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接式喇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44118阅读:15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接式喇叭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喇叭,特别是涉及一种外接式喇叭。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电子产品亦在更新换代,一般人想在外听音乐或其它多媒体的声音,一般会使用耳机来聆听,耳机不但可以避免影响到其它人而且方便携带,使用耳机确有其便利性,耳机已成为电子产品的必要配件。然而,长期使用耳机对于使用者而言会造成其不适感,而且,一副耳机不能使几个使用者同时分享声音信息。因此,有的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在不影响其它人的情况下再多携带一组喇叭,通过喇叭达到播音的效果。然而随者科技的进步,虽然喇叭朝着轻、小、薄方
向发展,随身携带一组不常用的喇叭仍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有鉴于些,如何减小外接喇叭的体积,让使用者方便携带,便成了本实用新型欲改进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让使用者方便携带的外接式喇叭。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接式喇叭,包括外壳、导音部、旋转体及调节部。外壳呈圆柱筒状的中空结构,外壳的中空结构贯穿前后端面,且外壳沿其后侧缘向前冲切有一缺口;导音部安装于外壳内的前端;旋转体可旋转地安装于外壳内的后端,旋转体的后端侧表面对应缺口凹设有一凹槽,旋转体的后端面上开设有一滑动槽,滑动槽与凹槽连通,滑动槽侧底端向滑动槽内凸设有卡合条,旋转体于卡合条下方进一步开设有一与凹槽连通的卡槽;调节部安装于外壳后端并可滑动的连接于旋转体上,调节部前端面上沿其径向的两端邻近调节部侧缘处分别设置有音频插头和滑动柱,滑动柱伸入滑动槽内。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外接式喇叭通过旋转体可旋转的安装于外壳内的后端,调节部安装于外壳后端并可滑动的连接于旋转体上,旋转调节部带动旋转体在外壳内转动,以调整缺口、凹槽及音频插头的相对位置,而实现拉出旋转体以更换电池或露出音频插头以和多媒体产品进行电性连接不同功用的转换,从而减小了外接喇叭的体积,让使用者方便携带。

图I为本实用新型外接式喇叭的立体图。图2为图I所示外接式喇叭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接式喇叭的旋转体的剖视图。图4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外接式喇叭的不同状态的立体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0012]外接式喇叭 100导音部10通孔11外壳20缺口21旋转体30卡槽31挡持部311滑动槽32卡合条33凹槽34第一标志符35调T1部40首频插头41滑动柱42卡持部421 第二标志符43第三标志符4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I、图2,本实用新型外接式喇叭100包括外壳20、导音部10、旋转体30及调节部40。其中,外壳20呈中空结构,导音部10安装于外壳20内的前端,旋转体30可旋转地安装于外壳20内的后端,调节部40安装于外壳20后端并连接于旋转体30上,且调节部40可相对旋转体30滑动。请续参阅图I和图2,所述导音部10呈圆柱状,且导音部10开设有若干贯穿导音部10前后端面的通孔11,所述外壳20呈圆柱筒状的中空结构,且外壳20的中空结构贯穿其前后端面,外壳20后端沿其后侧缘向前冲切有一缺口 21,外壳20的外表面凹设有若干凹部(图未示),以增强握感。其中,导音部10安装于外壳20内的前端,且导音部10的前端面与外壳20的前端面平齐。请参阅图I、图2及图3,所述旋转体30亦呈圆柱状,旋转体30的后端侧表面对应缺口 21凹设有一凹槽34,凹槽34贯穿旋转体30的后端面。旋转体30的后端面上开设有一滑动槽32,滑动槽32 —端与凹槽34连通,另一端呈圆弧状槽缘。滑动槽32侧底端向滑动槽32内凸设有卡合条33。旋转体30于卡合条33下方进一步开设有一与凹槽34连通的卡槽31,且卡槽31的对应凹槽34 —端、与旋转体30外侧表面相接的两个端口均凸设有一挡持块311,挡持块311与卡合条33连接,以封闭卡槽31与凹槽34连通的一端。卡合条33和卡槽31的远离凹槽34的另一端对应滑动槽32亦呈圆弧状。优选地,该滑动槽32、卡合条33及卡槽31均沿旋转体30后端面的径向设置。旋转体30的外表面设有一箭头方向指向旋转体30后端的箭头状的第一标志符35。本实施例中,旋转体30安装于外壳20内的后端,且旋转体30的后端面与外壳20的后端面平齐。请续参阅图I和图2,所述调节部40亦呈圆柱状,调节部40的侧表面凹设有若干凹部(图未示),以增强握感。