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输时间间隔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44726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基于传输时间间隔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传输时间间隔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容量和覆盖是两个重要的性能指标,为了增加容量,多采用同频方式组网,但同频方式组网又增加了小区间干扰,从而导致覆盖性能下降。在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中,下行采用了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Access,简称为OFDMA)技术,能够显著降低小区内的干扰,但由于多采用同频方式组网,小区间干扰(Inter-CellInterference,简称为ICI)增加明显。为了降低ICI,LTE也标准化了很多技术。例如,下行小区间干扰消除(Inter-CellInterferenceCancellation,简称为ICIC)。下行ICIC技术基于eNodeB相对窄带发射功率(RelativeNarrowbandTXPower,简称为RNTP)限制的方法实现下行干扰的预先提醒功能,增强了物理下行业务信道(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简称为PDSCH)的覆盖性能。上行采用了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Access,简称为SC-FDMA)技术,能够显著降低UE的峰均比,提高信号质量,但由于同样多采用同频方式组网,小区间干扰增加明显。为了降低ICI,LTE上行也标准化了很多技术。例如,上行基于HII/OI的ICIC技术,增强了物理上行业务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简称为PUSCH)。另外,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简称为MIMO)技术通过空间分集,空间复用和波束成形技术也能改善LTE系统的覆盖性能和容量性能,尤其基于MIMO技术发展起来的协作多点(CoordinatedMultiplePoint,简称为CoMP)技术。还有,信道编码(ChannelCoding)技术在改善链路传输性能上具有重要贡献,使得数据能够抵抗信道的各种衰落。尽管LTE系统中存在许多能够改善系统的传输性能的技术,尤其是网络覆盖性能。然而,目前通过实验网络测试和仿真发现:中等速率的PUSCH、高速率的PDSCH以及VoIP业务仍然是LTE系统中各个信道中覆盖性能受限的信道。其中,主要原因在于:终端(UserEquipment,简称为UE)的发送功率有限导致中等数据速率的PUSCH和VoIP受限,而基站间的ICI导致高数据速率的PDSCH受限。这对LTE系统的覆盖性能提升提出了需求,为此LTE系统引入了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TimeInterval,简称为TTI)捆绑(Bundling)技术。TTIBundling技术对整个数据包通过信道编码形成不同的HARQ(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简称为HARQ)冗余版本或HARQ版本,不同的HARQ冗余版本分别在连续的TTI中传输,TTIBundling技术通过占用更多的传输资源,以获得更高的接收能量和信噪比,从而改善了LTE系统的覆盖能力。但是,MIMO技术和CoMP技术严重依赖于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无线系统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终端对无线信道的测量和反馈仍然是瓶颈,一方面反馈越完整准确,反馈量越大,对容量是个消耗,另一方面对于快变信道,反馈时延和准确度很难得到保障,所以在信道状态变化很快的情况下,严重依赖反馈的闭环MIMO技术和CoMP技术很难获得较大的增益。即使采用了TTIBundling后,系统的覆盖仍然存在问题。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传输时间间隔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信道状态变化很快的情况下,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索引需要依赖反馈的闭环MIMO技术和CoMP技术而造成的系统难以获得较大的系统增益的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传输时间间隔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采用开环方式确定TTIBundling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根据确定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在TTIBundling上进行数据的传输。优选地,确定TTIBundling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确定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相同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确定TTIBundling首传与上述TTIBundling后的第一个TTIBundling首传采用不同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TTIBundling重传采用不同于该TTIBundling首传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优选地,确定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包括:根据PMIdx=mod(NTTI,P)确定每个TTIBundling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其中,PMIdx为该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NTTI为该TTIBundling首传中某个TTI的序号NiTTI,i取[1,2...B]中任意值,P为预编码矩阵的个数,mod表示求余运算,B为TTIBundling中TTI的个数。优选地,确定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包括:当TTIBundling中TTI的个数小于预编码矩阵的个数时,根据PMIdx=mod(mod(NTTI,P)+Q,P)确定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其中,PMIdx为该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NTTI为TTIBundling首传中的某个TTI的序号NiTTI,i取[1,2...B]中任意值,P为预编码矩阵的个数,mod表示求余运算,Q为小于floor(P/B)的任意非负整数值,floor表示向下取余运算,B为该TTIBundling中TTI的个数。