口 5暴露于外。文件盖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公知的自动馈纸装置(automatic sheet feeder,简称“ASF”),用于馈送多页的原始文件。由ASF馈送的原始文件逐一经过窗口 7。托架11是设置在文件台3中的可移动体,可在文件台3的长度方向(即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移动。托架11上安装有图像摄取单元(image capturing unit) 9。图像摄取单元9在设计上用于接收原始文件所反射的光线,并根据接收到的光线产生电信号。托架11和图像摄取单元9位于第一和第二窗口 5和7的下方,在垂直于托架 11移动方向的方向上延伸(即在宽度方向上延伸)。扫描器1通过图像摄取单元9将图像 (的反射光线)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来扫描原始文件上的图像。在典型的实施例中,接触型摄像传感器(contact image sensor,缩写为“CIS”)被用作所述的图像摄取单元9。当以ASF执行扫描时,图像扫描单元9处于扫描窗孔7直接下方的起始位置(home position)上(见图3),扫描途经扫描窗口 7的原始文件的图像。当原始文件被放置在压板5A上时,图像扫描单元9在扫描窗口 5下方沿远离扫描窗口 7的方向移动。该操作被称为第二扫描操作。当第二扫描操作完成时,图像扫描单元9返回至起始位置,返回的速度大于其在执行扫描时的速度。如图2所示,文件台3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中部设置有导向杆13A和皮带13B。导向杆13A沿托架11的移动方向延伸,并且用于引导托架11移动。皮带1 用于沿着如图 2所示的导向杆13A移动托架11。文件台3在其长度方向上位于窗口 7的一侧(即图2中的左手侧)设置有致动装置,比如电机13C,用于驱动皮带13B。当13C驱动皮带13B时,托架11能够被驱动在文件台3的长度方向上往复运动。图像摄取单元9上连接有线缆15,线缆15用于将图像摄取单元9产生的电信号输送至扫描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线缆15为柔性扁平线缆(flexible flat cable,缩写为“FFC”),设置在文件台3中。线缆15的一个端部以双面胶带等等可靠固定在文件台 3上(见图幻。线缆15的另外一个端部与托架11相连。线缆15具有U型部或者J型部 (以下也称“弯曲部”)15A,形成在托架11位于窗口 7的一侧。在执行第二扫描操作时,线缆15发生弹性形变,使得弯曲部15A在托架11移动进行第二扫描(操作)时远离窗口 7。当第二扫描操作完成时,托架11返回起始位置,线缆 15发生形变,使弯曲部15A的位置趋近窗口 7。根据上述结构,连接线缆15与托架11的连接部15C和将皮带13B的动力传递给托架11的操作部13D,两者在托架11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托架11的同一侧,从而使连接部 15C与操作部13D之间的距离dl小于托架11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尺寸Ll的一半。如图4所示,当第二扫描操作完成时,托架11返回至起始位置,弯曲部15A在托架11的移动方向上位于托架的前方(下游侧)。在这种情况下,有压缩力(compressing force)作用在连接部15C与弯曲部15A之间的上直部(upper straight portion) 15B上 (见图4至图6)。因此,上直部15B相对容易弯折。此外,根据上述结构,在托架返回至起始位置时,弯曲部15A和/或上直部15B会接触压板5A(见图5和图6)。因托架11移动相对较快,所以大的挤压力可能会作用于直部 15B,引起线缆15发生形变。根据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张力施加机构(tension applying mechanism) 17,用于防止直部15B因挤压力而产生形变。张力施加机构17从弯曲处的内侧接触弯曲部15A, 从而将张力施加在线缆15上。如上所述,张力施加机构17以机械联动的方式随托架11的移动而动作,将张力施加在线缆15上,但并未利用电动致动装置(electrical actuator)。如图7所示,张力施加机构17包含张紧杆19,张紧杆19以可移动的方式与托架 11结合。张紧杆19相对于托架11能在托架的移动方向(即左右方向)上移动。张力施加装置17进一步包含阻挡构件(resisting member) 21。该阻挡构件21施加阻力,用以阻挡张紧杆19的移位,从而减少弯曲部15A与托架11之间的相对距离。托架11在其长度方向上的端部形成有凹槽部IlA0凹槽部IlA在托架11的移动方向上具有υ形截面,且开口向上。图像摄取单元9在使用时就装配在凹槽IlA中。彼此相对且中间坐落有凹槽IlA的一对壁IlB中的每一个壁上都形成有支承孔 (supporting opening) 11C,张紧杆19插入其中并从中穿过。