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业务链接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03468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建立业务链接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立业务链接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通信用组合电源的需求量也在日逐提升。为监控这些大量分散的电源(前台)的运行状态,确保可靠供电,运营商一般都会采用网管(后台)按照定期轮询前台的方式对全部电源进行集中监控。目前,相关技术中的通讯链路大都采用串口加无线透传的方式,其采用的通讯协议通常为邮标1104协议或者是厂家自定义的协议。当在国外使用上述设备时,还会遇到其它协议,例如:西班牙的EOC协议。因此,需要电源监控系统可以支持多种已知的协议,同时还要具备其它未知协议的扩展能力。

由于采用串口通讯,因此,前台与后台之间只有一条通讯链路,并且同一时间在该链路上仅能支持一种协议,否则通讯双方无法区分数据帧属于哪种协议。当然,如果多种协议都是厂家自定义的,可以在协议格式上增加一些特殊的字段,通过这些字段,可以在一条链路上对协议类型的适用进行选择。但当该设备进入其它国家或地区,必然会引进新的协议,因此,该方法的实用性不强。为解决此问题,有些设备的厂家采用软件定制的方式,针对不同的用户,定制不同的协议或者采用参数的方式,让用户选择使用哪种协议,然而,上述方式显然不利于通讯链路的维护。

随着组合电源智能化,目前的电源大都支持以太网通讯。基于TCP/IP协议族,可以采用IP地址加端口虚拟出更多的链路,以满足一台设备同时支持多种协议的需求。该方式通常采用协议与端口号绑定,在不同的链路上使用不同的协议,互不影响,类似于FTP协议默认端口号21,HTTP协议默认端口号80。但采用该种方式同样存在缺陷,因为采用TCP/IP通讯的前提是双方的IP地址需要互通,其通讯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1)双方均在同一个内网中,在此种情况下,任意一方都可以主动发起连接。

(2)双方均在公网中,此种情况与情况(1)相类似。

在上述情况(1)和情况(2)中,虽然后台可以在轮询时主动向前台建链,但后台建链的前提是已知前台的IP地址和监听端口号,这需要手动配置。目前通常采用DHCP动态分配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由于IP地址可能发生变化以及监听端口号也可能与其它协议冲突,这些问题均会导致维护的难度大大增加。

(3)一方在内网、一方在公网,在此种情况下,只能由位于内网的一方主动向位于公网的另一方发起连接;通常情况下,都是数量众多的前台在内网,而数量较少的后台在公网。目前,采用GPRS无线组网时拨号建立起来的链路,为使后台轮询时能够查找到前台,需要前台主动向后台建链,并维持该链接。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公网和内网建链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假设3前台当前想要同时支持3种协议,则需要分别向3个后台主动建链,但因为图1中的公网中仅存在网元层后台,所以,3个前台均只能接收到该网元层后台返回的响应,而由于支持另外两种协议的后台并不存在,因此,上述3个前台的另外2条链接就需要不断的尝试。不仅如此,针对每种协议,都会有一个后台IP地址参数与监听端口号参数相对应,用户此时需要维护大量的参数,实用性明显降低。从后台的角度出发,如果后台当前需要监控10000个前台,就会有10000个链接在同一时间建立,而后台同一时刻只会轮询一个前台,大量资源被白白浪费。

(4)双方在不同的内网中,在此种情况下,双方无法直接建立连接,此时,可以要求数量较少的后台采取静态NAT映射的方式转换为上述情况(3)。

相关技术中,由于缺乏对通信用组合电源前后台之间的业务链接进行统一管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立业务链接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缺乏对通信用组合电源前后台之间的业务链接进行统一管理,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业务链接的实现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建立业务链接的实现方法包括:当一个或多个前台发起控制链接时,建立每个前台的标识与该前台发起的控制链接的对应关系;接收来自于一个或多个后台的链接建立请求,其中,链接建立请求携带有需要建立连接的前台的标识;在对应关系中查找需要建立连接的前台的标识对应的控制链接,并通过控制链接向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发送链接建立信息以建立前后台之间的业务链接。

优选地,在建立每个前台的标识与该前台发起的控制链接的对应关系之前,还包括:接收来自于一个或多个前台的标识,其中,一个或多个前台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个或多个前台中各个前台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一个或多个前台中各个前台的设备序列号。

