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持电池热拔插的手机及其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35813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支持电池热拔插的手机及其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电池的供电技术。 技术背景手机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一部通讯工具,他已成为一集拍照、视频、游戏、导航、办公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工具,其中有一个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是手机电池充一次电能用多长时间。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加,使手机的耗电量急剧上升,一般情况下,手机电池只能支持两天左右,如果用的多,可能连一天也用不了。一般用户会为手机配多块电池以满足需要,可什么时候应该为电池充电或更换电池,怎样用尽电池每次充电后的所有可用电量呢? 一般情况下,用户看到手机所剩电量不多时会为手机充电或更换电池,为的是不让手机因电池没电而中断电话或其他不宜中断的任务。其实这个时候,电池的可用剩余电量仍有总可用电量的10% -20%,就是在手机提示用户电池电量低的时候,也仍有约5%的可用剩余电量。这时候如果为电池充电或更换电池,剩余的这部分电量就白白浪费掉了,厂家也提示用户新电池前三次充电要多充一会以激活电池的全部容量,也为了减缓电池的记忆效应。手机电池的寿命是按充电次数计算的,如果每次都在剩余10%电量时为其充电,那么这块电池的总共可使用的电量等于少了约10%。寿命也相当缩短了十分之一,这对资源和能源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对环境也是一种破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如果手机能在不关机(不中断正在进行的任务)的情况下更换电池,就像服务器上常用的“热插拔”技术一样,就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但手机毕竟和服务器不一样,最大的区别就是两者的体积要求,服务器可以根据需要增加体积,但手机不能,因为手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便携性;再者是成本,使用服务器的大多是企业、机关,但使用手机的是个人,价格可能成为他们是否选择该产品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就是操作方式,服务器有专业管理人员维护,手机就是普通用户个人操作,因此操作是否简单也尤为重要。所以,手机电池的“热插拔”技术应该具有以下特点a.热插拔模块体积小;b.成本低;c.操作简单。本设计具备上述的全部特点,下面给予介绍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支持电池热拔插手机及其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路与充电电路,供电电路输入端与手机电池仓的金属导电电极电性相连, 供电电路输出端与手机主电路电性相连;充电电路与供电电路的电器元件方向相反。所述供电电路中,用两个二极管的正极端分别与一根导线的一端组成两对电路输入端,两个二极管的负极电性相连后引出的一根导线与输入端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电性相连后引出的另一根导线组成一对作为电路输出端,在引出的两根导线中并联一电容。电极,包括设于手机电池仓的两组金属导电电极和设于电池上的两组电极缺口, 电池上的两组电极缺口中只有有凹口或凸点的一端有金属导电电极,另一端为空。所述的手机电池仓的电极与电池的电极在电池旋转过程中保持电性连接。[0006]手机与电池相卡的凸点和凹口,包括设于手机电池仓的长方体凸点和电池上的凹口,或将长方体凸点设于电池上和将凹口设于手机电池仓。所述的手机与电池相卡的凸点和凹口,该凸点凸出其所在平面部分为一长方体,该凹口为一留有缺口的圆形凹口 ;凹口的深度等于长方体凸出其所在平面的高度,圆形的直径等于凸出的长方体与所在平面平行的长方形面的对角线长度,圆形凹口的缺口宽度等于凸出的长方体与所在平面平行的长方形面的宽,圆形凹口的缺口的深度等于圆形凹口的深度。

图1为本设计的供电电路图。图2为本设计的手机电池仓。图3为本设计的手机电池仓的长方体凸点。图4为本设计的电池。图5为本设计的电池上圆形凹口。附图标记说明1.电路输入端,与手机电池仓的金属导电电极电性相连。2.电路输出端,与手机主电路电性相连。3.手机电池仓。4、5手机电池仓为与电池上圆形凹口相卡而设计的长方体凸点。6,7.手机电池仓的金属导电电极。8.手机电池仓的长方体凸点。9.电池上的电极口,无金属导电电极。10.电池上的电极口,有金属导电电极。11、12.电池上与为手机电池仓的长方体凸点相卡而设计的圆形凹口。13.电池上的图形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来介绍本设计图1为我设计的电路图,此电路加在原手机电池仓电极与手机主电路之间,电路输入端的两组正负极分别与手机电池仓的两组金属导电电极电性相连,电路输出端与手机主电路电性相连。这组电路起分路供电与平稳电压作用,其中电容缓冲更换电池时产生的电压波动,二极管防止在更换电池过程中两块电池间形成回路(在更换电池时会出现短暂性两块电池同时供电或充电)。充电电路与之原理相同,区别是电器元件方向相反。图2为我所设计的手机电池仓的视图。其中包括⑥、⑦所示金属导电电极,此电极为与手机电池仓垂直的导电金属片。④、⑤所示长方体凸点是留在电池仓侧壁上的为与电池上的圆形凹口相卡的长方体凸点。