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网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96948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光纤网络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直放站,尤其涉及一种光纤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光纤直放站工程组网方式简单,但该种光纤直放站呈星型组网模式,若某一远端机损坏则会出现一段区域的盲区,若近端机损坏则所有区域都将成为信号盲区,可靠性程度较低,仅适用于普通的、并且可靠性程度要求不高的民用移动通信系统的信号覆盖,但在轨道通信系统中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情况下不适用;目前,还存在采用基站A与基站B分别用光纤直放站交织组网的方式,可靠性程度相对较高,但是这种方式使用的设备较多且维护不便,覆盖距离也只能在6公里以内,当远端机故障时信号将增加2次切换,而且在近端机或主基站故障的情况下,整条线路区域电平覆盖等级都将全部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提供一种使用设备少,覆盖区域长,可靠性高的光纤网络系统。对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网络系统,包括
第一基站;
第一光近端机,与所述第一基站连接;
第~■基站;
第二光近端机,与所述第二基站连接;
第一光远端机,通过两条光纤与所述第一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通过一条光纤与所述第二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
第二光远端机,通过两条光纤与所述第一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通过一条光纤与所述第二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并与所述第一光远端机连接;
第三光远端机,通过两条光纤与所述第二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通过一条光纤与所述第一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并与所述第二光远端机连接;
第四光远端机,通过两条光纤与所述第二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通过一条光纤与所述第一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并与所述第三光远端机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的输入、输出信号的强度有一预设差异。光纤网络系统是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继设备系统,能够有效解决射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盲区问题;该系统包括光近端机和光远端机, 通过光纤将基站信号传送到光远端机,再经反馈系统发射,从而达到扩大其信号覆盖范围的目的。在铁路、地铁、轻轨的450MHz无线列调、TETRA、GSM_R专网集群轨道通信覆盖系统中,使用光纤网络系统对信号盲区进行覆盖具有建网速度快、避免导频污染、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但是,现有的光纤直放站,可靠性却达不到要求。而高可靠性对轨道通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发明除了提升光纤网络系统中,设备本身的可靠性之外,还在光纤网络系统组网方面实现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用传统的星型组网连接或普通的双重星型连接方式,光纤直放站的覆盖距离通常在6公里以内,本发明的最长覆盖距离达到16公里;现有的双重星型连接组网方式所需要的设备数量是本发明所需设备数量的两倍,设备多的情况下,其维护成本自然也会相应增加,且非常不便利,本发明在某一光远端机出现故障时不仅不会增加切换次数,而且原切换区域长度还将增加I倍,其切换成功率更高;现有技术中,单纯的星型组网连接在某远端机故障时会出现覆盖盲区,普通的双重星型连接组网在某远端机故障时将增加两次切换, 并且使用传统的星型组网连接方案在基站或光近端机故障时所有覆盖区域将成为盲区,普通的双重星型连接方案整个覆盖区域信号等级会全部下降,而本发明即使出现了故障,也只有一半的覆盖区域信号等级会下降,并不会出现盲区,且切换成功率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网络系统,采用高可靠性的单网交织工程组网,改变了传统的光纤直放站的组网模式,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轨道通信信号覆盖区域和可靠性等问题。本发明所述的第一光远端机、第二光远端机、第三光远端机和第四光远端机都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上,其中,所述第一光远端机,通过两条光纤与所述第一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作为第一光远端机通信的主用通道;通过一条光纤与所述第二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作为第一光远端机通信的备用通道。所述第二光远端机,通过两条光纤与所述第一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作为第二光远端机通信的主用通道;通过一条光纤与所述第二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作为第二光远端机通信的备用通道;所述第二光远端机还与所述第一光远端机连接;所述第三光远端机,通过两条光纤与所述第二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作为第三光远端机通信的主用通道;通过一条光纤与所述第一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作为第三光远端机通信的备用通道;所述第三光远端机与所述第二光远端机连接; 所述第四光远端机,通过两条光纤与所述第二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作为第四光远端机通信的主用通道;通过一条光纤与所述第一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作为第四光远端机通信的备用通道;所述第四光远端机与所述第三光远端机连接;也就是说,每一个光远端机都同时对外发射2路信号,该发射信号分别来自于相应的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且任一光远端机与相邻的光远端机连接,如此,便能够实现单网交织的高可靠性光纤网络系统, 增加了覆盖区域,在此基础上,所述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的输入、输出信号的强度有一预设差异,这两个光近端机互为主备却在不同的光远端机中收取信源,保证了其在工作过程中不受干扰,并且在某一光近端机损坏时另一光近端机仍能提供良好的信源,再进一步提闻其可罪性。优选的,所述第一光远端机、第二光远端机、第三光远端机和第四光远端机采用星型组网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上。