优选地,上述链接建立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后台的网络协议IP地址、一个或多个后台所支持的协议类型以及一个或多个后台的监听端口号;在通过控制链接向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发送链接建立信息之后,还包括: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采用一个或多个后台的IP地址、一个或多个后台所支持的协议类型以及一个或多个后台的监听端口号与一个或多个后台建立业务链接。

优选地,上述链接建立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后台所支持的协议类型以及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待监听的端口号;在通过控制链接向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发送链接建立信息之后,还包括: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采用一个或多个后台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和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待监听的端口号建立一个或多个后台的所支持的协议类型与待监听的端口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一个或多个后台获取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的IP地址;一个或多个后台根据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的IP地址与该前台建立业务链接。

优选地,在一个或多个后台根据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的IP地址与该前台建立业务链接之后,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后台建立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的IP地址与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优选地,上述方法应用于通信用组合电源中一个或多个后台同时对一个或多个支持多种协议的前台集中监控的组网场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业务链接的实现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建立业务链接的实现装置包括:建立模块,用于当一个或多个前台发起控制链接时,建立每个前台的标识与该前台发起的控制链接的对应关系;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一个或多个后台的链接建立请求,其中,所述链接建立请求携带有需要建立连接的前台的标识;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需要建立连接的前台的标识对应的控制链接,并通过所述控制链接向所述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发送链接建立信息以建立前后台之间的业务链接。

优选地,装置应用于通信用组合电源中一个或多个后台同时对一个或多个支持多种协议的前台集中监控的组网场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业务链接的实现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建立业务链接的实现系统包括:中继服务器;该中继服务器包括: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当一个或多个前台发起控制链接时,建立每个前台的标识与该前台发起的控制链接的对应关系;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一个或多个后台的链接建立请求,其中,链接建立请求携带有需要建立连接的前台的标识;处理模块,用于在对应关系中查找需要建立连接的前台的标识对应的控制链接,并通过控制链接向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发送链接建立信息以建立前后台之间的业务链接。

优选地,上述中继服务器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一个或多个前台的标识,其中,一个或多个前台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个或多个前台中各个前台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一个或多个前台中各个前台的设备序列号。

优选地,上述系统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前台;一个或多个前台均包括: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中继服务器的链接建立信息,其中,链接建立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后台的网络协议IP地址、一个或多个后台所支持的协议类型、以及一个或多个后台的监听端口号;第二建立模块,用于采用一个或多个后台的IP地址、一个或多个后台所支持的协议类型以及一个或多个后台的监听端口号与一个或多个后台建立业务链接。

优选地,上述系统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后台;一个或多个前台均还包括: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中继服务器的链接建立信息,其中,链接建立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后台所支持的协议类型、以及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待监听的端口号;第三建立模块,用于采用一个或多个后台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和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待监听的端口号建立一个或多个后台的所支持的协议类型与待监听的端口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一个或多个后台均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的IP地址;第四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的IP地址与该前台建立业务链接。

优选地,上述一个或多个后台均还包括:第五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的IP地址与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优选地,上述系统应用于通信用组合电源中一个或多个后台同时对一个或多个支持多种协议的前台集中监控的组网场景。

通过本发明,建立一个或多个发起控制链接的前台的标识与该前台发起的控制链接的对应关系,在一个或多个后台发起携带有链接建立请求时,可以根据在该链接建立请求中携带的需要建立连接的前台的标识在上述对应关系中查找到需要建立连接的前台的标识对应的控制链接,通过查找到的控制链接可以向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发送链接建立信息以建立前后台之间的业务链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缺乏对通信用组合电源前后台之间的业务链接进行统一管理,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进而达到了简化用户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及系统扩展能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公网和内网建链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立业务链接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建立业务链接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建立业务链接的实现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二的建立业务链接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立业务链接的实现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立业务链接的实现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建立业务链接的实现系统的结构框图;以及

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链路管理的拓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立业务链接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S202:当一个或多个前台发起控制链接时,建立每个前台的标识与该前台发起的控制链接的对应关系;

步骤S204:接收来自于一个或多个后台的链接建立请求,其中,链接建立请求携带有需要建立连接的前台的标识;

步骤S206:在对应关系中查找需要建立连接的前台的标识对应的控制链接,并通过控制链接向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发送链接建立信息以建立前后台之间的业务链接。