长方体的宽与电池上圆形凹口的缺口宽相等,长的平方等于圆形凹口的直径的平方减去长方体宽的平方,高等圆形凹口的深。图3为我所设计的电池视图,电池的长、宽、高略小于手机电池仓的长、宽、高,使电池仓可以容下电池且留有电池旋转的活动空间。⑨.电池上的电极口,无金属导电电极。⑩.电池上的电极口,有金属导电电极,金属导电电极与圆形凹口在电池的同一端。 、 是电池上圆形凹口,圆形凹口侧方留有缺口,缺口宽度小于圆形凹口直径的二分之一,深度等于圆形凹口的深度。在圆形凹口与长方体凸点的配合下使只有电池与手机垂直时才可以将电池上有凹口一端的两个凹口对着手机上的长方体凸点放入手机电池仓,此时手机电池仓的电极已经与电池的电极做了电性连接,然后把电池以电池上的圆形凹口为圆心旋转90度放入电池仓。由于电池上的圆形凹口的缺口随电池旋转了 90度,凹口的位置与长方体的位置错开,电池有圆形凹口的一端将不能首先脱离电池仓。想将电池取出,必须先将电池上无圆形凹口的一端抬起以圆形凹口为圆心旋转90度至电池与手机垂直,才可拨出电池。如果将长方体凸点做在电池上,圆形凹口做在手机上,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首先在新设计手机时,在手机主电路中加入附图1所示电路,此电路加在原手机电池仓电极与主电路之间,电路输入端的两组正负极分别与手机电池仓的两组金属导电电极电性相连,电路输出端与手机主电路电性相连。把电池仓的两组电极设计成与手机垂直的导电金属片,并在电池仓的四角附近设计四个长方体凸点,如图2,3所示。在电池上留有两组电极缺口与两个圆形凹口,但只有靠近圆形凹口的一端有金属导电电极,另一端为空电极,如图3、4、5所示。下面介绍使用方法首次使用时,将手机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首次装入电池时,将电池有圆形凹口一端垂直插入电池仓任一端的长方体凸点,此时电池上的电极会与电池仓的电极做电性连接,然后将电池以电池上的圆形凹口为圆心旋转90度放入电池仓,完成后就可以开机使用了。在更换电池时,首先把备用电池准备好,保持手机开机状态。把电池仓中的电池无电极的一端抬起以电池上的圆形凹口为圆心旋转90度(此过程中电池的电极与电池仓的电极始终保持电性连接,在旋转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非常短暂的接触不良,所加电路中的电容可以过滤这些波动让手机得到正常供电,手机不会断电关机),保持这个位置不要让长方体凸点从圆形凹口中出来(另一端有圆形凹口与长方体凸点的相卡作用是不能先抬起的)。然后将备用电池有圆形凹口一端的缺口对着的长方体凸点垂直插入电池仓的另一端,这时备用电池的电极会与电池仓的电极电性连接,手机会得到两块电池的同时供电, 但由于所加电路中二极管的作用这两块电池之间不会形成回路而损害电池,浪费电能。插好后就可以将原来的电池从电池仓中拨出来,将备用电池以电池上的圆形凹口为圆心旋转 90度放入电池仓(此过程中电池的电极与电池仓的电极始终保持电性连接,在旋转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非常短暂的接触不良,所加电路中的电容可以过滤这些波动让手机得到正常供电,手机不会断电关机),更换电池完成。取出电池时,先将手机关机,把电池仓中的电池无电极的一端抬起以电池上的圆形凹口为圆心旋转90度至与手机垂直,取下电池就可以了。
权利要求1.一种支持电池热拔插手机及其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路与充电电路,供电电路输入端与手机电池仓的金属导电电极电性相连,供电电路输出端与手机主电路电性相连;充电电路与供电电路的电器元件方向相反;电极,包括设于手机电池仓的两组金属导电电极和设于电池上的两组电极缺口,电池上的两组电极缺口中只有有凹口或凸点的一端有金属导电电极,另一端为空;手机与电池相卡的凸点和凹口,包括设于手机电池仓的长方体凸点和电池上的凹口, 或将长方体凸点设于电池上和将凹口设于手机电池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及其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中,用两个二极管的正极端分别与一根导线的一端组成两对电路输入端,两个二极管的负极电性相连后引出的一根导线与输入端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电性相连后引出的另一根导线组成一对作为电路输出端,在引出的两根导线中并联一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及其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机电池仓的电极与电池的电极在电池旋转过程中保持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及其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机与电池相卡的凸点和凹口,该凸点凸出其所在平面部分为一长方体,该凹口为一留有缺口的圆形凹口 ;凹口的深度等于长方体凸出其所在平面的高度,圆形的直径等于凸出的长方体与所在平面平行的长方形面的对角线长度,圆形凹口的缺口宽度等于凸出的长方体与所在平面平行的长方形面的宽,圆形凹口的缺口的深度等于圆形凹口的深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持电池热插拔的手机及其电池,包括用于防止两块电池间形成回路的和缓冲电压波动的电路,手机电池仓的双组电极和电池上的双组电极口单组电极以及设于手机电池仓和电池上的凸点和凹口。本实用新型给手机提供电池热插拔功能,可让用户在不关机(不中断正在运行的任务)的情况下更换手机电池。
文档编号H04M1/02GK202111752SQ20112008555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8日
发明者任子俊 申请人:任子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