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建立分量载波的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48782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建立分量载波的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用户设备建立分量载波的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将简要描述可应用本发明的、作为移动通信系统的示例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3GPP LTE)(下文中称为‘LTE’)通信系统。图I是例示作为移动通信系统的示例的演进通用移动通信系统(E-UMTS)的网络结构的图。E-UMTS是传统UMTS的演进版本,并且它的基本标准化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下进行。E-UMTS也可称为长期演进(LTE)系统。对于UMTS和E-UMTS的技术规范的细节,参考“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技术规范组无线接入网络”的版本7和版本8。参考图1,E-UMTS包括用户设备(UE) 120、基站(eNode B和eNB) IlOa和110b、以及位于网络(E-UTRAN) —端并且连接到外部网络的接入网关(AG)。通常,基站可同时发送用于广播服务、多播服务和/或单播服务的多个数据流。针对一个基站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小区。将一个小区设置成I. 25MHz,2. 5MHz、5MHzU0MHz和20MHz的带宽中的一个,以为多个用户设备提供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传输服务。可设置不同小区以提供不同带宽。此外,一个基站控制针对多个用户设备的数据发送和接收。基站向对应用户设备发送下行链路数据的下行链路(DL)调度信息,以向对应用户设备通知将发送数据的时域和频域以及与编码、数据大小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有关的信息。此外,基站向对应用户设备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上行链路(DL)调度信息,以向对应用户设备通知可供该对应用户设备使用的时域和频域以及与编码、数据大小和HARQ有关的信息。能够在基站之间使用用于发送用户业务或控制业务的接口。可在基站之间使用用于发送用户业务或控制业务的接口。核心网络(CN)可包括AG和用于用户设备UE的用户注册的网络节点等。AG在跟踪区(TA)的基础上管理用户设备UE的移动性,其中一个TA包括多个小区。尽管基于WCDMA开发的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演进到LTE,但是用户和供应商的需求和期待仍在继续增加。此外,由于另一种无线接入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因此无线通信技术的新的演进在将来将需要竞争力。在这方面,需要每比特成本的降低、可用服务的增加、适应性强的频带的使用、简单结构、开放式接口、用户设备的适当功耗等。近来,LTE的先进技术的标准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下进行。该技术将被称为“LTE-Advanced”或“LTE-A”。LTE系统和LTE-A系统之间的重要差别之一是系统带宽的差别。LTE-A系统旨在支持最大IOOMHz的带宽。为此,LTE-A系统采用使用多个频率块实现宽带的载波聚合或带宽聚合。针对较宽的频率带宽,载波聚合旨在使用多个频率块作为一个大的逻辑频率带。各个频率块的带宽可基于在LTE系统中使用的系统块的带宽来定义。各个频率块使用分量载波来被发送。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基于前述讨论,用于解决传统问题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用户设备建立分量载波的方法及其装置。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用户设备配置分量载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是否存在借助于系统信息与第一分量载波相链接的第二分量载波;如果存在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则建立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与所述第一分量载波之间的链接;以及如果不存在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则建立主分量载波与所述第一分量载波之间的链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分量载波是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则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和所述主分量载波是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此外,如果所述第一分量载波是下行链路分量 载波,则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和所述主分量载波是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优选地,所述第一分量载波是在所述用户设备中额外地配置的分量载波,或者是是与从所述用户设备中去除的分量载波相链接的分量载波。同时,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可还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所述第二分量载波或所述主分量载波从所述基站接收数据;以及通过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数据的反馈数据。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可还包括如下步骤计算通过所述第二分量载波或所述主分量载波从所述基站接收到的信号的路径损耗;以及在所述路径损耗的基础上配置与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对应的功率余量报告。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可还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所述第二分量载波或所述主分量载波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的上行链路发送定时偏移值。最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可还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及通过所述第二分量载波或所述主分量载波从所述基站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有益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用户设备可在应用载波聚合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高效地建立分量载波。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发明可实现的效果不限于在上文中具体地描述的,并且本发明的其它优点根据下述详细描述将被更加清楚地理解。