优选地,在TTIBundling首传与TTIBundling后的第一个TTIBundling首传中采用不同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的情况下,确定TTIBundling后的第一个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首传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包括:根据PM2Idx=mod(PM1Idx+1,P)确定TTIBundling首传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其中,PM2Idx为上述TTIBundling后的第一个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预编码矩阵的索引,PM1Idx为该TTIBundling的前一个TTIBundling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优选地,在TTIBundling重传采用不同于该TTIBundling首传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情况下,根据RePMIdx=mod(PMIdx+r,P)确定TTIBundling第r次重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其中,RePMIdx为该TTIBundling第r次重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PMIdx为该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P为预编码矩阵的个数。优选地,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为以下至少之一:闭环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根据闭环的预编码矩阵集合预定义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信令配置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传输时间间隔捆绑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确定单元,用于采用开环方式确定传输时间间隔捆绑TTIBundling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传输单元,用于根据确定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在TTIBundling上进行数据的传输。优选地,确定单元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相同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TTIBundling首传与TTIBundling后的第一个TTIBundling首传采用不同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第三确定模块,用于TTIBundling重传采用不同于该TTIBundling首传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优选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PMIdx=mod(NTTI,P)确定每个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其中,PMIdx为该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NTTI为该TTIBundling首传中某个TTI的序号NiTTI,i取[1,2...B]中任意值,P为预编码矩阵的个数,mod表示求余运算,B为TTIBundling中TTI的个数。优选地,确定单元还用于当TTIBundling中TTI的个数小于预编码矩阵的个数时,根据PMIdx=mod(mod(NTTI,P)+Q,P)确定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其中,PMIdx为该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NTTI为TTIBundling首传中的某个TTI的序号NiTTI,i取[1,2...B]中任意值,P为预编码矩阵的个数,mod表示求余运算,Q为小于或等于floor(P/B)的任意非负整数值,floor表示向下取余运算,B为该TTIBundling中TTI的个数。优选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在TTIBundling首传与TTIBundling后的第一个TTIBundling首传中采用不同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的情况下,根据PM2Idx=mod(PM1Idx+1,P)确定TTIBundling后的第一个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其中,PM2Idx为该TTIBundling后的第一个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预编码矩阵的索引,PM1Idx为该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优选地,第三确定模块还用于在TTIBundling重传采用不同于该TTIBundling首传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情况下,根据RePMIdx=mod(PMIdx+r,P)确定TTIBundling第r次重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其中,RePMIdx为该TTIBundling第r次重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PMIdx为该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P为预编码矩阵的个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开环的方式确定TTIBundling数据传输时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信道状态变化很快的情况下,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索引需要依赖反馈的闭环MIMO技术和CoMP技术而造成的TTIBundling传输难以获得较大的多天线增益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不依赖与反馈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确定方式,使得TTIBundling传输可以获取较大的多天线增益,提高了系统的覆盖性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传输时间间隔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一种优选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传输时间间隔捆绑的数据传输装置的一种优选结构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传输时间间隔捆绑的数据传输装置的另一种优选结构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传输时间间隔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中首传和重传采用相同的预编码矩阵的一种传输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传输时间间隔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中首传和重传采用不同的预编码矩阵的一种传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实施例及其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TTIBundling发送数据的发送端可以是基站、家庭基站以及中继站等,也可以是通信终端、笔记本电脑以及手持电脑等。类似地,用于接收发送端的数据信号的接收端可以是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手持电脑等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基站或者中继站等控制设备。