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标识网络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74680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化标识网络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标识网络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互联网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得到了大规模广泛应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但是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业务的不断丰富,互联网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例如不能很好的满足未来互联网络多种服务的需求,不能很好的实现互联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生存性等。为此,世界各国研究人员都积极开展了对未来互联网体系架构的研究。一体化标识网络就是下一代互联网体系架构中的典型代表。一体化标识网络包括服务层和网通层两部分,其中服务层完成各种服务的统一描述和管理, 实现服务的普适化,并完成服务的数据传输;网通层为多元化的网络接入提供平台,为数据、语音、视频等服务提供一体化的网络通信平台,并为语音和视频等服务保证一定的服务质量,从而有效地支持了普适服务。一体化标识网络的普适服务包括各种由运营商或第三方增值服务商提供的网络服务业务,涵盖了数据服务(如文本数据的传输),音频服务(如VoIP,在线语音会话),视频服务(如实时视频流传输,在线电视),未来全方位多媒体服务(如PDA终端上的实时多媒体流传输)等。针对通过各种接入技术而接入到一体化标识网络的用户,一体化标识网络网通层能够提供端到端的具有一定服务质量保证的多类型服务。3. 1服务质量保证概述互联网设计最初是为了数据传输而设计的,但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中出现多种的实时业务,而这种实时业务对服务质量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先后出现了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服务质量保证机制。(1)集成服务(Intei^erv)Intkrv服务模型是以资源预留的方式实现服务质量保障,基本思想是为每一条流在其从源端到目的端所经过路径上的每一个节点上都预留一定的带宽资源。当该流传输完毕之后,再拆除预留路径,释放预留资源。RSVP是集成服务模型的核心协议,基本原理是为一个数据流通知其所经过的所有节点,与节点协商并为此数据流提供资源预留。终端利用RSVP消息向网络提出完成数据传送必须保留的网络资源(如带宽及缓冲区大小等),同时也确定沿传送路径的各个节点的传输处理策略,从而实现对每个业务流的逐个控制。IntServ模型需要所有的路由器在控制路径上处理每个流的信令消息,维护每个流的路径状态和资源预留状态,并在数据路径上执行基于流的分类、调度和缓冲区管理。该模型可提供绝对有保证的端到端的QoS,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较好的服务级别保证,但由于基于流的资源预留、调度和缓冲管理系统开销大,需对软硬件进行大量投资, 以及其可扩展性等问题,使其难以在hternet核心网络中得到实际应用,只能在边缘网络中使用。
(2)区分服务(DiffServ)Diffkrv服务模型由Intserv模型发展而来,是一种可以在互联网上实施可扩展的服务分类的服务质量保证体系。基本思想是在网络边界将数据流按QoS要求进行简单分类,不同的类在核心网中根据不同的转发特性来转发。具体而言,边界路由器根据数据流的流规定对将要进入网络的数据流进行分类、整形,将其聚合为不同的聚集流。这种聚集信息存储在每个IP报头的DS (Differentiated Services)标记域(field)中,称为DS标记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 =DSCP) 核心网在调度转发IP包时根据报头的 DSCP选择特定质量的调度转发服务。相比InUerv服务模型,DiffServ简化了核心网的工作,对每个分组进行的复杂处理被推到了网络边缘。