图I是例示作为移动通信系统的示例的演进通用移动通信系统(E-UMTS)的网络结构的图;图2是例示基于3GPP无线接入网络标准在用户设备与E-UTRAN之间的无线接口协议的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的结构的图;图3是例示在3GPP系统中使用的物理信道和使用物理信道发送信号的通用方法的图4是例示在LTE系统中建立RRC连接的过程的图;图5是例示在LTE系统中重建RRC连接的过程的图;图6是例示在设置于LTE系统中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用户设备和基站的操作的过程的图;图7是例示载波聚合方案的概念图;图8是例示载波聚合方案中的多个分量载波之间的链接和额外设置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示例的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用户设备中的分量载波之间建立链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示添加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并且建立新的链接的示例的图;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示添加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并且建立新的链接的示例的图;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示添加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并且建立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与现有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之间的链接的示例的图;图13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去除现有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并且建立新的链接的示例的图;图14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去除现有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并且建立新的链接的示例的图;以及图15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通过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结构、操作以及其它特征,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例示。稍后描述的实施方式是应用于3GPP系统的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示例。下文中,包括单分量载波的系统频带的系统将被称为传统系统或窄带系统。相比之下,包括多个频率块的系统带并且使用至少一个或更多个频率块作为传统系统的系统块的系统将被称为演进系统或宽带系统。用作传统系统块的频率块具有与传统系统的系统块相同的大小。另一方面,其它频率块的大小没有限制。然而,为了系统简化,可基于传统系统的系统块的大小来确定其它频率块的大小。例如,3GPP LTE系统和3GPP LTE-A系统是从传统系统演进而来的。基于前述定义,3GPP LTE系统将在本文中被称为LTE系统或传统系统。此外,支持LTE系统的用户设备将称为LTE用户设备或传统用户设备。3GPP LTE-A系统将被称为LTE-A系统或演进系统。此外,支持LTE-A系统的用户设备将被称为LTE-A用户设备或演进用户设备。出于方便的目的,尽管在该说明书中将基于LTE系统和LTE-A系统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LTE系统和LTE-A系统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应用于与前述定义对应所有通信系统。此外,尽管在该说明书中将基于FDD模式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FDD模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容易地应用于H-FDD模式TDD模式。图2是例示基于3GPP无线接入网络标准在用户设备与E-UTRAN之间的无线接口协议的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的结构的图。控制平面表示发送控制消息的通道,其中该控制消息供用户设备和网络使用以管理呼叫。用户平面表示发送在应用层中生成的数据(例如,语音数据或因特网分组数据)的通道。作为第一层的物理层使用物理信道向上层提供信息传递服务。物理层(PHY)经由传输信道连接到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其中介质访问控制层位于物理层之上。经由传输信道在介质访问控制层与物理层之间传递数据。经由物理信道在发送侧的一个物理层与接收侧的另一个物理层之间传递数据。物理信道使用时间和频率作为无线资源。更详细而言,物理信道在下行链路中根据正交频分多址(OFDMA)方案来调制,并且在上行链路中根据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方案来调制。第二层的介质访问控制层经由逻辑信道向位于MAC层之上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提供服务。第二层的RLC层支持可靠的数据传递。RLC层可实现为MAC层内的功能块。 为了使用诸如IPv4或IPv6的IP分组在具有窄带宽的无线接口内有效发送数据,第二层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执行头压缩以减小不必要的控制信息的大小。位于第三层底部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层只在控制平面中被定义。RRC层与配置、重新配置以及无线承载(‘RB’ )的释放相关联,以负责控制逻辑信道、传输信息和物理信道。在这种情况下,RB表示第二层针对用户设备与网络之间的数据发送所提供的服务。为此,用户设备的RRC层和网络彼此交换RRC消息。将组成基站eNB的一个小区设置成I. 25MHz、2. 5MHz、5MHz、IOMHz和20MHz的带宽中的一个,并且为多个用户设备提供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传输服务。此外,可将不同小区设置成提供不同的带宽。作为从网络向用户设备携带数据的下行链路传输信道,提供了携带系统信息的广播信道(BCH)、携带呼叫消息的呼叫信道(PCH)以及携带用户业务或控制消息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SCH)。下行链路多播或广播服务的业务或控制消息可经由下行链路SCH或者额外的下行链路多播信道(MCH)发送。同时,作为将数据从用户设备携带到网络的上行链路传输信道,提供了携带初始控制消息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和携带用户业务或控制消息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作为位于传输信道之上并且与该传输信道映射的逻辑信道,提供了广播控制信道(BCCH)、寻呼控制信道(PCCH)、公共控制信道(CCCH)、多播控制信道(MCCH)和多播业务信道(MTCH)。图3是例示在3GPP系统中使用的物理信道和使用物理信道发送信号的通用方法的图。