相关技术中,缺乏对通信用组合电源前后台之间的业务链接进行统一管理,造成资源的浪费。采用图2所示的方法,将链路分为控制链路和业务链路,建立一个或多个发起控制链接的前台的标识与该前台发起的控制链接的对应关系,在一个或多个后台发起携带有链接建立请求时,可以根据在该链接建立请求中携带的需要建立连接的前台的标识在上述对应关系中查找到需要建立连接的前台的标识对应的控制链接,通过查找到的控制链接可以向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发送链接建立信息以建立前后台之间的业务链接,实现了简化用户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及系统的扩展能力。

在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将链路分为控制链路和业务链路,其中,可以利用控制链路来管理承载多个协议的业务链路并负责传输建链、设置通讯参数等控制命令,业务链路负责协议的数据交互。前台和中继服务器(该中继服务器可以是一台独立的服务器,也可以是设置在一个或多个后台中的一个模块,用于对前台和后台为建立业务链接发送的全部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建立控制链路,并将自身唯一标识注册在中继服务器上。中继服务器接收所有前台的标识信息,建立每个前台的标识信息与发送该标识信息的控制链接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保存在数据库中。后台发起建链请求,根据前台唯一标识建立起业务链路,从而避免了大量参数的手动配置,提高了协议的扩展能力,优化了系统通信资源的分配,使整个链路的管理更加灵活。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上述方法可以应用于通信用组合电源中一个或多个后台同时对一个或多个支持多种协议的前台集中监控的组网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基于TCP/IP协议,传输层协议可以使用TCP或UDP,通过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进行多种协议链路的管理,该方法不仅可以适用于通信电源系统,也可以适用于其它支持多种协议同时组网的系统中。

优选地,在步骤S202之前,还可以包括:接收来自于一个或多个前台的标识,其中,一个或多个前台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个或多个前台中各个前台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一个或多个前台中各个前台的设备序列号。

优选地,当上述链接建立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后台的网络协议(IP)地址、一个或多个后台所支持的协议类型以及一个或多个后台的监听端口号时,在步骤S206,通过控制链接向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发送链接建立信息之后,还可以包括: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采用一个或多个后台的IP地址、一个或多个后台所支持的协议类型以及一个或多个后台的监听端口号与一个或多个后台建立业务链接。

下面结合图3和图4对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建立业务链接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主要适用于组网规模较小的场景。该流程可以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步骤S302:前台配置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中继服务器IP地址和监听端口号。前台按照设定的参数主动和中继服务器建立控制链接,并发送心跳帧,其中,该心跳帧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自身唯一标识,该唯一标识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太网MAC地址、设备序列号。该链路由前台负责维护,当发现链路异常时,则前台需重新建链。

步骤S304:中继服务器监听预定的端口,当发现有前台的心跳帧时,从中解析出前台唯一标识并缓冲,同时建立起唯一标识和发送唯一标识的控制链接的映射关系。中继服务器定期检测所有控制链接,当超过一定时间没有收到任何数据包时,则主动断开链接,释放资源。

步骤S306:后台请求建立某种协议的业务链路,也需要配置中继服务器IP地址和监听端口号参数。在优选实施例中,后台作为服务器,例如:后台在公网、前台在内网。后台监听预定的端口,和中继服务器建立控制链接。

步骤S308:后台将前台唯一标识、后台支持的协议类型、后台的IP地址和后台监听的端口号发送给中继服务器。

步骤S310:中继服务器从前台唯一标识和与前台的控制链接映射表中找到相应的控制链接,通过此链接将链接建立信息转发给前台。

步骤S312:前台根据上述后台的协议类型、后台IP地址和后台监听端口号,建立支持某种协议的业务链接,并进行业务数据交互。以后,后台每次请求建链都需要经历上述步骤。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建立业务链接的实现方法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前台1-前台3均支持三种协议,分别为:1104协议、网元层协议以及EOC协议,并且同时存在三个后台,分别为:支持1104协议的后台、支持网元层协议的后台和支持EOC协议的后台。三个前台分别向中继服务器建立控制链接,发送自身唯一标识SN1、SN2和SN3。中继服务器建立SN1-控制链接1、SN2-控制链接2、SN3-控制链接3的映射关系并保存在数据库中。如果支持网元层协议的后台要作为服务器监控前台1,需要先建立和中继服务器的控制链接4,然后将SN1、网元层协议标志、自身IP地址和后台监听端口号发送给中继服务器。在中继服务器找到SN1-控制链接1的映射关系后,通过控制链接1将链接建立信息转发给前台1。前台1作为客户端连接后台,建立起支持网元层协议的业务链接。