由于不需要网络中间节点管理每个正在工作的流状态,因此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且容易在路由器上实现,是一种较好的服务质量控制模型。但Diffkrv 只能提供相对优先级的服务质量保证,还不能完全依靠自己提供很好的端到端的服务质量结构。(3)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MPLS (Multiprotocol Lable Switch)技术是以Cisco公司为主的几家公司提出来的,初衷是为了综合利用网络核心的交换技术和网络边缘的IP路由技术各自的优点。最初设计目标是将第二层的交换速度引入到第三层。这种基于标签的交换方式允许路由器在作转发决定的时候仅仅以简单的标签为基础,而不是基于目标IP地址作复杂的路由查找。MPLS的主要特点是引入了标签交换机制。当数据包进入MPLS网络时,网络就会为其分配一个短小、长度固定,具有本地意义,能区别于其他信息流的标签作为MPLS头来封装这个IP包。在MPLS网络中,所有转发机制都是依据这个标签来实现的。该标签告诉转发路径上的路由器如何处理和转发数据,在离开MPLS网络时解封MPLS头。相较与集成服务和区分服务,MPLS大大提高了交换速度,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和流量工程等机制相结合实现服务质量保证。但也有其自身的缺点,由于引入了额外的标签头,加大了分组开销,使得协议本身较复杂,且布网代价较高,接入比较麻烦。3. 2 一体化网络域内服务质量保证一体化标识网络的域内服务质量架构在设计之初是集中式的,由域内的服务质量管理器(Universal QoS Manager,UQoSM)管理域内的网络资源,如每条链路带宽等,终端向 UQoSM发送请求服务质量保证消息,UQoSM通过计算得到相应的网络资源并分配给终端。该架构在结构上采用了控制管理平面和数据路由平面分离,降低了路由器的开销,增强了网络的可扩展性;采用了接纳控制策略,能够有效保证已接入业务流的服务质量;采用了域内全局流标签的方法,比现有的区分服务能够更细的区分同一服务质量等级的分组包所属的流;同时大大节省了路由查找时间,并且不需要复杂协议的支持不需要为分组包添加额外的字段,不会增加分组包开销。图1为一体化网络域内服务质量保证的示意图。一体化网络服务质量体系的控制和管理设计。一体化网络服务质量体系的控制管理层面主要包括一体化网络服务质量管理器UQoSM等管理组件,实现一体化网络服务质量管理过程相关信令的处理与控制。UQoSM主要实现了以下功能维护和管理功能。有效地管理与维护域内的拓扑信息和域内资源,并发送相关的控制信令给网络中的路由器。接入控制功能。采用了接纳控制策略,能够有效保证已接入并申请了 QoS的业务流的服务质量。DGFL(Domain Global Flow Label)管理功能。为申请QoS保证的数据流分配域内全局流标签DGFL值,用于进行基于流标签的快速转发。路径计算功能。根据域内可用资源为该数据流计算出能够满足其QoS需求的最佳路径,并发送资源配置信令到骨干网路由器上进行配置,实现QoS路由。一体化网络服务质量体系的交换和路由设计。一体化网络的网通层面包括GSR和 ASR等交换路由设备,主要功能是为数据流实现了具有QoS保证的选路和转发。当源端请求获得一定的服务质量保证时,请求消息就被发送到UQoSM。UQoSM根据资源管理信息库提供的信息,做出是否接受该QoS请求的决定。当请求被接纳后,网通层面采用域内全局流标签的方法进行路由,即在一体化网络域内一个流对应一个全局唯一的流标签DGFL,并由 UQoSM计算QoS路径,将有关资源配置信息的信令发送到ASR和GSR,从而在ASR和GSR上进行相应的资源预留。当终端接收到ASR返回的允许发送消息后,数据发送模块就开始发送数据包。当数据流到达ASR后,ASR对数据流进行整形,查找DGFL信息表,给数据包标记 DGFL流标签,再进入队列调度模块等待发送到GSR。当数据流到达GSR后,先根据数据包报头的DGFL字段查找快速转发表,实现数据包在QoS路径上的快速转发。因此,网通层面主要实现了以下功能速率整形功能。当数据包到达GSR后,进入整形模块进行速率整形,使数据流的速率合乎要求。DGFL标记功能。数据包经过整形模块后,就进入到DGFL值标记模块进行标记。队列调度功能。队列调度模块采用的是公平加权队列算法,分为入队和出队两步操作。数据转发功能。当数据进入到转发模块时,GSR就需要读取数据包报头的DGFL字段,再依据其值在转发表中查找对应DGFL值的路由信息,实现快速转发。定时器功能。内核中转发表的条目要由定时器来定时的更新。