当用户设备新进入小区或者通电时,该用户设备执行诸如与基站同步之类的初始小区搜索(S301)。为此,用户设备可通过从基站接收主同步信道(P-SCH)和次同步信道(S-SCH)而与基站同步,并且可以获取小区ID的信息等。之后,用户设备可通过从基站接收物理广播信道(PBCH)获取小区内的广播信息。同时,在初始小区搜索步骤,用户设备可通过接收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L RS)识别下行链路信道的状态。已经结束初始小区搜索的用户设备可通过接收根据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和HXXH中携带的信息来获取更加详细的系统信息(S302)。同时,如果用户设备最初访问基站,或者如果没有用于信号发送的无线资源,则用户设备可针对基站执行随机接入过程(RACH) (S303到S306)。为此,用户设备可通过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发送特定序列的前导码(S303和S305),并且可通过TOCCH和与该PDCCH对应的I3DSCH接收针对前导码的响应消息(S304和S306)。在基于竞争的RACH中,可额外地执行竞争解决过程。已经执行了前述步骤的用户设备可接收roCCH / PDSCH(S307)并且发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 (S308),与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下行链路信号的通用过程一样。具体地说,用户设备通过roccH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在这种情况下,DCI包括诸如与用户设备有关的资源分配信息的控制信息,并且根据其用途具有不同格式。同时,通过上行链路从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或者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的控制信 息包括下行链路/上行链路ACK / NACK信号、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预编码矩阵索引(PMI)、调度请求(SR)以及秩指示符(RI)。在3GPPLTE系统的情况下,用户设备可通过PUSCH和/或PUCCH发送诸如CQI / PMI / RI之类的前述控制信息。下文中,将描述用户设备的RRC状态和RRC连接方法。RRC状态表示用户设备的RRC层是否与E-UTRAN的RRC层逻辑连接。如果用户设备的RRC层与E-UTRAN的RRC层逻辑连接,则可称为RRC连接(RRC CONNECTED)状态。如果用户设备的RRC层没有与E-UTRAN的RRC层逻辑连接,则称为RRC空闲(RRC_IDLE)状态。接下来,将描述系统信息。系统信息包括用户设备应知道的基本信息以访问基站。因此,用户设备在访问基站之前应接收所有种类的系统信息,并且应具有最新的系统信息。由于系统信息是一个小区内所有用户设备都应知道的信息,因此基站周期性地发送系统信肩、O系统信息可被划分为主信息块(MIB)、调度块(SB)和系统信息块(SIB)。MIB允许用户设备知道对应小区的物理配置(例如,带宽信息)。SB指示SIB的传输信息(例如,发送周期)。SIB是相关系统信息的聚合。例如,特定SIB仅包括周边小区的信息,而另一个SIB仅包括供用户设备使用的上行链路无线信道的信息。由于E-UTRAN可在小区单元的基础上识别处于RRC连接状态中的用户设备的存在,因此它可有效地控制该用户设备。另一方面,E-UTRAN无法在小区单元的基础上识别处于RRC空闲状态中的用户设备。在这种情况下,由核心网络(CN)在TA单元的基础上管理该用户设备,TA单元是比小区单元更大的逻辑单元。换言之,为了使得处于RRC空闲状态中的用户设备接收到诸如语音或数据之类的服务,用户设备应转移到RRC连接状态。具体地说,当用户最初对用户设备通电时,用户设备搜索适当的小区,然后在对应小区中维持在RRC空闲状态中。维持在RRC空闲状态中的用户设备仅在需要RRC连接的情况下,执行与E-UTRAN的RRC层的RRC连接建立,并且然后转移至RRC连接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RRC连接的情况可包括由于用户的呼叫尝试而需要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情况或者应发送针对从E-UTRAN发送的寻呼消息的响应消息的情况。图4是例示在LTE系统中建立RRC连接的过程的图,并且图5是例示在LTE系统中重建RRC连接的过程的图。参考图4和图5,处于RRC空闲状态中的用户设备从系统信息中接收针对RRC连接的公共无线资源配置参数。例如,用户设备接收各种物理信道的公共配置参数、随机接入信道的公共配置参数、以及来自系统信息的公共无线资源配置(RadioResourceConfigCommon)字段的其它物理层的参数,并且在接收到的参数的基础上尝试与基站的RRC连接。建立RRC连接的过程开始于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RRC连接请求(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如果基站尝试用户设备的RRC连接请求消息,则它向用户设备发送RRC连接设立(RRCConnectionSetup)消息,该RRC连接设立消息包括信令无线承载I (SRBl)配置信息。如果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到RRC连接设立消息,则它配置SRBl然后向基站发送RRC连接设立完成(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消息,以识别RRC连接设立的成功与否。
如果成功执行了 RRC连接,则用户设备从网络接收与安全相关的设立参数。如果完成了安全设立,则用户设备继续执行配置信令无线承载2 (SRB2)和数据无线承载(DRB)的过程,以配置从基站接收服务所需的各种无线资源。在LTE系统中,基站使用RRC连接重建过程来配置用户设备的各种无线资源。该过程用于RRC连接的重建,诸如RB的配置/校正/去除。也使用该过程来配置针对用户设备的测量的设立。接下来,将描述在LTE系统中提供的随机接入(RA)过程。在LTE系统中提供的随机接入过程可分类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和非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和非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可根据是用户设备已经直接选择了在随机接入过程期间使用的随机接入前导码还是基站已经选择了随机接入前导码来确定。在非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中,用户设备使用直接从基站分配的特定随机接入前导码。因此,如果基站仅向用户设备分配特定随机接入前导码,则该随机接入前导码仅供该用户设备使用,而其它用户设备不使用该随机接入前导码。因此,由于将随机接入前导码与使用该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用户设备之间的关系制定为1:1,所有没有竞争出现。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基站可在它接收到随机接入前导码时识别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用户设备,因此是闻效的。相比之下,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中,由于用户设备选择可供用户设备使用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中的随机的一个,并且发送选择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因此存在多个用户设备使用同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可能性。