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38725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麦克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电转换器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麦克风。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体积不断减小,人们对这些便携电子产品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也要求与之配套的电子零件的体积不断减小、性能和一致性不断提高。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上述便携电子产品的重要零件之一的麦克风产品领域也推出了很多的新型产品,其中以全指向的背极式麦克风为代
表广品。对于普通全指向背极式麦克风产品的工作原理,如附图1为一种常规的全指向背极式麦克风产品剖面图,包括外壳1和线路板2构成麦克风的外部封装结构,在线路板2上设有声孔21,在封装结构内部设有由膜片3、垫片4、极板5组成的平行板电容器,所述平行板电容器通过绝缘腔7内部的金属环6和外壳1与线路板2电连接,所述极板5上设有极板孔51,所述膜片3与所述外壳1底部之间形成第一空腔11,所述第一空腔11为所述麦克风的后腔,由于这种固定结构使麦克风的后腔体积有限,限制了麦克风的极限灵敏度,对产品的电性能要求造成了限制。由此,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并且能够调节麦克风的极限灵敏度,达到产品要求电性能的一种麦克风。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能够调节麦克风的极限灵敏度,达到产品电性能要求的一种麦克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麦克风,包括由外壳和线路板组成的外部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内部设有膜片、垫片以及极板组成的平行板电容器,所述平行板电容器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膜片与所述外壳底部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平行板电容器和所述线路板之间设有金属环和套设在所述金属环外周上的绝缘腔,所述平行板电容器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金属环和所述外壳分别电连接到所述线路板上,所述线路板上还设置有声孔,其中,所述绝缘腔与所述外壳侧壁之间间隔形成第二空腔,并且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相通。此外,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绝缘腔外侧与所述外壳侧壁邻接设置。此外,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平行板电容器与所述外壳底部之间设置有支撑装置。此外,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壳底部设有容纳所述支撑装置的第一凹槽。此外,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装置为四个间隔设置的柱状金属支撑柱。 此外,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装置为四个间隔设置的“L”型支撑台。 此外,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绝缘腔上设有容纳所述垫片和所述膜片的第二凹槽,所述外壳内设有固定所述绝缘腔与所述柱状金属支撑柱的固定台。此外,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膜片和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L”型支撑台内,所述外壳上设有固定所述“L”型支撑台和所述绝缘腔的固定台。此外,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声孔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所对应的所述线路板上。此外,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声孔设置在所述金属环环绕区域内的所述线路板上。利用上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麦克风,通过所述绝缘腔与所述外壳侧壁之间间隔形成第二空腔,并且所述膜片与所述外壳底部之间形成的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相通。在不影响电路连接的基础上,通过将声孔设置在线路板上的不同位置,可以增大麦克风的后腔体积,提高了产品的极限灵敏度,实现产品要求的电性能。

通过参考
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柱状金属支撑柱结构形式的剖面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柱状金属支撑柱的俯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绝缘腔的俯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L”型支撑台结构形式的剖面图。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 “L”型支撑台的俯视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柱状金属支撑柱结构形式的剖面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L”型支撑台结构形式的剖面图。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柱状金属支撑柱结构形式的剖面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柱状金属支撑柱的俯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绝缘腔的俯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L”型支撑台结构形式的剖面图;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L”型支撑台的俯视图。如图2-9所示,一种麦克风,包括由外壳1和线路板2组成的外部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内部设有膜片3、垫片4以及极板5组成的平行板电容器,所述平行板电容器安装在所述外壳1的底部,所述膜片3与所述外壳1底部之间形成第一空腔11,所述平行板电容器和所述线路板2之间设有金属环6和套设在所述金属环6外周上的绝缘腔7,所述平行板电容器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金属环6和所述外壳1分别电连接到所述线路板2上,所述极板5上设有极板孔51,所述线路板2上还设置有声孔21,其中,所述绝缘腔7与所述外壳1侧壁之间间隔形成第二空腔12,并且所述第一空腔11和所述第二空腔12相通。此外,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腔7外侧与所述外壳1侧壁邻接设置。这种设计可以利用外壳侧壁来做支撑,固定封装结构内部零部件。