该服务质量保证机制虽然能够为终端实现一定的QoS保证,但是采用的模式是集中式的,当网络接入终端的数量增加时,或者整个域较大时,UQoSM将会成为制约服务质量保证的瓶颈,不利于服务质量保证架构的扩展性和鲁棒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标识网络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及系统,以为一体化标识网络中请求服务质量保证的终端提供端到端的质量保证,从而在网通层更好的支持普适服务,实现具有一定服务质量保证的多类型服务传输。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标识网络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请求步骤,目的端从源端获取服务,并请求源端提供服务质量保证;探测步骤,在源端和目的端之间的每一路由上逐跳探测每条链路的可用资源,若存在可用资源不能满足资源需求的链路,则重新选择路由并进行探测;反馈步骤,当探测包到达与目的端相连的接入路由器 ASR后,若该路由上各条链路的资源均能够满足服务的要求,则将满足要求的路由作为探测结果反馈给所述源端;预留步骤,所述源端根据所述探测结果在该路由的每条链路进行资源预留,并在每个路由器设置相应的优先级队列;传输步骤,资源预留完成后,源端和目的端在完成资源预留的路由上进行数据传输。上述一体化标识网络服务质量保证方法,优选所述传输步骤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回收步骤,当所述源端完成数据传输后,所述目的端向源端提出撤销请求,源端收到该撤销请求后,回收预留在每条链路上的资源;确认回收完毕步骤,当最后一跳路由器收到资源回收消息并完成回收后,向目的端发送确认字符ACK,表明资源回收完毕。上述一体化标识网络服务质量保证方法,优选所述探测步骤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拒绝服务步骤若源端经过探测后,得到源端和目的端之间的所有路由的可用资源均不能满足服务的资源需求,则源端就拒绝目的端的该次具有一定质量保证的服务请求。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标识网络服务质量保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请求模块、探测模块、反馈模块、预留模块和传输模块。其中,请求模块用于目的端从源端获取服务,并请求源端提供服务质量保证;探测模块用于在源端和目的端之间的每一路由上逐跳探测每条链路的可用资源,若存在可用资源不能满足资源需求的链路,则重新选择路由并进行探测;反馈模块用于当探测包到达与目的端相连的接入路由器ASR后,若该路由上各条链路的资源均能够满足服务的要求,则将满足要求的路由作为探测结果反馈给所述源端;预留模块用于所述源端根据所述探测结果在该路由的每条链路进行资源预留,并在每个路由器设置相应的优先级队列;传输模块用于资源预留完成后,源端和目的端在完成资源预留的路由上进行数据传输。上述一体化标识网络服务质量保证系统,优选所述传输模块后还依次连接有回收模块和确认回收完毕模块。其中,回收模块用于当所述源端完成数据传输后,所述目的端向所述源端提出撤销请求,源端收到该撤销请求后,回收预留在每条链路上的资源;确认回收完毕模块用于当最后一跳路由器收到资源回收消息并完成回收后,向目的端发送确认字符 ACK,表明资源回收完毕。上述一体化标识网络服务质量保证系统,优选所述探测模块后还连接有拒绝服务模块,该模块用于若源端经过探测后,得到源端和目的端之间的所有路由的可用资源均不能满足服务的资源需求,则源端就拒绝目的端的该次具有一定质量保证的服务请求。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改进的端到端服务质量保证方案,能够有效的解决一体化标识网络中的端到端服务质量保证问题,舍弃了集中式服务质量保证机制中的服务质量管理器UQoSM,摆脱了终端对服务质量管理器的依赖,降低了恶意终端对核心网重要服务器的危险,具有可扩展性好、鲁棒性强等优点。