本发明进一步采用上述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能够实现高可靠的光纤网络系统, 增加了覆盖区域,保证了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的工作过程互为主备且不受干扰, 在此基础上,所述第一光远端机、第二光远端机、第三光远端机和第四光远端机采用星型组网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上,使得组网方式更加灵活、可控,便于维护。优选的,所述第一光远端机、第二光远端机、第三光远端机和第四光远端机之间采用泄漏电缆连接。本发明进一步采用上述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能够实现高可靠的光纤网络系统, 增加了覆盖区域,保证了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的工作过程互为主备且不受干扰, 在此基础上,所述第一光远端机、第二光远端机、第三光远端机和第四光远端机之间采用泄漏电缆连接,尤其是在轨道通信系统呈现狭长条状形的情况下,使用泄漏电缆连接作为覆盖天线,特别适用于隧道工程环境的覆盖,信号稳定,可靠性高。优选的,所述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的输入、输出信号强度相差6dB。本发明进一步采用上述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能够实现高可靠的光纤网络系统, 增加了覆盖区域,保证了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的工作过程互为主备且不受干扰, 即使隧道等狭长的工程环境中,也能够保证信号稳定,在此基础上,所述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的输入、输出信号强度相差6dB,更进一步保证所述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的工作不受干扰。优选的,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两路AC/DC单元和DC/DC单元构成冗余备份电源模块。本发明进一步采用上述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能够实现高可靠的光纤网络系统, 增加了覆盖区域,保证了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的工作过程互为主备且不受干扰, 在此基础上,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两路AC/DC单元和DC/DC单元构成冗余备份电源模块,实现了电源模块的冗余备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其稳定性。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采用交叉热备份。本发明进一步采用上述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能够实现高可靠的光纤网络系统, 增加了覆盖区域,保证了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的工作过程互为主备且不受干扰, 实现了电源模块的冗余备份,在此基础上,所述电源模块采用交叉热备份,实现了热备份切换功能,维护时无需断电。优选的,还包括具有备份切换的功放模块,所述功放模块包括
光单元;
上行低噪放,与所述光单元连接;
下行第一功放和下行第二功放,所述下行第一功放和下行第二功放通过切换开关与所述光单元连接;
功放双工器,与所述上行低噪放连接,所述下行第一功放和下行第二功放的输出端通过切换开关与所述功放双工器连接;
第一隔直器和第二隔直器,与所述功放双工器连接。本发明进一步采用上述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能够实现高可靠的光纤网络系统, 增加了覆盖区域,保证了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的工作过程互为主备且不受干扰, 在此基础上,所述功放模块采用备份切换实现了冗余,在任一功放出现故障时,可以自动切换至另一功放上,再进一步提高了其可靠性。优选的,所述第一光远端机、第二光远端机、第三光远端机和第四光远端机分别采用相应的主、备和从设备实现光单元的热备份。本发明进一步采用上述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所述第一光远端机、第二光远端机、第三光远端机和第四光远端机分别采用相应的主、备和从设备实现光单元的热备份,使
6得组网方式更加灵活,整套光纤网络系统具备全冗余模块的交叉热备份特性,系统稳定,维护方便。


图I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是现有技术中星型组网的连接示意图3是现有技术中双重星型组网的连接示意图4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电源模块示意图5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功放模块示意图6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光远端机的备份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I :
如图I所示,本例提供一种光纤网络系统,包括
第一基站;
第一光近端机,与所述第一基站连接;
第~■基站;
第二光近端机,与所述第二基站连接;
第一光远端机,通过两条光纤与所述第一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通过一条光纤与所述第二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
第二光远端机,通过两条光纤与所述第一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通过一条光纤与所述第二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并与所述第一光远端机连接;
第三光远端机,通过两条光纤与所述第二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通过一条光纤与所述第一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并与所述第二光远端机连接;