张紧杆19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撑在支承孔IlC中,使得张紧杆19能够在平行于托架11移动方向的方向上被移位。具体而言,张紧杆19在沿前后和上下方向延伸的平面上的截面呈L形。支承孔IlC形成为能与张紧杆19的截面形状相适配。根据本实施例,张紧杆19位于图像摄取单元9的下方,并且在俯视图中,图像摄取单元9在其长度方向上与张紧杆19的一部分重叠。张紧杆19包含板部19A和自板部19A两侧的端部(在前后方向上的两端)竖直突起的突起部19B。板部19A为狭长的板状部分,沿平行于托架11移动方向的方向延伸。 如图4所示,张紧杆19在弯曲部15A—侧设置有接触部196,该接触部19C具有平滑的弯曲表面。阻挡构件21设置在一对壁IlB的至少两者其一之中。根据本实施例,阻挡构件21 为诸如板簧之类的弹性构件,容纳在位于弯曲部15A —侧的壁15B中。如图8所示,阻挡构件21将张紧杆19压向托架11 (凹槽IlA的底部11D)。来自张紧杆19与抵制构架21的接触面的摩擦力和/或来自张紧杆19与托架11 的接触面的摩擦力起阻挡张紧杆19的移位的阻力的作用。张紧杆19在其与接触部196相反的端部上形成有端部19D,该端部19D相对于托架11在与弯曲部15C相反的一侧上延伸。当托架11的移动致使弯曲部15A与托架11之间的距离增加(即托架11移动执行第二扫描操作)时,端部19D(即右端部)接触形成在文件台3侧壁上的止动壁3A。张紧杆19介于托架11及其右端部19D之间的部分19E距离文件台3的底部具有预定量的间隔,不论托架11处于何处(见图4和图5)。具体而言,底部;3B与张紧干19之间的距离(“预定量”)是被确定为即使线缆 15自弯曲部15A至其紧固到文件台3上的部分之间的部分发生弯曲并趋于弯折,限于底部 3B与张紧杆19之间的距离足够狭小,所述弯曲也不会进而引发弯折。优选情况下,所述距离不超过底部3B至压板5A之间距离的1/3。张紧杆19的移动方向平行于托架11的移动方向。因此,张紧杆19自托架11至其接触部19C之间的部分与文件台3的底部;3B之间的间隔也是同样预定量的距离。当挤压力作用在线缆15上时,则引发电缆15发生形变(弯折),因此,当托架11 沿使弯曲部15A与托架11之间的距离增加的方向移动时,线缆15位于底部:3B上的部分就
会产生变形。在执行第二扫描操作时,托架11从起始位置沿着使弯曲部15A与托架11之间的距离增大的方向移动(该移动在下文中被称为“向右移动”)。当托架11处于起始位置时, 弯曲部15A与托架11最为靠近。因此,接触部19C与托架11也最为接近;在此状态下,托架11开始向右移动。当托架11行进时,张紧杆19的右端19D触碰止动壁3A(见图5)。在此阶段,张紧杆19被阻止继续右移。然而,张紧杆19与托架11之间的相对移动时允许的。因此,当张紧杆19以其右端19D抵触止动壁3A而停止移动时,托架11却相对于文件台3向右移动 (见图6)。换而言之,张紧杆19相对于托架11发生相对移位,使得接触部19C在托架11 右移时远离托架11。当第二扫描操作完成、托架11返回起始位置时,托架11,如图4所示,移向弯曲部 15A。于是,接触部19C接触弯曲部15A的内表面,张紧杆19将弯曲部15A推向第一窗口7(即图4中的左手侧)。当托架11向左移动时,弯曲部15A与托架11之间的距离在减小。如按照图4和图3的顺序所示,因张紧杆19的移动致使接触部19C靠近托架11,所以张紧杆19与托架 11之间的摩擦力就作为压力F施加在线缆15的弯曲部15A上。压力F的方向为弯曲部15A与托架11分开的方向。因此,张力施加机构17对线缆15的直部15B施加张力。如上所述,随着托架11的往复运动,张紧杆19相对于托架11发生移位。当接触部19C距离托架11最远时,接触部19C和托架11之间的距离L2不超过托架11的行进距离L3的一半(见图2)。如上所述,因张力施加机构17向直部15B施加张紧力,所以施加到直部15B上的力为张力施加机构17作用在直部15B上的力与托架11移向弯曲部15A导致的作用在直部 15B上的力的组合。采用上述结构,作用在直部15B上的压缩力得以被降低,作用在直部15B上的力能够降至零或者转变为拉力。因此,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抑制直部15B发生形变。线缆15(直部15B)可能接触压板5A(见图5和6)。如果扫描器处于湿度相对较高的环境,或者线缆15的表面因刮擦而变得毛糙,那么压板5A与线缆15之间的摩擦系数就会变得相对较高。这种情况下,如果直部15B接触压板5A,弯折就可能比较容易发生。不仅如此,如果温度上升,导致线缆15的杨氏模量下降,则直部15B也容易发生弯折。相反,如果线缆15的杨氏模量大,则线缆15在弯曲部15A就不易弯曲。这种情况下,需要大的驱动力才能移动托架11,这会引起电机13D及类似部件尺寸扩大。根据本实施例,因直部15B被施以张紧力,所以直部15B的弯折受到抑制,同时也抑制了电机13D尺寸的扩大,并且不受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因为相对于托架11与接触部19C相反的部分19E与文件台3的底部具有间距。 因此,即使线缆15的相对于托架11与弯曲部15A相反的部分发生弯曲,所述部分19E也能阻止线缆15在该部分产生弯折。