因此,即使基站接收到特定随机接入前导码,也不可能识别出哪个用户设备发送了随机接入前导码。图6是例示在设置于LTE系统中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用户设备和基站的操作的过程的图。参考图6,在步骤601中,用户设备从通过系统信息或切换命令指示的一组随机接入前导码中随机地选择随机接入前导码,选择可发送该随机接入前导码的PRACH资源,并且发送选择的PRACH资源。此时,将前导码称为RACH MSG I。此外,在用户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后,在步骤602,基站尝试在通过系统信息或切换命令指示的随机接入响应接收窗口内接收它的随机接入响应。更详细地说,以MACPDU的形式发送RACH MSG 2(8卩,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并且将MACPDU传递到TOSCH。此外,为了使得用户适当地接收到向I3DSCH传递的信息,与MAC PDU —起传递H)CCH。换言之,PDCCH包括应接收I3DSCH的用户设备的信息、PDSCH的无线资源的频率和时间信息、以及I3DSCH的传输格式。如果用户设备成功地接收到roccH,则根据roccH的信息适当地接收到向roscH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随机接入响应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标识、上行链路(UL)授权、临时C-RNTI以及时间对准命令。由于一个随机接入响应可包括用于一个或更多个UE的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因此,需要随机接入前导码标识来指示对用户设备有用的上行链路授权、临时C-RNTI和时间对准命令。随机接入前导码标识与在步骤601中供用户设备选择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相同。随后,如果用户设备接收到其有用的随机接入响应,则在步骤603中,它分别处理包括在随机接入响应中的所有种类的信息。换言之,用户设备应用时间对准命令并且存储临时C-RNTI。此外,用户设备通过使用上行链路授权来发送存储在缓冲器中的数据或新生成的数据。此时,将通过上行链路授权发送的数据(即MAC H)U)称为RACH MSG 3。包括在上行链路授权中的数据应基本上包括用户设备标识。这是因为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 中,由于基站不能确定哪个用户设备执行随机接入过程,因此需要识别用于竞争解决的用户设备。此外,在包括在上行链路授权中的数据中,有两种包括用户设备标识的方法。根据第一种方法,如果用户设备在随机接入过程之前具有从对应小区分配的有用的小区标识,则它通过上行链路授权发送其小区标识。另一方面,如果用户设备在随机接入过程之前不具有有用的小区标识,则它与其唯一标识一起发送其小区标识。通常,唯一标识比小区标识更长。如果用户设备通过上行链路授权发送数据,则它初始化竞争解决定时器。最后,在用户设备通过包括在随机接入响应中的上行链路授权发送包括其标识的数据之后,它等待用于竞争解决的基站的指令。换言之,用户设备尝试接收用于接收特定消息的roccH。有两种接收roccH的方法。如上所述,如果通过上行链路授权发送的用户设备标识是小区标识,则用户设备尝试通过使用小区标识来接收roccH。如果用户设备标识是唯一标识,则用户设备尝试通过使用包括在随机接入响应中的临时C-RNTI来接收roccH。之后,在前一种情况下,如果用户设备在竞争解决定时器期满之前通过其小区标识接收PDCCH( BP, RACH MSG 4),则该用户设备确定已经正常执行了随机接入过程并且结束该随机接入过程。在后一种情况下,如果用户设备在竞争解决定时器期满之前接收临时C-RNTI,则它识别从roscH传递的数据,该roscH由roccH显示。如果用户设备的唯一标识包括在数据中,则该用户设备确定已经正常执行了随机接入过程并且结束该随机接入过程。用户设备在以下情况下执行随机接入过程1)在用户设备由于没有与基站的RRC连接而执行初始接入的情况下;2)在用户设备在切换过程期间初始接入目标小区的情况下;3)在由于基站的命令而请求随机接入过程的情况下;4)在不执行上行链路的时间同步或者不分配指定无线资源的状态下出现上行链路数据;5)在由于无线链接失败或切换失败而执行恢复过程的情况下。图7是例示载波聚合方案的概念图。载波聚合表示用户设备使用多个频率块或(逻辑)小区,所述多个频率块或(逻辑)小区包括上行链路资源(或分量载波)和/或下行链路资源(或分量载波),作为一个大的逻辑频带以使得无线通信系统能够使用较宽频带。下文中,出于方便描述的目的,将载波聚合被称为分量载波。
参考图7,整个系统带宽(系统BW)是逻辑频带并且具有IOOMHz的带宽。整个系统带宽包括5个分量载波,各个分量载波具有最大20MHz的带宽。分量载波包括至少一个或更多个物理上连续的子载波。尽管在图7中各个分量载波具有相同的带宽,但是这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分量载波可具有彼此不同的它们各自的带宽。此外,尽管在所示频域内各个分量载波彼此邻接,但是附图仅仅代表逻辑概念。各个分量载波可逻辑地彼此邻接,或者可以彼此间隔开。针对各个分量载波可不同地使用中心频率。另选地,可使用针对物理上邻接的分量载波公用的一个中心载波。例如,假设图7中所有的分量载波物理上彼此相邻,则可使用中心载波‘A’。假设各个分量物理上彼此不邻接,则可使用针对一个分量载波的中心载波‘A’、针对另一个分量载波的中心载波‘B’等等。在该说明书中,分量载波可与传统系统的系统带宽对应。通过基于传统系统定义分量载波,可有助于促进无线通信环境中的向后兼容性和系统设计,在无线通信环境中,演进用户设备和传统用户设备共存。例如,在LTE-A系统支持载波聚合的情况下,各个载波分量可与LTE系统的系统带宽对应。在这种情况下,分量载波可具有从包括有I. 25MHz、
2.5MHz、5MHz、IOMHz和20MHz的组中选择的带宽。在整个系统带宽通过载波聚合扩展的情况下,用分量载波单位定义用于与各个用户设备通信的频带。用户设备A可使用IOOMHz的整个系统带宽并且使用所有5个分量载波执行通信。用户设备B1到B5可仅使用20MHz的带宽,并且用户设备B1到B5中的每一个使用I个分量载波执行通信。用户设备C1和用户设备C2可使用40MHz的带宽。用户设备C1和用户设备C2中的每一个均使用2个分量载波执行通信。在这种情况下,这2个分量载波可逻辑上/物理上彼此相邻或不相邻。用户设备C1代表使用彼此不相邻的2个分量载波的情况。并且,用户设备C2代表使用2个相邻的分量载波的情况。
同时,为了使用户设备使用分量载波,该用户设备应从基站接收分量载波的配置信息。分量载波的配置信息可包括分量载波的系统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和/或与各个分量载波的操作相关的参数值。如果用户设备接收分量载波的配置信息,则它可通过各个分量载波发送和接收数据。如上所述,可在LTE-A系统中配置多个分量载波。而且,可在多个分量载波的现有配置中进行校正,诸如现有分量载波的修改、新的分量载波的添加以及现有分量载波的去除。该校正可通过RRC连接重建过程来执行。例如,为了向用户设备发送新的分量载波,网络可向用户设备发送RRC连接重建消息,该RRC连接重建消息包括用于待添加的分量载波的操作所需的多个分量载波的配置信息,并且可以通过接收到的分量载波配置信息额外配置新的分量载波。此时,与在用户设备中配置一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和一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情况不同,如果多个配置了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和/或多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并且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配置信息被修改,或者现有分量载波被去除或添加了新的分量载波,则由于各个分量载波之间链接而导致的问题可能出现。将参考图8描述该问题。图8是例示载波聚合方案中的多个分量载波之间的链接和额外设置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示例的图。