第四光远端机,通过两条光纤与所述第二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通过一条光纤与所述第一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并与所述第三光远端机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的输入、输出信号的强度有一预设差异。光纤网络系统是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继设备系统,能够有效解决射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盲区问题;该系统包括光近端机和光远端机, 通过光纤将基站信号传送到光远端机,再经反馈系统发射,从而达到扩大其信号覆盖范围的目的。在铁路、地铁、轻轨的450MHz无线列调、TETRA、GSM_R专网集群轨道通信覆盖系统中,使用光纤网络系统对信号盲区进行覆盖具有建网速度快、避免导频污染、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但是,现有的光纤直放站,可靠性却达不到要求。而高可靠性对轨道通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例除了提升光纤网络系统中,设备本身的可靠性之外,还在光纤网络系统组网方面实现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用传统的星型组网连接或普通的双重星型连接方式,如图2或图3所示,光纤直放站的覆盖距离通常在6公里以内,本例的最长覆盖距离达到16公里;现有的双重星型连接组网方式所需要的设备数量是本例所需设备数量的两倍,设备多的情况下,其维护成本自然也会相应增加,且非常不便利,本例在某一光远端机出现故障时不仅不会增加切换次数,而且原切换区域长度还将增加I倍,其切换成功率更高;现有技术中,单纯的星型组网连接在某远端机故障时会出现覆盖盲区,普通的双重星型连接组网在某远端机故障时将增加两次切换,并且使用传统的星型组网连接方案在基站或光近端机故障时所有覆盖区域将成为盲区,普通的双重星型连接方案整个覆盖区域信号等级会全部下降,而本例即使出现了故障,也只有一半的覆盖区域信号等级会下降,并不会出现盲区,且切换成功率高。本例提供一种光纤网络系统,采用高可靠性的单网交织工程组网,改变了传统的光纤直放站的组网模式,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轨道通信信号覆盖区域和可靠性等问题。本例所述的第一光远端机、第二光远端机、第三光远端机和第四光远端机都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上,其中,所述第一光远端机,通过两条光纤与所述第一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作为第一光远端机通信的主用通道;通过一条光纤与所述第二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作为第一光远端机通信的备用通道。所述第二光远端机,通过两条光纤与所述第一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作为第二光远端机通信的主用通道;通过一条光纤与所述第二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作为第二光远端机通信的备用通道;所述第二光远端机还与所述第一光远端机连接;所述第三光远端机,通过两条光纤与所述第二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作为第三光远端机通信的主用通道;通过一条光纤与所述第一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作为第三光远端机通信的备用通道;所述第三光远端机与所述第二光远端机连接;所述第四光远端机,通过两条光纤与所述第二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作为第四光远端机通信的主用通道;通过一条光纤与所述第一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作为第四光远端机通信的备用通道;所述第四光远端机与所述第三光远端机连接;也就是说,每一个光远端机都同时对外发射2路信号,该发射信号分别来自于相应的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如此,便能够实现单网交织的高可靠性光纤网络系统,增加了覆盖区域,在此基础上,所述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的输入、输出信号的强度有一预设差异,这两个光近端机互为主备却在不同的光远端机中收取信源,保证了其在工作过程中不受干扰,并且在某一光近端机损坏时另一光近端机仍能提供良好的信源,再进一步提高其可靠性。实施例2
与实施例I不同的是,本例所述第一光远端机、第二光远端机、第三光远端机和第四光远端机采用星型组网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上。本例进一步采用上述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能够实现高可靠的光纤网络系统,增加了覆盖区域,保证了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的工作过程互为主备且不受干扰,在此基础上,所述第一光远端机、第二光远端机、第三光远端机和第四光远端机采用星型组网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上,使得组网方式更加灵活、可控,便于维护。实施例3
与实施例I不同的是,本例所述第一光远端机、第二光远端机、第三光远端机和第四光远端机之间采用泄漏电缆连接。本例进一步采用上述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能够实现高可靠的光纤网络系统,增加了覆盖区域,保证了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的工作过程互为主备且不受干扰,在此基础上,所述第一光远端机、第二光远端机、第三光远端机和第四光远端机之间采用泄漏电缆连接,尤其是在轨道通信系统呈现狭长条状形的情况下,使用泄漏电缆连接作为覆盖天线,特别适用于隧道工程环境的覆盖,信号稳定,可靠性高。实施例4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本例所述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的输入、输出信号强度相差6dB。本例进一步采用上述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能够实现高可靠的光纤网络系统,增加了覆盖区域,保证了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的工作过程互为主备且不受干扰,即使隧道等狭长的工程环境中,也能够保证信号稳定,在此基础上,所述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的输入、输出信号强度相差6dB,更进一步保证所述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的工作不受干扰。实施例5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本例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两路AC/DC 单元和DC/DC单元构成冗余备份电源模块。本例进一步采用上述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能够实现高可靠的光纤网络系统,增加了覆盖区域,保证了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的工作过程互为主备且不受干扰,在此基础上,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两路AC/DC单元和DC/DC单元构成冗余备份电源模块,实现了电源模块的冗余备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其稳定性。实施例6
与实施例5不同的是,本例所述电源模块采用交叉热备份。本例进一步采用上述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能够实现高可靠的光纤网络系统,增加了覆盖区域,保证了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的工作过程互为主备且不受干扰,实现了电源模块的冗余备份,在此基础上,所述电源模块采用交叉热备份,实现了热备份切换功能,维护时无需断电。实施例7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本例还包括具有备份切换的功放模块,所述功放模块包括