因此,能够防止产生S形形变。作用于弯曲部15A上的压力F是利用张紧杆19相对于托架11移位时产生的摩擦力生成的。因此,通过调节阻挡构件21作用在张紧杆19上的弹力,就能够调整作用在直部 15B上的张紧力,使得有适当的张紧力作用在直部15B上。因设置在张紧杆19端部的接触部19C具有平滑的弯曲表面,所以因张紧杆19触碰线缆15所导致线缆15的损伤能够得到有效抑制。此外,根据上述结构,张紧杆19在其接触部19C与托架11之间的部分与线缆15 是分离的。因此,张紧杆19与线缆15接触的部分得以被减少,使得线缆15的损伤受到抑制。因托架11在线缆15与其相连的连接部15C处受到的力的作用方向与皮带1 作用在托架11上的驱动力的方向彼此相反,因此,托架11在移动时会受到力偶矩(moment of couple)的作用,有可能使托架11的移动受阻。根据本实施例,距离dl在设计上小于长度 Ll的一半。因此,力偶矩得以被减小,托架11的移动则不会受阻。根据本发明,张紧杆19的宽度(即其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图像扫描器1在宽度方向(平行于图像摄取单元9长度方向的方向,即所述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因此,线缆15的直部15B的弯折得到抑制,同时避免了图像扫描器1在宽度方向上尺寸的扩大。根据上述实施例,托架11上形成有凹槽11A,用于接纳图像摄取单元9。所述凹槽 IlA具有沿平行于托架11移动方向的平面成角度的U形截面。此外,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承张紧杆19的支承孔IlC形成在彼此相对且中间隔有凹槽IlA的所述一对壁IlB上。因此, 张紧杆19的受支撑位置在托架11的移动方向上偏离于图像摄取单元9。与张紧杆19直接设置在图像摄取单元9下方的情况相比,采用上述结构,张紧杆 19可以设置得更加接近图像摄取单元9。因此,图像扫描器1的高度(即在同时垂直于所述宽度方向和托架11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的尺寸)得以被减小。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由板簧构成的阻挡构件1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的一对壁IlB 中。因此,与阻挡构件21直接设置在图像摄取单元9下方的情况相比,图像扫描器的高度能够被降低。根据本实施例,作为阻挡构件21被采用的是弹簧构件(例如,板簧)。采用弹簧构件是有好处的,因为摩擦力均勻地作用于张紧杆19,能够确保张紧力作用在直部15B上。根据本实施例,张紧杆19具有矩形面19A和垂直于矩形面19A的突起面19B。采用此结构,张紧杆19的抗弯刚度(bending rigidity)得以提高。不仅如此,通过形成与张紧杆19的截面适配的支承孔11C,支承孔IlC还能够用于导引张紧杆19的移动。本发明不必限于上述示范性结构,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在上文中,板簧被使用作为阻挡构件21。在下文所述的第二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诸如海绵或者橡胶之类的另外一种类型的弹性构件则被使用作为阻挡构件21。在上述实施例中,阻挡构件21直接接触接触张紧杆19。本发明不必限于这样的结构,阻挡构件21可以间接接触张紧杆19,阻挡构件21和接触张紧杆19之间可以存在特定构件。张紧杆19也可以间接接触托架11。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弯曲部15A与托架11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张紧力并不总是作用在直部15B。如果在托架11移动趋近弯曲部15A的某些时段内,有张紧力作用在电缆15 上,直部15的弯折就必然能够得到充分的抑制。因此,图像扫描器可以被设计成一直有张紧力作用在所述直部上,或者仅在托架11趋近弯曲部15A的某些时段内有张紧力作用在直部15A上。在上述实施例中,直部15B的弯折仅靠张力施加机构17来抑制。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样的设置,所述弯折也可以通过联合采用张力施加机构17与抗应变胶带来得到抑制。根据上述实施例,张力施加机构被设置成为移动体的形式。具体而言,张力施加机构具有按压构件(接触部19C),用于接触线缆15的弯曲部15A。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种结构。 在弯曲部和移动构件(即移动体)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只要有张紧力施加在线缆上,任何结构都可以采用。例如,所述按压构件可以采用卷簧(coil spring)、伸缩管(bellows)、橡胶气球之类的袋状弹性伸缩构件、袋状弹性构件。当采用伸缩管、袋状弹性伸缩构件或者袋状弹性构件时,空气之类的流体可随着移动构件的移动而被充入或者释放。所述流体的充与放与移动构件的移动保持机械关联。