此外,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平行板电容器与所述外壳1底部之间设置有支撑装置,能够很好的将第一空腔11和第二空腔12连通,设计简单且容易实现。此外,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1底部设有容纳所述支撑装置的第一凹槽 10,能够很好的固定支撑装置,防止由于颤动影响产品的电性能。此外,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装置为四个间隔设置的柱状金属支撑柱8, 设计简单且支撑效果好。此外,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装置为四个间隔设置的“L”型支撑台81,能够容纳膜片3和垫片4,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且设计简单并容易实现。此外,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腔7上设有容纳所述垫片4和所述膜片3的第二凹槽71,能够很好的将垫片4和膜片3固定,所述外壳1内设有固定所述绝缘腔7与所述柱状金属支撑柱8的固定台9,能够很好的将绝缘腔7和柱状金属支撑柱8固定。防止绝缘腔7与柱状金属支撑柱8错位造成产品性能异常。此外,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膜片3和所述垫片4设置在所述“L”型支撑台81 内,能够将膜片3和垫片4固定在一起,所述外壳1上设有固定所述“L”型支撑台81和所述绝缘腔7的固定台9,防止绝缘腔7与“L”型支撑台81错位造成产品性能异常。此外,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声孔21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12所对应的所述线路板2上。这种设计使膜片、垫片、极板、金属环以及线路板包围形成麦克风的后腔,增大了后腔的体积。利用上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麦克风,通过所述绝缘腔与所述外壳侧壁之间间隔形成第二空腔,所述膜片与所述外壳底部之间形成的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相通。在不影响电路连接的基础上,通过将声孔设置在第二空腔所对应的所述线路板上,使膜片、垫片、 极板、金属环以及线路板包围形成麦克风的后腔,增大了后腔的体积,提高了产品的极限灵敏度,实现产品要求的电性能。实施例二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柱状金属支撑柱结构形式的剖面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L”型支撑台结构形式的剖面图。如图10、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将声孔21设置在所述金属环6环绕区域内的所述线路板2上,使第一空腔11 和所述第二空腔12连通形成麦克风的后腔。这种结构的麦克风使后腔的体积更大,更容易提高产品的极限灵敏度,实现产品要求的电性能。以上实施例所采用的支撑装置为柱状金属支撑柱或“L”型支撑台,现实中还可以利用其它形式的支撑装置或采用其它改造来实现将以上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的连通,上述实施例中支撑装置的数量为四个,现实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实施情况采用不同的数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这些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不再详细描述。
权利要求1.一种麦克风,包括由外壳和线路板组成的外部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内部设有膜片、垫片以及极板组成的平行板电容器,所述平行板电容器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膜片与所述外壳底部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平行板电容器和所述线路板之间设有金属环和套设在所述金属环外周上的绝缘腔,所述平行板电容器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金属环和所述外壳分别电连接到所述线路板上,所述线路板上还设置有声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腔与所述外壳侧壁之间间隔形成第二空腔,并且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腔外侧与所述外壳侧壁邻接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板电容器与所述外壳底部之间设置有支撑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底部设有容纳所述支撑装置的第一凹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为四个间隔设置的柱状金属支撑柱。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为四个间隔设置的“L”型支撑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腔上设有容纳所述垫片和所述膜片的第二凹槽,所述外壳内设有固定所述绝缘腔与所述柱状金属支撑柱的固定台。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和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L”型支撑台内,所述外壳上设有固定所述“L”型支撑台和所述绝缘腔的固定台。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孔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所对应的所述线路板上。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孔设置在所述金属环环绕区域内的所述线路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麦克风,包括由外壳和线路板组成的外部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内部设有膜片、垫片以及极板组成的平行板电容器,所述平行板电容器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膜片与所述外壳底部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平行板电容器和所述线路板之间设有金属环和套设在所述金属环外周上的绝缘腔,所述平行板电容器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金属环和所述外壳分别电连接到所述线路板上,所述线路板上还设置有声孔,其中,所述绝缘腔与所述外壳侧壁之间间隔形成第二空腔,并且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相通。通过将声孔设置在线路板上的不同位置,可以增大麦克风的后腔体积,提高了产品的极限灵敏度,实现产品要求的电性能。
文档编号H04R1/08GK202135283SQ20112022141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8日
发明者党茂强, 李欣亮, 王友, 王显彬 申请人: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