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传输时间间隔捆绑的数据传输方法,在该方法中,采用开环的方式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2:采用开环方式确定传输时间间隔捆绑(TTIBundling)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步骤S104:根据确定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在TTIBundling上进行数据的传输。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采用开环的方式确定TTIBundling数据传输时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信道状态变化很快的情况下,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索引需要依赖反馈的闭环MIMO技术和CoMP技术而造成的TTIBundling传输难以获得较大的多天线增益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不依赖与反馈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确定方式,使得TTIBundling传输可以获取较大的多天线增益,提高了系统的覆盖性能。在本实施例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确定TTIBundling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1)确定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相同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2)确定TTIBundling首传与TTIBundling后的第一个TTIBundling首传采用不同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3)TTIBundling重传采用不同于该TTIBundling首传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定义了TTIBundling中的每个TTI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相邻TTIBundling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之间的关系以及TTIBundling首传和重传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对TTIBundling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索引的一个确定的规则。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确定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包括:根据PMIdx=mod(NTTI,P)确定每个TTIBundling首传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其中,PMIdx为该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NTTI为该TTIBundling首传中某个TTI的序号NiTTI,i取[1,2...B]中任意值,P为预编码矩阵的个数,mod表示求余运算,B为TTIBundling中TTI的个数。在实际的应用中,可能会出现TTIBundling中TTI的个数小于预编码矩阵的个数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得对预编码矩阵的均衡分配,可以在确定首传的预编码矩阵的公式中增加一定的偏置量,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确定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包括:当TTIBundling中TTI的个数小于预编码矩阵的个数时,根据PMIdx=mod(mod(NTTI,P)+Q,P)确定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其中,PMIdx为该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NTTI为TTIBundling首传中的某个TTI的序号NiTTI,i取[1,2...B]中任意值,P为预编码矩阵的个数,mod表示求余运算,Q为小于或等于floor(P/B)的任意非负整数值,floor表示向下取余运算,B为该TTIBundling中TTI的个数。为了使得相邻两个TTIBundling首传采用不同的预编码矩阵,可以根据该TTIBundling的上一个TTIBundling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来确定该TTIBundling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TTIBundling首传与该TTIBundling后的第一个TTIBundling首传采用不同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的情况下,确定该TTIBundling后的第一个TTIBundling首传中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包括:根据PM2Idx=mod(PM1Idx+1,P)确定该TTIBundling后的第一个TTIBundling首传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其中,PM2Idx为该TTIBundling后的第一个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PM1Idx为该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TTIBundling重传时可以采用和首传相同的预编码矩阵,也可以采用不同于首传的预编码矩阵。对于TTIBundling重传采用不同于该TTIBundling首传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情况,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确定TTIBundling第r次重传中的每个TTI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包括:根据RePMIdx=mod(PMIdx+r,P)确定TTIBundling重传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其中,RePMIdx为该TTIBundling第r次重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PMIdx为该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P为预编码矩阵的个数。对于上述的预编码矩阵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闭环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根据闭环的预编码矩阵集合预定义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信令配置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传输时间间隔捆绑的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确定单元202和传输单元204,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说明。确定单元202用于采用开环方式确定传输时间间隔捆绑TTIBundling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传输单元204,用于根据确定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在TTIBundling上进行数据的传输。