优选地,当上述链接建立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后台所支持的协议类型以及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待监听的端口号时,在步骤S206,通过控制链接向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发送链接建立信息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步骤S1: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采用一个或多个后台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和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待监听的端口号建立一个或多个后台的所支持的协议类型与待监听的端口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S2:一个或多个后台获取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的IP地址;

步骤S3:一个或多个后台根据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的IP地址与该前台建立业务链接。

优选地,在上述步骤S3,一个或多个后台根据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的IP地址与该前台建立业务链接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后台建立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的IP地址与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下面结合图5对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二的建立业务链接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主要适用于组网规模较大的场景。该流程可以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步骤S502:前台配置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中继服务器IP地址和监听端口号。前台按照设定的参数主动和中继服务器建立控制链接,并发送心跳帧,其中,该心跳帧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自身唯一标识,该唯一标识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太网MAC地址、设备序列号。该链路由前台负责维护,当发现链路异常时,则前台需重新建链。

步骤S504:中继服务器监听预定的端口,当发现有前台的心跳帧时,从中解析出前台唯一标识并缓冲,同时建立起唯一标识和发送唯一标识的控制链接的映射关系。中继服务器定期检测所有控制链接,当超过一定时间没有收到任何数据包时,则主动断开链接,释放资源。

步骤S506:后台请求建立某种协议的业务链路,也需要配置中继服务器IP地址和监听端口号参数。在优选实施例中,后台作为客户端,与中继服务器建立控制链接。

步骤S508:后台将前台唯一标识SN、后台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和后台指定前台需要监听的端口号发送给中继服务器。

步骤S510:中继服务器从前台唯一标识和与前台的控制链接映射表中找到相应的控制链接,通过此链接把信息转发给前台。

步骤S512:前台根据后台支持的协议类型、后台指定前台需要监听的端口号对后台指定端口进行监听,建立协议和端口的关系。

步骤S514:中继服务器将前台IP地址返回给后台,后台切断与中继服务器的控制通道,主动和前台建立业务链路。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后台可以建立前台IP和SN的对应关系并保存,在进行本次配置后可以不再通过中继服务器直接建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立业务链接的实现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该建立业务链接的实现装置主要包括:建立模块10,用于当一个或多个前台发起控制链接时,建立每个前台的标识与该前台发起的控制链接的对应关系;接收模块20,用于接收来自于一个或多个后台的链接建立请求,其中,所述链接建立请求携带有需要建立连接的前台的标识;处理模块30,用于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需要建立连接的前台的标识对应的控制链接,并通过所述控制链接向所述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发送链接建立信息以建立前后台之间的业务链接。

采用图6所示的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缺乏对通信用组合电源前后台之间的业务链接进行统一管理,造成资源的浪费的问题,从而避免了大量参数的手动配置,提高了协议的扩展能力,优化了系统通信资源的分配,使整个链路的管理更加灵活。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立业务链接的实现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该建立业务链接的实现系统主要包括:中继服务器10;该中继服务器10可以包括:第一建立模块100,用于当一个或多个前台发起控制链接时,建立每个前台的标识与该前台发起的控制链接的对应关系;第一接收模块102,用于接收来自于一个或多个后台的链接建立请求,其中,链接建立请求携带有需要建立连接的前台的标识;处理模块104,用于在对应关系中查找需要建立连接的前台的标识对应的控制链接,并通过控制链接向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发送链接建立信息以建立前后台之间的业务链接。

采用图7所示的系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缺乏对通信用组合电源前后台之间的业务链接进行统一管理,造成资源的浪费的问题,从而避免了大量参数的手动配置,提高了协议的扩展能力,优化了系统通信资源的分配,使整个链路的管理更加灵活,并且加强了系统的扩展性、易用性以及可维护性。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上述系统可以应用于通信用组合电源中一个或多个后台同时对一个或多个支持多种协议的前台集中监控的组网场景。