在图8a的情况下,由于针对用户设备建立了了单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和单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因此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之间存在一种链接。通常,如果用户设备接收分量载波的下行链路的系统信息,则该用户设备可识别与上述下行链路链接的上行链路的信息(例如,上行链路频率信息)。图8a中的链接可视为基于系统信息的链接。下文中,出于方便描述的目的,如果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间的链接是基于系统信息的,则在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关的附图中将由虚线来表示。与图8a不同,在图8b中添加了一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810。在这种方式中,如果在用户设备中配置多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或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则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与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之间的链接可能不清楚。例如,如果添加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810与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之间的链接不清楚,则会出现以下问题难以确定通过哪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向基站发送与通过添加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810接收到的数据有关的反馈信息。此外,即使去除了先前配置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但是在通过与被去除的下行链 路分量载波组成链接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据通信方法中可能出现问题。尽管可由基站去除分量载波,但是也可由用户设备去除分量载波。例如,如果用户设备执行诸如无线链接监测的过程以测试通过特定分量载波的RRC连接是否有问题,并且确定当前RRC接有问题,则它宣布无线链接失败(RLF)并且释放RRC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设备尝试通过执行RRC-重建过程来恢复RRC连接。如果在应用分量载波方案的环境中用户设备执行每一分量载波的无线链接监测,则该用户设备确定在各个分量载波中是否出现无线链接失败。此外,用户设备可确定具有无线链路失败的分量载波与上行链路还是下行链路对应。结果,RRC连接的释放可表示特定分量载波的去除。因此,当在应用载波聚合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添加或去除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和/或上行链路分量载波时,如果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与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之间的链接变得不清楚,则本发明建议用户设备自动地建立链接。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用户设备中的分量载波之间建立链接的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9,在步骤901中,用户设备识别是否由于分量载波的添加或去除而存在具有不清楚的链接(即,没有链接)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或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如果存在没有链接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或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则在步骤902中,用户设备识别是否存在通过系统信息(SI-链接)(S卩,具有通过SIB2的链接)与不具有链接的分量载波相链接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或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如果存在通过系统信息与不具有链接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或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相链接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或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则在步骤903中,用户设备建立不具有链接的下行路分量载波(或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与通过系统信息链接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或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之间的链接。此外,如果不存在通过系统信息与不具有链接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或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相链接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或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则由于在用户设备中总是存在主分量载波(PCC),因此,在步骤904中,用户设备建立不具有链接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或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与主上行链路分量载波(或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之间的链接。尽管在图9中用户设备自动地建立分量载波的链接,但是基站可建立链接并且将建立的链接以信号发送到用户设备。下文中,如果添加或去除了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并且如果添加或去除了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则是将参考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用于在用户设备中建立分量载波的链接的方法。在下述附图中,假设主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是下行链路分量载波I并且主上行链路分量载波是上行链路分量载波I。