根据上述实施例,张力施加机构17的设置使得张紧杆19能够以可移动的方式与托架接合(在平行于托架11移动方向的方向上能够移动);并且,当张紧杆19的端部接触到弯曲部15A,且在弯曲部与移动构件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张紧杆19相对于托架11移动。 本发明并不限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图11示意性地显示了一种用于移动张紧辊的替代结构。根据该替代实施例,一对定滑轮FPl和FP2设置在托架11移动方向的两侧内壁上。张紧辊TR在设计上用于从线缆 15的弯曲部15A的弯曲处的内侧接触弯曲部15A,动滑轮MP则与张紧辊TR相连。线绳WR 在设计上一端EPl与文件台3的内壁相连。该线绳WR依次绕过动滑轮MP、定滑轮FPl和定滑轮FP2。线绳的另外一端EP2从与张紧辊TR所在侧相对的一侧与托架11相连。动滑轮 MP和张紧辊TR的宽度(即轴向长度)大于线缆15的宽度,并且张紧辊TR与动滑轮MP的两端分别相连,允许张紧辊TR与动滑轮MP各自绕轴转动。采用上述结构,随着托架11的移动,张紧辊TR也随动滑轮MP —起移动。
权利要求
1.一种线缆排布结构,包含基构件;可移动体,所述可移动体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基构件进行往复运动;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被设置成驱动所述可移动体进行往复运动;挠性线缆,所述挠性线缆传输电信号,所述挠性线缆的一端与所述基构件固定连接,所述挠性线缆的另一端与所述可移动体连接,所述挠性线缆具有弯曲部,所述挠性线缆的两端相对于所述弯曲部位于同侧;以及张力施加单元,所述张力施加单元被设置成随着移动而在所述弯曲部处于可移动体移动的前方时,从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的内侧接触所述挠性线缆的弯曲部以便向所述挠性线缆施加张力,对所述挠性线缆施加张力的控制与所述可移动体的移动机械关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张力施加单元包含按压构件,所述按压构件联接至所述可移动体并且向所述弯曲部延伸,所述按压构件的末端从内侧接触所述弯曲部;并且其中,所述张力施加单元被设置成使得张力随着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可移动体之间的距离减小而作用在所述挠性线缆上,同时所述按压构件从内侧接触所述弯曲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按压构件联接至所述可移动体,使得所述按压构件可在与所述可移动体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移动;并且其中,当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可移动体之间的距离减小时,所述按压构件可相对于所述可移动体移位,同时所述按压构件的末端从内侧接触所述弯曲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返回单元,当所述可移动体移动使得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可移动体之间的距离增大时,所述返回单元使所述按压构件移位,使得所述按压构件的末端离开所述可移动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按压构件的一部分在相对于所述可移动体与所述弯曲部相对的一侧延伸;并且其中,所述返回单元包含止动壁,当所述可移动体在使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可移动体之间的距离增加的方向上移动时,所述按压构件的端部触碰所述止动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构件的相对于所述可移动体与所述弯曲部相对的部分与所述基构件之间隔有预定的间隙。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阻挡构件,当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可移动体之间的距离减小并且所述按压构件相对于所述可移动体移动时,所述阻挡构件对所述按压构件施加摩擦阻力。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构件包含能够弹性形变的弹性体。
9.如权利要求2 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缆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构件的末端形成为具有光滑的弯曲表面。