图1为本发明一体化标识网络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图2为一体化网络域内服务质量保证架构示意图;图3为目的端D向源端S请求获得一个具有一定服务质量保证的实时服务的示意图;图4为资源回收的示意图;图5为一体化标识网络服务质量保证系统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6为一体化标识网络服务质量保证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清晰,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体化标识网络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实施例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一体化标识网络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包括如下步骤请求步骤S110,目的端从源端获取服务,并请求源端提供服务质量保证;探测步骤S120,源端在源端和目的端之间的每一路由上逐跳探测每条链路的可用资源,若存在可用资源不能满足资源需求的链路,则重新选择路由并进行探测;反馈步骤S130,当探测包到达目的端相连的ASR后,若该路由上各条链路的资源均能够满足服务的要求,则将满足要求的路由作为探测结果反馈给所述源端;预留步骤S140,所述源端根据所述探测结果在该路由的每条链路进行资源预留,并在每个路由器设置相应的优先级队列;传输步骤 S150,资源预留完成后,源端和目的端在完成资源预留的路由上进行数据传输。本实施例中,源端通过逐条链路探测的方式获得可用的网络资源,根据探测结果做出资源是否充足以及需要预留多少资源的决定,当预留完成后就会将预留结果通告给目的端,源端和目的端就可以在建立好的路径上完成数据传输。该方法能够为用户提供具有质量保证的多类型服务,具有可扩展性好、鲁棒性好等优点。该方法改进了现有的服务质量保证机制,实现了分布式的端到端服务质量保证。进一步的,在传输步骤S150之后,还可以包括回收步骤和确认回收完毕的步骤。 其中,回收步骤具体为,当所述源端完成数据传输后,所述目的端需要向所述源端提出撤销请求,源端收到该撤销请求后,回收预留在每条链路上预留的资源;确认回收完毕步骤具体为,当最后一跳路由器收到资源回收消息并完成回收后,向目的端发送确认字符ACK,表明资源回收完毕。此外,若源端经过探测后,得到源端和目的端之间的所有路由的可用资源均不能满足服务的资源需求,则源端就拒绝目的端的该次具有一定质量保证的服务请求。参照图2,图2为一体化网络域内服务质量保证架构示意图。该架构包括终端21、 终端22、多个一体化网络接入路由器ASR、一体化网络广义交换路由器GSR(A和B)、认证中心23、域内的服务质量管理器(UQoSM) M和映射服务器25。其中,认证中心23、域内的服务质量管理器(UQoSM) 24和映射服务器25处于网络的管理层面,多个一体化网络接入路由器ASR和多个一体化网络广义交换路由器GSR处于网通层面。图中的虚线代表数据转发路径。下面就以源端和目的端之间的通信为例,通过三种情况,说明具体说明基于资源预留的服务质量保证的方法。目的端想要获得源端的一个具有一定质量保证的实时业务。 此时可以分为网络中的资源满足请求时与资源不能满足请求时两种情况,当网络中的资源可以满足目的端请求时,ASR做出接入该服务的决策,而当资源不能满足请求时,ASR就做出拒绝该次服务的决策。情况一网络资源可以满足服务的请求步骤1 目的端向源端在请求服务时提出QoS申请,源端收到该请求后,发出资源探测消息,资源探测消息会沿着源端到目的端的路由探测网络中每个节点上的可用带宽 (此处,没有考虑数据包的映射过程和认证过程,假设数据包都是合法用户的合理数据,已经获得了 AID与RID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且通过认证服务器的认证)。步骤2 如果带宽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则探测包到达最后一跳路由器,即目的端所接入的ASR后,会返回探测成功消息,由于分离映射机制,该消息不能直接送达源端,只能由网络节点逐跳转发到源端。
步骤3 源端将发送资源预留消息,该消息与探测消息一样,遍历源端到目的端的路由中的每个节点,通知路由器为该服务配置队列,并且预留带宽。当最后一跳路由器收到资源预留消息并完成配置后,会向目的端发送一个ACK消息,表明资源预留完毕,此时该实时服务就可以开始。步骤4 根据已经建立的路由以及预留好的资源,源端向目的端发送数据。步骤5 当服务完成后,目的端需要向源端提出撤销请求,源端收到该撤销请求后,将直接发送资源回收消息,回收预留在每个网络节点的资源。步骤6:当最后一跳路由器收到资源回收消息并完成回收后,向目的端发送ACK, 表明资源回收完毕。情况二 网络中的资源不能满足服务的请求步骤1 如果网络中的带宽资源不足,当资源探测消息到达带宽不足的节点后,该节点不再向路径上的下一个节点转发探测数据包,并且会向源端发送一个探测失败消息, 该消息也将逐跳转发到源端。步骤2 源端收到探测失败消息后,则向目的端发送资源预留失败消息,拒绝此次请求。