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示添加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并且建立新的链接的示例的图。参考图10,指出添加了下行链路分量载波31000。如果在添加下行链路分量载波 31000的消息中不包括与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链接有关的信息,则用户设备确定在下行链路分量载波31000中不存在具有链接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设备选择先前自动配置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中的一个,并且建立选择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与添加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之间的链接。换言之,根据本发明,用户设备确定存在通过系统信息(SI)与添加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31000相链接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在图10中,由于不存在通过系统信息(SI)与添加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31000相链接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因此用户设备建立添加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与上行链路分量载波11010之间的链接,该上行链路分量载波11010是主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示添加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并且建立新的链接的示例的图。参考图11,指出添加了上行链路分量载波21100。如果在添加上行链路分量载波21100的消息中不包括与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链接有关的信息,则用户设备确定在上行链路分量载波21100中不存在具有链接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设备选择自动配置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中的一个,并且建立选择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与添加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之间的链接。换言之,根据本发明,用户设备确定存在通过系统信息(SI)与添加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21100相链接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在图11中,由于不存在通过系统信息(SI)与添加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21100相链接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因此用户设备建立添加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21100与作为主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11110之间的链接。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示添加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并且建立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与现有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之间的链接的示例的图。具体地说,在图12中,假设建立了下行链路分量载波21200与作为主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11210之间的链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添加上行链路分量载波21220的消息中不包括与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链接有关的信息,则用户设备首先确定存在通过系统信息(SI)与添加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21220相链接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在图12中,通过系统信息(SI)与添加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21220相链接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是下行链路分量载波21200,因此用户设备建立添加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21220与下行链路分量载波21200之间的链接。在这种情况下,要指出的是,可在维持下行链路分量载波21200与上行链路分量载波11210之间的链接的状态下,添加所添加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21220与下行链路分量载波21200之间的链接。图13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去除现有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并且建立新的链接的示例的图。参考图13,指出下行链路分量载波21300被去除。如果存在于被去除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21300相链接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则用户设备选择自动配置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中的一个,并且建立与具有与下行链路分量载波21300的链接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链接。换言之,用户设备确定是否存在通过系统信息(SI)与上行链路分量载波21310相链接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其中该上行链路分量载波21310与下行链路分量载波21300相链接。在图13中,由于不存在通过系统信息(SI)与上行链路分量载波21310相链接的下 行链路分量载波,因此用户设备建立上行链路分量载波21310与作为主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11320之间的链接。图14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去除现有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并且建立新的链接的示例的图。参考图14,要指出的是,上行链路分量载波21410被去除。