10.如权利要求2 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缆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构件的在所述可移动体与所述末端之间的部分与所述挠性线缆隔开。
11.如权利要求2 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缆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末端距离所述可移动体最远时,所述末端和所述可移动体之间的距离不超过所述可移动体在一个方向上行进的路线长度的一半。
12.如权利要求1 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缆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可移动体具有细长的形状,其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移动方向;并且其中,连接所述挠性线缆和所述可移动体的连接部与所述驱动单元将驱动力施加在所述可移动体上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所述可移动体的纵向长度。
13.一种图像扫描器,包含 图像摄取单元;和线缆排布结构,所述线缆排布结构包含 基构件;可移动体,所述可移动体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基构件进行往复运动,所述图像摄取单元安装在所述可移动体上;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被设置成驱动所述可移动体进行往复运动; 挠性线缆,所述挠性线缆传输电信号,所述挠性线缆的一端与所述基构件固定连接,所述挠性线缆的另一端与所述可移动体连接,所述挠性线缆具有弯曲部,所述挠性线缆的两端相对于所述弯曲部位于同侧;以及张力施加单元,所述张力施加单元被设置成随着移动而在所述弯曲部处于可移动体移动的前方时,从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的内侧接触所述挠性线缆的弯曲部以便向所述挠性线缆施加张力,对所述挠性线缆施加张力的控制与所述可移动体的移动机械关联。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扫描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张力施加单元包含按压构件,所述按压构件联接至所述可移动体并且向所述弯曲部延伸,所述按压构件的末端从内侧接触所述弯曲部;其中,所述张力施加单元被设置成使得张力随着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可移动体之间的距离减小而作用在所述挠性线缆上,所述按压构件从内侧接触所述弯曲部;并且其中,所述按压构件联接至所述可移动体,使得所述按压构件可在与所述可移动体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移动;并且其中,当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可移动体之间的距离减小时,所述按压构件可相对于所述可移动体移位,同时所述按压构件的末端从内侧接触所述弯曲部;并且所述按压构件位于所述图像摄取单元的下方,使得从上方看时所述图像摄取单元与所述按压构件的一部分重叠。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扫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体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在垂直于所述可移动体的移动方向的平面上具有带角的U形横截面;并且以可移动的方式支承所述按压构件的支承部分形成在彼此相对的一对壁上,所述凹槽位于所述一对壁之间。
全文摘要
一种线缆排布结构,设置有能够相对于基构件进行往复移动的可移动体以及用于传输电信号的挠性线缆。挠性线缆的一端与基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可移动体相连。挠性线缆具有弯曲部,挠性线缆的两端均位于所述弯曲部的同侧。张力施加单元被设置成能够在所述弯曲部处于可移动体移动的前方时,从弯曲部的弯曲的内侧向挠性线缆施加张紧力。对在挠性线缆上施加张紧力的控制与可移动体的移动机械关联。
文档编号H04N1/10GK102196144SQ20111006247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日
发明者前川美希, 小崎大介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