优选地,如图8所示,上述中继服务器10还可以包括:第二接收模块106,用于接收来自于一个或多个前台的标识,其中,一个或多个前台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个或多个前台中各个前台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一个或多个前台中各个前台的设备序列号。

优选地,如图8所示,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前台20;上述一个或多个前台20均可以包括:第三接收模块200,用于接收来自于中继服务器的链接建立信息,其中,该链接建立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后台的网络协议IP地址、一个或多个后台所支持的协议类型、以及一个或多个后台的监听端口号;第二建立模块202,用于采用一个或多个后台的IP地址、一个或多个后台所支持的协议类型以及一个或多个后台的监听端口号与一个或多个后台建立业务链接。

优选地,如图8所示,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后台30;上述一个或多个前台20均还可以包括:第四接收模块204,用于接收来自于中继服务器的链接建立信息,其中,该链接建立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后台所支持的协议类型、以及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待监听的端口号;第三建立模块206,用于采用一个或多个后台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和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待监听的端口号建立一个或多个后台的所支持的协议类型与待监听的端口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一个或多个后台30均可以包括:获取模块300,用于获取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的IP地址;第四建立模块302,用于根据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的IP地址与该前台建立业务链接。

优选地,如图8所示,上述一个或多个后台30均还可以包括:第五建立模块304,用于建立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的IP地址与控制链接对应的前台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图7和图8中所示各个模块和各个单元相互结合的优选工作方式可以参见图2至图4所示优选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链路管理的拓扑图。如图9所示,可以将链路分为控制链路和业务链路,并将网络拓扑分为后台、中继服务器和前台,三者之间通过控制链路传递控制命令,为不同的协议建立独立可配置的业务链路。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前台根据预先设定的中继服务器IP地址和监听端口号,主动连接中继服务器,并将自身的唯一标识发送给中继服务器。该链路成为前台和中继服务器的控制链路1,由前台负责维持这个链路。中继服务器将接收到的全部前台的唯一标识保存在数据库中,并建立唯一标识和控制链路1的映射关系,其中,当组网规模较小时,可以和后台软件集成在一起;当组网规模较大时,可以配置在一台单独的服务器上,由于将处理连接的功能转交给中继服务器,因此,后台的配置压力将会得以缓解。

后台采用前台的唯一标识进行网管配置。当需要轮询前台时,首先建立与中继服务器的控制链路2,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当组网规模较小时,可以将后台作为服务器。后台将前台唯一标识SN、后台支持的协议类型、自身的IP地址和该后台监听的端口号发送给中继服务器(此时中继服务器位于后台),通知其想与SN的前台通信,之后中继服务器找到前台唯一标识和控制链路1的映射关系,将此命令通过控制链路1转发给前台,前台主动建立该协议的业务链路。最后后台断掉和中继服务器的控制链路2,通过业务链路完成协议数据交互。

第二种情形,当组网规模较大时,可以将后台作为客户端。后台将前台唯一标识SN、协议类型、和要求前台监听端口号发送给中继服务器,通知其想与SN的前台通信,之后中继服务器找到前台唯一标识和控制链路1的映射关系,将此命令通过控制通道1转发给前台,前台启动监听后通知中继服务器,中继服务器将前台IP地址返回给后台,后台断掉和中继服务器的控制通道2,主动和前台建立业务链路。后台还可以建立前台IP和SN的对应关系并保存,可以不再通过中继服务器,直接建链。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后台还可以通过控制链路动态配置一些通信参数,例如:等待超时;链路的传输层协议可以选择TCP或UDP,其中,如果选择TCP,则由TCP协议自身维持链路以及数据的完整性;如果选择UDP,则需要上层协议维持链路以及数据的完整性。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上述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效果是某些优选实施例可以达到的效果):采用控制链路实现基于TCP/IP的链路管理的方法,与现有直接建链的技术方案相比,将控制链路独立出来,提高了系统的扩展能力。后台通过前台的唯一标识与前台进行通信,而不需要采用IP地址加端口号,可适用于前台IP地址和端口号频繁发生变动的情形,更加灵活。不仅如此,全部通讯参数均由后台动态配置,无须前台处理,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易用性。本发明可适用于多种组网场景,前后台在需要时才建立连接,从而优化了系统的资源配置。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