根据TTIBundling中的每个TTI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相邻TTIBundling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之间的关系以及TTIBundling首传和重传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之间的关系的不同规则,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确定单元202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确定模块302,用于确定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相同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第二确定模块304,用于确定TTIBundling首传与TTIBundling后的第一个TTIBundling采用不同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第三确定模块306,用于TTIBundling重传采用不同于该TTIBundling首传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优选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PMIdx=mod(NTTI,P)确定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其中,PMIdx为该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NTTI为该TTIBundling首传中某个TTI的序号NiTTI,i取[1,2...B]中任意值,P为预编码矩阵的个数,mod表示求余运算,B为TTIBundling中TTI的个数。在实际的应用中,可能会出现TTIBundling中TTI的个数小于预编码矩阵的个数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得对预编码矩阵的均衡分配,可以在确定首传的预编码矩阵的公式中增加一定的偏置量,确定单元202还用于当TTIBundling中TTI的个数小于预编码矩阵的个数时,根据PMIdx=mod(mod(NTTI,P)+Q,P)确定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其中,PMIdx为该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NTTI为TTIBundling首传中的某个TTI的序号NiTTT,i取[1,2...B]中任意值,P为预编码矩阵的个数,mod表示求余运算,Q为小于或等于floor(P/B)的任意非负整数值,floor表示向下取余运算,B为该TTIBundling中TTI的个数。为了使得相邻两个TTIBundling首传采用不同的预编码矩阵,可以根据该TTIBundling的上一个TTIBundling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来确定该TTIBundling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确定模块304还用于在TTIBundling首传与TTIBundling后的第一个TTIBundling首传采用不同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的情况下,根据PM2Idx=mod(PM1Idx+1,P)确定该TTIBundling后的第一个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其中,PM2Idx为该TTIBundling后的第一个TTIBundling采用预编码矩阵的索引,PM1Idx为该TTIBundling的前一个TTIBundling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TTIBundling重传时可以采用和首传相同的预编码矩阵,也可以采用不同于首传的预编码矩阵。对于TTIBundling重传采用不同于首传的预编码矩阵的情况,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三确定模块306还用于在TTIBundling重传采用不同于该TTIBundling首传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情况下,根据RePMIdx=mod(PMIdx+r,P)确定TTIBundling第r次重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其中,RePMIdx为该TTIBundling第r次重传中的每个TTI采用预编码矩阵的索引,PMIdx为该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P为预编码矩阵的个数。对于上述的预编码矩阵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闭环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根据闭环的预编码矩阵集合预定义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以及由信令配置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给出的计算公式都是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索引。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该优选实施例结合了上述实施例及其优选实施方式。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优选的基于TTIBundling的数据传输方法,在该方法中,当发送端采用TTIBundling进行数据传输时,采用开环方式确定预编码。其中,采用TTIBundling进行数据传输是指:发送端将数据进行信道编码得到不同的HARQ冗余版本,多个HARQ冗余版本在连续的多个TTI中进行传输,每个TTI中传输一个冗余版本。上述的开环方式是指,发送端确定预编码矩阵或者与预编码矩阵等价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并不依赖于接收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通过该方法能够提高系统的覆盖性能。下面以一个TTIBundling的首传和重传中都包含4个TTI,绑定4个TTI进行传输为例进行说明。即B=4,且每个TTI中传输一个HARQ冗余版本或简称HARQ版本,第一个TTI传输HARQ冗余版本0,第二个TTI传输HARQ冗余版本1,第三个TTI传输HARQ冗余版本2,第四个TTI传输HARQ冗余版本3。假设预编码矩阵集合为{X,Y,Z,W},分别用预编码矩阵索引0,1,2,3指示,即预编码矩阵的数目P=4。任意一个TTIBundling中的多个TTI中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相同,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如下规则确定预编码的索引:利用TTIBundling首传中的某个TTI序号与预编码矩阵的总数进行模操作,得到的数值作为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即:PMIdx=mod(NTTI,P)其中,PMIdx为该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NTTI为该TTIBundling首传中某个TTI的序号NiTTI,i取[1,2...B]中任意值,P为预编码矩阵的个数,mod表示求余运算,B为所述TTIBundling中TTI的个数,或者NTTI也可以是该TTIBundling传输块的传输次数CURRENT_TX_NB;若上述例子中TTIBundling的4个TTI首传的序号分别为20、21、22和23,且i=1则通过上述规则确定的TTIBundling中B个TTI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均为:PM1Idx=PM2Idx=PM3Idx=PM4Idx=PMIdx=mod(20,4)=0,索引为0对应预编码矩阵X。