所述调节部40的前端面邻近调节部40侧缘处对应凹槽34向前凸伸一音频插头41,调节部40前端面的另一侧向前凸伸一滑动柱42,滑动柱42的前部沿其径向向外延伸一与卡槽31相对应的呈圆柱形的卡持部421。优选地,调节部40前端面上沿其径向的两端邻近调节部40侧缘处分别设置有音频插头41和滑动柱42。调节部40的外表面还设有一呈音乐符形状的第二标志符43和一箭头方向指向调节部40前端的箭头状的第三标志符44,其中,第三标志符44与第一标志符35相对应,第二标志符43对应于音频插头41处。本实施例中,调节部40安装于旋转体30上,滑动柱42伸入滑动槽32内,卡持部421卡持于卡槽31内,且滑动柱42与卡持部421可分别在滑动槽32与卡槽31内滑动。请参阅图4至图7,本实用新型外接式喇叭100组装完成时,滑动柱42卡持于滑动槽32及卡槽31的封闭端,音频插头41容置于凹槽34内,通过旋转调节部40,可带动旋转体30相对外壳20旋转而实现不同的功能。具体地,当沿图IA方向旋转调节部40时,在滑动柱42与音频插头41的作用下,旋转体30亦发生相应的旋转,当旋转体30旋转到缺口 21与第二标志符43相对时,此时缺口 21、凹槽34及音频插头41对齐,调节部40通过滑动柱42及卡持部421与滑动槽32及卡槽31的配合而沿滑动槽32及卡槽31滑动,从而带动音频插头41穿过缺口 21移出旋转体30外,与外界多媒体产品实现电性连接,从而实现喇叭的功能。在此过程当中,由于挡持块311的挡持,而使得卡持部421不能滑出卡槽31,从而使得调节部40不会完全脱离外壳20。当旋转体30沿图I中B方向旋转到缺口 21、第一标志符35及第三标志符44在对齐时,即可将旋转体30从外壳20拉出,以更换电池。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外接式喇叭100通过旋转体30可旋转的安装于外壳20内的后端,调节部40安装于外壳20后端并可滑动的连接于旋转体30上,旋转调节部40,即可带动旋转体30在外壳20内转动,以调整缺口 21、凹槽34及音频插头41的相对位置,而实现拉出旋转体30以更换电池或露出音频插头41以和多媒体产品进行电性连接不同功用的转换。
权利要求1.一种外接式喇叭,包括外壳、导音部、旋转体及调节部,所述导音部安装于外壳内的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呈圆柱筒状的中空结构,外壳的中空结构贯穿前后端面,且外壳沿其后侧缘向前冲切有一缺口 ;所述旋转体旋转地安装于外壳内的后端,旋转体的后端侧表面对应缺口凹设有一凹槽,旋转体的后端面上开设有一滑动槽,滑动槽与凹槽连通,滑动槽侧底端向滑动槽内凸设有卡合条,旋转体于卡合条下方进一步开设有一与凹槽连通的卡槽;所述调节部安装于外壳后端并可滑动的连接于旋转体上,调节部前端面上沿其径向的两端邻近调节部侧缘处分别设置有音频插头和滑动柱,滑动柱伸入滑动槽内。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接式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柱的前部沿其径向向外延伸一与卡槽相对应的呈圆柱形的卡持部,所述卡持部卡持于卡槽内。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接式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与旋转体外侧表面相接的两个端口均凸设有一挡持块,挡持块与卡合条连接。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接式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的外表面设有一箭头方向指向旋转体后端的箭头状的第一标志符,所述调节部的外表面设有一第二标志符对应于音频插头处,以及设有一箭头方向指向调节部前端的箭头状的第三标志符,其中,第三标志符与第一标志符相对应。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接式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和外壳的外表面凹设有若干凹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接式喇叭,包括外壳、导音部、旋转体及调节部。外壳呈中空结构,且外壳靠近后端侧壁上冲切有一缺口;导音部安装于外壳的前端;旋转体可旋转地安装于外壳的后端,旋转体的后端侧表面凹设有一凹槽,旋转体的后端面上开设有一滑动槽,滑动槽内凸设有卡合条,旋转体于卡合条下方开设有卡槽;调节部可滑动的连接于旋转体上,调节部前端面上设置有音频插头和滑动柱。本实用新型外接喇叭通过调整缺口、凹槽及音频插头的相对位置,而实现更换电池或露出音频插头以和多媒体产品进行电性连接不同功用的转换,减小了外接式喇叭的体积,让使用者方便携带。
文档编号H04R1/02GK202750197SQ20112047508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曾冠华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