情况三当网络中同时存在多个终端请求获得一定的质量保证时,每个终端根据其支付的费用被赋予一定的优先级,而与终端直接相连的接入交换路由器ASR根据终端的优先级高低以此为这些终端提供相应的质量保证。大体步骤如下步骤1 各个终端向与其相连的ASR汇报自己支付的费用,ASR根据支付列表对各个终端赋予一定的优先级。步骤2 =ASR优先针对高优先级的终端进行资源探测与预留,按着上述质量保证的步骤为终端进行服务质量保证。步骤3 若网络中的资源足够多,那么ASR会依次为各个终端先后进行资源探测与预留,从而保证各个终端的服务质量。步骤4:若网络中的资源不能满足所有终端的质量保证请求,则网络各个节点的资源在分配到一定程度后,拒绝后续终端的质量保证请求。步骤5 对于较低优先级的终端,由于网络资源已经不足,要么等待下一次的质量保证请求,要么按没有质量保证的尽力而为形式获得服务。上述三种情况下,保证了端到端服务质量,能够有效的解决一体化标识网络中的端到端服务质量保证问题,舍弃了集中式服务质量保证机制中的域内的服务质量管理器 UQoSM,摆脱了终端对服务质量管理器的依赖,降低了恶意终端对核心网重要服务器的危险,具有可扩展性好、鲁棒性强等优点。实例一参照图3和图4,对本发明一体化标识网络服务质量保证方法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3中,目的端D向源端S请求获得一个具有一定服务质量保证的实时服务。图3 中,1代表资源探测,2代表探测返回,3代表资源预留,4代表数据传输,其中的虚线代表数据流的流向。31为认证服务器,32为映射服务器。图4中为资源回收的示意图。其中,5代表资源回收请求,6代表资源回收,7代表
8资源回收确认。具体依照如下步骤进行数据传输。步骤1 目的端D(比如,用户)向源端S(比如,实时业务的服务器)请求一个实时服务,并请求网络能够提供一定的服务质量保证,目的端D向源端S提出QoS申请,源端 S收到请求后,发送探测包进行资源探测,沿着源端S到目的端D的路由探测每条链路的可用带宽。步骤2 如果路由上每条链路的带宽均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则探测包到达最后一跳路由器,即目的端D所接入的ASR后,会返回探测成功消息,该消息逐跳转发到源端S。步骤3 源端S发送资源预留消息,遍历源端S到目的端D的路由中的每个节点, 通知路由器为该服务配置队列,预留带宽。当最后一跳路由器收到资源预留消息并完成配置后,会向目的端D发送一个ACK消息,表明资源预留完毕,服务可用开始。步骤4 根据已经建立的路由以及预留的资源,源端S向目的端D发送数据。步骤5 当服务完成后,目的端D需要向源端S提出撤销请求,源端S收到后,发送资源回收消息,回收在每个网络节点处预留的资源。步骤6 当最后一跳路由器收到资源回收消息并完成回收后,向目的端D发送ACK, 表明资源回收完毕。一体化标识网络服务质量保证系统实施例实例二参照图5,图5为一体化标识网络服务质量保证系统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包括请求模块50、探测模块51、反馈模块52、预留模块53和传输模块M。其中,请求模块50,用于目的端从源端获取服务,并请求源端提供服务质量保证;探测模块51,用于源端在源端和目的端之间的每一路由上逐跳探测每条链路的可用资源,若存在可用资源不能满足资源需求的链路,则重新选择路由并进行探测;反馈模块52,用于当探测包到达目的端相连的 ASR后,若该路由上各条链路的资源均能够满足服务的要求,则将满足要求的路由作为探测结果反馈给源端;预留模块53,用于源端根据探测结果在该路由的每条链路进行资源预留,并在每个路由器设置相应的优先级队列;传输模块M,用于资源预留完成后,源端和目的端在完成资源预留的路由上进行数据传输。本实施例中,源端通过逐条链路探测的方式获得可用的网络资源,根据探测结果做出资源是否充足以及需要预留多少资源的决定,当预留完成后就会将预留结果通告给目的端,源端和目的端就可以在建立好的路径上完成数据传输。该方法能够为用户提供具有质量保证的多类型服务,具有可扩展性好、鲁棒性好等优点。该方法改进了现有的服务质量保证机制,实现了分布式的端到端服务质量保证。实例三参照图6,进一步的,在传输模块M之后,还可以依次连接有回收模块55和确认回收完毕的模块56。其中,回收模块55具体具体用于,当所述源端完成数据传输后,所述目的端需要向所述源端提出撤销请求,源端收到该撤销请求后,回收预留在每条链路上预留的资源;确认回收完毕模块具体用于,当最后一跳路由器收到资源回收消息并完成回收后,向目的端发送ACK,表明资源回收完毕。此外,探测模块51后还连接有拒绝服务模块,该模块用于若源端经过探测后,得到源端和目的端之间的所有路由的可用资源均不能满足服务的资源需求,则源端就拒绝目的端的该次具有一定质量保证的服务请求。