需要说明,NTTI为该TTIBundling首传中某个TTI的序号NiTTI。例如,NiTTI可以为20、21、22和23中的任意一个,本实施例中为20为例,即采用TTIBundling中的第一个TTI对应的序号作为NiTTI的值。在各个优选实施例中,对于不同的TTIBundling,在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索引时,如果定义了选择TTIBundling的第一个TTI的序号作为NiTTI,则每个对于每一个TTIBundling都应该选择该TTIBundling中的第一个TTI对应的序号,即需采用相同的规则。进一步地,当B<P时,为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增加一个偏置,该偏置可以是floor(P/B)-1,其中,B一个TTIBundling的TTI数目,P为预编码矩阵的数目,根据如下公式确定该TTIBundling首传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即:PMIdx=mod(mod(NTTI,P)+floor(P/B)-1,P)例如,当若B=4,而P=16时,PMIdx=mod(mod(20,16)+floor(16/4)-1,16)=7。当连续的TTIBundling的首传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不同时,采用如下的确定规则:TTIBundling首传与该TTIBundling后的第一个TTIBundling首传采用不同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则该TTIBundling后的第一个TTIBundling首传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为:PM2Idx=mod(PM1Idx+1,P),其中,PM2Idx为该TTIBundling(即连续2个TTIBundling中的第1个TTIBundling)后的第一个TTIBundling(即连续2个TTIBundling中的第1个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预编码矩阵的索引,PM1Idx为该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具体的,如图4所示,以图中的浅色和深色代表连续两个TTIBundling中的每个TTI首传和重传采用相同的预编码矩阵索引,第一个TTIBundling的首传的对应的PM1Idx=0,其对应预编码矩阵X;则PM2Idx=mod(PM1Idx+1,P)=1,即第二个TTIBundling的首传对应预编码矩阵Y,即两个连续的TTIBundling首传采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不同,同一个TTIBundling首传和重传采用相同的预编码矩阵。对于同一个TTIBundling的重传和首传可以采用相同的预编码矩阵也可以采用不同的预编码矩阵。当采用不同的预编码矩阵时,采用如下的确定规则:第r次重传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为:RePMIdx=mod(PMIdx+r,P)其中,RePMIdx为该TTIBundling中的每个TTI第r次重传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PMIdx为该TTIBundling中的每个TTI首传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P为预编码矩阵的个数。具体地:在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为:PMIdx=mod(20,16)=4,则:第一次重传时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为:RePMIdx=mod(PMIdx+1,16)。如图5所示,第一个TTIBundling和第二个TTIBundling首传中的每个TTI采用不同的预编码矩阵,且首传和重传采用不同的预编码矩阵,即,第一个TTIBundling首传采用预编码矩阵X,第一个TTIBundling第一次重传采用预编码矩阵X1,第一个TTIBundling第二次重传采用预编码矩阵X2;第二个TTIBundling首传采用预编码矩阵Y,第二个TTIBundling第一次重传采用预编码矩阵Y1,第二个TTIBundling第二次重传采用预编码矩阵Y2。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上述的首传和重传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的确定方法之间可以相互的结合,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上述的预编码矩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采用闭环的预编码矩阵集合,或者根据闭环的预编码矩阵集合预定义N个预编码矩阵集合,由信令配置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在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子帧/时隙的预编码矩阵。下面给出几个具体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的例子。1)预编码矩阵集合采用闭环的预编码矩阵集合2天线时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如表1所示,其中0、1、2、3、4、5即表示预编码矢量所对应的索引。表14天线时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如表2所示,其中0-7、8-15、16-23即表示预编码矢量所对应的索引。表22)根据闭环的预编码矩阵集合预定义N个预编码矩阵集合,由信令配置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在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确定子帧/时隙的预编码矩阵;例如:2天线时,确定集合1和集合2,其中集合1如表3所示,集合2如表4所示:表3表44天线时,确定集合1和集合2,其中集合1如表5所示,集合2如表6所示,通过信令配置选择的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表5表6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采用了开环的方式确定TTIBundling数据传输时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信道状态变化很快的情况下,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索引需要依赖反馈的闭环MIMO技术和CoMP技术而造成的系统难以获得较大的系统增益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不依赖与反馈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确定方式,使得系统可以获取较大的增益,提高了系统的覆盖性能。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软件,该软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技术方案。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上述软件,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盘、软盘、硬盘、可擦写存储器等。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