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n隧道中继加速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05802阅读:16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Vpn隧道中继加速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VPN隧道中继加速技术。
背景技术
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多媒体的传输数据量越来越大,各种文件数据必须能够快速的实现网络传递,把握住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实时性,才是现代信息战的关键。传统的文件传输方式一般是,通讯的端点间点对点直接建立VPN通讯隧道,并通过隧道直接传输文件,这样当两个点间通讯速度慢时(如跨运营商进行网络通讯),VPN隧道的传输速度将更加缓慢,大文件传输时间超长,传输经常无法完成。现在很多VPN用户经常抱怨当跨ISP服务商进行安全数据传输时速度非常缓慢, 直接影响了业务进程和工作效率,这也是众多VPN产品无法向用户提供完美VPN解决方案的一个重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PN隧道中继加速技术,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VPN隧道中继加速技术,系合理使用VPN隧道中继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当同一个域内两点之间直接的数据传输不如通过该域内在线的第三个节点转发数据快速时,采用所述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转发提高网络传输速度。所述VPN隧道中继加速技术,其特征在于使用一套复杂算法判断是否通过所述 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进行转发。所述VPN隧道中继加速技术,其特征在于原来通讯两点的通讯延迟本身较小(在 50ms以内),不采用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转发。所述VPN隧道中继加速技术,其特征在于原来通讯两点的直连传输速度比经过所述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转发后的速度还快时,不采用所述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转发。所述VPN隧道中继加速技术,其特征在于原来通讯两点的通讯延迟比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转发大,而中间两点直接通讯的跳数比使用VPN隧道中继服务器后的通讯跳数少 8个以上,不采用所述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转发。所述VPN隧道中继加速技术,其特征在于当组内用户间数据传输可以通过组内其他用户做P2P转发,相对延迟较小时,不采用所述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转发。所述的VPN隧道中继加速技术,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动态检测的方式检查是否使用VPN隧道中继服务器或者P2P中转。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同一个域内的两点之间直接的数据传输不如通过该域内在线的第三个节点转发数据快速时,P2P客户端会采用隧道中继技术,通过中间节点转发相互间的通讯数据以提高网络传输速度。运用VPN隧道中继加速技术时,是使用了一套复杂算法进行是否通过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进行转发,从而保证合理地利用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进行转发加速网络传输。


图1为VPN隧道中继服务器技术原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图1揭示VPN隧道中继加速技术原理。广州用户和北京用户进行数据传输时,由于两地宽带接入服务商属于不同的宽带运营商,由于两者之间存在传输瓶颈,导致广州北京之间数据传输缓慢,使用线路侦测技术发现广州A和北京C互联速度很慢,并且分属于不同的运营服务商,此时运用VPN隧道中继服务器模块,就能使用部署在各大运营商的转发服务器为用户进行数据实时转发,通过使用部署在各运营商都具有较大带宽出口的转发服务器快速为双方转发需要传递的数据,可以明显改善传输速度。运用VPN隧道中继加速技术,使用了一套复杂算法进行是否通过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进行转发,如果当以下情况出现时通过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进行数据转发的权值降低,如果当权值降为0以下则不进行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转发,此时有可能导致少数VPN隧道中继服务器模块加载后测试结果不明显,有可能是数据传输根本没有走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转发服务器(判断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转发是否起作用的直观方法在通讯界面上点击一个远端用户,在”统计-隧道中”查看远端地址是否存在211. 157. 27. 222:668这个转发隧道(还有2台其他与之类似),如果它存在并且下方的接收发数据不断变化说明正在使用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转发服务器进行降低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转发权值的因素如下a.原来通讯两点的通讯延迟本身较小(在50ms以内);b.原来通讯两点的直连传输速度比经过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转发后的速度还快;c.原来通讯两点的通讯延迟比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转发大,但是中间两点直接通讯的跳数比使用VPN隧道中继服务器后的通讯跳数少8个以上,也不使用VPN隧道中继服务器,此处设计是为了避免过多跳数导致线路不稳定;d.当组内用户间数据传输可以通过组内其他用户做P2P转发,如果相对延迟较小,也不使用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转发.采用了动态检测的方式(每隔若干分钟进行一次网络最优化连接检查)来检查是否使用VPN隧道中继服务器或者P2P中转,所以如上所示的A到C之间的安达通传输线路永远不会存在一条永恒不变的固定线路,这也充分反映了 VPN隧道中继服务器技术的灵活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部分应用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适用于其他适合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转发的技术方案,这些技术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VPN隧道中继服务器技术,系合理使用VPN隧道中继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当同一个域内两点之间直接的数据传输不如通过该域内在线的第三个节点转发数据快速时,采用所述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转发提高网络传输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PN隧道中继加速技术,其特征在于使用一套复杂算法判断是否通过所述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进行转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VPN隧道中继加速技术,其特征在于原来通讯两点的通讯延迟本身较小(在50ms以内),不采用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转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VPN隧道中继加速技术,其特征在于原来通讯两点的直连传输速度比经过所述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转发后的速度还快时,不采用所述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转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VPN隧道中继加速技术,其特征在于原来通讯两点的通讯延迟比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转发大,而中间两点直接通讯的跳数比使用VPN隧道中继服务器后的通讯跳数少8个以上,不采用所述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转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VPN隧道中继加速技术,其特征在于当组内用户间数据传输可以通过组内其他用户做P2P转发,相对延迟较小时,不采用所述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转发。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VPN隧道中继加速技术,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动态检测的方式检查是否使用VPN隧道中继服务器或者P2P中转。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VPN隧道中继服务器技术,系合理使用VPN隧道中继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当同一个域内两点之间直接的数据传输不如通过该域内在线的第三个节点转发数据快速时,采用所述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转发提高网络传输速度。运用VPN隧道中继加速技术时,是使用了一套复杂算法进行是否通过VPN隧道中继服务器进行转发,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合理判断否使用VPN隧道中继服务器或者P2P中转,最终保证网络传输速度的最大化。
文档编号H04L29/08GK102281179SQ20111017414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7日
发明者李锟, 钱鑫伟 申请人:上海安达通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