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一体化标识网络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及系统进行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一体化标识网络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请求步骤,目的端从源端获取服务,并请求源端提供服务质量保证;探测步骤,在源端和目的端之间的每一路由上逐跳探测每条链路的可用资源,若存在可用资源不能满足资源需求的链路,则重新选择路由并进行探测;反馈步骤,当探测包到达与目的端相连的接入路由器ASR后,若该路由上各条链路的资源均能够满足服务的要求,则将满足要求的路由作为探测结果反馈给所述源端;预留步骤,所述源端根据所述探测结果在该路由的每条链路进行资源预留,并在每个路由器设置相应的优先级队列;传输步骤,资源预留完成后,源端和目的端在完成资源预留的路由上进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标识网络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步骤后还包括如下步骤回收步骤,当所述源端完成数据传输后,所述目的端向源端提出撤销请求,源端收到该撤销请求后,回收预留在每条链路上的资源;确认回收完毕步骤,当最后一跳路由器收到资源回收消息并完成回收后,向目的端发送确认字符ACK,表明资源回收完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标识网络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步骤后还包括如下步骤拒绝服务步骤若源端经过探测后,得到源端和目的端之间的所有路由的可用资源均不能满足服务的资源需求,则源端就拒绝目的端的该次具有一定质量保证的服务请求。
4.一种一体化标识网络服务质量保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请求模块,用于目的端从源端获取服务,并请求源端提供服务质量保证;探测模块,用于在源端和目的端之间的每一路由上逐跳探测每条链路的可用资源,若存在可用资源不能满足资源需求的链路,则重新选择路由并进行探测;反馈模块,用于当探测包到达与目的端相连的接入路由器ASR后,若该路由上各条链路的资源均能够满足服务的要求,则将满足要求的路由作为探测结果反馈给所述源端;预留模块,用于所述源端根据所述探测结果在该路由的每条链路进行资源预留,并在每个路由器设置相应的优先级队列;传输模块,用于资源预留完成后,源端和目的端在完成资源预留的路由上进行数据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标识网络服务质量保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后还依次连接有如下模块回收模块,用于当所述源端完成数据传输后,所述目的端向所述源端提出撤销请求,源端收到该撤销请求后,回收预留在每条链路上的资源;确认回收完毕模块,用于当最后一跳路由器收到资源回收消息并完成回收后,向目的端发送确认字符ACK,表明资源回收完毕。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标识网络服务质量保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模块后还连接有拒绝服务模块,该模块用于若源端经过探测后,得到源端和目的端之间的所有路由的可用资源均不能满足服务的资源需求,则源端就拒绝目的端的该次具有一定质量保证的服务请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标识网络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中,源端通过逐条链路探测的方式获得可用的网络资源,根据探测结果做出资源是否充足以及需要预留多少资源的决定,当预留完成后将预留结果通告给目的端,源端和目的端可以在建立好的路径上完成数据传输。该方法能够为用户提供具有服务质量保证的多类型服务,具有可扩展性好、鲁棒性强等优点。
文档编号H04L12/56GK102164092SQ20111013458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3日
发明者刘畅, 宋飞, 张宏科, 张思东, 李世勇, 杨冬, 董平, 薛淼, 陈佳, 高阳阳 申请人:北京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