用户设备确定是否存在通过系统信息(SI)与下行链路分量载波21400相链接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其中该下行链路分量载波21400与被去除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21410相链接。然后,用户设备建立下行链路分量载波21400与作为主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11420的链接。本发明中提出的链接可包括用于反馈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的链接、用于功率余量报告(power headroom report)的链接以及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同步控制的链接。用户设备可使用如本发明中提出的建立链接的方法,以用于反馈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例如,如果不管与现有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链接而添加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则根据如本发明中提出的建立链接的方法,用户设备建立现有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与添加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之间的链接。如果用户设备通过与添加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相链接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接收数据,则它通过添加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发送反馈数据。用于建立链接的方法可应用于以下情况除了发送反馈数据外,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在接收数据之前发送的超前信息(例如,信道状态信息、预编码矩阵索引、秩指示符、调度请求以及参考信号)。另外,功率余量报告表示可通过特定分量载波从用户设备发送的功率量与已经通过对应的分量载波从用户设备发送的功率量之差。用户设备向基站报告供该用户设备使用的分量载波的功率余量并计算在用户设备发送对应的分量载波时将供该用户设备使用的功率量。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计算针对特定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功率余量,用户设备应测量对应分量载波的路径损耗并且在计算功率余量时反映所测量出的路径损耗。通常,通过测量通过系统信息(SI)与意图从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相链接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来计算分量载波的路径损耗。然而,如果没有配置通过系统信息(SI)与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相链接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则用户设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建立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与主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之间的链接,并且通过在所配置的链接的基础上测量主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路径损耗来计算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功率余量。此外,本发明可用于在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维持时间同步的过程。为了通过在正常定时通过特定上行链路从用户设备发送数据来维持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正常同步,基站命令用户设备精细地控制上行链路发送定时。该命令在LTE系统中将被称为定时超前(TA)。通过定时超前,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发送定时可变得慢一点或快一点。用户设备通过以偏移的形式应用基于所使用的下行链路载波的定时而接收的TA值来配置上行链路发送定时。然而,如果没有指定作为发送特定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参考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则根据本发明的用户设备通过系统信息(SI)建立用于与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相链接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时间同步的链接。如果不存在通过系统信息(SI)与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相链接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则用户设备自动建立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与其主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链接。最后,本发明可应用于针对用户设备的随机接入过程的链接。在特定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后,响应于该随机接入前导码,用户设备可选择通过系统信息(SI)与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相链接的下行链路作为期待接收从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如果不存在通过系统信息(SI)与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相链接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则用户设备期待接收作为主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随机接入响应。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分量载波之间的链接可针对用户设备执行的每一功能分别建立,并且可针对每一功能建立不同分量载波之间的链接。图15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的框图。参考图15,通信装置1500包括处理器1510、存储器1520、无线频率(RF)模块1530、显示模块1540以及用户接口模块1550。通信装置1500是出于方面描述的目的例示出的,并且该通信装置1500的模块中的一些可省略。此外,通信装置1500还可包括必要模块。而且,通信装置1500的一些模块可划分为分段模块。处理器1510配置为根据参考附图例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来执行操作。更详细地说,参照参考图I到图14描述的公开内容将理解处理器1510的详细操作。存储器1520与处理器1510相连接并且在其中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程序代码以及数据。