光单元;
上行低噪放,与所述光单元连接;
下行第一功放和下行第二功放,所述下行第一功放和下行第二功放通过切换开关与所述光单元连接;
功放双工器,与所述上行低噪放连接,所述下行第一功放和下行第二功放的输出端通过切换开关与所述功放双工器连接;
第一隔直器和第二隔直器,与所述功放双工器连接。本例进一步采用上述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能够实现高可靠的光纤网络系统,增加了覆盖区域,保证了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的工作过程互为主备且不受干扰,在此基础上,所述功放模块采用备份切换实现了冗余,在任一功放出现故障时,可以自动切换至另一功放上,再进一步提高了其可靠性。实施例8 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本例所述第一光远端机、第二光远端机、第三光远端机和第四光远端机分别采用相应的主、备和从设备实现光单元的热备份。如图6所示,其连接方式可以为采用双工器连接主用光近端机和备用光近端机, 其中主用光近端机通过主、备光纤连接至相应的光远端机的上行低噪放和下行功放,再通过双工器和隔直器实现输出;主用光近端机通过从光纤连接至相应的光远端机的上行低噪放和下行功放,再通过双工器和隔直器实现输出,再通过双工器和隔直器实现输出;倘若任一光近端机或任一光远端机出现故障,则自动切换至另一光近端机或另一光远端机,保证通信的稳定。本例进一步采用上述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所述第一光远端机、第二光远端机、 第三光远端机和第四光远端机分别采用相应的主、备和从设备实现光单元的热备份,使得组网方式更加灵活,整套光纤网络系统具备全冗余模块的交叉热备份特性,系统稳定,维护方便。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纤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站;第一光近端机,与所述第一基站连接;第~■基站;第二光近端机,与所述第二基站连接;第一光远端机,通过两条光纤与所述第一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通过一条光纤与所述第二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第二光远端机,通过两条光纤与所述第一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通过一条光纤与所述第二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并与所述第一光远端机连接;第三光远端机,通过两条光纤与所述第二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通过一条光纤与所述第一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并与所述第二光远端机连接;第四光远端机,通过两条光纤与所述第二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通过一条光纤与所述第一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并与所述第三光远端机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的输入、输出信号的强度有一预设差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纤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远端机、第二光远端机、第三光远端机和第四光远端机采用星型组网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纤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远端机、第二光远端机、第三光远端机和第四光远端机之间采用泄漏电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的输入、输出信号强度相差6dB。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两路AC/DC单元和DC/DC单元构成冗余备份电源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采用交叉热备份。
7.根据权利要求I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备份切换的功放模块,所述功放模块包括光单元;上行低噪放,与所述光单元连接;下行第一功放和下行第二功放,所述下行第一功放和下行第二功放通过切换开关与所述光单元连接;功放双工器,与所述上行低噪放连接,所述下行第一功放和下行第二功放的输出端通过切换开关与所述功放双工器连接;第一隔直器和第二隔直器,与所述功放双工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I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远端机、第二光远端机、第三光远端机和第四光远端机分别采用相应的主、备和从设备实现光单元的热备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两路AC/DC单元和DC/DC单元构成交叉冗余热备份电源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远端机、第二光远端机、第三光远端机和第四光远端机分别采用相应的主、备和从设备实现光单元的热备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网络系统,包括第一基站;第一光近端机;第二基站;第二光近端机;第一光远端机,通过两条光纤与所述第一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通过一条光纤与所述第二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第二光远端机,通过两条光纤与所述第一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通过一条光纤与所述第二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第三光远端机,通过两条光纤与所述第二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通过一条光纤与所述第一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第四光远端机,通过两条光纤与所述第二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通过一条光纤与所述第一光近端机交换光信息;任一光远端机与相邻的光远端机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光近端机和第二光近端机的输入、输出信号的强度有一预设差异。
文档编号H04B10/12GK102611503SQ20111044144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6日
发明者余华安, 林凯, 柯玉冰, 马印斌 申请人:深圳市虹远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