RF模块1530与处理器1510相连接并且将基带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或将无线信号转换成基带信号。为此,RF模块1530执行模拟转换、放大、滤波以及频率上行链路转换或者这些操作的相反过程。显示模块1540与处理器1510相连接并且显示各种类型的信息。显示模块1540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用户接口模块1550与处理器1510相连接,并可通过组合公知的用户接口(诸如键区和触摸屏)来配置。前述实施方式通过以预定类型组合本发明的结构元件和特征来实现。除单独规定夕卜,结构元件和特征中的每一个应视为可选的。结构元件和特征中的每一个可在不与其它结构元件和特征相组合的情况下实现。此外,一些结构元件和/或特征可彼此组合以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操作次序可改变。一个实施方式的一些结构元件或特征可被包括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或者可以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对应的结构元件或特征来替代。而且,将很明显的是,引用特定权利要求的一些权利要求可与引用除所述特定权利要求之外的其它权利要求的另一些权利要求相组合,以组成实施方式或在本申请被提交后借助于修改添加新的权利要求。已经基于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发送和接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根据情况,已经描述为由基站执行的特定操作可由基站的上层节点来执行。换言之,将很明显的是,可由基站或除基站之外的网络节点执行在包括连同基站一起的多个网络节点的网络中针对与用户设备的通信而执行的各种操作。基站可用诸如固定站、Node B、eNodeB (eNB)以及接入点的术语替代。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例如,硬件、固件、软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果通过硬件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则可以通过一个或更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果通过固件或软件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则可以通过执行如上所述功能或操作的模块类型、过程或者函数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然后被处理器驱动。存储单元可以位置于处理器的内部或外部,以通过各种公知手段向处理器发送数据或从处理器接收数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很明显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可以其它特定形式具体实施本发明。因此,以上实施方式应视为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性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应通过对所附权利要求的合理解释来确定并且落在本发明的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中。工业可应用性尽管已基于3GPP LTE系统描述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用户设备建立分量载波的方法及其装置,但是它们也可应用于除了 3GPP LTE系统之外的各种无线通信系统。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用户设备配置分量载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是否存在借助于系统信息与第一分量载波相链接的第二分量载波; 如果存在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则建立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与所述第一分量载波之间的链接;以及 如果不存在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则建立主分量载波与所述第一分量载波之间的链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第一分量载波是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则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和所述主分量载波是下行链路分量载波。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第一分量载波是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则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和所述主分量载波是上行链路分量载波。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分量载波是在所述用户设备中额外地配置的分量载波。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分量载波是与从所述用户设备中去除的分量载波相链接的分量载波。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所述第二分量载波或所述主分量载波从所述基站接收数据;以及 通过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数据的反馈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计算通过所述第二分量载波或所述主分量载波从所述基站接收到的信号的路径损耗;以及 在所述路径损耗的基础上配置与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对应的功率余量报告。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所述第二分量载波或所述主分量载波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的上行链路发送定时偏移值。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及 通过所述第二分量载波或所述主分量载波从所述基站接收随机接入响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建立分量载波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是否存在借助于系统信息与第一分量载波相关联的第二分量载波;如果存在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则建立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与所述第一分量载波之间的关系;以及如果不存在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则建立主分量载波与所述第一分量载波之间的关系。
文档编号H04J11/00GK102823170SQ201180016631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3日
发明者郑圣勋, 千成德, 李承俊, 李英大, 朴成埈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